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南省湘雅二医院院儿科骨科怎么样

当前位置:&&
科室介绍:
  湘雅医院骨科创建于1952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2004年成立了脊柱外科,2012年又发展出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及骨肿瘤骨病4个亚专科。院本部拥有病室2个,病床103张;骨科整复室1个,每年门诊量...
网络咨询:
本科室可线上提问大夫15名
免费转诊:
本科室开通转&诊服务的大夫4名
已成功转&诊患者55人次
电话咨询:
本科室可直接通话大夫7名
患者推荐(根据患者投票推荐)
(4人):, , , , ,
(7人):, , , , ,
(5人):, , , , ,
(4人), (3人), (2人), (1人), (2人), (2人), (2人), (1人), (0人), (1人),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诊后服务星(根据医生经验推荐)
[骨肿瘤,]
[脚被自行车别车轮上了,医生说骨折了,骨折 骨折 脚被自行车别车轮上了,医生说骨折了,]
[骨癌?骨梗死,]
[手腕骨折没有接好,]
[韧带断裂手术后一个多月了,伤口一直不好。,]
[马蹄内翻,]
主任医师 教授
人工关节置换术(4票)
骨折(1票)
主任医师 教授
主治医师 讲师
膝关节损伤(26票)
人工关节置换术(5票)
股骨头坏死(5票)
关节炎(2票)
主任医师 教授
骨不连(2票)
骨折(2票)
股骨头坏死(2票)
骨肿瘤(1票)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先天性足畸形(2票)
骨折(1票)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票)
骨延长(1票)
主任医师 教授
软组织肿瘤(1票)
人工关节置换术(1票)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膝关节损伤(2票)
颈椎病(1票)
股骨头坏死(1票)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骨折(6票)
关节损伤(1票)
人工关节置换术(1票)
臂丛神经损伤(1票)
主任医师 教授
骨折(1票)
主任医师 教授
骨质增生(1票)
股骨头坏死(1票)
副主任医师
手外伤(2票)
骨折(1票)
踝部扭伤(1票)
神经卡压综合征(1票)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骨结核病(1票)
骨肉瘤(1票)
斜颈(1票)
骨巨细胞瘤(1票)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骨髓炎(1票)
主治医师 研究员
膝关节损伤(5票)
肩关节损伤(1票)
关节镜(1票)
副主任医师
膝关节损伤(3票)
韧带损伤(1票)
骨折(3票)
骨巨细胞瘤(1票)
我是这个科室的大夫,请添加我的信息&&&&
最新出诊/停诊
日 18:16更新
直接与本科室大夫通话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 沟通更充分,90%当天通话!
湘雅医院 骨科
患者h**4小时前成功预约了万军医生的电话咨询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骨科
患者1**一天内成功预约了肖文峰医生的电话咨询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骨科
患者h**一周内成功预约了梁捷予医生的电话咨询
湘雅医院 骨科
患者h**成功预约了杨序程医生的电话咨询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骨科
患者h**成功预约了林涨源医生的电话咨询
梁教授待人和蔼可亲、认真负责、技术高超、有耐心、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好负责任。 ...
真心感谢湘雅医院的吴教授帮我女儿把手指接好了,吴教授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对待病人的 ...
非常好的一个医生,耐心处理病情。工作认真负责,手术做的也又快又好。 ...
共有1,548,016位患者送出2,705,246件礼物,下一个是你么?
其他医院推荐
患者看病经验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软组织肿瘤
看病过程:何医生对患者如亲人,对手术治疗非常尽心,医术精湛,确实是个不错的医生。...&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看病过程: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视病人如亲人,圆满完成手术,成就孩子一生的健康!...&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膝关节损伤
看病过程:感谢文霆医生的耐心,医疗技术,服务态度都给一百个赞,非常非常非常满意...&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骨折
看病过程:我于2013年因骨折住院,赵医生和张教授动的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四年了,无不良反应,现在我想不取固定物,找他复查,我个人认为非他不复...&
骨科的好评科室推荐
骨科疾病知识库标签推荐
向十五万名公立医院专家免费提问
请输入您的问题,我们帮您安排最合适的医生解答...医生讨论_湘雅二医院医院圈_同医院妈妈交流_宝宝树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
9,8(总机),0(值班)
妇产科专家: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1276位树友在这里生产
5964位树友在这里生产
5716位树友在这里生产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医学硕士,一...
褚岩 医学专家褚岩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
焦安夏 医学专家焦安夏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呼吸...
褚岩 北京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
宝宝树孕育胡懿郃大夫个人网站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胡懿郃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湘雅骨科六十载!
话题:湘雅骨科六十载!
胡懿郃大夫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春华秋实六十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六十年简史1951年,由于抗美援朝前线的大批伤病员需要转移到后方救治,为了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历史悠久的湘雅医院开始筹备建立骨科。1952年,湘雅医院骨科正式成立,当时骨科医生有柳培津、柳瑟虎、柳用墨、吴达民、金庆达等人,科室负责人为柳培津教授。成立之初共有病床13张,与普外科同在9病室,1955年骨科单独成立病房,设正规病床39张,仍为9病室。医师队伍也不断地发展壮大,陆续有盖明德、周德湘、朱志声、马昂、邱理慎、龙文荣、周江南、王崇武、何建新等同志分配到科室工作。1956年柳培津教授被组织安排去筹建附二医院骨科,湘雅医院骨科由吴达民教授负责,柳用墨教授时任医院副院长。20世纪50年代,骨科开展的临床工作主要是四肢创伤的诊治,可以常规进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1953年,金庆达教授率先开展了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前在全院范围内举行了报告会,骨科因为准备充分赢得了医院的表扬和兄弟科室的赞许。金庆达教授后来调附二院工作。1954年柳培津教授开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人工关节只能由医生自己铸模制造,材料为牙托粉和树脂,尽管如此,也还是为一些患者解除了痛苦。骨科护士同样也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采用中草药为褥疮病人换药,自取鸡蛋壳制成“钙片”促进骨折愈合等等。同年,骨科筹备建成了“假肢矫形工厂”,这是当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唯一的一家,多年来为骨科患者的康复做了大量工作。60~70年代间,龚家琳、李小如、胡炳林、邓展生、李康华、廖前德、张亚平等同志相继来到科室工作,骨科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为日后的快速发展做好了准备。1960年,医院按解剖系统疾病划分教研组,骨科属运动系统教研组。由于当时的教研组主任身体欠佳,担任教研组秘书的龙文荣教授与马恩庆教授分担了科室的很多具体工作。1961年重新恢复大外科教研组,骨科仍由吴达民教授负责,科内大查房由吴达民教授和柳用墨教授共同主持,就是从那时起,骨科教授大查房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学术气氛。1962年,医院成立了“断肢(指)再植研究小组”,主要成员有柳用墨、吴达民、龙文荣、马恩庆、龚家琳、吕新生等人。1964年底我院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断臂再植,1967年第一例断指再植成功。这些工作为我院的手外科和显微外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骨科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矫形手术,效果良好,社会影响很大,云南、江西、河南、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外省的医生纷纷前来参加“全国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矫形手术学习班”,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柳用墨教授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haris 截骨手术,吴达民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自制人工椎体置换术和骨折外固定架技术,颈椎前路手术也由柳用墨教授开始逐步开展。1973年,骨科开展的“食指移位再植拇指再造手术”喜获成功。1974年,吴达民教授不幸因车祸去世,享年50岁。吴教授生前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有口皆碑。同年,柳用墨副院长兼任骨科主任,并在这一年与周江南教授和王崇武教授共同开展了国内首例椎体肿瘤切除手术和胫骨骨干肢体延长手术。1976年,龙文荣教授担任骨科副主任。作为湖南省医疗队队长参加唐山大地震伤员救治工作,获得了湖南省政府嘉奖。1978年,全国科技战线迎来了新的春天,湘雅医院骨科在这一年也是硕果累累。周江南教授开展的国内首例骨骺延长手术成功,其“小腿延长术及手提折叠式肢体延长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在湖南省科学大会上获得重大科技贡献奖。王崇武教授研制出有机玻璃经皮穿针外固定器,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利于观察伤口和换药,且轻巧便于功能锻炼,在治疗“对越自卫还击战”伤员的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龚家琳教授也引进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解决了临床上很多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的难题。1979年,李小如教授参加湖南省援外医疗队远赴塞拉里昂工作,为很多非洲人民解除了疾苦,也为中塞友谊做出了贡献。1980年,周江南教授与龙文荣教授同时担任骨科副主任。1981年,骨科分为创伤、手外、骨病三个专业组,每组各有其主攻方向。龚家琳等教授主持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直肌皮瓣的研究,进行了数十例显微外科解剖观察,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前臂严重缺血性肌挛缩取得成功,在国内少有报道。周江南教授开展的国内首例不需截骨的无血骨骺牵伸延长术获得成功。1982年,柳用墨教授开展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周江南教授开展了拇指延长术。这一年,骨科还开展了颅环弓牵引和股骨大转子侧方螺钉牵引技术,并引进了脊柱骨折哈氏棒与鲁克棒内固定等技术,湖南首例骨盆延长术也获得成功。1983年,湘雅医院骨科被批准成立硕士点,柳用墨教授为硕士生导师。李人杰教授、沈型初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同年骨科实验室(骨科研究室前身)成立,为骨科医师创建了科研工作基地,日后的很多科研成绩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完成或者起步的。国内首次大型系统的脊柱侧弯普查由柳用墨教授主持开始进行,历时近2年。1984年,骨科举办了“全国脊柱侧凸矫形学习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0多名高级医师前来参加了学习。1985年,李海平教授撰写的论文《EarlyDiagnosisof ScoliosisBasedonSchool Screening》在美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上发表,该文章系我国学者在JBJS(AM)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由医院选送赴耶鲁大学医学院研修一年。同年12月,周江南教授和柳用墨教授主持的“骨骺、干骺端延长术和器械的研究与同位素照像对延长部位的观察研究”获得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和湖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邓展生教授等率先在我省开展了角度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性骨折,荣获了医院医疗新技术奖。这一年,柳用墨教授退居二线,骨科主任由龙文荣教授接任。朱勇分配来科。1986年,李海平教授与李康华教授开始进行“哈氏棒加钢丝捆扎固定脊柱不稳定骨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哈氏棒固定容易脱钩的难题。李海平教授与柳用墨教授主持的“学生普查基础上脊柱侧凸的早期诊断”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四等奖。周江南教授在国内骨科界率先进行生物材料人工骨的研究,多年来研制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李小如教授较早在国内开展了同种异体骨(AAA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同年,柳用墨教授旅居美国旧金山。李人杰、沈型初硕士毕业留院,胡建中分配来科。1987年,骨科开始联合培养外科学博士研究生,朱朔暾和王东华成为湘雅医院骨科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此后年陆续联合培养了肖德明、王素伟、朱勇、张宏其四位博士研究生。同年,廖前德教授作为第一批省扶贫医疗队成员赴桑植扶贫。张宏其分配来科,陈静调入本科。1988年,龙文荣教授担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管大外科的医疗工作,骨科主任由龚家琳教授担任。李小如教授由医院选送赴耶鲁大学医学院研修一年。胡懿郃分配来科。1989年,周江南教授开展国内首例外伤性残指延长术获得成功,该患者的拇指延长了3.2cm,指端感觉正常,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80年代,李海平教授等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研究,科内购置了很多专用仪器设备,如骨图像分析系统、重功能非脱钙骨切片机、Opton荧光显微及摄影装置等,建立了骨图像分析实验室。通过动物实验揭示了部分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如废用性骨质疏松属低转换型骨质疏松,而绝经后骨质疏松属成骨抑制型骨质疏松,为该病的防治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还在国内外最早发现他莫昔芬具有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这一发现在首届国际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报导。龚家琳教授、邓展生教授和李康华教授等开展了软骨膜游离移植重建掌指关节功能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龚家琳教授、朱朔暾博士和李康华教授等开展了新生儿脐带血管桥接吻合周围神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王崇武教授和肖德明博士开展了股外侧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990年,龙文荣教授、李康华教授及刘振东硕士研究生等发明了小血管鱼口套叠吻合法,该技术为小血管的吻合提供了新的方法。李康华教授与李海平教授开展的“Harrington棒结合钢丝捆扎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获得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四等奖。同年,湘雅医院外科大楼建成投入使用,骨科病房乔迁外科大楼二楼,改为17病室,设正规病床49张。1991年,朱峥嵘分配来科。1992年,龙文荣教授兼任骨科主任,邓展生教授任副主任,李小如教授调到附三医院筹建骨科并担任附三院骨科主任。李海平教授和廖前德教授开展的“U形棒节段性固定在脊柱滑脱治疗中的应用”获得该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及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王锡阳调入我科。1993年,邓展生教授担任骨科主任兼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李康华教授担任骨科副主任。随之骨科研究室成立,由邓展生教授任主任,李康华教授和王东华副教授任副主任。同年湘雅医院骨科被国务院批准成立我省第一个骨科学博士点,周江南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11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致函委托李海平教授筹建湖南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雷光华分配来科。1994年,骨科成立了综合病房(当时称108病室,后改为10病室),设病床39张。王东华副教授任骨科副主任,同年骨科举办了“全省骨科新技术学习班”。李康华教授研制的“三维接骨板”获得本年度当代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奖和“长春杯”高新技术成果、新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王崇武、肖德明、李康华等教授开展的“股外侧肌骨瓣移植与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获得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与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周江南教授与王东华副教授开展的“生物陶瓷材料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邓展生教授和陶沛霞主管技师等根据骨科多年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经验改制的益伤宁搽剂获得湖南省医药局新药生产前证书并成功转让。湘雅医院骨科开始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易伟宏和彭丹成为首批独立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欧阳宏伟分配来科。1995年,刘华分配来科。1996年,胡建中教授作为湖南省医疗专家赴津巴布韦援外,由于工作出色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我国使馆的高度赞许和表彰,并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国内多家报纸都进行了报道。文霆分配来科。1997年,周江南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宋国清与国家医学遗传重点实验室合作首次证实国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患者存在EXT1致病基因突变。廖前德教授的《外科临床实习四阶段教学法》被评为“湖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王卫国分配来科。1998年,朱勇教授获“湖南医科大学十佳授课教师”称号,并获“湘雅医院授课比赛”特等奖及“优秀教师”称号。何洪波、林涨源分配来科。1999年,李康华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90年代,骨科获得了四项骨折内固定专利:三维接骨板、股骨颈加压螺纹钉、双扁形髓内钉与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专利人分别为李康华教授、王崇武教授、朱勇教授和张宏其教授等。建立了包括异体骨、肌腱和关节的同种异体组织库。李康华教授等开展了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周江南教授指导雷光华博士开展的吸烟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折愈合的影响等系列研究,证实了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2000年,骨科成功地举办了“湖南省首届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邀请了德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邓展生教授和陶沛霞主管技师主持的“康复车辅助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研究”获得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年骨科开始与中山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雷光华教授成为第一位联合培养的博士后。2001年,骨科成功举办了“中-荷国际人工椎间盘学术研讨会”,李康华教授和胡懿郃教授与外国专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李康华、胡懿郃、林涨源、贺爱兰作为特约专家在CCTV《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中为全国观众作题为“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胡建中教授的“从分子水平探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中药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康华教授的“RB、CYCLIND1及P16基因在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同年,李康华教授担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和骨科研究室主任,邓展生教授担任骨科主任,廖前德教授担任骨科副主任,并当选为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科研究室成立了生物力学实验室,至此研究室已有两个实验室。吴建煌、刘金洋分配来科。2002年,湖南省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挂靠湘雅医院,李康华教授任主任委员,并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第五届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勇教授任湘雅医院医务办主任;邓展生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张宏其教授、朱勇教授和李康华教授等主持的“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和双扁形髓内钉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康华教授等“人工椎间盘置换”获中南大学2002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王锡阳教授参加湘西泸溪、永顺扶贫医疗队,任医疗队队长,成绩显著。雷光华教授被评为中南大学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胡懿郃教授至德国Endo-clinicHospital进修学习。2003年骨科中标课题5项,其中雷光华教授《从骨桥蛋白深入探讨吸烟导致骨丢失的分子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湘雅医院骨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零的突破;朱勇教授《骨科教学多媒体软件》获中南大学资助,其“下肢骨折系列内固定器材的研制及实验研究”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贺爱兰护士长主编出版了湖南省卫生高等职业、医学高等专科护理专业规划教材《外科学护理学》。廖前德教授担任第三届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光华教授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胡懿郃教授获湘雅医院“十佳青年医师”,雷光华教授获湖南省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葛磊分配来科。2004年11月,李康华教授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兼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廖前德教授任骨科研究室主任兼骨科副主任,张宏其教授任脊柱外科主任兼骨科研究室副主任、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隶属于骨科,医疗、教学工作由骨科统一安排,所有工作由骨科管理。廖前德教授、张宏其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同年,朱勇教授赴香港玛丽医院创伤骨科进修学习。李康华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中国教育中心委员。雷光华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贺爱兰护士长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廖前德教授主编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骨科医师手册》。雷光华教授“同期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高位先髋脱位”获“中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并获“湘雅医院十佳教案比赛二等奖”,“湖南省医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湘雅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及“中南大学2004年度五四青年奖章”。该年骨科共获科研课题9项。朱勇教授、李康华教授分别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梁捷予分配来科。2005年,湖南省关节外科诊疗中心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骨科,李康华教授任主任。何洪波副教授受省委组织部委派赴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卫生院工作1年,并挂职龙山县卫生局副局长;后续有梁捷予、林涨源、朱峥嵘、葛磊、刘华、文霆、龙海涛参加扶贫。胡建中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廖前德教授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内镜学》并担任委员,朱勇教授参编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升本规划教材《外科学》;贺爱兰护士长主编《外科护理学》;胡建中、李康华教授主译《洛克伍德.威尔金斯儿童骨折(第五版)》。雷光华教授当选为中国老年协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胡建中教授《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获“中南大学2004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贺爱兰护士长等《可调式移动牵引架的设计与应用》获“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中标课题5项,其中廖前德教授2项、胡懿郃教授、胡建中教授、李康华教授各1项,均为省部级课题。李康华教授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模型造模器具》获国家专利。雷光华教授获湘雅医院“五四青年奖章”。李康华教授获“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湖南省骨科腔镜质控中心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骨科,李康华教授任主任;雷光华教授任湘雅医院医务部主任,并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胡建中教授任湘雅医院院办公室主任,同年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当选为华裔骨科学会常务理事及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前德教授当选为委员。廖前德教授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外科学总论》并任编委。何洪波副教授获“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并荣立湖南省政府二等功及湘雅医院“先进个人”称号。王锡阳教授《同种异体肌腱的抗拉性研究》获湖南省医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腰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获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二等奖。贺爱兰护士长《湿性敷料治疗压疮》获医院新技术二等奖。胡懿郃教授、贺爱兰护士长获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2007年5月,脊柱外科成立,病室为10病室,病床39张。张宏其教授任主任,胡建中教授任副主任,张伏元任护士长,龙文荣教授、邓展生教授、王锡阳教授、吴建煌、葛磊、刘金洋等医生从事脊柱外科。李康华教授任骨科主任、廖前德教授任骨科副主任,雷光华教授任骨科研究室主任。7月唐举玉教授作为湖南省手外科、显微外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调入湘雅医院骨科,从事手显微外科工作,开展了小儿背阔肌皮瓣与胸脐皮瓣组合桥式移植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术、小儿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等。同年,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成立,李康华教授任所长。湘雅医院骨科被遴选为中南大学重点学科。李康华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名医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被聘为《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朱勇教授当选为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懿郃教授当选为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组长。贺爱兰护士长主编《综合医院疾病护理常规》。7月,凤凰县发生特大垮桥事故,张亚平教授奔赴事故现场抢救伤员,受到政府表扬。雷光华教授主持的《关节镜下诊治青少年肘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获中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同年,被省政府记二等功表彰。廖前德教授获第四届“恩德思”国际内镜奖。中标课题6项,课题负责人分别为胡懿郃、雷光华、李康华教授。骨科申报临床药物试验基地(GCP)取得成功。200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50年不遇的特大冰灾袭击湖南,雷光华教授、林涨源副教授奔赴抗冰救灾第一线抢救伤员。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李康华教授与林涨源副教授主动请缨到四川抗震救灾。李康华教授担任抗震救灾医疗一队队长,因患糖尿病,他常常给自己先打完胰岛素之后再上手术台给病人做手术;在将264名伤员安全转运到湖南后又担任医疗巡视组组长,为四川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骨科全体同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为湖南省救治伤员“零死亡”记录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康华教授200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李康华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Ⅱ)组成员”,为了表彰李康华教授对卫生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医师协会授予李康华教授中国医师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医师奖。6月,朱勇教授、胡懿郃教授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长沙站火炬手。廖前德教授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骨科内镜专业技术考评专家。雷光华教授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贺爱兰护士长当选为湖南省护理学会外科及五官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光华教授当选为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康华教授等《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系列研究》获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和中南大学2007年度医疗成果一等奖。唐举玉教授开展了膝上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76岁主髂综合症患者髌骨膑腱外露坏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股外侧肌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嵌合移植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小儿小腿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改良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移位术、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移位术、Ilizarov技术牵伸联合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肢体重度短缩畸形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技术,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觉重建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小儿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分别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二等奖和第九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李康华教授、雷光华教授主编《骨科学住院医师手册》,唐举玉教授担任副主编。雷光华教授担任《住院临床医师培训系列丛书》副主编,唐举玉教授参编《显微外科学》,文霆副教授参编《儿科临床三基训练》,唐举玉教授获省教委重点课题一项。李康华教授任外科教研室主任。胡懿郃教授、雷光华教授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钟达、肖文峰、龙海涛分配来科。2009年,湘雅医院聘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院士为湘雅医院骨科名誉教授。朱勇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唐举玉教授开展了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与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嵌合移植术、多穿支组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李康华教授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骨科学》及《长沙寻医问药指南》。李康华教授等《人工椎间盘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分别获得湖南省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雷光华教授被评为“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廖前德教授《强直性脊柱炎全髋置换》获中南大学2009年度医疗新技术成果三等奖。梁捷予副教授等《静态三维钉板系统及相应配套器械的研制及应用》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三等奖。胡懿郃教授“牛皮质骨植骨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雷光华教授当选为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梁捷予副教授当选为青年委员兼秘书。廖前德教授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骨科专科内镜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关节外科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获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杰出成就奖。贺爱兰护士长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赴香港研修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罗伟、宋达疆分配来科。2010年6月,随着医院整体搬迁,骨科乔迁到新医疗区,分别为5病室和6病室。设床位103张,5病室56张,6病室47张。5病室为创伤骨科与手显微外科,6病室为关节、骨肿瘤及骨病专科。彭伶丽任5病室护士长,周阳任六室护士长,贺爱兰护士长调离骨科,升任外科科护士长。雷光华教授升任湘雅医院副院长。2010年下半年,骨科率先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年,骨科设立了“周江南教授骨科奖励基金”。成功举办了湖南省医学会第九届学术会议暨第一届HOA学术大会,参会代表达1500人。李康华教授连任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雷光华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廖前德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副会长。胡懿郃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兼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朱勇教授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唐举玉教授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全国穿支皮瓣学习班,并开展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双叶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与逆行岛状膝外上动脉穿支皮瓣、带血管蒂阔筋膜瓣组合移植术。骨科中标课题7项,其中李康华教授获863子课题一项,唐举玉教授获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梁捷予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刘华获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章灿、赵瑞波、廖瞻分配来科。2011年成功举办了湖南省第四届关节外科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关节置换规范化手术学习班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高级研讨会。廖前德教授担任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骨关节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朱勇教授当选为AO创伤中国区域委员会委员。唐举玉教授开展了双叶显微削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术、双节腓骨与腹壁下动脉嵌合皮瓣组合移植术,并作为中国显微外科代表团主要成员出席在芬兰Helsinki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显微重建外科大会并在大会作主题报告,同年8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并首先在国际上成功构建了大鼠异体肘关节移植模型。唐举玉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委员。梁捷予副教授当选为世界外固定协会中国区委员会会员。贺爱兰科护士长、周阳护士长参加新加坡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李康华教授、雷光华教授主译《骨科临床教程—— —髋关节》,李康华教授主编《临床医学—— —外科学试题》。胡志勇副主任技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骨科中标课题6项,其中胡懿郃教授、朱勇教授获省科技厅课题各1项,钟达医生获省科技厅项目1项。贺爱兰科护士长获省优秀护理管理干部荣誉;廖前德教授《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奖二等奖。俞芳、高曙光、李宇晟、卢邦宝、杨序程、万军分配来科。2012年,湘雅骨科建科60周年,也是湘雅骨科承前启后的一年,湘雅骨科分为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和骨肿瘤骨病专科,胡懿郃教授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兼关节外科主任,朱勇教授任骨科副主任兼创伤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任骨科副主任兼手显微外科主任,何洪波副教授任骨科副主任兼骨肿瘤骨病专科主任。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设五病室,床位56张,关节外科、骨肿瘤骨病专科设六病室,床位47张。日,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廖前德教授主动申请到云南抗震救灾,作为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每天连续工作,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特别是日,廖前德教授在地震废墟上度过了自己充实而不平凡的六十大寿。梁捷予副教授参加国家医疗队,赴山西吕梁地区巡回医疗。李康华教授、雷光华教授主编《人工膝关节置换并发症治疗》。该年骨科中标课题17项,其中雷光华教授、高曙光医生各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胡懿郃教授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胡懿郃教授获湘雅医院医疗新技术成果三等奖。李康华教授、雷光华教授、周阳护士长、彭伶丽护士长、王金护士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8项。朱勇教授当选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康华教授、胡懿郃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胡懿郃教授当选为卫生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国家关节登记中心特邀专家。雷光华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委员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唐举玉教授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委员会委员。贺爱兰科护士长当选为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组长,廖前德教授赴安徽六安参加中组部、中宣部、卫生部等十七部委组织开展的一年一度“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肖文峰赴美国芝加哥RUSH医学中心、龙海涛赴美国纽约西奈山皇后医学中心研修一年。彭伶丽护士长赴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护理学院及医学中心骨科访问学习一年。周阳护士长赴英国参加《高级护理管理培训班》学习。廖前德教授《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二等奖。隆峰、许灿分配来科。雄关漫道,湘雅医院骨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湘雅医院骨科六十年,是不断奋进的六十年,不断壮大的六十年,硕果累累的六十年,灿烂辉煌的六十年,令人难忘的六十年!六十年倾注了一辈又一辈湘雅骨科人的毕生心血,展望未来,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湘雅骨科人继续奋斗,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希望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在这里跟帖讨论,发表自己的心得与感想。祝大家早日康复!
用户积分:0分
咨询点:0点
所在分组:
&&&&&& 胡一刀教授(主任):出院快一个月了现在家康复回想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不管有什么事问胡懿郃教授及文霆教授咨询都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体现了对患者的绝对负责任在这里我和家人对胡教授及您带领的团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表示崇高的敬意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还要特别感谢住院期间医院骨科六病室护士长周阳和那些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医生和护士他们也是一流服务的最好的最后我们还要赞一句湘雅不愧是中国(湖南)最好的医院精彩视频欣赏-----.cn/ttxw/3-05-11/11002.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省湘雅二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