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的习俗水平包括哪些阶段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
)。_考试资料网
hot热门搜索
单项选择题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B.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C.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D.好孩子定向阶段E.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A.督导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B.督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C.机构赋予督导以行政权力D.机构赋予督导以监控权力E.机构赋予督导以教育责任单项选择题A.1976B.2000C.1985D.1990E.1980单项选择题A.发展模式B.治疗模式C.互动模式D.社会参与模式E.社会目标模式单项选择题A.挖掘当事人的内心世界B.表达关怀C.把家庭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D.达成同感E.关系提供单项选择题A.小组工作B.社区工作C.个案工作D.社会工作督导E.社会工作咨询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在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理论把儿童道德判断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下列属于_答案_百度高考
在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理论把儿童道德判断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下列属于后习俗水平的有(
A.惩罚与服从B.好孩子定向C.社会契约定向D.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E.普遍的伦理准则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当前位置: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思想,在明确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他的学说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
(1)前习俗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科尔伯格依据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了以下一些道德教育观点:第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第二,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地进行道德教育.第三,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巨大刺激作用.第四,倡导&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以上内容是2013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相关信息,更多考点请关注: &
将此信息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