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临终前有“临终遗言”吗

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走出哲学的困惑
已有 1701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人才 哲学 文理分科
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走出哲学的困惑 & & & & & & &杨学祥 && & &“中学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取消!”这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日前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复旦分营开营式上作出的预测。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必须培养文理皆通的学生。
&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10]。
& &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相关报道:&杨福家院士: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 &作者:俞雯艳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 9:08:07
杨福家■本报实习生 俞雯艳 记者 黄辛&“中学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取消!”这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日前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复旦分营开营式上作出的预测。在这场开营式上,杨福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66名高中生作了主题报告,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必须培养文理皆通的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对此,杨福家表示,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皆通。“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所以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要做到文理融合。”他说。&杨福家以自身经历为例介绍说,他曾经认为历史学了无大用,因此从高中时就讨厌历史,工作以后也不怎么关注历史知识。但是,当后来知道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在大学时代的专业居然是历史后,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关系。&“文不能离理,理不能离文。”他表示,很多文理知识是相通的。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皆通。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接受知识,敢于与别人争论。“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就没事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除了打破文理分科,在杨福家看来,让学生具有学习动力也很重要。&如何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呢?杨福家表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生选择大学和报考专业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仅考虑学校的名气、毕业后是否有利于谋生等功利因素。&杨福家说,他更认同“各种类型的人,各尽其力,各得其所”的观点。“在一个成功的集体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学生来讲,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一所大学的名气不应成为学生择校的标准,而就业亦是如此。每个社会都有明确分工,不可能所有人都上大学,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得诺贝尔奖。”&他介绍说,在美国,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即便只是讲师,其工资也可能高于教授,这就是分工明确。而在我国,很多医院在招聘时,对于不是博士,没发表过论文的应聘者往往不予考虑。可是,医院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帮病人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能发表文章的人。这就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分工还不明确,亟须改变。&《中国科学报》 ( 第1版 要闻)&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杨学祥
1. 关注兰州腐败案
官场“59岁堕落”现象,又多了杨在溪的版本。这位兰州市前副市长坦陈:“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退休,希望把身后事安排得好一点。”杨在溪的“危机感”来得有点早,他今年才55岁,离退休还有数年;而他敛财的手段又特别贪婪,4年索贿受贿300万元(包括人民币193万元、美金9.3万元、港币5万元、价值人民币约15万元的金条)[1,2]。
甘肃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王润康在5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3],甘肃省去年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大案要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742起,涉及2088人,其中地厅级干部17人,县处级干部173人;受党纪政纪处分1549人,其中地厅级干部9人,县处级干部76人;移送司法机关80人。省纪委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100多名政府官员都是由张国芳事件直接或间接牵涉其中,用他的话说:“张国芳确实害了不少人,也怪这些官员太贪。”
有评论说,张国芳这个亿万富豪被中纪委带走后,兰州的官场如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崩塌。据悉,副厅级以上高干被侦察的有20多位,副省级的也有几位,有赶超沈阳腐败案的劲头[1]。商人张国芳的暴富与兰州市官员的腐败,构成了兰州官商互动的权钱经济。信仰、真理、法律、公正,被淹没在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之中。
  以俄顷之乐,易无穷之悲哉,此乃智者所不为。贪官为什么失去了理智?
2. 哲学的困惑
人的行为是受世界观制约的,政治腐败源于信仰的破灭。官场“59岁堕落”现象表明官员对自己丧失权力后的恐惧,也表明权力在现代社会的滥用。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被誉为科学之王的哲学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长久的保持沉默。
刘长明和宫紫云认为,哲学虚假繁荣的背后不掩其在困谷中徘徊的尴尬现状。是用现代的理论裁判活生生的实践,还是用正在进行的实践去修正、完善直至突破既有理论,历来是哲学需要随时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使哲学走出“难民营”,必须进行哲学的全方位再造。模糊哲学永远鄙视用抽象神圣的教条演绎出整个世界,而注重从客观实在中推导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当我们用模糊哲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我们和模糊哲学本身必定也会被改造了的世界所改造。如果模糊哲学能称得上时代精华的话,那么,它难免也带有时代的烙印。20世纪科学和哲学的深刻变化敲响了经典哲学定义的丧钟。哲学似乎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更不能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作出任何意义的概括。修正哲学经典定义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哲学是启迪人们思考的思维流,是关于人的学问,其目的在于研究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并大致描绘出人类与自然融合、趋同的轨迹[4]。
否定过去对哲学的定义并不是一家之言。据说,北京大学哲学系前主任朱德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的北大课堂上曾经说过大意如下的—段话:如果哪位哲学老师能用几句话清清楚楚、毫无疑义地告诉你哲学是什么,那他一定不是—位好老师和哲学家。对于朱先生的这段话,当时受课的学生大多颇感惊愕和振奋:这不是对那时中国哲学现状的大胆而强烈的批判和抗议么?因为当时的各种哲学原理教材中几乎只有一种像法律条文—样的、学生人人都必须不加思考牢记于心的哲学定义。惊愕之余,那些颇有哲学慧根的学生们便打发感慨:看来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还真是“难得糊涂”[5]!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书评园地〉评论说,胡军教授编著的《哲学是什么》—书2002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9月即登上风入松书店的销售排行榜第—名。读者与本书作者—样,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同样经历了从糊涂到明白再到糊涂的哲人悟道之路。胡军教授似乎从当年王国维所说的可信的西方哲学转向了更加可爱的东方智慧[5]。由“可信”转向为“可爱”,是褒乎?是贬乎?
模糊也好,糊涂也罢,哲学的困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大智大圣都读不懂现代社会,普通百姓也只好随波逐流。处于风口浪尖的官员,坚守与失足,只在一念之间。
3. 学术根源
有人说,自然科学讲真,人文科学讲善,艺术科学讲美。按过去的哲学定义,哲学就应该讲真、善、美的统一。
当今,美女经济火爆异常,以至于整形行业大发其财。丑变美,既不真也不善,人们却趋之若鹜。自然科学求真,却远离公众;人文科学求善,却苦于清贫;艺术科学求美,却假冒丛生。问题出在哪里[6]?
有人评论说,现在,搞认识论的不懂儿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唯物论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新成就十分陌生,许多人不熟悉能量与质量互变公式,甚至对物质仅仅是能量存在形式的提法也一无所知;研究本体论的不清楚天文学中的哈勃定律;研究辩证法的却很少光顾克利修斯的第二热力学定律。许多人几乎牢牢停留在牛顿时代[4]。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不讲科学,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这里仅举一例。
据北京青年报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递交提案建议,应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争取从2006年高中入学和2008年高考取消文理分科[7]。
朱永新说,我不知道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但是从最近若干年实施的情况来看,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第一, 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在全国所有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我们认为,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
第二, 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钱伟长是大学二年级才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
第三, 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其实,我们认为中国学生理科知识的学习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有一些类似中世纪的“一个针尖上可以站立多少天使”这样无聊的问题,真正的最基础的最现实的理科知识到很少让学生去学习,而学生们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间没有什么地位。在中学,学科有高低贵贱之分,理科学生明显比文科学生优越得多。更为荒唐的是,文理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理科学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的竞赛都可以换一张大学的入门券,而文科学生再精彩,也没有保送的资格。许多文科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最后都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心爱,选择报考理科。
第四,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你朱永新能够负得了这个责吗?我的回答是,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第五, 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改变重理轻文的片面做法,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加全面、更加轻松、更加快乐、更加主动,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8]。
取消文理分科,并不是由朱委员第一次提出。但在高考指挥棒下,文理严重分化的局面不但没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于是,在我们身边,诸如文科生不知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是何人等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人说,这么多年,我们不了解光年和巴尔扎克,不是照样活得很好?这话不错。但是,中国未来的脊梁如果全是连最起码的文理素养都不具备的“人才”,又怎能奢谈中华民族的复兴?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已走过100多个年头,培养出一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如钱伟长、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苏步青、陈省身等。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人才的高中、大学求学时代全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分理分科以前。相比之下,建国后我们引进苏联文理分科模式,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对这一模式的全面“深化”,我们的“瘸腿”教育越演越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9]。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10]。
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参考文献1.chinaxue。关注兰州腐败案。提交日期: 14:57 ?BlogID=123775&PostID=2006665&idWriter=0&Key=02.孙瑞。第一财经日报:兰州原副市长杨在溪的八大罪状。 
04:24:42 东北新闻网。编辑: 牛鑫3.孙瑞。兰州首富张国芳复出 曾向当地多名高官行贿。日 05:12 第一财经日报 4.刘长明,宫紫云。哲学的贫困与困谷中的抉择。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1~9,14。5.“难得糊涂”说哲学——评胡军教授的新作《哲学是什么》
09:39:50。来源:全国新书目2003.1 ?icntno=10686.杨学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7.那媛。高考文理分科应该取消。北京青年报,日8.朱永新。文理分科:中国教育的毒瘤。 08:39:31。9.文理分科是不是毒瘤? 日09:26:37 新华网 10.杨学祥. 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校长的心头之痛.  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已有 1929 次阅读
09:18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官场堕落,文理分科
& & & & & & &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 & & & & & & & & & & & & & & & 杨学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9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01月06日 11:10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记者风采
11月发文最多博客TOP10
TOP1&推荐阅读:
TOP2&推荐阅读:
TOP3&推荐阅读:
TOP4&推荐阅读:
TOP4&推荐阅读:
TOP5&推荐阅读:
TOP6&推荐阅读:
TOP7&推荐阅读:
TOP8&推荐阅读:
TOP8 &推荐阅读:
11月最热部门TOP5 TOP1人民日报?海外版
&&&&&&&&&&&&&&&&写博人数:18
推荐阅读:TOP2人民日报?国际部&&&&&&&&&&&&&&&&&写博人数:5
推荐阅读:TOP3人民日报?经济和社会部
&&&&&&&&&&&写博人数:4
推荐阅读:TOP3人民日报?上海分社
&&&&&&&&&&&&&&&写博人数:4
推荐阅读:TOP4人民日报?总编室&&&&&&&&&&&&&&&&&写博人数:3
人民日报海外版查看发表于2013年07月的文章
不少父母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总会用“打屁股”这招给点下马威,但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长大后出现情绪问题、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概率较大,酗酒或滥用药物的风险也较高。 此研究是学者首次把心理问题和“打屁股”同作探讨,没想到研究结果发现,[]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2:01 误区一:孩子直接坐副座; 汽车前排座椅的安全气囊对成人来说是安全的保障,但对儿童来说却非常危险。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误区二:家长抱幼童坐车; 多数家长习惯抱着儿童乘车,殊不知,[]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58 最近,武汉一位徐姓女士因为近5年累计花费12万元,为5岁半的儿子先后报了17个培优班,被媒体冠名“最着急”家长。 没有“最着急”,只有“更着急”。记者采访发现,杭城的焦虑家长也不少:一名六年级的女孩至今已经读了30多个兴趣班,有家长狂借27张身份证为孩子摇号报……[]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55每百名中小学生中就有8 .38人体重超标,5人达到肥胖标准。记者日前从广州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监测科获悉,根据该中心最近一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和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报告显示,广州学生哥肥胖检出率已较前一次统计的上升一倍。与此同时,不吃肉、药物、[]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35我曾经带过一个8岁的男孩,上一年级。你所说的现象这孩子也都有,作业要做很长时间,边写边玩,有的 时候还会自己发愣,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旁边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很容易被吸引,并且把玩起来没完,写字特别慢,并且要使劲的按住铅笔才能写。作业几乎没有当 天晚上写完的,[]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27 读者刘女士问:我的女儿今年4岁,我发现她有啃指甲的毛病。有一次上舞蹈公开课的时候,家长在一旁观摩,我发现她一直咬着指甲不放,把10个手指头的指甲都啃秃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如何矫正? 北京大学精 神卫生研究所儿童研究室王玉凤教授答:孩子有啃指甲、咬手指等……[]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22 今天的社会正在迎来一个从未有过的局面:第一代“80后”独生子女初为人父母,他们下一代的孩子同样是独生子女,并逐渐成为幼儿园和小学的主力。 当今学习生活、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观念碰撞,社会环境机遇与诱惑并存,这不论对家长[微博],还是孩子……[]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19每一位父母都自认为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说哪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恐怕做父母的都不会承认这一 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正是父母自以为是的认为懂孩子,了解孩子,才引发了诸多的亲子冲突,以至于亲子关系紧张。[]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1:07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对你说“活着真没有意思”,那就说明你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你可能想不通,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不就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足够安 逸的生活环境吗,他怎么还这么痛苦呢?其实,我们一心一意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却忽视了他们心灵成长的需求。大家应该知道,[]  人气: 跟贴:2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0:5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钱学森先生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对此,杨福家院士尝试回答。在他看来,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融合。 杨院士说,他曾经一度认为历史这类文科学了无大用,因此他从高中时就讨厌历史,[]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3-07-22 10:57
我的名片妈妈说名字长才是王道ID  号:注册时间:10-10-12上次登陆:14-01-08个人资料这里是南京市最新发表文章文章归档? (1)? (45)? (3)? (5)? (1)? (3)? (1)? (15)? (12)? (2)? (7)? (5)苹果/安卓/wp
积分 6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于是便出现了11位教授联名发表了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钱学森之问外文名称The location input method问题出现时间2005年
发问者钱学森发问对象温家宝提出背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际
人物介绍,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内容介绍钱学森之问,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教育现状“钱学森之问”,”其实,发问者自己肚子里是有答案的———因为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让教育家办学,按教育的规律办学,把校园从衙门回归成教授和学生的园地。比如让这样的校长,真正办几个规划中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那样的学校,别让所有的大学都是一个模样,弄得中国好像只有一所大学。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行政化的路上有些大学跑得甚至比教育部还要快。几乎没有听说有哪个校长,有过哪怕微弱的抵制,包括现在一些似乎很敢言的校长。同样我们的大学教授,虽然有些人肚子里有点不高兴,私下里会有几句腹诽的话,但是也没有多少抵制。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大牌教授,似乎还乐在其中很是享受行政化的好处。大笔的项目资金,大把的课题,大堆的走穴讲课费,还加上学校里一顶又一顶的官帽子,奖励,荣誉,光环。从事教育的人,眼睁睁看着行政化将自己从事的行业毁掉,不仅不心痛,而且还高兴。这些年如果全国的大牌教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可能局面还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回答钱学森之问,所有在教育领域里的人,官员、校长、,甚至包括学生都有份,还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宝,都压在教育部身上,如果每个人都能答好自己那份答卷,钱学森之问,是有解的。
人才培养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当下的大学,离这个理想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专业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至于层出不穷,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结果。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成功”就是一切,不问手段,不问是否有利社会进步——很多社会乱象,不正是被这样的价值观鼓励、纵容而生的吗?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来,整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将丧失殆尽。类似“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问题,其他人也不是没有提出来过,也许是人微言轻,不值得理会,现在由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提出来,分量自然不同,而且这也要等到钱老去世时提出来才显得悲壮、沉重,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133, 订阅: 5
CHEN在天 发表于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 ...作为当代学子确实很惭愧!
短期内没法解决的。。。。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临终遗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