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上传部门:本站原创 &作者: &访问次数:3835 & 发布时间:
上一篇教学教研: 下一篇教学教研:
| 版权申明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漳州立人学校小学部网站 地址:漳华路顶路1号 Tel:(总校小学部) 2521628(康山校区) 备案序号:无法找到资源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新课程(小学)》2016年01期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
【摘要】:正情境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让其从这种思维中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能力,情境教学以教育和心理学为基本原理,建立一种以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为依据的师生关系,并培养出认知主体与客体以及师生间积极的感情氛围,通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良好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做到学生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统一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一、情境教学的特点主要特点:行真、情切、意远、理蕴。二、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情境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情境创造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2【正文快照】: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让其从这种思维中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能力,情境教学以教育和心理学为基本原理,建立一种以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为依据的师生关系,并培养出认知主体与客体以及师生间积极的感情氛围,通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良好的情感和优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白炳贵;[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黄民宪;[J];引进与咨询;2005年07期
金锦,张朋炬;[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张清英;;[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邓兰;[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孔凡成;[J];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邓德良;[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吴学敏;;[J];中小学管理;2006年S2期
李晓梅;崔建明;卢飞麟;;[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臧秀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吴玉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杨荣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刘俊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元喆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霍战彬;;[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石柏兴;;[A];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中期成果——论文与案例(部分)[C];2007年
崔艳梅;;[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昂萍;;[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李静;;[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
张志强;[N];中国体育报;2009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高俊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赵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钱琰;[N];绍兴日报;2009年
樟树市张家山学校 陈艳红;[N];宜春日报;2010年
王开宝;[N];伊犁日报(汉);2010年
谢梅 贵州省麻江县碧波中学;[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黑龙江省宁安市河西小学
石少芹;[N];学知报;2011年
闫庆云;[N];学知报;2011年
南郑八一三小学
罗米;[N];汉中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浅谈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和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和作用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有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哪些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教学流派,如,“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单元整合,板块式教学”,“拓展式教学”等等。笔者曾经读过李吉林老师的文章,知道她创造了“情境教学”,于是尝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结合笔
教学实例来谈谈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最初接触情境教学是在十一年前,那时,我还在教初中。当时升学压力特别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语文没有多少好感,觉得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课文,说说大概意思,然后就根据目标进行训练,学生读的多,写的多,俨然就是语文考试的机器。我也很苦恼,一直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重新产生兴趣,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而不是在强化训练下,能填空会回答问题,会写考场作文而已。我在新华书店偶然发现了《情境教学》一书,就买回来了。开始读觉得原来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但后来想:既然书都买了,不妨一试。
记得第一次尝试创设情境教学的那篇课文是《春》,而当时正好是3月底,自然界的花还没开,草还不大绿,春雨也下的比较少。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调动学生的情绪学好这篇美文呢?我就请教有经验的同行,帮我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始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有一首古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就是——《春晓》,一起背一遍好吗?”学生轻松背完之后,接着引导:“春天来了,清晨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极了,鸟儿快活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随机播放课件,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学生都兴奋地竖起耳朵,瞪大好奇的眼睛,仔细听着。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这可爱的鸟儿在哪里呢?对,她在大自然中,让我们循着鸟儿的歌声,走出教室,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去寻找春姑娘美丽的身影吧。请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出发喽——”马上播放欢快的曲子,让学生尽情想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好春色。一段曲子终了,我让学生睁开眼睛,自由来谈自己刚才仿佛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春景?学生有的说看到了樱花盛开的美景,有的说看到了茂盛的大树,还有的说看到了一些蝴蝶在田野里飞舞……
&通过情境的创设,很快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感情和思维都直接切入课文内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次的情境创设采用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几种:古诗引入,音乐渲染激发想象,语言暗示引导。这样的情境创设方法比较适合写景类散文的导入。
&情境创设的方法还有新闻资料法(包括重要图片),这样的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写历史类的文章,可以极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近日有一则重大国际新闻,就是中国的国宝要回家了,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请看一则报道……”接着播放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的新闻,这样的导入,一是避免历史久远给学生带来的距离感,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感觉学习的内容更真实更丰满。这样的情境创设我还在《秦兵马俑》《长城》等课文中,都受到不错的效果。
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于是我经常运用表演的方法来创设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前,我先让孩子回家自己读课文,会查字典的查字典自学生字,不会的可以先让爸爸妈妈读给自己听,听完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小故事。上课前,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演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大部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再学习课文就容易多了。采用表演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主要用在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形象比较突出的童话类课文学习中,如《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狼和小羊》、《小马过河》等。
还有一种情境创设的方法也可以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那就是实物演示法。有的课文是介绍知识性的,有些小小的文艺类说明文都属此类,文中涉及的一些物体学生是陌生的。可以找来典型的物体,配以简要的背景,让学生的思维立刻在具体可感的形象带动下飞起来,感悟也会豁然开朗。如教学《珊瑚》一课,可以找来形状具有代表性的珊瑚,在黑板上画上大海蓝天的简笔画,立刻给学生营造一种身在海边的氛围,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情境创设的方法除了用在阅读教学中,还广泛用于习作教学中,特别是生活再现法,观察法,实践法等,都是最常用的方法。小学生的习作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做基础,所以,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或者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些事,然后写出观察的结果或者做事的经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思体验,在此基础上写的习作才言之有物,真实感人。
杜威在他的书《我们怎样思维》中,用实例告诉人们:“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心理学家也反映:在儿童时期,人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形象化的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情境对于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它是连接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纽带。当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根据创设情境的具体目的,结合本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是事半功倍的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