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藏传净土法第十二课的学习笔记

打印本页 - 《藏传净土法》第97课学习笔记
共修组织 => 净土组 => 主题发帖人为: 圆悲*紫磨真金 于 七月 13, :01 上午
标题: 《藏传净土法》第97课学习笔记
作者: 圆悲*紫磨真金 于 七月 13, :01 上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藏传净土法》第97课学习笔记本课讲愿赴其他清净刹,愿游不清净刹土。【本课颂词】:1.以无碍神变,愿上午前赴,现喜具德刹,妙圆密严刹。【颂词解释】1.往生极乐世界后,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很快获得一地菩萨果位,具有一刹那现见一百个刹土、面见一百尊佛等无碍神变 ,愿我们以此神变每天上午前往东方现喜刹土、南方具德刹土、北方事业妙圆刹土、中部密严刹土,再加上极乐世界本身,如是自在游行五部如来的刹土。2.不动宝生佛,不空毗卢佛,求灌顶加持,受戒作广供,傍晚无艰难,返回极乐国。【颂词解释】2.到其他刹土后,向那些刹土中安住的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部毗卢遮那佛等无量佛菩萨祈求灌顶、戒律等众多显密法要。在他们面前得法后,为了酬谢而作广大供养。到了傍晚时分,再无有艰难地返回极乐世界。3.普陀杨柳宫,邬金妙拂洲,十亿化身刹,愿见观世音,度母金刚手,莲师十亿尊。【颂词解释】3.南方普陀山、东北杨柳宫、西南妙拂洲的铜色吉祥山以及邬金空行刹土安住着观世音菩萨、度母、金刚手菩萨、莲花生大士等圣尊,娑婆世界有百俱胝此类化身刹土,这些刹土中的每位主尊有无量眷属。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后,也前去拜见这些圣尊。4.奉如海供品,求灌顶深教,速直返自刹。【颂词解释】4.面见这些圣尊后,向他们奉献内外密的如海供品,请求显宗因相乘的法要以及密宗金刚乘的共与不共灌顶、教言,之后依靠佛陀的加持力和自己的神变力,无有阻碍地迅速返回自己居住的极乐世界。5.愿游不清净刹土:.愿天眼明见,生前友侍徒,加持并护佑,亡时接彼刹。【颂词解释】5.往生净土后,愿以清净无垢的天眼明见与自己有法缘并且未破誓言的亲友、侍者、弟子等,保护他们免遭各种违缘,使之具足一切顺缘,并以等持加持他们的相续,待命终时接引其往生极乐世界。6.贤劫一大劫,极乐刹一日,无数劫无死,愿恒住彼刹。【颂词解释】6.贤劫这样的一大劫相当于极乐世界的一日,极乐世界的众生在无数劫里连死亡的名字都听不到,更不用说有真正的死亡,愿我们在寿量无边的极乐世界恒时具足妙身而安住。7.弥勒至胜解,贤劫诸佛陀,降临此刹时,以神变诣此,供佛闻正法,尔后愿无碍,返回极乐刹。【颂词解释】7.未来从怙主弥勒佛到胜解佛之间的诸殊胜导师贤劫千佛来到娑婆世界时,愿我们以神通回到娑婆世界供养他们,在他们面前听闻正法后,再无碍地返回极乐世界。【本课大概内容】:一.愿赴其他清净刹1.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那里有佛法,我们就应该前去求法。2.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并不是天天呆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要前往观世音菩萨、度母、金刚手菩萨、莲花生大士的刹土,向这些刹土中的圣者们求法。3. 希望大家对一切法门观清净心。4. 大家首先要对自宗生起定解,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宗派观清净心,对任何法脉都不生邪见,也不去排斥,这样自己的修法才能成功。5. 前往各个化身刹土后,并非只能见到化身刹土和化身佛,因为获得一地菩萨果位后,就可以相应地见到报身刹土和报身佛。6.极乐世界的上午、下午、年、劫等是以佛陀的遍知智慧安立的,如果按照人间的标准计算,则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天。7.秽土和净土差别非常大。8. 我们要远离堕落之路,走上解脱的光明大道。9. 如果认为现在只能念阿弥陀佛,其他什么法都不能接触,那就过于偏执了。二.愿游不清净刹土:1.要对自己往生净土充满信心。2. 虽然法王已经圆寂了,在座有些人没见过法王,但我相信,仅仅听到法王的名号或者忆念他老人家的身相,也能得到殊胜的加持。3. 到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要度化众生。4. 到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要度化众生。5. 我们必须精进积累资粮、发清净愿,这样临终时才能顺利往生净土。6.关键是人活着时精进修行。7. 从根本上说,往生极乐世界依靠自己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已经现前的宿愿力,只要具足这两个因缘,就很容易往生。8. 即便是圣者阿罗汉,也因他人的恶愿而被害,可见发恶愿的后果多么可怕。【教证】:1.《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2. 《华严经》云:“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3. 《念佛三昧宝王论》云:“恶欲想女,梦见于女;善欲想佛,梦见于佛。”【解释】1.如果我们经常生贪欲,忆想某个女人,晚上睡觉都会梦到她;相反,如果我们经常生善念,经常观想佛菩萨,梦境中都会出现佛菩萨的形象。4.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云:“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无异。”5. 普贤行愿品》云:“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解释】2.讲得很清楚,往生极乐世界后,面见阿弥陀佛,得到成佛的授记,然后分身无数,普利天下一切众生。6.《往生论》中说:“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7.在《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第十五愿说:“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即除了以愿力示现死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可见极乐世界的寿命有多么长。8.如颂云:“具有福德者,成办诸所愿。”《十住毗婆沙论》亦云:“多集福德故,舍命时无畏。”【公案】:1.《普陀山志》记载:五代时期,有一个叫慧锷的日本和尚到五台山朝圣,他从一所寺院拿走了一尊庄严的观音菩萨像,准备带回日本供奉。当他到达普陀山附近海域时,海中忽然涌现无数铁莲花,拦住航船不得东行,如是三天三夜。慧锷大惊,他想:也许这尊菩萨像与日本无缘,看来只能留在这里了。于是停舟普陀山,在岛上筑庵供奉观音菩萨,形成了普陀山第一座寺院——“不肯去观音院”。这就是普陀山开山的由来。2. 《无量寿经》中说,娑婆世界凹凸不平,很不清净,众生也是苦难深重;极乐世界则没有不如意的环境,所有的往生者都快乐无比,都具有神通,只不过神通暂时有大小之别。汉地有一位叫袁宏道 的居士,他生前一直虔诚地修持净土法。袁宏道去世后,有一天晚上他的弟弟袁中道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自称是袁宏道侍者的童子带着自己飞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后,两个童子向他一一介绍水池、园林、宫殿,最后带他见哥哥。哥哥对他说:“我在世时戒律不是很清净,所以现在没有大菩萨的神通,但因为生前造《西方合论》,广赞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所以感得飞行自在,凡诸佛说法之处我都能前往听法。你以后要严持净戒,特别是不能杀生,否则很难往生净土。”袁中道醒来后,记下了这段梦中经历。3. 《往生集》 中记载,刘宋时期,梁郡的魏世子信奉佛法,对净土法门有极大信心,他不仅自己精进念佛,并且引导家人修行佛法。全家人中唯独他妻子不信佛。(就像现在有些家庭一样,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还有些人在中间徘徊。有一个人说:“我丈夫非常好,虽然他自己不学佛,但他不排斥我学佛。”)后来魏世子的女儿病死了,七天后她又活了过来,告诉母亲:“我因为念佛而往生无量寿国,我和父亲、哥哥在极乐世界都有莲花,将来他们也会在莲花中化生,唯独母亲您没有莲花,我非常伤心,所以专门回来告诉您。”说完又圆寂了。从那以后,魏世子的妻子也精进学佛,后来也往生到净土。4. 愿力不可思议,以前有一个叫能空的年轻人被许多士兵杀害了,临死时他发了报仇的恶愿。以生前供养舍利子尊者斋食的善业,这个恶愿很快成熟了,他转生为牧区的一个黑夜叉,伤害了很多众生。5.《印度佛教史》中记载,以前摩揭陀国有两个婆罗门,他们性情凶暴并且不守婆罗门教规。有一次,这两个人因偷窃而被国王处罚。他们很生气,便供养阿罗汉斋饭并发恶愿:以此善根愿我们转为夜叉,将来毁坏国王和摩揭陀国人。后来他们因瘟疫而死,死后果然投生为夜叉。他们在摩揭陀国散布瘟疫,导致很多人畜死亡。当地的星相师观察后,知道是两个夜叉在作怪,便让摩揭陀国人请商那和修尊者调伏了他们。6.《百业经》中也有一则发恶愿而变成夜叉的公案。以前胜光王的一个大臣因犯罪而被投入监狱,他在临死前发愿:愿我来世成为夜叉,报复舍卫国的人。他死后真的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夜叉,最后佛陀以神变调伏了它。其实这个夜叉前世也曾是祸害众生的恶龙,当时也是因地的佛陀调伏了它。此外,莲花生大士、静命堪布和赤松德赞国王前世建造夏绒卡绣佛塔时,有一头运土的公黄牛发了恶愿,后来它投生为朗达玛国王。当时三位尊者各自发了弘扬佛法的大愿,由于忘记了替那头牛回向,于是它以嗔心发下恶愿:将来你们弘扬佛法时,我一定要毁坏佛法。后来它转生为朗达玛国王,除了个别密宗法脉以外,藏地的佛法基本上都被他摧毁了,藏传佛教前弘期也因此而结束。7.印度有一位叫德巴的施主,他的哥哥是一位阿罗汉,名叫近部。近部在家时曾与弟弟的妻子作过邪淫,弟弟一直怀恨在心,加之其他女人从中挑拨,于是他给一个猎人五百两黄金,请猎人杀死近部。猎人看到近部身心寂静,知道是具功德者,所以不敢杀害他,反而放箭射死了德巴。德巴临死时想:这一定是近部干的,愿我将来能杀死他。因为发了恶愿,他死后转生为近部房门下的一条毒蛇,近部开门时把它夹死了。它又在门框上转为毒蛇,不久又丧命了。之后又在凳子下转生为毒蛇,结果又被凳腿压死了。最后它在天棚上转生为毒蛇,落到正在坐禅的近部身上,他的身体当即裂成百瓣而圆寂。【总结】:总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发善愿,否则,如果在发恶愿中死去,对自他都不会有任何利益。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转载自sjzghbz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转载】《藏传净土法》',
blogAbstract:'《藏传净土法》第93课学习笔记【课文概要】本课主要讲解了发愿不贪执亲友与财食。一、颂词解释颂词:食财亲友朋,无常如梦幻,愿毫无贪恋。饮食、钱财和亲友皆是无常的,犹如梦幻一般,愿我们对此毫无贪恋。对亲友、钱财、饮食、资具等的贪执能障碍往生极乐世界。为了顺利往生净土,我们应该发愿:愿我不贪执饮食、财产、亲友等世间的一切。净土法门与往生解脱的机缘非常难得,一旦错过很难再有,所以万万不可放松闻思修佛法,要真正感受到佛法的殊胜性,以善法功德庄严自身,离开人间时要对解脱胸有成竹,这样的学佛才算有意义。不贪执不等于不关心,大乘佛子要具有感恩心、报恩心、孝顺心。二、劝勉离贪而发心求解脱1、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如幻亦如梦,亲友就像市场上集聚的客人一样,迟早都要各奔东西,所以大家应该放弃对他们的贪执。2、往昔,释迦牟尼佛',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打印本页 - 《藏传净土法》第86课学习笔记
共修组织 => 净土组 => 主题发帖人为: 圆悲*紫磨真金 于 三月 31, :39 上午
标题: 《藏传净土法》第86课学习笔记
作者: 圆悲*紫磨真金 于 三月 31, :39 上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藏传净土法》第86课学习笔记在七支供中,前面四支已经讲完了,今天讲后三支:对治舍法之请转法轮支: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对治怀疑之回向支。【本课颂词】:戊五、对治舍法之请转法轮支:十方浩瀚世界中,圆满正觉后不久,我于彼等前祈请,迅速广转妙法轮,佛以神通知彼义。戊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于佛菩萨持教师,诸欲涅槃彼等前,祈请住世不涅槃。己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以此为主三世善,回向一切诸有情,愿皆速得无上果,根除三界之轮回。【本课大概内容】:一.戊五、对治舍法之请转法轮支:1.修行大乘佛法要有积资净障的方便,请转法轮就是一种重要的方便法。2.【名词解释】什么是转法轮呢?转法轮是将佛陀相续中的智慧如同轮子一样转到所化众生的相续中。通过语言等方便法,让众生相续中产生佛陀或者善知识的智慧,这就叫做转法轮。3.长久住世也可以,不长久住世也可以,这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广转法轮。4.真正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智慧。5.藏传佛教的教法和证法有清净的传承,与《大藏经》里面的经论对照就会发现,藏传佛教的见解和修行与佛陀的教言没有任何相违之处。6.佛法本来就应该入乡随俗,需要融合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否则佛法很难在当地弘扬开来。7.只要自己有能力,每个人都要以利他心转法轮。8.如果没有不舍众生的心,你的法轮也不可能长期转下去。9.转法轮者、所转的法、听受的对境,这些因缘都非常难得。10.只有在众生的相续里播下佛法的种子,有朝一日出生殊胜的果实,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意义的。11.我们要像往昔大梵天供养金轮、帝释天供养右旋海螺那样祈请佛陀转法轮。12.有的人如果没有听法将堕入恶趣,因为听法而获得了解脱。13.转法轮很重要,如果诸佛菩萨没有转法轮,众生将一直沉溺在轮回中,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14.如果能通过观想请转法轮,这和亲自求法没有区别,同样有极大的功德。因此如果有些人请法师转法轮有困难,可以通过观想来请转法轮。15.如果身语能真实做到,最好在具有教法和证法功德的上师面前亲自请法。即使能请到四句佛法,也可以让众生获得善妙法雨。如果在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上师面前请法,上师相续中的甘露妙法肯定会对众生带来利益。16.上师在传法时,自己也要以信心听受。17.请转法轮的功德很大,不仅可以听闻妙法,还可以净除舍法罪,遣除修行中的违缘,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永远不会转生于暗劫,也不会转生于三恶趣。18.有些法师和居士如果有能力,也应该站出来讲经说法。人的身份并不重要,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讲经说法。当然,如果不如理如法,那任何人都不能以佛法为名乱来。19.根登群佩大师曾说过:自己死了不可惜,如果自己相续中的智慧死了(没有传给后人),那就太可惜了。确实如此,有些善知识相续中有无边的智慧,就像世间的如意宝一样,我们应该趁他们住世时求法,要获得他们的智慧,否则岁月不饶人,因缘很快就会失去。20.大家要抓住时机请善知识转法轮。二.戊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1.诸佛菩萨和善知识是世间的明灯,如果他们离开了,世间会成为一片黑暗,失去依怙的众生将不知如何取舍,非常可怜。2.高僧大德入涅槃确实是世间的灾难,这样的智慧明灯一旦消失,众生将为无明愚痴所覆,所作所为会逐渐变得不如法。3.一般来讲,诸佛菩萨示现涅槃有三种原因:一、如果没有所化众生,就像没有水器则不能显现月影一样,佛陀的色身也会自然而然融入法界。二、诸佛菩萨如果住世时间过长,众生会生起他们将恒久住世之想,导致对修法产生懈怠之心,为了使众生生起无常心,圣者们会示现涅槃。圣者示现涅槃对常见者很有帮助。三、末法时代的众生刚强难化,行持各种非法邪行,如果暂时无法调伏他们,善知识也会生起厌烦心而趋入涅槃。4.【注意】要提醒大家的是:登地的圣者生死是自在的,如果他们愿意,想住世多久就能住世多久,因此不能生起诸圣者寿命有长有短的邪见。不能想:为什么有些上师住世时间长,而有些上师那么早就圆寂了,是不是他寿命不自在啊?其实圣者住世取决于许多因缘,如果他觉得对众生有利益,就会继续住世,反之则会选择提早离开。5. 对于我们来说,祈祷圣者住世很重要。6. 如果将自己的善根为高僧大德长久住世而作回向,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回向是很起作用的,平时在念经、放生后,我们可以把功德回向给高僧大德,让他们长久住世。这也是遣除自身寿障的好方法。其实,如果你把善根回向给高僧大德,通过他们长久住世的反作用力,也可以使自己长久住世。三. 戊七(对治怀疑之回向支)分二: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二、为成办暂时利益作回向。己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1.【答疑】 所要回向的是什么呢?是包括现在的善根在内的过去、未来的一切善根,即自己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回向给谁呢?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是以大悲缘众生而回向。为什么目的而回向呢?愿一切众生早日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就像抖空口袋一样彻底空尽三界轮回,甚至连众生之名也得不到。这是以智慧缘佛果而回向。2. 回向与发心在内容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回向是在做善法以后,而发心是在做善法之前。3. 虽然回向的方法有许多,但是“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的方法是最好的。4. 即便以微小的善根作究竟的回向,一切众生也都能获得,这是佛陀的威德力、法性的谛实力 以及自己增上意乐的善心力所致。5. 如果凡夫人将有漏善根执为我所而不作回向,善根很可能被嗔心等烦恼所毁,如果以菩提心摄持而作回向,善根则不会失坏。6. 为了保护自己的善根,我们做完任何善法后都要立即回向。7. 只要为自他的究竟利益作了回向,你的善根就像钱存在银行里一样,不可能消失的。8. 今后我们可以按“诸佛菩萨和历代传承上师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来回向,也可以按这个偈颂回向——以自己的善根,愿一切众生直接或间接获得大菩提果。这些都是殊胜的回向方法。8. 只要做了如法的回向,自己的善根乃至获得佛果之间都不会耗尽。9. 一个人只有不断积累善根,尽量忏悔恶业,他的修行境界才会不断提高。【教证】1. 《法华经》中,佛陀对舍利子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解释】1.意思是,如来所证悟的究竟实相是寂灭一切戏论的,本来无法以语言直接描述,但是世尊依靠方便为五比丘作了宣说,这就叫做转法轮。2.智者大师在《妙法莲华经文句》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3. 在《华严经》中,宣说了转法轮的十种条件:过去的愿力,大悲心,不舍众生,智慧自在,言辞自在,等等。如果不具足这些条件,法轮是转不起来的。4. 《入行论》中说:“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解释】2.意思是,为了让痛苦迷惑的众生早日获得解脱,我们应该合掌祈请十方诸佛广转法轮,燃亮正法的明灯。5.《梵网经》中说:“常请法师,三时说法。”【解释】3.要经常请法师三时说法,上午转法轮,下午转法轮,晚上6.还要转法轮。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也说:“我稽首合掌,请转妙法轮。”7. 佛经中说:“若有净信者,听受如是法。”如果有信心,方能听受正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信心,就不能听受佛法。8.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解释】4.当我们了知佛陀即将入于涅槃时,应该立即合掌祈请:请您于无量劫中住世,不要让世间的可怜众生沉沦于愚迷之中。9. 宗喀巴大师圆寂后,他的心子克珠杰在《悲哀歌》中说:您是世间的日轮,当您沉入西山后,整个世间成了一片黑暗,外道和邪众的鸱鸮发出恐怖的叫声……10. 《普贤行愿品》云:“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解释】5.圣者度化众生的能力非常强,即使他一句法都不说,只是安住在世间,也能利益无量的众生,所以我们要劝请他们长久住世。11. 《现观庄严论》在讲发心时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大乘的发心要缘众生和佛果,回向也应该缘这两个方面。12. 印光大师曾说:“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与藏传佛教的说法只是在提法上有所不同,在缘众生的大悲和缘佛果的智慧上没有任何差别。13. 《大宝积经》中说:“由回向菩提,所有善根无复失坏。”由此可见,回向菩提的善根是不会失坏的。为什么这样呢?14.《菩萨藏正法经》中对此解释道:“舍利子,譬如百川流注大海,其水无尽。今此善根回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穷尽。”15. 《入行论》的这个颂词:“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公案】1.佛陀刚成道时,觉得自己的境界甚深微妙,唯有诸佛方能知之,众生很难了知,所以不欲说法。世尊当时说了一个偈子:“我得甘露无为法,甚深寂静离尘垢,一切众生无能了,是故静处默然住 。”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看到这种情况后,便来到人间劝请世尊转法轮,可是世尊没有答应。后来他联合帝释天以及欲界、色界的无量天众,再次来到人间劝请世尊转法轮,但世尊依然没有答应。大梵天没有气馁,又反复劝请,最后佛陀通过观察得知,转法轮对部分众生会有利益,才答应了转法轮。当时佛陀观知有三种众生:一种是正聚众生,不管转不转法轮,他们都能开悟;一种是邪聚众生,即使转法轮也无法饶益他们;一种是不定聚众生,如果佛没有说法,他们不能解脱,如果佛说法,他们就会解脱。现在也有这种不定种性的众生,如果善知识传授佛法,他就会解脱,如果没有传法,他就不能解脱。《金刚经感应录》中记载,宋代有一个姓朱的居士,本来他死后要变成狗,因为听了《金刚经》的一个偈颂,后来才免于堕落。佛陀观察到这些情况后,答应了大梵天的请求,来到鹿野苑为众生转法轮,最终度化了无量众生。当时树神劝世尊在别处转法轮,佛陀说:过去九万一千俱胝佛都在鹿野苑转法轮,所以我也要在鹿野苑转法轮 。以后如果有因缘,道友们应该朝拜鹿野苑。以前去印度非常困难,很多人都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现在很简单,今天你有人民币,明天就可以去。鹿野苑确实有很大的加持力,无数佛陀在那里转法轮,大家应该去那里朝拜和发愿。2. 往昔铁匠之子珍达请求佛陀住世,佛陀因此多住世了三个月,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祈请诸佛菩萨、持教上师长久住世。关于佛陀示现涅槃的缘起,《贤愚经》 中有记载。当年佛陀对阿难说:“何人得到四神足,可以住世一劫,我对四神足极为善修,我应该住世多久?”佛陀连续说了三遍,可是由于魔王波旬的干扰,阿难没有听到这番话。阿难离开后,魔王便请佛陀入灭:“世尊在世间教化很久了,度化的众生如恒河沙,现在您已经老了,可以入涅槃了。”佛陀从地上拈起一点土放在指甲上,问魔王:“大地上的土多?还是指甲上的土多?”魔王说:“大地上的土多。”佛陀说:“我没有度化的众生就像大地上的土一样,我度化的众生就像指甲上的土一样。”随后佛陀对魔王说:“三个月后,我会涅槃。”不仅佛陀因为祈请而多住世三个月,很多高僧大德示现涅槃时,经过有缘弟众的祈请,也延长了住世时间。像法王如意宝,很多授记说他老人家将于六十七岁圆寂,后来依靠僧众的祈请以及大量放生等因缘,法王也多住世了好几年。以后在见到上师或者诸佛菩萨示现涅槃时,我们应该祈请他们不入涅槃。不仅如此,自己还可以观想:在有意趋入涅槃的诸佛菩萨或者持教善知识面前,诚心祈请他们为利益众生而于无数劫中住世,他们以神通了知后欣然应允。3. 以前法王讲过:“我在世的时候,你们不一定对我有很大信心,当我离开以后,你们对我的信心会增上。”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法王圆寂后,回想起法王的珍贵教言才深深地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再也见不到上师了,不要说他老人家的身体,甚至连一根头发都见不到了。有时候想到自己在佛法上的收获,觉得上师的恩德实在太大了。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自己恩重如山,但是相比之下,上师的恩德则更为深重。可是上师已经不在了,以后只有独自修行了。佛经里有一个比喻:一个良医有很多孩子,有一次这个医生去别的国家,他的孩子们不慎中了毒。回到家后,他立即配了解药,让孩子们服用。有些孩子服了药,很快就痊愈了。有些孩子觉得:反正父亲在身边,什么时候都可以配药,我有靠山,不用害怕。所以他们不急于服药,结果病一直好不了。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父亲离开家,然后让别人捎信给孩子:你们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孩子们听后很伤心,觉得父亲不在了,现在我们没有依靠了,应该赶紧服用父亲的药。服药之后,他们的病也就好了。和这个比喻一样,有些上师在世的时候,人们都觉得他会长期住世,对上师的教言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修行也不精进,一旦上师不在了,才会对上师的教言生起难得之想,从此以后对修行发起精进。4.以前世亲论师看到一个出家人在耕田,他不禁感慨佛陀的教法衰败了,于是倒念佛顶尊胜咒而示现圆寂。从很多善知识的传记看,如果弟子的行为不如法,尤其是破誓言的现象比较多,上师往往会示现圆寂。【总结】希望大家掌握大乘的方便法,妥善保管自己的善根,尤其是要懂得以七支供来积资净障。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