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学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事实上,数学知识源于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而逐渐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到现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都是数学文化的基础部分,再经过科学的编排,课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很强。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只是机械教和学,脱离了实际生活。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习和运用中提高能力。
一、联系生活,完成“抽象—具体—抽象”的转化。
抽象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的属性及其关系的思维活动。现代的科学文化正是由先辈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总结加工,经过科学的抽象而形成的,它的理论性很强,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数学也不例外。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知识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的,并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现行的小学数学课本只是解决了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哪些知识,学生要学哪些知识,并且大都是概念和结论,并未解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加工,化“抽象—具体”,将抽象的知识还原到具体环境中去,再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由他们完成“具体—抽象”的转化,即由学生对老师所创设的具体事物进行他们自己的抽象加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到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去(创设情景),使之具体化,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加工,使他们在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第一次见到15+3 × 2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呢?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自己的抽象加工得出结论,其效果不大一样。我认为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即“抽象—具体”。可以给同学们讲故事:小芳今年要上二年级了,旧书包已经破的不能用了,妈妈决定带小芳到商店里买书包,同时也买支笔。老师出示标价15元的书包和标价3元的笔,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帮他们计算一下买一个书包和一支笔需要多少钱?学生能马上回答出来。接着继续讲:小芳又说:“妈妈,要是这笔突然损坏了怎么办呢?还是买两支笔吧。”同学们经讨论列出两种算式:15+3+3= ,15+3×2= 。第二步:引导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讨论研究。15+3×2先算哪一步呢?有的学生说先算15与3的和再乘以2 ,有的说先算3与2的积再和15相加。经过讨论学生意见趋于一致(有部分学生是根据结果推算运算顺序的)。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先算3×2呢?根据事例说明,”最后学生搞清计算两种物品的总价时,首先要先算书包和笔各用多少元,然后再计算总和。第三步:在具体事例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抽象。教师不急于说出运算顺序,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时的情况和计算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抽象概括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再如:角的概念教学。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角吗?举几个例子。同学们会说出许多(有的不一定正确),然后让学生摸一摸书本的角和三角板的角,再问:“角与颜色材料有关吗?”老师再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同学们,你们看这张纸有几个角?根据老师的举例和你手中的材料你能画出一个角吗?让学生动手动脑画,然后根据学生所画角的图形和实物,由学生总结出角的顶点,边,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角。这样所学到的知识要比学生死记硬背强得多。
二、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能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就学生而言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生活实践来提高我们适应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
1、在应用中认识实际生活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课本上的数学问题。学生只会按书本上的要求,解答书中所列出的几类问题,不去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反复训练,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学生在这种应试要求下,整天都在反复操练那些枯燥的公式,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思想指挥下,只能培养出一批“书呆子”,也只会纸上谈兵。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让数学教学走入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在应用中认识实际生活。
如在学过圆柱体的表面积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请你想法测量一下自家的铁皮水桶,然后计算做这样一个水桶,最少用多少铁皮?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都将自己测量计算的经过说了一遍。他们都很容易测出了桶高,但在测桶底直径时遇到问题,无法测定圆心,怎样测出直径?经过同学们的动脑思考和家人帮助,他们找到了几种办法。有的用一条细线,一端按在桶底边沿上,另一手拉直细线,沿桶底边运动。记下最长时线的长度(如图)即为直径的长度;还有同学是这样测量的,方法是:他们用一线绕桶一周,测出了桶底的周长,然后在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了半径,进而计算出了桶的表面积。通过测量计算,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观察测量,他们知道要求所用铁皮面积,桶只有一个底面等实际问题,还知道了做桶时,铁皮的接口处都要掺叠一部分,所以对本题计算结果近似时,不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采用“进一法”取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这道家庭作业题,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更认识了实际生活。
2、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完善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就学校的教育功能而言,学生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死”知识,学生只有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融合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卢棱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或他人处学来的知识要深刻的多,清楚的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如:在高年级学过比例尺后,我在周末给学生布置如下一题:自找材料,计算安阳—北京,安阳—林州的距离。假如你要到两地去旅行将采用何种交通工具,乘这些交通工具费用是多少?如给两昼夜的时间(即用周末两天时间),你要去北京怎样安排行动计划。在星期一上课前,同学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三三两两相互合作,找来了地图(安阳地图,河南地图,中国地图),测量计算两地间的距离,并利用双休日,到车站处打听车次时间和票价,这些学生从不关心的事,成了他们交谈的热点。他们为乘哪次车和怎样安排行程争的面红耳赤,通过这次活动,既巩固了比例尺的知识,又加深了对实际生活的了解。也有教师在讲过这节课后,给同学们上了一节活动课,他说:学校想要绘制一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咱们同学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同学们都信心十足的回答,能!接着老师宣布了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有的测绘操场,有的测绘教室,有的测绘办公室等等,最后绘制了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都兴奋不已。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要考虑知识的应用,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又从中了解社会,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还可以输入300个字
相关知识点文章
热门文章排行
看过该文章的人
确定要删除本条回复吗?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 一诺的blog - 连云港教育博客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摘要】:数学伴着我们成长,数学伴着我们进步,数学伴着我们成功。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需求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1.实际教学的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对自己素质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但我们的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某种“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信息更准确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解题能力不强,正确率低下,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
2.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提出:“(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不仅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又是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特点
1.让儿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
长期来我们在教育中提倡一个“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评价一个人,只要他是什么“人物”就认为他就好;评价一件事,只要这件事结果好就一切都好;评价一节课,只要这节课学生解决了问题就行。我们很少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效率,解决问题所花的成本,这个问题解决对今后将产生的影响。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一个终极目标是应该,也是可以落实在我们的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的,但是每当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比如,我们在处理小学数学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时,就一改传统的以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目的,我们将教与学的目标确定在“通过感知周长的意义,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们将整个课堂设计成了这样几个环节,“通过事物感知周长的意义”——“探讨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们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一些多边形,让学生感知物体周长是指什么;然后,我们出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物体,提出:怎样能够知道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出“用绳围”、“用尺子量”、“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物体在桌面上滚动”等很多方法;再后,教师只是提示了各种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地方,就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决问题;学生从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解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周长的解决,直至课堂结束时,教师才提出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的周长问题用什么方法好?整个一节课,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用了近三十分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进行了“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学习活动。
&2.让儿童时刻处于积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中
&学校的学科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本质就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儿童的认知素质。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两个有背于这一主旨的地方。第一就是将小学数学严格的划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应用教学”,同时将这些分类泛化,弄出一些教学模式来,什么“概念教学”的归纳和演绎,“计算教学”的算理和算法,“应用教学”的类型和步骤等等。第二就是教学实践中,将活生生数学进行“类型化”分割和“技能化”训练,比如将应用问题划分出什么“平均问题”、“相遇问题”和“归一问题”等等等等,将计算问题弄成“操作技能训练”,大量的人为分类题目进行练习。这些问题严重违背了教学是为了发展人这一个宗旨。我们在教学中,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问题解决”这一层面上靠,不仅是“应用教学”,还有“计算教学”,还有“概念教学”等等。比如,我们的“小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小数乘整数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开始就“复习整数乘法的计算道理和计算方法”,然后出示一个小数乘整数题目,提出“怎样解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师生分析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归纳,最后教师仅仅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今天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从而归纳出“将新问题还原成学过的问题”,这种“化归”学习的方法。整个一节课师生都处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
3.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刻都凸现出问题解决策略能力培养&
教学的真谛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会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当今学习的一个根本问题,“学会学习”的达成应该是衡量一个教学好坏的重要指标,而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途径,正由于此,我们长期来制力于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我们将此研究的突破口定在了“解决问题学习策略”上,经过实践我们提出了大量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学习策略,通过结合教材上的问题解决的学习,从“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策略技能”、“解决问题学习策略意识”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发展人的目的。比如,我们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候,采取了“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设计解决步骤”——“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反思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抓住“以旧(长方形面积)引新(平行四边形面积)”,突出学习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可喜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学生都能自觉地运用这个策略进行学习。
三、“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现状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另外,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生A回答:因为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5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4邻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的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四、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措施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标中指出,“解决问题”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1.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等教学手段,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能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初步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问题时,通过简短的引入语言,呈现七个小矮人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会被这生活场景所吸引,头脑中马上闪现出小矮人、筷子,杯子等都有7,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有关6和7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它是如此亲近,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2.用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故事带进课堂,用故事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学《十几减几》时我们就可以用《小猫钓鱼》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帮小花猫和小黑猫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氛围就会更加愉悦。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内容充实形象,有“声”有“色”,给师生们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让原有的模式化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更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
1.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就是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传授各种知识,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应运用启发、领引、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做到“目中有人”,以便因材施教;在讲授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是为了,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面对包罗万象的实际问题,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略,积极主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加强体验,充分“熟悉”生活和理解各种信息;注重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路和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
[2]王建林.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
[3]屈建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10期.
[4]李平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11期.
[5]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2011年.
[7]林崇德主编.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
[8]钟启全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杜晓新.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杜一凡.儿童探究式学习策略培养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2005年.
yinuo | 阅读全文(1593)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一诺的blog /42506/index.aspx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当前位置: &>&&>&&>&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初探
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用学生的生活实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比如,在教学&小数比较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调查一下,同学们喜欢上什么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体育课。那你们体育课上都做过哪些运动?有跳绳,跳远,打篮球,踢足球,乒乓球等。那这节课来比一比,看谁立定跳远跳的最远?好吧?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同学们兴趣也高涨。&&&&&&&&&&&&&&&&&&&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新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来来来,我们把班级成员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跳远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能获得第一名,为能拿到第一,同学们一定要尽力哟,一定要选出你们组里跳的最远的同学来参加最后的绝逐,才能代表你们组的实力。知道怎么样才能知道组里谁跳的最远嘛?那定要把跳的成绩记录下来。知道最后代表你们组参加最后绝逐的人如何比吗?这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时候了。看你们个个身材都不错的,个子高矮也差不多,现在都四年级了,跳一米远没问题吧?同学回答:肯定没问题,我上次体育课上都跳1.60米的哇!那是不错了。那肯定了我是跳的最远的,那第二名呢?我,1.58米,那也不错啊!还可以吧,将来一定要超过他好好努力没问题的,第一名的小李你也要加油啊,不然第二的小彭要超过你了。好了,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跳1.60的小李和跳1.58的小彭那个跳的远了吗老师,这个还不简单,第一名肯定比第二名远了。那你们知道那个这两个数字那个大嘛?应该是小李跳的1.60大。你们说的非常正确,可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是怎么比较大小的吗?不知道啊。那我现在就给你们讲讲,整数上的1和1那个大。一样大了,都是1嘛!对,那小数部分第一位6和5那个大知道不?那肯定是6大了。现在知道小数怎么比较大小了吗?还是不知道啊!老师!你们看奥!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第一位小李跳的比小彭的大,是吧?是的,在整数部分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小数呢其实就是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依次类推同一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先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一样大了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一样大了再比较千分位,如果十分位就已经分出大小了,就不用比较百分位了,千分位了,如果十分位一样大,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那个小数比较大,以此类推,同学们明白了吗?明白了,原来这么简单啊!&&&通过这样教学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参与了进来。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在教学多种方法进行四则运算时,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解决:高速公路旬阳至吕河段于3月1日正式动工,原计划7月底竣工,但由于上级检查,不得不在7月26日前完工,请帮叔叔阿姨算一算他们的可用时间?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迅速拿出了事先课堂上用过的日历,台历,算了起来。很快已经算好了举手的学生接二连三,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学生1:30&2+31&2+26=148(天)学生2:31+30+31+30+26=148(天)学生3:30&2+31&3-5=148(天)学生4:30&4+26+2=148(天)学生5:31&4+26-2=148(天)学生6:21&7+1=148(天)(21周加一天)&&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数学小数加减时,问:你们平时都到商店买东西吗?怎么买?&&&
一名学生说,我今天到校门口买了一把尺子1.2元,买了一个本子0.8元,衣服三角板1.5元,付了10元,找回6.5元。谁来编一道问题并解决?一同学说,买东西过程不变,将付了10元找回6.5元改为付了10元,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迅速拿出练习本,算了起来。学生1:10-1.2=8.8(元)、8.8-0.8=8(元)、8-1.5=6.5(元)学生2:10-1.2-0.8-1.5=6.5(元)学生3:1.2+0.8+1.5=3.5(元)&、10-3.5=6.5(元)学生4:10-(1.2+0。8+1.5)=6.5(元)&&这节课同学们能从生活实例中编出数学问题,并很快应用所学知识多种方法来解决。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