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医生在手术室睡着里的顶级医生们《心血》

核心提示医学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挂号、检查、问诊、手术,每一步似乎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因为变化总会突如其来,甚至会把医生、患者都推入无奈的境地。在经历了一次次让人无奈的变化后,主导结果的,原来是人们对无奈时坚持的态度。
7月30日,纪录片《人间世》播出了第八集《坚持》,这一集记录了发生在同一间手术室的两台手术。两台手术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两个不同的故事,相似的病因,完全不同的过程,在经历了一次次让人无奈的变化后,主导结果的,原来是人们对无奈时坚持的态度。医学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挂号、检查、问诊、手术,每一步似乎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因为变化总会突如其来,甚至会把医生、患者都推入无奈的境地。这里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建成的心导管室,今天,世界顶尖的心导管专家云集于此,他们将要共同面对的是心脏内科领域最难的两台手术,而他们的双手也将承载着病人对于生活最后的希望。最近十几天,李千军和妻子一直守候在中山医院心脏内科监护室的门口,他们不敢离开半步,夜里也不回家,实在困了,就在躺椅上小憩一会,一张躺椅,两个人轮流休息。自从女儿生病后,李千军一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他说自己没心情吃,也感觉不到饿,因为紧张。监护室大门的那头,是他们19岁的女儿李娜。这十几天里,女儿李娜同样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尽管看上去小姑娘的气色还不错,但是她不知道,她的身体已经到了不得不手术的时候,因为哪怕下地多走几步,她也可能突然会有生命危险。李娜觉得自己心态比较好,都无所谓。她也一直安慰父母,让他们放心。李娜患有的是多发性大动脉炎。这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炎症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多处血管发生狭窄、闭塞或血管瘤。人体的心脏共有三根血管,李娜的大动脉炎引发了冠心病,心脏左侧两根冠状血管完全闭塞,仅有的一根可以供血的右侧冠状血管,也阻塞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血管通道,维系着李娜全身的血液输送,可谓命悬一线,如果这根已经有严重病变的血管也堵上了,那再好的医生也将回天乏术。&堵塞的心脏血管,是埋在李娜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手术是排除炸弹的唯一选择。每天监护室允许探望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更多的时候,监护室的门是关着的,每次医护人员进出重症监护室,门会偶尔打开,李娜的爸妈总会探着身子往里张望。想女儿了就看看手机里的照片。李千军说:“哪怕有一点点希望,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守。”所谓心脏搭桥手术就是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利用从病人身上取出的血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的两端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堵塞的部分,从这座新搭的桥上通过,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而所谓心导管介入治疗,则是在病人的手或腿的动脉上开一个小孔插入导丝和微导管,将导丝经由血管到达心脏内血管的堵塞处,通过导丝置入网状支架,扩张闭塞处,疏通血管。陆浩医生介绍说,外科搭桥对李娜来说,如果不考虑年龄的话,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因为她才19岁,外科开刀创伤大,另外她有多发性动脉炎,搭桥以后她桥血管的寿命,相对来说桥血管的通畅率,可能要比普通的病人要降低很多。如果桥血管以后再出问题,基本上就没有很多办法。最终,专家决定为李娜进行心导管的介入治疗,但是由于李娜的心血管闭塞过于严重,虽然医生进行了6个小时的反复尝试,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打通血管。一台成功的手术,需要完美的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患者身体条件的配合,但李娜的情况非常特殊。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主治医生依然认为导管手术的方案是最适合李娜的,李娜重新回到了监护室,她在等待下次手术的机会,但这次,对于医生的决定,李娜的父母犹豫了。李千军担心万一又没打不通,支架就放不进去了,小孩子罪也受了,药水又打进去了。让李千军犹豫的,依然是手术方案该选哪一个。微创手术放支架,创面小,恢复快,但支架有使用期限,而开胸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创面大,恢复慢,而且血管阻塞的可能性依然无法消除。李娜血管的病变情况,非常复杂,其实,对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终,李娜一家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接受心脏导管手术。尽管再次进行同样的手术是一次挑战,毕竟李娜还很年轻,选择创伤小的方案是值得尝试的。此时的李娜还是很乐观,她担心的只有两件事,需要重修的课程、爸爸妈妈的身体。今天是手术日,吴伟的手术是今天的第一台,李娜被安排在了第二台。早上七点多钟,吴伟被推进了手术室。但是一夜没睡好的他血压明显有点偏高。与李娜有着类似经历,患者吴伟也曾经历过一次未能成功的手术。今年55岁的他,患有冠心病及心肌梗塞,还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在三根心脏血管中,李娜是左边的两根完全闭塞。而吴伟则是右边的这一根中间部位完全闭塞。不过幸运的是,人体会进行奇妙的自我修复,他的左边两根血管长出了一些小的血管,连接到了右边主动脉的末梢,使得吴伟的心脏缺血情况不像李娜那么严重。但是要想打通完全闭塞的右边血管并不容易。七个月前,吴伟接受了心脏介入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六个小时手术后,遗憾的是,通道最终还没打通,手术被迫终止。但考虑到心脏搭桥手术创面大等因素,医生最终还是建议吴伟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接受一次心脏导管手术。再次手术的窗口期终于到来。术前两天,吴伟住进了中山医院心内科的病房。再次入院准备手术,原先十分淡定的他,此时却也流露出了些许的紧张。他默默地翻看着自己的检查报告,毕竟这是他的第二次手术,同样的手术方案,能获得成功吗?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作为心导管手术的世界级顶尖专家,他将主刀今天的手术。今天的两个病例都经历过一次未能成功的手术,同样的手术方案,再尝试一次,接手这样的手术,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还有医生的信心和坚持。上午八点,手术准时开始。手术的关键是能否将导丝送达吴伟心脏血管堵塞的位置。手术室内,医生一点点推送着细细的导丝,向着吴伟的心脏血管挺近。手术室外,数十位来自各地的专家,屏气凝神地关注着手术的进展。要想疏通吴伟心脏上的那根闭塞的血管,先要用导丝去打通闭塞段,插入微导管,随后再顺着微导管安装支架以扩张血管。心脏的三根动脉,就像是三条隧道,要想疏通拥堵的一段,最常规有效的方式是导丝直接从隧道的入口正面进入,这样导丝推进的距离最短,时间也最快。很快,导丝就到达了病变处。但是,由于病变的血管,长期不通,堵塞物钙化,变得十分坚硬,如同一块巨石,拦在了道路中央,细细的导丝根本捅不过去。正向进入的尝试没有成功。葛均波只好决定换一种方式进入。面对一条完全堵塞的隧道,当从隧道入口处直接进入疏通不能成功时,就要想办法从隧道旁边的辅助通道,绕行到隧道的另一头,反向进行疏通,这在心导管手术中被称为“逆向技术”。与闭塞的动脉相连的,是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这些细小血管就是辅助通道,而葛均波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侧支血管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通道,成功绕到闭塞段的另一端。手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侧支血管繁杂而细小,细细的导丝犹如进入了一个迷宫,始终难以走通。此时,作为业界顶尖专家的葛均波,明显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如果继续逆向进入,就必须到距离更远的血管中寻觅通道。但每一根细小血管形成的交叉口,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走通或走不通。这时的葛均波,几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然而,面对正向与逆向都没能走通的复杂局面,不仅葛均波感到为难,在场的专家也都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但是,葛均波并没有想要放弃,他决定回到手术的起点,再尝试一下正向进入。正向进入再次失败,此时,手术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由于是局部麻醉,意识清醒的吴伟已经有些躺不住了。尽管无奈,但葛均波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心里很清楚,尽管正向进入能够抵达堵塞点,但却无法捅穿堵塞物,这是一条死路。逆向进入是唯一可能的手术方案,但逆向进入,意味着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机会。此时,在心内监护室内等待了一上午的李娜,也有点坐不住了,开始有点紧张了。葛均波的再一次求解,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答案。“第一次做了没成功,第二次做,非常难。”一位在场观摩的专家说。此时,葛均波只有舍近而求远,他打算尝试最远的一条血管,这是最后一条可以尝试的通道,是留给医生的最后一次机会。在尝试了近四个小时后,转机终于出现了。沿着最远端的最后一根血管,导丝和微导管成功到达了闭塞段的末端,接下来如果能够将闭塞段打通,就可以建立完整的通道,这也预示着手术成功在望。葛均波的坚持换来了成功的希望,在场的每个人也都满怀期待,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出现了。正准备穿过闭塞段,导丝的头端突然打了个结,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推进,但是如果此时将导丝和微导管直接拉出来,又很容易将刚刚走通的血管拉伤。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手术却不得不重新开始,是继续前进,还是选择放弃,从头再来,还能不能顺利找到刚才的通道,如果不成功,是不是意味着只能放弃,此时手术已经将近5个小时,从头再来的压力,考验着医生的体力和信心。“再回,再回再回,再回。”手术室里只听见葛均波急切的声音。又经过了三十分钟,终于建立起了完整的通道。“好了,现在打开了。”葛均波如释重负。随着导丝的推送,两枚支架成功植入。一台历经波折的手术,在耗时近六个小时后终获成功,虽然大家鼓掌庆贺,但是医生们都明白,今天的手术还没有结束,一台难度极大,风险更高的手术,已经在等着他们了。由于李娜左冠两根血管完全闭塞,唯一的一根可以供血的右冠血管也闭塞了百分之九十,而手术恰恰先要在这根直径大约0.1毫米的通道中进行,这0.1毫米的通道即是手术器械通过的唯一空间,也是保证心脏供血的唯一通道,稍有不慎,那么李娜的心脏一旦缺血,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性。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预案,葛均波也还是有一点担心。手术室外,李千军夫妇注视着电子屏幕的每一次变化,这场等待已久的手术,每分每秒都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女儿的病情他们十分清楚,如果手术出现任何意外,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而在大门那头的手术室内,手术正进行到了最紧张的时刻。出乎各路专家的意料,手术的进展异常的顺利。导丝已经进入了李娜心血管的病变处。就在大家准备庆祝又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的时候,葛均波突然离开了手术台。他的手突然抽筋了。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葛均波又回到了手术台,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继续推送着支架,手术已经接近成功,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出现意外。但是刚过两分钟,葛均波又一次痛苦地离开了手术台。面对第二次更加剧烈的抽筋,葛均波痛苦地望着手术台。后来他把逆向导丝,拉到体外化,放支架的工作,交给了他的同事。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在旁观摩的医生也忍不住大赞“perfect”。&葛均波嘱咐李娜多喝水将有毒的造影剂代谢掉,李娜向葛均波表达了谢意,还一个劲地关心他抽筋的手还好吗。对于李娜和吴伟两家而言,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因两台顶级难度的手术,而变得不平常。对患者而言,手术让他们摆脱了疾病的纠缠,对医生而言,这一天种种突发的状况,曾经一度让这两台手术接近放弃的边缘,好在手术成功了,好在这一天,医生、患者、家属,都没有放弃。一向热爱运动的吴伟,曾经因心脏疾病不得不严格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如今回归正常生活的他,最开心的莫过于可以更畅快地进行各项运动。 19岁的李娜,虽然手术的伤口还没有完全养好,但手术已经让她的身体发生了转变,她的胸口不疼了,她再也不用一直躺在床上,她的生活重回正轨。而葛均波院士依然在开始一台台新的手术,对医生而言,每个病例、每台手术都是一场新的实战,正式打响前不会给医生太多演习的机会,面对无法预知的变局,坚持下去,就是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葛均波说,选择了医生,就要救死扶伤,就需要敬畏生命。在医院,所有的一切都和敬畏生命有关,每一个来到医院的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地把病看好,但看病却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医患之间的关系,也总会忽近忽远。清晨,等候的病人早早地排起了长队,画面里看到的是渴望摆脱病魔的眼神,当镜头转向医生,摄影机记录下的同样是一个个早出晚归的身影,同样是一张张疲惫而又专注的脸。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但我们经常要面对的,是无力回天的窘境,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无奈,我们无法回避,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坚持......【视频】《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高清完整版6月11日起,敬请关注每周六晚20:35在新闻综合频道、Knews24互联网新闻频道由【平安好医生】特约播映的纪录片《人间世》。您也可以通过看看新闻客户端点播该片。▲ 纪录片《人间世》往期回看 请扫描二维码更多新闻 请下载看看新闻APP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手术室里的温情一幕:#暖心医生叔叔哄小萝莉#[心]_新浪新闻
  前天,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一个2岁的小姑娘要接受心脏手术,进了手术室很害怕,一直在哭,于是心脏外科医生石卓抱着她,给她看手机里的卡通画面,慢慢就不哭了...手术最后顺利完成。暖心!祝小姑娘早日康复!http://t.cn/RyMBBw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澳大利亚政坛连年震荡,这次继陆克文之后,又迎来了一位“知华”“亲华”的总理——特恩布尔。此前与安倍眉来眼去的阿博特黯然下台,离开会场时,未置一词。日本媒体不禁担忧日澳关系的走向,中国舆论则对特恩布尔报以极大的热情。不过这位总理真的会大幅提升中澳关系吗?
就算购买汽油为实(官方未提供发票等证据),也不能坐实他要自焚,因为两者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据其侄子张勇讲,张纪民家中有浇水用的抽水机和农用车,这些器械都要用汽油,难道他就不是为了生产买汽油?
以军训为教育的开端,是教育界向强权低头的起点。在和平年代,身体上的军训应该废除,代之以理论上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教育,我们需要的是继往开来的创新创业者,而不是一群唯唯诺诺只会说“是”不敢说“不”的奴才。
对于由蓝转绿,星云大师披露自己是71年党龄的国民党党员:我至今年近九十,做了近八十年和尚,七十一年的国民党党员,我不忘初心,不会改变做和尚与党员的身份”。当前位置: &
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有国内最顶级的心脏内外科医生
阅读提要:北医三院万峰、北大医院霍勇和上海瑞金医院赵强有个“开心团队”。
擅长:以冠状动脉搭桥术为主的各类心脏手术
落地机构:青岛思达国际心脏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长沙泰和医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山西万峰医院、云南圣约翰医院
很多人知道北医三院的万峰,北大医院的霍勇,上海瑞金医院的赵强&&因为他们是国内最顶级的心脏专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三人有个&开心团队&。
在大医院里,这些专家绝对是&一号难求&,但如果你联系他们的医生集团,他们就可能到家门口为你服务。20年前,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万峰,在看到美国医生集团的良好模式后,就率先在国内开始了这项尝试,可以说是中国做医生集团的第一人。
之所以叫做&开心团队&,既是因为心脏手术常常要将心脏切&开&,更是希望每个患者来到这里都能手术成功、开心的离开。他们做医生集团的初衷,医生流动起来,成立一个独立的集团,再去找服务好的机构合作。
现在,万峰医生集团不仅拥有国内最顶级的心脏内外科医生,还有包括麻醉与体外循环、重症监护与护理、质量经营管理在内的完整医疗体系。这个近100人的专业团队,在去年共完成1200例心脏手术。且合作医院分布中国各地,想要找他们看病的患者,可以去神州海德集团官方网站给他们留言或者打电话咨询,也可以到他们的合作医院去预约专家。
(责任编辑:吴茜茜)
因专业而信赖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轻松看健康
联系电话 :
联系方式 : (微信/QQ/电子邮箱)
新闻线索 :
备注:1、读者给本报提供的线索,内容务必确保真实。2、希望读者提供信息时,其中的时间、地点尽量详细,以便记者联系求证。手术室里的人生,无聊医生的调侃。【还真有点意思】_波多野结衣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1,987贴子:
手术室里的人生,无聊医生的调侃。【还真有点意思】
°,人人网看的,转载
创维OLED-S9D
1,乡下医院,没有护工去推车子接。只要是能走路的病人,我们一般都是叫他们自己走到手术室里面去的。为了减少污染,病人进来以后,我们都叫他们换上我们手术室专用的拖鞋。   这些拖鞋很多,一排排的放在那里,没什么规律,有夏天的凉拖,也有冬天穿的那种布拖鞋。随便病人想换哪双。   于是奇怪的事情来了,经过我这些年来的观察,我发现只要是女病人,不论季节或温度基本上都会选择布拖鞋,。而只要是男病人,基本上都会选择凉拖,也是不论季节和温度。   我曾经无聊的问过几个女病人,为什么大夏天的,还是会选择布拖鞋。她们的回答是,布拖鞋舒服,而且干净一些。   我汗,这个东西真不好意思说了。因为事实上,凉拖鞋我们时不时的还会拿到水笼头上面冲冲,刷刷,而布拖鞋嘛……我不说,你们知道的。   而且,我们消毒拖鞋也就是把这些拖鞋全都抱到有紫外线灯的房间里面照个几个小时。如果是凉拖的话,因为全露在外面,细菌基本上全都杀死了,而布拖嘛?唉……我不说,你们知道的。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启示:   1、女人都容易被事物的外表所蒙蔽   2、女人缺乏安全感,喜欢被包绕起来;男人更洒脱,喜欢简单直接。   3、布拖鞋的最深处,不但隐藏着细菌,脚气,还有一个无聊麻醉师的无聊恶趣味   2 、脱衣服   进了手术室,无论是麻醉还是手术,经常需要患者裸露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我发现,男病人脱衣服很爽快,你说脱什么地方他就脱什么地方,连考虑都不带考虑的。甚至有时你只要他脱掉外裤,他还会顺带着把自己的内裤也给扒了下来。   女病人就麻烦多了,一会又是天冷了,一会又是床硬了,一会又叫你先拿条被子给她盖好了才肯脱。反正借口多多,理由多多,想他露条胳膊都要十几分钟,把你口水说干了都还不一定能达到你的要求。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想要脱掉女人的衣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筒子们一定要有耐心啊。   
3、胖子   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我们麻醉师,最头疼就是体形特别胖的那种病人。   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就以我们麻醉来说吧。   这病人一旦胖起来,就什么并发症都来了,又是高血压,又是高血脂,又是糖尿病神马的。   而且麻醉超难打,药也很难加。加少了效果达不到,加多了又容易出事情。真的是头疼不已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胖子到哪里都不是特别受欢迎,筒子们,加紧减肥吧。   4、可怕的女人   我们麻醉师所用的药量,是根据病人的体重来算的。一般说来,体重越重的,需要的药量就越多,体重越轻,**的用量就越小。   可是事实上却并不全都是如此,一些身材看起来非常娇小玲珑的女病人,用的药量甚至都足够把一个一米八的壮汉给放倒了,可人家还是神采奕奕,精神十足。而且这种现象基本上都只存在于女病人的身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要用常理来推断女人,女人的耐受力是超乎你想象的存在。
5、钱与亲情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发现一个手术病人的有钱成度与其等在手术室门口的家属几乎是成正比的。   经常看到一些外地打工的病人,门口一个亲人朋友都没有,很多都不是不在身边,而是要上班,要工作,或者其他什么事情绊住了,脱不开身。   但是有钱的就不一样了,什么八竿子打不到关系的拐弯亲戚都会过来看看。   去年我曾经做过一个疝气,(一种外科小手术,血都出不了几滴的那种),患者是本镇的一个大老板,开厂子的,家产好几亿的那种。那家属叫个多哦,什么儿子女儿,媳妇女婿的就不说了,就连孙字辈的也是一个不拉全都到齐了。另外还有什么秘书,助理,司机员工的,更是不计其数,把手术室门口的走廊给围绕得里三层外三层,那叫个水泄不通哦。   而且手术过程当中,我还有事出来了两趟,发现人头只是越来越多,一个都没有少。所有的人都老老实实的等在门口,一步也没有离开过。   至于手术结束那更是可怕,无论你什么时候去他那间特护病房里面,人数都不会少于十个,一个个不敢说话,怕吵到病人休息,但是却死活不肯离开一步。   接到的花蓝什么的多得连走廊都摆满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谁说有钱买不到亲情的,瞧人家的孩子多肖顺啊。你别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别管人家是不是出自于真心,至少他们做到了。   再想想我们自己,老妈的高血压这么多年了,我最多也只能给她买点药什么的,一年之中也只有过年才能回去看看,哪里有时间去尽什么肖哦?   6、牛B的小蝌蚪   经常看到有处女怀孕的消息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这事还真让哥们碰到过一个。   那是个普通的无痛人流,女孩在进手术室之前还在那里哭天抹泪,说怎么可能呢?我还是个处女呢?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在意,以为是这个女孩瞎说呢?结果等到截石位一摆好,妇产科医生傻眼了,因为一张完好无缺的处女膜摆在那里呢,还真是个原装货。   医生吓坏了,以为是B超做错了,赶紧叫女孩起来,大家一起到B超室去重做一遍。但是结果却更离奇了,几个B超医生轮翻上阵,所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早期妊娠。   在和家属讲明了这个情况之后,医生忐忑不安的把刮勺伸了进去,几分钟以后,一个完整无缺的孕囊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事情铁板钉钉,真的是怀孕了。   通过事后的问诊,女孩终于说出了真相。   当时男朋友要那个啥,女孩子半推半就的差点还真让他那啥了,结果这个男的太鸡动了点,那啥才刚刚碰到洞口呢,结果就一泄如柱,丢盔弃甲了。结果那啥全射到了洞边上。   然后那啥里的那啥就顺着女孩子流出来的那啥,慢慢的往上游啊游啊,结果一直游到了那啥里面,结果就那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啥:   1、不要小瞧小蝌蚪找妈妈的决心和能力   2、那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戴上那啥,安全第一,小心为上啊   7、伟大的母爱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煽情肥皂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手术室门口,医生急勿勿的从手术室里跑出来,焦急的追问家属:现在产妇出现异常,情况十分危险,你们是要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然后外面的家属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回答保小孩;而与此同时的手术室里面,产妇也是虚弱的微笑着说:保小孩吧,只要宝宝没事,我死而无憾。   电视剧是想用这样一个情节来彰显男人或婆婆的无情和母爱的伟大。   但是现实当中,却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且我们也不会在手术半中途跑出来问这个问题,如果真碰到了大人和小孩同时发生了危险,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选择保大人。   当然了,也不是说电视剧里都是胡编乱造的,如果产妇真的很危险,比如说有严重的心脏病,比如说是癌症晚期什么的,也会在手术之前就问一下这个问题,我有几次去妇产科签麻醉同意书的时候,就碰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形。   但是无一例外的,家属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如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保大人,放弃小孩。而在这个时候,产妇大多是在场的。她们都同样的选择了,别过头去,沉默不语。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1、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2、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随着与之相处的时间而越加深厚的,在连面都没有见过一次的情形下,谈什么感情,实在是有些过早了。   3、母爱是伟大的,但是孩子,你总得要妈妈有命来爱你吧。
 8、方便面   曾经看到过一个胃癌,患者只有十二岁,是个小男孩。   小男孩的父母忙着赚钱,每天工作很忙,没时间来照顾小男孩。叫奶奶来做饭给他吃,又不合小男孩的胃口,没办法,他的父母就每天给他点钱,让小男孩自己出去买吃的去。   但是小男孩拿到钱以后,从来都没有拿出去买过一顿正经饭吃,全都买零食了。特别是方便面,每天不知道要吃多少包。从六岁一直吃到十二岁,终于有一天呕血到,到医院胃镜一查,都已经是癌变中晚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真爱你的孩子,就给他做顿饭吃。   2、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不好好爱惜身体,癌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3、方便面不要多吃,真的能致癌的。   9、有钱人   在手术室里经常会碰到一些有钱人,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有钱的人,一些只用局麻甚至于连麻醉都不用的小手术,病人却一定要选择全麻来做。   我们是无所谓的事了,反正送上门的钱,不挣白不挣。   然后有时就会碰到这种情况,手术只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搞定了,而我们麻醉却前前后后要忙活个把小时。   那,选择全麻就真的会好些吗?   事实却正好相反,别的不说,是药三分毒,那一针筒一针筒的麻醉药,哪个没点子副作用的啊,全都推到你身体里面去,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还有,好好的一个喉咙,非得要插上根二十多公分长,比钢笔还要粗的塑料管子,能舒服得了吗?   还有术后并发的一些气管出血,咳嗽咳痰,肺部感染什么的,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2、有多大头你就戴多大帽子,别没事找事。
10、恐惧   只要是个正常人,进到手术室里面做手术,都会感觉到或多或少的紧张和害怕,有一些严重的甚至会狂性大发,大吵大闹。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紧张才不正常了呢。   但是呢,这种紧张全都只集中在进手术室之前或者是手术开始之前,真等到手术开始了,随着手术的进行,病人的这种紧张,害怕情绪就自然而然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不止一次的碰到过那种,手术开始之前哭得死去活来,但是真等到手术了以后,又跟我们谈笑风声的病人。   因为他们发现,这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恐惧,其实只是我们对于未知事情的一种胡思乱想罢了。真等到事情发生了,你才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尔尔,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11、医者不自医   很多人都以为,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每天对着病人切啊割啊的,等到自己生病了要作手术的时候,肯定不会害怕了。   其实事实正好相反,越是经常开刀的人,一旦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越是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个病,这个手术可能会引起这个并发症,可能会有那个后遗症什么的。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紧张。甚至还有些被自己的胡思乱想给吓得哭起来的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无知者无畏,丫的知道得太多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13、阑尾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手术之一,几乎每一个外科大夫都是从学割阑尾和包皮开始做起的。是每一个外科医生的必学技能。   但是,你不要以为阑尾就真的那么简单,阑尾炎一旦发生了变异,那割起来简直就是要人命了。那些大医院的主任,多难的手术都不怕,就怕割阑尾。   刀开得好了显不出本事来,只是个小阑尾罢了。一旦碰到个难开的,搞个三五个小时下不来台,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阑尾,本来就是两个小住院医来开的。结果两个住院医在那里搞来搞去的忙活了一两个钟头,愣是没找到阑尾在哪,没办法,只好把主治喊了下来。   主治刚下来的时候还有些不高兴,一边洗手换衣服一边骂骂咧咧的:你们两个废物,白跟了我这么长时间,连个小阑尾都搞不定,吃屎的用啊?   可主治一上台,傻眼了。他上来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是没有找到阑尾在哪里。   没办法,只好再把主任喊了下来。主任听说是个变异阑尾,也有心理准备了,下台之前先挂了个电话给市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也是他的老同学赶紧下来帮忙会诊。   事实证明,主任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因为他上台忙活了一阵子,虽然说总算是找到了阑尾,可是那个阑尾因为长期的炎症,炎性的渗出包裹,再和旁边的肠子,血管,肠系膜一起粘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拳头般大的肠球。阑尾就包在这个肠球的最里面。主任拿着手术刀在那里来来回回比划了半天,也是狗咬刺猥,无从下嘴,不知道该从哪里割起了。   不过幸好,就在这时,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到了。要说人家大医院的主任就是不一样,过来以后一看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直接命令,延长切口。都到这份上了,完成手术第一,至于什么美观呀,创伤呀全都得靠边站。   于是专家一声令下,本来只有三分分的阑尾切口变成了一个十几公分的横切口,几个人把患者肚子里的肠子全都掏了出来,从头到尾,一点点的分解,一寸寸的剥离,一台阑尾从上午十点,一直开到月明星稀,才总算是完成了。   手术结束以后,最早上台的那两个住院医已经完全虚脱了,站都站不稳。几个老家伙也是混身是汗,满脸通红,大声齐呼:这***阑尾,真TM难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不要小看基本功,越是基础的,才越是考功夫。   2、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不妨舍弃一些方面,也许会出现曙光。   3、这***阑尾,真TM难割。
 14、谣言   这个故事也和阑尾有关,有一次我到市里办事,结果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只能打的回医院。   司机一听说我是那个医院的员工,马上来劲了。压低声音问我:哦,那你们医院最近出了一件大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大事?什么大事啊?我很奇怪,我天天都在医院里,怎么没听到什么大事?   于是司机就开始侃侃而谈了,原来他老婆的同学的表哥的一个邻居家的女儿,(我发誓,他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在我们医院开阑尾,本来一个很小的手术,结果被我们医院的一群“SB庸医”给搞得大出血不止,抢救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请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下来抢救,才终于抢了回来。等到出来以后,已经是不省人事,昏迷了好几天才醒过来的……神马神马的。   我一听心里一惊,赶紧追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啊?   就是上个星期啊?   上个星期!你是不是说的一个叫XXX的14岁的女孩啊?我突然醒悟过来,激动的叫了起来。   是啊,怎么,你也听说了这件事了?   废话,哥能不知道这件事吗?这台麻醉就是哥打的,全程也是哥监护的,哥能不知道这件事吗?   可整台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啊,别说大出血了,纱布都没红两块呢,怎么就变成了大出血,还抢救,还请人民医院的人下来抢救?   事情的真相是,这个小女孩的家里人有点钱,为了自己女儿着想,就让我们请市人民医院的主任下来开的刀。但是这个主任本来说好了两点钟到的,结果等我们麻醉打好,巾单也铺好了,主任却临时被一个急诊手术缠住了,一直拖到五点才来。为了防止长时间的等待,麻醉药效力减退,在这个主任来了以后,我又给她在静脉里加了点药,让小女孩睡着了。   事实上,整台手术从切皮到关腹,只花了十分钟时间。顺利得不得了,等到出手术室的时候,小女孩还没有醒过来罢了。这些情况家属都是知道的啊,   怎么话七传八传的,到了别人的嘴里,就变味了呢?要真是出现这么严重的医疗事故,家属会不吵不闹,晚上还请我们吃饭吗?简直就是搞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话传得次数多了,肯定会变味。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   2、不要当着别人讲他们单位的坏话,说不定你骂的就是当事人。
 15、习惯   虽然监护仪老早就被发明出来了,不过乡下医院比较落后,直到二十几年前,我们医院才有了第一台监护仪。   这都是高科技啊?   不过越是高科技,越是傻瓜式的。当时我们医院手术室唯一的麻醉师老W,对着说明说摆弄了不大一会儿,就已经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用了。只是粗除了一个小细节,正常人的心率应该是60——100,于是老W就把报警犯围调到了50——120,就是说只要超过了这个界限,监护仪就会自动发出“嘀嘀”的报警声。   结果粗心的老W把前后弄倒了,调成了心率大于50,小于120就会报警,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心率在正常范围内,监护仪就会响个不停,而一旦出现危险了,它反而不叫了。   当时谁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反正日子久了,大家都知道了。机器响个不停,就说明病人是安全的,如果机器突然不响了,就说明出事了。   后来,随着医院的发展,手术量的增多,医院又请了一个新的麻醉师小F。小F来后没多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赶紧拨弄反正,把报警设定调成了正确的模式。于是麻烦来了,手术医生突然听不到那习惯的“嘀嘀”的声音了,心里老是不踏实,刀也开不下去了,不停的看监护仪。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这样,所有的人突然间都不习惯了突然安静下来的机器,工作马上变成缩手缩脚的。因为总是以为病人出事了。   后来大家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叫小F把监护仪调成原来的样子,不然大家开刀都没法开了。虽然小F极力的解释,自己这样设置才是对的,以前的设置是错的。但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报警了,怎么办?   到最后,小F实在是扛不住大家的轮翻轰炸,把报警设置又调成了原来的样子。于是又慢慢的,小F也习惯了这种嘀嘀嘀的报警声。   于是,后来所有新来的人也都习惯了这种吵闹的报警声。   直到有一天,院长一个亲戚开刀。本来从不进手术室的院长大人,大驾光临手术室。看到了这个情景,于是好奇的问了句:咦,这什么机器啊?怎么老是在叫呀?   其实院长也不懂这些,只是随口这么一问罢了。但是当时在场的麻醉师以为院长在嫌他们知错不改,吓得赶紧把机器调了回来。   以后再有人问,咦,今天的机器怎么不叫了?麻醉师就会回答,院长让调回来的。于是大家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于是,等到哥们来的时候,已经听不到传说中的“正常报警音”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刀照开,麻醉照打,也没听见谁再说不习惯的话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所谓的习惯,其实只是一个借口罢了。没有什么习惯是改不了的,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改。   2、纵有千言万语加起来,也不如领导一个屁响亮啊。想想还是当官好啊,起码说话有人听。
  16、小三   干了这些年了,小三之内的事情倒也是很见过几起,什么样子的都有,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前天这件事却是不说不行了,实在是太离奇了点了。   患者不是我们这里的人,是邻市的一个小老板,薄有家产的那种。不知道怎么的就跟我们这边一个有夫之妇好上了。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大家好理解,我们暂时把这个小老板称之为“痔疮男”吧。   顾名思义,痔疮男的隐患已经有些日子了,之前还能忍忍,只是最近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了,就寻思着找家医院把它割掉算了。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手术,哪里不能开哦。只是小三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跟他说:要不你来我们这里开吧,这样我也好就近照顾你一下。   痔疮男想想也是,就坐火车跑到我们医院来了。手术什么的也没什么好说的了,重点是手术完后第二天傍晚,小三坐在床边上陪着痔疮男陪了一下午,刚想说站起身来回家去,结果人一站起来,突然就感觉到一阵头昏目眩,紧接着“卟通”一下栽倒在病房里,晕了过去。   幸好事情发生在医院里,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救治。虽然不是外科病人,但是值班的医生还是马上就赶了过来,实施救治,小三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做了做检查,也没发现什么大的毛病,就是血压过低了点。医生就让小三先住院观察,   可小三无论如何不肯,倒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时候不早了,要是再不快点赶回去的话,老公会怀疑的。任医生和自己的情人怎么劝都不听,最后勉为其难的挂了一瓶平衡液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男的怒气冲冲的闯到了我们医生办公室里来了,哭着闹着要我们医生赔命什么的。详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昨天那个小三回去之后什么也没说,就说头昏没力气,想睡觉,老公叫她去看医生,她就说看过了。结果早上她老公才发现,自己老婆已经没气了。   “冤枉啊,我昨天不知道跟她说了多少遍,叫她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她就是不肯听,一定要回去,最后趁我不注意偷跑的。不信你去问她老公啊”(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她是小三)   “她老公?”这男的蒙了,“我草,我就是她老公。”   “啊……”之后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说了,第二天痔疮男从***被问了一天的笔录后,才得以有空鼻青脸肿的跑回来换药。一边换药还一边哭丧着脸说:我怎么可能对她做什么呢?我都这样了,我怎么可能还对她做什么呢?   满室无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小三有风险,入行需紧深   2、兔子不吃窝边草,不代表你就可以跑到别的兔子窝边去吃草了   3、人倒起霉来,喝凉水都要塞要缝(痔疮男语)   4、虽然小三的真正死因还没有定论,但是根据后来医院的医生们八卦总结,经常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都是三四十岁的女性,平时身体虚一点,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大毛病,就是经常头昏头晕什么的,然后会突然暴毙。有类似症状的女同胞们注意点,最好能去医院检查一下。
 12、蛋疼 (男人对自己好点,没准哪天就蛋疼了,看帖不回的都蛋疼!)  老是在网上看到好多人说自己蛋疼蛋疼的,告诉你,可千万别拿这个开玩笑,真等到哪天你蛋疼了,有你哭的。   进修的时候,有一天值班,接到一个急诊。   患者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小伙子,平时身体健康,也没什么不正常的。结果那天中午睡午觉睡得好好的,突然觉得自己蛋疼了。   嗯,是真的蛋疼的那种。   小伙子当时也没在意,以为自己只是着凉了抽筋呢。翻个身,继续睡。结果后来,蛋越来越疼,疼到后来,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赶紧跑到医院来了。   在医院里又是担误了一会儿,等到找到泌尿外科的时候,阴囊半边已经肿得跟拳头一般大了。   没说的,我们赶紧接到手术室里来,麻醉,手术。但是已经太晚了,泌尿外科医生用温纱布悟了个把小时,右侧睾丸还是漆黑一团,彻底的坏死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切掉了。幸亏男人蛋跟肾一样,只要有一只也能正常工作,要不然,这个小伙子还没结婚就已经不能再当爸爸了。   我一开始还不相信小伙子的话,以为肯定是他做了什么剧烈动作才会发生睾丸扭转,但是小伙子一边哭,一边发誓赌咒,自己真的没干什么,就是躺在那里睡觉,连翻身都没有翻身。   这太不可思议了,就是安安静静的在那里睡觉,连翻身都没有翻,怎么会发生睾丸扭转呢?   我还是不相信。但是旁边的泌尿外科医生却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根据他们研究发现,一个男人在睡觉的时候,**有百分之七十到九十的时间都是勃起的。   哦,这里解释一下,这里的勃起并不全都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硬邦邦的勃起,也有可能是那种半软不硬的。反正只要**充血,海绵体涨大,在泌尿外科看来就叫勃起。而一旦**充血速度过快,勃起过于迅速,就有可能发生睾丸扭转这种现象。   也就是说,全世界每一位男人,只要他还能勃起,他就有可能和这个小伙子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闲得蛋疼,不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2、男人压力大啊,连睡觉都睡不安生。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12、蛋疼 (这个单独发一楼,真是吓尿了)  老是在网上看到好多人说自己蛋疼蛋疼的,告诉你,可千万别拿这个开玩笑,真等到哪天你蛋疼了,有你哭的。   进修的时候,有一天值班,接到一个急诊。   患者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小伙子,平时身体健康,也没什么不正常的。结果那天中午睡午觉睡得好好的,突然觉得自己蛋疼了。   嗯,是真的蛋疼的那种。   小伙子当时也没在意,以为自己只是着凉了抽筋呢。翻个身,继续睡。结果后来,蛋越来越疼,疼到后来,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赶紧跑到医院来了。   在医院里又是担误了一会儿,等到找到泌尿外科的时候,阴囊半边已经肿得跟拳头一般大了。   没说的,我们赶紧接到手术室里来,麻醉,手术。但是已经太晚了,泌尿外科医生用温纱布悟了个把小时,右侧睾丸还是漆黑一团,彻底的坏死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切掉了。幸亏男人蛋跟肾一样,只要有一只也能正常工作,要不然,这个小伙子还没结婚就已经不能再当爸爸了。   我一开始还不相信小伙子的话,以为肯定是他做了什么剧烈动作才会发生睾丸扭转,但是小伙子一边哭,一边发誓赌咒,自己真的没干什么,就是躺在那里睡觉,连翻身都没有翻身。   这太不可思议了,就是安安静静的在那里睡觉,连翻身都没有翻,怎么会发生睾丸扭转呢?   我还是不相信。但是旁边的泌尿外科医生却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根据他们研究发现,一个男人在睡觉的时候,**有百分之七十到九十的时间都是勃起的。   哦,这里解释一下,这里的勃起并不全都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硬邦邦的勃起,也有可能是那种半软不硬的。反正只要**充血,海绵体涨大,在泌尿外科看来就叫勃起。而一旦**充血速度过快,勃起过于迅速,就有可能发生睾丸扭转这种现象。   也就是说,全世界每一位男人,只要他还能勃起,他就有可能和这个小伙子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闲得蛋疼,不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2、男人压力大啊,连睡觉都睡不安生。(看帖不顶当心蛋疼!)
奇人不错。以后多来点这种好玩的文章
五十六个闰土五十六只叉五十六个马栏坡姐偷西瓜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没有图你说个JB说个JB哈利路亚健儿奋起的步伐哈利路亚建设我们的国家哈利路亚中华雄姿英发哈利路亚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说个JB
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
牛逼…楼主学术
这个医生好玩
为了不蛋疼……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累倒手术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