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一、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不同的时期,教育界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x0d第一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显然这种看法是比较传统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育的执行者手中,学习者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这种把教学当做是传递,把学习当做是听讲,把学生当做是容器的课堂显然是落伍的,也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x0d第二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算独白而非教学;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只能算自学而非教学中的学,因此构成这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有:(1) 讲解(教师的活动);(2) 学习(学生的活动);(3)教材.此观点认为: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其中教与学是以教材为媒介的,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认识活动.这种对教学活动本质的重新认识,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x0d第三种理解,即后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这种认识以实践理论为依据,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x0d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能力,学生是这种交往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而教师作为交往的另一方,他们更多的却是责任,是想方设法地给予学生交往的环境与机会,让学生在交往中获得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的责任.所以,交流、交往、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后现代教学的本质特点.从把教育的本质看作是传授知识或师生共同活动,转变到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交流、交往与沟通,并且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活动,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详解教学点】第一则:教学点究竟是什么? - 中国教育装备网
【详解教学点】第一则:教学点究竟是什么?
中国教育装备网
  摘要:教学点是解决偏远山区农村适龄儿童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学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教学形式?它的出现又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将一一解答以上问题。
  从即日起,栏目【详解教学点】将定期推送关于我国偏远山区教学点的开展情况,帮助你快速了解教学点的最新信息。
  教学点释义
  教学点是以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为主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它是为了我国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设立的。
  教学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点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农村教学点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私塾。之后的村学、乡学及初小等都是教学点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形式,它的存在保证了偏远落后地区儿童的启蒙教育。教学点这种教育形式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趋势,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下降,使得农村学校规模减小。加上偏远地区的落后的交通,人口密度小等不利因素,决定了偏远农村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的必要性。
  中国偏远地区农村的状况,和解决区域内校际资源均衡的政策要求,决定了必须要设立农村教学点,以缩小城乡在基础义务教育的差距。
  教学点的意义
  农村教学点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没有教学点之前,很多的山区儿童每天上下学需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在寒冷的冬季,很多的孩子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顶着咧咧寒风赶路上学,求学之路非常艰苦。成立教学点,大大方便了这些偏远地区适龄学生就近入学、减少上学成本,显著提升学习质量。
  在乡县级义务教育的发展中,教学点有利于促进偏远学生就近入学、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解决了当地学生义务教育的问题。因此,教学点不仅有助于解决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而且能够发展成为山区义务教育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点的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学点的扶持政策基本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点的扶持政策多为提升教学点教师待遇,加大在教学点硬件建设上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地区政府的教学点扶持政策,目的在于加强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学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扩充教学点生源,为附近的乡村适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下期的【详解教学点】将为你介绍教学点在我国的现状,以及教学点在实施中还存在遇到的困境与瓶颈,敬请关注。
& & 更多信息请查看企业专区: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
微博关注:
教备网在线客服:
客服联系热线:
投稿/访谈/求购/报价:
商务合作/广告代理:
邮箱:ceiea@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ceiea@  客服热线:7 、 、310352  传真: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号  ICP备案号:皖ICP备号
 网络实名:教备网合适的教育又是什么?
时间: 16:43:06
教育大家陶西平为您解读&适合的教育&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正在广泛关注和深入研讨的热点话题,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要靠适合的教育来培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又有那些特性和标准呢?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国教育学会将于-29日,以&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为主题,在福建厦门召开第28次学术年会。国家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陶西平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张民生将应邀到会作大会主旨报告,届时,您可近距离分享他们精彩观点和独到见解。
  陶西平在《最好的未来&&一种视角改变着教育》一文中曾经指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通过创造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创造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优势潜能,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今天,我们重温陶老这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会对本届年会主题&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最好的未来&&一种视角改变着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期。2010年中国在读学生规模为:幼儿园2976.67万人、小学9940.70万人、初中5279.33万人、普通高中2427.3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2231.76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105万人。现在教育发展的重点不是规模的扩大而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在信息时代到来、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的时候,以工业化时代的教育理念支撑的学校教育,陷入了诸多困惑。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来德&比 奈为了能够区分孩子的学习能力,发明了第一个智力测验。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尔海姆&斯 特恩提出了&智商&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这种智力理论应用于教育,就产生了一种人才观、学校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支撑着学校教育制度,并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以这种智力观为基础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成为近代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支点。
  这种传统的教育视角主要表现是:重视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奠定学生的全面基础而忽视发展不同学生的优势;重视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律而忽视针对学生不同特点的教学;重视以统一标准评价学生而忽视多元评价。
  教育界也在寻求教育的新视角,譬如,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特别是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在中国教育界产生巨大反响。
  日&20日在山东诸城召开了&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题研讨会,这次会议明确了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目标,标志着多元智能实践的课题研究开始了。
  日,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并被确定为&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本课题进入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实践研究阶段。
  这个课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借鉴&,一个是&实践&。
  &借鉴&是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是从基础层面到技术层面的完善的应用理论,而是以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的认知的教育哲学,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所揭示的人的智能结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成为一种审视教育的新的视角。
  &借鉴&是从中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结合点,吸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成果,并在我国的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和创新,使其在转变观念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践&是指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涉及到一些我们力所难及的脑科学研究领域,因此,课题把重点放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上。明确地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践层面上的价值,在于它体现的教育哲学有助于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激发教育创新。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促进了实验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对推动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传播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
  (一)对传统教育智力内涵局限性的挑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不应局限在以语言和逻辑智力为核心的传统智力,因而,挑战了传统智力内涵的局限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存在智能等。因此,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智能 结 构,自身的优势智能,不能以单一目光看待学生。学生没有不好,只有不同。人人都能成  功,都有成材的潜能。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二)对传统教育智力与现实世界割裂性的挑战
  传统智力理论注重人脑的智力水平,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智能,人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智能,从而把人的智力和现实密切结合起来。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一定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智商测试中的智力概念,主要是指解答问题、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概念不是单纯指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是指解决问题和生产产品的能力。
  (三)对传统教育智力活动与道德教育割裂的挑战
  传统教育的智力活动比较单一,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种凝固性,使得智力活动成为多种智能互相作用以及智能与道德相互作用的过程。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没有一种智能本身是道德或者不道德的,任何智能都可以用来做出对人类具有贡献性或破坏性的事情。显然,我们必须努力同时培养智能和品德,并尽可能使二者并驾齐驱。&
  他同时指出,&新千年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认真研究我们的各种智能,以及如何恰当地运用它们。我们必须想出办法,使智能和道德结合在一起,共同创建一个所有种族都愿意生活的世界。即使一个由&聪明人&领导的社会,仍然有可能自我爆炸或毁灭别的国家。因此,智能虽然极具价值,但是正如爱默生这位着名评论员所说:&品德比聪明才智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正确的。&
  传统智力理论只局限于学业智力范畴,只通过传授学业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只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一系列偏颇不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教育难以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人的发展,影响了不同学生潜能的开发。
  单一的智力观引导学校教育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为目的,适应和强化了教育的应试化倾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智力理论支撑了教育应试化现象,而多元智能理论挑战的正是这种应试化现象。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给中国教育界的启示
  全国多所学校参与的&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给中国教育界带来许多启示。
  (一)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
  &人永远是目的&&&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情况下,要始终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把人作为目的,这是人类尊严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学生当成手段。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主要指三个方面:第一,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第二,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的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而树立&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理念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是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回归教育本源,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把&面向全体学生&理解为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有共性:共同的生理基础,共同的生存方式,共同的时代特征,共同的发展环境。但学生也有差异:生理基础的差异,智能结构的差异,不同时代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差异,生存环境的差异,成长历史的差异。
  我们探索出许许多多以&理想的学生&为对象的规律和模式,以为它们可以在每个学生身上发挥教育作用。当然,这些规律和模式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借鉴,但它们在实践中往往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学生&。
  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以及原有的学习史造成的发展基础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他与别人的不 同,而且,影响每个人内因发挥积极作用的外因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教育学发展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这一个个不同的&非理想&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停留在对一般规律进行研究与应用的层面,以假设的学生逃避现实的、具体的学生的挑战,并以固定的模式为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那么就难以真正引导学校和教师面对现实的、个体的差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性。
  (三)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研究学生可以说是一个与教育的产生相伴而生的古老的话题,而我们今天之所以再次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提出来,一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变化很大,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他们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都与原来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二是因为现在我们对学生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学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加以强调。
  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比较多地重视课堂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和通用原则的运用,而忽视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研究教学。这种方向性引导的偏差使得教师越来越漠视对教育对象差异性的分析,越来越远离所应追求的教育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学生也就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
  (四)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
  教育需要模式,但是绝不能将这些模式神化,并且凭借权威不加区别地推行这种模式,甚或将这种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教育教学工作。要重视研究不同的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变量,这样才能减少其对教育效果的制约。
  通过创造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创造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优势潜能,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是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既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又是个性发展的过程;既是融入并服务社会的过程,又是个性充分张扬的过程;既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又是发展优势潜能的过程。
  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达成教育目标具有本源性意义。
  作为一种关于&人&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智能结构的研究出发,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提出了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为回答当代教育面临的困惑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角度地阐释和应用这一理论,从而在呈现百花齐放局面的同时,也引起了百家争鸣。有人对推进这个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抨击,其实,有些曲解的产生在一种理论被逐步接受和应用的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至少说明它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是一种可用和有用的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并不是教育学,它并没有直接提出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案。但它所提供的视角改变了教育,并且给面向未来的教育留下了广阔的探究空间。
张绪培:办不一样的学校 培养不一样的人才
  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困惑和需求,为学生传道解惑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要了解学生的习惯、兴趣和志向,养成好习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潜质、兴趣与志向的统合,做好人生规划。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基础教育到了普及的阶段,我们追求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的、全体的教育。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求是多元的。由此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不一样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指出: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广大中小学校长作为一个关键群体,其重要使命是办不一样的学校,培养不一样的人才。
  作为访谈嘉宾张绪培将出席于11月28-29日在厦门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就&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这一年会主题,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研讨和交流。今天我们先为大家奉上《办不一样的学校 培养不一样的人才》这篇文章,您将可以从中了解到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
  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广大中小学校长作为一个关键群体,其重要使命是办不一样的学校,培养不一样的人才。
  基础教育到了普及的阶段,我们追求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的、全体的教育。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求是多元的。由此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不一样的。长期以来,我们企图把不一样的人培养成一样的人,于是就带来了烦恼:学校有烦恼,教师有烦恼,家长有烦恼,学生更有烦恼。教育质量主要不是指分数的高低,其指向应该与教育的本旨相一致: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培养出来的人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给每个人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同样,教育培养的人最终要回到社会,所以教育培养的人要能动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人才。
  从公平角度来说,让每个不一样的人接受一样的教育是最大的不公平。所谓教育公平,一是有教无类。每个人都要有书读,而且要有相对好的读书条件,这是机会公平。二是因材施教。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材&量身定做、去教,最终实现人尽其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办好每所学校。需要注意的是,办好每所学校并不是要把每所学校都办成一样的学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能够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让他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内部要进行协调,要尊重各类学校。同时,要改变教育局长当大校长的局面。每个校长必须认真琢磨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实施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
  校长要办自己的学校,培养不一样的学生,首先就要研究学生。校长要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困惑和需求,为学生传道解惑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要了解学生的习惯、兴趣和志向,养成好习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潜质、兴趣与志向的统合,做好人生规划。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学习才能由&外压&变&内驱&,从而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问题。
  其次是研究课程。校长要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建设首先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满足他们的需求。&校本&的依据是&生本&,&校本&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生本&。要教学生学得会的东西,教与学生性向一致的东西。校长要努力增长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包括必修课的目标设定、选修课的开发和使用、学校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再次是研究课堂。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渠道,是师生生命消耗最多的地方,校长理应关注课堂。目前,学校存在大量的&题海战术&现象,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破坏性。所以,校长不能再去表彰搞题海战术的教师,要把其后路断掉,鼓励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解决&会&的问题。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能力为重,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最后是研究资源。校长要研究用现代教育技术去实现教育的个别化,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校长要实行民主化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给教师搭平台,引导教师常反思。学校要善于教育、引导家长,统一家长的思想,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开放办学,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校长要勇敢地引领社会舆论,而不是被动地满足某些人的需要。
  当然,要让校长办不一样的学校,培养不一样的人才,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十分重要,这是重要的保障条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就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校长做校长,局长做局长。我希望更多的校长能够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学生,为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张绪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分论坛主持人张鹏举解读&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鹏举将受邀担任学术年会第4分论坛主持人,就&语文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这一主题与业内相关专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展开研讨和交流,届时,热忱欢迎您与我们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在笔者听过的语文课中,不乏精品好课,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尽如人意。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上得太&飘&。何谓&飘&?&飘&,本意为&随风摇动或飞扬&,引申为&轻浮,不踏实&。现代汉语中含有&飘&字的词多有摆动、浮动、流散、摇曳、游荡的意思。以&飘&形容对语文课的感觉,是说课上得不扎实、不到位、不饱满,或如断线的风筝,或似脱缰野马,或像水中浮萍,或若山中云雾。笔者将其概括为四相,即散而无神,浅而无根,乱而无序,淡而无味。
散而无神 方向失控
  先说散而无神。&神&是什么?&神&就是精神,即事物的主宰、统帅,也指主旨、宗旨。说一节课上得散而无神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文本的解读过于涣散,不聚焦,不完整,缺少&篇&的整体感;二是指课堂总体设计无重心、无主帅,好似面面俱到,却又面面不到。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情况是交织重叠在一起的,故统称为&散&。
  这种&散&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偏解。所谓偏解,是指当文本出现可能有多种解读结果的时候(这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遇到),不能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反而将多解中不太适合学生的那一种作为&主解&。比如《柳叶儿》这篇课文,是赞美、欣赏童心童趣,领会作者对柳叶的感恩之心,还是强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语文课变成忆苦思甜教育?再比如《散步》一文,是定位在赞美亲情,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还是感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显然,对两篇课文的前一种解读定位相对恰当,后者则或有些偏离课文本意,或偏离学生实际。
  二是&旁解&。所谓&旁解&,就是以目标文本作为一个点、一个话题放开去,脱离了目标文本,也可以称作&漂移&或&放飞&。这种解读还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即&拓展&。
  三是&肢解&。所谓&肢解&,是忽视文本阅读的整体性,阅读中只抓住所谓的重点段落,而置课文其他重要内容于不顾的做法。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显然与《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要求相违背。
  对文本解读的失误,自然带来了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跑偏&,失去了对方向的掌控,这就非&飘&不可。
浅而无根 脱离传统
  次说浅而无根。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小而言之,一篇课文的&根&就是用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最基本单位,即字和词。脱离了对这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的理解,去分析课文内容及主旨,就只能是浮光掠影,难以深入,显然无根;大而言之,就语文课程而言,汉语并无古代现代之分。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的两个不同时代概念的表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天然血脉联系。古代汉语孕育、滋养着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凝聚着古代汉语的精气神。古代汉语的凝重洗练、典雅庄肃、简洁明快,铸就了现代书面语言的内在神韵。因此,古代汉语就是现代汉语的根,脱离了对古汉语的源流回溯,对现代汉语文本的理解必定是肤浅的。
  就教学方法而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积累了汉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顺应汉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先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是珍贵的教育财富,也是现今语文教育方法之根。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中蕴含着博大恢宏的中华民族文化,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在汉字、汉语、汉文化框架中诠释语文课程。在这里,语言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此&体&体现着人文性,是本,是根,而工具性则体现了&用&。以上这些,无不聚焦于课堂之上,有根则实,无根则虚,无根必&飘&。
乱而无序 不得要领
  再说乱而无序。这里所说的&序&,主要是针对一篇课文的解读顺序而言。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做事如此,读书亦然。而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随欲而教,将完整的课文随意拆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而无序。宋代教育家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读书&切不可容易躁急,厌常喜新,专拣一等难理会无形影的言语,暗中想象,杜撰穿凿,枉用心神,空费目力&。这些主张既是读书法则,也是语文教育经验之谈。
  文本解读之&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而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用心躁也&。心浮气躁,必不得课文门径而入。虚头巴脑,如何不&飘&?
淡而无味 缺失文化
  最后说淡而无味。好的语文课讲究上得&有味道&,什么味道?有人说是&语文味&,而笔者觉得这个&味&应该是&文化味&,即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味&怎么体现?它应该体现在目标定位,体现在内容取舍,体现在学习方式,体现在教师的仪态风度和言谈举止。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所谓&基本&,就是必不可少;说它是&功&,就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具备相当高的造诣,比如对文本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达到或接近书法水平的板书功夫,准确生动、妙语联珠、引人入胜的表达功夫,等等。
  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教师的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音频的多了&&这多与少的变化,正反映了语文课堂&文化味&的缺失。所谓多了声光电,少了读写说,这无滋无味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多了轻浮,少了凝重。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何不从&防飘&始?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
  张鹏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参与多种丛书编写,著有《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基本问题》;并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学》、《民族教育》、《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等报刊发表文章;主编《聚焦中学课堂:反思与评价》、《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参与北京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策划与编写;主持&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等多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教育部课题,并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若干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过程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