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形容一心为民的成语这个成语对不对

知无不言这个成语对不对
是对的。只要知道,就没有不说出来的。《北史·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乞停 李 狱,以俟育孕。”《旧唐书·魏徵传》:“﹝ 太宗 ﹞数引 徵 入卧内,访以得失……﹝ 徵 ﹞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明史·李贤传》:“ 贤 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1] 出处 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不可明状这个成语对不对?
俺家闺蜜忧郁深沉无所谓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终试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试卷摘要:
以“月”烘托意境。比如:王维《____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8分)&&&&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28分)
一、选择题(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椽子(yuan)&&&&&&&&招徕(lái)&&&&&&&歆羡(xin)&&&&&&&& 长歌当(dang )哭
B、罢黜(chù)&&&&&&&& 打烊(yang)&&&&&&蹩进(bie)&&&&&&&&& 智者乐(lè)水
C、尚飨(xiǎng)&&&&&& 癖好(pi)&&&&&&&拔擢(zhuó)&&&&&&&& &心机梗塞(gěng)
D、愀然(qiǎo)&&&&&&& &&&扁舟(piān)&&&&&& &&&央浼(&mei)&&&&&&&&&&&& 相互枕藉(j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计日程功&&&&&& 窗棂&&&&&&&& 诟骂&&&&&&& 以手加额
B 百依百顺&&&&&& 端祥&&&&&&&& 弥留&&&&&&& 鞠躬尽粹C 任人宰割&&&&&& 编篡&&&&&&& &厉害&&&&&&& 变本加利D 老态聋钟&&&&&& 诀窍&&&&&&&& 姿势&&&&&&& 栩栩如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②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挂,那里陈设着&&&& 的木器。
③他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总算理清了头绪。
A.灌注&&&&&&& 精美&&&&&&& 琢磨&&&&&&&
B.贯注&&&&&&& 精巧&& &&&&&捉摸&&&&&&&
C.贯注&&&&&&& 精巧&&&&&&& 琢磨&&&&&&&
D.灌注&&&&&&& 精美&&&&&&& 捉摸&&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
B.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
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C.陈奂生情不自禁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
D.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飞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
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全神贯注地瞧着那些法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受了这点挫折,心情不挺愉快,一路走来,便觉得头上凉嗖嗖,更加懊恼起来。
B.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不但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
C.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
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D.她感觉到这一点,目的是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好,好,朋友。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对不对?小乖乖。”
B.《药》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D.“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8分,每小题2分)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迫缰庸牟痪V廴舜罂帧P於熘蛏较陆允粒恢淝成睿⒉ㄈ胙桑炫榷艘病V刍刂亮缴郊洌敫劭冢写笫敝辛鳎勺偃耍罩卸嗲希敕缢嗤掏拢懈U坎镗O之声,与向之噌普呦嘤Γ缋肿餮伞R蛐ξ铰踉唬骸叭晔吨?噌普撸芫巴踔奚湟玻U坎镗O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B、或曰此鹳鹤也&&& 或许
&C、余方心动欲还&&& 正&&&&&&&&&&& D、如乐作焉&&& 演奏
9、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是(&&&&&&&& )
&&& 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大石侧立千尺&&&&&&&&&&&&&&&&& 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C、函梁君臣之首&&&&&&&&&&&&&&&&&&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10、下列“相”字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与向之噌普呦嘤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D、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
11、关于文段内容及表达技巧的分析,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文中描绘绝壁下的夜景,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十分逼真,让人感到阴森恐怖,如临其境。
B、这段绝壁下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伏笔。
C、& 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道元的说法,而且为末段叹郦
说之“简”作好铺垫。
&&&&&& D、作者在文中写到两次“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后者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6分,每小题2分)
&&&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
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2.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对贾母的回答不同。(她对贾母的回答是“只刚念
了《四书》”)这是因为(    )&&&&&&&&&&&&&&&&&&
A. 黛玉怕宝玉看不起自己,不敢在他面前说读过《四书》,说明她的细心。
B. 黛玉从刚才与贾母的对话中,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所以她此时改了口,说明
她处事的机敏和留心。
C. 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反映出她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与准则。
D. 是为了讨好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是不爱读书的,说明她的机敏和聪慧。
13.宝玉对《四书》以外的评论,说明宝玉的什么思想性格,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宝玉对《四书》是尊重的,不敢有所违抗和不满。
B. 说明宝玉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性格。
C. 说明年纪尚小,对中国文化抱有虚无主义态度。
D. 说明宝玉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14.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有几项分析,最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
A. 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
B. 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反叛精神。
C .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D.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第Ⅱ卷(72分)
四、(14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4分)&&&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1]驾君车者罪至刖[2]。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3]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 注释:[1]窃,私下。& [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 [3]矫,假传君命。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2分)&&&&&&&&&&&&&&&&&&&&&&&&&&&&&&&&&&&&&&&&&&&&&&&&&&&&&&&&&&&&&&&&&&&&&&&&&&&&&&& (2)忘其口而念我(2分)&&&&&&&&&&&&&&&&&&&&&&&&&&&&&&&&&&&&&&&&&&&&&&&&&&&&&&&&&&&&&&&&&&&&&&&&&&&&&&&
16、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中吕]普天乐
&&& ①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失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1)填空:(3分)
&&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3分)
&&& &&&&&&&&&&&&&&&&&&&&&&&&&&&&&&&&&&&&&&&&&&&&&&&&&&&&&&&&&&&&&&&&&&&&&&&
& &&&&&&&&&&&&&&&&&&&&&&&&&&&&&&&&&&&&&&&&&&&&&&&&&&&&&&&&&&&&&&&&&&&&&&&&
& &&&&&&&&&&&&&&&&&&&&&&&&&&&&&&&&&&&&&&&&&&&&&&&&&&&&&&&&&&&&&&&&&&&&&&&&
17、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分)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王维《____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8分)&&&&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文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①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②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③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④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进行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荚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18.文中引述林肯评价斯佗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其目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所引苏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2分)作者引用苏轼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线句子的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第二小段中,作者列举居里夫人所获的荣誉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原子时代的到来.是居里夫人和卢瑟夫共同努力的结果。B. “哲理就渗透在各个原子的毛孔里”中的“哲理”也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表达的哲理。C. 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D. 文中引用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为了说明人生苦短要有所作为的道理。E. “玛里?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里的“盛名”是指她因科学研究的巨大成就而获得的美誉。
六、(10分)
23、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2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 。
24、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25个字)(4字)
金属也会"疲劳"。这种疲劳可以引起车轮断裂,火车颠覆。据统计,金属构件有80%以上的损坏是由疲劳引起的。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均匀,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内部缺陷处还会有许多小裂纹。在力的持续作用下,裂纹增大,直到材料不能继续负载应力,构件就会毁坏。在金属构件中添加各种"维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疗法等,是增强金属抗疲劳能力的有效办法。金属疲劳也能产生妙用,利用它的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裂机,可以切削许多过去难以切削的材料。
2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数目(册)
&&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②&&&&&&&&&&&&&&&&&&&&&&&&&&&&&&&&&&&&&&&&&&&&&&
七、作文(30分)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请以“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洪家中学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试卷
答&&&&& 题&&&&& 卷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28分)
四、(14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2分)&&&&&&&&&&&&&&&&&&&&&&&&&&&&&&&&&&&&&&&&&&&&&&&&&&&&&&&&&&&&&&&&&&&&&&&&&&&&&&& (2)忘其口而念我(2分)&&&&&&&&&&&&&&&&&&&&&&&&&&&&&&&&&&&&&&&&&&&&&&&&&&&&&&&&&&&&&&&&&&&&&&&&&&&&&&&
16、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填空:(3分)
&&&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3分)
&&& &&&&&&&&&&&&&&&&&&&&&&&&&&&&&&&&&&&&&&&&&&&&&&&&&&&&&&&&&&&&&&&&&& &&&&&
& &&&&&&&&&&&&&&&&&&&&&&&&&&&&&&&&&&&&&&&&&&&&&&&&&&&&&&&&&&&&&&&&&&&&&&&&
& &&&&&&&&&&&&&&&&&&&&&&&&&&&&&&&&&&&&&&&&&&&&&&&&&&&&&&&&&&&&&&&&&&&&&&&&
17、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分)
①王维《___________》&&&& ②“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一剪梅》&&&&& ④“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8分)&&&18.文中引述林肯评价斯佗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其目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所引苏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2分)作者引用苏轼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线句子的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第二小段中,作者列举居里夫人所获的荣誉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六、(10分)
23、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 。
24、(4字)
25、(4分)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②&&&&&&&&&&&&&&&&&&&&&&&&&&&&&&&&&&&&&&&&&&&&&&
七、作文(30分)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请以“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一、选择题(28分)
15、(l)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
16(1)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比喻(每空1分)
& (2)这两首小令虽然描写的景物不同:第一首是春景,第二首是秋景,(1分)但作者通
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陶渊明生活的倾慕,抒发了一种不追求名利的隐逸情怀。(1分)
作者将“蜗角名,蝇头利”等“黄尘”观念置于“意外”,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借陶渊明归
隐园田来抒写自己“归去来兮”的浩然归志。(1分)
17、⑴山居秋暝(2)杨柳岸晓风残月& ⑶李清照& ⑷波心荡,冷月无声
五、18、通过类比(1分)突出居里夫人发现镭在科学界和哲学界的革命性意义(3分)。&&&&19、从变的角度看世界,则每一个瞬间都在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世界,则世界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存在的。(2分)&①镭的发现具有哲学意义;&②居里夫人的自然生命在时间中衰老,其生命的价值却永存。(4分)&&&&20、②④①③&&
21、&为了证明她不为“尘世给的美誉”所累22、BE&
六、23、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24、金属“疲劳”的危害、成因、预防及利用。
25、①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②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Hi! 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
的试卷 最新试卷请点击:
下载此试卷的人还下载
上一套试卷: 下一套试卷:
版权声明: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连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一心为民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