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三数学等比数列列。

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求和公式_高二数学
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学习啦【高二数学】 编辑:若木
  等比数列是说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 0。注:q=1 时,an为常数列。
  无穷递减等比数列
  a,aq,aq^2&&aq^n
  其中,n趋近于正无穷,q&1
  注意:
  (1)我们把|q|&1无穷等比数列称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的极限才存在,当|q|&1无穷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的极限是不存在的。
  (2)S是表示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这种无限个项的和与有限个项的和从意义上来说是不一样的,S是前n项和Sn当n&&的极限,即S=
  S=a/(1-q)
  想了解无穷递减等比数列求和的算法,需要先介绍一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设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1,公比是q,数列前n项和是Sn,当公比不为1时
  Sn=a1+a1q+a1q^2+...+a1q^(n-1)
  将这个式子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得
  qSn=a1q+a1q^2+...+a1q^(n-1)+a1q^n
  两式相减,得
  (1-q)Sn=a1-a1q^n
  所以,当公比不为1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1-q^n)]/(1-q)
  对于一个无穷递减数列,数列的公比小于1,当上式得n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分子括号中的值趋近于1,取极限即得无穷递减数列求和公式
  S=a/(1-q)
本文已影响 人
[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433人看了觉得好
1441人看了觉得好
【高二数学】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您现在的位置: >>
高中数学教案:高一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 13:13:18 点击: 【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正确理解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2)正确认识使用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通过对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3.通过对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 在于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①与等差数列一样,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③对等差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建议(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的概念,一节课为通项公式的应用.(2)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的定义.(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的各种表示法. 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的概念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讨论、谈话法.
一、提出问题
给出以下几组数列,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幻灯片)
①-2,1,4,7,10,13,16,19,…
②8,16,32,64,128,256,…
③1,1,1,1,1,1,1,…
④243,81,27,9,3,1, , ,…
⑤31,29,27,25,23,21,19,…
⑥1,-1,1,-1,1,-1,1,-1,…
⑦1,-10,100,-,-100000,…
⑧0,0,0,0,0,0,0,…
由学生发表意见(可能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也可能分为等差、等比两类),统一一种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为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数列(学生看不出③的情况也无妨,得出定义后再考察③是否为).
二、讲解新课
请学生说出数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变形虫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变形虫都分裂为两个变形虫,再假设开始有一个变形虫,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变形虫,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变形虫,…,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变形虫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 (这里播放变形虫分裂的多媒体软件的第一步)
1.的定义(板书)
根据与等差数列的名字的区别与联系,尝试给下定义.学生一般回答可能不够完美,多数情况下,有了等差数列的基础是可以由学生概括出来的.教师写出的定义,标注出重点词语.
请学生指出②③④⑥⑦各自的公比,并思考有无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③是这样的数列,教师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例子,让学生再举两例.而后请学生概括这类数列的一般形式,学生可能说形如 的数列都满足既是等差又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 时,数列 既是等差又是,当 时,它只是等差数列,而不是.教师追问理由,引出对的认识:
2.对定义的认识(板书)
(1)的首项不为0;
(2)的每一项都不为0,即 ;
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的什么条件?
(3)公比不为0.
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定义.
是 ①.在这个式子的写法上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如写成 ,可让学生研究行不行,好不好;接下来再问,能否改写为 是 ?为什么不能?
式子 给出了数列第 项与第 项的数量关系,但能否确定一个?(不能)确定一个需要几个条件?当给定了首项及公比后,如何求任意一项的值?所以要研究通项公式.
3.的通项公式(板书)
问题:用 和 表示第 项 .
①不完全归纳法
,… , ,这 个式子相乘得 ,所以 .
(板书)(1)的通项公式
得出通项公式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认识通项公式.
(板书)(2)对公式的认识
由学生来说,最后归结:
①函数观点;
②方程思想(因在等差数列中已有认识,此处再复习巩固而已).
这里强调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方程中有四个量,知三求一,这是公式最简单的应用,请学生举例(应能编出四类问题).解题格式是什么?(不仅要会解题,还要注意规范表述的训练)
如果增加一个条件,就多知道了一个量,这是公式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下节课再研究.同学可以试着编几道题.
1.本节课研究了的概念,得到了通项公式;
2.注意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要与等差数列相类比;
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通项公式,并加以应用.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对定义的认识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公式的认识&
将一张很大的薄纸对折,对折30次后(如果可能的话)有多厚?不妨假设这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
参考答案:
30次后,厚度为,这个厚度超过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果纸再薄一些,比如纸厚0.001毫米,对折34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还记得国王的承诺吗?第31个格子中的米已经是粒了,后边的格子中的米就更多了,最后一个格子中的米应是 粒,用计算器算一下吧(用对数算也行).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最新更新文章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文武教师招聘网()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联系QQ:
Powered by您当前位置: &&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
来源:互联网&&
&&& 小编寄语:数学也是需要记忆的一门学科,数学有很多的公式需要大家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供大家参考。
&&& 一、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qn-1&&&&&an= ak&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n&bn}、&、&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n}为等差数列,则&&(c&0)是等比数列。
12、{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 (c&0且c&1) 是等差数列。
13. 在等差数列&中:
(1)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则,&&&&,&&
14. 在等比数列&中:
(1)&&&&&&& 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则,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启迪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图文】高一数学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一数学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上传于||文档简介
&&数&#8203;学&#8203;课&#8203;件
大小:672.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