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乃无用之用

哲学之无用之用
&【以下文章转自&lovedeutsch&的BLOG:蓝磨坊】
BLOG地址:http://www.newsmth.net/pc/index.php?id=lovedeutsch
日志地址: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4368&nid=265855&s=all
&&&&&&&&&&&&&&&&&&&&&&&&&&&&&&&&&&哲学的用途(zz)----写的很好,个人超赞
1.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按说到了研究生阶段,已对人类文化的各门学科有了或深或浅的了解,就像不需要解释数学、物理学有什么用一样,也不用罗嗦哲学有什么用了。
&&&但这却是不少同学课下问我的一个问题,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这还是一个问题。
&&&到研究生阶段还不清楚哲学有什么作用,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过去那种死板、僵化而且狭隘的哲学教育,让同学们对哲学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空洞、教条和没用。难道现在还要把一年的时间浪费在这没用的东西上吗?
二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的限制。
&&&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人生阅历越丰富越觉得哲学有吸引力(我在这里用了“有吸引力”而不是“有用”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如果和技术性学科的那种“有用”相比的话,哲学真是的没用的,但哲学很有吸引力)呢?那倒不一定。我更愿意表述为:你有没有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人生的孤独、无奈与无助,却又不想死?“人在本质上是孤独与无助的”(据说这句话是耶和华说的,我还没查到出处)。如果你的这种感觉越强烈,又赖着不死,就越会觉得哲学,以及宗教,还有艺术有吸引力。但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它们只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寄托。
哲学创造生活的意义&
&&&其实,说哲学无用也不对,但它是“无用之用”,不是“有用之用”。即它是调心的,不是治物的,是观念性的作用,不是技术性的作用。
再换一种说法:如果你现在的人生充满着目标感、充满着朝气,觉得只要达到既定的“外在目标”就能获得人生的幸福的时候,哲学对你就是没有用的。
不论你认为人生只要能赚到多少钱就会幸福,还是名气大到什么程度、门前的鲜花堆到什么高度就会幸福,还是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公就会一生幸福,还是像50年代人们认为的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有永恒的幸福的时候,只要你真的认为在功、名、利或情或其他什么东西上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就能得到人生幸福的时候,哲学就对你没有用。没必要学哲学,也没必要信宗教,你需要做的就是全情投入、全副身心地去追求、实现你认为能给你带来一生幸福的那些东西就行了。
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不论你最终得到了还是没得到你想要的那些东西),人生是孤独、无奈与无助加空虚的。然后,你就能真的感受到哲学、宗教以及艺术的更高层次的吸引力。
当你真的体会到钱乃身外之物,不是幸福的源泉,然后又真诚地去赚钱、去创造幸福的时候;当你真的体会到爱情不存在,然后又真诚地去寻求、创造爱情的时候;当你真的体会到人生的无聊,然后又真诚地去为人生创造一些有聊的时候,你的生命就进入到哲学、宗教层次了,那你就不再会说哲学、宗教没有用、没有吸引力了。
&&&我在这里老把宗教和哲学相提并论,因为我觉得宗教和哲学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为无聊、无奈、痛苦的人生提供一种活下去的理由和乐趣。它们的不同只是表述方式的不同。哲学用的是逻辑、理性的方式表述,宗教用的是信仰的方式表述。哲学的诉求对象是知识分子,宗教的诉求对象是所有的人。
为什么人生如此无聊人还要活下去?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大自然要人活下去。可是,这可恶的大自然仅仅是要人活下去,在无休止的竞争中、在无休止的痛苦中活下去,却不为人提供活下去的理由和乐趣。而人这种最高级的动物有一种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毛病,就是不愿意仅仅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一定要为活下去找到一个理由、一个终极的、伟大的目标才愿意活下去,才觉得活得有乐趣、有意义。真不知道这是人类的悲哀,还是人类的崇高。于是,人类就要发展智慧,就要为自己创造活下去的理由和乐趣——因为这样,人才能承受生之痛苦。人类总想摆脱大自然的控制,摆脱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劳累而无聊的人生,但人是做不到的。哲学、宗教就是让人有一种做到的感觉——哲学告诉你摆脱无聊是不可能的,但还要去摆脱;宗教则告诉你摆脱是可能的。最终使人能够像其他动物一样,老老实实地服从大自然要人活下去的命令。
&&&&听到这些话,你能由衷地感叹一声有钱是无济于事的、有好老公、好老婆、好儿女是无济于事的吗?如果你能发出深深的、由衷的,而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一种矫情式感叹,你就有了学哲学的基础了。
&&&&所以,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人,越能真正体会到哲学、宗教的滋味。本科生不行,他们的人生充满阳光、充满理想,他们听不懂哲学。对他们讲哲学,顶多是给他们增添一点吹牛的资本。
你们是研究生了,你们行不行?其实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两个月前、一年前还是本科生……不过,我不能打击你们的情绪,因为你们毕竟坐在我面前,你们是本科生中的精华,而且你们至少又经历多了一次人生的无聊——就是研究生考试,还有些同学正经历着人生的中又一次空虚——我干嘛上研究生?我不上研究生不行,可上了研究生又能怎么样呢……以日常标准来衡量,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态!但对于哲学课来说,这种不良心态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心态越多、越强烈,就越能体会到哲学的吸引力。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到:西西弗斯被罚将一块巨石推到一座山上,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石头总是在到达山顶之前不可避免地滚下来,于是他只得重新去推,永无休止又毫无意义。他长生不老,永远不会死。存在主义哲学家喜欢用这个故事来象征人类生存的处境——劳累、痛苦是永无止境的,并且是毫无意义的。&
&&&&尼采说:“上帝死了!”意思是说人类一切生存的意义都是骗人的,人生没有意义,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为自己创造意义——自己骗自己。
哲学思维是理性的、向上的思维&
2.哪一派哲学是正确的?
&&&哲学和宗教就是为无意义的人生创造意义。但因为根本没有客观存在的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类在自己骗自己。所以,哲学和宗教都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真理,我不赞同。我认为它是一种信念,一种人生的意义,一套价值体系,但不具有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理性。
有同学问,历史上那么多哲学流派,到底哪一派说的是对的?我说,哪一派说的都对,哪一派说的都不对。请不要用惟一正确的科学真理式标准来要求哲学!哲学没有真理,每一派哲学表达的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你喜不喜欢之分。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决定着你会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讲道理能说服人了。人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当下的心态来选择接受道理的。一个道理,不论你表述得多么好、多么有根据,只要不符合对方的性格和当下的心态,他都不会接受。
哲学的表现形式虽然很理性,但它骨子里是充满情感的,是很感性的。
&&&&所以,我讲哲学史,不会告诉你们哪一派是正确的,哪一派是不正确的。我只会尽力把每一种哲学观念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并尽力说明这种观念产生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如果没做到,那是因为我的水平不够,不是因为哲学枯燥)。至于你会喜欢哪个、赞同哪个,由你自己定。但我希望你不要再固执、狭隘地认定自己喜欢的那一派才是正确的,而是体会到这世界上不再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这个世界是无限的。学哲学会让人心胸更开阔,正是由此体现出来。而心胸开阔是治疗痛苦的一剂良药。我的心胸还不够开阔。
&&&接受哲学受性格、心态决定。讲哲学也受性格、心态决定。我也是有性格、有情感的人,我讲的哲学,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请同学们有个心理准备。
哲学的作用就是给人生赋予价值
&&&&就是给一种生活方式、给痛苦赋予承受的价值和意义。
当你认为痛苦可以通过成功、成名、成家得到解决的时候,你忍受的痛苦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用哲学、宗教来帮忙。只有当你发现世俗的功名成就等各类成功对痛苦的解决都无济于事时,你又不想死,就又得想,这痛苦到底能换来什么?这时就需要哲学了。
以爱为例:
&&&&佛教中把因爱而生的苦统称为“爱离别苦”(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爱离别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共八类苦)。
有爱,就想和爱的人厮守一起、心心相通。不论什么原因,得不到,就痛苦。
1.&如果因暂时分离、吵架而痛苦,别人会劝解:“小别胜新婚”、“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愁”,或者“哪儿有锅碗不磕碰的”,也就是越“别”越“吵”会越爱。这不是必然真的,但有爱的人愿意相信它,所以它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不是真理。为痛苦赋予这种价值,人就有希望,苦得就会轻一些。
&&&&在所有的痛苦中,无望之苦是最痛之苦,当爱上一个永远不会说“我爱你”,只会越走离你越远的人,或爱上一位已经去逝了的人,就是爱的无望之苦。但这种苦存在,遇到这种苦怎么办?
有人会说:这世上哪有真爱呀,哪有天长地久呀,别傻了!意思是要你放弃。得不到满足的欲望若真能及时放弃,那真是“回头是岸”,真是永远幸福了。所以,太多的道理和哲学、宗教是教人“放弃”、“放下”的啦。可如果你修行不到家,放不下怎么办?
2.这时,爱上一个不会到你身边的人的苦,需要有另一种价值来缓解。以下是从网上抄下来的一段话:
真情是人性中最美的种子,当你爱一个人时,这种子就有可能开放。那些把真情的种子死死捏在手里的人是愚蠢的,他们总是希望用这颗种子去换点什么。要知道,真情是奉献,真情是不需要回报的一种无私的爱。当你指望用真情去交换什么时,你的真情就已经变质,你换回来的都可能是假意。&
许多人一辈子都活在假意中,原因是他们的真情被他们死死地捏着。捏着的真情永远只是种子,它不会发芽、开花和结果。当他们将真情的种子捏至枯萎时,再拿出来那种子定会畸形。&
不愿付出真情的人无法体会到真情绽放时的愉悦和幸福。每个人本来都是可以享受真情的,但许多人却输于情感的过分防守。&
&&&&这段话已经带有哲学味了,或说有哲理感了。
哲理感是什么感觉?
人总是要得到现实的满足,所有教别人如何得到现实性满足的道理都不具有哲理性,都属技术范畴。但当现实、外界、别人不能满足你的时候,当你的精神之外的东西不受你的控制的时候,人唯有转向控制自身、自己的精神。消极地说,这是走向虚幻、走向自欺欺人,但这是必需的。积极地说,这是一个人学会从控制外界,走向控制自身,然后能坦然顺应外界,最终达到以顺应而控制的境界。
在我看来,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得欲不逾矩。”说的就是这个转变过程。
这种对自我精神的调节的道理,就叫哲理。
3.接着上面的爱的问题。如果你问:得不到真实的爱,只得到一个“性情中人”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时,得到了真实的爱,又有什么意义呢?天哪,你若问到这里,已经不是“爱离别苦”的问题了,已经到了“存在之苦”的问题了,已经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哲学问题,脱离一般的哲理层面了。
哲学就是为一生承受这种无望的“存在之苦”提供价值支撑。
这就是哲学的用处:为人们无望的苦提供快乐地活下去的价值——希望和力量,给人以“柳暗花明”。
孔子还有一句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可为而为之,就是事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理解哲学“无用之用说”?
哲学,在我看来,其研究的过程——是不断的对已经有的各种看法进行反思的过程.其研究的结果——是反思的结果.也是另一次反思所针对的对象.其研究的对象,最根本的对象——是来源于生活的问题.问题何以来源于生活——原因是,人在生活中,总会对他的生活状态,他所处的环境,所用的事物,所进行的活动,行为,有一些很初步,很模糊的看法.人以这些看法为根据,表达意见,也以这些看法来做事,更以这些看法来对其所做之事的效果做出预测,控制与评价.如果一切都顺利.人不需要反思,也不需要哲学,或者说除了这些看法之外的任何知识.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人总会因为—— 依言行事 之后却因无法 依言取效 而产生疑惑,而产生对原先自己所持有的那些看法的 追问 与问题.而这就是 来源于生活的问题.从这些问题的思考中,衍生出诸多的知识,比如自然的知识,伦理的知识,美的知识等等等等.而继续追问这些知识的诸多问题,比如可靠性问题,比如使用范畴的界定问题,比如意义问题,比如方法思维问题,一步步,就使得这些问题越来越抽象化(形而上学),越来越普遍.于是就构成了一般人以为的“哲学”研究范畴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思考与结果,是对生活问题进行多重反思的结果.多重反思中还包括有多向度的反思.它不直接的面向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因此,一般人很难认为它有用.(一般人认为的有用的东西,是直接面向具体的事物与事情的)这就是它的无用之说.而它的有用,在于一般人认为有用的那些知识,其构建的基础,与构造的方式等等方面的清晰,需要哲学思维与哲学研究.无用,这门学科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他不能解决你的生存问题.用,你没事想下,可以明白很多道理,特别是在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引导下,你看,很多学科当你读到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就要修哲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
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
作者:沈跃春&&&
转贴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西方哲学史上,流传着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一次,一位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类的知识视为一个圆圈(有知领域)在另一个更大的闭合圆圈(无知领域)之内不断扩展的过程。因为,依据这种观念,只要这个更大的无知之环是封闭的,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知越多,无知越少”的结论。
其实,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有知与无知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无知的领域并不是一个闭合的圆圈,而是一个无限的、开放型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于人类整体还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知识的扩充和增长都意味着所知越多,无知的领域就越大。人类认识发展史也表明: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的认识活动不断地把人的知识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即所知越多,无知越多。
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人类知识呈现出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人类理性包括哲学思维提出了严峻挑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人们:一定要自知其无知。哲学就是在人类理性思维对无知进行不懈追问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一个对事物和现象感到困惑和好奇的人,就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人们是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哲学不是一般的知识,哲学的起源是由于我们要用一种非常沉毅的企图去追求一种真实的知识。
人们常常以为哲学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或者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概念。自从“哲学”这个西方术语被介绍到中国后,我国学者就无休止地询问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并一直对哲学的定义进行探索。其实,哲学是人类精神世界里一块古老的天地,它来源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宇宙和自然的好奇,来源于人类对于智慧、思想、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特殊的“不知之知”有什么功用呢?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哲学之无用而大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张汝伦:哲学的“无用”之用
&&&&作者:
&&& 原标题:哲学的批判让我们始终保持反思意识
  3月22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文汇报社联合主办、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协办的“东方讲坛?文汇讲堂-哲学与我们的时代”演讲季第三期举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汝伦作了《哲学的意义和批判的价值》的演讲。听众、进华中学教师潘婷婷提问的同时,向张汝伦赠送徐悲鸿的双马图,感谢哲学季起到的“老马识途”之效。现场提问踊跃,之后的文汇讲堂公众微信也收到高质量的20多个问题并获嘉宾电话回答(优秀提问者获得话剧票和莫奈画展票),将哲学的批判和学习风气延续到了讲座之后和实际生活工作中。
  何谓哲学的意义
  一谈到哲学,“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就会冒出来。毋庸讳言,哲学在今天的确遭到严重的轻视和忽视,这和“哲学无用”的潜在想法有关。因为在这个时代,似乎没用的东西就没有价值。
  我常碰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旁系的学生听了哲学课要转系,他们的高天分足以让他们免试录取为哲学系研究生,但最后往往因为父母坚决不同意而告吹。父母的理由是学哲学找不到工作。
  但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会维护哲学。无用乃为大用,哲学给人提供智慧。但这个回答也十分无力,人们会反问:什么叫智慧?难道像乔布斯、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没智慧吗?难道科学家没有智慧吗?难道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前十位、前百位的人没智慧吗?因此维护哲学的人首先要给智慧下定义,然后才能够维护哲学。
  如果要问哲学有什么用?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哲学没有用。
  尽管哲学无用,但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哲学系,而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人类视为文明达到最高阶段的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是为什么?
  “什么是哲学”最好转换为“哲学之意义”,给哲学下定义本身就是哲学活动,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定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答“什么是哲学”。各类教科书上的定义让人既明白又糊涂,因为往往大而无当。比如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什么同一个时代会有非常不同的哲学家,他们谁代表时代精神?唯名论和实在论哲学家,不管谁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能否认他们都是哲学家,至今还有影响;还有说“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难道其他学问就不能使人聪明?其实,哲学是很难定义的,一百个哲学家就有一百个哲学的定义。因此,“什么是哲学”不能像“什么是木头”通过直接给它下定义来回答。因为哲学的定义就是哲学的一部分,给哲学下定义实际是在思考哲学本身。安史之乱到底怎么回事?哲学问题也不是这一类知识性的问题。哲学的问题是开放性的。你不能指望老师像一本字典或者给出标准答案,哲学的问题是开放的,本身是一个意义的生成过程。
  也许我们把“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转换为“哲学之意义”(即哲学意义何在,而不是哲学的定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哲学。
  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质”,改变了哲学的概念,凸显了它的根本性反思性,哲学是人类自由的产物
  中国古代并无“哲学”一词,它产生于古希腊,19世纪70年代一个日本哲学家用“哲学”这两个汉字来翻译Philosophy,被中国人接受。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类似西方哲学这样的精神追求和活动,而只是没有这个名目。Philosophy一词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爱智慧”。智慧固然不排除知识,但与知识有很大的不同。智慧首先指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那种明智,如对生死的理解;对生命目的的反思;对行为方式的斟酌;对实践事情的判断和洞察,以及对价值取向的决断。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即表达了这种智慧。反思生活是思考我的人生怎么过,怎样才算有意义,等等。当然,在东方,智慧还表示对宇宙奥秘的洞察。知识总是具体的、特殊的、直接的;而智慧则是普遍性的、整体性的、反思性的,因而与事物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古希腊,智慧最初是指与直接的生活实践有关的知与能,而非哲学理论。但泰勒斯作为希腊哲学之父,使智慧从传统的意思上发生了根本甚至是相反的改变。他只留下一句话――水是万物的本原,这句话标志了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无用性、根本性、反思性。普通人也会思考水,但不外乎水的种种用处,而泰勒斯的思考,是对宇宙的整体、事物的根本的思考,它无关日常生活,它不针对任何特殊事物与问题,但标志着人类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和限制,体现了人类的自由。
  哲学是人类自由的产物,是自由的标志。只有不知自由为何物的人,才会相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传说中泰勒斯仰观天文而失足落井,跟随他的女仆就哈哈大笑,说主人你连底下的井都看不见,还去看天上的秘密。今天搞哲学的人可能也会被很多从事实际工作、非常拿手的专家在这个角度上来嘲笑。这是一个不自由的人嘲笑一个自由的心灵。其实,泰勒斯具有极强的现实生活能力,他和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一年,他根据冬天的气候预测来年适宜橄榄生长,因此发了大财;一次,他随军出征被河挡道,架桥来不及,趟水恐太深。他让士兵立即挖干渠排水,水位下降后部队顺利渡过。
  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追求普遍永恒真理,如同老子的“常道”。西方传统哲学主要研究这类形而上学问题
  到了毕达哥拉斯,“智慧”就已专指理论知识了,毕达哥拉斯将争名逐利与研究事物的本质相对立。
  在古希腊人那里,理论是普遍永恒真理,即我们祖先所谓“天经地义”的非功利追求,如同老子所谓的“常道”。“常道”是指面对全体、大全或万有、宇宙时才会想到和提出的问题,具体、特殊事物的真理会随着处境而改变,但是这些却是永恒的,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关于什么是和不是(非)的标准问题,一切行为以此为标准。西方哲学传统认为哲学主要就是形而上学,也就是存在论。
  比如,我现在在“演讲”。演讲是根据人类实践活动的大全系统来规定。人类实践活动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领域是人际交流,思想交流是人际交流的一种,而演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交流的形式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演讲”,或有意义地谈论演讲。
  知性思维的短板
  最初的科学就是系统数学和哲学的形而上学,是为了理解中国人所说的天理,西方人说的永恒的秩序而产生。哲学有极为丰富多样的发展,当然也有很多现代西方哲学家根本否认有永恒不变的秩序,把对永恒大全的思考一概看作是形而上学而加以拒斥,但这改变不了哲学本身的普遍性、整体性和反思性的特征。
  科学的知性思维被黑格尔称为“知性有强大的力量”,量化、实用性、非此即彼是它的特点,在科研和生活中很需要
  近代科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任何科学的分都是人为的,总是要遮蔽或者丢弃许多东西,它才有意义。比如说地球物理学,只有不管自然界的有机物才能进行对象区分,生物学也必须不考虑太阳的形成。但科学往往会忘记它的“分”是以“全”为前提,科学常错误地把它研究的对象当作世界的全部。
  科学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片面性,它比较习惯用的是量化思维,量化可以直接操作,因而忽视事物的特殊性;特点之二是实用性,希望立即解决问题,因而只问手段的有效性,不管目的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比如,科学家只管是否可造出核武器来,并不考虑使用正当与否;第三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德国古典哲学家从康德开始,就对这种知性思维有足够的警惕。但知性思维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确非常有用,所以人们心悦诚服地拥抱了它。黑格尔在他的著名著作《精神现象学》中说“知性具有强大的力量”,就是说它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比如,每年招新生,我们只说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哲学系招了多少,物理系招了多少,这样有助于统一管理,因此会忽略了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知识背景,为学过程等特殊性。
  又如,现代的医学的主体西医的特征之一就是分,三级甲等医院就分成很多科室。事实上人是整体,不是一条腿,也不是抽出来的100毫升血,局部指标未必能代表整体的健康。很高修为的老中医以“望闻问切”来问诊,立足在整体性思维的角度上,通过恢复你自身的元气来让你达到一种新的健康平衡。
  与“有问题解决问题”的知性思维相比,思考大全的哲学,弥补了前者的缺陷,也证明了自己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量化、只注意人为的普遍性,忽视特殊性是现代科学工作的前提。在生活中和科研中,着眼于当下“有问题解决问题”都是最需要的思维方式。比如下水道被堵,当务之急不是去思考为何被堵,而是先疏通,但因此往往不再追究为何会堵住。需要治本时,“有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相形见绌了。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不能理解为纯粹物理时间上的远近的远,它是全体、根本,“虑”如没有对全体、根本的思维,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今天的教育问题,基本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靠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一定是,教育是一个人成为人的非常关键的一步,进而又涉及到:什么是人,人生的意义何在;还要进一步思考:人在世界和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这当然已进入到哲学思考了,它涉及到大全。所以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无不是哲学家。
  在生活和科学当中,我们当然要讲逻辑,所以我们需要知性“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但生活中存在大量不合逻辑的事情,一个宽容的人、宽容的社会就是建立在多种可能性上。手段有效时,目的是否正当?现代知性思维并不考虑这些,才会有科学带来的双刃剑,既有前所未有的福利也有前所未有的威胁。此时就彰显了哲学的意义。
  思考大全的哲学,不排斥知性的思维方式,但把它置于理性思维方式的控制之下。哲学不会提供疏通下水道的具体答案,但会思考堵塞的根本原因;它不会非此即彼,而是思考事物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会因为普遍性而否定特殊性;它不太会去单纯思考手段的有效性,而是会根据目的的正当性来判断手段的合理性。
  只有知性思维的世界具有隐患。知性思维的缺陷,证明了哲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为何要批判常识
  哲学是超越和反对常识的,常识的真理性靠接受的量来保证,而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哲学对常识要保持批判
  与符合知性思维的科学相比,哲学好像还是有点玄,它似乎是无视常识,甚至是反常识的,这使得很多人对哲学不屑一顾。什么叫常识?最新版的《辞海》说,是普通知识;《牛津高级字典》定义:从生活经验而不是专门研究得到的一种好的实践判断。定义有很大的出入,但按照字面的意思看,就是大家都认可的看法或者判断。比如“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词,大家都觉得是常识,但其实经不起推敲。比如在自然世界里,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同一双眼睛看到的同一个对象是不一样的;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这种“实”应该推出“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常识,哥白尼如果不突破这个常识,能有日心说吗?所以,常识有时靠不住。
  在人文世界里更复杂了,欧阳修写王莽的诗,“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就指这个道理。常识有或然性,而没有必然性;常识还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在18世纪是常识的事情,在今天很可能是荒谬;在日本文化里的常识,在印度就未必是。所以,用哲学的行话来讲,常识具有相对性,而真理具有绝对性,因此哲学不可能站在常识一边。
  黑格尔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哲学是超越常识、反对常识的。在辩证理性来看相反相成是对立者自身存在的条件,对立者是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个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它扬弃并包含对立者在自身,这是黑格尔、马克思都坚持的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常识的真理性靠接受者的量来保证: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全世界只有12个人懂,那时无数的人还相信人是上帝造的。而批判的哲学,就是要尽可能地分析事物的复杂性,尽可能不满足于当下的直观,它当然要对常识抱批判的态度。从常识立场出发,康德等哲学家都是荒谬的,因为常识无法理解它们。所以要理解真正的哲学,就必须对常识持批判的态度。
  批判的两个层面
  哲学上,批判的含义与古人的“明辨”接近。哲学的批判精神体现在具有怀疑精神,不把任何思想当成绝对真理
  说到批判,人们总理解为否定。其实作为哲学术语,它的基本意思是分析、辨析与在此基础上的评判,评判可以是赞扬,与古人的“明辨”接近。哲学从内容而言,是追求整体性的永恒真理。从基本方法而论,则是追求批判思维的方法,即不教条独断地贸然肯定任何东西。
  近代西方哲学的开山培根和笛卡尔不相信知识是可靠的,都觉得必须对知识本身持批判的态度。培根批判四假象,揭示人们在知识问题上可能的四种误区。笛卡尔则要找到一个知识得以产生的绝对可靠的原点。康德则干脆对产生知识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考察它的条件、范围和可能性。中国古人也同样如此,切问、近思、慎思、明辨,都是批判思维的要求。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张载要人“于不疑处有疑”,都说明古人是有批判意识的。当前互联网的流行助长了从众心理、跟风风潮,就是缺乏批判思维。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近年以来流行的庸俗实用主义。百余年来,西方思想家在我国各领风骚三五年,实际我们并没有悟透他们的思想。即便黑格尔、康德,进入中国超过120年,我们也没有批判地进入他们的思想。结果,我们肤浅的拿来主义并没有把西方思想智慧真正拿来,充其量拿来一些教条。例如,一直有人在鼓吹经验主义,认为理性主义是空想乌托邦,经验主义才是实打实的东西,因为它坚持从经验出发,使我们的思想有一个可靠的出发点和基础。殊不知英国经验论的根本教训就是,对于知识来说,经验最靠不住的东西,因为经验是主观的,只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休谟甚至认为因果性都不是客观必然的,而只是我们的心理习惯所致。经验主义在认识论和存在论上的结论都是消极的。
  所以我们要有哲学的批判精神,有笛卡儿和康德的怀疑精神,不把任何人的思想和真理当做绝对真理。
  批判方法可分两个层面。对事物仔细地分析和辨析,把一切问题进一步放到更大的视野当中来考察。
  哲学的批判方法可分成两个层面,其一是不满足于事物的表面和第一感觉,对事物仔细地分析和辨析,看看它是否包含根本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它的预设有无问题。比如我们常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它没有说出的前提就是自然是没有生命的,是完全被动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绝对主动,自然是绝对被动。但是恩格斯说过,“无视自然规律的人一定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他认为,自然实际上可以作为主体,对人类施加我们对它造成的伤害,甚至百倍于我们对它伤害的报复。
  又如,常人会认为,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私人的,我们总能用语言把它说出来,并且只有自己懂。但是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的感觉是私人的,但是表达感觉的语言一定是公共的。近代以来受西方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影响,普遍认为人生活在世界可以不和他人发生关系。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人在最根本的东西上是离不开周围的社会,语言的公共性就决定了这种性质:个人只有处在社会当中才能成为完整的自我。
  其二是总体性思维。把一切问题进一步放到一个更大的视野当中来考察。比如,今天环境污染很严重,大家都在想对策如何治雾霾:5年还是30年?哲学家虽然不能提出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案,但他不会把环境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会从天人关系,人对自己和对自然的态度,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意义的定位,以及人类的价值观等等来思考。因为义利问题不明辨,人是不可能自觉保护环境的。
  由此可见,哲学的批判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避免一叶障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条片面、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而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反思意识和全局观点。
  听众提问
  “我是谁”的答案应是对自己的期许
  退休编辑:我的问题据说也是一个“保安”常问的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去哪里?想听听张教授的答案。
  张汝伦: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哲学家要回答的都是这三个问题。康德认为哲学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我应该认识什么,第二个是我应该做什么,第三个我们可以希望什么,第四个则是将三个问题归结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也就是你问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牵涉到知识,也就是西方的认识论、知识论。第二个问题牵涉到道德哲学。第三个问题最重要,一般人认为解答前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但康德要讲第三个问题。复旦的学生回答得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期。有同学回答说,这代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愿景,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期许。“我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下定义,而是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比如说我希望成为部级干部、上富豪榜,还是希望做一个高尚的人,这才决定了我们是谁。世界上别的东西都可以假,唯独这个东西假不了。所以要回答我是谁,要先回答一下我希望什么。
  一位女生回答得很好,她说很多人说自己的希望是得到高薪、得到名车,这是错的,这是将希望和希望的对象混淆了,希望是一种含有理想的愿景,含有人对自己的期许。所以,我宁可把“人是什么”看作一个目标。我非常欣赏法国哲学家萨特,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却拒绝领取,说自己拒绝一切官方奖励。他说人和裁纸刀不一样,人可以改变自己,裁纸刀不能改变自己。所以人是什么?人就是可能性。
  至于我们从哪里来,这取决于从宇宙学还是人类学的角度去看。而我们到哪里去,这与我刚才讲的对自己的期许和远景是有关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哲学家首先是对哲学和真理的忠诚
  上外研究生:我有个问题很困惑,中国古人讲究知行合一,诸子和理学家都非常讲究个人的修为,而西方很多伟大哲学家,如尼采、叔本华等,却有很多道德缺陷。那么他们思想和为人是怎么样的关系?
  张汝伦:知和行,对于古人来说指的也是大知和大行。《论语》上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指的是个人私德上允许有瑕疵。借用孔子学生子贡的话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很多人攻击萨特男女关系上一塌糊涂,令我想起这句话。因为孔子最讨厌是一个人私德无可指责,却对人类的困境袖手旁观。
  那什么是大呢?对于哲学家来说,当然首先是对哲学的忠诚,第二是对真理的忠诚。这些人在这两方面做到了吗?我想基本上都做到了。不然他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哲学家也是人,也面临着现实生活当中无数的诱惑,他们没有太多的免疫力。尼采二十几岁当正教授,因为觉得不适合大学体制,三十几岁就辞职了,他后悔不后悔?后悔,他的书信、日记里面都有记载。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尼采。中国古人讲知行合一没有错,但首先指的是一个人在根本性的问题上不能走错路。
  另外,儒家对个人其实还是很宽容的。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个人到了五十岁看《周易》以后可以不犯大错误,但是一个人的错误还是不断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不改才是问题。他也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作为一个社会名流,一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马上都知道了,为此他认为自己很幸运。这种高风亮节我们是赶不上的。
  哲学家的确不是圣人。以前大家以为维特根斯坦是圣人,后来有人发现他是同性恋,而且是对男孩子的性侵犯。有人说偶像倒了,但他作为哲学家仍然无可挑剔。
  中学教育要播下理想主义种子
  进华中学教师:哲学的非功利性,如何转化到我们教育实践中?
  张汝伦:我也当过中学老师,我认为,哲学对教师来说太重要了。哲学能够让我们的教师跳脱事务性的观点来看问题。用训练考试机器的方式去训练学生,会把学生毁了。我们有些天才的学生,到国外以后搞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没有理想主义。我们现在教育学生,好好念书只是为了去外国,不是说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利用自己的才干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痕迹。
  所以我认为,第一,哲学家应该是很天真的人,天真就是理想主义,有时候不切实际,和社会格格不入。老师也要有一点理想主义,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除了做自己,除了做父母的儿女,也要做人类当中有用的成员,要回报人类。中学老师不一定要跟学生讲很多哲学问题,但要给学生留下理想主义的影响。第二,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突破目前这样一种机械的方式,自然而然会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这是我非常期待的。中国人脑袋是不笨的,让我感到遗憾的只是我们的年轻人没有抱负。
  中国哲学的气度与态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您认为黑格尔传入120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和理解,而中国在轴心时代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了,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西方哲学很好地融合中国的文化?
  张汝伦:非常好的问题。我现在既教授西方哲学,也教授中国哲学,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挑起社会大梁的时候走得更远。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外在,而是内在的问题,需要看接受者本身的态度。
  第一,要有审美的态度。西方哲学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如果不占有它,我枉为人一次。我们不能光认为钱才是好东西,这是钱买不来的智慧。
  第二,要有卓绝的意志。因为西方思想比我们的更为丰富多彩,所以必须要有恒心才能掌握它,比如我读懂《精神现象学》用了20年。而且它本身不能吃不能穿,就是要求你青灯黄卷地看。
  第三,真正深入系统学习的精神。我们现在对西方文明的理解相当浮浅。现在我们样样往西方看,但都只停留在表面。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一点,就能对中国文化完成一个非常漂亮的转身和重生。
  1980年代我在德国访学时,最让我震撼的就是一位老太太,拄着双拐来到学校听课,她不是为了评职称拿学位,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当时我们中国还很落后,我以为,我们和德国的物质差距20年就可以解决了,但这样的精神差距没有一百年恐怕解决不了。不过我现在班上也已经有一些社会人士了,他们特地从单位里面请假跑来听课,而且一次课都不缺。其实他们听这个课很困难,但是他们让我看到社会的希望,表明人的素质上去了。钱穆先生的回忆录里说到他在北大当老师时,教室里面挤满了人,很多是教师的太太来听钱穆的课。现在不可能。但是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大学里也会有很多社会人士来听课,劲头比学生更大,如此,离你提到的目标的实现就不远了。
  实习生谢怡华对整理亦作贡献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无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