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偏科生的学习成绩

文&&章:56篇
评&&论:80条
访问量:14006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if you set up your mind to do it. 1. 2.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偏科生的学习成绩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来提高偏科生的学习成绩,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 01401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静”心竭“励”,“导”之以“行”——关于高一偏科生厌学情绪调整的教育案例
一、案例展示
周一到办公室,先检查了昨晚作业上交情况,令我生气的是,班里的俞某昨晚的作业又没有交,算上这次,他已经是连续三次作业不交了。俞某是本班总体成绩很好的学生之一,可是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不高,英语学习任务常有不完成或敷衍的现象。因此课间时候,我兴冲冲地去找他质问原因,他的回答依然是“时间来不及”。当我明确要求第五节自修课下课必须上交作业时,他的回答依然是“哦”,不过确是满脸的不乐意。第五节课,他没来,下午上课讲评作业前,我去检查他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当时非常生气,本想严肃批评,但想到之前这种方法也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就决定先放一放。
回到办公室,我冷静回想了俞某的这学期的状况。俞某在我们班属中偏上,各科成绩还算均衡,英语较弱。然而在学习态度上,却可以用“一冷一热”来形容。对于理科,他积极性高,学习态度好,而对于文科,如英语,却经常有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完成的现象,连上课纪律都要提醒。只不过以前的作业一般也顶多拖一天,提醒一下应该能上交,这次却是连续三次作业没交,而且去提醒时态度还如此散漫。难道真如他所说的“来不及”?或者已经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了?如果真是这样,像以前一样的批评说教只会让他更讨厌我。因此,我决定先“冷”了他几天。在此期间,我尝试让俞某写一篇反思上交,可第二天这篇“反思”最终跟之前的作业一样还是白纸一张。这也让我想到,让学生反思前必须让学生自己来积累反思的素材。于是,我首先从《北大学子的家训》中挑了几篇文章让他看,俞某事实上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这类励志文章至少能对他有所触动。接着,我也布置给他一个任务:观察他同桌每天的时间的分配及安排,最好有所记录。同桌是本班非常认真踏实的尖子生,俞某一直认为自己资质不够,也趁此机会让他认识到底是不是因为资质不够才导致自己每次作业都拖拖拉拉,成绩提不高的。周五自修课,我把他找来谈话。
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我要找你吗?
生:知道,作业不做。
师:好像最近这段时间状态不是很好,你自己讲讲看。
生:…好像没什么好讲的。
师:(他最近厌学的状态并没有调整过来,所以先换个话题)前段时间你有观察你同桌吗?
师:那你能不能帮我分析分析她为什么能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能超额完成?
生:上课认真听,作业做得快;还有,她比较抓紧时间。
师:你的观察力很强,分析地也很到位。那现在可不可以讲讲看你为什么有时候完不成作业?
生:很多事情我知道但是我有些时候就是不想做。(很高兴他不再仅仅讲“时间来不及”了)
师:对,很多道理你都明白,但你缺乏执行力。因为我发现你有些时候作业做到一半还要发呆
一会儿,《读者》看一会儿或聊一会儿天,这样的话就大大降低了你做事情效率。你最近每天都有些任务没有完成吧?
(他点点头)
师:不仅仅是这样,有时候你要等到课代表催作业的时候你才急忙赶,所以你的作业质量也是不高的。这一点已经从好几次的英语作业中都反映出来了。你越是不做作业,课代表老师就越会来催作业,你也就越反感;另一方面你作业质量不高,错得越多,更糟糕的是,老师上课在讲练习时,
你一直在做题,几乎没怎么听。长期以往,你对这门课的信心也会降低,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是不是这样?
(他表示认同)
的确,最近这段时间作业有点多,你有时候作业交不上来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是过来人,
但是我觉得你做的不够好的是你当天的作业没做好第二天不知道去补的,哪怕是我讲解
完后,你有些时候也还是空白的。如果说你当天作业交不交得了真的是跟资质有关的话,但补救工作做不做就是态度问题了。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开始反思自己前段时间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并一起制定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和计划,并提醒他制定每天的时间安排表及任务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会不时地去关心他每天的学习状况,即便他一时没有完成,也不会轻易批评,而是以鼓励理解为主,尽量让他体会到老师的关心。而他的状况也慢慢好转,渐渐走出了“恶性循环”,交作业及时了,即使一时完不成也会先告知老师并及时补救。我相信这样的学习状态一定能帮助他取得进步。
教育教学过程本应是充满友好的过程,师生通力合作,教学相长,而初三更应是师生同心同德地一起实现目标的阶段。但是就像上述案例所提到的,有时候也会出现学生尤其是偏科生厌学情绪突显,甚至出现抵触老师督促指导的情况。如果出现此类情况,老师该怎么办呢?是严肃批评?简单说教?还是任其发展,等待他自己的幡然醒悟呢?显然,上述方法是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的。通过此次事件,我明白了教育不应是浮于表面的简单说教,而应是深入学生心灵的艺术。对于像俞某这样有目标肯努力的偏科生,我认为调整其厌学情绪需做好“静”、“励”、“导”、“行”四点。
(一)“静”—— 细心观察 缓解对立
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以为自己已长大成人,力图摆脱家长老师的管束,对于人们不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信赖和交流很不高兴。因此,当出现诸如厌学情绪之类的问题时,如果老师只是像对待儿童一样批评或简单说教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此时的老师不妨创设条件,发展其独立性。因此,调整厌学情绪第一步应是给学生一段时间静心反思自己目前的状态,而老师这段时间可细心观察,更全面了解他们。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呢?就像上述案例中提及的一样,我认为关键要有反思素材的积累。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只知道“我欠缺着什么,我做得不够好”,但是却不明白他们到底欠缺什么,哪里做得不够好。看励志故事,观察好的同学等方法则能从正面为他树立一个榜样,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努力,而不是在抱怨自己懒惰或不争气中消极懈怠。
这段时间师生的“静”至少可起到两方面的效果:
1.对于学生而言,本来意志消沉的他们在经过正面的引导后已经开始变得积极;而本来面对老师
时由于想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对立情绪也有所缓解。
2.对于老师而言,我们可以趁这段时间更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必要时还可以与其他老师学生交流,掌握更多地事实,为下一步面对面的交流作准备。
(二)“励”—— 诚心鼓励 增强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人在多次遭遇失败以后,会表现出怀疑、否定、沮丧的态度和遇到挫折就退缩、放弃的现象,也就是“习得性无助”现象。
在与俞某进行面对面交流之前,我通过班主任及其周围的同学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发现该学生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他给自己设定的中考目标非常明确,但是每次考试往往因为英语而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虽然学期初时在英语学科上努力过一段时间,但是效果不明显,又经常因为作业及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他现在对于英语处于越来越厌恶的状态。
在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后,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他的态度过于急躁,简单直白地责备和批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增强他在英语学习上的无助感和厌恶感,英语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下。而要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先从肯定和鼓励学生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们行为中的很多东西(愉快,满足,高兴),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产生奋进的火花。”这种情感需要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肯定和鼓励。赞赏和鼓励可增进师生的情感,
对学生真诚的赞赏本身就会有对学生尊重和爱悯, 关心学生, 不记小怨 ,这样的品格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表率,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师对学生真诚无私地赞赏和尊重, 会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尊敬,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此在面对面交流时,我先鼓励了俞某,肯定了他在其他学科上认真的学习态度,并相信他在英语上的潜力还很大,让他初步形成积极的心态。在此后的学习中,我有意识地在批改他的作业时进行书面的鼓励,在课堂上经常通过提问和适时提醒等方式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慢慢地,英语课堂上比较散漫的他开始有所改变,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主动举手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与他的交流时,原来的抵触情绪也渐渐消除,这为下一步的疏导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导”—— 悉心疏导 正确归因
埃利斯的ABC
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 ABC 理论中, A
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因此,不良情绪的心理疏导主要应着眼于改变个体的错误信念。
俞某因“时间来不及”,作业屡次不完成。由此产生的压力和老师的责怪让本来就偏科的他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在与俞某交流不交作业的原因时,我发现俞某至少有两种错误的信念:一是自己的资质不够导致作业来不及做,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二是今天的作业又没有完成,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破罐子破摔吧。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他回忆了前段时间对于同桌学习状况的观察,然后再将前段时间我以及身边同学对他的观察告诉他,两者进行对比,并指出是时间上没有计划性以及心境比较浮躁导致作业完不成,这一点是自己的责任而且能够改正。用事实说话,让其再反思问题的根源。针对
第二点错误的信念,我提醒他有些时候当天作业完不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愿不愿意去补救就是态度
问题,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同样也不会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两个错误信念的指出使他对自己作业不完成的行为进行了正确的归因,作业情况有所好转。
ABC 理论给我们教师的启示是,无论是行为矫正还是不良情绪的疏导都必须先从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着手。从育人的角度讲,指导学生正确归因也是让学生形成稳定人格的方法之一。
(四)“行”—— 尽心矫正 明志笃行
当然,对于俞某这样由于多次未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仅仅矫正心理上的不良情绪是不够的,老师还需要矫正其学习行为和方法。青少年虽主观上要求独立,但由于认识水平和能力还不高,尤其是执行力和自制力不强,作为老师,应给予学生以指导和监督,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
俞某这样的偏科生产生厌学情绪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是多次无法完成自己较高的学习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我主要采取目标激励法,
让他 “大目标,小步走”。心理学认为,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目标设置要合理、可行。要设置总目标与阶段目标,总目标可使人感到学习有方向,阶段性目标可使人感到学习的阶段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上述案例中,我鼓励和肯定了俞某的中考目标,并和他一起探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下是我为俞某制定的简易学习计划表:
理想高中或成绩:
激励自己的话:
总成绩目标
各大题目标
阶段目标及具体实现措施
 成绩:&&&&&&&&
实现措施:
 成绩:&&&&&&&&
实现措施:
10年期中考
 成绩:&&&&&&&&
实现措施:
 成绩:&&&&&&&&
实现措施:
在制定学习计划表后,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给予他一定的指导和监督,帮助他提高每天的学习效率,在阶段目标达成之后,适时地进行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扬,以强化他的信心。在阶段目标的达成遭遇挫折时,疏导他的不良情绪,并指导他进行正确归因,激励他更好地踏实学习完成下一个阶段目标。事实证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指导和监督才能真正地提高他的执行力。通过一以贯之的帮助、指导和监督,该生渐渐克服了之前的厌学情绪,以积极地状态进行学习,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结束语
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处理学生厌学问题是不应简单的批评责备,而应首先分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对于初三的偏科生,他们往往在其他学科成绩较为平衡的情况下有一两门尤其薄弱,升学的压力和屡次失败的经历会让他们产生无助感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并且导
致一系列厌学的行为。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从认知上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从行为上给予他们指导,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逐步提升他们学习的信心。
本次事件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遵循“从心灵中来到心灵中去”的工作方法,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地去体会教书育人的快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若您发现侵犯您个人权利的,请留言联系我,我立马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提高偏科生的数学成绩面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如何提高偏科生的数学成绩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1:44: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提高偏科生的数学成绩面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