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学而先进的理论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考试题

2016毛概考试题题库
2016毛概考试题题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最早在哪篇文章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新阶段》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参见教材2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 参见教材7页。
  3.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 )主题,构成完整科学体系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革命
  C.农民斗争
  D.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A参见教材9页。
  4.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D.军事战略理论
  答案:B 参见教材10页。
  5.毛泽东规定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
  A.打仗
  B.做群众工作
  C.生产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D 参见教材7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 )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A.战争与革命
  B.改革开放
  C.和平与发展
  D.现代化建设
  答案:C 参见教材16页。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B 参见教材29页。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D参见教材16页。
  9.党的十八大明确将(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梦
  答案:B 参见教材18页。
  10.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 )。
  A. 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D 参见教材22页。
  11.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是在( )
  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参见教材24页。
  12.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届三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26页。
  13.旗帜鲜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文章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答案:A 参见教材26页。
  1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C 参见教材28页。
  1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概括是在( )。
  A.1978年
  B.1982年
  C.1980年
  D.1989年
  答案:C 参见教材26页。
  16.党的十六大将( )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答案:B 参见教材17页。
  1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整顿党的作风》
  B.《反对党八股》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参见教材25页。
  18.邓小平理论在哪次党代会上被写入党章( )。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7页。
  19.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党的七大
  答案:C 参见教材2页。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 )。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A 参见教材17页。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是,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 )。
  A.最终的奋斗目标
  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
  答案:ABCD参见教材1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BCD参见教材2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客观必然性是( )。
  A.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D.同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需要
  答案:AB参见教材3页。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具有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 )。
  A.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
  B.同中国的优秀历史结合
  C.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D.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结合
  答案:ABD参见教材4页。
  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A. 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联系群众
  答案:ABC参见教材13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重回答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是(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答案:BCD参见教材18页。
  7.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这个&承&与&进&体现在( )。
  A.新思想
  B.新视野
  C.新论断
  D.新观点
  答案:ACD参见教材6页。
  8.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历史性贡献
  答案:ABC参见教材7页。
  9.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关系到( )。
  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关系到党的团结
  C.关系到国家的安定
  D.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答案:ABCD参见教材15页。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 )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改革开放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ABD参见教材22页。
  第二章 新民民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经济文化落后
  C.人民贫穷
  D.受帝国主义侵略
  答案:A 参见教材34页。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D.中共二大
  答案:A 参见教材35页。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C 参见教材41页。
  4.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分清敌友问题
  C.农民问题
  D.土地问题
  答案:A 参见教材41页。
  5.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纲领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答案:C 参见教材36页。
  6.哪次( )党的会议上只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思想,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答案:A 参见教材36页。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答案:B 参见教材40页。
  8.下列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 )。
  A.工人、农民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B 参见教材39页。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反对封建主义
  C.农民问题
  D.民族独立
  答案:C 参见教材40页。
  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个阶级是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 。
  A. 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
  答案:B 参见教材40页。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A 参见教材40页。
  12.毛泽东提出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实践论》
  答案:B 参见教材49页。
  13.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党的领导
  B.独立自主
  C.团结进步
  D.民主自由
  答案:B 参见教材50页。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议会斗争
  B.经济斗争
  C.武装斗争
  D.罢工斗争
  答案:C 参见教材51页。
  15.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那篇文章( )。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的讲话》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共产党人发刊词》
  答案:B 参见教材38页。
  1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 )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思想建设
  答案:D 参见教材52页。
  17.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B.帝国主义
  C.大资产阶级
  D.封建主义
  答案:A 参见教材39页。
  18.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资产阶级专政
  答案:B 参见教材44页。
  19.无产阶级实现中国革命领导权的关键是( )。
  A.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
  B.必须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C.必须对同盟者进行教育
  D.必须对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答案:A 参见教材42页。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答案:AC 参见教材34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人民大众的革命
  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答案:ABC 参见教材38页。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统一战线
  B.密切联系群众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答案:ACD 参见教材49页。
  4.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 )。
  A.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
  B.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
  C.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
  D.文化上消灭封建文化
  答案:ABC 参见教材38页。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ABCD参见教材39页。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 )。
  A.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B.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无产阶级专政
  D.三权分立
  答案:AB 参见教材44页。
  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BC 参见教材44页。
  8.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
  A.民族的文化
  B.科学的文化
  C.大众的文化
  D.民主的文化
  答案:ABC 参见教材46页。
  9.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 )。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农村根据地建设
  D.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ABC 参见教材48页。
  10.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艰苦奋斗的作风
  答案:ABC 参见教材52页。
  11.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 )。
  A.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
  B.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C.与封建主义联系较少的资本主义
  D.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的资本主义
  答案:AB 参见教材46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 支持 扶持
  C.利用 限制 改造
  D.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13.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根本目的是( )
  A.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阶级,铲除剥削制度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社会主义思想在上层建筑领域占领阵地
  答案:A 参见教材66页。
  14.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因素是( )。
  A.个体经济
  B.手工业经济
  C.社会主义因素
  D.非社会主义因素
  答案:C 参见教材57页。
  15.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体系。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封建主义
  D.共产主义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16.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国家投资
  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
  D.赎买的民族资本
  答案:C 参见教材45页。
  17.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他们进行改造,都具有( )性质。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共产主义革命
  D.旧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B 参见教材67页。
  18.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共产主义性质
  D.半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哪年颁布的( )。
  A.1956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5年
  答案:B 参见教材70页。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些步骤( )。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高级形式的合作社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答案:ACD 参见教材66页。
  2.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在( )。
  A.剥削工人
  B.革命性
  C.妥协性
  D.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答案:AD 参见教材64页。
  3.我国对三大改造都采取了( )方式。
  A.区别对象
  B.利用限制
  C.积极引导
  D.逐步过渡
  答案:ACD 参见教材67页。
  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四马分肥&是指(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方红利
  答案:ABCD 参见教材65页。
  5.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为( )。
  A.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
  B.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C.繁荣经济与落后生产方式的斗争
  D.敌我矛盾斗争
  答案:AB 参见教材57页。
  6.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结构中,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CD 参见教材56页。
  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采取自愿互助合作的途径
  答案:ABC 参见教材63-66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阶段有( )。
  A.土地改革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互助组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BCD 参见教材62页。
  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的内容有( )。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答案:ABCD 参见教材58页。
  1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有(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其他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ABCD 参见教材56页。
  11.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其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
  A.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B.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
  C.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D.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
  答案:AC 参见教材62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 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 )报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 《论新阶段》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C 参见教材75页
  2.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 )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A 参见教材77页
  3.毛泽东指出:&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 )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A. 镇压和抵抗
  B. 专政和民主
  C. 讨论和协商
  D. 批评和团结
  答案:B 参见教材79&80页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 )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陈云
  答案:D 参见教材83页
  5.首次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的报告是( )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论党》
  D. 《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A 参见教材75&76页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里。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参见教材77&81页
  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 )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答案:C 参见教材81&82页
  8.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答案:A 参见教材82页
  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 )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答案:A 参见教材84页
  10.在( )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78页
  11.( )提出了&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等观点。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答案:D 参见教材80页
  12.《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答案:D 参见教材76页
  13.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 )上提出的。
  A. 第七届二中全会
  B. 第八次代表大会
  C.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答案:B 参见教材83页
  14.毛泽东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用(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A. 专政的方法
  B. 镇压的方法
  C. 民主的方法
  D. 协调的方法
  答案:C 参见教材77&81页
  1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 )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团结&&批评&&团结&
  答案:D 参见教材77&81页
  1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 )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得益。
  A. &团结&&批评&&团结&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C 参见教材77&81页
  1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 )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A. &团结&&批评&&团结&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答案:C 参见教材77&81页
  1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 )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 坚持民主,充分协商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
  答案:D 参见教材77&81页
  1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 )的方针。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案:D 参见教材77&81页
  20.( )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
  A. 陈云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答案:D 参见教材83页
  二、多选题
  1.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所取得的两个重要思想成果是(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十大关系》
  C. 《论联合政府》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BD 参见教材77&81页
  2.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遵循的原则和方针有( )等等。
  A.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C.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答案:ABCD 参见教材77&81页
  3.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着眼点在于(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 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答案:ABC 参见教材75&81页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毛泽东提出的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 )
  A.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B.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C.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D.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答案:ABCD 参见教材81&82页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包括( )。
  A.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B.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C.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D. 稳定、改革和发展三结合
  答案:ABC 参见教材83页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关于科学和教育,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下观点( )。
  A.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B.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C.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ABC 参见教材77&81页
  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两个前提是( )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马克思主义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D 参见教材77&81页
  8.毛泽东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AC 参见教材77&81页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BD 参见教材77&81页
  10.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
  A. 人民内部矛盾
  B.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敌我矛盾
  D.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AC 参见教材77&81页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单选题
  1.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
  B.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D.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还很落后
  答案:B 参见教材92页
  2.(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A. 周恩来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毛泽东
  答案:C 参见教材95页
  3.认清国情,对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刘少奇
  答案:B 参见教材92页
  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系统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 )会议。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D.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答案:D 参见教材95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是( )
  A.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 泛指第三世界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D. 特指我国发展生产力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答案:B 参见教材97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改革开放理论
  D.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答案:B 参见教材99页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答案:A 参见教材99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101&103页
  9.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表述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五大
  答案:B 参见教材101&103页
  10.(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A.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 邓小平在十二大上
  D. 邓小平在十三大上
  答案:C 参见教材104页
  1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 )
  A. 政治建设这一中心
  B. 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C. 文化建设这一中心
  D.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
  答案:B 参见教材106页
  1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 十二大上
  D. 十三大上
  答案:D 参见教材101&103页
  13.( )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达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答案:C 参见教材96页
  14.( )强调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答案:D 参见教材96页
  15.( )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D 参见教材96页
  16.(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答案:C 参见教材96页
  17.( )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C 参见教材96页
  18( )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D 参见教材101&103页
  19.( )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完备清晰起来,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领、政治建设纲领、文化建设纲领、社会建设纲领和生态文明建设纲领。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D 参见教材107&109页
  二、多选题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
  A. 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一是我国社会的生产力还很落后
  C. 一是我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还很落后
  D. 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答案:AD 参见教材96页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能呈现的状态是( )
  A. 已经不存在了
  B. 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C. 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激化
  D. 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
  答案:BCD 参见教材96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这些内容包含( )
  A. &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B. &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C. 生产力水平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
  D. 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落后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1&103页
  4.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内容包括( )
  A. 坚持改革创新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BCD 参见教材104&&107页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A. 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了的分配制度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7&109页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要( )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7&109页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 )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7&109页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 )
  A.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D.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7&109页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指出&两个没有变&,即( )
  A.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 我国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答案:AC 参见教材96页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三个没有变&,即( )
  A.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B.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答案:BCD 参见教材96页
  11.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系统论述,有两个基本原因( )
  A. 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B. 一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的认识
  C. 一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还面临着种种思想观念上和制度上的种种桎梏
  D. 一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答案:AB 参见教材95页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
  A.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B.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C.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D.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04&107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选题
  1.()这一重大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实现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
  答案:B 参见教材111页
  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A.1978
  B.1981
  C.1992
  D.1997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3.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D 参见教材116页
  4.()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3页
  5.()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答案:C 参见教材116&117页
  6.党的十八大强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改革开放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战略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8页
  7.()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A.稳定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科学发展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答案:B 参见教材115&116页
  9.( )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0.()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守着 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1.()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B 参见教材120&121页
  12.()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D 参见教材120&122页
  13.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A.自治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答案:B 参见教材122&125页
  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小康&及&小康社会&系列概念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5.()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1&114页
  16.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共同富裕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提出了()的观点。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19&120页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胡锦涛提出了()。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一是发展生产力
  B.一是建立起公有制
  C.一是不断深化改革
  D.一是共同致富
  答案:AD 参见教材122&125页
  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ACD 参见教材111&114页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科学涵义体现在()
  A.突出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C.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社会主义财富属于全体人民
  答案:ABC 参见教材111&114页
  4.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文化发展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答案:AD 参见教材116&118页
  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D.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文化繁荣
  答案:ABC 参见教材122&125页
  7.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必须()
  A.保持中国特色
  B.坚持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答案:BCD 参见教材122&125页
  8.中国精神的两个核心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
  答案:AC 参见教材122&125页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几代领导人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等观点和理论。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毛概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8.复习重点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6毛概考试题题库相关推荐
[2016毛概考试题题库]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51601" data-title="2016毛概考试题题库"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