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刘革显的相片学校张柳青相片

总站切换分站
& &江门中医药学校2015年招生简章
江门中医药学校2015年招生简章
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原江门卫生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药学校,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广东省中职学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名校”、“全国首批创新型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江门市蓬江区龙湾路(江中高速江门新会出口附近),毗邻圭峰山国家级风景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71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齐全,拥有1间附属医院。学校目前开设护理(含涉外护理和老年护理)、药剂、制药技术、中药、助产、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农村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眼视光与配镜、美容、药品食品检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17个专业,其中护理、中药、药剂和助产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自2000年,我校相继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成人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开设专业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等专业。学校在校中专及本、专科学生总人数超过1万人,专任教师28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3人。
学校坚持“合格公民,优秀技能,师生和谐,校企共赢”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奉献”的优良校风。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实行封闭式管理,努力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创新教学实习实训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遍布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校与多家医院和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每年举行一次大型毕业生推介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可报名参加卫生行业各类资格考试(如执业护士资格证、药学营销员证等),获得“双证书”毕业。
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报读成人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素质能力。
2015年中专招生计划
各专业学制三年,全日制脱产学习,5月份开始报名,9月份入学
护理(涉外护理)
护理(老年护理)
中医(限广东省户籍)
农村医学(限江门地区户籍)
药品食品检验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眼视光与配镜
中医康复保健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各专业就业方向介绍
1. 护理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工作。
2. 护理(涉外护理)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保健护理工作及涉外护理工作。
3. 护理(老年护理)各级医疗机构老年病科、老年人康复治疗中心、各级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从事老年人临床护理和康复护理工作。
4. 助产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及各项护理工作。
5. 美容 各级医院医学美容科室、美容保健中心、美容学校、大中型化妆品企业集团等,从事医学美容专业技术工作及生活美容工作。
6. 中医 基层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中医、保健工作,可参加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后,限定在边远地区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两级医疗机构申请注册。该专业生源限广东省户籍。
7. 农村医学 基层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医疗、保健工作,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限定在边远地区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两级医疗机构申请注册。该专业生源限江门地区户籍。
8. 药剂 各级医疗单位、医药经营单位、制药厂等药物调剂、销售、药检、药物管理、药物制剂等工作。
9. 中药 各级医疗单位、医药经营单位、制药厂等中药调剂、销售、药检、药物管理、中药制剂等工作。
10. 药品食品检验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店、医药公司)的药品验收、检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以及药品生产、经营工作;也可从事化妆品、食品的检验工作。
11. 制药技术 各级药品生产企业岗位技术工作,各级医疗单位制剂室药物制剂及调配工作。
12. 医学检验技术 各级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
13. 医学影像技术 各级医院医学成像技术及影像设备维修和营销工作。
14. 眼视光与配镜 在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各大眼镜公司、眼镜生产企业、眼科医院及商品销售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验光、配镜、产品设计、企业策划与管理等工作。
15. 康复技术 各级医疗机构、康复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等康复技术工作。
16. 中医康复保健 各级中医院康复科、各级卫生院、康复医院、疗养院及康复中心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中医养生及康复保健工作。
17.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各级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老年人康复治疗中心、各级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从事老年人康复护理和管理工作。
1.哪些学生可报读我校?
应届、往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读我校。
2.学生如何报名?
⑴ 网上报名:应届和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登录我校网站进入后点击“请点击此处进入网上报名入口” (或直接登录218.14.180.51:82/zs.php),按提示操作报名。接到我校录取信息后按“问题3”要求携带资料到校交费注册。
⑵ 现场报名:应届、往届毕业生可直接来学校报名,并按“问题3”要求携带资料到校交费注册。
3.报名时需携带哪些资料?
①初中或高中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张(有中、高考准考证或中、高考成绩单更好);②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3张;③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张;④1寸彩色相片1张。
4.学校收费情况如何?
按照省物价局粤价[号标准收费。学费按学年收取,每学年3800元(农村户籍、县镇非农、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及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可免交学费);住宿费每学年700元;书费按实际价格收,第一学年预收800元,结算时多退少补。
5.校服和白大衣收费情况如何?
护理和助产专业校服费(包括白大衣、鞋帽等)约440元,非护理专业校服费(包括白大衣等)约380元,由中标厂家直接收取。
6.如何申请助学金?
农村医学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可直接享受国家助学金,其余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二年级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标准为:2000元/年。
咨询电话:(招生办公室)
学校地址:江门市蓬江区龙湾路4号(江中高速江门新会出口附近)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热门阅读排行
周一至周日 08:00 - 18:00-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老照相店店主梁才昌:45年用照片定格“青春”瞬间
来源:南方日报
  梁才昌把照相馆打造成一个百年相片展览馆。受访者供图
  江北老街东门塘附近有一家开了80多年的老相馆。走进相馆像是走入时空隧道,里面挂满了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照片。
  相馆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却有个很年轻的名字,叫“青春”。青春照相店如今的主人是62岁的梁才昌。梁才昌17岁进入相馆工作,45年间见证了相馆从国营到私有,来照相的人从害羞退缩到自然开放。几代人的青春在他手中流淌,几十年的梅州变化在他的相馆里留存。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两年从相店杂工到照相师
  在梅城,不少人都能准确指出青春照相店的地址,他们都曾在那里留下影像。“我和丈夫的结婚照就是在这里拍的,当时我们从兴宁来,照相还不流行,觉得很害羞,都不好意思踏进店门。”带着老相片到青春照相店进行修复的廖阿姨说。上世纪70年代,她曾经在这里拍过结婚照,也养成了只在青春照相店拍照的习惯。
  梁才昌将老照片扫描进电脑后,开始一点点修复发黄的照片。如今已62岁的他在青春照相店里工作了45年。17岁那年,梁才昌通过政府招聘进入国营的梅州市饮服公司,并分配到青春照相店工作。
  因照相工具落后,那个年代洗晒照片十分麻烦,一套相片从拍照到定影、切相片,要花上1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遇上相馆生意忙碌,20天左右才能拿到相片。“当时的照相店都是国营的,整个梅城只有3家店,所以店里时常人来人往。”
  刚进入照相店的学徒要从杂工做起。因为前来照相的人多,每天疲于应付门市主任安排的任务,梁才昌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来学习技术。吃住都在照相馆里的他便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切相片,第二天早上5时起来跑完步后又继续工作,节省下来的时间就跟着照相师傅学习。仅用2年的时间,梁才昌就“升格”为照相师傅。“跟我同批进来的学徒,一直按部就班工作,有很多人工作了七八年还没学会照相。”梁才昌说。
  相比如今的单反相机,老式照相机的操作要困难许多,对照相师傅要求很高。照相师傅除了要有审美能力,掌握构图能力外,还需懂得多种技术。安装底片时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房里操作,以防底片毁坏。要准确无误地将底片安放入底片盒,全凭师傅往日经验形成的手感。
  那时候没有PS(图像处理软件)技术处理照片,但是每个师傅都会修片。梁才昌说,修片时的工具就是铅笔笔芯,他们会将笔芯磨得跟针尖一样粗细,然后将底片放入修片台,用笔芯将人脸上的痘痘、皱纹等一点一点涂抹。“修片是最难的,学徒一般要4年左右才能学成,每天也要有三四个师傅专门修片。”
  因为自身的勤奋及天赋,梁才昌很快成为照相店里的“头牌”师傅。1982年,原门市主任退休后,梁才昌被任命为青春照相店的门市主任,打理照相店的生意。
  1999年改制后,梁才昌将照相店买下,照相店正式归其所有。
  记录梅州变迁珍贵影像
  青春照相店始创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名字为连环相店。创始人李仁根在泰国清迈开照相店后,举家迁回家乡梅县,于梅城石牌楼巷(现和平路)重开照相店,经过几次搬迁后1951年才最终定址于东门塘,1956年起归为国营,并在1974年改名为青春照相店。
  2015年,为了展示照相店80多年来拍摄的照片,同时也将梅州的变迁以静态形式展现给梅州市民,梁才昌在店内腾出一部分空间做成了“展览馆”。
  走进青春照相店,右侧墙上挂满了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照片,照片的色彩由黑白到暗彩色再到全彩色。左侧墙上挂着上世纪国家领导人、梅州知名乡贤回梅州的照片以及梅州市政府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留影。此外,左侧墙上还挂着梅州各处今昔对比的照片,形象地展示了梅州80年来的变迁。正对正门靠墙处,梁才昌设置了个展柜展示相店所使用过的相机,从木质构造的老式相机到金属外壳的胶卷相机,“诉说”着相机变迁史。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当时梅州媒体还不发达,青春照相馆的摄影师们就充当起记者。市政府里的大型活动,都让我们去拍。”照相馆里的摄影师时常要派驻到市政府工作,全程记录政府活动,以相片的形式留下活动剪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回梅州视察时,梁才昌就作为当中的摄影师跟拍了全程。1989年首届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在梅州召开,青春照相店负责全面摄影工作。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至今仍有大部分留存在店里。“它们是相店珍贵的物品,也是梅州历史的证明。”
  此外,作为梅州保存历史最悠久的相店之一,青春照相店也是企业、工厂、学校、部队等定点摄影机构,既为普通市民拍摄证件照,也为当时的市、县领导拍摄证件照。
  如今青春照相店除了继续为梅州市民照相外,还自行承担了为梅州变迁作影展的任务。“我们这里留存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果堆积在暗处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做成展览也是为了让梅州市民看看摄影技术和摄影设备的变迁,更是让市民更了解梅州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照片比文字更能让人信服。”梁才昌说。
  用相片书写“不老”青春
  “头往右边倾。”梁才昌端着单反相机让坐在蓝色背景布前的顾客摆正头部,在帮廖阿姨修理旧照片的间隙,他又为来店里的其他顾客拍照。虽然已62岁,但梁才昌端相机的风采仍不减当年,拍摄出来的照片也让年轻顾客连连称赞。
  时间流逝,照相机不断更新换代,摄影和修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梁才昌也不甘落伍。每当有摄影方面的新工具或者新的摄影技术,他都会第一时间学习。从老式相机到单反相机,从铅笔修图到PS技术,他都已熟练掌握。
  这些年来,梁才昌也数不清拍摄过多少照片,但几代人的青春都曾在他的手下留下纪念。“我小时候满月、满周岁的相片都是在这里拍的,还有中学时代的留影。”为旧照片过塑的杨阿姨说,她手上这些老照片都是在青春照相店里拍的,为了将青春时的倩影留下,她特地来到相馆里将照片过塑,以便保存。
  梁才昌说,如今的年轻人有了明显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年轻人都比较保守,喜爱穿着军装,衣服上别着毛主席头像的徽章,手上的道具一般是《毛主席语录》。年轻人拍结婚照时,由母亲和媒婆陪同,女孩子十分害羞,不太愿意与男孩靠得太近,这样构图不好看,摄影师总要掰着女孩的肩膀往男孩肩膀靠。“有些女孩非要妈妈做工作,说通了才肯拍。”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穿着花哨,女性会烫头发、穿高跟鞋。每位来拍照的人都会精心打扮,没有华丽服饰的人就会问他人借衣服,于是总会在照相馆里看到穿着精致的人们背后是一把大夹子将衣服夹紧的有趣场景。此时人们照相的道具改为自行车、收音机,身上佩挂金首饰,大多为相馆为顾客准备的假首饰。相店里也会布置一些美丽的假外景作为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时,大哥大开始流行。青春照相店购买了塑料大哥大作为道具,年轻人拍照时喜欢用它作为身份的象征。此外,也有许多年轻人喜欢在耳朵夹香烟以示潮流。
  如今相机普及,一部手机都可拍照留影,人们进入相店多为拍证件照。但青春照相店依然“青春”,它为不同时代的梅州人留下了青春时的样貌。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请选择适合您移动设备的站点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的学籍相片规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