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讨论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有效性的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作为被众多数学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恰当运用,有效组织能够激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为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对各类讨论题都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和设计。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一定实效。下面就如何设计有效的讨论题谈自己一点肤浅认识。
第一,讨论题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课中只有一到两个重点、难点,我们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切不可随心所欲,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讨论。教师要精心安排利用讨论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我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引导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之后,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师讲述:为了一目了然看出表中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是什么呢?(出示条形统计图)接着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1、这是什么图?2、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这样的讨论是教师尽量为学生说、想、做创设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景、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突出了“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问题分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讨论题要具有发散性。
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是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发散性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并不一定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对问题、现象的分析逐渐全面。只有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家才会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喜欢合作讨论。
例如:在学习完了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第三单元的简便算法后,在练习课中,我整理了学过的一些简便算法之后,出示:25&88。请同学分组讨论:你可以用哪些简便方法来计算?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而且在小组中还发生了争论。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至少7种算法,但是,通过辨析,大家比较认同的是:25&88=25&8&11;&&&&
25&88=25&4&22;25&8=25&(80+8)这三种算法。这样的讨论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讨论题要抓住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的概念。
常言道:理越辨越明。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让他们讨论讨论,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往往只简单的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而忽略“永不相交”中的“永”字的含义。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看图,讨论:哪一组线是互相平行的?为什么?有很多同学开始认为两组都是平行线,在小组内讨论后,大家基本上统一了认识,第二组不是平行线,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当第二组的两条直线延长之后,它们就相交了,所以不是平行线。此时,老师辅助课件的动态演示,第一组直线永不相交,第二组直线延长后相交。学生正真理解了“永不相交”的含义。
第四,讨论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的问题切忌题目过难过繁,或太浅显简单。若太简单,则学生不动脑筋即马上回答出来,若问题范围过大,学生则无从下手、无所适从。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根据参与讨论的学生的水平来选择讨论的问题,可以是学生一人难以解决,必须通过集体智慧在相互合作中才能而且能解决的问题,就象树上的果子,他一个够不到,一定要有人搬凳子、有人帮扶、有人递工具共同合作才能解决,不要提供大家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在学生在一个圆形纸片上折出1/2,1/4等分数后,让学生折出5/4,这时,有很多同学在冥思苦想,发现单凭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已无法折出5/4了,怎么办呢?此时教师设计讨论问题:1、一张圆片表示多少?5/4比1大怎样用圆片表示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和同桌或同组进行课堂交流合作,通过课堂交流发现用两个圆纸片才能表示出5/4,这样他们就有了课堂交流的需要,这样的课堂讨论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讨论才能引领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讨论问题不仅只是以上四个方面,它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更有效的课堂讨论问题方式,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IT专业技术人员,擅长IT专业及教育培训相关工作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讨论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讨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22:21:5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讨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3:55: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禁封TA241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如何有效组织课堂纪律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这新旧课堂教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部分教师放弃课堂管理的现象,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二是有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并常常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许多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有效的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的课堂环境.1.等学生做好准备再上课.尽管课前也指导过孩子如何做课前准备,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课音乐响了,还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有的孩子甚至还没坐好.这时,不要急着上课,而是要耐心地示范课堂上需要准备的东西,等学生全部准备好,坐端正,再和学生行礼.特别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要让学生从假期的氛围中适应过来,养成学习习惯,良好的开端会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2.榜样引导,用积极的话“诱惑”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孩子一听,马上也会坐坐好.这句话还能迁移成“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我发现孩子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孩子,百试百灵.而有时,孩子为了抢发言,都会发出“恩!恩!我!我!”等声音,这是,我马上说:“我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学生马上坐好了.“我请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回答.”学生站起来,会回答得很响亮.二、设计优质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采取有效策略,设计优质教学过程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