躇步跐蹈读音的意思

当前位置:>> >> 躇步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按拼音查词语:
chú bùㄔㄨˊ ㄅㄨˋ
基本解释踩踏貌。《列子·天瑞》:“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张湛 注:“四字皆践踏之貌。”当前位置: &>&&>&&>& > 正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 骤:急
3、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4、日中不至&&& 至:到达
5、太丘舍去&& 舍:舍弃& 去:离开
6、相委而去&& 委:舍弃
7、下车引之&& 引:拉,牵引
8、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9、学而时习之&& 时:按时
10、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1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12、不亦君子乎&&&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
1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
15、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16、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17、可以为师矣&& 可以:可以凭借
18、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9、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20、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懂得,了解&&& 好:喜欢
2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快乐
23、饭疏食饮水&& 饭:吃
2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 好的优点
25、逝者如斯夫&&& 斯:代词,这,指河水
26、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27、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28、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
29、仁在其中矣&&& 仁:仁德
30、夫君子之行&& 行:操守,品德
3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幕名利
3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33、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
34、非志无以成学&& 成:达成,成就
35、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 慢:懈怠&&& 励:振奋
36、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治:修养
37、年与时驰&& 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8、意与日去&& 意:意志
39、遂成枯落&& 遂:于是,就
40、多不接世&&& 接世:接触社会
41、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42、一狼仍从&& 从:跟从
43、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 故:旧,原来
44、屠大窘&&& 窘:处境困迫,为难
45、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46、目似瞑&& 瞑:闭眼
47、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48、屠暴起&&& 暴:突然
49、一狼洞其中&&&& 洞:挖洞
50、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51、狼亦黠矣&&& 黠:狡猾
5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巧变诡作
53、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从井里取水
54、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55、有闻而传之者&& 闻:听到&& 传:传播
56、国人道之&&&&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57、闻之于宋君&&&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58、求闻之若此&&& 若:像
59、身亡所寄&&&& 寄:依附,依托
60、因往晓之&&&& 晓:告知,开导
61、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为何,为什么
62、天果积气&&&&& 果:如果
63、充塞四虚&&& 四虚:四方
64、若躇步蹈&&&&&&& 躇步蹈:都说“踩、踏”的意思
65、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 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但是)
&&&&&&&&&&&& 切问而近思(表并列,并且)
1、而&&&&&&&& 学而时习之 (顺承连词,并且)
&&&&&&&&&&&&& 任重而道远& (并列连词,不译)
&&&&&&&&&&&& 俄而雪骤&&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
&&&&&&&&&&&&& 投以骨(把)
以观沧海(连词,来)
&&&&&&&&&&&&& 歌以咏志(介词,用来)
2、以&&&&&&&& 静以修身(连词,表示承接)
&&&&&&&&&&&&& 闻之于宋君 (代词,这件事)
&&&&&&&&&&&&&& 盖以诱敌(用来)
&&&&&&&&&&&&& 以刀劈狼首(用)
&&&&&&&&&& 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求闻之若此 (助词,不译)
&& 3、之&&&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 闻之于宋君(介词,被,引进主动者)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 非得一人于井中(介词,在)
&得之于丁氏(介词,向)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
其人曰(代词,代那个人)
& 5、其&&&&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
&&&&&&&&&&& 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
&奈何忧其坏(代词,代指地)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
&&&&&&&&&& 屠乃奔倚其下(介词,于是,就)
& 6、乃&&&& 乃悟前狼假寐(才)
&&&&&&&&&& 去后乃至(副词,才)
& 7、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动词,做,作为)
8、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明白)
&&&&&&&&&&& 温故而知新(领悟,得到)
&&& 9、止&&&&& 只有剩骨(只,仅)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 三&& 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舍”同 “释”,解除、消除)
&&&&&&&&&&&&& 四&&& 一词多义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
&&&&&&&&&&&& 期日中(名词,太阳)
不亦乐乎(快乐)
&&&&&&&&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
水何澹澹(副词,多么)
乡书何处达(疑问代词,什么)
&&&&&&&&&&& 夫君子之行(操守、品德)
& 4、行&&&&&&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路)
&&&&&&&&&&& 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5、成&&&&&&&
&&&&&&&&&&&&& 遂成枯落(成了,变成)
&&&&&&&& 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
&&&&&&&&&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胁迫、攻击)
7、敌&&&&&&
&&&&&&&&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指屠户)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名词做定语,前面的)
&&&&&&&&&&&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 狼不敢前(动词,向前)
有闻而传之者(听到)
9、闻&&&&& 闻之于君(使听到)
&&&&&&&&&& 求闻之若此(名词,听闻)
&&&&&&&&&& 夫学须静也(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学业)
&&&&&&&&& 五&& 词类活用
1、友人惭(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期日中(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3、门外戏(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4、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5、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日)
6、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7、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8、饭疏食,饮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快乐)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11、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1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摒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
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勤俭节约)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远大目标)
15、闻之于宋君(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
16、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1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8、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19、意将隧入以供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 六&& 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任)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5、门外戏(古义:玩耍&&& 今义: 戏剧,杂技)
6、下车引之(古义:拉,牵引&&& 今义:引用)
7、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8、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 朋友)
9、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义:几个&& 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11、饭疏食,饮水(古义:泛指冷水&& 今义:冷水和热水的统称)
12、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 今义:过去的、老的)
13、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老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4、东临碣石(古义:登&&& 今义:靠近)
15、次北固山下(古义:停留&&& 今义:次序,等第)
16、乡书何处达(古义:书信&&&& 今义:图书)
17、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 今义:缓慢,与“快”相反)
18、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险要 治 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
&&&&&&&&&&&&
七&& 特殊句式
(1)既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可译为……是……)
(2)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表判断)
(4)夫学须静也。(“也”表判断)
(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也”表判断)
(6)地,积块耳。(判断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应为“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既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
(3)去后乃至。(省略主语“友人”,应为“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4)可以为师矣。(省略宾语,应为“可以(之)为师矣”)
(5)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动词谓语“择”,应为“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其中”前省略介词“于”,“从”的意思。)
(7)海日生残夜。(“残夜”前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
(8)常一人居外。(省略介词“于”,应为“常一人居于外”)
(9)告人曰(省略主语,应为“丁氏告人曰”)
(10)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2)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即“空中撒盐差可拟”)
(3)歌以咏志。(“以歌咏志”,宾语“歌”前置)
(4)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丁氏问之”)
(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状语后置句,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6)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定语后置句,应为“亦有光耀者积气中”)
(7)奈地坏何?(倒装句,应为“地坏奈何”)
(8)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将复及何”)
(9)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状语后置,应为“而两狼之如故并驱”)
(10)意暇甚。(状语后置,应为“意甚暇”)
(11)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4、固定句式
&& 奈何忧崩坠乎?(“奈何”翻译为“为何,为什么”)
八、成语积累
1、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3、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指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4、三十而立: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5、淡泊明志:
6、宁静致远:
九、重点句子翻译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到了中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平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
会没有任何贡献。
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窘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的操守,依靠安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1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1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坠落,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1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造成伤害。
15、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被宋国国君听到了。
16、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1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虑而担心的人。
18、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天如果真是集聚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不就要坠落了吗?
十、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彪遥有此寄》一诗中表现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慰问,以及挂念友人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高耸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6、《天净沙?秋思》中,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副画面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了思想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8、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9、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0、提醒人们对朋友诚实守信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课文告诉我们要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
14、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描绘了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强调了人生有几个重要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描绘的这个人生坐标,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18、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是: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19、强调苦学、立志、成才三者的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0、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文中常被人们引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2、《峨眉山月歌》中利用地点转换写行程的句子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3、《江南逢李龟年》中以现在之衰来抒发事实之凋敝与人生之凄凉的感慨的句子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作者借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5、《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6、《秋词(其一)》中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乐观旷达的胸怀,表现奋发进取精神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7、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8、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点击关键词在7C教育资源网搜索更多关于的教学资源]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_hys&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杞人忧天_杞人忧天的意思_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_杞人忧天的故事_杞人忧天造句_杞人忧天的近义词、反义词
您的位置: >
> 杞人忧天
时间:来源:
【成语名字】杞人忧天
【汉语拼音】qǐ r&n yōu tiān
【成语解释】
古时杞国有个人,因为担心天会塌下来而忧虑不安。典出《列子.天瑞》。后用&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
【成语典故】
《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1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1,亡处亡块,若躇步蹈1,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1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成语注解】
1、杞国:春秋时周朝所分封的诸侯国。姒姓。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
2、亡:通&无&。以下&亡&字音义皆同。
3、彼:指&忧天地崩坠&者。
4、晓:开导。
5、若:汝,你。
6、行止:举动、态度。
7、奈何:如何,为什么。
8、果:果然,真的。
9、星宿:天空的列星。
10、 只使:即使。
11、中:击中。
12、四虚:四方、天地。
13、躇步蹈:踏步践踏。
14、 舍然:释然。
【成语出处】
1、唐.储光羲〈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诗:&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2、清.邵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事在己亥六月〉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3、《镜花缘.第二七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当日杞人怕天落下把他压死,所以日夜忧天,此人所共知的。这伯虑国虽不忧天,一生最怕睡觉。他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因此日夜愁眠。&
4、《孽海花.第六回》:&在雯青却一面庆幸着同学少年,各膺重寄,&&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着急,只怕他们纸上谈兵。&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
使用类别&& &用在&疑心忧虑&的表述上。
【杞人忧天造句】&& &
1、事情状况未明,大家先别杞人忧天,乱了阵脚!
2、他最会杞人忧天,自寻烦恼了,你得多开导他。
3、没想到他真有能力应付,大伙儿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4、古人对彗星的出现,常杞人忧天,担心会发生灾难。
5、公司经营状况尚好,且有主管撑着,你别杞人忧天了。
6、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下大雨,这地区地势高,绝不会淹水。
7、这消息不能告诉他,否则他那杞人忧天的个性,会急出病来。
8、儿子都还没出门,她就开始担心儿子路上的安全,真是杞人忧天。
9、别怕!天掉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咱们就别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
10、听他一说,我心里高兴,可是又难免杞人忧天,万一他事后变心怎么办?
11、这座吊桥牢得很,不会无缘无故就断掉,你先不要杞人忧天,还没过就怕!
【近义词】庸人自扰,鳃鳃过虑
【反义词】不忧不惧,无忧无虑
形音辨误&& &杞,古国名。
同&& &&杞人忧天&及&庸人自扰&都有自寻烦恼的意思。
异&& &&杞人忧天&侧重于&忧&,专指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庸人自扰&则侧重于&扰&,用于指称无事生事,为自己招来困扰的举动。
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 &辨似例句
儿子都还没出门,她就开始担心儿子路上的安全,真是杞人忧天。
这座吊桥牢得很,不会无缘无故就断掉,你先不要庸人自扰,还没过就怕!
【参考词语】:杞国忧天
【汉语拼音】:qǐ gu& yōu tiān
【解释】:犹&杞人忧天&。见&杞人忧天&条。
1、唐.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参考词语】:杞国之忧
【汉语拼音】:qǐ gu& zhī yōu
【成语解释】:犹&杞人忧天&。见&杞人忧天&条。
1、宋.岳珂《H史.卷三.岁星之祥》:&时敌初退,师尚宿留淮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旆,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2、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五.记土木》:&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参考词语】:杞人之忧
【汉语拼音】:qǐ r&n zhī yōu
【成语解释】:犹&杞人忧天&。见&杞人忧天&条。
1、《孽海花.第二七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此杞人之忧。& 
【杞人忧天的故事】
《列子.天瑞》中有一则故事:从前有个杞国人因为成天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每天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后来有人开导他说:&天其实是气体聚积而成,气体本来就是无所不在,你现在已经是整天在这团气体里活动呼吸了,怎么会担心它崩塌呢?&他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因此而放心,反而担心起以气体构成的天,会不会无法支撑日月星辰的重量,日月星辰会因此而坠落。那个人只好又劝他说:&日月星辰也不过是气体中发亮的部分,即使坠落也不会伤人啊!&终于,他停止了对天的担忧,却转而忧虑不知道什么时候地会塌陷。那个人接着解释:&地是由许多土块累积成的,这些土块密密实实的充塞在每个角落,你已经是整天在上面行走踩踏,有什么理由让你疑心地会塌陷呢?&他听了这番话后,心中的疑虑终于消失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杞人忧天&,用来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
和相关的成语:
成语大全频道最新更新
成语大全频道点击量排行榜康熙字典跐的解释|康熙字典跐的意思|汉典“跐”字的康熙字典
“跐”字的基本信息:
【生僻字转文字】
【】【】 跐
·康熙筆画: ·部外筆画:5
【漢 zdic.net 典‍】《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音此。蹈也。《博雅》履也,蹋也。《釋名》跐,弭也。足踐之使弭服也。《列子·天瑞篇》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淮南子·齊俗訓》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左思·吳都賦》將抗足而跐之。《註》跐,躡也。又《集韻》阻氏切,音。義同。又《廣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音紫。行貌。【漢 zdic.net 典‍】
相关词组同音字同部首同笔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躇步跐蹈造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