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液压系统自伸故障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中国儿童小说的形成与发展陈振桂内容提要 文章介绍了小说的发展史:“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在西方,19世纪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小说。在中国,儿童小说产生于“五?四”时期,发展于解放初期,繁荣于改革开放。重点总结出我国六种小说形式和一种文学现象:1.“走向少儿”的系列小说;2、成长小说;3.幻想小说;4、动物小说;5.少年自我历险小说;6. 双媒互动小说。“杨红樱现象”。指出我国的儿童小说创作还存在六大问题:1.没有出现顶尖的作品和作家;2.发表儿童小说难;3.缺少民族品牌;4. 成人化的倾向严重;5. 缺乏精致多样的文体形式;6. 宣传推销儿童小说缺少方法缺乏力度。
关键词 儿童小说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干,追求;县令,美好的名声。)“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时,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有人将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别林斯基认为:小说“结合了一切其他类别的诗:既有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感情吐露――抒情诗,也有使人物更为鲜明而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手段――戏剧因素。其他类的诗所不能容忍的旁白、议论和教训,在长篇和中篇小说里都有其合法的地位”这说明小说比其他的文学样式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儿童小说作为一种独立发展的儿童文学文体样式,它的产生远远迟于童话和童谣,可以说它是从成人小说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在西方直至19世纪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儿童为描写对象和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小说,而中国则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小说。儿童小说的出现尽管较迟,但它的发展和繁荣却是非常迅速的,并很快成为儿童文学的生力军,为广大的少年儿童读者所喜爱。这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小说有成人小说这一深厚的艺术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儿童小说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所决定的。那么,什么是儿童小说呢?
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作的,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儿童小说既具有小说的共性,也有其体现儿童特点的独特的个性。它在培养少年儿童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等方面,发挥着“生活教科书”的作用,因而成为最受少儿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并在儿童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人认为,儿童小说的艺术三要素是: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是少年儿童形象;生动的故事,故事性不强的作品少年儿童是不爱看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叙述语言,这是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的根本区别。只有具备这三要素的作品才是儿童小说。
儿童小说产生于“五?四”时期,但儿童小说不像儿童诗、童话、儿童散文那样纯系创作的,大多是翻译或带有创作性质的译述、改写,其中翻译最为普遍,年间就先后发表出版了《十五小豪杰》、《绝岛漂流记》、《海底旅行》、《二勇少年》、《月界旅行》、《空中飞艇》、《海外天》、《大人国》、《千年后之世界》、《地底旅行》、《秘密电光艇》、《海底漫游记》、《飞访木星》、《馨儿就学记》等译作。此外还出版了孙毓修、朱天民等参照史书以及外国作品《雾海孤帆》等所编写的儿童小说。这些译制改写的作品多属科学小说、爱国小说、冒险小说和教育小说,明显地反映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先觉们变更政治的迫切心愿。
新中国诞生后,儿童小说的创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优秀之作:有描写战争题材的,如刘真的《我和小荣》(1955年)、徐光耀的《小兵张嘎》(1958年)等。这些小说多以根据地为背景,表现少年儿童在人民革命斗争中的生活和命运,及他们所表现的思想品德和成长历程。还有大量描写新中国儿童生活的优秀之作,如萧平的《海滨的孩子》(1954年)、任大星的《双筒猎枪》(1956年)、任大霖的《蟋蟀》(1955年)、胡奇的《五彩路》(1957年)、邱勋的《微山湖上》(1961年)、杲向真的《小胖和小松》(1954年) 等等,这些作品笔触细腻、基调乐观,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
新时期,儿童小说创作最多、成就最为突出。儿童“伤痕小说”是整个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先导,其代表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程远的《弯弯的小河》等。这些作品率先控诉了“文革”带给青少年一代的心灵创伤。作为“伤痕小说”的延续和深化,出现了“问题小说”,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罗辰生的《吃拖拉机的故事》是其发轫之作,继而又有邱勋的《三色圆珠笔》、刘厚明的《黑箭》等。这些作品冲破陈旧的儿童文学观念,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思辩热情发掘问题、剖析人生。随着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塑造80年代风貌的新型少年形象的“新人小说”,如刘健屏的《我要我的雕刻刀》、庄之明的《新星女队一号》、李建树的《蓝军越过防线》等均是优秀之作。反映农村新问题、新冲突的如《父亲和土地》(王申浩)、《祭蛇》(丁阿虎)、《棋王阿利》(鲍光满)等。而张映文的《扶我上战马的人》则是革命历史题材儿童短篇小说中的难得佳作,还有在主题的开掘上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优秀作品,如常新港的《独船》、曹文轩的《第十一根红布条》、陈丹燕的《上锁的抽屉》等一大批作品。动物题材的儿童小说在新时期异军突起,优秀作品迭出,其中以沈石溪和乌热尔图最有代表性,如他们的《第七条猎狗》和《老人和鹿》深受广大小读者喜爱。
新时期的儿童小说,题材丰富、数量可观,前所未有。特别可喜的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局面。
1、“走向少儿”的系列小说。
第一系列:“扭曲型”。其特征是,正视“文化大革命”这场民族劫难对少儿清纯心灵的严重扭曲与污染,使人们看到十年浩劫的斗争哲学与“初级阶段”某些腐败现象的市侩哲学留给下一代的心理创伤,以及医治这种创伤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如刘岩的《被扭曲了的树秧》、王路遥的《破案记》);汪黔初的《在县委食堂打饭的孩子们》等等。
第二系列:“迷途型”。这一系列的小说提出的命题是:请求社会一―学校――家庭理解、信任与关怀正处于转化、迷失或孤独状态中的孩子,而不应冷落、歧视,更不应伤害他们。如刘厚明的《绿色钱包》、柯岩的《寻找回来的世界》(长篇)、罗辰生的《白脖儿》等。
第三系列:“自立型”。此类小说,作家比较正确地把握了处于新的自我开始觉醒阶段的少年的独具心态,并将这种心态置于被心理学家称为“亲子关系隔阂”即所谓“代沟”的矛盾之中,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观照少年个性的发展与精神的提纯。如刘心武的《我可不怕十三岁》、曹文轩的《古堡》、夏有志的《从山野吹来的风》等。
第四系列:“断乳型”。若说以上三类小说的系列形象侧重于通过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抒写少年精神的话,那么“断乳型”系列则是切入到处于身心发育突变阶段的少男少女“内世界”的深刻裂变,直接揭示人生黎明风景线的种种隐秘、困惑与求索。如丁阿虎的《今夜月儿明》、任大霖的《人生的青果》、罗辰生的《少年的心》等。
2、成长小说。 这类小说注重刻画年幼一代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心理历程和所关心与感兴趣的话题。当今一批顶尖儿童文学作家,几乎都将“成长”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攻目标,北京作家曹文轩就干脆将其长篇小说三部曲《草房子》、《红瓦》、《根鸟》统称为“成长小说”。曹文轩的作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童年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真实的憧憬、烦恼、困惑、挫折,甚至于苦难,以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小读者,同时也感动了成年人,因而被评论界称为“古典主义的胜利”。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身心两面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上海女作家秦文君的校园儿童群像系列四部曲《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江苏女作家黄蓓佳的校园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重庆女作家谭小乔的校园长篇《小船飘摇》,河北作家北董(董天柚)的北方少年长篇《纸风车》,以及由王小民、仝慧铭、黄酷生、代士晓、秦润华、詹国强等6位清一色中学教师撰写的深层次反映校园生活与素质教育的《“蓝宝石”少儿长篇小说丛书》等,将成长放在当下经济改革、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加以观照,通过少儿的成长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现代强光,充分地展示了当代少儿生气勃勃、健康向上、富有个性的精神特征,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走向成熟、走向人生的必然态势。而以深圳特区高中生郁秀创作的校园长篇《花季?雨季》,上海“五朵金花”殷健灵、萧萍、张洁、简平以及章红、曾小春、老臣、王蔚等创作的《花季小说丛书》,则用“现在进行时”的写作方式,带着露珠般的生活,叩响着如梦岁月的人生之门。这些具有青春自叙传色彩的作品,由于几乎是同步描写同龄人成长历程中的多思情感与生活故事,因而风靡校园,赢得同龄人的广泛欢迎。《花季?雨季》一印再印,总数超过100万册,并获多项全国奖,创下90年代儿童文学的奇迹。
与以上作品的写作姿态不同,武汉作家董宏猷的梦幻体儿童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全方位、多角度地描写了一百个不同年龄、地域、民族、家庭背景的孩子们所拥有的成长梦、童年梦、理想梦,构筑了一个宏大而神奇的儿童艺术世界。这部作品无论想象与结构、意境与笔力,都可称为90年代儿童文学的大手笔,将不断高扬的“成长”文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3.幻想小说。“幻想小说”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国外引进的。
1998年,江西21世纪出版社在出版《鬼磨坊》等外国幻想文学畅销书之后,又迅即出版了由7位中国作家创作的《大幻想文学中国小说丛书》第一辑,举起了幻想文学的旗帜。此后在批评家、出版社和作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儿童幻想小说涌现出来,这对我国儿童文学一直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导的格局是个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出版幻想小说影响较大的是接力出版社,2007年1月该社出版了李学斌的新作《天使没有长大》,小说通过小不点儿女孩与摄影家爸爸及其所营造的“魔力屋”的种种有趣故事,描绘了发生在当今小个儿童身边的一连串逗笑好玩的事情。故事既立足于现实的校园与家庭生活,也不乏魔法、幻想、幽默等儿童喜爱的快乐元素,在给小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留给他们想象和思考的丰富空间。接着在2007年12月该社又出版了曹文轩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大王书》第一部《黄琉璃》。该书是曹文轩历时八年构思、创作的最新多卷本长篇小说,也是曹文轩迄今最为重要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大王书》讲述了来自地狱的大王熄为了加强在人间的统治,用大魔法将反抗者变为失去光明的人、失去听力的人、失去语言的人、失去灵魂的人,并发动了毁灭文字的行动,但有一本大王书却逃脱了厄运。大王书的新主人是放羊少年茫。茫被成千上万的难民拥立为王。茫带领军队与熄的军队、巫师团展开殊死搏斗,血雨腥风里,茫寻找着王的真正含义。第一卷《黄琉璃》写茫为拯救失去光明的人,带领他的军队与熄的军队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攻克存放藏有光明的魔袋的金山,取得初步胜利。
这两部幻想小说,前者注重幻想文学的文学性,后者注重幻想逻辑的真实性。可算是我国幻想小说创作走向深化的标志之一。
另外,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虽不是作为儿童文学发表的作品,但确实值得向孩子推荐。它把西部农村教育这样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用科学幻想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关照,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悲悯的情怀。而描写电脑网络生活的科幻小说《宇宙之谜》(海豚出版社)的作者苏苏是个年仅14岁的中学生,它是一部双语小说,最初,作者用英语创作,随后又把它翻译成中文,显示了这位少年写作者国际化的视野、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值得期待的创作潜力。
4、动物小说。这类小说主要描写人与动物、动物世界内部的故事。主要特征是:表达人类对动物生命的重视;动物价值被人类重新发现;人类若想永存地球就必须善待动物。动物形象如此庞大地得意洋洋地活跃在儿童文学园地,这无疑是人类自审意识、地球家园意识以及动物保护(实质为保护人类自己)意识的觉醒。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安徽刘先平的“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四部曲《大熊猫传奇》、《呦呦鹿呜》、《云海探险》、《千鸟谷追踪》,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因其强烈的地球家园意识还被英国文坛翻译了过去。影响最大的动物小说是以沈石溪、乔传藻、吴然、辛勤、钟宽洪等为中坚的云南“太阳鸟”儿童文学作家群创作的作品。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在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荣获“三连冠”的殊荣。此外,黑龙江满族作家陈玉谦疾呼保护青蛙的长篇小说《蛙鸣》、湖南少儿出版社的《中国最新动物小说丛书》八卷本、天津新蕾出版社的《金狮王动物小说丛书》六卷本、海燕出版社出版《黑森林丛书》、江苏少儿出版社的《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文集》十卷本等,都是比较优秀的动物小说。
5.少年自我历险小说。这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新品种,它与传统的历险小说不同。这类小说的开头都有这样一句话:“警告,千万不能按页码顺序一口气读完!”它以“读者直接投入法”即用第二人称“你”作为小说叙事视角的。当“你”(小读者)一打开作品,“你”就已成为书中名符其实的主人公了:“你”直接投入到小说所有的情节与细节之中,小说的情节发展必须由“你”来推动,小说的故事结局也必须由“你”来选择。这样,少年人的历险渴望与好奇心理,在这种“直接投入”的特殊结构之中,便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种别出心裁的小说结构还有另一显著特点,即游戏精神。它既可当作小说解读,一个人细细体验作品的妙处;也可以当作游戏来“玩”,由一个人、几个人,甚至几组人,一起来选择故事的发展趋势,展开故事情节。这类小说的创始人是广东的李国伟,1985年,广东儿童文学元老黄庆云从香港带回几本“少年自我历险小说”译本给李国伟,并鼓励李国伟创作这类海外近年出现而且又深受小读者欢迎的一种儿童文学新品种。在黄庆云鼓励下,1987年李国伟写出了国内第一部自我历险小说《少年警队》。自此--发而不可收,他又一口气写了《连环大追捕》、《藏宝地图》、《C计划行动》、《诺西森林的野人》、《误闯毒窟》等。“少年自我历险小说”一问世,就得到了小读者的青睐。《少年警队》很快再版,总印数己达35000册,并与《小兵张嘎》等名著一起,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列入“小学生丛书”。
6. 双媒互动小说。即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相结合的新型小说。我国第一部双媒互动小说是1999年12月由北京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你好,花脸道!》该书在以传统纸介质出版的同时,还在互联上推出了“花脸道初中部”网站,而网页上的内容与书本内容并不相同,更多的是书中信息的延伸与拓展。该书故事轻松幽默,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同时,网页内容也非常丰富,除了一系列精彩的小说片断、各主人公的个人主页之外,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花脸道初中试卷,考题涉及血型、星座等当下中学生关心的话题。网上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更新一次,充分体现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丰富性。此外,读者还可通过该网页,与书中主人公进行直接交流,或者在网上重新编写、续写有关情节,书中描绘的虚构生活将变为读者能在网上亲眼见到和参与的虚拟实境。由此,“读书又上网”成为了阅读该书的最佳方式。读者在书中读到的虚拟世界――花脸道初中部与网上的虚拟现实是统一和互补的,作者和编者充分借鉴了网络多媒体技术中“虚拟现实”和“超媒体”的观念,由此开创了网络时代少儿图书创作与出版的新形式,即一种体现信息高科技时代特征的、多种媒体互动的立体化的阅读方式――互动性、操作性,尤其体现了读者与书籍内容之间的互动(最佳阅读方式为坐在电脑前、边读此书边实际对照操作,方能领略此书的妙处),具有多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
在多元化的儿童小说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杨红樱现象”。21世纪初,成都的女作家杨红樱如同“空降”般地横空出世,短短数年创造了新世纪儿童文学畅销品牌的奇迹。随着《五三班的坏小子》、《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淘气包马小跳》等小说被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大牌出版社热力推出,“杨红樱”这个名字在各大书店与图书订货会上占尽风光,受到儿童读者的热烈欢迎。2005年11月,“首届全国校园文学论坛”在深圳举办,主办方特意在孩子们中间进行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知名度的调查,杨红樱及其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双双高居榜首。杨红樱作品连续多年荣登全国少儿类图书排行榜制高点,被国际著名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一次性购走“马小跳”世界全语种版权,创造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大举进入世界少儿图书市场,而且主要是欧美社会的奇迹。
中国的儿童小说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出现顶尖的作品和作家。没有创作出像《哈利?波特》、《指环王》那样有世界影响的好作品,没有作家获得像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等国际大奖。
2.发表儿童小说难。目前,全国的儿童文学刊物少,能发表儿童小说的报刊更少,一般的作者写了作品还要交钱才能发表。再者,出版周期太慢,作品交到出版社,一般半年至一年才能见到书。这两者,严重地阻碍着儿童小说的繁荣和年轻作者的成长。
3.缺少民族品牌。许多作者一味追逐国外的流行作品,从构思立意、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全方位地模仿。没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没有注意挖掘我国的民族特色,没有注意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小说缺乏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淡化,品位杂呈,底色混沌不清。
4. 成人化的倾向严重。许多儿童小说,不仅过多地涉及成人世界的某种内容――权力、金钱、暴力和性,而且连同性恋、伟哥、泡妞等等都写进了儿童小说。作品严重地缺乏儿童生活气息。
5. 缺乏精致多样的文体形式。现在我国的儿童小说形式,大多简单粗鄙。没有像西方经典的儿童小说那样,找到日记体、自传体、对话体、游记体、历险体以及单线结构,复合结构等多种样式。
6. 宣传推销儿童小说缺少方法缺乏力度。缺乏文学评论家对儿童小说的正确评论和引导,往往是媒体批评取代文学批评。许多好的儿童小说,不能尽快改编成电影电视,不能采用多种媒体适应读者的多种感官和多种口味,光靠纸质媒介去宣传推销儿童小说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研究和解决儿童小说如何同卡通、网络、游戏、影视等进行联姻。
参考文献:
1.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2. 汤素兰的 《中国儿童文学现状审视》
3.王泉根的《“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现状堪忧》
4.李东华的《坚守q探索q超越》
5. 李学斌的《弘扬儿童文学的核心价值》
6. 谭旭东的《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阅读数[5620]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一种牵引悬挂组配式可坐水甘薯复式移栽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悬挂组配式可坐水甘薯复式移栽机,属于农业种植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移栽单元和旋耕起垄单元组成的旋耕起垄移栽联合作业机,联合作业机的机架前端具有与拖拉机衔接的三点悬挂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可牵引移动的载水平台,载水平台含有后端支撑在底部滚轮上的平台支架,平台支架的前端装有与拖拉机后端牵引点联接的牵引架,平台支架中部下方固定朝下延伸的圆弧形轨道支架;联合作业机的机架中部固定朝上延伸的圆弧状限制轨道,轨道支架与限制轨道相互插接构成以三点悬挂机构摆动中心为圆心的弧线移动副。本发明实现了在足量载水情况下,自如作业和转弯,妥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载水难题。
专利类型:
申请(专利)号:
申请日期:
公开(公告)日:
公开(公告)号:
主分类号:
A01B49/04,A01B49/00,A,A01,A01B,A01B49
A01B49/04,A01B49/00,A01C11/02,A01C11/00,A01B59/04,A01B59/00,A01B59/06,A01B59/00,A,A01,A01B,A01C,A01B49,A01C11,A01B59,A01B49/04,A01B49/00,A01C11/02,A01C11/00,A01B59/04,A01B59/00,A01B59/06,A01B59/00
申请(专利权)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胡良龙,王伯凯,王公仆,王冰,计福来
主申请人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柳营100号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国别省市代码:
一种牵引悬挂组配式可坐水甘薯复式移栽机,包括移栽单元和旋耕起垄单元组成的旋耕起垄移栽联合作业机,所述联合作业机的机架前端具有与拖拉机衔接的三点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牵引移动的载水平台,所述载水平台含有后端支撑在底部滚轮上的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的前端装有与拖拉机后端牵引点联接的牵引架,所述平台支架中部下方固定朝下延伸的圆弧形轨道支架;所述联合作业机的机架中部固定朝上延伸的圆弧状限制轨道,所述轨道支架与所述限制轨道相互插接构成以三点悬挂机构摆动中心为圆心的弧线移动副。
法律状态:
公开 ,公开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红拖拉机液压改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