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哪一个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度大

【图文】亚洲及欧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亚洲及欧洲
上传于||文档简介
&&u​g​i
大小:21.4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根据题意.故答案为: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本题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考点点评:
解答时,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比较各大洲所跨纬度,筛选出正确选项.
扫描下载二维码世界上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A. 北美洲B. 亚洲C. 欧洲D. 南极洲
第二十八批10
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熟记七大洲的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本题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的分布,熟记七大洲分布概况是解题关键,学生应熟记.
扫描下载二维码&>&&>&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 9974字 投稿:邵溂溃
浅谈客户经理心得体会我进入烟草公司工作已有十年多的时间了,虽说今年才刚刚走进营销队伍,对很多工作上事情的理解尚处在探索的过程。但在对客户的走访中,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在其他部门没有也不可能学习到的东西,在这里,就对客户经理的工作浅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作…
烟草专卖股长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本人在县局(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先后从市场部市场经理到专卖股长,虽然来到专卖只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但在工作中能做到带领全股人员认真加强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廉洁自律,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牢固树立责…
中学生文明礼仪测试试题(高中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1、中共中央在哪年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共分几部分,有多少条( )。A、日 10 40 B、日 8 4…
6.1 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3.能简要分析大洲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4.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5.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6.通过了解咸海的生态危机,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亚细亚”和“欧罗巴”,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大河众多的亚洲,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共五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课程标准》鼓励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非简单地将结论呈现给学生。把对区域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教材把对整个区域的探索分解成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使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递进式的探究活动。为使得区域地理学习有着较强的探究性,用于探究的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二是学生有“空间”去探究;三是学生有能力去探究;四是对学生来说该问题有意义去探究。教材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将亚洲作为正文的主线,将欧洲作为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亚洲的学习,认识学习大洲的方法,在探究欧洲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在内容安排上,将对亚洲和欧洲的探索分解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人口和国家等五个方面,力争使本节内容的学习成为一种递进式的探究活动。在活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探究问题四个方面的特点。
“‘亚细亚’和‘欧罗巴’”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结合亚欧大陆轮廓图重点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活动部分则突出对描述大洲地理位置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此外,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亚洲和欧洲,教材正文部分还介绍了大洲名称的由来及亚欧大陆的特点。“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不是课程标准规定学习的内容,因而大大降低了学习要求,采用“阅读”形式来呈现。这部分内容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和“大河众多的亚洲”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结合相关地图介绍了亚洲地形的四大特征、亚洲气候的四大特征和亚洲水系的两大特征,并简要
分析了地形、气候、水系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部分则突出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述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活动部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多种类型的统计图表,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提高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为学生学习亚洲水系作好铺垫,教材呈现了“流域和水系”的阅读材料;为方便学生了解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教材在活动和阅读中精选并呈现了相关内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不是课程标准规定必须学习的内容,因而教材点到即止,结合“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只扼要介绍了亚洲人口概况,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描述亚欧大陆人口分布状况,并结合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阅读“欧洲的人口”也比较简洁,扼要介绍了欧洲的人口状况和人口问题。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一方面,虽然课程标准未规定学习亚洲、欧洲的人口与国家,但教材增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另一方面,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引导学生分析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最后的一个活动“‘我们最关注的大洲’学习方案”,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本节所学到的方法,去主动学习其他的大洲。教材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非洲和美洲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虽然大洲的相关知识不能迁移,但学习大洲的方法是可以迁移的。只要掌握了学习大洲的方法,就完全有可能自主学习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大洲。
三、教学提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4.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1.亚洲地形四大特征
2.认识欧洲地形
(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亚洲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3)大陆性特征显著
(4)季风气候显著
2.了解欧洲气候
(四)大河众多的亚洲
1.亚洲主要大河
2.亚洲水系的两大特征
3.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
4.熟悉欧洲水系
(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亚欧大陆人口分布及其原因
四、教学建议
“认识大洲”导入:
方案①:播放音乐,展示世界地图以及各大洲最具特色的景观图片,声情并茂地朗诵“认识大洲”这一章的导言。要求所呈现的图片与导言内容应有关联,音乐要轻柔、和缓。
方案②:暂无条件的学校,可由教师配合世界地图声情并茂地朗诵本章导言。
教学导入:
提问: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大洲?它与哪一个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由这个问题切入本节学习之中。
【“亚细亚”和“欧罗巴”】
教学导入:
方案①:展示图6—1,由亚洲、欧洲的英文单词引入到两洲的名称由来、范围以及亚欧大陆的特点。 方案②:读图6—1,由学生找出亚欧两洲的界线。然后,由教师介绍亚洲、欧洲的名称由来、范围以及亚欧大陆的特点。
在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3活动了解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1:提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图6—1中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最后,判断出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活动2:读图6 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到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小结提问:
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答: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主要方面来描述。
教学指导:
在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后,应引导学生尝试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可通过读图6-1,大致说出欧洲的经度范围为9°W 向东至66°E,纬度范围为36°N~71°N。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连为一体,好似亚欧大陆伸出去的一个大半岛,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阅读“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不是课程标准规定必学的内容,教学时不宜盲目拓展挖深,引导学生结合图6 2 “世界时区”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重要概念,并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即可。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教学导入:
方案①:播放《亚洲雄风》这首歌曲,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片,利用歌词“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引入亚洲地形的教学。本内容为教学重点,应让学生掌握归纳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
方案②: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提问:陆地地形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亚洲以哪几种地形为主?亚洲地形有何特征?
教学指导:
读图6-3,可以看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读图6-4,可知亚洲平均海拔为950米。据此,可归纳出“亚洲平均海拔高”的特征。在图6-3中,找到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等主要地形区的位置,根据高度表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的高差非常大,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相对高度。据此,可归纳出“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
1.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什么部位?(中部)
2.亚洲有哪些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3.亚洲地势有何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4.亚洲大陆边缘有哪些大平原?(除西西伯利亚平原外,还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5.读图6-3,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一说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这组弧形群岛从北往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其形成原因可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这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6.你能说出亚洲东侧、东南侧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多火山、地震现象吗? (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小结提问:
说一说,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归纳?
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等方面来归纳。
教学指导:
根据以上归纳亚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依据图6 3和其他资料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方案①:读图6-4,可以看出欧洲的平均海拔在各大洲中是最低的。同时,可估算各大洲的相对高差,经比较后可归纳出欧洲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较小的特征。读图6-5,可看出欧洲小于200米的陆地面积比重约占57%,可见欧洲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读图6-3,找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阿尔卑斯山脉,可知它们分别位于欧洲的北部和南部,可以归纳出欧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阅读教材P.6活动中提供的有关欧洲冰川地貌的图文资料,可以归纳出欧洲最具特色的地形。在完成欧洲地形特征的相关归纳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亚、欧两洲地形比较的填表练习。
方案②:采用讨论法,教师先将讨论提纲板书在黑板上:
认识欧洲地形:
1. 平均海拔高度
2. 地形起伏状况
3. 主要地形类型
4. 地形分布格局
5. 特色地形 学生读图6-3、6-4和6-5以及教材P.6有关欧洲冰川地貌的图文资料,按照讨论提纲完成欧洲地形特征的归纳。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亚、欧两洲地形比较的填表练习。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学导入:
方案①:提问:地球上的五带是怎么划分的,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地跨哪几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海陆位置来看,它对亚洲的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从地形特征来看,它对亚洲的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可进一步理解亚洲气候的成因,从而顺利地导入亚洲气候的学习。
方案②:运用直观教学法,如教师可通过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冬季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海岸呈现出一派热带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从视频中可让学生了解到亚洲因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指导:
亚洲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大致介于10°S~80°N,地跨寒、温、热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海陆跨度大,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因此,亚洲既有因靠近海洋,受海三带。因此,亚洲既有热带气候,也有温带、寒带气候。 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的湿润气候;也有因距海远,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微弱,终年少雨的干旱气候。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同一纬度地带因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海拔综上所述,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图6-9和七年级上册的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说出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 3500米以上的地区形成高山高原气候。 亚洲气候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教师小结: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内容不宜过分展开讨论,只需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相关内容即可。有关季风的进一步知识,在本册教材的南亚地区和八年级上册的中国气候中还会涉及。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跨纬度范围广,南北温差极大。赤道附近长年如夏,年平均气温高;而纬度较高的西伯利亚地区亚洲因地域辽阔,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多年平均降雨量高达11500相对于亚洲而言,欧洲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为完成好教材P.8~9的活动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年平均气温低,其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更是北半球的“寒极”。 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夫得沙漠等地则极端干旱。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对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和海洋性特征进行比较,但不宜过分拓展深挖,以免增加学习难度。两者对比如下:
我们已经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归纳了亚洲的气候特征。接下来,请学生根据上述方法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指导:
读图6-9,由学生讨论P.8活动第1题,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设问:为什么欧洲没有热带气候?学生依据欧洲的纬度位置,了解欧洲最南端大致在3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欧洲无热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
读图6-10,由学生讨论P.8活动第2、3题,可知欧洲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即与同纬度地带的其他地区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分配均匀。那么,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呢?可由学生讨论P.9活动第5题得出答案。
由学生讨论P.8~9活动第4题,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步骤和依据。根据两地的气候资料,可归纳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最后,由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 1. 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3.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大河众多的亚洲】
教学导入:
方案①:采用读图法引入,读图6-3,看一看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方案②:李白《将进酒》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词句,请说出黄河注入的海洋。读图6-3,看一看亚洲还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教学指导:
亚洲大江大河众多,教师可重点介绍长江和湄公河,应突出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在介绍湄公河前,教师可借用陈毅元帅的《赠缅甸友人》,引入国际河流的概念。全诗如下: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陈毅元帅诗中说的是从中国发源的怒江,沿途流经缅甸境内叫萨尔温江的一条国际河流。亚洲有许多
这样的国际河流,请学生在图6-3中找到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哪一条?它流经了哪几个国家?这条河流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什么?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后可找到这条河流是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它发源于中国,沿途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5国。
在介绍亚洲水系特征之前,可引导学生阅读“流域和水系”这则材料,结合图6-11,了解流域和水系(内流水系、外流水系)的概念。
亚洲的水系特征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顺着地势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读图6 3,根据亚洲中高周低的地势特征,可归纳出“亚洲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的特征。读图6-3、6-9,根据亚洲中部和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可知亚洲的内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气候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区,从而归纳出“亚洲内流流域面积广大”的特征。在图6-3中,让学生找到世界著名的两条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讨论:从亚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广阔的地域等方面,分析亚洲能够形成众多大河的地理原因。
介绍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时,建议首先让学生在图6-3中找到贝加尔湖、里海、死海和巴尔喀什湖等湖泊,然后播放视频或出示图片介绍死海和咸海的景观。教师可介绍一些材料,向学生渗透咸海、死海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水系具有两大特征,接下来请学生归纳欧洲的水系特征。 教学指导:
引导学生回顾欧洲的地形、气候、海陆轮廓等特征,并讨论这些因素对欧洲水系特征的影响。学生答:受平原地形影响,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缓;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欧洲河流水量较为丰富,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有利于航运;受海陆轮廓的影响,欧洲缺少大江大河,绝大部分河流为外流河。
在图6-3中,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说出它们分别注入的水域。在6-14中,找出多瑙河在讨论多瑙河、莱茵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河流提供的航运条件、本地区的经济发和莱茵河干流流经的国家。 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去思考。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教学导入:
方案①:播放视频资料,如人口稠密的亚洲东部、南部或欧洲的繁华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方案②:复习提问:世界总人口是多少?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人口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由这些直观资料引入亚欧人口的教学。 最多的两个国家吗?它们分布在哪一个大洲?通过这些问题的展开,引领学生进入到亚洲人口与国家的教学。
教学指导:
引导学生阅读“欧洲的人口”资料,思考: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它给自然环境、学生讨论后回答: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会带来粮食紧缺、资源被掠夺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入、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后备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并引发许多老年人问题。通过这部分的讨论学习,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教育。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读图6-15,说出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稠密,亚洲北部、中部和欧洲北部人口分布稀疏。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气候酷寒;亚洲西部气候炎热干旱。上述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都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而人口分布稀疏。
完成本节最后一个活动“‘我们最关注的大洲’学习方案”,应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引导学生运用本节所学到的方法;二是引导学生最好选择非洲或南、北美洲作为探究的大洲,以便于学生主动学习后面两节内容;三是要引导学生分好小组,并确定好探究方案。
附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学会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了应了解从哪些要素入手进行分析外,还要注意分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首先,应学会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 指它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某个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大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基本地理特征。例如,欧洲所处的纬度位置,使得它没有热带气候;欧洲的海陆位置对它的主要气候特征影响很大,如位于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等,使得欧洲成为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其次,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别从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等方面认识。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亚洲为例,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以上这些地形区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部,平均海拔在米。通过读图分析,可以得出“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结论。亚洲的河流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必然导致呈辐射状的水系结构。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候复杂多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可以通过阅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来总结。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总结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附2:本节活动目标及答案提示
P.3活动:
【活动目标】渗透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
【答案提示】
活动① 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范围大致是36°N~71°N;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连为一体,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西北面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活动② 从纬度位置来看,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海洋,各地距海洋较近。
P.5~6活动:
【活动目标】渗透归纳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
【答案提示】如下表内容所示:
P.8~9活动: 【活动目标】渗透归纳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
【答案提示】
活动① 亚洲的气候类型有①②④⑤⑥,欧洲的气候类型有③④⑤。
活动② 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气温逐渐降低;7月气温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相差不活动③ 利物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加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月气温偏高;漠河属温大,但大陆西部低于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由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1月气温低。因而,尽管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但分居亚欧大陆西部和东部的不同位置,导致两地冬季气温相差悬殊。
P.10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亚洲的主要大河和独具特色的湖泊,并归纳出亚洲的水系特征。
【答案提示】
活动① 亚洲注入太平洋的大河有长江、黄河、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有恒河、印度河等,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亚洲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第 11 页 共 11 页 活动④ 甲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乙地属地中活动⑤ 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除最后1个因素外的其他5个因素。 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活动② 略。
P.10~11活动:
【活动目标】渗透归纳大洲水系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
【答案提示】
活动① 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是平原。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较广,气候温和,降水量丰沛,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在地形和气候的共同影响下,欧洲河网稠密,河流水量较丰富,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活动② 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多瑙河注入黑海,莱茵河注入北海。
活动③ (1)多瑙河干流流经了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莱茵河干流流经了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
P.12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描述亚欧大陆人口分布状况,并结合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运用本节所学到的主要方法,去主动学习其他大洲。
【答案提示】
活动① 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稠密,亚洲北部、中部和欧洲北部人口分布稀疏。
活动② 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气候酷寒;亚洲西部气候炎热干旱。两地的气候均不
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而人口分布稀疏。
第 12 页 共 12 页
6.1 亚洲及欧洲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3.…
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严以修身专题研讨发言稿严以修身,是为官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终生追求,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领导干部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研讨发言稿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在不断地变化。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
纪委书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理想信念把牢总开关发言稿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纪,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根本,…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