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血缘化脓性骨髓炎炎打什么抗生素好使。。

论文:浅谈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大网校论文网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3年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慢性骨髓炎78例行骨开窗清除病灶,术后以高浓度抗生素滴注,配合全身用药。结果 经治疗,慢性骨髓炎47例中,优32例,良11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91.5%;急性骨髓炎31例,优27例,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8%。结论 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论文网 /6/view-6690462.htm  【关键词】 高浓度;抗生素;骨髓炎   文章编号:(2013)-12-7523-01   我院采用高浓度抗生素灌注保留法治疗急慢性骨髓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骨髓炎78例,其中男性为33例,女性为45例;年龄为8-65岁,平均年龄为25.7岁;慢性骨髓炎47例(60.3%),急性骨髓炎31例(39.7%)。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选择软组织条件良好、便于清除病灶、有利于闭合的位置作为手术切口。应将骨髓炎窦道完整切除,若不可切除,则应彻底搔刮。对于急性骨髓炎,进行骨皮质开窗,将髓腔敞开,髓腔必须彻底清刮。在清除慢性骨髓炎病灶时,首先行骨皮质开窗,将髓腔敞开,使其呈蝶状,清除死骨及坏死肉芽组织,对于硬化型硬化骨,要切到直至新鲜渗血面出现为止[1]。在骨窗上、下端钻孔置灌注管与吸引管,以成人导尿管作为吸引管,以直径3-5mm的塑料管或细导尿管作灌注管。置入导尿管的长度以骨窗的长度为参照标准,两管平行,方向相反。在插入部分,分别做呈交错形状的侧孔4-8个。两管的末端分别自手术切口的近端与远端,从健康皮肤戳孔引出来,确保两导尿管在行进过程中不扭曲成角。在缝合伤口前必须充分止血,并加压包扎,必要时可采用石膏托固定。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少剥离健康的骨膜,防止感染扩散,避免骨质血运不畅[2]。髓腔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凝血块和碎屑吸取干净。   1.2.2 术后处理   1.2.2.1 局部处理 ①在患者回到病房后,立即进行灌注冲洗,并使用负压吸引。手术后24h内灌注量较大,并且定时使灌注液如流水样溢入1-3min,吸引管应间隔15-30min负压吸引,每次为15-30s。②灌注量与时限。手术后24h内为4h/次,每次1000ml;术后第2-3天为6h/次,每次500ml;之后每8-12h/次,每次500ml,持续8-10d。③灌注液的选用。常规选择生理盐水作为灌注冲洗液。④抗生素的选用与配比。抗生素常规应用林肯霉素、庆大霉素、盐酸克林霉素[3]。抗生素用量:林肯霉素为2.4g,庆大霉素为24万U,盐酸克林霉菌0.9g。滴注方法:每次当冲洗液还剩约50ml时,将前述三种抗生素药物根据药敏试验情况任选一种加入其内,并夹住灌注管,使用负压将髓腔与组织内的灌注液吸取干净,夹住吸引管,再开放灌注管,将含有高浓度的抗生素液体滴入髓腔,并使其保留到下一次灌注。   1.2.2.2 全身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及血培养结果,选用全身抗生素。   1.2.2.3 拔管 当患者体温保持正常、吸引液透明清晰、局部切口没有出现发热、发红、肿胀等炎症现象时,可将两管拔除。拔管前1-2d仍按时负压吸引,吸净髓腔和组织内遗留的液体,但应停止灌注冲洗。   1.2.2.4 灌注管的堵塞及处理措施 灌注管阻塞原因:术后24h内滴注速度较慢;术后24-28h出现凝血块堵塞现象;术后3-5d骨碎屑和坏死组织脱落引起阻塞;负压吸引过大将软组织一同吸入管内,负压吸引太小会导致碎屑、凝血块、坏死物阻塞。处理措施:将吸引管与灌注管进作短暂的相互调换使用,或运用生理盐水逆行加压冲洗灌注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将疗效分为差、良、优三个等级。①差:手术伤口分泌物较多,经久不愈,X线摄片检查显示髓腔模糊;②良:拆线时,手术伤口有少量液体渗出,经数次更换敷料后愈合,X线摄片检查显示髓腔较清晰;③优:手术伤口一期愈合,摄片检查显示髓腔清晰。   2 结 果   采用高浓度抗生素灌注保留法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需3.8天,灌注液透明清晰需4.4天,自插管至拔管时间为8.7天。本研究的78例患者中,慢性骨髓炎47例,优为32例,占68.1%,良为11例,占23.4%,差为4例,占8.5%,总优良率为91.5%;急性骨髓炎31例,优为27例,占87.1%,良为3例,占9.7%,差为1例,占3.2%,总优良率为96.8%。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9.3个月,有3例患者复发。   3 讨 论   由于骨髓炎组织内的死骨没有血液供应,其周围感染的硬化骨是缺血的,如果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法达到病灶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采取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手术的目的在于打开病骨,并将死骨、坏死的肉芽组织及缺血硬化骨清除,恢复病灶的正常血运功能,消除死腔并控制残余感染[4]。手术后,对髓腔实施有效灌注与负压吸引,促使死腔范围缩小,高浓度抗生素滴注保留,远远超过抑制或消灭病原菌所需的浓度。此外,对局部应用高浓度抗生素滴注后,抗生素血清浓度依然较低,因此很少会发生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吸引管与灌注管的设计和放置上加以改进。在灌注管的选择上,采用管径小、侧孔小的细导尿管,在吸引管的选择上,采用管径大、侧孔较多的成人导尿管,能够有效避免,吸引管不完全阻塞或完全阻塞引起的手术伤口渗液、局部肿胀、伤口不愈等。在置管时,运用在骨质上钻孔插入放置的方法,提高置管牢固性。   本组研究中,慢性骨髓炎总优良率为91.5%,急性骨髓炎总优良率为96.8%,说明采用高浓度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庆雄.抗生素液灌冲法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47.   [2] 孟庆丰,李娅,杨旭东,等.骨髓炎病灶置管灌洗方法的改进[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2.   [3] 孙永强,张云彬.慢性骨髓炎新疗法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69.   [4] 王伟.灌流冲洗系统疗法治疗骨髓炎[J].伤残医学杂志,):5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治疗骨髓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