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融资手段有哪些,为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服务

【农村“两权”抵押试点大范围推开】2017年农村金融改革将实现全方位推进。政策层面上,多部门正在制定措施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为其建立贷款担保体系;试点层面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大范围推开,各地进行了大量创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并总结经验用于未来修法;企业层面上,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瞄准了传统金融机构触不到的领域,今年将加大涉水农村金融的力度。据农业部透露,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保险少,仍是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个短板。因此,目前多个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措施,
【农村&两权&抵押试点大范围推开】2017年农村金融改革将实现全方位推进。政策层面上,多部门正在制定措施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为其建立贷款担保体系;试点层面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大范围推开,各地进行了大量创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并总结经验用于未来修法;企业层面上,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瞄准了传统金融机构触不到的领域,今年将加大涉水农村金融的力度。据农业部透露,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保险少,仍是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个短板。因此,目前多个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措施,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融资。(经济参考报)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淮北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
“金融特餐”强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稿件来源:发布时间: 14:18:15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催生出许多新的金融需求,同时也给各级政府、金融业提出一个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金融特餐&强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特餐&,顾名思义,就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其可以释放更大的农业生产潜能。  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一系列文件精神,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政策引导,创新工作举措,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激发农村金融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拓宽渠道,进一步满足 &三农&融资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市农委数据,目前,我市共有12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29个家庭农场、4000多户各类专业大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并建立小麦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联合体7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对金融的更大需求。为畅通信贷供给,我市积极搭建银农对接平台,定期组织专场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搭台对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调整信贷业务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据人行市中支数据,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7亿元,较年初增加15.58亿元,增长7.7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1个百分点。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0.42亿元,较年初增加1.94亿元,增长10.5%。  但是,仅依靠银行提供贷款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为此,我市组织优质涉农企业去已上市(挂牌)企业学习取经,引导与省内券商进行对接合作,提高其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积极性。  今年,口子酒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融资9.6亿元;3家企业已为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受理,目前和正农牧等正在落实股转系统反馈意见,年底可实现挂牌;极速时代动物营养、恒通生物等12家涉农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政策引导,充分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  为引导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充分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我市将金融服务&三农&、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情况纳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范围,每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考评;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推动3家农村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要求所有持股比例在1%及以上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股东在持股期间做出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当地的书面承诺。  与此同时,我市鼓励金融法人机构根据贷款对象种类、信用等级、信贷投向、贷款方式、贷款期限等因素,合理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目前,淮北农商行已成为全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定价机制观察成员。  市金融办主任任启峰介绍,为降低&三农&和企业融资成本,我市还下发《关于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通知》,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禁止搭售任何金融产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融资担保公司努力优化担保服务,提高评审效率,规范担保收费。目前,市同创融资担保集团执行1%的担保费率,为全省同行业较低水平。  作为各金融机构管理机构,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也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对各金融机构信贷方向加以引导。如给予农行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低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优先办理涉农、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业务,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等等。  顺应需求,创新更多涉农金融服务产品  12月8日下午,濉溪农商行与成睿谷物家庭农场、中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华强面粉等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总额1.5亿元的授信额度。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的&助农乐&和&农保乐&,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无需抵押就可贷款。&濉溪农商行副行长余晓伟介绍,他们还推出小老板创业贷款和家庭农场贷款业务,截至10月底两项业务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895万元和231万元。  和濉溪农商行一样,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开发推广出许多涉农创新金融产品。如邮储银行与市农委合作开展&亿元送贷助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活动,预计本年度以财政贴息的方式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投放专项贷款1亿元。  与此同时,针对&三农&贷款抵押物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市出台《淮北市中小企业利用纳税信用申请担保贷款暂行办法》,还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积极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畅通涉农物权到贷款的转化通道。  近年来,我市先后创新推出商标权质押、仓储质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房抵押贷款,其中,2012年于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做法和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两权&抵押贷款余额1821万元。创新组合式金融服务模式,出台《淮北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证保险贷款实施方案》,鼓励银行与保险牵手合作,开展&保险+防疫+信贷&试点,推出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其中,濉溪农商行和华安财险合作开展小额短期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业务;农行淮北分行、濉溪农商行等银行与国元农险合作开办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淮北农商行和国元农险以商业险模式试点开展&林业保险质押贷款&。  各种各样的&金融特餐&,为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筋壮骨。据市农委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61亿元,同比增长6.4%;家庭农场户均销售收入63万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高出全市城乡人均收入2000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制订各类技术规程90个,有3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3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记者 黄顺【责任编辑 李赓】&
本网登载的内容版权属淮北新闻网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任何个人及单位不得转载、复制、播出或使用。&&天气预报:
全文检索:
创新金融支农方式 打通农业融资渠道○田战雷 刘 茹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扩大金融服务农业领域,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各项农村金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2年,安徽省即启动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基层行(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马鞍山农商行成为全国第一家完成转制的市级农商行。全省69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占法人行(社)的83.1%,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全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建设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区域网点2652个,基层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87.6%,基本建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各类农业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涌现。全省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重点,不断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宁国市启动了“林权抵押贷款”配套改革试点,先后出台《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农户造林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专门组建了全省首家“林权融资担保中心”和“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开展担保和森林资源收储服务。目前,该市7家金融机构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512起,累计融资6.73亿元。凤台县紧密结合产粮大县实际,稳妥开展“粮食银行”试点。农户在凤台粮行存粮后,拥有粮食的所有权,可持存粮折到县农委、县供销社、农行的服务网点兑换物品或提取现金,并随时到粮站提取同等级结余存粮;还可以其粮食作为质押,从凤台粮行获取贷款。目前,该行共收储小麦10705吨,涉及农户593户。  各地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政策。部分基层政府对金融支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采取了贴息、风险补偿、设立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扶持政策,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要。如宿州市安排500万元农业专项担保资金,民生银行合肥分行按照1∶20的比例放大,向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经营性贷款。金寨县财政出资1500万,设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风险补偿资金,对由于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及信用贷款损失,给予相应补偿。  全省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贷款渠道多样化、贷款方式灵活化,积极引导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去年上半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奖补资金24.1亿元,用于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和担保资金规模。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7065.7亿元、6651.3亿元,分别增长23.8%、19.9%,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7个和3.1个百分点。同时,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累计为1.1亿户次农户提供1795亿元风险保障,赔付近47.3亿元,3724万户次农户从中受益。  二、金融仍然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国家有要求,企业有需求,金融机构也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实践中一些现实制约影响了资金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融资难、融资贵等顽症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金融机构不愿投资农业农村农民,往往把大量资金投向城镇,投向二三产业。有的地方政府采取了涉农贷款增量奖补、担保基金、风险补偿等多种措施降低涉农贷款风险,但部分银行仍不愿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即使放贷也往往设置很高的门槛、苛刻的要求和繁琐的程序。部分地方商业银行反映,农业贷款量小成本高,农户缺乏银行可接受的担保物,加之信息又不对称,将贷款放出去收不回来的危险系数较高,因而对涉农贷款慎之又慎。  二是经营主体“贷不了”、“贷得贵”。一方面农民没“信用”,即使是小额信用贷款,也要依赖于当地公务员、教师等有稳定收入的群体,担保机会和担保额度非常有限。一些经营主体反映,在银担合作中,担保机构要承担100%的代偿责任,极大地影响了担保机构支农支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申请贷款时往往不知道哪些银行可以申请、哪种产品适合自己、贷款手续如何、怎样获得贷款等等。此外,银行产品的品种也较少,没有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设置产品。如普通农户贷款为生活消费型贷款,一般几万元左右,而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10万元的小额信贷很难满足需要。同时,贷款周期也不灵活,一般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不太匹配。  三是农业保险“品种少”、“赔得少”。农业保险公司较少,且只开设有政府补贴的保险产品。目前,除中央财政补贴的大宗农产品已基本覆盖全省以外,由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蔬菜保险等高成本、高附加值的特色险种仅在部分地区试点。加之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依靠地方财政支持的特色保险也常常捉襟见肘,一般只勉强覆盖农作物成本,难以促使农民恢复再生产。  四是扶持政策“不落地”、“落不实”。部分政策存在配套衔接不畅问题,在当涂有家庭农场主反映,全省推行的家庭农场“直管直贷”政策,由于农业部门和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完全配套对接,使得政策覆盖面和效益都不大。部分金融机构也缺乏和农业部门的配合,造成了政策不易落地。此外,政策宣传也普及不够,不少农户和小微企业对已出台的金融政策不熟悉、不了解。  分析造成的原因,首先,抵押品担保物“缺”。一方面,缺乏合法有效的抵押质押物。受法律法规等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和林权等在实际抵质押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障碍,农机设备等由于流动性差不易变现,也难以作为抵押品。而金融机构因为贷款对象缺乏有效抵质押物,不符合贷款条件,虽有放贷意愿却无法放贷。例如和县五联蔬菜公司拥有大棚1200余亩,但由于没有“工业用地”房产证,抵押权无法落实,贷款不能落地。另一方面,融资担保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安徽省及所辖地级市均没有专门的农业担保公司,有的县市甚至没有担保机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不健全。2014年省信用担保集团纯农业担保金融3.5亿元,仅占1.5%。其次,金融服务供给“少”。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多集中在城市郊区和人口经济规模较大的乡镇,部分乡镇只有农商行的营业网点。二是农村金融服务较为单一。金融部门金融创新力度不够,尤其在贷款方式、期限、额度上缺乏灵活性,很多经营主体期盼能够开辟无抵押信用贷款渠道。三是农村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缺乏。和县绿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投入较多,预期效益也很可观,但由于大棚价值得不到有效评估,难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另外,征信系统建设“慢”。近年来,为解决农村信用薄弱、信用环境不佳的问题,全省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建设,但此项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大规模开展难度较大。目前,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仍处于部门条块分割状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接入人行征信系统仍有困难,只有少数村镇银行接入,尚不能开展综合信息查询。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村征信系统农民信用信息不太认可。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弱”。总体来说,政府部门在金融支农方面规模不大、手段不多、进展不快。此外,农业部门在金融支农工作中的参与程度远远不够。  三、对推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的建议措施  当前,全省农业农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规模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正迅速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金融对于农业发展尤其重要,关键要搞清楚金融机构“怕什么”、农民“要什么”、政府“做什么”,努力实现农业产业有发展、金融机构有效益、财政补贴有效率、农民有实惠,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农业农村。  1.全面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以“三农”信贷投放金额为依据,合理分配财政性资金,对支农服务力度大、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和扶持,以鼓励更多的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市场。探索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发展规划、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二是实行差别化优惠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低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要求和标准,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并依据金融机构对“三农”发展的贡献度,将政府性资金选择性存放。三是搭建政银农对接平台。由政府金融部门牵头,会同金融机构,建立“三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名录库,研究建立相关信息共享平台,为银行资金投放提供有效引导。  2.建立健全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机制。一要创新涉农贷款抵押担保机制。要发挥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山地林场经营权等(以下简称“四权”)权利的作用,出台“四权”抵押融资办法,凡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的各类资产均可作为融资抵押物。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带面、服务“三农”、风险可控的原则,稳步推进“四权”和农业设施、农机具等抵押贷款工作。二要建立政策性担保平台。应加快设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农村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担保基金,并努力放大担保倍数。此外,引导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农户开展自然人保证或联保等多种担保方式,积极鼓励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拓宽涉农融资渠道。三要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借鉴上海、武汉、杭州、成都等地经验做法,依托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并跨县域、镇域设立分支机构,负责相关地区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发布、交易以及“四权”担保融资或担保标的处置工作。目前,合肥、马鞍山等地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范围内的产权交易平台,可依托其较成熟的交易平台,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全省范围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全覆盖。  3.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一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信贷品种。对涉农金融服务,应在贷款利率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不断探索简便、高效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更好地对接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实际需求。二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改善金融产品结构。针对农业生产周期和农业经济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三要推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机遇,由政府出资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将其涉农金融产品在服务平台上发布,动员有贷款需求的农业企业和经营主体在平台上披露其贷款需求和自身农业发展情况,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要鼓励各地探索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可借鉴凤台“粮食银行”发展模式,在完善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建立农民与粮食银行的长效利益连接机制。  4.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一要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承保范围。对不同类型农产品提供不同方式和不同比例的政府支持,如对于草莓、茶叶、水产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保费或提高补贴比例,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增强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能力。鼓励建立以政策性成本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险模式,以提高农业保险金额,增强农业保险化解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要拓宽农业保险功能。积极促进农业保险与贷款对接,鼓励引导各类保险机构扩大农作物、农村住房、农业设施、林业等保险业务范围和规模,盘活农业保险保单,扩大农业保险保单质押担保贷款试点。  5.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借鉴金寨、凤台征信体系建设经验,将征信体系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范围,支持各县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状况设立授信等级,不同信用等级授予不同信贷额度,发放信用贷款。在不断充实完善人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同时,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接入人行征信系统,实现区域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并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逃废债等破坏农村信用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老赖”寸步难行。  6.着力拓展普惠金融。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努力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模式,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要完善对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办法,加快在具有业务潜力的空白乡镇和中心村布设自助银行网点、ATM机、POS机、PUS机等。依托村部、超市、社区服务机构等,多形式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室建设,主要开展小额取现、转账代理、保险缴纳、惠农资金补贴办理等服务,真正让农民享受到成本低廉、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田为民盟马鞍山市委主委,刘为民盟马鞍山市委秘书长)  ★责任编辑:江胜推进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_东宝政协
当前位置:&&调查研究
双击自动滚屏
推进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发表日期:日&&
& &已经有2652位读者读过此文&& & &【字体:
推进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
对 策 建 议
毛鹤林& 委员
一、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了对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扶持力度,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
1、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共有农民合作社395家,带动农户17280户,占总农户数的42%;全区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额40亿元,占全区农产品总销售额的30%以上。二是专业大户茁壮成长。全区各类种养大户达1717户,其中种粮大户(30亩以上)337户,林业种植大户145户,畜牧水产业养殖大户172户。三是家庭农场方兴未艾。目前我区共注册各类家庭农场37个,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比60%,养殖业家庭农场占比10%,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占比20%。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家,其中宝源木业销售收入过40亿元。
2、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一是牌楼镇铁牛农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牌楼镇、子陵铺镇等几个乡镇农户,种植面积3万余亩。二是德源米业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栗溪镇、马河镇等地建优质稻种植基地3万亩,以高于市场价20%的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优质稻,实现了公司、农户互利双赢。三是石桥驿镇国龙香菇的“合作社+农户”模式。提高了香菇种植户规模和集约经营效应,带动成员户均增收1.5万元。四是牌楼镇青禾农业的“家庭农场”模式。集种、养、加工、休闲于一体,示范带动周边30余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经营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政策引导力度加大。我区先后出台了《东宝区家庭农场认定办法(试行)》、《东宝区示范合作社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在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优惠政策。二是财政奖补力度加大。年均增加基金投入100万元,防范经营风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土地流转。三是部门服务力度加大。农业部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农机部门优先配置农机具,工商、民政部门赋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地位,金融部门给予授信贷款,涉农部门在项目扶持上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区经管局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银社对接”,对规范运作的示范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开展授信贷款试点,“仙居红”等专业合作示范社得到了50万-300万元授信贷款支持。
4、辐射效应不断增强。据调查,“仙居红”公司经营面积达到2000余亩,每年雇请当地民工支付劳务费达40万元,被租地户平纯收入近万元。仙居乡廖梅子受“仙居红”公司的影响,创办了廖梅子香菇种植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菌种试验中心合作,全面开发食用菌,起到了辐射推动作用。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在我区的推进作用
1、加速了土地流转,为“谁来务农”找到了答案。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中,“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流转4.17万亩,流入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面积3万余亩,占到了总流转面积的72%以上。
2、优化了社会服务,为“怎样务农”开辟了路径。去年秋播生产,全区着重推广来龙村集体流转实体经营多方分成模式,流转经营面积达到1080亩;华阳村合作社流转经营集体支持保障模式,流转经营面积达到1515亩;泗水桥村干部带头大户季节流转经营模式,流转经营面积100亩。全区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采取常年或者季节性流转的方式,流转农民不愿种或者种不来的土地1.7万余亩。
3、转变了发展方式,为“农业出路在哪”提供了范本。一是走规模经营之路。铁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步向跨村、跨乡镇、跨县市发展。二是走科技强农之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三是走高效农业之路。采取“种植+养殖”、“种植+养殖+加工+休闲”等高效立体农业模式,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4、推进了标准化生产,为农产品“吃得放心”奠定了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重视质量安全,基本建立“从餐桌到田头”的质量追溯制度,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5、促进了增收致富,为“双赢”打开了局面。截止去年底,全区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基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00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千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一是宣传贯彻落实“三权并行分置”的新型农地制度,赋予村级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用于农业土地的使用权和调配权。在合理规划、留有余地的基础上,将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等与农业产业紧密相关的用地视同农业用地,采取灵活政策,予以优先支持。二是变散户经营为规模经营。通过转让、转包、出租等形式,承包更多的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生产和经营。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农村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村土地进行适当补贴。四是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土地信息平台,成立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开展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五是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做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聚集、转化。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一是要突出创建农业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提升“山缘菇、仙居茶、石碾米”三大品牌效应。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围绕“仙居红特色种植园区、栗溪碧鲜观光园区、石桥驿国龙生态园区、牌楼青禾农场观光休闲园区、牌楼润泽神州现代农业园区”等五大园区发展特色产业。三是要推进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标准化种养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名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给予奖励。
(三)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一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组建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培育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努力增加农产品出口。三是加快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在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使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积聚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辐射带动力。
(四)构建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网络,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开发大户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监测检验,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三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量和比重。在项目安排上向种养大户多、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和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四是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主力军作用,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在乡镇增设服务网点,接受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权能并开展工作,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区农办副主任科员
关于优化环境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几点建&& 议
杨临如& 委员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区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其中民营企业105家,占84.6%;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占88.9%;工业增加值80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70亿元,占87.5%;城镇企业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4560人,其中民营企业22100人,占90%。目前全区共有1300余家民营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190余家;个体工商户16000余户,注册资本金达24亿元。新洋丰肥业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荣膺中国制造业500强,实现荆门该项排名零的突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东宝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东宝争创中国农谷“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的重要力量。
尽管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显得更加突出。一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加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为回避风险,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即使贷款,也由于银企信息权责不对称,授信和抵押担保要求严格,审批手续繁琐,周期长、成本高,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和贷款额度。二是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近年来虽然交通银行、汉口银行、包商银行、国都证券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落户,部门民营担保公司也相继涌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三是中小企业通过民营担保公司融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在寻求担保公司提供诚信担保时,既要一次性付给担保公司贷款总额3%--5%的手续费,还要抵押给银行贷款总额10%--20%的担保金,实际支付的利息高达一分三至一分五。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多是靠自身原始积累或通过个人关系借贷,很难做大做强。
(二)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多方因素制约。一方面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缺乏熟练技术工人,一些年轻人掌握一定技能后,流向沿海地区。另一方面成本高。土地使用成本、资金成本、人工成本持续走高,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许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产品外销遇到阻力,内销缺乏动力。
(三)项目建设服务协调难度大。就东宝经济开发区而言,民企项目落户、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涉及子陵铺镇、牌楼镇和泉口街道,还涉及市、区发改委、住建、规划、交通、国土、环保、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供水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石油公司、国防光缆等多个单位,工作协调难度大。各个项目建设现场的高压线、通讯光缆、供水管道、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迁移,相关管理部门要么不愿意迁移,要么提出较高的迁移条件,协调迁移难度很大。同时,受土地补偿标准调整,部分农民补偿期望值过高,民企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很大。
(四)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仍有一些方面急需改进。一是为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的措施规定较细,但落实不够,持续服务、跟踪服务不够;二是行政服务的力度不大,不少审批事项还只是提供“指南式”服务,有关手续还需企业东奔西跑,且一个手续需多次往返的情况屡见不鲜,;三是在企业征地等优惠政策方面,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较多,而本土企业裂变扩张则未享受更大的优惠。
目前,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周边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则亦退”的区域竞争激烈态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充分肯定。我们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扬长补短,优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使之成为“跨越发展强区富民”的重要动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配套措施,优化政策环境
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我区技术创新奖励、高新技术项目奖励、人才激励等,制定扶持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配套措施。着眼于招商引资一批市场主体,区内培育壮大一批市场主体。对本土企业扩张裂变项目给予和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奖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如项目建设挑战赛优胜项目等奖项,将本地企业新上项目一并纳入考核范围,鼓励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制定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和奖励政策。设立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改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给予贴息补助;每年评选最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最有发展活力的中小企业,由政府予以奖励。加快东宝经济开发区水、电、路、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冲破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坚决摒弃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歧视,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向民营经济开放,进一步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二)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政务环境
加快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民营企业“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将区非公经济服务中心打造成“保姆式”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坚持和完善非公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落实服务机制,对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给予同等服务待遇,对重点企业切实做到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把对企业实行减、免、缓、降税费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推行阳光收费,清理涉及民营经济的收费项目,对收费部门、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监督。坚决遏制滥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指定中介机构滥收费等现象,努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多开展项目业主评议职能部门活动,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克服门户之见,消除利益之争。
(三)加强金融创新,优化融资环境
融资难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优化金融环境,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题,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客观评价信贷风险,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型和微型企业。鼓励和引导银行、担保公司等创新实践,适当提高企业动产、机械设备、技术专利、商标及应收款等要素价值的可贷比例。探索搭建区级创业投资平台,定期在全区范围内举行项目投资推介会,推动民间资本与项目有效对接。扶持成立更多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增强业务能力,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引导民间借贷融资业务合法、健康、规范发展,促进其规范经营和防范金融风险。主动吸收金融机构负责人加入工商联担任职务,组织企业聘请银行员工担任理财顾问,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定期开展“银企直通车”,召开银企座谈会,邀请银行到企业现场考察,实现供需对接。
(四)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法治环境
按照依法治区和建设“法治东宝”的要求,推进依法行政,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减少对民营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杜绝滥用管理职权的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民营企业家和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引导他们依法经营和维权,并依法保障企业家和劳动者的权益。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变相垄断、强包企业项目工程和暴力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规范化的监督,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理,清除民营企业中的害群之马。
(五)营造重商文化,优化人文环境
李鸿忠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我们要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努力营造“重商”、“扶商”的人文环境和“敢富”、“争富”的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学习优秀民营企业家身上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发展环境。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从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一个好审批、一个好引路、一句感动投资者的话、一件便捷的事,来培育积淀重商文化,以一流的人文环境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大发展。
&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区政协常委、区委统战部
办公室主任
关于加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
王亚男& 委员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带动和促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目前我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家,服务人口达18.2万人。新医改实施方案出台后,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方便群众就医、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关爱孤残弱势群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技术力量薄弱、服务管理不优、运行成本较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社区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一、基本情况
在我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企事业单位或市直医疗卫生机构投资举办站5家,私人(含原中心职工)投资举办站17家。全区共有社区卫生工作人员231人,其中编制内人数140人,临时聘用人员91人。共有执业医师85人,注册护士74人,其他卫技人员45人。医护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14人,大专学历96人,中专学历49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84人,初级以下职称61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队伍不稳,技术力量薄弱。一是队伍不稳定。因为社区卫生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规模小、设备简陋、工作量大、待遇低,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临时招聘人员)招聘难,留人难,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有许多招聘人员经过培训上岗熟悉工作后又离开岗位,新招聘人员又一时难以胜任工作,影响卫生工作连续性开展。二是总体水平不高。由于经费和待遇所限,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重较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缺乏,卫生技术人员总体水平不高。三是结构不合理。由于各高校较少开设公共卫生专业,导致我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全区只有1名专业公共卫生医师,其他公共卫生人员均由临床或护理等专业人员担任,难以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服务管理不优,推行“家庭医生”制困难较多。一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相对不足,影响工作开展。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文件要求,建立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每个团队3―5人),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80-200户,由家庭责任医师团队与居民实行签约服务。我区各社区服务人口一般在5000―10000人左右,约1500―2500户,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般为4―7人,只能组建1&―2个团队,应付日常门诊工作都很难,没有时间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工作。二是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相对不足,有的社区医护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靠自己创收,如果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所耗费的人员经费多由居民买单,势必加重居民的就医负担。目前开展的仅局限在一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老年人、慢性病人、儿童和孕产妇的免费随访、体检和指导等。三是由于社区居民的就医习惯是,无论大病小病都倾向于到二、三级医院就诊,加之社区医务人员的水平有限,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程度不高,难以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
(三)机构运行成本较大,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基础设施、人员经费等方面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业务用房费用。目前我区有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租住房屋经营,房屋年租金在25000―75000之间。二是基础设施费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前期创建中,每个站大约要投资30―50万元用于房屋装修和购置设备。三是人员聘用经费。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各站至少要聘用4―7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约需工资、保险及工作经费3―4万元。四是日常工作经费。其中水电费每年约2―3万元,公共卫生免费体检费用3―5万,健康教育资料等材料费用1万元左右。
(一)政府主导,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载着大量社会公共卫生项目,其转型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要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上议事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现有各项政策,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区居民更好地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多措并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人才引进与合理利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招聘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需岗位的人才,落实相关待遇,使卫生技术人才总量稳定增长。二是要加强社区医生与公共卫生医师培训。针对目前社区医务人员招聘难、队伍不稳定、公共卫生人员稀缺的现象,建议与高校合作,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等方式,定向培养社区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人才,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人才。三是要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待遇。完善社区医务人员任职资格和聘用制度,在晋升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优秀医学人才进社区为居民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加大投入,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经费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投入资金与提供补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足额预算人均30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并严格管理,规范使用,按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拨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压力,从而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更多的精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政策支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阵地
由于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租房营业,房源及租金问题是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规定,“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建议政府为其提供长期稳定、价格低廉的固定用房或租房房源,可要求新建小区预留公共服务用房或争取项目资金新建,用于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益服务用房,参照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设置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底的作用。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龙泉街道千佛洞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委员工作委员会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争创中国农谷‘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区城镇化率已达66%,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7元,城镇新增就业6919人,转移农民6000余人,流转土地4.2万亩。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区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加速期。
一是规划先行,构筑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编制完成了东宝区城乡一体化(城郊部分)规划、6个乡镇的详细规划、6个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3个工业重镇集镇控规、128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镇、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了100%。着力打造“一核四区”、统筹“三圈”融合发展的战略设想,推进东宝全域规划、北城新区规划、杨竹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等八大重点规划建设,用规划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是试点示范,建立城镇科学发展新体系。以荆钟、革集为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宜居村庄建设。按照“荆门第一、湖北一流”的要求,把荆钟村建设成为一星级绿色建筑、宜居村庄和风景园林名村。重点推进来龙双龙苑、长岗锦绣家园、子陵张家湾、新桥新安花园4个万人社区和荆钟、革集等7个居民小区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中心集镇、农村新村三级新型城镇化体系。
三是以城带乡,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老城区改造工程,推进了千佛洞长龙中央公园、胡祠堂、文化宫等3个片区改造项目,启动了43条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实施工业园区拓展工程,开展攻坚行动,突出抓好园区“三路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东宝区2012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计划表》,加快集镇改造,提高集镇承载力、吸纳力和辐射力,强化集镇节点作用。
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经济产业化水平不高。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脆弱,多数乡镇没有形成特色经济,缺乏产业支撑,尤其是二、三产业十分薄弱,致使小城镇有“形”无“魂”,缺乏生机和活力,城镇经济难以繁荣,制约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变成产业优势,大量的农产品仍然徘徊在“产业化”大门之外,独自承担生产和市场风险。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心集镇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少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集镇形象提升速度还需加快。农村新型社区整体档次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备,对农民缺乏足够吸引力。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还不够;农村土地、房屋等要素未完全进入市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还未建立;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展缓慢。
(一)做强产业,增强竞争力。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
一是要建好园区。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在布局工业产业时,企业应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从而促进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以电子、装备和机械制造、森工家具等产业为主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支持洋丰冲刺100亿企业、宝源冲刺50亿企业,重点支持华能热电、风力发电、新瑞、天瓷电子、腾宝新材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放大、叠加和带动效应。
二是要培育市场。东宝地处鄂中,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商贸发展优势。要加速建设长宁大道城市中央商务区,加快文化宫、胡祠堂等片区改造,打造一批集商务楼宇、高端酒店和品牌商场为一体的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务中心。依托现有农资、建材等专业市场,积极运用先进流通方式、营销手段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市场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鄂中大型综合市场群。加快建设杨家桥现代物流园区,发展面向专业市场的物流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和专业配送企业,形成大市场与大物流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三是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做精县城,增强带动力。从我区长远建设来看,活力在老城区、魅力在北城新区、实力在工业园区。从当前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就是北城新区提速发展、工业园区封闭运营。
目前,新区基础路网、市政设施均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今后,新区要重点做好致力完善功能、着力提升人气文章。要加快启动功能性项目建设,提升新区行政服务、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功能。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富有特色、适宜人居、生态一流的生活组团,提升新区人气。要在坚持项目推进不动摇的同时,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城的目标定位,在园区发展物流、餐钦、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使园区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实现居住在城区、工作在园区,实现工作、生活一体化目标。
(三)做优镇村,增强集聚力。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子陵铺镇、牌楼镇、石桥驿镇发展,做到重点镇重点扶持、重点建设,支持马河镇、仙居乡、栗溪镇特色镇特色打造、特色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发展规模。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镇集镇建设。加快推进集镇改造,按照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步推进相关建设,完善设施功能,整体提升集镇形象。大力推进镇区综合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使小城镇成为具有较强服务力和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消费中心。
二是重点推进杨竹流域示范区建设。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量力而行,完成荆钟、革集宜居村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2+6”万人社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
三是稳步推进其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宜居村庄建设,加强试点示范,推广成功模式,扩展建设面,建设新农村。按照“三村”整村推进城镇化的意见,迅速确定试点村,加快建设改造步伐,发挥试点村示范引导作用。建议先行选择经济条件好、群众意愿强的村进行试点示范,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逐步搬迁偏僻村、缩减自然村、建设特色村,促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深化改革,增强保障力。推进“两化”发展目前面临资金、土地、群众支持等诸多难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工作机制作保障。
一是要创新多元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探索市场导向、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社会支持、民众参与、融资平台为依托的科学投融资管理体制,整合涉农政策资金投入新型社区建设,统筹安排土地整治和迁村腾地项目,使之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同步推进。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探索“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多种模式,发挥基层创新活力,形成“多点开花、多元投入”的局面。
二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健全劳务培训和输出网络,引导城乡富余人员有序输出,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拓宽城镇就业空间。
三是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使进城镇农民贫有所济、老有所养、幼有所学,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同时,围绕农民变市民、村委会改居委会,进一步细化户籍、社保、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社区管理等配套政策,让农民进得来、稳得住、有保障。
&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张桂香,区政协委员、浏河
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营造健康网络 净化育人环境
刘& 鹏& 委员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打击网络犯罪法律法规的出台,一批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并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公司相继垮台,一个个网络恶搞推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网络环境得到了净化,我区与全国一样,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正在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今后如何对网络进一步管理,形成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传统媒体已经不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也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调研发现,当前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25%)还是通过电视获取信息,通过报纸和杂志等获取信息的青少年也有一定的比例,分别为20%和15%,学生中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超过了三分之二,占总人数的70%,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上网主要集中于聊天等在线娱乐活动。10%的学生喜欢在家中上网,20%的学生(未成年人)喜欢在网吧上网。70%的青少年学生利用个人电脑、手机玩游戏、看小说。有12%的学生存在对网络的心理依赖。仅有12%的学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
1、现在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运用,使他们开阔了眼界,给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也提高了自主、参与、民主等意识。但是,各种社会思潮也通过互联网即时传播,这些思潮所关联的每一个具体事件,由事件所酝酿的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深刻影响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其中一些带有极端倾向的思潮,影响更复杂,也更难以把握。去年,荆门城区某校高一学生,其在上高中前,能刻苦学习,尊老爱幼,成绩很优秀。可考上高中后由于迷恋网络,不能自拔,且出于好奇,学着吸食毒品,刚开始向家里要钱,后又向亲戚邻居借,最后就去偷、去抢,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学生中上课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发短信聊天、考试传递答案、看小说、网恋甚至深夜翻墙到校园外上网等现象较为普遍,老师及家长感到很无奈。
2、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意愿表达方式。网络对青少年意愿表达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迅即性、组织化和非理性,这三个方面往往相互交织。迅即表达是信息技术的固有特点。网络表达的组织化倾向因青少年的共同兴趣而起,他们对某一事件共同关注形成“同声共振”,QQ群、MSN群、校园网等是青年意愿组织化表达的重要路径。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形式的失当、传播内容的失真、传播经营的失范等原因,使得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加之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一直是“看问题”、“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很多现实中的事件往往由于网民个人观点的集中表达,使一些正常的情绪和一些极端化的现象容易被放大。这种放大效应既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掩盖了真相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如果非理性表达再与组织化、迅即性结合起来,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推手也是抓住青少年好奇心理,传播一些淫秽色情和低俗的东西,使一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极易学坏。
3、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聚集方式和动员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开放、平等、自由等特点,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而吸引大量青少年参与其中。特别是社交类网站已成为学生网上集中活动和聚集的平台。随着网民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提升,青少年网络组织开始涌现,发展迅猛。这些组织主要通过网络联系开展活动,深刻影响和改变青少年的交往模式和群体参与模式。部分网络组织将网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相结合,不断向线下发展,常常“以虚带实”影响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和行动力。
1、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立法。积极向上反映问题,建议立法机关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法规中确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原则,明确限制或禁止未成年人浏览有害信息、不良信息,确立信息分级技术和过滤技术在未成年人网络中的保护作用;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者、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运营商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明确网络的管理部门在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内容实施源头管理方面的职责。
2、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建设管理力度。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和利用新媒体引导教育青少年的体制机制。公安、通信、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新网络的管理,清理服务器层层转包问题,治理网站变换域名逃避监管的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网吧行业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对贴吧、网上论坛、视频聊天室等网络社交场所的关注和管理力度;清理整顿网络游戏市场,坚决封堵违法违规网络游戏,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针对未成年人上网成瘾这一现象,建议在小学开设新媒体素养课堂,普及新媒体知识,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安全使用新媒体;在中小学校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日常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工作,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矫正。
4、提升网络运用的社会服务水平。建议在社区中推广“绿色网吧”,在网吧内部设置有害信息拦截程序,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有害信息。同时,依托社会工作者和具备专业技能的团体和个人提供个人辅导和团体帮助,推进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协助青少年减轻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推进青少年适度、科学运用网络,健康快乐成长。
&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市人大代表、民盟东宝支部
副主委、区招商局一分局局长
疏畅城乡流通渠道& 完善区域物流体系
双祖权& 委员
一、我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物流发展的配套措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物流发展的软硬环境,设置专门机构协调管理全区物流企业;拟订了东宝区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物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规范了物流企业的信息统计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对全区物流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调查了中心城区物流企业分布状况,掌握了物流行业的基本现状。
1、物流行业初具规模。目前我区有物流企业和物流信息服务网点59家,从业人员2600余人,年产值9亿元。其中运输型物流企业2家,仓储型物流企业1家,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4家,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1个,托运快递和信息服务部51家,已登录湖北省交通物流信息网的企业33家,安装TMS(运输管理系统)物流信息软件的企业3家。
2、区域型物流网络初步形成。我区形成了以承东启西、承南接北、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以三条高速公路(襄荆高速、武荆高速、荆宜高速)、两条铁路(焦枝铁路、长荆铁路)、一条国道(207国道)的交通优势为依托;以杨家桥物流集散地为中心,以几个重点物流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农(副)产品、石膏、煤炭、肥料、纺织、建材等为重点物流领域,初步形成辐射城区及周边县市的区域性物流网络。
二、我区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区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全省来看,物流业产值占全省GDP的7%。而我区物流业产值9亿元,不到全区GDP的5.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我区经济总量水平不相匹配,与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东宝区的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基础建设落后。农产品物流乃至整个农村物流基础设置相对落后,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致使部分农产品和农资不能及时受到妥善保管而损失了应有的价值。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城乡物流服务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商贸流通,也影响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2、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我区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由零散的小型配货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的企业构成,企业规模较小,真正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东宝区只有5家。由于物流企业各自为战,向外发展不足,对内发展在局部产生恶性竞争,无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同时资源分散,信息、设备等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共享,作业方式(包括仓储、配送、货物集散、包装、加工等)技术、设备、规模管理等方面难以形成集约效应。
3、我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缺乏。特别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缺乏,物流信息不通畅,难以全面、及时地完成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了解,导致供需对接困难。“空返”频发,造成运输成本增高。
4、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区的物流服务还仅仅停留在基本服务这一层面上,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缺乏竞争力。
5、缺乏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我区对物流业在信贷、税收、企业办证、土地使用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惠政策,使一些较有潜力和规模的企业在办证、土地使用上受到了限制。在物流业的技术引进、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对我区物流企业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缺少各种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部分企业也缺乏长远打算,对人才重视不够。物流人才匮乏成为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的“瓶颈”。
三、加快我区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我区物流业无论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还是从技术水平看,都与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持力度。一是重点物流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对物流企业贷款实行贴息贷款,建议对现行物流营运和在建物流企业贴息贷款,鼓励物流企业多方融资,对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在省交通运输厅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贴之后,建议地方财政也能够给予适当的补贴;特别是物流企业年产值在5千万元以上,上交税收1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还要给予必要的奖励。二是对重点物流企业的用地给予优先和优惠。对物流企业的建设用地,可比照工业用地价格,在审批时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化解物流企业用地发展瓶颈。三是对物流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和停靠给予优惠。对在城区道路行驶的物流配送车辆,采取统一标识或发放通行证,允许配送车辆在城区道路24小时通行,提高配送效率。四是对物流人才的引进给予政策支持。在现代物流发展中,人才是关键,建议政府鼓励企业聘用专业化人才,在招聘人才上给予优惠政策,如在职称评定、劳动保险、激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2、致力提升物流业发展层次。一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特别是改造提升农产品的流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加快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以洋丰、宝源、荆门石化大型企业物流需求为依托建设物流市场和物流集散地;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的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着力培育一批专业特色市场和特色街巷。二是加快物流业资源整合。鼓励整合物流优质资源,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引导行业系统内的仓储和运输设备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共同配送。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建立和优化物流供应链,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物流企业提供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提高企业服务层次。
3、加强区域物流一体化规划引导。要把规划作为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基础,有效引导物流一体化发展,保证各类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围绕打造国家级公铁物流中心和省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子陵铺货场、杨家桥大市场改造、汉光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省交通厅物流发展局多次考查、评估,指定荆门市众诚物流有限公司在东宝区建立全省“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示范点,并向全国推广,充分利用众诚物流现有优势,依托我区子陵铺镇、牌楼镇、石桥驿镇、仙居乡、栗溪镇、马河镇等,建立城乡配送一体化乡镇节点8个,并辐射到168个行政村,通过“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的建设,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创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项物流示范工程。
4、建成东宝区首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和共享各领域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对接。建设物流信息服务、营运车辆及从业人员资质认证、物流企业信用管理、货运交易信息服务、车辆定位与货物跟踪等应用系统。加快打造区域性知名物流网站,建立专业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物流供需信息实时对接。加强物流技术的引进运用,提高物流企业对物流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水平。将物流及商品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集纳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车辆、仓储设施、货物运输交易信息等元素,为供需双方提供物流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网络、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货运、仓储、执行状态等相关服务信息,并提供业务咨询、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等服务。
5、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协调与管理。由于物流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既需要有政策支持,又需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推进,还需要行业内部之间整合协调发展。建议尽快成立我区物流行业协会,定期研究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并迅速制定出台物流企业资质等级认定标准、物流行业服务质量标准、物流诚信等级评估标准、物流市场企业准入及退出标准,建立建全全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和物流发展考核评价制度等,促进东宝区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使物流业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轨道。
&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市众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市 酒 类 行 业 协 会 会 长
市宇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于深入推进法治东宝建设的建议
朱正忠& 委员
“法治东宝”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法治东宝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先后荣获“四五”、“五五”普法工作全国先进,成立了法治东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理顺了工作关系,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局具体负责法治东宝建设的整体推进,特别是东宝区2013年被纳入全省26个法治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这既是省委政法委对我区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们也倍感责任重大,力争在这方面大胆探索,积极求新,为全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摸索规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目前法治东宝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依法行政不到位。在制度建设上,政出多门,相互“打架”问题依然存在。在行政执法上,乱执法、滥执法、粗暴执法的问题时有发生,不依法定程序办事的问题比较严重。基层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的问题上,存在相互推诿、敷衍塞责行为,使群众诉求不能得到依法妥善处理,特别是在处理缠访闹访对象时,基层干部有时不得不“花钱买平安”,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2、社会治理方式滞后。目前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还不高,形成社会秩序治安化,预防、打击犯罪的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化解的难度大、反复性强,部分群众一有问题就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甚至聚众闹事,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基层社会管理组织还较薄弱,存在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等问题。
3、司法体制不健全。政法队伍的司法理念、司法作风、司法能力与社会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百姓不愿打官司、怕打官司的现象时时存在。极少数司法腐败人员不公不廉,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损害了司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同时,司法环境不优、司法公信力不高的状况客观存在,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4、少数干部法律素养不高。少数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对法治建设与科学发展的认识不够、依法执政、依法决策的自觉性不高,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流于形式。
5、法治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源头普法工程”建设有待加强,法律宣传的手段单一,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不够,公民法律信仰缺失,“信访不信法”观念依然存在。同时法治文化设施有限、功能单一,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不多,法治文化阵地的建设、作用发挥不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二、深入推进法治东宝建设的建议
1、强化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权威,就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是提升领导干部法律素养,推进依法决策。加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执政能力。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依法决策程序。强化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依法监督程序,保证权力依法运行,加大查办力度,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是出台相关规定,推进地方法制建设。重点加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及时出台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性规定、实施意见。加强地方性规定、意见和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等工作,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三是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要尊法守法依法办事。确保政法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做到思考问题时,置法律于首位;判断问题时,把握法律底线;处理问题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强化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现阶段绝大多数矛盾纠纷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需要综合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手段,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依法疏导化解。一是依法抓源头。民生和决策是“敏感源”,要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热点的重大决策,事先都必须慎重评估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决策失误引发矛盾纠纷问题。二是依法抓难点。社会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是“并发症”,要把依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难点突破口,既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相关规定、实施意见的立改废工作,不断推进依法规范社会行为、依法管理社会、依法执法司法、依法行政履职,又要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制度规范化、公开化服务机制,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凝聚民心。三是依法抓基础。矛盾排查调解不及时或方法不对是“常见病”,要把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第一选择,既夯实群防群治基础,广织信息预警网络,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了、报告的早、化解的快,又突出依法调解,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大调解”体系,实行调解优先、关口前移,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调解、仲裁、诉讼渠道维护合法权益。
3、强化法治手段,维护平安稳定。法治东宝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新形势下的违法犯罪出现动态化、职业化、智能化等新特征,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一要重点打击依法严厉打击和防范各种违法犯罪,特别是对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群众受害深、怨气大和关注度高的突出犯罪活动。同时主动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构筑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密织全天候、全覆盖的“天罗地网”,牢牢掌握驾驭和应对社会治安日益复杂局势的主动权。二要重点整治。深化对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隐患和盲区,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什么方法手段有效就采取什么方法手段,让百姓时刻感到平安就在身边。三要重点调节。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统筹协调政府与群众、企业与群众、部门与群众的利益关系,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征地拆迁、环境治理、山林土地、劳资纠纷等矛盾,切实化解和有效防范各类利益冲突。依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
4、强化法治保障,捍卫公平正义。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我们要从法治保障的角度来认识“政府负责”的含义,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先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健全政务公开机制,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最优投资环境。二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选任招录制度,建立统一招录、集中培训、基层任职、有序流动、逐级遴选机制。同时为其依法公正履职提供必要的职业保障。三是深化源头普法工作。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以新兴媒体为重点,坚持权威引导、正面宣传,营造法治建设的社会氛围。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以火车站广场为全市首个法治广场的一批阵地,夯实法治东宝建设的群众基础。积极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网站主办:政协东宝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荆门市东宝区政府信息中心
地  址:荆门市东宝区金虾路9号
邮  编:448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资手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