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中职平面设计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模式,打造中职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模式,打造中职高效课堂
——2014年在全国职校教师旗舰群的公益讲座
  主持人、秘书长,各位同行,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今天晚上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优化教学模式,打造中职高效课堂》。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近几年关注的重点。最初思考问题是发现中职生上课厌学、睡觉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我们就想应该想个什么办法来解决。
  先是做课程改革,课程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但再好的课程、再好的理念、再好的设备,最终要落实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因此,我们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在解决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总是跳不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于是我们又思考教学模式的问题。、
  但是,这些思考还很不成熟,也没有进行全面的实验,因此问题很多,这里正好先抛个砖,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与澄清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
  关于教学模式通常是有争议的。
  有人反对教学模式,认为一旦有了模式,就会固定、框死大家的思维,教学就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而,个性恰恰是教师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何况,教学模式也远远不只一种,用一种模式霸占所有模式,也是不科学的。反对者,自然有一定道理。
  但是,凡事都是先有一定范式给大家学习,给大家依葫芦画瓢。如画画,先是从模仿开始,掌握基本方法后,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创新;作文,也是如此。学生学习作文多数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很多作家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谈到了起先模仿写作的重要性。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也应该有基本的模式,基本的教学程序,基本的教学步骤。没有规矩,就难以成方圆。所以,我本人是主张教学还是需要要一定的教学模式的,特别是在没有基本教学范式之前。有了模式大家就好按照模式操作。尤其对初学习者来说,更容易模仿、借鉴上路。
  高效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它有的模式所在。如果说没有,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找到,事实上它是客观存在那里的。
  当然,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既然是“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从时间上来说,教学模式是相对的,不是静态的,它随着教学思想的进步,是不断发展的,是可以革新和创新的。所以,反对者只看到了模式静态的一面,没有看到动态的一面,因此,对模式“固定、框死”的提心显然是多余的。
  那么,中职学校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什么呢?它又是在什么“教学思路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呢?这个等说完几个概念的认识后,再在后面介绍。
  (二)中职课堂与高效课堂  用课堂来介绍职业教育的教学,我总觉得有点心虚。
  “课堂”,多数是普通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职业教育,按理说学生应该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技术、学习技能,怎么能像中小学一样以坐在课堂听课学习呢呢?
  但是,事实上是,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是学校教育模式,课堂仍然是中职学校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学校除了吃饭睡觉、休息活动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中职学生主要学习阵地。而且估计,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不改变,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下去。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必须要面对。
  不过,中职学校的课堂与中小学的课堂并并不完全一样。中职学校的课堂,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教学外,还包括校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因为“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教学教学重要延伸”,广义的中职课堂,还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的课堂。
  不过,我们这里讨论的课堂主要是校内的课堂,包括文化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实践课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形式的课堂。
  关于“高效课堂”,一般也是中小教学教育提得比较多。中职学校有“高效课堂”吗?有课堂教学就当然有高效课堂的客观存在。那么,中职学校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吗?
  二、理想中的高效课堂  (一)什么是高效?  “高效”是“高效率”的简称。效率,原来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意思是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实际收益的比率。高效,就是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任务,取得更多的效果与收益。理想的高效,是在有限有时间内取得最大有效果。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在45分钟课堂教学(假设每堂都是45分钟)中,学生能学到最多的东西,受到最大的收获。
  (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有效,即当前大家所提的“有效教学”。其实,任何教学都是有效的,只是有效的程度不同而已。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最差有课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总觉得提有效教学还不够,应该提高效教学、高效课堂。这就是教学效率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怎么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呢?  课堂教学有不有效、有多大的效,是谁说了算?校长?听评课的教师?教师自己?我想这些都不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学生!正如,苹果好不好吃,不是广告说了算,也不是种苹果的老农说了算,而最有发言权的是买苹果吃的顾客。
  在学校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课堂,教师表现很精彩,也很辛苦,但如果当堂测试学生,结果会发现并理想。这样的课只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并不大。课堂展现的教师自我的专业水平,却看不到或很少看学生的精彩表现,这样的课当然算不上高效课堂。
  因此,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关注学生。教师心中不只是有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更重要是要有学生。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个有民主思想的教师,一走进满眼只有一个个活活生生的学生。教师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
  (四)理想的高效课室是什么样子呢?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根据美国学者梅里尔&哈明(MerrillHarmin)提出的“五品质”高效课堂理论(注:“五品质”指学生课堂有尊严、有活力、能自我管理、有集体感、有意识),提出了中职学校高效课堂的模型。
  我们认为,理想的高效课堂应该是“三高”课堂,即高参与、高活力、高效率的课堂。
  高参与:一是全员参与。高效课堂应该是班上的学生全体积极参与学习,而不是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上看不到上看不到学生打瞌睡,看不到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看不到学生不活动、冷漠、坐等、浪费时间。二是全程参与。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从上课到下课的全程参与学习,中途看不到开小差的学生。三是深度参与。高效课堂应该是有效的参与,每个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推进而推进,而不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参与。
  高活力:高效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充满自信,毫无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没有注视钟表的迹象,时间似乎在飞逝。活动高涨时,看不到学生紧张纷乱、忧虑重重、精疲力竭、觉得有压力;活动较低时,看不到学生低头垂肩,没精打彩,虽然没有表面上的热闹,但内心宁静,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动脑。
  高效率:课堂课堂应该是所有学生完成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全部达到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全部掌握本节课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沟通能力、学习习惯等得到培养与提升。
  其中,“高参与”是“高效率”的保证,如果学生不参与或参与的深度、长度、宽度都不够,教师教得再好,教学效果落到学生身上都会大打折扣。“高活力”是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率”的内在动力,如果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的活力与精神,即使高参与,又如何能保证“高效率”呢?最后,很显然,“高效率”是“高参与”、“高活力”所追求的结果,也是高效课堂最高标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又何谈高效率呢?
  当然,这样的标准有点高。但是,应该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学生和家长期盼的目标。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效课堂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学习。那么,有什么办法保证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全程参与呢?因此,我们必须某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检查作业——复习旧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我们建议课堂上采取“组织教学-布置任务-完成任务-交流展示-评价评估-作品归档-课后作业”这样一种基本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除“组织教学、布置任务”两个环节主要以教师为主外,其余“完成任务”、“交流展示”、“评价评估”、“作品归档”、“课后作业”五个环节,都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独立完成。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教学内容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学基础》课程中《幼儿教师的素质》。教材主要内容只有三个,即介绍幼儿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教材总共只有771字。中职学生不是文盲,如果要他们自学,也能够看懂教材内容;即使要他们背下来,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学生记住的只是死的知识,只解决了认知问题,如何将知识转化或者说内化成能力呢?这样一段内容如何设计教学呢?
  教师A的教学过程:
  1、得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点名两个学生回答。
  2、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幼儿教师的素质。
  3、逐条讲解幼儿教师素质的含义,讲一条在黑板上板书一条。有的有几个教师认真听老师讲解,并不时抄教师板书。有几个学生开始忙杂事。有几个学生开始打哈欠,并开始慢慢趴在桌上睡觉。教师继续讲解着。
  4、上课铃响了,教师简单总结,宣布下课。
  如果用高效课堂的标准来衡量,教师A的课堂显然达不到要求,甚至有效课堂都在打折扣。
  教师A采用的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检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模式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只有少数机会让少数学生参与。
  教师B的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2、导入新课“幼儿教师的素质”,板书课题。
  3、教师逐条讲解幼儿教师素质的内涵,讲一条板书一条,并要求大家齐读一遍。讲解时老师
  举了一些幼儿园的实例。学生边听讲,边在书上划记要点。
  4、讲完后,教师要求大家阅读课本,要求大家熟记 “幼儿教师素质三点的要求”。
  5、布置作业:(1)幼儿教师的素质有哪些?(2)联系自己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教师B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教师A先进的地方讲的过程加入了让学生读、讲完后让学生看书、看完后要求熟记“幼儿教师素质三点的要求”。学生参与度提高了,但是学生记住了“幼儿教师素质三点的要求”,就一定理解了吗?就一定认同了?认知目标达到了,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目标都达到了吗?
  教师C的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两份阅读材料(案例)。材料一介绍上海某公办幼儿园优秀园长沈老师的先进事迹材料(约500字),材料二本市某民办幼儿园巫园长演讲稿《如何加强幼儿园的管理》(约2200字)。
  2、三年级某班学生在实习后完成的《幼师专业学生实习指导手册》。
  2、白纸若干。
  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同学6人一组,分成7组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学生人数,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由上周三年级同学参加用人单位面试导入新课:怎样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
  2、每个组领取讨论案例(两份阅读材料),要求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任务:
  (1)这两位教师和园长,谁在你们心目中更优秀?你被他们的哪一点所感动?
  (2)请你们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评价他们:
  ①第一种方式:请用5-8个词语来评价他们。&
②第二种方式:请用3-5个句子来评价他们。&&&
③第三种方式:请用100字左右的短文来评价他们。
  3、分组完成学习任务:组长简单分工后,开始静静地阅读材料。读完后各组开始小声而热烈地讨论,然后由执笔的同学把讨论结果写在白纸上。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各组自主学习。
  4、分组展示学习结果:各组将讨论结果张贴在黑板上,然后分组讲述自己张贴在黑板上的讨论结果,得出做优秀园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二:教师给每组随机分发10本三年级《幼师专业学生实习指导手册》,要求每组选出三个比较好的同学来,看同学们与园长的理念是不是一样。通过案例分析,由大家得出做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6、作品归档:学生将学习结果张贴在墙上。
  7、布置作业:
  (1)你如何看待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2)阅读材料,对照自己:有不有成为优秀幼教的潜力?为什么?
  教师C教学的教学应该符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基本上做到
了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积极参与,充满活力,可以说是一堂高效课堂。
  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释
  (1)组织教学:这个环节本是常规教学,但是在学校做课堂观察时,经常发现老师忽视这点。组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收心,迅速回到课堂学习。具体任务包括清点人数、学生分组及小组文化建设、清点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如果是专业实训课还要检查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这个环节,有的教师一个眼神交流,就迅速与学生取得良好沟通,为后面顺利推进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布置任务:主要是教师老布置学习任务。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中过去教师准备提问的问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改造成具体的学习,交给学生讨论学习。专业实训课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置设计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交给学生实施完成。
  (3)完成任务:这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完成任务成需的资料、工具、工艺、方案等等,全部可以交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甚至作为小组一员,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交流展示:任务完成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包括展示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习的结果。教师只是倾听记录。
  (5)评价评估:大家对小组展示的结果进行质疑、评价。这个环节甚至可以争论。教师也可故意提出其他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但需要记住的如何解决问题仍然交给学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解决问题。
  (6)作品归档:将学生完成的任务、项目作品,归类存档。
  (7)课后作业:课程结束后,留给学生课后作业。可以是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
  2、教学结构:10+35
  3、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
  3、教学评价:以学评教
  四、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  1、技术知识理论基础
  2、基于工作过程理论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4、学习金字塔理论基础
  3.3.2知识论基础
  人类的知识可分为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两大类。科学知识是认识事物、揭示事物之间关系与规律的理论知识,是描述“是什么”或解释“为什么”的知识。普通教育传授的主要就是这种知识。技术知识是“改造事物的知识”
,是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职业技术教育传授的主要就是这种知识。
  技术知识又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任何一项技术都可看作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的部分和无法用语言给以明确表达的部分构成。”
前者属于明言知识,后者则属于难言知识。明言知识是描述的知识和规范性的知识(如操作规则、程序),难言知识是只可意会不言传的知识,是工作过程劳动者通过经验积累的知识,是经验性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它属于高度个体化的程序性知识。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体系就是要立足于技术知识,着眼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3.3工作过程理论基础
  对应两类知识体系,人类的工作也分为两大体系,即学术体系和工作体系。科学知识主要是将教育对象导入科学体系,将来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这是普通教育担负的主要职能。技术知识主要是将教育对象导入工作体系,为教育对象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岗位工作打下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将人才导入工作体系是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的主要责任。职业技术教育要实现将人才导入工作体系的功能,教学就必须遵循工作罗辑,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换句话说,工作过程就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过程。
  那么,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过程究竟有哪些环节呢?德国联邦职教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总结认为,任何一项完整的工作过程都可分为“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与结果记录”四个阶段
,具体细分为“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定执行-组织实施-进行检查-评估反馈”六个环节。根据工作过程理论,以技术知识学习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也应该按照这六个步骤组织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能够贯穿这六个环节。其实,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做中学,学中教”、“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关于“做学教合一”的思想,我国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来了。陶行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倡导生活教育时,提出“做学教合一”思想,即“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只是当时并没有形成“做学教合一”的具体教学方法。
  在工作过程中,劳动者是工作的主体,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模拟工作过程,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因为他们要亲身参与“工作过程”的全过程,即“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定执行-组织实施-进行检查-评估反馈”的每个环节都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组织、参谋、协调、指导。
  3.3.4学习论基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一度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维果斯基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核心观点是学习不是被动的,不是简单地教师把知识直接装入学生头脑,而“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学习主体的原有知识经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现代教学应该反对灌输式、填鸭式,单一的讲授法已经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了,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等方面,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能充分体现学生中心的特点,这一点正好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显然,建构主义理论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一:
  二、幼儿教师的素质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分为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旧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表现为对幼教对象——幼儿的热爱。这种爱,是幼儿教师建筑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基础上、建筑在正确的教育观基础上的对幼儿的深厚感情的。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而要搞好幼教工作,为人师表,幼儿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同样重要。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这样的教师容易与幼儿打成一片,接纳幼儿,并能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受到教师的感染,有利于幼儿身心的成长。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如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了解洞察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等。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纵然有满腔热情,也难以完成教育任务。当然,只要热爱这个事业,那么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推动一个教师去努力学习,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771字)
&附二: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构建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构建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 针对中职素描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
针对中职素描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
内容简介:
一、中职素描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职素描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理解存在误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等。
1. 学生对素描课认识不够清晰
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初中生和高中生,部分进入中职
一、中职素描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职素描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理解存在误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等。
1. 学生对素描课认识不够清晰
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初中生和高中生,部分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存在厌学的情况。一些学生不清楚素描具体是什么,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素描的理解往往也并不准确。一些素描基础差、功底薄弱的学生甚至对素描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素描的学习,进而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查字典[]
2. 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生
一些中职教师在素描课堂中的教学状态不佳,上课基本是在维持纪律。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情况不了解和教学方法落后。有些教师沿用普通高中的素描教学方法,让学生照着范画画或者直接摆一个静物让学生自己去画,这些是传统的普通高考素描训练模式,显然不适用于中职学校。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十分困难,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与高效课堂相差甚远。
二、提升中职素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面对中职院校重技能和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职素描教学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素描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和促进就业服务的理念。
1. 正确认识素描,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
随着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中职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入专业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共识。中职素描教学应区别于普通高中的素描教学,从学校的实际和专业的发展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中职素描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专业技能、技能与艺术的关系,素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采用创新思维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促使中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此外,素描课程是中职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2. 项目式教学,服务专业能力发展
中职素描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最终目标是为专业能力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在中职素描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定位做好。中职素描教学的目的是为诸多其他专业课服务,因此,教学项目的设置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做到基础与专业相联系,项目与实训相联系,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素描教学的项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切不可使内容难度高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项目的教学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分出不同项目和不同的素描教学内容,如基础造型、平面构成和创意素描以及巨幅创作等,以多样化的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科学发展。
3.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延续性和有效性
随着国家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工业的逐步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如何在中职素描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手段成为很多中职教师探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素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起学生对素描课程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一方面,素描教学的资源可以从网络慕课平台、素描资源共享平台上获取,教师应将先进的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中,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之后,心中仍有疑惑的,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软件、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向教师进一步咨询请教,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互补,提高教学的延续性、有效性。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关链接:、、、
1、“”由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例文地址:/lw/jiaoyu/zhongdengjiaoyu/208602/,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