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涂带图字的成语有哪些些

用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_成语
用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学习啦【成语】 编辑:李元
  用最常见的用法是动词和名词,作动词时可以表示使用,你知道哪些用开头的?接下来学习啦网小编将带来用字开头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用开头的成语有:
  用非所学 用非其人 用行舍藏 用武之地 用智铺谋 用之不竭 用心竭力 用一当十 用舍行藏 用心用意 用夏变夷 用管窥天 用其所长 用逸待劳 用尽心机 用心良苦 用天因地 用兵如神
  用字开头的
  用兵如神 & 神乎其神 & 神气活现 & 现钟不打 & 打家劫舍 & 舍己为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命关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 天经地义 &义薄云天 & 天涯海角 & 角立杰出 & 出生入死
  用字开头成语解释
  1) 用兵如神: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2) 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3) 用舍行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4) 用一当十:比喻以寡敌众。
  5) 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6)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包含用字的成语意思
  1) 节用爱民: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2) 节用裕民: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3) 晋用楚材: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4) 滥用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5) 利用厚生: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6) 枉用心机:指白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7) 运用自如: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8) 自用则小: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9) 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0) 吃穿用度:指日常衣食费用。
  11) 感情用事: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12) 机关用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13) 进贤用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同&进贤任能&。
  14)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15) 弃短用长:犹弃短就长。指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16)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17) 使心用腹:用心思,使坏心眼。
  18) 使心用幸:用心机。同&使心作幸&。
  19) 韬光用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养晦&。
  20) 无所用心: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21) 无所用之: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22) 行藏用舍: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23) 意气用事: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行事。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24) 执两用中: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25)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26) 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服务。
  27) 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8) 材大难用: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29) 量才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30) 量材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同&量才录用&。
  31) 弃瑕录用: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32) 弃瑕取用: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33) 一夫之用:指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34) 一搭两用: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35) 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36) 强本节用: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37) 省吃俭用: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38)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39) 少吃俭用:即省吃俭用。
  40)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41)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42) 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43) 刑措不用: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44)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看了用字开头成语的人也喜欢:
本文已影响 人
[用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6711人看了觉得好
887人看了觉得好
850人看了觉得好
【成语】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含有数字的成语_数字开头的成语_成语词典
首页 上一页用字相关的成语有什么_成语
用字相关的成语有什么
学习啦【成语】 编辑:李元
  用是一个常用字,有多种意思,带有用的成语你知道多少?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用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用字基本字义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2. 可供使用的:~品。~具。
  3. 进饭食的婉辞:~饭。
  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带有用的成语
  量材录用 取精用宏 行藏用舍 利用厚生 调停两用 机关用尽 用行舍藏 用武之地 楚才晋用 用智铺谋 宽打窄用 废物利用 用之不竭 刚戾自用 使心用腹 大计小用 谨身节用 刑措不用 厚生利用 弃瑕录用 舍道用权 师心自用 学非所用 无所用心 韬光用晦 用非所学 执两用中 百无一用 少吃俭用 运用自如 物尽其用 滥用职权 使心用幸
  用字相关成语意思
  1) 弃瑕录用: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2) 弃瑕取用: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3)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4) 强本节用: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5) 无用武之地: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6) 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7)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8) 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9) 一夫之用:指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10)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11) 一搭两用: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12)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13)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14) 用一当十:比喻以寡敌众。
  15) 吃穿用度:指日常衣食费用。
  16) 楚才晋用:比喻用才不当。
  17) 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18) 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19) 备而不用: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20) 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1) 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22) 才大难用: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23)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24)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25) 厚生利用:指富裕民生物尽其用。
  包含用字成语解释
  1) 机关用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2) 节用爱民: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3) 节用裕民: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4) 解铃须用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5) 谨身节用: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6) 谨行俭用: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7) 进贤用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同&进贤任能&。
  8) 晋用楚材: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9) 宽打窄用: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10) 滥用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11) 利用厚生: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12)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13) 使心用腹:用心思,使坏心眼。
  14) 使心用幸:用心机。同&使心作幸&。
  15) 使心用倖:用心机。同&使心作倖&。
  16) 韬光用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养晦&。
  17) 无所用心: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18)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19) 无所用之: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20) 枉用心机:指白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21)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22) 行藏用舍: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23) 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24) 刑措不用: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25)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看了用字成语的人还看:
本文已影响 人
[用字相关的成语有什么]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成语】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带涂的成语
含涂的成语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
按首字母查询
带涂字的成语 含有涂字的成语
带涂的成语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同“涂歌里\”。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出处:明?凌鞒酢抖膛陌妇妗ふ韵鼐撬突聘獭罚骸捌渫恐ǚ郏呗舴缜椋舳耗歉患依删!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出处:参见“半途而废”。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同“迷途知反”。
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同“识途老马”。
本指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比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遵守规矩。亦作“循途守辙”。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u,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涂:泥。尘做的羹,泥做的饭。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出处: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脑涂地”。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犹言肝脑涂地。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出处: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指惨败而死伤严重的景象。
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唐?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出处: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出处: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出处:《晋书?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亦作“出处殊途”。
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后用作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同“东涂西抹”。
出处: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彗:扫帚;汜:以水洒地。涂:泥。谓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
出处:《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n其锋,越砥敛其@。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颜师古注:“彗,帚也。汜,把洒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扫汜洒之地,以刀画泥中,言其易。”
彗:扫帚;汜:水洒地;涂:泥土。用帚扫洒水在地上,用刀划泥土。比喻极容易做的事。
出处:《汉书?王褒传》:“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
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出处:《周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原指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①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比喻盲目的行为。
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埴索涂”。
出处:唐?段成式《西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方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植索涂,见称于扬子,差不同耳。”
大事不糊涂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出处:《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大事不糊涂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出处:《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涂的成语_涂字成语_带涂字的成语_关于涂的成语有哪些? 汉辞网
-& 含有涂的成语、涂字成语、带涂字的成语、关于涂的成语有哪些:86条★★
 前一篇: 后一篇:
 涂的成语:
点开上述成语显示详细解释、典故出处等内容,简略示例如下:
【成语词目】:涂不拾遗
【成语拼音】:tú
【拼音代码】:tbsy
【成语解释】: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查看更多:、
&&成语分类导航:
大家都在看:
《汉语大辞典》成语词典大全(界面见下图),提供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游戏等等。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有关带涂的成语、描写涂的成语有哪些?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漆字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