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6高考成绩内考怎样报名

在成都七中当学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破百赞更写了这个答案到现在半年了陆陆续续收到很多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谢谢大家啦不过真的不用同情我的 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祸兮福所倚也不能说完全是坏事吧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复读而是选择出国…我想想还真不好回答呢 可能每个人决定复读的标准不一样吧 我觉得比起我高三一开始的成绩有了进步 高三这一年也不算白费了 再多一年我觉得我是耗不起的(这么说也许不对啊)未来怎么走更好的话 我还是选择了出国 但不是逃避 绝对不是居然会有一百个赞还真是开心(??`)σ不过这也说明大家是不是对高中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呢?所以今后一定要把握好呢听说有老师转给自己班上学生看了Σ(゜゜)-------以下正文-------不谢邀 戳我伤疤
哼 想想也是实话,反省自己才能更好面对未来 不匿了在我看来那些说“只好去了隔壁”的人都带了点点炫耀吧 他们的世界我不懂
毕竟对于我来说川大都是属于“反正考不起”的好学校了。15年高考,成绩497没有复读,现就读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每每有人问我那个学校毕业的我说七中高新之后,看着那些人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那你怎么在这学校?“的时候我都觉得有辱学校名声。丢人,真丢人。不同于上面”装逼“的人,我考过物理倒数第一,化学和数学长期倒数。年级名次在高三下期之前一直徘徊在500到510之间。现在看来,没有天生的学渣,也没有天生的学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一句大实话。可能有一些人真的聪慧过人但是这也绝对绝对起不到主导作用,成绩差的原因只有一个:花的时间不够。高一进校的时候心里想着“高中三年一定要过的丰富多彩一点”,所以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每逢活动就参加,很多本来该用来看书刷题的时间全都用在准备各种活动上了。可以说高一高二没有怎么学习。我喜欢看文学,高一的晚自习没怎么写作业——全在看书。我用了3个晚自习看完了村上春树的《舞!舞!舞!》。高一晚自习看了一半被班主任没收的书叠放起来到半身了吧。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看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和余华的一些长篇,写了满满一本读书笔记。但因此我的语文也还将就,平均成绩在150到100名徘徊,作文分数印象中没下过几次50。但是语文这东西那能够给你拉分呢?与此同时,高一上期我只交过不到10次化学作业。因为化学老师是个女老师管不住我。我也想过值得不值得,站在如今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不值得的。但是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是真心觉得与其学那些过一两年就会忘掉的东西不如提升自己内在来的实在一些。可能站在长远角度看是这样的,但是就那些一两年的知识却是决定了你未来平台的地方。现在我确实忘记了很多知识,也许真的10年之后log是什么我都不知道,但是可能真的没有那些学霸们过得好。高二的时候准备话剧比赛和英语风采大赛,话剧拿了一等奖英语风采大赛拿了二等奖。但与此同时至少浪费了一个半月的晚自习。整个高二的晚自习也不太认真,化学是我最弱的学科已经开始吃力上课听不懂了,数学在进入解析几何之后难度上升,而我因为缺乏练习也开始退步。物理因为是班主任的课程所以被动的学的比较认真,单科成绩也在400名到300名之间徘徊。然后零诊,具体分数不记得了但是低了本科线20分。化学只有30多。数学好像只有80多。慌了,彻底慌了。那一个月的暑假我几乎没有休息,四处找老师补课。跟我一对一补化学的老师看了看我的卷子摇头说你的漏洞太多了,这个假期只有选几个重点给你弄一下。我听到这话心里几乎是绝望的。高三的时候换了很多老师,新来的化学老师据说是林荫的狠角。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狂背化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平时测试从来没有上过60分。一轮复习我就像上新课一样,笔记做的超认真但是依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每每一个题评讲的时候老师说这是重点你们之前应该做过类似的题的时候,我望着卷子上草草写了几行的公式心里都超难受。班上同学倒是没什么,没有人会因为你成绩不好就排挤你啊什么的,各忙各的谁有工夫管你啊。但是老师那里有一些题不会给我做了,说是给我我也不会做或是看不懂。我除了苦笑一下然后继续埋头做那些基础题还有什么办法呢?进入二轮之后压力陡增,大概是15年的年初吧。基础不牢的我看那些拔高的题简直目眩神迷。那段时间天天晚自习结束之后我都会和一些学霸一样留到将近11点。不过人家在研究用洛必达法则更快解出21题,我在背”升失氧降得还“和不停的练习向量公式不出错。我的成绩如同龟爬一样在进步,二轮快结束我也只是到了480左右,但是年级划的线是460。有几周我甚至回寝室洗漱完之后开夜车到一点过两点,但是发现这样第二天的一二节课根本就没精神而且半夜巨冷导致了一场感冒之后就坚持下来。那个冬天我每天早上喝一罐雅哈咖啡保证上午不瞌睡,下午午睡起床吃一根冰棍保证下午不瞌睡。上课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老师问一个问题我就回答但百分之八十都是错的。然后很快的春天到了,春天走了,夏天来了。高考前一个星期的周末我在家里崩溃了,原因是自己做了一套模拟题数学后面每一道大题都不是全对,解析几何和函数全错。我跪在地上鬼哭狼嚎。心里想自己怎么那么没用高三就抓基础了为什么基础题还是这么垃圾自己高一高二的时候到底做什么去了呢?嚎完了身上没劲儿了,捡起卷子继续改错。高考前两天我和化学老师龙哥促膝长谈,我说我高三狠抓化学但是就是没有一次上了60分啊,要是及格了我也了了一个愿望了。龙哥说没事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我说我怎么相信自己啊,这么久了我的化学周测成绩一直稳定在59啊。龙哥笑了下说你想想这些题都是我出的多变态啊,高考比我简单多了;然后拿出了一张卷子递给我。我一看是前两天做的一套最后一卷,刚好60。我一看真的开心惨了。我以前从从来不知道学习会给人带来什么喜悦但是那一天我明白了:它说明你花的时间是没有白白浪费的。高考考了497,本科线445一本线528.语文爆冷没有上120,数学上了90,英语爆发考了130。最重要的心血化学最终还是没有上60,只有53:考理综的时候时间不够了用了二十分钟的化学时间写物理。相比一年前进步是巨大的,这个前两年没怎么学习的我也知足了。不甘心是肯定有的,不过很快就认了,向前看。讲点后话吧,录取我的锦城学院是一个一本二本专科都收的学校;我好像是全系第一个录取的学生。进学校那天天一直在下雨,下午四点我到寝室了我的新室友正在睡午觉。学校里没有一点学习的气氛,烟头和染发的杀马特少年随地可见。那天晚上我差点哭了出来,我很想说提前把我在这个学校扔上一天我高中三年学习都有动力。但是那里有后悔药呢?一两个月后我也对环境开始麻木,能做到的只有洁身自好不和大环境同流合污。很难,但我在坚持。我想起了英语老师强哥说的:“高中的学习并不是真的这些知识有多少用,而是看你是否有那个心和毅力去把这些没用的东西完全吸收,给自己搭出一个更好的平台。”因为自己做错了,所以回想话觉得都是对的。深刻的理解了一个道理,也许现在学的这些都没用,但你要牢固的掌握这些没用的知识去给自己撘出一个更好的平台。因为一个2本学校的文凭没用我只有走出国这条路,这半学期几乎天天六点半起床。一天做2篇雅思阅读背20个单词,从来没有逃过课,上课永远坐第一排倒不是专门去占位子而是这里的学生喜欢坐后排,前面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数学基础不好微积分我学的很吃力,一下课就去问一些超级基础简单的问题;基本每天都去图书馆做题。土木工程这个系女孩儿又少,我有些时候觉得我像是一个苦行僧,有些时候我觉得又回到了高三。有些时候刷下朋友圈,看看那些以前关系好的朋友在北大,在西交利物浦在各种名牌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我除了苦笑一下刷题,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追上你们以外,我还能做什么呢?我知道比我厉害的比我刻苦的大有人在,所以只有低着头做自己的事儿,做的更好一些。我心里想的是:”你是七中人,你已经给学校丢过一次脸了,千万别丢第二次。“但我知道我这是在为前三年赎罪。可能这么说有点中二,但是我知道自己只有加倍的拼命,用周末这垃圾学校里的垃圾们睡懒觉的时间去上雅思课——你得努力,再努力一些,去追上你的那些朋友,去给自己搭出一个更大一点的平台。七中有句话叫选择七中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而在时过境迁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开始走一条更加艰苦的路,还不知道最后会不会成功。但有一点很奇怪,在我回想自己高三的时候那些自己刷题啊考试啊被骂啊的片段总是很难想起,一开始就映入脑海的总是我们在周五偷偷点肯德基,在墨池书院和兄弟刷题刷累了跑下楼在自动贩卖机买一听饮料后趴在栏杆上一边喝一边聊一些有的没的。但这些欢乐,苦涩,无奈和痛苦,最后的释然都是真是存在的,他永远存在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告诉我自己:要加油 要加油 要追上他们 要加油。写不下去了,就这样吧。作为反面教材希望有帮助。是不是有点答跑题了?
头天晚上看到同班同学关注了这个题目,我也点进来看了一哈,结果今天脑壳头一直都在想这个事情。想了想,还是过来写点什么,不然一直都负起的。
我的初中是个很撇的学校,撇到我天天上课睡觉还是稳定年级前五,班主任也给我开后门,给我化学实验室的钥匙(并不是去做实验,而是我夏天中午太热睡不着觉…)。中考后我又参加了七中的外地生考试,两样都进了;之后我收到了两张夏令营的邀请。那个夏天,我穿着凉鞋在七中的排球场上抓脚球,在新南路的街边边等公交,然后在秋天的时候穿起了质量低廉的蓝白校服。
非常巧,第一天报道的时候,我发现坐我旁边的男生竟然是小学同学。他相貌变化不大,好在鼻涕也不再挂着。我看了看我们俩的镜片经年累月地生长,颇有点感慨。
除了他,我第一天的所有记忆都是关于J女士的。
第一眼看到她我就确定,这绝壁是方圆十五米内最漂亮的女孩子(我们大概四十多个男的,十多个女的)。双眼皮大眼睛鹅蛋脸,而且竟然只说普通话,像极了动漫里面的女主角。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研究和猜测,我到底是不是她的男主角。
理科实验班气氛的确是不同,我在入学考试后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因为我的成绩是倒数前十。更让我恼火的是,女主角是第一名。我深知急也没有用,所以我淡然地什么也没有做,把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倒数前十,年级两百多名的水平。在那期间,我也随大流,假装对某一门自然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上课时间和社团活动冲突,所以我只去了一次,听老师提到了“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然后就全身而退了。至此,我算是扔掉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学习竞赛的传统,改而投奔乐队和电吉他。
这样的表现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满意。大家大概都是以一副无可指责的语气提起我,“他好像挺喜欢音乐的”。事实是,我假装完全沉浸在学习之外的世界,然后顺理成章地扮演一名学渣。我还成功地激怒了数学老师(非常儒雅又霸气外露的中年男子),声称我是他86年以来第一个赶出他课堂的学生,原因大概是两天没交作业。在外面站着的时候,我还拿着文具袋在练左手的手指力量。
这样到了高二,我突然发现,好像男主角一般都活得和别人不太一样。这样一来,我有没有机会成为她的男主角呢(据我所知,她那个时候没有男朋友)?抱着这样的幻觉,我开始每天跑十公里减肥。每次从跑步机上下来,我的内裤都会湿透。在逐渐转阴的那段日子里,我成功地避开了当年的光棍节,和她耍起了朋友。
接下来的事似乎顺理成章;我不愿被完美如女神一般的她压制住,她也总是鼓励我好好学习,于是我在高三开始发奋,每天晚上睡6个小时,疯狂地给自己布置任务(那时候的计划表都精确到5分钟),从头开始查漏补缺,blablabla。最后大概稳定在了年级30多名的样子,高考也是正常发挥(有趣的是,我的化学考得很好,不知道和那一节课有没有关系),没有如愿考到北大,然后来了这个劳什子提前批外交学院,悔不当初。
在写这篇答案时,我脑中一直都是那几年在班里的生活。我和他人聊起这些事情时,总是会用那些时髦的标签来向他们描述,班里的大神如何如何厉害,坐我旁边的学霸在骂完班主任(他骂的是操你妈)后坐下来面色如常地继续刷题,以及那几个天资卓越的人如何天天打游戏期末照样高分。每说起他们,我就想起他们一次;现在学习不如意的时候,也会想,他们学的东西是不是我更难以接近了。那些一心学习的人,多半性格也稳如泰山,纯粹而又内向。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学渣,但当我的脚踏上上山的路时,他们早已翻过了无数座高山,每座山都有些散落着的标语牌,上面写着“选择七中,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成才的道路”,或者“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云云。
总而言之,尽管在大学也是学渣,我总觉得在七中渣得更有魄力,也更富色彩。
词不达意,文不对题,不知所言。
谢邀。我所在的中游985同样云集着各种班级第一年级前十,所以当他们拿到自己不再靠前成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点难以接受。而我,早就习惯了。
在时开心离后伤心高中时 心思一半在学习上 成绩不好 一学期看的书超过八十本 每日规律生活 书后闲余和朋友聊天 很快乐上大学后 心思没在学习上 成绩不好 一学期看的书不超过十本 每日糜烂生活 随时都在和人聊天 很不快乐其实在七中当学渣 进入大学的环境后 仍然不会是弱者 即使绩点不如人 也总有拿得出手的技能 比如 读书多 或者 英语好 甚至 有领导能力 始终有着自己的闪光点 七中人从来不是完全的渣
既然被邀请了,那就不好推脱学渣的本质了。看过
的答案,我觉得你那不是答案,而是年度最佳黑科文,所以我也要来黑一下。我是一名外地生,基本上以倒数的成绩进了七中。由于当初特别喜欢物理(中二少年总爱干的事情,讨论相对论啊,永动机啊,宇宙唯一的真理啊之类的),所以进七中之后就不知天高地厚地选了物理竞赛,然后开始了我三年的学渣之路。高一满怀信心热情满满的去上物理竞赛,作为一个小白,周围全是七中嫡系的学生,听他们细声议论:前排的那谁多么厉害,微积分都学完了,那谁初中就拿了力学竞赛的奖,那谁高一就去考复赛了,全国奖。这些事情放在知乎,放在现在,其实让人觉得很平常,因为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条件,或者说有这样一个视野让初中生去接触到这些东西,更早的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穷山恶水多刁民地方来的外地生,脑子的确是一片空白,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同龄人能够这样学习。所以作为学渣的我,高一就在膜拜别人,模仿别人的学习生活中度过。别人刷题,我也盲目地刷题。同桌出国,我也跟着背单词。搞竞赛的同学用大把的时间研究物理竞赛,我也在周末抽出大量的时间学竞赛。别人搞活动,我也跟着搞,连锁反应,辩论赛,演讲比赛都有我的身影。但结果就是,成绩惨不忍睹,年级100多200多都考过,高一结束时候的文理分科考试还考到了年级200多名,理科单科接近快300的样子,数学100分(满分150)。当时我满心气愤地对同桌说:“我数学开学要上140”,她笑了笑,说你没问题的。作为学渣,压力最大的来源于父母,他们希望你成才,你作为独生子女,是他们的希望,他们不希望当初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树立起来的榜样从外地考到七中,然后堕落,然后成绩不理想,最后去一个一般的大学。这样的落差和心理冲击对父母来说是很大的。我仍然清楚的记得高一结束后的那个家长会,我妈开完会回来后,我问她讲了什么,她说:“家长会吵吵闹闹,空气不好,听不清楚,但我想不明白,你这么用功努力,为什么成绩就上不去?”后来去找老师,我妈让我回避一下,之后告诉我,班主任说:这孩子上一本肯定是没问题的,其他我就不敢保证了。回家后我妈翻看了我的龙门专题,说这些题都是空的,你都没有刷,怎么可能考得好?(的确,高一没有目标,什么书都买,什么书都是泛泛而刷,想起来了就刷一下,没想起来就不做了。对于高考学习,这样的态度是致命的)。回到故乡,出了一趟和父母出去散心的旅游,基本都待在家里学习,不是父母逼我,而是我愿意学,此时我更想做的就是在高二物理竞赛考出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作为学渣,家长和班主任的态度永远都是不支持的,竞赛在他们眼里就是赌博,只有微弱的胜算,尽管竞赛教练说竞赛有多么多么好,但家长的疑虑是不可消除的。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做高考卷子的时候,我妈进来翻看我的笔记本,我高一上物理竞赛的三个厚厚的笔记本被她发现,上面公式方程图例要点写得异常工整,的确我自己也是在上课的时候把它当做一份工艺品来书写。我妈说:你要是把这种热情用到高考学习上该多好啊。高二,开学考试,年级前50,数学单科第一。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年级200多,数学没上平均。又一个月后数学测验,78(满分150),全班倒数第一。一个星期后,半期考试,年级100左右,数学单科第一。(是的,我不是在高考和竞赛上能够同时双赢的人)竞赛初赛成绩不错,成功拿到了复赛名额,然后遭遇到了29届(搞竞赛的都知道这是多么惨痛的经验)。高二某个晚自习,物理老师把我和韬叔抓出去,说:“你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竞赛方面,叫做边缘人物。什么叫边缘人物,就是现在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是的,学渣没有荣誉,没有成绩,在老师眼中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他们希望你变好,希望你变稳定,只不过他们要求的都和你的梦想背道而驰。高二上期末考试,年级290,语文年级倒数第一,尔后和我妈大吵一架,她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她,打游戏操社会谈恋爱?我用人格担保我绝对没有干过这些事,她表示不再管我的规划,对我所做的决定表示支持,但要我自己去承担后果。高二寒假,泛珠竞赛一等奖,算是找回了一丝信心。高二下,印象中就是疯狂的刷竞赛题,每道题都用a4纸写答案,订正,然后弄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半期。又是年级200多,班上倒数11,正好不用开差生家长会。我妈工作忙,抽空单独找了老师,班主任说:这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你随便去问哪个老师,没有说他不认真不努力的,但成绩的确起不来,现在起不来,以后估计也不太会有希望起来了,在七中这个环境下,你努力,别人也在努力。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稳定,看能不能在省内的排名有所提高。可能这个孩子还没有到努力出成果的时候吧。之后我记得我和我妈在七里香长廊里长谈,我看到她脸上的焦虑,但她还是支持我搞竞赛,她说都已经走到这里了,那就继续走下去,结果是什么,搞完再说,就像班主任说的,也许还没到出成果的时候。尔后零诊,接近年级300.我妈只字不提,说暑假抽空还是看一下英语,看不进去就算了,好好准备竞赛吧。之后停课到9月21日考试,没有入选省队,一等奖稳到手。理论考完我就知道考试题意理解错误导致失分严重,教练第二天就查到了成绩,但为了稳定军心,并没有告诉我们,只是把有希望的同学继续留下来准备实验。我询问我的成绩,教练说,不要担心,好好准备实验,一等奖稳,冬令营悬。当时心态是崩溃的,因为七中物理竞赛的同学都希望能够进入省队,因为一等奖并没有任何政策会给你录取,给你降分。而北大早已放出消息,考完理论就来签约。所以学渣就坐回教室,复习高考,同时希望当初身边的战友能够考的更好。高三半期考试,年级300多,索性没有跌破400。班主任评价:把该踩的坑都踩了。高三一诊,年级100,我知道我的复习效果是有用的。哦对了,期间拿到了科大的一本线录取,物理系,给了1w奖学金。高三二诊,年级200多,考前我就知道我这糟糕的心态药丸。二诊后弃疗,不想学习,心态出奇的好,背着父母把托福单词背完了。高三三诊,裸考,年级前100,觉得有望,加紧脚步努力复习迎接高考。按照周期函数的规律,高考应该跪了,是的,跪了。但有卖身契在身,我还是被合肥某穷山而水出刁民的技校录取了。所以说,学渣的本质就是,你无法预测你下一次考试是怎样的,你无法如同稳坐年级前十的大神那样可以思考半年后自己是坐在清华园还是未名湖畔,你只能竭尽所能,做好你当下的事情。这个问题很好玩,
的答案推送给我,我看了觉得很真实,点了个赞,然后就被邀请了。写下这么长啰嗦的话,其实也是一段回忆和警醒,当下做的事情,要对得起过去的努力和梦想。学渣的自白差不多就这样了,最后讲一些身边的故事。(名字我都是用昵称的简写代替,如果你们看出来了是谁,望诸君勿言)T君,刷新过年级500多名的记录,决赛理论第一,保送北大。C君,诊断考试崩坏过,清华降60后裸分上之,现数学系年级第一。P君,高中三年成绩基本没有上过班级平均,常年倒数,高考差一分上清华。D君,零诊唯一一位没上重点线,北大一本线录取。……也许你还没有到出成果的时候。
谢邀。记得当时老师告诉我们,不努力,就去隔壁读书吧~
高一学渣了半学期,高三学渣了最后一个月。其他时间也没有学霸起来,不过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学生”。高一上半学期,和@华畇丰 类似,不听课,抄作业,上课和晚自习都在看课外书,上到本雅明的《单行道》下到珍妮特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阿澜庐的《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等等,一学期差不多15本书吧,我读的很慢,物理意义上的那种慢...没错,全挑的是一些小众圈内的小众,唯一读的一两本比较大众的就是《小王子》和《夜莺与玫瑰》..为什么读呢?主要原因很简单,“装逼”。对其他同学感到俗落(事实上是我当时对他们了解不多),读一些冷书自命清高。虽然动力是装逼,但每本书我都确实认认真真读完了,托它们的福,培养了我非常独(qi)特(pa)的审美和比较有(sha)趣(bi)的个性。到了大学,认识了许多人,我的发现在七中的一些理所当然现在变成了不可思议。成都七中,无论老师同学,对学渣的态度,比起排斥,更多的是包容。这里没有倒数80名专设班级,实验班的学生即使成绩倒数也不会被踢…在这里,成绩差并不会成为你不能病假的理由,成绩好的学生也并没有多少项特权。高三的最后一个月,三诊大失败,完全无心学习,每天勉勉强强看点课本,上课画漫画,画玩具设计稿,下课和同学纸上五子棋对弈...高三最后一周我进步最大的科目是——“下棋”。其他班怎样我不知道,至少在我们班,学霸和学渣在这最紧张的一个月里依然是打成一片。我的同桌是全班第一,但是她却也经常和我聊天,问题,对弈...甚至还有“你下赢我了我就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中午,班里前十和倒数也是坐在一起吃饭,学霸上一句刚劝导要考试了少玩Dota,下半句就是周末网吧连坐看我用大鱼人虐你...包容也好,打成一片也好,概括起来,在我当学渣的日子里,我感觉到最多的是——“平等”。同学之间,学霸不会因为是学渣就不回答他的问题,学渣不会因为是学霸就恶言相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分数的高低左右不了感情。老师不会因为是学渣就放任自流,更不会因为是学霸就笑脸相迎。这份平等是一种理所当然,却也是一种奢侈。与无数新闻稿的报道不同,(至少)我的高三真的是在轻快中结束的,如果要说结局:我的高考并没有失利。
谢邀。我是14届的。如果看高三的诊断性考试,我承认是学渣。没记错的话,一诊年纪420名,其中生物突破天际,42,达成成就:单科年级倒一,是的,年级倒一。。如果说一诊还有竞赛思路转不过弯的理由的话,二诊又扇了我一耳光,记得是380多名,其中生物补到了50分了2333,又达成成就:语文作文写到了27分,是的作文满分60,写到了27,Oh yeah!如果说二诊复习时间还不够的话,三诊已经让人无话可说了,480名,通过艰苦卓绝的复习我的生物又跌到了48(让我笑会儿2333),英语也达成前所未有的满分成就!(150考到了100。。),想当年小生也是英语140的人啊,达成这个成就也挺不容易的(流着泪微笑脸)每次诊断考试出的问题都不同,各科老师都不知道怎么编理由应付焦急如焚的家长了,只有模模糊糊地找我谈话“啸东,你最近(数学/生物/化学/英语)状态不太好啊。。”,妈妈也做好了让我读二本的心理准备。其实高三达成种类这么繁多的成就也很好玩的是吧?想我班主任T50曰:“人生就是追求一种体验~”,所以高三于我,也就算完整体验过了。。。什么?你想问我现在在哪儿?现在小生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不是意料之外?(滑稽脸)
啊!匿名不能评论,那就不匿了14年毕业理科14班。虽然很明显能看出来我是谁但是我还是要匿名。高一高二搞竞赛,高三竞赛砸锅回来搞高考。一开始的几次考试还不错,一两百名,从某一次高三月考开始跌破年级400名,然后精神失常偶尔自言自语,开始稳居班上倒数第二。没错,倒数第一每一次考试都在变,然而我的倒数第二从来没人抢。某次模拟考试考过493分。在高三上期期末翘掉课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我想考厦大。班主任跟我妈说,都这样了,孩子开心就好,圆她一个梦吧,她不后悔就行。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我真的哭都哭不出来了。学校自招分名额,我一个校荐都没有。一开始中山大学没人要的,我去要了。后来有一个名次比我高一名的人说要要,我只能把码还给他。那天下午坐在教室角落里哭了一下午,似乎没有一个人发现我。当天得知英语考了87,全班倒数第一。这次连倒数第二都没有了。我本来想要川大的自招的,但是班主任在班上问了好几遍有没有人要都没有人去拿,倒还有人把川大的校荐码退回去了。我没脸去接过来。新概念二等奖+数学联赛二等奖+化学竞赛二等奖+国内一位非常有名望的计算化学教授的推荐信,我过了南开中山厦大川大的自荐。志愿分别是,南开化学,中山医学,厦大经济,川大化学。哭着看了一个寒假的书。开学的第三天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开学的第二周北约自主招生考试。笔试全部通过。接下来面试为了求稳,因为厦大川大冲突我选了川大。南开中山川大三所学校全部通过。南开自招最高分,川大自招最高分。都是远远甩开第二名,甩开十几分的那种。其实我知道,只是这两个学校没人愿意报。两个学校给七中打了电话,教务处找了班主任,班主任找了我,转告了两个高校的话,我说我签南开。后来的三诊,年级203名,643分。可是这个时候我偷偷喜欢的男生自主招生失利,我时时刻刻掩饰着自己的小进步,我怕他烦我。我一直在班上伪装成一个想安安稳稳上南开的学渣。可是我的野心不服。我想陪他考上海交大。我知道这只是梦想,我知道这不可能,我就只想试一试。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结果当然是我没考上。语文错两个选择,语言运用最后一个题没时间写了,作文还没写完。我高考坐在第一排,监考老师手啪地拍在我桌上厉声叫我停笔,我眼前一黑就哭出来了。完蛋了。语文118(平时120+)[批我作文的是哪位老师,如果我找到您我一定给您磕头],物理刚及格。数学英语超常。四川省925名,南开大学。而他如愿以偿去了上海交大,还被报纸采访了→_→。什么?你问后来?分手了呀。
居然被邀请了 为何要暴露我学渣的身份(╯°□°)╯︵ ┻━┻哎 这个邀谢得我好尴尬啊只在七高待过一年 成绩怎么说呢 在当时班上大概42个人的情况下排可能17、18名的样子 毕竟是文科实验班 理科诸如理化生都是不怎么学的 对我这种理科差成学沫(是的,都不是学渣,是学沫)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语文英语历史班级前五没问题 地理的话第一学期学天文地理很垃圾,第二学期学人文地理就赶上来了 按理说看起来好像还可以 那为什么班级排名还说辣么尴尬呢??因为我数学和政治差啊【手动微笑脸数学 从小的噩梦 在数学上花的心思比任何一科都多 但得到的成果却比任何一科都少
初中开始我的数学就经常是及格线徘徊 而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又不是一个等量级
如果初中时我还会为只拿了一个及格分哭 高中的话我要是拿了一个及格分就简直谢天谢地 然而就算是及格这么简单的要求 我在七高一年数学也就及格过一次【再次手动微笑脸所以 在成都七中这种随便去接个水就能碰到好几个理科大神的学校 作为一个数学学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体验就是 每次老师提问时 我一定是头埋得最低的那个 喊人上黑板答题时 我一定是缩成一团的那个 就算被点到了 上黑板答题百分之九十都可能答不出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 年级主任教 讲得极快内容极充实 为了跟上他我连眨眼都不敢 最后那十五分钟真觉得自己大脑在烧………下课后都是晕晕乎乎的感觉
然而哪怕是这样 我高一上的数学还是经常挂科 至于到了高一下 因为考托福缺了两个月的课 数学直接少学了一章 对我来说内心简直就是崩溃的 一开始还是会努力赶 但也许因为打击太大 又想着要出国了反正剩下的高一生活于我而言就是玩玩儿 所以也渐渐放弃了 于是数学直接从上学期的80多分退到五六十分……选择题三分之二靠机选 A2卷大面积做不起 B卷直接空白………那个时候我都不敢看我数学老师 但羞愧之余 内心还是有一个声音在说:就这样了吧 反正你都是要出国的人了 以后又用不到 而且国外数学那么简单是吧……结果事实是 学渣去哪儿都是学渣 作为一个SAT数学最高只考660,AP stats三分险过的人 我真是给祖国丢脸了……至于政治 嗯 其实高一刚开始我政治还是可以的 但后来因为换了一个不怎么管我们的政治老师【就是班主任】,又觉得政治这玩意儿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而且还那么无聊 所以渐渐的也不学了…上政治课的时间都用来刷微博了我会乱说=_=以至于高一下 我的政治成绩直接从85+怒降至及格线=_=想当时答政治大题时 遇到不会的我就套“我们要坚持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什么的 这都可以扯出一大堆话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功夫也是挺炉火纯青的……因为只在七高一年 所以差不多这就是我在七中所有的学渣的经历吧 但我常常不敢想 如果我还继续在七高读书会怎样呢?如果我的数学和政治继续这么渣下去会怎样呢?想深了便觉得寒意浸骨 其实很多时候 真的是自己不愿意多学 现在在美高读书数学还是称不上好 每次遇到不会的题就想 如果高一时我的数学基础极其扎实 那现在我还会对着这些浅显的问题发愁? 如果我高一的数学再好那么一丁点儿 我再努力那么一丁点儿 sat那么简单的数学 我能上不了700?有次与一个美国朋友交谈 我说我sat数学最高只考过660 他一脸惊讶的反问:are you a Chinese???我只有苦笑常说 选了七中就是选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 我选了七中 但我并没有艰苦奋斗 所以渐渐的我开始自食恶果 现在能做的只剩下追悔莫及其实虽然只在七中一年 我却一直当其是真正的母校 每次成绩不理想 想到家里还有成七的校服 想到那成都七中四个字 便觉得脸发烧。 “今天我以七中为荣,明天七中以我为荣”这句话犹在耳侧 唯加倍努力 才不致使这句话成了笑话愿四月收到女神校的offer以报答母校教育!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七中高一入学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