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资料简介

鲁迅的图片,
当前位置:>>>>>>>>>>>>
鲁迅的图片关于鲁迅的资料简介
鲁迅(),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鲁迅,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国际盲人节领导讲话正文开始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中国盲人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向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盲人代表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盲人工...鲁迅简介_鲁迅的故事资料简介_周树人鲁迅的妻子儿子死因 - 趣历史
鲁迅的资料
  中文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期:日(辛巳年)
  逝世日期:日
  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日本东北大学)
  主要成就: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记》
其他L开头的人物
民国其它的人物
  ——的领导人
  鲁迅(日-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
  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直到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故乡》《彷徨》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辑。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大部分作品和杂文收录在了《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专辑。
与鲁迅相关的历史人物
鲁迅最新文章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_关于鲁迅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_关于鲁迅的手抄报内容
学习啦【文化手抄报】 编辑:刘丽
  从初中到高中的课本,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的数量最多,鲁迅是大家值得学习的对象,小编分享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希望大家能学习更多关于鲁迅的知识!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1
  鲁迅资料:
  鲁迅(日-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则开创了中国现代学术领域。
  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2
  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3、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5、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7、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8、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9、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0、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3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4
  鲁迅的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5
  鲁迅小厨
  鲁迅先生一生在吃上异常节俭。有资料考证,鲁迅日常菜谱无非三菜一汤,菜色基本就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每月买食材的钱只抵得上购书开支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鲁迅也有一系列比较偏好的菜品。最为奇特的是,鲁迅身为南方人,却对河南菜情有独钟。《鲁迅日记》曾提到在北京&厚德福&宴饮的细节。鲁迅在北京的时候,非常喜欢厚德福的菜,尤其是&糖醋软熘鲤鱼&&铁锅烤蛋&&酸辣肚丝汤&&炸核桃腰&这四道菜,后来,有长垣厨师为纪念鲁迅,将这四道菜合称为&鲁公筵&。
  1927年,鲁迅移居上海。知味观杭菜馆是鲁迅在上海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而知味观的&叫化鸡&和&西湖醋鱼&等菜肴也因鲁迅而名扬日本。日,鲁迅在知味观宴请日本福民医院院长和内山君等好友,亲自点了&叫化鸡&&西湖莼菜汤&&西湖醋鱼&等佳肴。席间,鲁迅特别向客人介绍了&叫化鸡&的来历和做法。谁知,鲁迅的这个无意的举动,使得知味观及其&叫化鸡&&西湖醋鱼&等菜肴在日本出了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中国料理代表团&和&日本主妇之友&成员到上海访问时,还指名要到知味观品尝&叫化鸡&和&西湖醋鱼&。
  鲁迅在上海期间,除了知味观,豫菜馆&梁园&也深得他的喜爱。他还曾产生过雇一个豫菜厨子的想法,后因对方要求的工资太高而放弃。鲁迅曾在梁园多次宴请朋友,或&属梁园豫菜馆定菜&,还时常请该馆厨师&来寓治馔&。不得不提的是,日,鲁迅在梁园宴请了刚到上海的萧军、萧红夫妇,及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作家。席间,鲁迅点了平日最爱吃的豫菜&糖醋软熘鲤鱼&&铁锅烤蛋&&酸辣肚丝汤&&炸核桃腰&等。
  在梁园,鲁迅最喜欢的菜却是扒猴头,这也是河南名菜,与熊掌、海参、鱼翅并称。鲁迅对此菜的喜爱程度非常之高,还曾产生过&但我想如经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研究,也许可培养&的念头。
  文人吃菜不可无酒,而鲁迅在西装革履、咖啡盛行的时代,却仍是一袭长衫,&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一杯清茶的习惯从未更改过,对于酒,只是浅尝辄止,&多半是花雕&。
  世人皆道鲁迅先生伟大而耿直,却未曾想过,先生的朝花夕拾却也是从舌尖上开始的。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范文6
  鲁迅的诗
  1、《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无题》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3、《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5、《无题》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6、《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看了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资料_关于鲁迅的手抄报内容]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75人看了觉得好
1109人看了觉得好
989人看了觉得好
【文化手抄报】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的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