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失独家庭情况说明是什么情况

失独老人_百度百科
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老人”。
失独老人事件起因
随着“”入法引发的热议,“”再次引起舆论关注。然而,社会中还有一种“空巢”,它们“空”的原因并不是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而是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他们无法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期盼这个国家和社会给他们多一些保障与关爱,至少不要再忽视他们。
失独老人事件详情
失独家庭数量庞大 “我们才是真正的空巢老人”
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家庭,按此统计,
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和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自然就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也遭遇过下岗。但是与同龄人相比,我们这群人唯一的孩子也没有了,现在面临养老,没人为我们着想。”孙英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空巢老人”。
失独者养老问题凸显 专家称政府应出台帮扶办法
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从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对于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失去之后,他们就只能依赖国家和社会。但是,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
在2001年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条款为该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但是有法律专家分析,这里的“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而且“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个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针对失独家庭,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补贴每月每人一至两百元,但在年龄方面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而这样的经济救助和年龄门槛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刚刚过去的6月,施行16年的《》迎来首次修订,中国的养老问题再次提上国家议程。而这份大规模扩容的修订草案并没有给予数量庞大“失独老人”特别的关注。
对于失独群体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认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开展对失独家庭的调查,了解他们实际困难和诉求,政府部门要出台失独帮扶政策,只有政策才具有稳定性和普惠性。
伊密表示,失独家庭是整个中国老龄工作中的新问题,国家的老龄政策也应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出台相应的帮扶方法。
“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希望有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失独者在一起生活,他们彼此心里才会消除芥蒂,但是具体怎么组织实施这就需要政府的探索和磨合。”原副会长苗霞说,如果把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研究好,解决好,对于中国的全民养老就有开拓意义。
迫在眉睫的精神慰藉:全社会要营造关爱的环境
其实,来随着失独问题的逐渐凸显,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四月国务院公布的《》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但是,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要重获生活希望,最关键的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记忆阴影。所以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中国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对于他们的误解与歧视。
一场车祸让刘秀兰独子小伟英年早逝,然而让刘秀兰没想到的是丈夫在儿子去世半年之后就跟她提出离婚,分崩离析的家庭悲剧交织在一个中年妇女身上。
“当时甚至想过自杀,因为我觉得周围都是歧视的目光。”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但是提起自己的遭遇,54岁的刘秀兰还是泣不成声。
从事近十年失独群体研究的苗霞说,在她接触到的案例中也出现过很多失独者遭遇社会歧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失独妈妈”甚至会被戴上“”、“”的迷信帽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独群体中的个体差别性无疑增加了精神救助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失独者进行精神救助前,怎样保证救助工作科学有效就更显重要。
“很多失独者不再愿意接触社会,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选择自我封闭,所以要对失独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对失独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同时还要编写这方面的教材对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
苗霞认为,国家的政策不可能细致到对每个个体给予针对性的关怀,所以一方面学术界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民间团体和社区工作者要针对失独者不同的境遇进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
“失独,已经不仅仅是哪一项政策的问题,它是个社会问题。”苗霞说,整个社会要去关注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关怀才能让这个悲伤的群体走出阴霾,重获阳光。
失独老人调查经过
“别人过节,我们过劫” 又一年的中秋节将至。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几天,家住雁滩的李雪华分外难熬,对节日的恐惧使54岁的她寝食难安。每天晚上她都要上网,在一个失独群里和同命相怜的姐妹们聊到深夜,个性签名每天能换十几次:
“女儿,自从你走后,别人过节,我和你爸爸却在过劫。”
“女儿,中秋节快到了,妈妈好想你,妈妈想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饭菜,你要来啊。”
“女儿,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逢,但你一定要在那个路口等着妈妈。”
日,李雪华上大学的女儿遭遇意外车祸,经抢救无效去世。
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女儿的点点滴滴,李雪华和丈夫陈海生还是忍不住会放声痛哭。她说,她一直在服用抗抑郁药。
“女儿刚走那阵,我就像疯了一样,感觉她没死,只是出了远门。她房间里所有的东西一直保留着原样。每天我会做一大桌菜,不停地给她发短信,喊她回来吃饭。”李雪华说,有时间我还常去花市给她买她最喜欢的百合。
“孩子走了,我们一直在痛苦中挣扎着。女儿生日、忌日,我生日、老公生日,还有节假日最难熬。”李雪华说,“每年春节,单位放假8天。从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初七,我都在没日没夜地喝酒,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因为不上班,闲着就会想女儿,实在太痛苦了,甚至好多次都想过要自杀。”
中秋将至,无尽的思念再次飘向了那块令李雪华牵挂不已的女儿栖息之地。
“我很长时间没去‘看望’女儿了,自那次趴在她的坟头哭晕过去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那里了。我老了,心脏已负荷不起超载的悲哀了。”在QQ里,李雪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她还写到,“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犹如横在我生命中的一座大山,无论我怎样努力,绕来绕去还是绕回了原点,这是我这辈子永远都绕不开的日子。”
“今后谁走得早,谁就有福”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亲友的哭泣,丧服与葬仪……”这是弗兰西斯·培根《》中的一段话。这其中的悲痛,家住火车站附近的58岁的冯安平比谁都明白,“真的不敢想这些,不然我的头发一夜就白了。”
九月17日,记者来到冯安平家。一进家门还没坐稳,就听到冯安平和54岁的老伴陈玉因为家庭琐事吵架。电视机一直开着,新闻频道正在播放关于钓鱼岛的新闻,他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吵架声淹没了电视的声音。
“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过来的,心里太烦躁了,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都很容易生气。”冯安平说,“我和老伴现在就像太阳和月亮,永不相容。”问起儿子,冯安平沉默了,陈玉哽咽了。
2005年,他们惟一的儿子小飞因病去世,当时才20岁。“要是孩子还活着,现在都27岁了,应该工作了,说不准还结婚了呢。现在孩子没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冯安平说,“本来想再生一个,可是她年龄大了,生育机会太渺茫了。就这样吧,过一天算一天。”
孩子走后,陈玉不是地哭,就是极度压抑地哽咽,内心总是无法抹去这诸多的无奈和难解的凄苦。“开始几年里,我几乎患上了严重的‘恐惧症’,恐惧别离、恐惧伤心、恐惧朋友……”陈玉说,“心就像玻璃一样脆弱,一碰就碎,实在没办法上班,我50岁就办了退休,每天将自己锁在家里,小心翼翼地活着。”
陈玉止不住泪水往下流,她说,有时候半夜醒来睡不着,为了让自己不去想儿子,她就爬起来搞卫生,“总之要使劲分散注意力”。“当时独生子女政策十分严格,如果超生,我们俩都会丢掉工作。”冯安平无奈地说。
当记者问到未来的养老问题时,冯安平说:“没想过,也不敢想。家在8楼,年龄再大点爬不动怎么办?生病了没人陪护怎么办?买了米提不上楼怎么办?如果每天想这些问题,估计死得快。我们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天黑想天亮的事,天亮想天黑的事。我给老伴说过好多次了,今后谁走在后面,谁就给殡仪馆打电话。谁走得早,谁就有福。”
“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步入老年,浇花弄草,逗弄儿孙,享受天伦之乐,是老人们的梦想。但是,对78岁、家住皋兰路附近的徐世清老人来说,这个梦随着惟一的女儿因尿毒症离开人世后就彻底碎了,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转而出现了难以承受的孤独和伤痛。
徐世清介绍,他和老伴李秀芬在同一家工厂上班,他是油漆工,老伴是厂里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1958年8月他们结婚,1970年2月女儿小月出生。不幸的是,日,患了多年尿毒症的女儿终归还是走了。为了给女儿看病,此前他们借了好多债。
九月14日,记者来到徐世清老人家里,4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很干净。徐世清说,现在最大的难关是思想上的负担。
女儿走后,徐世清老两口就很少出门,也很少与院子里的其他老人打牌、聊天、下棋,甚至亲朋好友孩子的婚礼、孙子的满月等都不参加,总觉得与其他老人相比,自己显得格格不入,有严重的自闭感。“老人们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儿孙,而我们一听到这个,心里就堵得慌。”李秀芬沉默了半天说,“他们一提到孩子,我立马就转头走了,或者背过身偷偷地抹眼泪。”
徐世清和老伴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五泉山。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他们都要去那里烧香拜佛,有时候还帮着庙里的师傅分发贡品,只图个心灵上的慰藉。
徐世清说:“这么多年,很少有人关注我们,我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家庭式养老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对“失独家庭”来说,这一养老方式随着独子的离世而变得毫无意义。“失独老人”的暮年将于何处安放?为此,记者在兰州市展开了调查。
老无所养的明天
除了一个QQ聊天群,兰州“失独老人”王雪几乎和外界没有任何交流。王雪24岁的女儿因车祸去世,这一变故彻底改变了王雪的生活轨迹。
女儿去世之前,王雪一度认为自己很幸福。失去女儿后,她瞬间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除了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她总是喜欢待在家里。
经朋友介绍,王雪加入了一个失独父母的QQ聊天群,此后,这成为她聊以慰藉的惟一地方。在QQ群里面,他们之间互相称呼对方为“同命人”,“同命相连,抱团取暖”。
“我们除了倾诉对子女的爱和思念之外,大多时候还担心老无所养的明天。”王雪说,“行动不便,谁来为我们购置日常生活用品?生病了,谁来陪护我们?楼层太高,爬不动怎么办?这些都让我们焦虑不已。”兰州“失独老人”冯安平说,“我今年58岁,家住八楼,平时做饭需要液化气罐,我只能花钱雇人扛到家。年龄再大些,上下楼都有问题了。”“居家养老难,去养老院同样也不能回避一些困难。”王雪说,前几天,他们群里的一位李大姐便遭遇过这一幕———失去独子后,李大姐希望能找到一个养老院生活,但却被拒绝,理由是:必须由子女签字做监护人才可接收。
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家养老院了解到,监护人问题是“失独老人”最棘手的难题。
记者以远房亲戚的身份咨询兰州市多家养老结构时,工作人员均表示,必须有监护人的签字才可入住,若没有亲戚,社区服务人员或其他人员愿做老人的监护人来签字也可以。然而,由于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极少有人愿意给老人做监护人。
“我们接收这样的老人时比较谨慎,万一将来老人出现什么意外,或者说缴费续不上我们怎么办?”上述机构工作人员表示。
能否跨过养老院的门槛只是众多挑战之一,“失独老人”还要面对经济上的压力。记者了解到,兰州民办养老机构根据房间大小和入住人数不同,每月收费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老人行动不便时,每月还要额外再收6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护理费。相形之下,2011年包括兰州五区在内的一类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仅684元。
“我是一个下岗工人,每个月退休工资仅800多元,老伴好点,但也不过1000多元。养老院我们想都不敢想。”冯安平说。
缺乏精神寄托和慰藉
“‘失独家庭’经历了精神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不少‘失独老人’心理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失独家庭’甚至可能会遭遇社会歧视,迫切需要精神寄托和安慰。”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有发说。
王雪所在的QQ聊天群中,不乏“失独父母”对内心痛楚难以修复的各种感慨:“一阵痛苦袭来,什么也干不下去了,心揪到了一起。这么多年了,好不了了。”“只要大脑有思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儿子。就像电脑的浏览器,每天不知道要点多少次。我究竟还要持续这样的痛苦多少年啊。”
“失去孩子的那种伤心、绝望、愧疚等负面情绪,像蛀虫一样每天吞噬着我们原本健康的身体,随之而来的是癌症、、等重大疾病。”王雪说,“我们这些人,100%患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上、心理上的各类疾病。”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失独老人”在经历失去孩子的重大打击之后,人际交往范围日益缩小,每逢节假日,一些“失独家庭”为了避免触景生情带来的伤痛,往往躲亲避友。
兰州“失独老人”李雪华说,“路过学校都是学生放学时的身影,看哪个都像我的宝贝,可哪个又都不是,心马上就痛了;和姐姐聊天,姐姐说好几天儿子心情都不好,只为一个抛弃他的女孩,我听了心又抽到了一起;好多次门口有敲门声,我突然想,要是一开门还是我的宝贝站在门口那该多好啊。”
根据研究,“失独家庭”许多人会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由于缺乏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很长时间走不出来。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社会功能受损,远离人群,害怕与人接触,任何细小的情节都可能引发其痛苦回忆。
亟待建立专门的社会救助制度
计划生育政策持续30余年,其为我国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但也为我国家庭增加了生活风险,“失独家庭”正是如此。
业内专家认为,这里的“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而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法律上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在兰州市计生委记者了解到,兰州对“失独家庭”的救助主要依据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针对的是兰州市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以后,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10—135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独群体“面临的已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加以解决。
李有发认为,首先,我们要建立针对“失独群体”的专门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减轻“失独群体”,特别是老人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其次,加快社会管理创新。要尽快改革和完善医疗、养老等相关制度,如就医住院、入住养老院需要监护人签字等相关制度,需要改革和进一步完善,保障他们能够优先就医和养老,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最后,社区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构筑起帮扶“失独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九月20日,民政部表示,“失独”家庭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参照政府供养“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的政策,由政府为失独家庭提供充分的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失独老人”,期待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明天!
失独老人国内现状
生存现状之浅析——,苦不堪言。
“”当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其生存现状让人揪心不已。
(一)难以言尽的失独之痛。失独老人都在五十开外,已丧失生育能力,有66%的失独家庭,子女在未婚前就遭遇了意外。其中,不少家庭的孩子要么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么即将迈进婚姻的殿堂。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
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说中年丧子有多痛?。当别人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只能在回忆中加剧痛苦。
(二)难以启齿的生存窘状。失独老人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入不敷出。老无所养,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之外,还有生存的窘迫与艰难。
(三)难以承担的社会责任。据统计,有34%的失独家庭有孙子(女),他们自身的日子已经够艰难,还要抚养下一代,很难想象,这些失独老人该怎样扛起这样沉重的责任?
失独老人政府对策
失独老人政府养
据《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春节假期今天结束,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却因为永远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伤,他们被叫做“失独家庭”。人口学家预计,我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国家计生委表示,将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扶持。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谈到,民政部将统筹研究相关问题。
:按照现有的政策法律,如果这个家庭一个孩子,失去了孩子,到老了之后,就应该比照现有的“三无”老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说,《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已经关注到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未来居家服务机构将为失独老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尤其是“长期照护服务”将对失独老人有所倾斜。
党俊武:首先是解决服务费用来源问题,失独老人的服务费用的来源基本上就应该是国家来承担的。但是长期而言是建立长期照护的保险制度。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商业保险。失独老人不是今天才有,将来可能还会有,长期照护保险应该加快进程。
在国家建立服务体系的同时,公共管理学家、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认为,每个人凝聚成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样不可或缺。
丁兆林:这种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民间自发的,通过一些非盈利组织的运作,对失独家庭进行心理和经济各方面的安抚,确确实实的服务。这方面国家和企业很难做到,必须由非营利组织在互相竞争中、公开透明地执行。[1]
.人民网[引用日期]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就是原有的风水破坏或没有了,
上帝也抗不住昔日的极左,使我失去了风光年华十来载。。。。。。
答: 狗狗关阳台太可怜了,我家的就满屋子跑,除了不能上床哪都能上,我每天都摸摸它,只是不收拾大便,我觉得没事。现在怀孕五个多月了。
大家还关注回复: 14 | 浏览: 2365
| 字体: tT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2&阅读权限10&积分4&精华0&UID&
妈币15 &宝宝生日&地区:七星岗街道街道:积分4&
| 字体大小: tT
我提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大家觉得不愉快,但我总觉得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顾虑。现在大家谈到二胎好像“失独”是一个重要的理由,但只有孩子才有风险吗?万一大人有什么意外,两个孩子不是更不知道怎么办。我有一个女儿,家庭经济情况中等,我很喜欢孩子,从情感上觉得只要一个就行了,甚至如果有两个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分担好情感。如果考虑二胎,怕失去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总觉得现在社会人的疾病、安全等风险很大,万一两个大人有什么,孩子不是更没办法。如果现在不要,又怕想要时后悔。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很好,家庭抗风险能力很高,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819&阅读权限100&积分982&精华1&UID&
妈币1382 &宝宝生日&地区:回兴街道街道:积分982&
证明你在犹豫,有欲望就生,我觉得,我身边的朋友,有坚定不要二胎的,也有摇摆不定的,但凡那种摇摆不定的,最后都是生了二胎的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2&阅读权限10&积分4&精华0&UID&
妈币15 &宝宝生日&地区:七星岗街道街道:积分4&
如果没有其它需求,仅出于怕失去这个理由,可以要二胎吗?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16069&阅读权限100&积分20228&精华5&UID4222193&
妈币40878 &宝宝生日&地区:大坪街道街道:积分20228&
老公姨家的妹妹才走,她父母&&50几岁 快60了失独,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 我要不要再生一个 避免这种情况,但是 还是放弃了,再生确实不太适合我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373&阅读权限0&积分1647&精华0&UID&
头像被屏蔽
妈币1340 &宝宝生日&地区:街道:积分16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753&阅读权限100&积分1099&精华3&UID9462089&
妈币3428 &宝宝生日&地区:复盛镇街道:积分1099&
要这么杞人忧天,那也不好说什么了,没有那么多万一,没有那么多如果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699&阅读权限100&积分866&精华2&UID&
妈币2565 &宝宝生日&地区:大塆镇街道:积分866&
失独这个词就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的,我要二胎不是怕失独,而是为了给孩子多个伴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4291&阅读权限100&积分5333&精华9&UID601843&
妈币12165 &宝宝生日&地区:街道:积分5333&
这个话题好沉重
年底特惠体检开抢啦!58元查妇科(含妇科彩超数项,深度排查女性生殖系疾病);38元乳腺病筛查;38元早孕检查。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241&阅读权限100&积分271&精华0&UID9380609&
妈币904 &宝宝生日&地区:杨家坪街道街道:积分271&
一直犹豫,一会想生 ,一会不想生,呵呵,确实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2904&阅读权限100&积分3089&精华1&UID8228394&
妈币8680 &宝宝生日&地区:童家桥街道街道:积分3089&
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自[]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著,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会因为怕“失独”这个理由要二胎吗?万一大人有意外孩子怎么办? ...
“爸爸们每月赚多少钱”突然一个热搜跳进微博,本以为是年底工资调查。结果,小编点进去一看发现是知乎上面的一个提问:“爸爸每个月需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随时随地记录宝宝可爱的瞬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1公安机关备案号: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没有账号?
中国失独家庭现状调查 “养儿防老”的破灭(图)
老田与老赵
10月19日,上海女白领金玲在距离其31岁生日前两天,因高原反应不幸殒命,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已年过六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痛,让两位老人一时无法接受。当下,有很多类似金玲式的家庭,家中就一个孩子,父母也都过了生育年龄,一旦子女发生意外,就像是一个三角形被摘走了一个角,整个图形也跟着发生坍塌,不复存在。
据相关统计显示,北京市目前共有3900个失独家庭,其中涉及7746人。失独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和有关部门所关注,很多针对失独人群如何养老和医疗的政策也在陆续制定和相继出台。
那么,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还有哪些需求,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失独家庭,去聆听这些失独者们的心声,并和有关部门一同探讨如何来帮助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们。
&养儿防老&的破灭
妻子老田和丈夫老赵,都是残疾人。老田高位截瘫,独生子6岁夭折。已经绝育的老田,两次领养孩子,都在最后被拒绝。
残疾夫妻 中年得子
1989年,老田和老赵结婚时,老田38岁,老赵45岁。那时候,他们刚认识半年多。老赵是建筑公司的临时工,腿部稍有残疾。而老田是北京人,瘫痪在床。跟她结婚,河南的老赵能得到北京户口,还能转成稳定的合同工。条件是,照顾瘫痪的老田一辈子。老赵同意了。
1992年,白白胖胖的儿子出生了。瘫痪的老田生孩子,其中的痛苦,连老赵都形容不出。生完孩子,眼见是个儿子,当时就做了绝育手术。老田就想把这一个好好养大,老了是个依靠。
老赵没什么文化,就给儿子买书。老田是高中学历,就教儿子认字。&床前明月光,儿子看着画儿就认识了。&中年得子,宠爱之至。好吃的,都往儿子嘴里送。儿子越来越胖,胖到幼儿园都不敢收了。不收就算了,就在家宠着。
悉心照料 七岁夭折
生孩子之前,老田一直在做康复训练。25岁的时候,她因意外,从高处摔了下来,摔碎了第7节颈椎,从此再没站起来。她坚持了12年的康复训练,直到结婚生子。
有了儿子,老田反而不那么在乎能不能站起来了。接受了瘫痪的现实,是因为有了盼头:儿子长大了,能照顾她。老田很明白,养儿防老,这个中国人最传统的观念,是她活下去的唯一保障。
6岁半时,儿子该上学了。突然有一天,儿子感冒了。本来不是大病,但是肥胖,再加上咽喉水肿,孩子窒息。这一次,没抢救过来。
两次收养 都被拒绝
儿子没了,老田和老赵悲伤了一阵子,就开始想办法。他们俩住在不宽敞的平房里,退休工资都很低。他们找到清河的儿童福利院,想收养个孤儿。联系了很多次,老赵也跑了很多趟,就是没回音。孤儿很多,没有他们的份儿。慢性子的老赵还在等,可老田急了。一个电话打过去,那边才吞吞吐吐地说了实情。福利院说,想给孩子找条件好的家庭。 &人家算是明说了,我们这样的,不适合收养孩子,我也就放弃了。&这是老田第一次想收养孩子。
几年之后,老田从电视上看到了一条新闻,安徽来京妇女白某,带着8岁儿子小龙遭遇车祸。白某丧生,小龙获救。由于小龙不知道父亲是谁,他一度被认为是孤儿。老田和老赵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找到了小龙所住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老两口给小龙买吃的,买玩具枪。小龙也挺喜欢老两口,还会跟老两口要东西。&我鞋破了,给我买双新鞋吧。&过年了,老两口把小龙接回自己的小平房。公安机关一直没找到小龙的亲人,这下子,老田和老赵又动了心思。
老两口找到民政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找不到孩子的亲人,也没有条件更好的家庭要领养,他们就可以领养。老两口就这么一直做&备份&,一直耗着,都快耗成真的了。耗到最后,公安局来了消息,找到了孩子在安徽老家的亲生父亲。虽然,那位父亲已经另外娶妻。&找到了父亲,谁也不能领养。&小龙跟着父亲回了老家,没再给他们打过电话。老田怀念那段日子:&孩子就像给我们了一样。&
想雇保姆 没人愿意
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老田对记者说了4次&放弃&。放弃站起来,放弃儿子上幼儿园,放弃领养,再次放弃领养。每一次,她都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但都失败了。养儿防老的梦破灭了,老田早就不盼着什么了。不会再有孩子,不会再站起来,不会有人给他们养老。老田和老赵的家,就在央视新址边,低矮的两间小平房。一间老两口自住,另一间给保姆住。可保姆的那间,总空着。&工钱太少,没几个月就走了。&
&孑然一身&
两居室里,69岁的老刘一个人住,空荡荡的。14年前,独生子病故。4年前,结发妻病故。老刘身体不错,可每天无所事事。
出门超市 回家电脑
老刘爱逛超市,独自一个人去,坐着免费的公交车,哪怕跨越半个北京城。手里拿着超市的宣传单,哪怕只是便宜一毛钱。去一趟能转悠大半天,也许没买什么就回来了。在家,老刘就爱玩儿电脑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这些年轻人的游戏,他玩儿得很熟。能通关的,早就通了。没通关的,都是卡住了,怎么也过不去。出了新版本,立刻就下载。老刘还有,可就是不知道跟谁聊。
独子去世 还未成家
儿子走的时候刚28岁,他曾是老两口的骄傲,大学毕业进入央企,收入不错,也常出国。业务多了,喝酒就多了。伤了肝,突然就去世了。那时,儿子还没结婚,更没有留下下一代。老刘常念叨,要是儿子活到现在,不说飞黄腾达,也是功成名就。儿子去世时,老刘55岁,老伴53岁,他们已经没法再要孩子了,&过站了&。他们也没打算再领养,那个年纪,已经力不从心,不想再费事了。
发妻去世 孤单一人
儿子去世后的第二年,老刘退休了。其实,就是不想退休,也不行了。工厂效益不好,已经散了。闲下来了,老刘就带着妻子到处去玩。去爬山,去摘红果,去西山接泉水。2003年,一家企业聘用经验丰富的老刘,让他继续做设计。就是在那个时候,老刘学会了用电脑,学会了各种软件和游戏。老刘去上班,老伴就在家买菜做饭。赶上出差,老刘就带着老伴一块儿去。老伴一辈子没出过国,老了之后,倒跟着老刘去了两趟。
老两口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正常。遗憾的是,在儿子去世整十年后,老伴也走了。家里就剩老刘一个人了。他不再去工作,也不再去爬山。原来还愿意和街坊们聊天,现在也不去了。
如果得病 宁愿自杀
只剩下老刘一个人的两居室,他擦得干干净净。客人来了,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个独居男人的家。他会热情地请客人坐下,给客人泡一壶普洱茶。他喜欢跟人聊天。老刘想买保险,保障晚年的生活,可保险公司听他介绍了情况,就不再理他。家属楼里,老同事们一个又一个地走了。老刘,还就这么孑然一身的。
老刘不怨恨命,儿子和老伴都是得了肝部的遗传病去世的,都是没法治好的病。生病时候,该尽力的也都尽力了。老刘常念叨,要是得病,最好是心脏病,直接就&过去了&。看到新闻里,那安排好一切再自杀的癌症晚期老人,老刘很赞同这种做法。
对于很多失独家庭而言,亲人的离去,成了他们心中永远不可愈合的伤口,而他们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贫困和日渐衰老多病的躯体,还有那道过不去的心结和孤独。
孩子没了家也随之解体
&女儿11岁那年因一场交通事故去世了,我的家也散了。&年过四旬的王芸(化名)如今和年迈的父母挤住在一起,对于再组建家庭,她不愿去想,也提不起精神来。活泼的女儿曾经是她和前夫维系着这个家的一根牢固纽带,女儿走了,纽带也跟着断裂,她的家也没有了。&有时候,看着我兄弟姐妹们一家子幸福团圆,我心里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每逢家人团聚的节日,王芸的心情更加沉闷。
得病去世留下的是巨债
16年前,孙女士17岁的女儿得了骨癌。经历了一年痛苦的治疗后,孩子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她。&正值壮年丧失女儿,这样的痛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的。&孙女士说,当年为了挽救孩子,她和丈夫举债50多万元。直到现在,这笔欠款才快还完。失去女儿后,孙女士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和别人说话。&最怕邻居提到孩子,每每碰到他们询问,我就说孩子出国了。&提到去世的女儿,孙女士的眼泪再一次涌出来。
永远也过不去那道坎儿
年过五旬的关先生除了上班,很少出门。4年前,21岁的儿子因淋巴癌去世。儿子走后,他的房间和以前一样一尘不染,衣物、鞋袜的摆放也一如从前,只是,这个家自此再也没有了欢笑声。儿子走后,关先生家的电视就成了摆设,没有开过。&再好笑的节目也笑不出声,没心思看了。&不出门,是怕上街看见年轻的小情侣后会不自觉地想起儿子。关先生说,偶尔他也会静下心想找个心理医生帮着&排解排解&,可怎么开口和医生说儿子的事让他犯愁。&我不想说这事儿,心里难受。&
病了老了谁来管我们呢
8月7日,53岁的失独妈妈王宝霞因病情不断恶化,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去世了。她终于能和8年前因意外不幸殒命的儿子在天国相聚了。王宝霞的经历很坎坷,儿子去世后,丈夫有了外遇,俩人离了婚。今年6月份,王宝霞被诊断为&脊椎严重弯曲压迫神经&,需要尽快做手术,自己要支付3万余元,而她总共只有2万元的积蓄。王宝霞的父母早已去世,她也没有兄弟姐妹。后来,王宝霞的境遇被一些热心的网友知道了,大家很快就凑够了手术钱。但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因为手术存在风险,没有亲属能替她签字,就这样,王宝霞的病一拖再拖。直到8月5日,在当地计生委、居委会的协调下,她被推进了手术室。可是因病情的拖延,这次手术失败了,王宝霞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在失独者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失独者都在忧心:王宝霞的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明天。有的人甚至还忧心,自己死后,骨灰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来领。
[责任编辑:侯力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