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水中为什么会有氢氧根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运动的水分子子,次

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
宿州三中2015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宿州三中2015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A.食盐具有咸味,食盐腌制食品,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B.维生素C加热烹调处理、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维生素C呈酸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C.纤维素在人体中不水解,不能被人体吸收;
D.苏打是碳酸钠,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进行解答;
解:A.食盐腌制食品,食盐进入食品内液产生浓度差,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可作防腐剂,食盐具有咸味,所以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
B.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受热时易被破坏,应采取凉拌生食、或不要煮过长时间,故B正确;
C.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纤维素不能被分解提供能量,故C错误;
D.苏打是碳酸钠,碳酸钠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OH溶液呈碱性,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可知,如果是假红酒,就没有葡萄糖,就不显蓝色,所以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故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化学,依据相关的知识即可解答,平时注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2.(3分)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nm=109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胶体的重要性质..
溶液和胶体专题.
A、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分散系,是蛋白质的胶体,加入(NH4)2SO4等轻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白色沉淀;
B、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得到胶体,纳米材料本身不是胶体;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H2SO4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
D、烟是胶体,胶体微粒带有电荷,通高压电,使胶体聚沉,烟尘形成沉淀,从而净化空气
解:A、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分散系,是蛋白质的胶体,加入(NH4)2SO4等轻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
B、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得到胶体,纳米材料本身不是胶体,故B不正确;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H2SO4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故C正确;
D、烟是胶体,胶体微粒带有电荷,通高压电,使胶体聚沉,烟尘形成沉淀,从而净化空气,故D正确;
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分析判断,掌握奇偶题本质特征和选择分析应用是关键,注意知识积累,题目较简单.
3.(3分)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②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4中;
③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自燃,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
④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⑤氧化钠在某些呼吸面具中用于制备氧气;
⑥NaOH溶液能跟酸溶液反应,但不能跟盐溶液反应.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 C. ①⑥&&&&&&&&&&&& D. ①
钠的重要化合物;钠的化学性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
①根据钠钾合金熔点低,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②根据钠的密度小于有机溶剂CCl4;
③根据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但不自燃,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
④由于钠比较活泼,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⑤过氧化钠在某些呼吸面具中用于制备氧气;
⑥NaOH溶液也能跟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①钠钾合金熔点低,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①正确;
②钠的密度小于有机溶剂CCl4,会浮在液面上,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②错误;
③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但不自燃,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故③错误;
④钠比较活泼,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故④错误;
⑤过氧化钠在某些呼吸面具中用于制备氧气,故⑥错误;
⑥NaOH溶液能跟酸溶液反应,也能跟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⑥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4.(3分)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
A.&2甲基丁烷&B.&2,2二甲基丙烷&C.&2,2二甲基丁烷&D.&2甲基丙烷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先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再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
解答:&解:A、2甲基丁烷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4种,故A错误;
B、2,2二甲基丙烷中的4个甲基相同,则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1种,故B正确;
C、2,2二甲基丁烷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3种,故C错误;
D、2甲基丙烷中的3个甲基相同,则有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不大,找出等效氢原子是解本题的关键.
5.(3分)下列有关氯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可与AgNO3、FeBr2等多种物质反应
C.&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氯水中先变红后褪色
D.&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A.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含有水分子、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根据分子和离子的性质来分析;
C.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
解答:&解: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含有水分子、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
A.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所以其溶液导电,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含有水分子、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气和氯化亚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氢原子,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
D.氯水中含有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抑制次氯酸电离,所以能提高HClO的浓度,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水的性质,明确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6.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就能产生Cl2.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和③处&D.&只有②、③、④处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产生Cl2,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和水蒸气,应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然后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氯气与金属反应时,气体应通入到试管底部,并用双孔橡皮塞.
解答:&解:①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产生Cl2,无需加热,盐酸易挥发,应盛装在分液漏斗中,固体放在圆底烧瓶中,故①正确;
②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和水蒸气,应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于HCl的除杂,故②错误;
③通入洗气瓶的导管应长进短出,否则气体不能通过洗气瓶,故③错误;
④氯气与金属反应时,气体应通入到试管底部,并用双孔橡皮塞,否则会使试管内压强过大导致橡皮塞顶开,并有尾气处理装置,故④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实验安全的角度思考.
7.(3分)(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 &B.& &C.&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反应为4NH3+5O2T4NO+6H2O,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氨气和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氨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为:
4NH3+5O2T4NO+6H2O& 转移电子
4mol&&&&&&&&&&&&& 20mol
答: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根据方程式中氨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题目不大.
8.(3分)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含O22离子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
D.&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B、根据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的方程式计算;
C、根据过氧化钡的组成元素来分析;
D、根据过氧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解:A、因为钡元素是+2价,即Ba 2+,O22离子是2价,所以过氧化钡中只能是BaO2,故A错误;
B、因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水反应:2H2O+2Na2O2=4NaOH+O2&,2H2O+2BaO2=2Ba(OH)2+O2&,都是1mol过氧化物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故B正确;
C、因过氧化钡是由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因过氧根离子中的氧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过氧化钠的性质的迁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3分)相同条件下,向1000mL,pH=2的硫酸、醋酸、盐酸中分别加入0.92g Na,产生H2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钠和水、酸都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量与酸的量无关,与钠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钠和水、酸都反应生成氢气,无论酸是否过量或不足,由2Na+2H+=2Na++H2&、2Na+2H2OT2OH+2Na++H2&可知,Na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相同,所以V1=V2=V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与金属的反应,明确Na与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生成氢气的体积与酸的强弱无关,为易错点.
10.(3分)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
A.&MnO2&B.&KMnO4溶液&C.&稀盐酸&D.&Na2SO3溶液
考点:&过氧化氢..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Na2CO3&3H2O2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为还原性;
解答:&解:A.在MnO2作用下,过氧化氢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故A不选;
B.KMnO4溶液与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过碳酸钠表现出还原性,故B选;
C.盐酸和过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2SO3溶液与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碳酸钠表现出氧化性,故D不选.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特别是过氧化氢的性质,从元素化合价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11.(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②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③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④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的分子数为NA
⑤10.6g Na2CO3溶于水中所得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⑥78g Na2O2中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3NA
⑦7.1g 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⑧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②⑤⑦&B.&②⑥⑦&C.&③④⑧&D.&②⑤⑧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①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含有0.9mol电子;
②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1mol原子;
③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氩气为 单原子分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不同;
④标准状况下H2O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⑤10.6g Na2CO3溶于水后,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数目减小;
⑥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78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离子;
⑦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⑧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
解答:&解:①18g 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1mol重水中含有0.9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故①错误;
②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数为NA,故②正确;
③氩气为单原子分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但是含有的原子数不相等,故③错误;
④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 H2O的物质的量,故④错误;
⑤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碳酸钠溶于水中,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导致碳酸根离子数目减少,则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小于1:2,故⑤错误;
⑥78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离子,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3NA,故⑥正确;
⑦7.1g 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了0.1mol导致,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⑦正确;
⑧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NA,故⑧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甲醇为CH3OH,1个分子甲醇中含有3个CH键;
B、pH=13的NaOH溶液,c(OH)=0.1mol/L,但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离子数目;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
D、2Na2O2+2H2O=4NaOH+O2&,每生成1molO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mol.
解答:&解:A、甲醇为CH3OH,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故A错误;
B、pH=13的NaOH溶液,c(OH)=0.1mol/L,n=cV,但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离子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无法计算,故C错误;
D、由2Na2O2+2H2O=4NaOH+O2&,每生成1molO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mol,则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明确物质中的化学键、物质的状态、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3.(3分)(2010&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b2a)mol/L&B.&10(2ab)mol/L&C.&10(ba)mol/L&D.&10(b2a)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压轴题;守恒法.
分析:&由Ba2++SO42TBaSO4&、Ag++ClTAgCl&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确定原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再利用溶液不显电性来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则
Ba2++SO42TBaSO4&
amol&& amol
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
Ag++ClTAgCl&
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原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为 =10amol/L,
氯离子的浓度为 =10bmol/L,
根据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x,
则10amol/L&2+x&1=10bmol/L&1,
解得x=10(b2a)mol/L,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明确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溶液均分为5份是学生解答中容易忽略的地方,难度不大.
14.(3分)在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灯泡由亮变暗,说明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降低,说明所加入物质能与溶液中电解质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或沉淀,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说明完全反应时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当另一溶液过量时,溶液中电荷浓度逐渐增大,又逐渐变亮,以此解答.
解答:&解:A.食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A错误;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醋酸钠,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B错误;
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钙和水,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灯泡熄灭,符合题目要求,故C正确;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生成醋酸铵,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灯泡熄灭,说明完全反应时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根据反应物进行判断.
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微信 公众平台 :二维码扫一扫 热点资讯全知道微信账号:gk51edu
QQ群: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生频道新浪微博
@精品高中生频道
频道相关推荐
【考点梳理:||||||】
【答题技巧:|||】
院校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其它中央部委
院校类型工科农业师范民族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地区批次线查询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高校查询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精品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高中生学习资料库
新课标Ⅱ卷
新课标Ⅰ卷
综合能力测试文
综合能力测试理
高考化学试题最新更新
学习在线查询工具
频道关键词为什么氯水会有那么多的组成成分?水是不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还有水分子构成?为什么水是电解质?而...为什么氯水会有那么多的组成成分?水是不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还有水分子构成?为什么水是电解质?而且又是弱电解质?
baEL83LW79
氯水由Cl2溶于水得到的.Cl2溶于水是可逆反应:Cl2 + H2O H+ + Cl- + HClO所以氯水成分复杂,含H+,Cl-,HClO,ClO-,OH-等微粒(OH-由水电离产生)水能微弱电离:H2O H+ + OH-,可逆,所以是弱电解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氯气在水里会溶解一部分,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及次氯酸,氯化氢及次氯酸在水里电离,就有了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
水能电离产生少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是弱电解质。氯气溶解于水时,生成次氯酸HClO:Cl2 + H2O = HCl
,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可见氯水并不是溶解在水中的氯气和水这两种物质的简单混合物。
扫描下载二维码氯水中为什么会有氢氧根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子和H离子,氯离子,以及少量的氢氧根离子,次氯酸根,那么 其中为什么会有氢氧根呢?
一男一女丶忥掖
水存在自耦电离,即2H20==OH- + H3O+,水溶液的溶质只能通过结合或者放出质子,影响水的电离程度,但是不能除尽两种离子中的任一种.氯水的酸性比较强,但还是有少量氢氧根存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只要是水溶液,无论溶质是什么都一定有H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着如下的电离平衡:H2O=(可逆)=H+ + OH-在酸性溶液中,OH-浓度较小,在碱性溶液中OH-浓度较大,在中性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
那是水电离出来的呀水是弱电解质,在通常状况下会发生微弱的电离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的水分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