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村:谁是中国教育家的教育家

李振村:一位中国教育家在美国的独特发现
编者:很有当下现实意义的文章。只是觉得文中“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一句有些唐突。讨论“应试教育”的社会政治语境,在中国国内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其所包涵的概念也不一样。我们的“应试教育”是庞大的官僚科层体制化的文教体制中的应试教育,其负面的作用已经对国人的文化、思维、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孙立平教授用“社会溃败”一词,其实也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教育体制领域的状况。李希贵先生作这个结论估计有他自己的逻辑前提,不会像一句口号式的结论这么简单。
&&&&二十多年前,中国派团赴美考察基础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提交了一份报告:美国学生无论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课堂上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有的甚至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是:美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美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也写了一份报告:中国小学生听课时总是把双手端放在胸前的桌上,幼儿园小朋友都把手背在身后听老师讲话;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大街上见到最多的人是学生……结论是: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其学习成绩和任何国家的同年级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言,再用20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不同的考察者考察不同的教育现象,居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可惜的是,这共同的结论并不正确——双方的预言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并没有变成现实。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结论的偏颇?&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在美国进行了36天的教育之旅,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此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李希贵专访时刊用的图片)
美国学生怎样上厕所
李希贵先生用36天时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
面对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庞大的教育,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才能把握其精髓,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李希贵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繁富的教育体系,穿越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上。尤其让人感到新鲜和惊异的是,李希贵所捕捉到的,都是些被常人所忽略、所遗忘的细节,因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
例如,上厕所。有谁会注意到美国的学生如何上厕所呢?李希贵就注意到了:“在美国的中小学,课间基本是5分钟,还有的学校是3分钟、2分钟甚至1分钟,确定课间时间的长短,依据的是教室之间相隔的距离,只要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跑到下一个教室即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既要跑教室,又要去厕所,时间够用吗?”
有意思吧!这就是李希贵。他总是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果然,连美国的校长都感到匪夷所思:这还算个问题吗?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当然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到厕所去,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人权的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小小的上厕所问题,居然关系到对少年儿童人权的尊重。
再如,美国老师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
就是在国内,又有谁会关注这样的鸡毛蒜皮呢?但李希贵关注了,他特意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泰德·莱戈教授,“这位教授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专门研究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先生还在学院里成立了一个有关这一课题研究的教师俱乐部,还真就有那么一大批优秀老师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共同分享着记住学生名字的好方法。”记住学生名字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但他却关系到师生关系和情感的建立,关系到教学的效率。
再如,中小学生的班级组织运作,这也是李希贵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番考察,他发现:“美国学校的班级里根本没有学生干部。班里所有的班务分给所有的学生,而且定期轮换。在美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经常会发现墙上挂着班务分工表:作业分发——比尔;图书角管理——约翰;教学助理——汤姆;供应经理——亚历山大;邮政员——以马内利……
有多少位同学,就有多少件事情、多少份责任。”甚至连一个学习小组长的召集人也是轮流担任——“而且,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全有自己的头衔,什么记录员、提问者、资料管理员等等,即使是这些一般性头衔,也是分阶段戴在不同人的头上。总之,他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平等,给他们同样的机会,不仅使他们能够在形式上平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些形式,锻造他们骨子里的平等意识,为美利坚的共和与民主奠定永固的基石。”……
&&&&李希贵用他思想的解剖刀,把美国教育肌体上的毛细血管解剖开来,鲜明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仿佛融会到美国教育肌体的深处,感受着它的体温,感受着它的呼吸,感受着它轻微的生命的脉动……一叶知秋,滴水映日,真实的美国教育大世界通过这些有趣的细节,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产生不可抑制的探究欲望!
教师就是专家
作为中国当代颇为知名的教育家、国家督学、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委员会的专家成员,李希贵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让他在36天的美国教育之旅中,始终以中国意识、中国眼光来观察美国教育,他把所捕捉到的美国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中国的教育现实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差异;通过对比,提升理念。从细节出发的比较研究,令我们耳目一新、眼界大开!
就以上厕所这个细节而言,李希贵就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对比:每到课间,我们的孩子总是争先恐后跑向厕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学生甚至要排队入厕——因为我们一般不允许孩子上课时间上厕所。
“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思路,放开学生上厕所的时间呢?
“同样的问题还有许多。譬如,迟到了为什么要喊‘报告’,他自己迟到了不说,还要用一声‘报告’去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吗?
“还有,课堂上发言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站起来?那样不是暗示孩子们尽可能地少发言吗?
“还有,我们为什么要全校几千人一同上课间操?为什么要让有着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经年累月地做一样的体操?而且,从效率的角度来说,4分钟的课间操锻炼,我们却常常需要8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集合。
“这样的‘为什么’在我们的校园里其实还有许多,只是我们已经熟视无睹、已经习以为常、已经见怪不怪了,像是一棵从小就长歪了的树,似乎它就应该是歪的、它必须是歪的,如果有一天,它忽然变直了,我们反倒会感到奇怪,感到不可思议。”
小小的厕所问题,折射出这么多深层次的东西,这大概是我们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这种从细节出发的比较研究,让李希贵悟到了很多先前不曾悟到的教育理念——
譬如,教师就是专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每当涉及到课堂教学的评价时,他们就会邀请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以专家的身份介入到研究当中来。原来,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教师就是专家。甚至连校工、厨师也可以成为专家。李希贵不由慨叹,“当一个社会允许、鼓励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行当的人都成为专家的时候,人们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社会和教育都不应当让人失去希望和梦想!”
譬如,要学会从学生和教师之外寻找教育失败的原因。“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教师和教育的责任被无限放大,特别是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旗帜漫天飞舞的时候,教师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教育不是万能的,许多事情也不是一位教师能够左右的。”
譬如,不要让孩子们带着等第观念进入社会。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按照学习成绩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我们深知在班级里培养出了一批“职业班干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带着等第观念进入社会的孩子,心灵里很难长出民主平等的大树。
譬如,让孩子崇尚平凡。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并不怎么在意脚底下的道路。我们的孩子希望成为伟人的多,希望轰轰烈烈的多,他们却似乎做不了平常的小事。让孩子崇尚平凡,脚踏实地,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发生的平平凡凡,也许,世界会变得更加真实,当然也更加美好。”
譬如,诚信要靠诚信来铸造;要让教师了解课堂以外的世界;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让孩子从异想天开中升腾梦想;阅读不等于看书……
这些个性化光芒的教育理念,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闪烁着原生态的生命光芒,让我们如醍醐灌顶,心胸为之豁然。
纠正对美国教育的误读
说到中美两国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美国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中国的学生负担重得不得了。李希贵深入美国学校内部的细致考察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负担,美国的孩子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李希贵通过对一个叫比尔的四年级男孩的作业研究发现,“美国孩子的作业并不像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轻松无比。其实,要完成这些作业,他们常常要付出很多,有时也很辛苦,甚至做作业到深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他们的作业常常是有趣的,值得付出的,一旦有了结果,也是常常令孩子和家长感到欣慰的。所以,有人说,美国孩子的作业多而不累,作业任务重而没有负担,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李希贵还访问了几所著名高中的中学生,结果他看到,这些名校高中生的学习非常艰苦,熬到晚上一、两点钟是平常的事情。
“到康涅狄格州的崇德中学考察时,发现这所肯尼迪曾就读过的中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全部住校,可是能够用于睡觉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每天仅有4到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孩子们的精力叫我有些怀疑。”
那么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为什么没有招来学生的反对,没有招致社会各界的批评?
“他们的回答是:在斯蒂文森中学,总共有上千个学生社团,还有应有尽有的选修课程。只要你喜欢,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团队。在自己选择的课程和团队里,过一种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无论多么苦多么累也心甘情愿。”
“可见,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是没有艰苦,不过都是自己选择的艰苦,在选择的旗帜下,抱怨已经没有了理由。”
自主选择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
而与纽约市教育局评价办公室心理测量专家、专门负责纽约市的中小学考试工作的安德鲁博士的交谈,进一步让李希贵了解到了美国的考试情况。原来,“美国也有统考的。虽然各州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对4年级和8年级每年进行语言和数学测试,纽约州即是如此。除此之外,纽约市还要对其余的年级,包括3、5、6、7各年级进行统考;从明年开始,纽约州也学习了纽约市的做法,决定对3~8年级全部进行州统考。”
“美国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是不允许公开的,但对学校的各科成绩,却要求向全社会公布,而且还要公布与往年的对比情况。每一所学校的成绩一目了然,如果一所学校长时间不能改变落后状况,校长就必须下岗。当然,在大部分学校里,成绩也是解聘教师的理由。
“高中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安德鲁说,美国高中(9~12年级)的考试一般由各校组织,但语言、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主要科目,学校间往往有一些区域性的协会统一组织考试,以此来衡量各校、各科的教学情况。”
李希贵指出,“在美国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其实美国才是一个考试多如牛毛的国家,他们的考试机构发达,考试方式多样,考试内容也五花八门。只是,他们并没有被同一个模式所桎梏,每一家组织,每一个行会,每一间公司,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所以,美国又是一个对考试方法的研究特别严谨的地方:如何才能真正检测出真实的水平,成为许多大学、许多教授终生研究的课题。在哥大专门研究考试的教授就有十几位之多。”
通过对美国考试制度的观察,让李希贵得出这样的结论:“考试仅仅是一种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而已,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关键是我们怎样运用它——犹如核能,既可成为造福人类的核电,也可成为毁灭地球的核弹,全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只要存在人类,只要存在选拔和竞争,考试恐怕就无法避免。既然考试无法避免,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美国同行那样,大大方方地研究考试,认认真真地研究分数,使之更趋科学合理,更趋公平公正?实际上,应试本身也是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科学的应试,应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
最后,李希贵一语惊人:“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由细节抵达文化
李希贵观察的视角并没有拘泥于教育,而是时不时把目光投向教育之外的家庭、社会,并进而升华到文化的层面进行反思。
走在大街上,李希贵看到,“美国的街头到处都是投币式自动售报机,只要投上一枚硬币,报箱就自动开启,你可以自己任意取报纸。……但是,没见有谁一次拿走两份报纸,也没见有谁不交费而拿走报纸。有人说,投一枚硬币,就可以把整个报箱的报纸全部拿光,花几元钱就可以把全纽约的报箱全掏空。卖报可以,卖废纸也可以,美国人真没心眼。”
住在美国宾馆,李希贵又发现,“美国大部分宾馆的早餐是免费的自助餐,这与我们中国大陆基本相像。不同的是,餐厅里根本无人对就餐人员进行核对,既不收餐券,也不看钥匙卡,进来都是客,坐下便就餐。”
从这些没有“心眼”的举动中,李希贵发现了美国文化最可宝贵的一面:“美国人是没有那些小心眼,但他们有的是‘大心眼’。在美国社会,大家是以互信作为处事的基石的,大家相互之间的这种信用,构成了一个健康运转的美国社会,才有了今天的美国信用经济,这对每一个美国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小心呵护。”
朋友请李希贵看棒球比赛,赛场上气氛特别热烈,“比赛前唱国歌,全体起立,即使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也站起来放声高歌;第六局之后,又是全体起立,齐唱‘上帝保佑美国’……”
对比之下,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爱国教育,一直到大学,但是在类似的公共场所,却甚少能够看到美国棒球比赛中这样让人感动的场景,这究竟是为什么?原来,美国人有着强烈的“主人意识”——“美国是美国人民的,他们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这样想,他们都是美国的主人,因此他们可以骂总统,骂议员,但却始终改变不了爱美国的意识。”这就是积淀在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意识。
这种文化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个困惑,李希贵到校园里去寻求答案,他终于发现:“美国人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早就收获了做主人的感觉。”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好像那就是他的天地、他的世界,他就是这个天地的主人。
“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却唯唯喏喏,甚至噤若寒蝉。刚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呆呆的样子,一走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活跃异常。原来,孩子们大都把教室看作是老师们的教室,他们只是客居其中罢了。教室里有什么规矩,‘主人’有什么习惯,甚至怎么才能赢得‘主人’的欢心,都该认真小心地推测、研究,因为,许多‘不识时务者’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已经为大家树立了可怕的榜样。”
正是由于在我们的班级里,孩子们找不到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感觉;走上社会,他们同样也没有做主人的感觉——一个人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生存状态,他怎么可能主动去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呢?
朋友带着一岁半的小孩到李希贵的住处做客,把孩子随便往地上一扔,便撒手不管了,任由那个一岁半的小公主在我那两室一厅里搞起了“大搜查”“大破坏”,一直到把所有的房间全都折腾得乱七八糟,他的爸爸却始终不说一个“NO”字。因为在他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要靠自己学习,你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最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本领。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说“不”,那么,孩子就只会缩手缩脚,最终形成一种消极人格。
由这样一件小事,李希贵深刻反思我们的学校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最重视的当属制度文化——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多如牛毛,但这些制度大都是以‘不准’开头,我们在单位里对员工说得最多的,也常常是‘不能’如何如何……我们无端地制造了多少枷锁和镣铐?在这样的文化下,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不过是标签而已。”
可见,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最终支撑并决定教育发展方向的力量是文化。
回到本文的开头,为什么中美两国的教育考察团,在互相考察了对方的教育之后,得出了相同的不正确的结论?从李希贵在美国的的独特发现,我明白了:关注了教育表层的特征,忽略了表层特征背后内隐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没有注意到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这样的考察,必然陷入误区。
想一想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有多少努力陷入了这样的误区不能自拔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李振村:“全课程”大揭秘
李振村:“全课程”大揭秘
“全课程”是啥?这儿提到的“全课程”教育实验,是《当代教育家》总编辑李振村(人称“村长”)应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之邀,出任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后,带领团队探索的一条小学课程改革新路。从2012年提出构想以来,李振村组织15位特级教师和众多教育专家、名校毕业生,研发出包括教育大纲、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五大板块的“全课程”教育体系。它是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目标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沿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全课程”一问世就引发了《北京晨报》《光明日报》等诸多媒体的关注。同时,也有教育同仁产生了疑问,比如:全课程的包班和因师资不足的包班是一回事吗?全课程就是各科课程的叠加?全课程教师必须是各科皆通的通才吗?……2014年12月6日下午,第二届当代教育家论坛,“全课程”核心团队李振村、常丽华、钱锋对全课程作了深度剖析和详细说明。如果您有同样的疑问,我们相信,这里有您想要的答案!“全课程”到底是啥?民国时期上海滩老大杜月笙,因孩提时得到过水果店老板所给的温暖而能始终保持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为什么?美国一位女大学生仅仅因为幼年被瀑布的水流声吓过,长大后还一听到流水声就颤抖不止,为什么?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说明:孩童时的体验,犹如种子深埋在泥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可见,体验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力量。而今天的学校教育,给孩子提供了怎样的体验?孩子的体验足够安全、自由、多元、丰富吗?给予孩子足够安全、自由、丰富的“体验”,正是“全课程”的努力方向。一、人好了,课程才好,孩子才好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一下简称“亦小”)“全课程”改革从改革管理入手,因为亦小认为:人是一切课程的核心。人好了,课程才好,孩子才好,世界才好。怎样的人才能驱动课程改革?一定是自由的人,充满专业精神的人,而懈怠的人、倦怠的人,被各种细化的制度严格控制的人,很难去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所以,亦小建立了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控制的管理体系。学校把统一要求的东西降到最低限度,学校不考勤,不检查教案,开会不必签到(把全校性的行政会议减少到最低),甚至不统一要求老师交各种材料——这一切的目的就是给老师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全力以赴研究孩子,研究教学。学校化小管理单元,把一切能够下放的权力都下放到级部——一个级部相当于一所小学校,于是,各个级部都在努力个性化发展,每个老师都在自如和舒展地做不一样的事情。当老师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由的,他才会将这种体验传递给孩子。亦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法无禁止则皆可为。这里的“法”是指亦小办学的底线要求:学校可以原谅许多,但是唯独不能原谅的是对孩子和教学的怠慢。只要不怠慢教学,不怠慢孩子,那么各种尝试尽可以大胆地去做。规章制度的力量在亦小被降到了最低。而愿景的力量、专业驱动的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所以,“全课程”教育实验的核心不是所有课程的叠加,而是指向“全人”、指向人的全面生活的变革。二、让药片回归苹果,把学科“深井”连成汪洋传统教学学科林立,给孩子挖的是一口又一口的学科深井,但是学科之间缺少关联。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看上去我们的孩子学科知识学得深透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偏弱。而“全课程”一个核心就是将被割裂的学科打通,让深井连成汪洋!学科打通的课程如何操作呢?以“让幼小衔接软着陆”的始业课程为例,全课程做了这样几件事:拼音学习后置,淡化学科概念,强化学科融合,开展生活化和游戏化学习。具体到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呢?从入学第一天的生活就能窥看全课程的全貌!晨诵是《喇叭花》,孩子们配合着动作,打着节奏,不觉得这是早读。接下来读绘本《大卫上学去》,大卫淘气又捣蛋,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结尾是:调皮捣蛋不要紧,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这个故事比说教更有用处。接下来唱来自台湾的《礼貌歌》,这是音乐加舞蹈的学习,但孩子不觉得这是在上课。第三节课干什么呢?把第一天上学的事情画下来,这是美术课,但孩子画的是自己的生活,他也不觉得是在上课……后面的学习,每月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跨学科整合:把识字写字、阅读、绘画、音乐、体育等都整合在一起。这种学习,给孩子的感受就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生活。所以,“全课程”教育实验的关键就是把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智力挑战的游戏化的生活。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全课程让药片回归到苹果。三、让寻常的校园生活充满惊喜和期盼为什么人类要有春节,有周末,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就是让生活富有节奏,有一点盼头。校园生活同样也要给孩子一点期待和向往,让孩子有一点“盼头”,怎么做呢?亦小每周有一节“长时段课”。学生用长达半天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这样时间就不会被一节节课切碎。孩子们可以深入地学习和体验一件事情。每月一个“非传统课程日”。这一天不能教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也不能让孩子写作业,而是要让孩子“玩”一个非传统课程。至于具体内容,牛奶日、沙子日、科学实验都有,学校放权给各个级部,由老师们自己创造。每学期有一个“主题周”。在这一周里,上午上课,下午围绕主题展开活动。比如“帽子周”,语文课收集帽子成语,科学课制作帽子,数学课计算帽子面积,美术课画帽子,音乐课教唱《帽子歌》、跳《帽子舞》……最后,全校师生在体育馆开了一个帽子派对!活动结束后还形成了一面帽子墙。所以,“全课程”的全也包含这样的理解:让寻常的校园生活充满惊喜和期盼。总之,全课程不是单纯的课程加减,不是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课程的整体综合变革,它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生态,营造师生共度的幸福的教育生活。常丽华:“包班”的故事,那么小,那么好!常丽华是全课程的主要研发者之一,也是亦庄实验小学“小蚂蚁班”的包班老师。自2013年亦小开学以来,常老师陪着学生从一年级升上了二年级。她和孩子们在一起,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1.我们三头六臂,什么都能做“我们学校真的很酷,我们三头六臂,什么都能做……学校学校我们去哪里呀,校长说去玩呀……”演讲之初,常老师放了一首歌,不是明星名曲,而是一个孩子用《爸爸去哪儿》的旋律自己填的一首歌词。当稚嫩的童音响起,全场不禁开始思考:当我们问一个孩子你在学校学习怎样时,他会告诉你语文多少分,数学多少分,英语多少分。但“全课程”下生长的孩子是这样唱的“我们三头六臂,什么都能做”,他没有被学科割裂,他是一个完整的“人”。2.我们如何言说就如何生活二年级的第一课,是从玩词语开始的。在一个没有雾霾的秋日,大家一起去找秋天。怎么找呢?每人有一个白板,把大脑里已积累的词语,和现在坐在这秋天的阳光下,所能感受到的词语写下来。这时,一架飞机从天空划过,于是,有个孩子就想到了:像蓝色的墨镜裂开了一条缝。如果他不在那里,不在那个秋日明媚的阳光里,而是封闭在教室里,他怎么可能写下这样的词语和句子。3.在安全自由的空间里,发现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常丽华用五幅图讲了一个班里最弱的女孩。这个孩子认的字很少,上课一开始也不太听得懂。但是,通过寒假里读绘本的作业,她得到了改变。只要她一上传读绘本的录音,就能得到老师热情地鼓舞。在一次动物朋友的课程中,她为天鹅写诗,“美丽的天鹅,你在哪里,我一直在等着你”,这个曾经对学习不甚关心的女孩,内心已经有了对美好事物深深的渴望。4.教育,就是一项迷恋孩子成长的学问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学习中,学生要画带着动物去旅行的作品,要通过写诗、作曲的方式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代言。这些内容都是课堂创作的一部分,无边的想象和创造力让孩子们沉醉其间。到了“动物音乐会”时间,每个人都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这就是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在有足够弹性的课程当中,每个人能依照自己的节奏和进度学习,而不是让它整齐划一。由于每天都泡在班级里,常老师的课堂实例太多了!微信里撷取的不足常老师讲座案例的十分之一!钱锋:“万物简史”,让孩子胸怀万物,游于世界!一次郊游时,一个发现了蝉蜕的孩子问钱锋老师蝉是怎样生长的,这个问题把钱锋当场问住。事后,当他去追问蝉这种司空见惯的小虫子背后的故事时,他却发现一枚小小的蝉,却涉及中国古代的诗歌、医药、饮食,而且和欧洲文化中蝉的意象完全不同。循着这个偶然的发现,钱锋慢慢走进蝉的世界,也走进了文化的深处。他开始寻思:启蒙教育,是不是应该从寻找人类文化共同的基因开始?于是,一个以解答人与世界如何妥善相处问题为目标的课题——中国文化启蒙全课程项目“万物简史”诞生了。1.我们最终教给孩子的是,他们如何来面对这个世界世界运行是基于万物的,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环境都跟万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解答人与世界如何妥善相处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如此冷漠,为什么他不会惜物,为什么吃东西随地乱扔?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人和物之间天然隔着巨大的屏障,他感受不到万物与自己的关联。试想,如果孩子对周边的一棵树都不爱惜,他会爱惜你吗?会与周围的人好好相处吗?2.一根细小的珠子,为什么能很自然地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钱锋最近完成了竹叶青课程,它的主要脉络是这样展开的:开启课,到户外让孩子不仅用眼,还用各种感官感受竹子;科学课,从科学领域了解竹子的内部构造;地理课,孩子们知道了竹子来自哪里;历史课,要穿越到古代了解竹子的用处;生活课,孩子们走进超市,发现竹子今天的用处;还有体育课、音乐课……孩子们对竹子的看法就这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知道这一个平常的小物件其实包容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时,语文课到来了,钱老师用了整整一周时间,让孩子们从语文角度去感受中国的竹子。就是这样,当孩子和竹子亲密接触的时候,他体会到竹子带给他的精神品格。万物简史在多科交融的全过程中成就了“全人”。3.以物为界,人在中央,他是参与大地万物运作的精灵相较于以通识教育,万物简史课程也是一种启蒙常识的课程,但是,它是以物为媒介,养育孩子周知万物的文化通感。在这个课程中,项目学习是运作的方式 ,中国文化才是课程原点,这样西体中用,帮助孩子以物为支持点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后,钱老师以“石头记”课程为例,谈到了“万物简史”课程完整的运作步骤,简单说来,分为选题、开启、运作和结束四步。(本文选自李振村的博客-第二届当代教育家论坛演讲摘编)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