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280马达优点有哪些优点呢?它的额定工作时间是多少?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中海德(福建)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瑞典ABB、德国力士乐BOSCH、法国施耐德Schneider、美国罗克韦...
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666.00元/块&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1:15:28&&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TK821FTK821F【现货.便宜】
★德国---&西门子& 6ES7300系列& 6ES7400系列 6RA系列& 6SN系列& 6AV系列
【现货.便宜】
★美国---- &罗克韦尔&46大量仓库现货甩卖!★
【现货.便宜】
★德国---&施耐德&TSX.140大量仓库现货甩卖!★
★所有备件的质保期均为1年,三十天无理由退货退款★
【现货.便宜】
★【诚信经营】【质量可靠】【进口原装】【拆包防伪】★
【现货.便宜】
★【超大库存】【当天付款】【顺丰速运】【欢迎抢购】★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满足了GM公司装配线的要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有第五代PLC产品了。
在以改变几何形状和机械性能为特征的制造工业和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为特征的过程工业中,除了以连续量为主的反馈控制外,特别在制造工业中存在了大量的开关量为主的开环的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号按照时序动作;另外还有与顺序、时序无关的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以及大量的开关量、脉冲量、计时、计数器、模拟量的越限报警等状态量为主的&离散量的数据采集监视。由于这些控制和监视的要求,所以PLC发展成了取代继电器线路和进行顺序控制为主的产品。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PLC、DCS与IPC三足鼎立之势,如表1,还有其它的单回路智能式调节器等在市场上占一定的百分比。
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由于PLC机联系处理模拟能力和网络方面功能的进步,挤占了一部分DCS的市场(过程控制)并逐渐垄断了污水处理等行业,但是由于工业PC(IPC)的出现,特别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IPC和FCS也挤占了一部分PLC市场,所以PLC增长速度,总的说是渐缓。全世界有200多厂家生产300多品种PLC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23%)、粮食加工(16.4%)、化学/制药(14.6%)、金属/矿山(11.5%)、纸浆/造纸(11.3%)等行业。
2.2 PLC的市场情况
国内PLC生产厂约30家,但没有形成颇具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名牌产品,还有一部分是以仿制、来件组装或&贴牌&方式生产,因此可以说PLC在我国未形成制造产业。作为原理、技术和工艺均无尖端技术难度的产品,只要努力,是能形成制造产业的。
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每年约新投入10万台套PLC产品,年销售额30亿元人民币,应用的行业也很广。但是与其它国家相比,在机械加工及生产线方面的应用,还需要加大投入。我国市场上流行的有如下几家PLC产品:
(1) 施耐德公司,包括早期天津仪表厂引进莫迪康公司的产品,目前有Quantum、Premium、Momentum等产品;
(2)&罗克韦尔公司(包括AB公司)PLC产品,目前有SLC、Micro Logix、Control Logix等产品;
(3)&西门子公司的产品,目前有SIMATIC S7-400/300/200系列产品;
(4) GE公司的产品;日本欧姆龙、三菱、富士、松下等公司产品。
PLC的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工业发达的日本也有调查表明,PLC配套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比例占42%,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尚有24%。所以说,需要应用PLC的场合还很多,在我国就更是如此了。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我国大中型企业还要大力发展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机械制造厂要形成FMS柔性制造系统,PLC是基础,所以PLC市场是广阔的。
PLC具有稳定可靠、价格便宜、功能齐全、应用灵活方便、操作维护方便的优点,这是它能持久的占有市场的根本原因,我们下面重点阐述几个问题,并研究其发展趋势。
3.1 PLC的分类
PLC在90年代已经形成微、小、中、大、巨型多种PLC。按I/O点数分,可分为:
l 微型PLC: 32 I/O
l 小型PLC: 256 I/O
l 中型PLC: 1024 I/O
l 大型PLC: 4096 I/O
l 巨型PLC: 8195 I/O
有单机支持300回路和65000点I/O的大型系统对应中型PLC以上,均采用16位~32位CPU,微、小型PLC原采用8位CPU,根据通讯等方面要求,有的也改用16位~32位CPU。由于I/O64点以下PLC销售额占整个PLC的47%,64点~256点的占31%,合计位整个PLC销售额的78%,所以对微、小型PLC应多加研究。
3.2 PLC的硬件
PLC控制器本身的硬件采用积木式结构,各厂家产品结构大同小异。以日本欧姆龙C200HE为例,为总线模板框式结构,基本框架(CPU母板)上装有CPU模板,其它槽位装有I/O模板;如果I/O模板多时,可由CPU母板经I/O扩展电缆连接I/O扩展母板,在其上装I/O模板;另一种方法是配备远程I/O从站等。这些都说明了PLC厂家将硬件各部件均向用户开发,便于用户选用,配置成规模不等的PLC,而且这种硬件配置的开放性,为制造商、分销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带来很多方便,为营销供应链带来很大便利,这是一大成功经验。
PLC内的I/O模板,除一般的DI/DO、AD/DA模板外,还发展了一系列特殊功能的I/O模板,这为PLC用于各行各业打开了出路,如用于条形码识别的ASCII/BASIC模板,用于反馈控制的PID模板,用于运行控制、机械加工的高速计数模板、单轴位置控制模板、双轴位置控制模板、凸轮定位器模板、射频识别接口模板等,这在以后还会有很大发展。另外在输入、输出的相关元件、强干扰场合的输入、输出电隔离、地隔离等方面也会更加完善。
PLC中的CPU与存储器配合,完成控制功能。它与DCS系统处理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系统不同,采用快速的巡回扫描周期,一般为0.1~0.2s,更快的则选用50ms或更小的扫描周期。它是一个数字采样控制系统。
3.3 PLC的软件
为了完成控制策略,为了替代继电器,使用户等完成类似继电器线路的控制系统梯形图,而编制了一套控制算法功能块(或子程序),称为指令系统,固化在存贮器ROM中,用户在编制应用程序时可以调用。指令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基本指令和扩展指令。细分一般PLC的指令系统有:基本指令、定时器/计数器指令、移位指令、传送指令、比较指令、转换指令、BCD运算指令、二进制运算指令、增量/减量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特殊运算指令等,这些指令多是类似汇编语言。另外PLC还提高了充足的计时器、计数器、内部继电器、寄存器及存贮区等内部资源,为编程带来极大方便。
IEC61131-3
由于各PLC厂家产品在指令系统上的差异及编程方法上用户要求不同,IEC制订了基于Windows的编程语言标准IEC3年IEC颁布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国际标准IEC1131),它规定了指令表(IL)、梯形图(LD)、顺序功能图(SFC)、功能块图(FBD)、结构化文本(ST)五种编程语言。这包括了文本化编程(IL、ST)和图形编程(LD、FBD)两个方面,而SFC则在两类编程语言中均可使用。IEC技术委员会(TC65)进来开展了
IEC61499项目,将IEC61131-3进行了扩展,它是针对通过通信网络互联的模块化分布系统的体系结构的标准,将对IEC61131-3有所改善。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可编程序逻辑控制装置在高层次上走向开放性的标准化文件,是PLC发展的一大趋势。
一个或若干PLC与PC机联出系统,PC机起到原编程器及人机界面操作站的作用,这20世纪90年代的新潮流,这样为系统集成带来了商机,同时编程软件和人机界面软件(监控软件或称组态软件)及软件接口(或称驱动软件)也得到了发展。
PLC厂家在原来CPU模板上提供物理层RS232/422/485接口的基础,逐渐增加了各种通讯接口,而且提供完整的通讯网络。由于数据通讯技术发展很快,用户对开放性要求很强烈,现场总线技术及以太网技术也同步发展,所以PLC构成的PCS系统比DCS的开放性所处的现状稍好一些。罗克韦尔AB公司已形成了多层结构体系,即Ether Net、Control Net、Device Net及Asi等现场总线(原DH+网也可兼容)。西门子公司在Profibus-DP通讯网络及Profibus-FMS网络以外,提出了S7 Routing网络,即Profibus-DP和Industrial Enternet两层结构。网络还在发展,我国应已积极的姿态投入其中。
2001年我国机械工业成为工业发展新亮点,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7.15%,汽车产量为世界前10位,机床产量为世界第5位。机械工业利润增长33.35%,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六成多。出口同样出现可喜的增长。机械工业提出要实施网络化,对这一点,PLC从业人员应有清醒的认识,应对网络化的开放性、网络构成的性能/价格比和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上特别下功夫。
网络向上连是互联网问题,向下连是现场总线问题,另外现有网络能否用以太网&e网到底&方式、网络采用客户器/服务器方式、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生产者/消费者方式、接口软件采用OPC方式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落实。PLC与智能MCC马达控制中心、与数控机床配套的NC/CNC数控设备,以及与其它运行控制系统、电控设备、变频器和软起动器等连成系统;PLC要与DCS分工合作,充当DCS的远程I/O站等;PLC要与IPC分工合作,除用IPC作人机界面外,作软件PLC的I/O部件也是可行的;此外还有PLC与紧急停车安全系统(ESD,Emergency Shut Down Systems)的关系、与立体仓库、机器人、CAD/CAM等等都要处理好关系。总之,PLC要兼容各种新技术,使PLC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脑&。
PLC的应用领域是宽阔的,还有许多领域急待开拓,如用于海关过境车辆认证(深圳盐田)、自动售药(若干中药店)在我国已有实例。另外,在离散事件系统中,如公路网交通流(车辆计数、乘客计数及停留时间计量)、物流系统、柔行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及一切非标准随服务系统中,均可以采用PLC,进而建模和采取对策并优化。PLC的前途一片美好,一切悲观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至于技术进步,PLC与其它技术融合以至消失,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6智能化编辑
众所周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依靠技术进步(即新设备、新工艺以及计算机应用)开始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使工业得到飞速发展。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球市场的形成。全球市场导致竞争空前激烈,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TimetoMarket)、改善质量(Quality)、降低成本(Cost)以及完善服务体系(Service),这就是企业的T.Q.C.S.。
虽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结合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追求更完善的T.Q.C.S.,使企业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给正确的人,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即&五个正确&。然而这种自动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是一种高投资、高效益同时是高风险的发展模式,很难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以及准大型企业走的还是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的道路。
工业控制自动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从下往上依次是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其核心是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
传统的自动化系统,基础自动化部分基本被PLC和DCS所垄断,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部分主要是由各种进口的过程计算机或小型机组成,其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价格之高令众多企业望而却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PC-based的工业计算机(简称工业PC)的发展,以工业PC、I/O装置、监控装置、控制网络组成的PC-based的自动化系统得到了迅速普及,成为实现低成本工业自动化的重要途径。我国重庆钢铁公司这样的大企业的几乎全部大型加热炉,也拆除了原来DCS或单回路数字式调节器,而改用工业PC来组成控制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获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可*,并且*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
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受PC控制的威胁最大,所以PLC供应商对PC的应用感到很不安。事实上,可编程控制器(PLC)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
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 IPC工控机和CompactPCI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CompactPCI-based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几年前,当&软PLC&出现时,业界曾认为工业PC将会取代PLC。然而,时至今日工业PC并没有代替PLC,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系统集成原因;另一个是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NT的原因。一个成功的PC-based控制系统要具备两点&&& 一是所有工作要由一个平台上的软件完成;二是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可以预见,工业PC与PLC的竞争将主要在高端应用上,其数据复杂且设备集成度高。工业PC不可能与低价的微型PLC竞争,这也是PLC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从发展趋势看,控制系统的将来很可能存在于工业PC和PLC之间,这些融合的迹象已经出现。
和PLC一样,工业PC市场在过去的两年里保持平稳。与PLC相比,工业PC软件很便宜。据Frost&Sullivan公司估计,全世界每年7亿美元工业PC市场里,大约8500万美元为控制软件,一亿美元为操作系统。到2007年会翻一番,工业PC市场变得非常可观。
7工控行业编辑
工控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非常特殊。为其他各行业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业计算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时深入,属于中间产品。关键性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工控机,而以IPC为基础的低利息工业控制自动化正在成为主流,外乡工控机厂商所受到重视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从数字家庭用的机顶盒、数字电视,银行柜员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加油站管理、制造业生产线控制,金融、政府、国防等行业信息化需求不时增加,对工控机的需求很大,工控机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让我们看一下工控机行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3]&
1、向综合方向发展
由于标准化数据通信线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将各种单(多)回路调节器、PLC、工业比、NC等工控设备构成大系统,以满足工厂自动化要求,并适应开放化的大趋势。
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由于数据库系统、推理机能等的发展,尤其是知识库系统(KBS)和专家系统(ES)的应用,如自学习控制、远距离诊断和自寻优等,人工智能会在DCS各级实现。和FF现场总线类似,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设备,如智能I/O智能PID控制、智能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智能人接口及可编程调节器相继出现。
3、简单操作方向
对于工控机,能够简单操作是最好的,这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简易操作可以改善人机接口,简化编程、操作面板使用符号键,尽量采用对话方式等,以方便用户使用。[4]&
8仪表发展编辑
工控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 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具有自主版权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度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通过科技攻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信息技术电测仪器主要发展电测仪器软件化、智能化技术,总线式自动测试技术,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新型元器件测量技术及测试仪器,在线测试技术,信息产业产品测试技术,多媒体测量技术以及相应测试仪器,用电监控管理技术等。
概述&&& 接触器适用于建筑业和工业领域,如&&& 电机控制、保暖和通风、空调、水泵、提升设备、照明和校正功率因数等。
ABB接触器的规格包括4 和 5.5KW 的微型接触器、高达400kW 的接触器组(AC3),建筑用接触器(家用和工业用),拍合式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和电子继电器,以及完整的附件,确保选择灵活性和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制造工厂位于海西经济区的核心----美丽的鹭岛厦门。&[1]
建筑用接触器
  建筑用接触器符合国际标准(IEC)、欧洲标准(EN)和法国标准(NF&CUTE, DIN-VDE, BS)。
  2种类型的建筑用接触器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正常&&&和&&日&-&夜&建筑用接触器。它们被使用在自动化建筑设备、工业和办公室中,接线控制&& 40 kW AC-1(白炽灯、荧光灯、暖房加热器、电池、调节系统、烤炉、烘干系统),小电机控制&& 15 kW&AC-3(通风机、空调、抽水机、洒水机、自动化系统)和在能源管理的不稳定流电阻系统(可能是&enslavement from clocks,不平流电阻继电器, telebreakers,&自动调温器).
  安装&安装在配电柜中的35 mmDIN导轨 上(EN 50022)&安装深度&: 58 mm&宽度包括1 - 3个模块&(1&模块= 17.5 mm)&磁线路设计确保完全安静的操作,线圈采用交流供电(ESB&20 型)或一个集成的二极管整流器供电(ESB 24, ESB 40, ESB 63型)&接线端子在打开位置 防止意外接触 根据额定范围扩展2、3或4极,无需内置辅助触头
  附件&ESB 24, ESB 40, ESB63型的&2极辅助触头&(附加一个2极模块化型号EH 04 ..).&密封盖 隔离块
  直流接触器的选用方式。
  1.选择直流接触器的类型 直流接触器的类型应根据负载电流的类型和负载的轻重来选择,即是交流负载还是直流负载,是轻负载、一般负载还是重负载.
  2.直流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 直流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IN主触头&PN电机/(1~1.4)UN电机 如果直流接触器控制的电动机启动、制动或反转频繁,一般将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降一级使用.
  3.主触头的额定电压 接触器铭牌上所标电压系指主触头能承受的额定电压,并非吸引线圈的电压,使用时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负载的额定电压.
  4. 操作频率的选择 操作频率就是指接触器每小时通断的次数.当通断电流较大及通断频率过高时,会引起触头严重过热,甚至熔焊.操作频率若超过规定数值,应选用额定电流大一级的直流接触器.
  5. 线圈额定电压的选择 线圈额定电压不一定等于主触头的额定电压,当线路简单,使用电器少时,可直接选用380V或220V的电压,如线路复杂,使用电器超过5h,可用24V、48V或110V电压(1964年国际规定为36V、110V、或127V)的线圈.
3拍合式接触器
  拍合式接触器主要应用在钢铁工业,如&&& 牵引机、电解和起重设备,电流从63A&至&5000A。
  产品概述&R&系列接触器在一个主框架上构造,支持电磁特性、主极和辅助触头。此设计为标准接触器的制作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有如定制的接触器般灵活&& &&可按需求改变极数 带&/&不带排气线圈的极,额定电流流过每一极 常开极 当常闭极与常开极结合使用时,可设置&&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大量标准、定时、可调的常开和常闭辅助触头 带特殊特性的电磁特性由控制供电电压和应用特性决定
  过载继电器
  RKR...过载继电器具有可变的极数,可保护高达1000 V 50 Hz(如须&60 Hz,请联系ABB) 的交流线路。
  A&接触器常常可带一个过载 保护继电器,它可确保预定条件下的接触器自动脱扣。
  这类继电器可提供以下热磁保护&&& &电磁式&:&在接触器最大分断能力,高电流峰值或限制的短路条件下立即脱扣 热敏式&:按过载值和持续时间的反延时脱扣电子过载继电器
4微型接触器
  体积超小,&功能强大
  应用范围
  微型接触器B系列适用于&:&建筑楼宇里照明控制和空调控制 桑拿浴室 洗车服务&缝纫机车&电锯&自动门控制 绿化房的控制 压缩机、输送机和水泵
  B系列微型接触器的优点&:
  性能强大 可靠 耐用 灵活 操作安全 体积紧凑&&&节省空间 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如注塑、 挤压机械、隔离、旁路、加热器和电力机车
  值得信赖
  ABB&微型接触器&B&系列更可用于&:&交流操作线圈 微型接触器可直接连接到PLC界面 一个集成 保护线圈带二极管 和一个额外的浪涌抑制器&一个不受干扰的线圈连接 结合了热过载或电子过载继电器,&如&T 7 DU&或&E 16 DU
5模块化接触器
  A-line&接触器从9A至750A电机负载均具相同的设计和范围广的直流&/&交流应用,仅需少量元件即可满足你的需求。它结合了最新的电子设计和元件分布特性,包含了安全、材料和电子最新的发展。
  新系列接触器提供一个全新概念。A-Line结合ABB带&/&不带熔丝的短路保护和电子过载继电器,为ABB-Line系统的新一代装置开发提供基础。ABB的宗旨是为设计者、工程师和终端用户提供最好的系统解决方案。&ABB- Line -&系统一体花概念 安装和维护简单、安全 容易集成其它系统元件 设计紧凑 完整系列的附件 符合最新的国际和国内标准 改进环境性能
6过载继电器
  热过载继电器结合接触器&A, AF, AE,&TAE, BC 和&TBC来保护电机(额定工作电压高达690 V a.c.&和&800 V d.c) 。
  热过载继电器是三极继电器&电机电流流过它们的双金属片(每相一个)和它们被间接加热。双金属片的弯曲度受热量的影响和将导致继电器脱扣,辅助触头能改变它们的分合位置。热继电器具有电流设置等级,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设置电流是额定电机电流,不是脱扣电流(在设置电流1.05 x I&时不脱扣,在设置电流1.2 x I&时脱扣)。
ABB软起动器
ABB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PSS通用系列
  容易安装和调节 灵活的解决方案 可靠产品 全固态解决方案
  特性&主回路电压范围 208 - 690 V AC 控制供电回路 100 - 120 V AC 和 220-240 V AC 电流等级为 18 -300 A(外接) 和 30 -515 A(内接),相同的单元可使用外接和内接 优良可调功能,如&&& 起动/停止斜坡和初始电压 、点动、 冲击起动、级落电压和顺序起动 电流限制可调在 2-5 倍 Ie之间 为现场总线通讯作预备 升压时间、降压时间和初始电压 限流功能是可选配置 无旁路接触器时, 也可连续运行
2.PST智能型系列
  PST 软起动器像使用手机一样简单,可使用4个按钮键盘来操作和运行。它有12种语言可供选择,仅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和没有任何编码信息。PST 软起动器不仅让你具有完美的电机控制和保护,而且还提供正确的概览和信息。当你需要一个先进解决方案处理你的所有需求时,PST 软起动器是最明智的选择。
  主回路电压范围 208 - 690 V AC 控制供电回路 100 - 250 V AC 电流等级为 30 -1050 A(外接) 和 52 -1810 A(内接) 优良可调功能,如&&& 起动/停止斜坡和初始电压 、点动、 冲击起动、级落电压和顺序起动 电流限制可调在 2-5 倍 Ie之间 为现场总线通讯作预备 电动机过载保护,可选择10 A、 10、20 和 30的脱扣类别&热电阻&(PTC) 保护电动机的尧组 记录最近20个事件,而且标明事件发生时间 转子堵转保护 电机欠载保护 相不平衡保护 反相保护
3.PSTB智能型系列(含内置旁路接触器)
  容易安装和调节&DIN-导轨安装 体积细小和紧凑
  特性 主回路电压范围 200 - 600 V AC 控制供电回路 24-110 V AC / DC 和 110 - 480 V AC&额定电流&3, 12 和25 A升压时间、降压时间和初始电压 安装在35 mmDIN-导轨 内置旁路触头
ABB电涌保护器
 &&&&ABB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   
&&&&&& 即使是很小的电涌或峰值电压也可以最终摧毁或影响昂贵的电子设备的性能,如电脑、&、传真、电视、音频/视频设备和其它家用电器和工具。电脑芯片的普遍使用越发需要电涌保护,因为这些芯片往往对电压波动都十分敏感。 而ABB电涌保护器像电力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危险的额外电压,防止大多数这样的电压进入您的敏感设备。
2能量电涌保护器
  OVR 包括三种电涌保护器, 并用作供电网络保护 :
  Type 1 电涌保护器
  为了泄放到地, 主要的能量由电流电涌经供电线路或经外置雷击保护系统进入, 输配电站应装配带Type 1 的电涌保护器。
  Type 1 电涌保护器适用于抑制由过电压产生的流经电流, 这种电流相当于直击雷产生的电流。 此产品已成功通过10/350波形的标准检测(I 级测试)。
  ABB的MOV技术OVR Type 1 电涌保护器, 冲击电流能力 15 kA (在10/350 &s 波形), 适用于单极或多极, 并可抵挡直击雷。 它的保护级别低 (高达 = 1.2 kV) 和无需去耦线圈。
  Type 2 电涌保护器
  Type 2 电涌保护器可进一步减低电压, 因为配电柜的下游即Type 2 电涌保护器安装处, 电压依然可进入电力系统。
  Type 2 电涌保护器适用于抑制由过电压产生的流经电流, 这种电流相当于间接雷或操作过电压产生的电流。 此产品已成功通过8/20波形的标准检测(II 级测试)。
  它的技术主要包括非线性电阻, 并采用各种不同网络 (IT, TT, TNC, TNS) , 而全部网络电压均由57至 600 V。 此外,它们可提供高能泄放能力 (高达 100 kA ,在 8/20 &s 波形)
  两种选择 :
  安全地保留预防性检修
  产品已集成遥控指示器或带光监测盒
  Type 3 电涌保护器
  Type 3 电涌保护器对于一些非常敏感或昂贵的设备(如&&& 音响系统、电脑、电视机)可提供额外保护, 并将剩余过压转到地。
  Type 3 电涌保护器为设备提供一个终端保护, 并可在TT和TN网的多极调适至 230/400V电压 。
  数据传输线路电涌保护器
  OVR TC 传输线路电涌保护器, 用于保护&线、电脑通信线路或小电流回路相连接的设备。(如电压 &&&&&6V, 12V, 24V, 48V 或 200V)
1.OVR T1和OVR BT2电涌保护器
安装在总配电开关处以泄放直接雷击的能量,OVR T1冲击电流Iimp(10/350)不低于12.5kA,而OVR BT2最大放电电流Imax一般选择100kA以上的容量,是低压配电第一级保护。
2.Type 2 电涌保护器 (OVR BT2)
与Type1电涌保护器OVR T1配合使用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一般在40-70kA,应用于第二级保护。
3.Type 2 电涌保护器 (OVR BT2)
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精细保护,最大放电电流Imax为20kA。
1ABB张力计简介
张力计用来测量带钢张力,构成带钢张力的闭环控制,从而使生产线上带钢张力严格地满足工艺要求。带钢张力对酸轧连续生产线的作用十分重要,尤其对轧机线的作用更为突出,如果张力控制不合理会造成冷轧产品的厚度偏差,严重时会造成断带。而张力计的测量精度将直接影响生产线张力控制的精度,ABB的张力计精度非常高。
2ABB张力计系统的组成
如下图所示&&& 一套完整的张力计由两个压头和一个处理单元(包括控制单元、隔离放大器和接线端子箱)组成,压头一般安装在导向辊(有时也叫测张辊)轴承座和机械框架之间。当带钢以一定的包角通过导向辊时,由于带钢的张力作用两个压头分别会产生一个压力信号,该压力信号送到处理单元处理后转换为带钢的张力,然后通过Profibus接口送到自动化系统用于带钢张力的闭环控制。
3ABB张力计测量原理
压头是一个焊接钢装置,一般有两种类型的压头&&& 水平类型和垂直类型。当带钢以一定包角通过测张辊时,带钢的张力T将产生两个分量,一个是垂直方向的分量FV,另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分量FH。如果我们选用水平类型的压头,则可以测出FH;如果我们选用垂直类型的压头,则我们可以测出FV。另外,测量辊和带钢的包角可以获得,从而我们可以计算出带钢的张力。下面分别给出水平类型和垂直类型压头的测量原理&&&
1.&水平类型压头测量原理
如上图所示&&& 压头测量力的大小,一部分取决于带钢的张力T,另一部分取决于带钢的包角,由下列方程式决定&&&
垂直类型压头测量原理
如上图所示&&& 和水平类型的压头类似,测量力取决于带钢张力T和包角。另外,它和水平类型压头所不同的是测量力还有一部分来自导向辊及轴承的重量,通过内部的电子补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与带钢张力成正比的测量信号。测量力由下列方程计算&&& 其中&&& FR&&& &在测量方向的张力分量
Frtol&&& &在测量方向的合力
FV&&& &垂直于测量方向的张力分量
FVtol&&& &垂直于测量方向的合力
T&&& &带钢张力
Tare&&& &辊子及轴承的重量
&、&&&& &导向辊和带钢的包角
4ABB张力传感器原理
张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基于压磁效应,即在机械加载的情况下,导磁材料的磁性能将发生变化。
测量元件是由特殊处理的金属薄片叠压而成,初级和次级线圈通过传感器中的四个孔以同一方向垂直绕制。
传感器工作时,在初级线圈中通以交变的电压,无机械加载时由于两个线圈时垂直绕制的,他们之间没有磁耦合,因此载次级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压。当受到机械加载时,初级线圈产生的磁场模式发生变化,部分磁通将耦合
到次级线圈。此时,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一个交变的电压,此感应电压与传感器受到的机械加载成正比。如下图所示&&&
ABB集团位列全球500强企业,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两公司分别成立于1883年和1891年。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ABB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共事业和工业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1.7万名员工,2009年销售额高达320亿美元。
2ABB继电器的特点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ABB继电器分类
1.电磁继电器
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节能功率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 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 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 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 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 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6)节能功率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但它的电流大(一般30-100A),体积小,节电功能.
2.固态继电器
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
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4.温度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5.风速继电器
当风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6.加速度继电器
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达到规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7.其它类型的继电器
ABB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一:一般三相接触器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二:&首先应该知道交流接触器的原理。他是用外界电源来加在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加电吸合,断电后接触点就断开。知道原理后,你应该弄清楚外加电源的接点,也就是线圈的两个接点,一般在接触器的下部,并且各在一边。其他的几路输入和输出一般在上部,一看就知道。还要注意外加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20V或&380V),一般都标得有。并且注意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如果有自锁控制,根据原理理一下线路就可以了。
  在电工学上。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交直流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此外也用于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照明设备,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通用接触器可大致分以下两类。
  1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常用的是CJ10、CJ12、CJ12B等系列。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控制直流电器设备,线圈中通以直流电,直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是相同的。
  但现在接触器的 型号都重新划分了。都是AC系列的了。。。
  1;AC-1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无感或微感电路的.
  2;AC--2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的.
  3;AC-3和AC--4接触器可用于频繁控制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
基本分类  交流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永磁式和真空式三种。
  常用的交流接触器CJ10,CJ40,CJ12,CJ20和引进的CJX,3TB,B等系列。
电磁式交流接触器
  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灭弧系统及其它部分组成。
  ①电磁系统&&& 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和铁心,是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它带动触点的闭合与断开。
  ②触点系统&&& 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部分,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的作用是接通和分断主回路,控制较大的电流,而辅助触点是在控制回路中,以满足各种控制方式的要求。
  ③灭弧系统&&& 灭弧装置用来保证触点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弧可靠的熄灭,减少电弧对触点的损伤。为了迅速熄灭断开时的电弧,通常接触器都装有灭弧装置,一般采用半封式纵缝陶土灭弧罩,并配有强磁吹弧回路。
  ④其它部分&&& 有绝缘外壳、弹簧、短路环、传动机构等。
  工作原理
  当接触器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弹簧的反作用力和衔铁芯的自重使主触点保持断开位置。当电磁线圈通过控制回路接通控制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时,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向静铁心,带动主触点闭合,接通电路,辅助接点随之动作。
永磁式交流接触器
  接触器主要由驱动系统、触点系统、灭弧系统及其它部分组成。
  ①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包括电子模块、软铁、永磁体,是永磁式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它带动触点的闭合与断开。
  ②触点系统&&& 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部分,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的作用是接通和分断主回路,控制较大的电流,而辅助触点是在控制回路中,以满足各种控制方式的要求。
  ③灭弧系统&&& 灭弧装置用来保证触点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弧可靠的熄灭,减少电弧对触点的损伤。为了迅速熄灭断开时的电弧,通常接触器都装有灭弧装置,一般采用半封式纵缝陶土灭弧罩,并配有强磁吹弧回路。
  ④其它部分&&& 有绝缘外壳、弹簧、传动机构等。
  工作原理
  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安装在接触器联动机构上极性固定不变的永磁铁,与固化在接触器底座上的可变极性软磁铁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吸合、保持与释放的目的。软磁铁的可变极性是通过与其固化在一起的电子模块产生十几到二十几毫秒的正反向脉冲电流,而使其产生不同的极性。根据现场需要,用控制电子模块来控制设定的释放电压值,也可延迟一段时间再发出反向脉冲电流,以达到低电压延时释放或断电延时释放的目的,使其控制的电机免受电网晃电而跳停,从而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
  永磁交流接触器的革新技术特点是用永磁式驱动机构取代了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即利用永久磁铁与微电子模块组成的控制装置,置换了传统产品中的电磁装置,运行中无工作电流,仅由微弱信号电流(0.8-1.5mA)。微电子模块中包含六个基本的部分&&& 1.电源整流;&2.控制电源电压实时检测;&3.释放储能(有的也有吸合储能,但不是必须有);&4.储能电容电压检测;&5.抗干扰门槛电压检测;6.释放逻辑电路。这6部分是永磁操作机构电子控制部分的必要组成,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部分,操作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没法正常工作。这6个部分,也就决定了操作机构可以具备抗晃电功能。
  ①.节能&&&
  传统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是靠合闸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来克服分闸弹簧来实现的,一旦电流变小使产生的电磁力不足以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接触器就不能保持合闸状态,所以,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是必须靠线圈持续不断的通电来维持的,这个电流从数十到数千毫安。而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依靠的是永磁力,而不需要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电磁力来进行合闸保持,只有电子模块的0.8mA&1.5mA的工作电流,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能,节电率高达99.8%以上。
  ②.&无噪音&&&
  传统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是靠线圈通电使硅钢片产生电磁力,使动静硅钢片吸合,当电网电压不足或动静硅钢片表面不平整或有灰尘、异物等时,就会有噪音产生。而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是依靠永磁力来保持的,因而不会有噪音产生。
  ③.&无温升&&&
  传统接触器依靠线圈通电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来保持吸合,线圈是由电阻和电感组成的,长期通以电流必然会发热,另一方面,铁芯中的磁通穿过也会产生热量,这两种热量在接触器腔内共同作用,常使接触器线圈烧坏,同时,发热降低主触头容量。而永磁交流接触器是依靠永磁力来保持的,没有维持线圈,自然也就没有温升。
  ④.&触头不振颤&&&
  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吸持是靠线圈通电来实现的,吸持力量跟电流、磁隙有关,当电压在合闸与分闸临界状态波动时,接触器处于似合似分状态,便会不断地振颤,造成触头熔焊或烧毁,而使电机烧坏。而永磁交流接触器的吸持,完全依靠永磁力来实现,一次完成吸合,电压波动不会对永磁力产生影响,要么处于吸合状态,要么处于分闸状态,不会处于中间状态,所以不会因振颤而烧毁主触头,烧坏电机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⑤.&寿命长,可靠性高&&&
  接触器寿命和可靠性主要是由线圈和触头寿命决定的。传统交流接触器由于它工作时线圈和铁芯会发热,特别是电压、电流、磁隙增大时容易导致发热而将线圈烧毁,而永磁交流触器不存在烧毁线圈的可能。触头烧蚀主要是由分闸、合闸时产生的电弧造成的。与传统接触器相比,永磁交流接触器在合闸时,除同样有电磁力作用外,还具有永磁力的作用,因而合闸速度较传统交流接触器快很多,经检测,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时间一般小于20ms,而传统接触器合闸速度一般在60ms左右。分闸时,永磁交流接触器除分闸弹簧的作用外,还具有磁极相斥力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使分闸的速度较传统接触器快很多,经检测,永磁交流接触器分闸时间一般小于25ms,而传统接触器分闸速度一般在80ms以上。此外,线圈和铁芯的发热会降低主触头容量,电压波动导致的吸力不够或振颤会使传统接触器主触头发热、拉弧甚至熔焊。永磁交流接触器触头寿命与传统交流接触器触头相比,在同等条件下寿命提高3-5倍。
  ⑥.&防电磁干扰&&&
  永磁交流接触器使用的永磁体磁路是完全密封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也不会对外界进行电磁干扰。
  ⑦&.智能防晃电&&&
  控制电子模块控制设定的释放电压值,可延迟一定时间再发出反向脉冲电流以达到低电压延时释放或断电延时释放,使其控制的电机免受电网电压波动(晃电)而跳停,从而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尤其是装置型连续生产的企业,可减少放空和恢复生产的电、蒸汽、天然气消耗和人工费、设备损坏修理费等。
3交流接触器选型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应根据负荷的类型和工作参数合理选用。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1.选择接触器的类型
  交流接触器按负荷种类一般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分别记为AC1&、AC2&、AC3和AC4&。一类交流接触器对应的控制对象是无感或微感负荷,如白炽灯、电阻炉等;二类交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三类交流接触器的典型用途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运转和运行中分断;四类交流接触器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接制动、反转和点动。
  2.选择接触器的额定参数
  根据被控对象和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工作制等确定接触器的额定参数。
  1)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一般应低一些为好,这样对接触器的绝缘要求可以降低,使用时也较安全。但为了方便和减少设备,常按实际电网电压选取。
  2)电动机的操作频率不高,如压缩机、水泵、风机、空调、冲床等,接触器额定电流大于负荷额定电流即可。接触器类型可选用CJl0、CJ20等。
  3)对重任务型电机,如机床主电机、升降设备、绞盘、破碎机等,其平均操作频率超过100次/min,运行于起动、点动、正反向制动、反接制动等状态,可选用CJl0Z、CJl2型的接触器。为了保证电寿命,可使接触器降容使用。选用时,接触器额定电流大于电机额定电流。
  4)对特重任务电机,如印刷机、镗床等,操作频率很高,可达600~12000次/h,经常运行于起动、反接制动、反向等状态,接触器大致可按电寿命及起动电流选用,接触器型号选CJl0Z、CJl2等。
  5)交流回路中的电容器投入电网或从电网中切除时,接触器选择应考虑电容器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地,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可按电容器的额定电流的1.5倍选取,型号选CJ10、CJ20等。
  6)用接触器对变压器进行控制时,应考虑浪涌电流的大小。例如交流电弧焊机、电阻焊机等,一般可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选取接触器,型号选CJl0、CJ20等。
  7)对于电热设备,如电阻炉、电热器等,负荷的冷态电阻较小,因此起动电流相应要大一些。选用接触器时可不用考虑(起动电流),直接按负荷额定电流选取。型号可选用CJl0、CJ20等。
  8)由于气体放电灯起动电流大、起动时间长,对于照明设备的控制,可按额定电流1.1~1.4倍选取交流接触器,型号可选CJl0、CJ20等。
  9)接触器额定电流是指接触器在长期工作下的最大允许电流,持续时间&8h,且安装于敞开的控制板上,如果冷却条件较差,选用接触器时,接触器的额定电流按负荷额定电流的110%~120%选取。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电机,由于其氧化膜没有机会得到清除,使接触电阻增大,导致触点发热超过允许温升。实际选用时,可将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减小30%使用。
  根据国标GB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规定,交流接触器可按工作时间分为四类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
  这是基本的工作制。接触器的约定发热电流参数就是按此工作制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各种系列规格的接触器均适用于八小时工作制。此类工作制的接触器在闭合情况下其主触头通过额定电流时能达到热平衡,但在八小时后应分断。
不间断工作制
  这类工作制就是长期工作制,就是主触头保持闭合承载一稳定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八小时(数周甚至数年)也不分断电流的工作制。接触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容易触头氧化和灰尘积累,这些因素会导致散热条件劣化,相与相、相对地绝缘降低,容易发生爬电现象甚至短路。当工况要求接触器工作于此类工作制时,交流接触器必须降容使用或特殊设计,宜选用灰尘不易聚集、爬电间距较大的型号。多尘和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短时工作制
  处于这类工作制下的接触器主触头保持闭合的时间不足以使接触器达到热平衡,有载时段被空载时段隔开,而空载时段足以使接触器温度回复到初态温度(即冷却介质温度)。短时工作制的接触器触头通电时间标准值为3、10、30、60和90min。
断续周期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也就是反复短时工作制,是指接触器闭合和断开的时间都太短不足以使接触器达到热平衡的工作制。显然影响此类接触器时间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操作的累计次数。描述断续周期工作制的主要参数是通电持续率和操作频率,通电持续率标准值为15%、25%、40%、60%四种,操作频率则分为8级(1,3,12,120,300,600,1200),每级的数字即表示该接触器额定的每小时操作频率数。通常操作频率100次/h以上的设备属于重任务设备,典型的设备有工作母机(车、钻、铣、磨)、升降设备、轧机设备、离心机,炼焦行业的焦炉四大车也是重任务断续周期工作制。操作频率超过600次/h的设备属于特重任务设备,此类的设备主要是类似我公司卸煤机的港口起重设备和轧机上的某些装置。
不同要求分析
不同的工作制对交流接触器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选用时考虑的侧重面自然不同。&八小时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设备选用接触器时受限制的条件较少,只需考虑接触器额定电流大于实际的工作电流即可,设备重要时适当放一点余量。&不间断工作制&设备选用接触器时首先要考虑防尘防爬电防过热的能力,不宜选用结构紧凑的接触器(必要时用断路器替用)。为防止过热,接触器容量应放大20%以上,大型化工生产装置的电气设备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属于重任务和特重任务的&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选用接触器时首先要考虑触头的电寿命和动作机构的机械寿命,应选用CJ12系列(特别适用于绕线式电动机)、CJ20系列或真空系列的接触器,由于降容使用可大大提高接触器的电寿命,可以简便地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作为所选接触器的额定电流以提高生产装置的安
DCS现货:控制器\总线通讯及其附件:
PM803F&& SA811F& TK807& EI830F& FO820F&& SB808F& SY809F& TK821F& PC001
I/O站部件:
CI840A& RU847& AI830A&& AI835A&& AO810V2&& AO810V2& DI810&& DO810&& TU830v1
SD821&& SD822&& SS822&
CI840A&& TU846&& TU844&&& AO845A&& TE844&& TY801KOU&& AI830A&&&& DU810&&& AU835A 名&称 规&格&型&号
脉冲放大器 SAFT 169 PAC
脉冲放大器 SAFT 121 PAC
脉冲放大器 SAFT 120 PAC
脉冲放大器 SAFT 170 PAC
脉冲放大器 SAFT 168 PAC
晶体管模块 1DI 200Z-100-04-E
匹配卡 SAFT 100F 380
匹配卡 SAFT 025F 380
匹配卡 SAFT 160F 380
晶闸管 GTO A
电源板 SAMC 11 POW
IO收发机(控制板) IOD86-TR
中心元件 CPU86-10MHZ+SIODM
脉冲频率分配器 FDIV-8CH
I/O匹配器 IOD86 +MEM
控制板 630F 380
控制板(电源板) SAFT 111 POW&&&&&&&&&&&
控制板(电源板) SAFT 110 POW
电源 SAFT 192 POW
可控硅 GPS TA329
可控硅 TKAAC
可控硅 GKK21L1G0011/GKKAC7689
定位器&& (NELES) NK6202 IP65
控制板 SAFT 181 INF
脉冲放大器 SAFT 168 PAC
模拟接口 AIO86-8/4
通讯控制板 USART 86-8CH+MEM
控制盘 SAFP 25 PAN
电源板 P350/070/FC
脉冲放大板 SAMT 11
脉冲放大板 SAFT 121 PAC
脉冲放大板 SAFT 120 PAC
脉冲放大板 SAFT 171 PAC
控制板 SAFT 187 CON
电源连接板 SAFT 190 APC
CTU 控制板 SAFT 136 CTS
斩波控制板 SAFT 125 CHC
缓冲板 SAFT 138 CHS
TBC-接口板 SAMC 19 INF
接口板 SAFT 181 INF
速度/通讯板(接口板) SAFT 189 TSI
变频器 ACS
功率二极管 SKN 60F 15&&&&&&&&
二极管 SM16CXC190VR
二极管 SM13CXC174
GTO 晶闸管 A
晶闸管 GTO A
DCS现货:控制器\总线通讯及其附件:PM803F&& SA811F& TK807& EI830F& FO820F&& SB808F& SY809F& TK821F& PC001
I/O站部件:
CI840A& RU847& AI830A&& AI835A&& AO810V2&& AO810V2& DI810&& DO810&& TU830v1
SD821&& SD822&& SS822&
CI840A&& TU846&& TU844&&& AO845A&& TE844&& TY801KOU&& AI830A&&&& DU810&&& AU835A
ABB&& 3BHB1& CIN& Converter interface 整流器接口板
ABB& 3BHE1& COB& Control& board&& 主控制板
ABB& 3BHE1& UB& Measuring Board 测量单元板
3BHE3& Thyristor 可控硅元件
HIER3& Ultra-Speed Fuse&&&& 快熔
HIER1& Fan for UN133xx converter 整流桥风扇
3BHB2& Power supply pack&& 电源模块
3BHE1& Cooling fan (AVR cubicle) 冷却风扇(AVR柜)
GHS2xxxxxxxxxxx& MCB 开关&& 具体型号以电厂实际情况为准
HIER454xxxxxxxx& Relay 继电器
3BHB1& CDP 整流桥显示模块
HETTx& FUSE 熔丝
HIER1& AIR FILTER 滤网本产品网址:/b2b/xuweifeng1991/sell/itemi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压马达的优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