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阶段”项目规划属于什么阶段段

浙江省2009年07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浙江省2009年07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7盐城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4:31:38 | 江苏教师考试网
| 江苏教师微信号jsjsksw
科尔伯格是在皮亚杰基础道德发展阶段论之上的发展和完善。皮亚杰我们之前学过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感 前 具 形,皮亚杰在认知基础上得出了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前 他 自 公。今天学的科尔伯格可以和之前皮亚杰做个比,皮亚杰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就是两个故事成对出现,通过儿童回答来判断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的要更为复杂一些,采用的是道德两难的故事方法。就是一个故事,出现两难的情景,使儿童道德认知上产生冲突,进而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那么最经典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欧洲的小镇上,海因茨的妻子得了重病,镇上唯一的一家药店出售这种药,而药店的老板把药的价格提高了10倍,既不肯便宜卖药也不同意之后补钱,万般无奈海因茨选择偷药。为什么说是两难呢,一个是因为偷不对,没有道德触犯法律,不偷呢,妻子可能失去生命。针对这个两难的行为让儿童进行判断,得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三水平是前习俗平水,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首先看看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那么什么是习俗,就是人和人最一般的关系,也是公序良俗。前就是在这个水平之前,还没有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的都是自身。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一个是相对功利阶段。
先看一下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服从权威和规则,避免惩罚。认为受到惩罚的行为是不好的,受到表扬的行为是好的。这个阶段没有形成真正道德的概念。问这个阶段的儿童应不应该偷药,有一部分认为应该偷药,不偷药妻子就死了,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应该受到惩罚。一部分认为不应该偷,偷药是不对的,会受到惩罚。他们判断都是围绕了是否受到了惩罚。
第二个阶段是相对功利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在认为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判断行为主要是看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利益。问这个阶段的儿童,一部分儿童说应该偷,如果不偷妻子死了,就没有人陪了,自己多孤单。一部分儿童认为不应该偷,偷了就犯法了,该进监狱了,进监狱还是自己没有人陪,还是一样孤独。这两个阶段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这个是前习俗的两个水平。
现在来看看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儿童开始关注人和人最基本的关系。这个水平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一个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先看寻求认可定向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注重人际关系,关注名誉,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赞赏。也称好孩子阶段。问这个阶段的儿童有的认为应该偷,不偷不是好丈夫。有的认为不应该偷,偷了不是好人。他们总是围绕着是否得到别人的赞赏。关注别人的评价。
下一个阶段是维护权威或者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权威和我们之前的权威不同,之前是家长,老师,成人的要求,个权威指的是法律的权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这个阶段把法律和道德等同。认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就是道德的,不符合法律的就是不道德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狭隘,我们知道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线,而道德则是更高的要求。这个阶段大多儿童认为不应该偷药,偷药违反法律,是不对的。遵守法律权威。
下面就是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儿童判断力超过了人和人之间最一般的关系。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和良心定向阶段
来看一下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个阶段认为法律和法规不是不变的,是可以商定的,如果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可以修改的,这个阶段也是服从法律只是认为可以商量可以商榷的。问这个阶段的儿童,儿童认为虽然偷药不对,但是法律也是可以修改的,对海因茨可以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最后一个阶段是普遍原则道德阶段,这个阶段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能以公平,公正,平等、尊严等一些原则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问这个阶段的人,一部分认为应该偷,人类的生命高于一切,一部分认为不应该偷,法不容情。应该采用别的手段。
以上就是科尔伯格三水平六个阶段。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jsjsksw
扫一扫 &关注更多考试资讯!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访问:丨
手机用户点击访问移动版:
责任编辑(丁雪松)
相关文章推荐
提问人:jiaotashdi|03-01已解决
提问人:priority|02-11已解决
提问人:Kyling370|02-11已解决
提问人:WANGJINGZENG|02-08已解决湖南岳阳经开区2011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一) 三亿文库
湖南岳阳经开区2011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一)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岳阳经开区教师招聘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2.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D.学 3.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
) A.1789年
D.1897年 5.教育研究中的最基本方法,旨在说明或描述变量的特质,关注对背景条件和事件的解释的是(
) A.行动研究法
B.内容分析研究法 C.描述性研究方法
D.调查研究方法 6.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 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 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渡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9.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
)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A.难度
D.区分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说明此处的教育教学规范是(
) A.强制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权利性规范 11.学习整数的加减后再学习小数的加减,这是(
) A.迁移的作用
B.复习的作用
C.转移的作用
D.扩散的作用 1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三、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德育的(
)。 A.发展性
D.社会性 1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5.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强调(
) 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17.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前运算阶段 18.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是(
) A.发展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9.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 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
)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学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20.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
) A.访谈调查法
B.测量调查法
C.表格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教师群体的心理功能有(
) A.团结功能
B.教育功能
C.归属功能
D.认同功能
E.支持功能 3.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哪几点?(
)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
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 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
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 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4.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E.自主感对孤独感 5.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功能有(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E.情感交流 6.班级发展的阶段包括(
) A.松散的群体
B.合作的团体
D.小集团 7.教学媒体包括(
E.图片 8.姿态表情可分为(
) A.面部表情
B.身体表情
C.手势表情
D.语调表情 9.学生具有的特征包括(
) A.向师性
D.主动性 10.意志的品质特征包括(
) A.自觉性
D.坚韧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2.任何教师上课前都应该写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可以有详有略。 (
)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其发展而发展的。
) 4.强烈的爆发情绪和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是青年初期学生情绪的特征。0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学生。
)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7.教育的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 8.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
) 9.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 10.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愉快教学法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4.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中学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分析(10分) 常常有高考生问个不依:“在开始复习阶段,我感到学习效率高,收获大,进步也快。可是随着复习的深入,虽然和原先同样甚至更加努力,但却觉得自己活得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先记住的概念、定理,在脑海中也不再清晰。有时一点都学不进去,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使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请分析上述“高原现象”的成因。 七、作文 材料:对于学习,有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对于教书,古人云,“有教无类” 要求:结合上面的古语。自拟题目。
写一篇关于教和学的议论文。1200字左右。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参考答案 一、单顶选择题 1. D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2.A
解析:略。 3.A
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4.C 解析:1879年,冯特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 5.C
解析:描述性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旨在说明或描述变量的特质,关注对背景条件和事件的解释。 6.B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 7.D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 8.B 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 9.B
解析: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性和一致性。 10.D
解析:从“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实施家庭教育”中的“可以”一词可以看出,此处教育教学规范是权利性规范。 11.A
解析:学习了整数的加减再学习小数的加减,这是迁移的作用。 12.B
解析:巴班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所谓“最优化”,简单地说,就是用最短可能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 学效果,即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所应担负的任务。 13.D
解析: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德育的社会性。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联系客服:cand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5岁男人属于哪个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