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接触甲苯职业接触限值易造成机体什么功能的衰退

职业卫生网
职业卫生论坛
二异氰酸甲苯酯生产或接触存在哪些职业健康危害
文章栏目:
浏览次数:
二异氰酸甲苯酯
CH3C6H3(NCO)2 分子量174.16
1.理化特性
二异氰酸甲苯酯 (toluene diisocyanate,TDI) 有两种异构体; 2 , 4-TDI和2,6-TDI,工业应用常为80% 2 ,4-TDI 与20% 2 ,6-TDI的混合物。 TDI为无色液体或结晶,存放后成浅黄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有甜水果味,沸点2500C,蒸气压0.133kPa (800C),。液体TDl溶于丙酮、乙醚、苯、四氯化碳和油类。TDI可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如醇类起剧烈反应。不能与水、酸、碱和强碱性物质混合。
2.接触机会
(1) 制造和使用TDI的过程。特别是蒸馏、配料、混合、发泡、喷涂(含TDI的油漆)及烧割等可接触较高浓度的TDl。
(2)使用聚胺酯清漆、 粘胶剂、密封剂及聚胺酯产品在高温下热解时均可接触多量TDl。
TDI由呼吸道吸人体内,一般认为TDI首先与接触组织内的水分和亲核物质起反应,而不是以TDI分子的形式被吸收,并分布于全身各器官。TDI 吸入毒性较大。
4.毒性作用
(1)TDI 对呼吸道粘膜、皮肤、眼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TDI后,可出现不同程度刺激症状。
(2)TDI具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和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接触工人可发生寻麻疹、皮炎和过敏性接触皮炎;呼吸道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哮喘。
●关于TDI致敏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
①可能是化学性能活泼的异氰酸基团 (R&N&C&O)与机体蛋白质 (如人血清白蛋白HSA)的某些基团,如氨基(&NH2)、羧基 (&COOH)、羟基 (&OH)等反应形成异性蛋白抗原 (TDl-HSA) 所致。
② TDI还可通过药理机制使迷走神经兴奋阀值降低,或支气管平滑肌敏感性增强而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
③ TDI吸人后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从而使气道反应性增强,引起哮喘发作。
5.诊断与处理原则
(1)诊断原则
① 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TDI史,有眼鼻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部症状,结合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诊断不困难。
② 职业性TDI哮喘。根据接触TDI职业史,有可靠证据证明其哮喘是在接触TDI后发生,排除非职业性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处理原则
① 急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液体污染眼或皮肤时,应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TDI有粘膜刺激症状者应密切观察;早期吸氧对症处理,给于糖皮质激素,限制水量,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肺水肿预防和处理。
② 职业性TDI哮喘。一旦诊断为职业性TDl哮喘,应立即脱离接触。给予对症处理,如给予平喘药喘息定、氨茶碱、等。重者可给于激素如地塞米松及抗过敏药等。哮喘反复发作者需给予支持疗法,防治肺部感染和肺水肿。
6.预防措施
(1)工艺改革。用沸点较高、蒸气压较小的异氰酸酯类代替二异氰酸甲苯酯,如用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 (MDl)或奈撑二异氰酸酯 (NDI)等。
(2)控制工作地点TDI浓度。TDI挥发性大,生产过程应密闭,加强通风。车间空气TDI浓度应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 (0.2mg∕m3)以下。
(3)加强个人防护。在进行聚胺酯油漆喷涂时,作业工人应戴送风面罩,供应 新鲜空气,防止吸入TDI。
(4)就业禁忌证。凡有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过敏性病史者,不宜从事接触TDI的工作。
相关文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门户网站
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保留所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优化方案】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13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课后达标检测13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建议用时:45分钟) [双基题]1.(原创题)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所含有的性染色体只有两个X的细胞可能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2.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甲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2个,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B.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C.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D.2个,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4.(2014?连云港模拟)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粒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CD段B.BC段和FG段C.AB段和FG段D.BC段和HI段5.(原创题)最新研究表明,虽然同卵双胞胎可能共享他们全部的DNA,但他们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样,这或许能够部分解答为什么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上癌症而另外一个能够保持健康。下列与同卵双胞胎基因差异相关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父亲产生精细胞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B.母亲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C.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该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与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6.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7.(2014?江苏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蛙的受精卵的第三次分裂为有丝分裂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若人的精子细胞核中DNA数目为n,则体细胞中的DNA数目一定大于2n8.关于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相等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核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相等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D.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条9.骡子是马(2n=64)和驴(2n=62)交配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骡子通常不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骡子体细胞中染色体不能正常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C.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有部分染色体丢失D.骡子原始生殖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但无同源染色体10.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提升题]11.图甲表示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乙表示此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中Ⅰ、Ⅱ、Ⅲ、Ⅳ、Ⅴ和①②③均表示有关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细胞①以后的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有些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B.正常情况下,细胞Ⅳ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C.细胞Ⅲ和细胞V都是极体,它们的DNA数和染色体数都相同D.若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细胞②,则图甲中细胞Ⅳ的基因型为B12.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为( )①1/4 ②3/4 ③1/2 ④1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③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B.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A组细胞,可以使B组细胞数增加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5.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与图2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2)图2中进行减数分裂活动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3)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要鉴定⑩的主要成分,需用到__________和________试剂。(4)图2中D细胞在分裂完成之后进一步变形形成精子,精子获能后可与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16.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实验材料:浓度为1.6μg/g、3.2μg/g、4.8μg/g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48h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精小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分裂相数实验组低 1.6μg/g206中 3.2μg/g166高 4.8μg/g153对照组生理盐水260实验分析:(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染色试剂。(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苯是致癌剂,从实验结果上看,过量接触甲苯易造成机体________功能减退。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C。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X和Y染色体是并存的。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X或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2.解析:选C。甲图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具有同源染色体,不出现基因重组;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有同源染色体,可出现基因重组;丙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由丙图可推知该生物为雌性动物,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3.解析:选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一步可以确定丈夫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一个隐性基因。因此,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甲病基因,且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4.解析:选D。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BC段表示进入有丝分裂后期,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所以D项正确。5.解析:选C。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说明是同一精细胞和同一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则A、B、D项错误;他们的基因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可能是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项正确。6.解析:选A。图甲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Ⅱ中期,左数第三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颜色有差异,图乙细胞是与甲同时形成的另一次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两图说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图甲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若图乙为卵细胞,则图甲为第一极体。7.解析:选C。蛙受精卵的卵裂过程均为有丝分裂;线粒体为细胞的有丝分裂提供能量,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在细胞分裂前期发挥作用;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所以体细胞中的DNA数目大于2n。8.解析:选C。突变基因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后代的机会较大,A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核DNA数目为46个,有丝分裂中期核DNA数目为92个,B项错误;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数为23条,后期为46条,D项错误。9.解析:选D。骡子体内的染色体可以正常的复制和平均分配,A项错误;骡子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紊乱,B项错误;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一般不会发生染色体的丢失,C项错误;骡子的原始生殖细胞分别含有马和驴各一个染色体组,故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10.解析: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图甲中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此时着丝粒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1∶2。图甲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图乙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细胞一分为二;而图丙中cd段下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图甲中de段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乙为有丝分裂,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丙中de段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即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时的de段的。答案:(1)DNA分子复制 (2)前、中 1∶2 可以 (3)着丝粒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4)乙 甲11.解析:选C。图甲中细胞①经过分裂后形成了两个大小不同的细胞,说明该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这样在细胞①以后形成的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细胞Ⅳ(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细胞Ⅲ和细胞V都是极体(分别是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它们的染色体数相同,但细胞V中的DNA数是细胞Ⅲ中的一半;图乙中同时含有A和a基因,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出现了非正常的分离,即含有A和含有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同时进入第一极体中,但含有B和含有b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b进入第一极体中,B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因此,由只含有B基因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只含有B基因。12.解析:选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将产生4个精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将出现下列2种组合方式:1与3,2与4,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之比为4∶0;或者1与4,2与3,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之比为2∶2。13.解析:选B。正常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会同时存在2条Y染色体,故①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该细胞为二倍体动物细胞,所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应为4的倍数,而题中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②正确;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还有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③错误;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全部染色体含有32P标记,故④错误。14.解析:选C。据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是均分的可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则该组织来源于精巢,A项错;秋水仙素溶液处理间期植物细胞,才可以使细胞染色体数增加,B项错;B组细胞染色体数是2N,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DNA虽然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仅根据染色体数是2N则B组细胞中可能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项正确;C组中细胞染色体数是4N,这些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项错。15.解析:图1中①~⑨分别为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内质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高尔基体、核仁、核膜。图2中A~E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⑩为染色体,其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或甲基绿鉴定。精子获能后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答案:(1)⑥ 线粒体 ③ 中心体(2)A D E(3)8 A、E 甲基绿(或二苯胺) 双缩脲(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16.解析:减数分裂的实验与有丝分裂的实验所用的试剂及作用原理基本相同,具体表现在染色体都可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原理都是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甲苯抑制了精母细胞的DNA复制或蛋白质合成。答案:实验结论:甲苯溶液的浓度越高,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抑制作用越强 (1)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 减数分裂进行的情况(2)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让减数分裂停止在某一时刻 (3)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4)DNA的复制或蛋白质的合成(答对一个即可) (5)生殖
必修一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二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三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一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三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B【解析】试题分析: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数量不变,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为RNA,故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同一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反应的条件可能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0.9~1.5,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8,C项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催化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起作用的,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试(理)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的CO2扩散到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要通过的细胞膜层数和磷脂的层数是( )A.3、6 B.4、8 C.5、10 D.6、1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宁夏银川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B.只有单细胞生物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C.细胞核、某些细胞器、细胞膜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D.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实验材料:浓度为1.6 μg/g、3.2 μg/g、4.8 μg/g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48 h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精小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组别分裂相数实验组低 1.6 μg/g206中 3.2 μg/g166高 4.8 μg/g153对照组生理盐水260实验分析:(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可选用________作为染色试剂。(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甲苯是致癌剂,从实验结果上看,过量接触甲苯易造成机体________功能减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名校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①表示没有酶催化,②表示有酶催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则其曲线在①上方B.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C.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D.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2是不变的,所以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反应速率也是不变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据图分析:①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②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依据此原理,你认为在生产中可以采用 等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2)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可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7天按下表的方法进行处理,请将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对照组 实验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和紫外光每天光照12小时第三步:7天后,观察、测量、记录 ,并检测 。预测实验结果: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B.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C.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释放会减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南省淮滨二高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新物种的形成B.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南省淮滨二高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果蝇的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性别、育性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眼雌果蝇(XbXbY)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2)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bXb)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BY)杂交。Fl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则F2中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用分数表示),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3)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0);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①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不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 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②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 ;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 ,则是 导致的;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 ,则是 导致的。③按照假说一演绎法的研究思想,接下来研究人员应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甲苯接触皮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