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的题目什么样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上传于||文档简介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看了古代的科举试题,还觉得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难么?_历史百家争鸣_传送门
看了古代的科举试题,还觉得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难么?
历史百家争鸣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玉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那么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的什么呢?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题:顺天府(策论):题1.《汉初驰商贾之律论》题2.《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题3.《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题4.《隋唐二史不为王通立传论》题5.《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司马光上资治通鉴真德秀上大学衍义论》其他各省:河南《中州形势论》陕西《王猛治秦论》山西《韩信引兵下井陉如陈余用李左车策信将何以待之论》湖南《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广东《武以侠犯禁论》山东,《辽金元开国兵力论》公元1903年,农历癸卯年。这一年的考试特别多。因受庚子之乱影响,前一次科举考试被八国联军推迟了两年。所以1903年这一年,不仅在三月举行了“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五月举行了殿试,六月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到了八月(1903年9月底至10月初),各省又举行了恩科乡试。有清一朝一共举行了112次乡试,其中恩科26次。所谓恩科,是因某种原因即时性开设的科举考试。清朝恩科往往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皇帝的登基大典;第二是皇太后、皇上生日所开的万寿恩科;第三是借政治或军事上的胜利而特开的恩科。按照这种划分标准,1903年癸卯恩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下一年的十月初十,是慈禧老佛爷的七十大寿,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中国古代社会,七旬是个非常值得庆贺的年龄,故以开科取士来显示“老佛爷”的恩隆优渥。与往年的科举考试不同,1901年,被八国联军刺激后的清政府推行“新政”,科举考试的试题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八股文,出题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改革后的科举考试,不管乡试、会试,都仍考三场,第一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第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考题虽然求新,但考试的人多半还是学的旧学,于是就不免闹笑话。比如河南乡试中,第二场第五题有“普相卑斯马克”一词,很多人都认为“卑斯”是地名,“马克”则是人名。还有自认为懂得西学的认为,“卑斯马克一人耳,德国宰相卑斯麦之弟,马克曾为某学堂教习,擢为普相,不明政治就德国请教其兄卑斯麦,遂得名传一时云云”。乡试得中,就是举人了。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国家还会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牌坊立在门前。到了第二年,新科举人就可以去京城参加礼部会试了。会试古今中外,内政外交,什么都要懂一点考时: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初十考点:由于京师贡院毁于庚子拳乱之时,故时会试改在开封举行。考题:第一场:史论5篇: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史论五篇,其实就是让考生以古论今,考的是历史和政治。第一题说“外重内轻”和“内轻外重”,说的不是国内国外,而是藩镇的问题,谈论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制衡。第二题,就是如何对付外来的强敌了。第三题,说的就是变法了。也就是面对国家萎靡不振的情形,要不要用“变法”这个猛药?第四题是个典故。唐德宗年间,皇帝身体不好,裴度就上了道奏折,说能不能让四方贤才和大臣们直接到宰相府讨论国事。这里谈的是如何举贤,国君和宰相应该如何分权的问题。第五题就是外交问题了。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第一题说的是教育问题。第二题表达的其实是清廷自己的困惑。为什么那些强国,把我们打败了,却不要我们割让土地,只要求通商?第三题是参考国外的管理经验了。日本聘用外国人管理国家很成功,埃及聘用外国人就失败,那么究竟应不应该请外国人来中国当公务员?这其实是决策权与行政权的问题。第四题开始关注农业问题。第五题关注中国海外侨民问题。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大量华人受到打击,那么应该如何援引国际法,保护我国的侨民呢?时务策之后,就是传统的经义考题了。这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文体,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到了明代,就是广为人知的“八股文”了。经义考察的就是考生对传统经典的熟悉程度,对圣人的话能不能有新的见解。第三场:《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第三场首题出自《大学》,暗含中国传统的礼教治国的观点和教化之道的含义。次题出自《中庸》,说的是为人处世,始终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偏不倚,其中“中立”二字,暗含当时中国的外交态度。三题出自《周易》,原本是讲中国最早的集市,这里其实是让考生阐述商品的流通之道。殿试题目就是一篇文章,关键能给皇帝出主意考时: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考点:保和殿考题:策题四道: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殿试一般是在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清代的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题,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虽然看起来只有一道题,可应对起来并不轻松。清承明制,殿试只考一题,是从朱元璋开始的。那时殿试的试题也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百多字,之后的皇帝就越来越“啰嗦”了。到了清末,甚至达到一千多字。发问的形式差不多,先回顾历史,一般是说完远古的尧、舜、禹三代,再说汉、唐、宋。之后便是阐述现在艰难的时局,说说皇帝自己的见解,再问问考生:这应该如何应对呢?归根结底,殿试考的就是历史,皇帝相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加上“世上无新事”,所有的事情都在历史上发生过了,所以历史上面对难题是如何应对,现在就应该如何应对。重要的是,一道试题并不意味着只问一个问题,其中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很多问题。不过,其实到了这时,政治僵化,殿试也慢慢变成走过场了。对于考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拍马屁,不提任何实际的意见。而评定一个考卷的好坏,最重要的便是书法了,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历史百家争鸣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1月9日 14:35
历史百家争鸣 最新文章
历史百家争鸣 热门文章1904年甲辰恩科考题(只不过当时已经取消八股文)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金论        第二场,时务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经义3篇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作文题   作文题   全国Ⅰ
全国II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妈妈色盲小故事   北京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上海卷 金融风暴中的我   重庆卷 我与故事   陕西卷 小动物学游泳而引发的评论   天津卷 我说九零后  安徽卷 生活给我智慧   湖南卷 踮起脚尖   四川卷 熟悉   广东卷 谈“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   江西卷 以圆明园兽首拍卖写议论文   江苏卷 品味时尚   湖北卷 站在____门口   浙江卷 以歌写文《绿叶对根的情谊》   山东卷 见证   辽宁卷 沈阳全民读书月    福建卷 这也是一种_____   海南卷 诚实善良   宁夏卷 诚信和善良       
虽然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和高考作文在很多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在某些层面上,古代之科举考试,和先今高考有类似的地方。  
周恩来有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然如今时代变迁,生活很复杂,但既然读书了,就应读点东西出来;抛开这些伟人们的宏远读书目的,也是在逐渐步入社会之前。但高中,是一个青春激扬的年代,正是人生中最应该指点江山的时候,反观近年高考作文题目,从一双翅膀,到小动物,还有写了几百年的诚信,却独独缺少针砭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题目,读书人唯一的一次激情,也在高考中丧失殆尽。实在令人叹息。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记得我是81年高考的,那时的题目就有评价毛主席的内容,具体记不清了,实际上也有破除迷信拨乱反正正确评价的意义,但我写偏了......原因很多。
  独独缺少针砭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题目,读书人唯一的一次激情,也在高考中丧失殆尽。实在令人叹息。    =========================================    在政治里考了。    不过我们不如满清,至少科举题目里也没有坚持八旗子弟的领导,紧密团结在以慈溪光绪为核心的皇室周围,高举同治中兴的伟大旗帜,走君主立宪道路。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叹!
          那时候骂皇上,是要砍头的!    现在好了,用邮箱传个陆0肆0真0相,也顶多被请去喝茶而已。    ZF已经非常尊重我们的人0权了!    就是TMD屏蔽太多~~日!    
  现在的高考纯粹就是扯淡!
  那时能考状元的绝对是牛人,因为最后还要皇帝面试,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论板桥体    不是这个吗?
  发送者:天涯社区 日期: 01:34:00 [回复]   您的帖子[高考选择题,大家来做做]没有通过审核,请不要重复发贴。感谢您对社区的支持!   
  和科举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的高考相当于乡试,考中了就能上高等学校了
  古代读了太学都不一定有用,连太学生都还要参加科举  
  民国时的高考接近于科举 高考中榜的直接分配一定的官职 还有县长考选,中榜的直接当县长。
  民国时好像大学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 而古代的科举是没有学历限制的  和现在的高考,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意思不同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强化文明参观保护动物的理念,加强宣传监督管理。
比基尼模特与鲨鱼一起游泳,甚至抱着一起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北京科举匾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科举考场
  古代科举的金榜
  明朝状元赵秉忠的试卷(复制品)
  ■杨昌平
  提起科举制,不少人就会想起八股文,似乎八股文就是科举制的代名词。其实,从明朝才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制度,显然不能代表科举制的全部。从正式创立科举制开始,包括后来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明清两朝,每次考试都分好几场。比如在明清两朝,科举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写作,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时务策的出题常常是如何处理现实中的一些国家大事。所以,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唐朝经常考作诗
  唐朝的诗人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王维、孟浩然等人的作品流传至今。因此,唐朝的科举考题也受唐诗的影响,经常出题让考生写诗。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诗、赋均是有韵的文体,讲究文辞华美,音韵和谐,诗歌要对仗工稳,赋要骈骊顿挫,基本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学识水平。所以,进士考试最引人注目,常由礼部、吏部或其他朝中要员主持,或者由皇帝亲自命题,多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考中者称“及第”或“夺魁”。及第后,皇帝赐宴,就算具备了做官资格。进士考题也是刁钻古怪,五花八门,让人难以猜测。
  诗人祖咏参加科举考试时,只写了20个字就被取中,也算是一段传奇。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祖咏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按照考试的惯例,举子们要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而这次应试的题目叫《望终南余雪》。终南山是横亘陕西等省的一座著名山脉,望着它上面的余雪,写出一首诗来,想像的余地非常大。
  眺望终南山北仍未融化的余雪,祖咏一气呵成,只写了四句,就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考官大人,我现在可以出场了吗?”那位正在沉思的考官大人连头也都没抬地闷声说:“这么快就考好啦?那你把考卷拿来我看!”祖咏遂把考卷呈献给考官,卷上写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于是,考官问祖咏怎么不写了,祖咏回答:“意尽。”结果祖咏当年被录取了。不过,祖咏的仕途却不顺利,以至于后来以捕鱼砍柴为生。
  诗赋虽是唐朝科举的考试重点,但时务策却是最关键的内容。唐朝名相张说多次给考生出策论题,《全唐文》中就收录了不少。
  比如张说给洛州参加进士科考生出的《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中,第一道题是问大家:“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其意主要是问如何通过外交努力,与边境的藩虏罢战息兵。这道题既考察考生对国家军事和外交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也能看出考生处理国家大事的实际能力。
  从《全唐文》中可以发现,唐朝科考的时务策考题内容多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教育等内容,都是十分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且要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宋朝和唐朝一样,考题也重视诗赋和经义,到明代,诗赋就从考题中淡出。
  武考既重谋略也重骑射
  科举考试并非只有文科,从唐朝开始就有武举,是为朝廷选拔武将的一种方式。直到清朝,武举考试才改称为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不是太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
  唐朝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除此之外,唐朝的武举也考谋略,《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是唐朝兵部招考武官的三道谋略考题,考生均为将门子弟。第一道题是:前不久,军队在营州打了败仗,至今士气不振。现在,朝廷要重振军威,渴求良将。你们都是将门子弟,善于刀枪剑戟,熟知兵法军纪,你们打算如何恢复士气?请你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现状,充分陈述大唐将士威加四海的方略。大名鼎鼎的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就是通过该科考试成为武将的。李光弼的父亲是大唐名将李楷洛,李光弼不仅善骑射,而且精通历史,擅读《左氏春秋》、《史记》、《汉书》,因此,一进入军队,便任军官,为左卫左郎将。
  宋朝武举改变了唐朝凭武艺选拔人才的做法,仅保留了骑、步射两项,而且科考用弓不超过当时军队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此外,宋朝武举还添置了谋略的考核;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经义理论的掌握;对兵书理论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当朝现实问题等为考试内容的对策。要是不能对《武经七书》烂熟于胸,通过经书大义和策问这两关就难上难了。因此,识文章、应策对成了入“武闱”的高门坎。
  到了明朝,武举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拼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只会八股文也当不了状元
  长期以来,八股文被广为诟病,但明清两朝的科举不只有八股文,时务策仍是重要内容。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在府试期间,就显示出一定的忧国忧民政治情怀和不俗的水准。如府试期间的策论《李纲十事》就很有“医国”的独到见解。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林大钦赴京会试,在礼部会试上获第12名贡士,取得殿试资格。日参加殿试,“天子临轩赐对。一时待问之士,集于大廷者凡三百余人”。林大钦的能力在殿试中得到充分体现,他所作的约5000言《廷试策》,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该文切中时弊,措施得力而实用;流畅奔放,文笔犀利而平实。历代论者都以其比之贾谊、苏轼的策论。这篇策论能得到嘉靖皇帝青睐,更主要的是其中的论点。林大钦少时家境贫寒,他曾在邻村教书维持生计,也因此有机会接触了解最底层劳苦大众生活,并思考当时社会政治腐朽的根源,明确地提出了八项治国方略:均田、择吏、去冗、省费和辟土、薄征、通利、禁奢。因此,林大钦被钦点“御擢第一”,成为状元。
  有据可查的明朝科举考试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策论题目是“安国全军之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时务策是“论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明朝亡国之君崇祯更加注重策论,崇祯帝根本没有唐太宗策试时“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的得意心情,想力挽危局的崇祯帝亲自出题,300字的策问中共发出9问,大多切中时弊,劈头第一问就说:“同朕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士大夫。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清朝也是如此。比如康熙在位时,发生三次大的战争,即三藩之乱、三征噶尔丹以及对准噶尔之战(一直持续到乾隆皇帝),而如何应对这几次战争带来的问题,就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清朝的第十四位状元韩I就因应答得当而中了头名。韩I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通过科举入仕,做过地方官或京官。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韩I好学上进,擅长诗词古文。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韩I考中顺天乡试,成为一名举人,翌年二月,韩I参加礼部会试,夺得第一名:会元。四月,参加殿试。殿试考时务策,韩I在时务策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殿试结束,担任评卷的大臣把前十名的卷子送呈康熙。康熙正在筹划撤藩,韩I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遂在韩I卷的卷首写下“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在考试中敢指责三个大权在握的王爷,可见科举也有其可取之处。北京晚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在这扎下根。和你们生活在一起。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