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五中高一四班巢丹学习情况和同学关系处理怎么样

《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
附件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名录(普职成教系统)
《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
丹阳五中省规划办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课题组
(2010年11月22日)
课题组核心成员&
第一部分&&&
经过我校教师的多年潜心研究,认为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促进了其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当然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一、理论渊源
有效教学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实际上产生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两种观点的相互争论。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凭良心干活的“约定俗成”的行为,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用科学手段、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和估价。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来衡量、来评价。于是,国外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这种思潮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二、独树一帜
2001年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省教育科研规划办重点课题的研究,在华东师大专家、教授的策划和指导下,在省教科院专家的引领与督促下,认真学习了建构主义教学哲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更新教学理念,把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重要成果就体现在《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这本教育科研专著上;2006年我校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省教育科研规划办课题的第二轮研究,其重要成果将体现在《有效教学概论》这本有效教学专著上;不仅如此,我们为了将有效教学的研究落到实处,决定从2009年起至2011年,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2009年“有效教学推进年”, 2010年“有效教学攻坚年”, 2011年为“有效教学提升年”)。可以说,我校有效教学的研究无论是开始,还是推向深入,取得优异成果方面,都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支独秀。
第二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宏观背景
考察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十年代末以来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共同的一点就是将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信息获取和保存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学科课堂里实际所进行着的教与学的活动长期以来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这种模式。随着人们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知识建构过程本质认识的深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与此相对应各国国力竞争形式的变化,导致了对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自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迫切要求,并更加明确地倡导以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核心的,旨在通过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我们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不能颠倒论是可商榷的,由于人们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不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其实是可以部分或全部被颠倒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开辟一片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天地,在新世纪的教育百花圆里,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当代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特别需要一套符合国情、学情、校情的科学完整的课堂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一套应用性较强、便于操作运行和适用面较广的应用理论体系,为解决“知识就业”与课堂“教育深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的有效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其实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间相互争论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一有效教学的百花圆地里,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2.中观背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对教育的滞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教育的目的、任务、课程、教材、教法、手段提出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创造能力改革的要求。需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同时,社会的高度知识化、群带化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促使教育需求、教育功能、教育环境、人类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本课题以期通过中观层次的研究,跨越理论宏观与实践微观之间的鸿沟,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综合探究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并对教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开展行动研究,力求对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建构适合新教育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
3.微观背景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世纪之交拉开序幕。此次课改,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要落实这样的课程目标,实施崭新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研究就成了最自然的选择。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关系时,才是有效的。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是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的江苏省重点高中,目前正以高昂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四星”级高中的新目标迈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科学管理、人文关怀、开拓创新、健康发展”的办学新思路,教学上体现“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宗旨,贯彻实施“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新理念,大胆地积极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质量,力求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提高有效教学的力度。我们寄希望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纵向微观比较,了解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最终使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建构于学生有效学习、健康而阳光发展之上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全校教师无一人远离课改,无一人旁观课改的新气象。这就是本课题提出的微观背景。
“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六个微观要点是:①通过测试评价获得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学科能力发展倾向;②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③通过访谈和录像观察了解个案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信息;④通过解读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特征;⑤注重案例分析式研究,用新课改理念去剖析、研讨实际教学中的典型有效教学案例;⑥微观针对性培训,由学科副校长、校教科研室和学科主任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突出解决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问题。在培训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教师的潜能作为学校的资源,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案例形式让教师谈体会,述心得,使教师之间的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使课堂教学模式的争议性问题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并以此开始摸索建立起具有“阳光五中”、“金色五中”烙印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然而,要真正将本课题的先进教育思想落实于教与学的实践之中,使通过有效性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至落空,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要做。因为真正的课堂教学毕竟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题材的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还是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效果的评估等等,都必须不仅仅从课题本身的特点,更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行大量细致深入的加工处理工作。同时需要建立动态、持续的教师教学指导、支援系统。因为指导学生有效性地学对教师来说就是要有效性地教,否则,再好的、再清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目标都难以在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在省教育科研规划办项目重大课题招标中,我校主持申报的《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课题,并经省教科院组织专家三轮会审,于2006年决定正式立项,为我们这个蓄势待发的新五中团队服务基础教育新课程提供了更广阔、更触及现实的有效平台。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教学的内涵:
广义的有效教学应当包括有效教育和有效教学,因为思想教育应当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教育的有效性往往是通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出来和具体落实的,所以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育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2.有效教学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有效教学不应该是单一的、固定的模式,而应当是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个性化不外乎包括三个方面:教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学校课堂品牌的个性化。
3.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研究方向:
(1)高中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的个性化研究
(2)高中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研究
(3)学校课堂品牌特色的个性化研究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际:西方教育界中影响最大的有关阐述有效教学个性化的三大理论是。①建构主义。虽然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和传递性,但它认为知识应根据问题情境的需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它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和支持作用,应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情境。②多元智能论。认为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共同存在,强调要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实施差异教育与个性化教学。③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师生都是课程的实践者,教学中要有多种体验并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它强调要培养认可的多元智能,努力培养具有批判力的社会公民,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尤其是对教学模式和现代学习方式研究的论著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人是如何学习的》《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这些论著对教学模式和不同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和利弊以及如何把握不同学习方式有比较客观、冷静的分析,但对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我校在上一轮有效教学的研究基础上出版了教育科研专著——《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但也忽视了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研究。安徽的高慎英、刘良华所著的《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也只是泛泛所谈有效教学的一些理论,更大层面上是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但对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到。
本课题研究价值:学校有效教育教学一定要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选择并发展其优势智能。“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校还力求为每个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岗位。”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有两方面偏向:一是固守传统,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仍然是教学主流,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方式死板,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二是因过分强调现代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而抛弃了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中的精华,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课堂搞得像戏台,看似热闹但学生所得甚少,科学文化素养没有打好,创新能力也没有真正培养出来。本课题研究价值就在于扬弃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并实验开发新型学习方式和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摆脱目前高中教学中教师教得很累和学生学得很苦的被动局面,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策略
(一)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并接受新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个体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主动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现实的、有趣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2.不断改进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概括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便于教师掌握和操作,使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素质。
3.以课堂品牌的个性化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有效教学模式实施与探究,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研究教学模式,但不唯模式化,通过研究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实践,跳出基本模式,向更高层次——无固定模式方向发展。即经过套用模式——熟练掌握模式——跳出现有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创出丹阳五中的课堂新品牌。
(二)研究的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原则:
(1人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个性化行动研究的主阵地、前沿阵地,是师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既独立又合作的共同式、生命式、协同式、共进式学习型群体。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有效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需要用人文的关怀,用内在的欣赏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体验”和“自主”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为主体的原则。
(2正确评价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对学生的评价就应该是多角度的,因此写作中我们主张多把尺子去对待学生的作品。在鼓励作品百花齐放中筛选出具有特色的、很有韵味的、富有思想的、带有新意的给予激励,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而对于有效教学的内容比较平淡的,则给予辅导,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心情、写出自己的朴实、展露自己的真情,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创造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3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要实现师生学习个性化的同时必须使师生经历自主体验、采撷素材、主体构思、兴趣学习的过程,必须把学生主体实验活动摆在首要位置,要让师生在生活体验感受到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是创新的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感受学习的情趣。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两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中的精华和现代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机统一)理念指导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反思、总结,形成新的更完善的理念,进而再用它来指导实验。
(2独立与合作相结合。各子课题建立独立的研究小组,制订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子课题组之间又要展开合作,互相渗透融合,四个子课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推进大课题的研究进程。
(3)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无论怎样的改革和实践,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或教学,都必须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变革中来,促成学生学习的完整化和个体化,这样才能改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3.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研究
此项研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①教育教学的模式具有个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围绕“用师生的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力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不得不改变教师教学的模式。而每个班级和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按照自己的风格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就不可能是一样的,因而具有各自的个性。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益的“模式”,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模式”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在扼杀学生的个性与特长。②教师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一个有效的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且传播人生的信念和展示人格的魅力。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特有的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而每位教师在以上三个方面却具有自己的个性。③教学效果的评价各科具有个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而是指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有效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测试仅凭传统的以注重书本知识的纸笔测试是难以测查的。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下,以多元标准为前提的个性化评价和真实性评价显得尤其必要。因为多一把尺子来衡量,就会多一个优秀者,甚至是科学家、理论家等。“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基础,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各科的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又反对过于量化,而是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生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但是各科均有自己的特点,文科与理科就有明显的差异,评价也就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同一种方式来评价不同的学科的教学效果,就会片面地夸大了学科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科的个性,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这一子课题的负责人是眭金祥、张东明,其主持人是侯建成。
(2)高中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研究
此项研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①教学对象具有自己的个性。多元智力理论既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智力优点,且有多种智力同时存在,这就提示我们在评价标准上要考虑到多种智力的特点,还要考虑到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以及同一个体身上的智力优势。每位学生都要面对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尤其是特长和短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式,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②各科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文科注重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理科注重科学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习不同的学科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和固定的方式。无论什么学科都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育,但不同的学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科在注重人文素养的同时渗透科学素养,而理科在注重科学素养的同时应渗透人文素养。这就决定了各科的学习方式不可能相同,而应当具有个性。③个性化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总是以学生自学不同的教材为基础。反过来说,真正的学生自学意味着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网络时代的到来,假日网校的开通,五严规定的实施,学生的闲暇时间和空间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掌握,有自己来调配,这就需要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都组建了“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这是现代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这一子课题的负责人是吴朝阳、丁双六,其主持人是李本松。
(3)学校品牌特色的个性化研究
学校应当具有自己的有效教学课堂品牌或特色。在若大的普通中学即基础教育战线上,各校的物质条件、教学设备与师资水平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校均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培植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打造自己的品牌是有效教学的不懈追求。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在国家课程之外,留出部分课程让教师和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开发,将部分课程的管理权利转让给教师和学生自己,这部分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和学生一旦获得某些课程选择和开发的权利,这些课程也就成为国家课程之外的选修课程,即“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因此而可以按照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教自己擅长的“专题”(或者“模块”)。这实质上是将选择教学主题和教学材料的权力还给教师和学生。“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夸美纽斯语)
4.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1)关注学生。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的个性化必须坚持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也不是从经验出发。例如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重要的是要作出富于鼓励的答复,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类似这样的“开头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能够使学生关注更有用的回答,而不至于学生因错误的回答受到批评之后丧失信心。事实上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益。当然,教学上的反馈活动既可以是即时的、随堂的、非评价的,也可以是延时的、脱堂的、评价性的。这种“延迟评判”对学生来说可能更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尤其当某种作业的结论带有不确定性时,这种“延时评判”就变得更加必要。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客户”、“上帝”,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一旦学生不愿听,不想学,或者不会做的习题,不要去责怪他们,因为教学要常常反思,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服务出了问题。②自觉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天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彻底改变“在听中学”一统天下的单一模式,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和“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机会,千方百计地实实在在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③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修正教学方案的不足之处,使之主动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过程本来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老师的课前预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预设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其变化,而且要根据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教案与学案。尽管教师面临的对象是暂时不变的,但是这些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与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而不能去主宰他们,也主宰不了他们。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个具有个性的学习乐园,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过程,不搞包办代替,更不控制学生的思路与思维的发展,当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富有变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自己的渊博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关注发展。这里的发展当然指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指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发展,但尤其是指学生的基本学力、个性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力、创造力的发展,在中学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②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③关注教师的发展,当然包括职业道德、学术水平、教学艺术和健康心态的发展。我们提倡“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新理念。教师在研究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怎样把学生教好,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
(3)关注过程。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②关注学生思考与练习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性格与情感体验;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承受力;⑤关注教师的反思教程等。只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让教师有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关注研究。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心态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尽管世界上不可能有"说话像演说家,写字像书法家,上课像表演家"那样的教师,我们也不要奢望每位教师都去做这种不现实的理想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希望每位教师都去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具有个性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关注练习。有效教学既包括有效的教也包括有效的学,而有效的教是为了有效的学。要实现由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转变,就要注重练习的质量与份量,以及练习的次数。教学中应减少甚至消除操练式的反复练习,倡导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活动,引导、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思考,进行“再创造”。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培养与发展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有效教学个性化更是一套策略。即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我们按照有效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为以下三种策略:
(1)教学准备策略的个性化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教案与学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般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与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还是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每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的不同,因而就具有自己的个性。
(2)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性化
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教师课堂行为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是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只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行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教学行为,它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事先可以作好准备;另一种是辅助教学行为,它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凸现实施策略的特色。
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成为这样扬起所长的聪明人,而不是一统化的教学模式。
(3)教学评价策略的个性化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一行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它涉及到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与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其目的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因此,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假如评价的结果是学生取得了进步,说明该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的;反之,就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就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学校领导不能把教师所担任的班级学生考试的名次作为发放奖金的唯一标准,但可以把教师所教的班级得分和全体教师的平均分告诉其本人。得分较差的可以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处理,或者对他们下学期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学校还可以采用学生评教师的制度,从而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
总之,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多维地看待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有都着独特的智力特点,学生不可能在单一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某一种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某些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及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学习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允许并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式。这里体现了“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所教的方式学的话,就让我们以他们学习的方式来教”的思想,即有效教学的个性化。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1.调查研究,把握学情。要对学生现有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有问卷、测试和谈话等,调查之后,要撰写调查报告,寻找问题与对策,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2.学习理论,明确方向。要组织实验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文章以及相关的理论学说,组织有关讨论,把握有效教学个性化的内涵、特征等,同时,就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作出客观的细致地分析,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
3.整体构思,分层落实。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操作措施等,课题组将根据高中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谋划,然后,根据每一位实验老师的特点和专长,将课题分解出若干子项目,分解到每一位老师,进行分层研究。建立子课题申报制度,建立相关考评机制,使子与孙课题项目的研究落到实处。
4.加强合作,注重实效。研究的方法上,将以行动研究为主,引导教师将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开展协作性的研究活动,要组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努力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要综合运用观察、调查、个案等研究方法,运用典型示范、相互交流等措施进行阶段性小结。要加强科研资料的积累,引导教师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规律,及时进行总结提高,写出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5.多管齐下,形成特色。我们将着重有效教学策略的“发展”和“指导”两个方面组织实验老师进行研究。我们打算采用“一、二、三、四”的指导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指导与消极矫治两方面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互动及自我训练三管齐下,编写教程、自我反省、组织讲座与跟踪矫治四种方法交互使用,从而初步探索出高中教学与学生学习模式策略指导的基本模型,形成目标、教材、评价等系列性资料。
6.横向联系,提升理性。在横向的联系上,将加强与教育科研部门的联系,特别是与华东师大教授和科研人员的联系,借“科研脑袋”,让理论“下嫁”,使课题研究提升理论层次,取得积极成果。
(二)研究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6.3—2006.9):理论研究。搜集整理并学习研究有关资料,把握最新研究成果;拟订行动研究的实验计划,为第二阶段行动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2006.10—2008.9):行动研究。分类型分学科分年级按计划扎实开展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实验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反思行动结果,写出有关案例。
第三阶段(2008.10—2009.9):深入研究。由实验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验。不断总结提高,上升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东西,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第四阶段(2009.10—2010.9):全面总结。整理并推广研究成果。各子课题结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总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的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两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中的精华和现代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机统一)理念指导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反思、总结,形成新的更完善的理念,进而再用它来指导实验。
2.独立与合作相结合。各子课题建立独立的研究小组,制订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子课题组之间又要展开合作,互相渗透融合,四个子课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推进大课题的研究进程。
3.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无论怎样的改革和实践,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或教学,都必须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变革中来,促成学生学习的完整化和个体化,这样才能改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④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学校的总课题统领全局,子课题分头研究,孙课题深入研究,有分有合,整体推进。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丰富和发展了有效教学的理论
综合国内外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无实在的进步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惟一标准。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有效教学包括以下十大理念: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因此每位教师既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人发展。
第二、主体地位至上,师生共进共赢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民主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确立“我与你”的关系,变过去的师生之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为现在的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对话,形成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都是教学的主体,需要建构一种平等、理解、和谐、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切实尊重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协调,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张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我,实现师生共进共赢。教师不要做蜡烛照亮别人而燃烧了自己,而要做不断充电的明灯永放光芒。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注自身的发展,做到与学生一起成长,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我。
第三、不怕学生问倒,就怕学生不问
有效教学期待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有利于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良好课堂环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都是教师在发问,学生处于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的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多么巧妙,学生被训练的都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毫无益处。只有教师将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多问,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第四、教学便是服务,有效才是目的
有效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促进学生合理需求不断满足、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不合理需求、乃至妄想不断得到科学引导和正确矫正的过程,是单一与浅层次的需求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丰满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促其这一过程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简言之,有效教学的本质就是服务。
有效的教是为了有效的学,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倡导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引导、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思考,进行“再创造”,围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有效学习效率。
第五、预设仅为铺垫,生成更加重要
有效教学强调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源于课前的精心备课,源于课前的师生了解,源于学生的积极思考,源于教师的胸有成竹。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将是“放羊式”的无序过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不过预设仅为铺垫,而生成则更加重要。因为课堂上得妙,讲得好,效果棒,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所谓“活”,其实就是师生在教学情景中因平等对话和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意料之外”;是师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因种种摩擦而产生的思维火花,是师生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因创新而形成的自我建构,这就是“动态生成”。这种生成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活力,是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因此,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优势互补,缺一不可,但生成相对于预设来说更有价值。
第六、突出科学素养,渗透人文精神
有效教学既突出科学素养的培育,又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美国学者劳尔也指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以后所剩下来的部分。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体化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七、尊重个性差异,实现和谐教育
有效教学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真正体现“尊重差异,分层要求”的理念。依据每个学生特点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培养,这才是最有效的。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
第八、评价标准多元,坚信人人成才
有效教学强调评价方法、手段与标准的多元化。在充分尊重师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用多种评价主体的不同眼光,用适合不同师生需要的多元评价标准,用多种手段收集的充分信息来评价不同的师生,让师生都能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让师生的长处都能得到发现、肯定和发展。这就意味着,评价师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也多一名优秀教师。
第九、辅导因人而异,考试适可而止
有效教学要求辅导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切切不可用不分对象不讲效益的辅导来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有效辅导必须分析不同需要辅导学生的特殊性,找到辅导的切入口,实行对症下药,以增强辅导的效果。
有效教学并不排斥考试,相反常用考试的手段来测试与评价教学的质量或效果。考试也不是越频繁越有效果,而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科学合理的必要的考试必将刺激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总结,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十、学情决定一切,反思稳操胜劵
有效教学特别关注学情,认为学情就是命令,学情决定一切。“学情”是值得研究的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面对“学情”临场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有效反思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它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谈不上是有效教学。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矫正自己教学上的失误,才能稳操胜劵,更上一层楼。
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朱禾勤组长的指导下,由丁双六、李本松、侯建成牵头,围绕着有效教学的理论、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与社区教学的探索等诸多领域进行研究并获得了国内专家同行的认可,成果涉及中学有效教学课程的实施、有效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教师教学素养、有效作业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些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丁双六、李本松主编的《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并且在全国发行。
(二)强化了有效教学的“三为”、“四变”和“五化”
三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一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三是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诱导、疏导等作用,真正实现“双主体”相互作用的效果。
四变:一是教师角色由“主宰”变为“主导”,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二是学生的地位由“他主”变为“自主”,学生有学习的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三是教材功能由“内容”变为“例子”,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作用,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四是媒体作用由“手段”变为“工具”,学生也能掌握媒体,成为使用媒体的主人,眼、耳、手、脑并用,自主参与教学的过程。
五化: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课堂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个性,做到“三个协调”即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协调、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协调、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协调;二是教学形式多样化。在以班集体为主的班级授课制中增加个别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分层教学等教学形式,改变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方式,使课堂教学形式由机械单一变为活泼多样;三是教学方法最优化。做到着眼于诱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竭力于引导,使学生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使学生变“难会”为“易学”,着手于指导,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四是信息传递主体化。畅通信息传递的各种通道,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双向教学信息的传递的同时,学生之间也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主体化信息传递网;五是教学手段多媒化。把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起来,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四机一幕”(电视机、放像机、录音机、幻灯机、投影幕)协同组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手段的多媒化。
(三)教师应在促进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形成中有所作为:
1.完善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
高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排除障碍,使学生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要以独立学习为基础。只有在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基础上,才能积极参与合作,反思思考成果,从而再认识再提高。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应共存互补。接受性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可以直接接受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加速自己的认识过程。探究性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探究的过程又是不断接受的过程。学了做和做中学各有千秋。两者都只有通过反复、反思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入。
2.学段学科的个性特征多种多样,学习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具有自己的个性。
高一学段因所学的基础知识面广量大,应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适量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接受所提供的活动性学习方式也必须种多样;高二学段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加强反思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高三学段倡导自主探究和反思,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志和能力。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如语文学科应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加强活动体验,数学学科则应强化知识的接受和问题的解决;外语学习应营造特定的语言环境;政史地学习应注意合作探究活动和反思;理化生学习应重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学科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寓于“做”“讲”“思”“练”之中,才能显示其特有的生命力。高考复习可根据认识论原理采用简明流畅的五步流程:做(提供典型题例,学生自主完成)→讲(针对疑难问题,再现思维过程)→看(回顾近年高考,总结命题规律)→想(师生、生生互动,促成真正理解)→练(选做适量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3.要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完善。
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共同构成教学的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变化。在教学中应当形成教与学两相契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促成师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研究初步成果: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适合某些教师群体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型。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理想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所包含的教学策略),并了解不同模式的适应条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所选择的最适当的教学模式。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理解的差异性等因素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和学习风格的多样性导致了学习方式的复杂性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丰富化。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运用开放的、多样化的、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建构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经过广大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建构了丰富多样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下面列举主要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1.问题中心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又要学生揣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著名科学史家让克里斯迪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国外,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视,他们推行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发现学习”、“探究教学”、“问题教学”、“问题解决”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注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开展“问题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创设情景、疑问、故事和矛盾等去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而我们现在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大部分还是师“问”生“答”。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答”的训练,而忽视学“问”的指导与培养,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问,越不善问,越不敢问;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会问的尴尬局面。正如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所说的“去问题”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甚至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现状对于我们实施有效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幸好这方面已经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教育部进行的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课纳入必修课,积极推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培养和锻炼。
问题中心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它要求设计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分析要透彻,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可以说,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的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效课堂的重要载体,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问题中心式教学模式的操作:问题性教学模式由创设情景——激问;指导探究——解问;延伸拓展——生问三个环节组成。依据“问题解决”的认知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中心问题开展的“提出——分析——解决”的教学模式展开思考、讲述和讨论,使学生从知识的初始状态,经过环环相扣的中间思辩状态,最后达到知识目标的彼岸,我们认为该模式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 2.互动对话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全新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师生平等的观点,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思想为基础,以师生平等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关注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师生交互阶段和学生交互阶段。在师生交互阶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对话,对范例进行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教师在提问中具体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并随着教学的进展逐渐进入学生交互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策略,在与同伴的交互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自觉地运用。这种将课堂教学主动权由教师向学生的动态转移的教学活动,正是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3.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教学模式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习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给任务式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主体参与任务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所谓“主体参与任务式”教学,即把要学的内容在科学地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包含本节课要讲的所有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在每一节新上课之前,教师便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提前对下一节课的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教师预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料(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
上获得的各种教学信息等),为完成这一任务进行自我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
“创设任务情景→ 呈现任务 → 引导学生个人参与或协作探究完成任务 → 总结评价任务→应用任务,解决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进行主动学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协作学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丁双六所说:“教师的权威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
&4.探究发现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本身包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一个人要使现有的知识成为他自己的知识,他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经过努力构成模式的过程。探究发现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探究发现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显著特征,但是只是笼统地承认其主体地位是不够的。课堂教学的实质性任务就是教育与发展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探究发现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正是在有效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设定情景——分析结论——得出结果”这样三段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艰苦的”“探究发现”的过程,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学生经过“设定情景——分析结论——得出结果”这种三段式的参与,就可以通过确定基本知识点——联想其它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点,最终建构系统知识体系。
&5.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通过人际交往促进认知发展和智力开发。人际合作与人际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个个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它既能挖掘个人潜能,又能增强合作信心,培养集体、团队的合作精神。美国许多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小组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心理、个性等特点,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施教,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自我探索真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创作和合作演示三种形式,每种活动都有特定的目标。小组讨论主要通过集思广益,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创作指3—4名学生组成小组,运用新概念和教师示范的技能,设计方案或创作作品。合作演示则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小组成果向全班展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找资料、构思、设计、归纳直到课堂演示,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并同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同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6.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加强课堂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各学科阅读教学领域内的热点课题,引起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的关注。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教学中,从一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到一个训练组中不同类型课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从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到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教材文体特点的课文的各种教学变式,从教学模式的框架建构到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的探讨,人们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认识也越来越具体、深入。今天,学生的“主动性阅读”更应当超越传统的、消极的“接受性阅读”,真正把书“读活”。有效教学理论和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在呼唤着有益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诞生。如“自主阅读”的教学实验,“研究性阅读”的探索,“质疑导读法”的推行,“发现阅读”的研讨等等,殊途同归,都在客观上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性阅读的境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阅读教学理念,无疑应当是21世纪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毕竟既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实践课题,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课题。
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理念: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建构创建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供自由安全的场所,使学生能够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接,尽情享受各种文化的滋润,在集体性学习中促成自我个性的形成。课堂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它通过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来完成新意义的建构。
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一般经过“明确阅读目的——识别教材中的有效信息——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监控阅读过程,判断理解是否发生——运用提问方法判断阅读效果——发现失误,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这样六个阶段。
除此,老师们还建构了“三段两级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智能”“自学汇报式教学模式”“民主课堂双自双导模式”“对话与辩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导师式课堂教学方式”等等。
七、有效教学个性化的实践经验
有效教学永远是当代教育的核心问题,它牵动着学校、家庭可持续发展的神经。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五中人做有效教学的实践者和推进者,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在减负的同时追求高质量的教学目标、高水准的教学效益。多年来的实践,我们的经验是:
(一)科学定位管理目标,瞄准有效教学制高点
有效教学管理应该是帮助、示范、引领和督查,使管理层面的价值导向与教师个体的自主建构相统一,唤醒教师自觉思考,鼓励教师自觉行动,激励教师自觉成长。
建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
坚持理论引领,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学习、有效辅导、有效训练、有效教研、有效评价、有效教师等八个方面制定《丹阳五中有效教学与管理实施细则》;从学校、年级工作处、教研组、教师四个层面制定《丹阳五中推进有效教学与管理实施方案》,形成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
制定有效教学实施原则&&&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有效教学理论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中发现教学问题,寻找解决途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二是实绩优先原则:实施有效教学要以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办学质量、减轻师生负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实绩优先,社会满意优先。三是互助学习原则: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备课组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师共同学习,积极营造互相听课、评课、平等研讨的氛围,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进行有效研讨,形成有效共识。四是自我评价反思原则:教师个体通过教后感、听后感、写随笔等形式,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发现问题,寻找出路。
打造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全面贯彻“低起点、高要求、小步子、快节奏”的十二字策略,确保课堂教学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帮助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深入开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的“合作互动、活力课堂、有效教学”主体活力性教学模式研究,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具有活力的有效课堂模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重点课题《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和二期更深层次的课题《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实施有效教学为载体,通过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来探索有效教学理念,从而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建立起针对性强、操作性强、适应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推进“名校名师”工程建设&&
尊重、关爱教师是名校的特色,通过专家讲座、“科研沙龙”、“校长茶座”、教学比武、理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同和悟性;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为教师成功成名成家搭建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实绩卓著、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生命活水。
安排有效教学主题活动&&&&
开展“提升内涵,争先进位”“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探究有效教学,实现专业成长”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反思、总结、改进、提高,推进有效教学活动向纵深开展。通过举办“五星杯”有效课堂教学系列竞赛,提升教师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能力,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真实性、发展性以及动态生成的原生态自然性。
(二)均衡教育优质引领,开创教学经验新亮点
优质的均衡教育,是时代赋予五中的责任和重担,是五中人的一种情怀和壮志,是五中人的一种坚持和实践。
有着“两个率先”创新品质的五中人,率先在全国开展有效教学创新理念的探索,率先在全省实施优质的均衡教育教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如果仅仅在个人手中或者仅仅作为一种生存手段,那就显得狭隘和自私,同时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经过思辨,教学经验科研创新化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2001年,五中第一个在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办申报《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省级重点立项课题,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树立了有效教学的标杆旗帜和引领示范。“十五”期间这一课题按期顺利地进行了现场答辩结题,博得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丹阳五中的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具体,研究过程扎实,科研资料翔实;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素质,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增强了教育科研的辐射能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意结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荣获镇江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其结题报告获得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多次在镇江和丹阳市教育科研汇报大会上作了交流和经验介绍,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2006年,我们继续深入地开始了课题二期深层次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延伸,《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申报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继续领跑在省级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前沿阵地上。
学校坚持做到“一个基本点”,“三大研究点”,引领广大教师要 “关注教育,思考理念,梳理思路,规划未来”,努力使各级骨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学校决定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打造一批精品课和精品课程,逐步形成五中学科教学特色。譬如:
以“文本语言的品味”为专题开展语文案例研讨&&&&
语文教研组以“文本语言的品味”为专题,特意选择了《雷雨》《罗米欧与朱丽叶》一中一外两个经典戏剧样本,《漫话清高》《我若为王》随笔样本和文言文书信样本《与元微之书》,案例研究小组共同设计方案,并特邀上海、江苏等地著名特级教师指导,借助外力促发展。
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专题开展数学案例研讨&&&
数学教研组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专题开展数学案例研讨,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员朱国良和孙建军老师分别执教《元素可重复排列的问题》《排列组合中的元素分配问题》展示课,受到了江苏省名师臧立本先生的高度评价。
(三)全面落实各项举措,寻求有效教学突破点
&&&&宣传发动,营造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2009年是我校的“有效教学推进年”,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反思目前存在的低效教学劳动,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和路径,努力实现“三项目标”: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深入实践,有效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过程,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用自己善良的心肠温暖困顿的人,用自己执着的精神激励赶路的人”,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形成人人参与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强化督导,形成有效教学的督查体制&&
学校成立校长负总责,责任部门具体抓的“有效教学与管理”活动领导小组,积极构建在校长室领导下,由教务处、教科研处牵头,以年级工作处为依托,以教研组为支撑的“三级管理”、“双重监控”的有效教学督查机制。
完善机制,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
建立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注重评价的有效性,从起点看变化,从基础看提高,从过程看发展。建立实绩优先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把有效教学的实绩作为对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资源共享,发挥有效教学的示范作用&&
优质资源的共享是推进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镇江市“丁双六名教师工作室”、丹阳市侯建成名师工作室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引领者。探索建立学科间、年级间、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研究模式,开展对外有效教学推进会等典型引领性活动,使各类优质资源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充分共享,从而发挥五中在区域范围内的引领作用。
(四)优化细化教学环节,挖掘有效教学增长点
认真准备,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五中人既注重个人备课的有效性也注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个人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师形象、备社会大环境等。在集体讨论后,教师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及教后反思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便形成各自教学的风格和特色。
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建构“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的有效主体活力性课堂为抓手,深入开展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对于新课导入、情景创设、探究新知、动手实验、练习巩固、活动组织、教学评价等环节,逐一深入推敲,找出亮点,寻找盲点,提升重点,攻克难点,有效开展课堂反思工作。
关注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众多优秀人才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最有效的发展是主动发展。在日常学习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知行合一。
紧扣目标,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作业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五中人在作业的难易适度、作业量的适中、作业批改的态度、反馈矫正的及时如何上下功夫,同时设计具有开放性、体验性、探究性的作业;分层设计学生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让所有学生享受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分类指导,提高辅导的有效性&&
坚持分类指导,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措施,努力使不同组合、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在个别辅导中均有所获。
科学评定,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五中人依据课程标准、学生身心特点,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注意评价指标的灵活性与应变性,允许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景调整评价标准,以增强有效评价的可操作性。
(五)校本课程创新品牌,探究学习个性张扬
文化底蕴,注解校本课程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注定创新品牌的诞生。五中人绞尽脑汁,倾尽智慧,结合校情,纠结集体智慧,组织编写了《丹阳史话》等45种校本课程,既注解着吴越历史的新发展,又飞跃在苏南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兄弟学校学习、借鉴的一个品牌。
探究学习,飞扬着五中学子的莘莘情怀&&&
探究性学习一直是五中人关注的一个教学亮点。有效教学关注着“全人”的教育,“全人”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和丰富。您看:语文课上,“苏东坡”在“吟诵”,数学课上,“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英语课上,……;您瞧:物理实验室里,一个个实验报告新鲜“出炉”,生物实验室里,一个个生命猜想在“诞生”……;在江苏省数理化竞赛中,学子们抱得“成果”;江苏省五星级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的奖牌在五中门前熠熠生辉……
(六)有效课堂高效模式,名师才俊捷报频传
五中重视“两个关注”: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树立“在学生的发展中发展自己”的思想,注重课堂效益,强调教学计划中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探索高效益、低成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名师培育,铸造品牌&&
“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这是我校构建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早在1999年,学校就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高”要求,树立人人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意识。
成长助跑,名师辈出&&&
省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朱禾勤校长多次提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而应以培养为主”。 作为一所被社会誉为“丹阳高中教育航母”的四星级高中,丹阳五中有着强大的优质教师群体优势。全体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占8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3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3人,镇江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余人。
  示范引领,名校风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夏一生、谭延平获得全国说课一等奖,杨阳洋、侯建成、王国俊、汪瑶轩、朱满华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课(或优秀课件、视屏课)评比一等奖,吴朝阳、眭金祥、朱满华、王元军、叶书林、潘国良、朱国良、汪瑶轩、陆江萍等数十人获得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
网络平台,辐射效应&&
五中人创建的丹阳五中外网和“丁双六名师工作室”网页,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真正起到了辐射中心的效果。丁双六名师工作室团队“爱心笃学的师德效应,敬业奉献的育人效应,精湛高超的师技效应,奋发进取的风范效应”(镇江市教育局刘国荣局长语)。
“不求完美求突破,不求统一求特色,敢于标新立异开先河”(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语)。有效教学理论和模式的研究与建设,受到省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密切关怀。我校特级教师林伟民、丁双六、侯建成等多次应邀到省内的盐城、连云港、徐州、淮安、南通、南京、无锡等地讲学,开设有效教学公开课与点评等。
(七)特色教学科学有序,艺术教育展露奇葩
艺术特色教育的发展,是五中创新教育、有效教学的新飞跃。坚持分层教学、个性教学、梯度教学、差异教学的有效原则,五中人根据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以校本课程为阵地,大力发展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坚持以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为契机,特别是机器人大赛,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学校成立了6个特长班,2个兴趣小组,还组建了器乐队、民乐队、舞蹈队,极大地提高了我校艺术教学的层次和水平。“贵妃醉酒”“我爱我的祖国”“运河情怀”“穆桂英挂帅”“闲聊波尔卡”等品牌保留节目多次获奖或表彰,并经常参加各种场合的会演。年,校艺术团在丹阳市、镇江市文艺会演中,参赛节目全部获一等奖,并获团体一等奖,“我爱我的祖国”合唱节目获江苏省二等奖。五中人注重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把书画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项目,走出一条“学生合格加特长,学校规范有特色”的办学新路,朝着“人才旺校,特色活校”的目标推进。我校被评为“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八、有效教学个性化的主要成效
五中人经过多年的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有效教学的实施使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精细管理,科学决策
有效教学的强势推进,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和科学、规范、细化的管理,离不开行政的运筹帷幄、科学调度,反过来大大提高了决策层的理论和管理水平。
理念引领,培训先行
学校领导学习新课程理念;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进修新课程;新教师培训年年出新招;“一三五”教师“以老带新”师徒共进;科研沙龙、校长茶座、师徒恳谈……招招出新,招招制胜。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环环相扣,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思辨、磨课、反思、修改;再展示、再磨课,一步步,一课课,一个一个教案,一个一个课时,一个一个知识点,一个一个教学难点,通力合作,精彩亮相。
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和艺术教研组先后被评为镇江市先进教研组。
&科研领衔,硕果累累
年朱禾勤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其中期报告在丹阳市素质教育重点课题暨省级立项课题阶段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获镇江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朱禾勤、丁双六主编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一书由北京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获镇江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的结题报告发表在《科学大众》2007年第7期上。丁双六、李本松主编的《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反响颇佳,侯建成专著的《活力课堂》《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导论》即将出版。
近十年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的课题积极撰写论文,有830余篇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发表文章的作者占教师总数的60%);有1560余篇论文在丹阳市级以上获奖(包括每年的省“五四杯”论文竞赛、“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江苏省“师陶杯”与“蓝天杯”论文竞赛等等)。
我校不仅是丹阳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和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基地,而且是华东师大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所的实验学校与教育科研合作单位和实验基地。高考质量已经跻身于镇江市老牌重点中学的行列,学生高考录取率名列镇江市普通高中前列。学校也因此多次被评为镇江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丹阳市高考质量一等奖,赢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有效教学的推进让教师的个性化越来越优
名校出名师
由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丁双六领衔的“镇江市丁双六名教师工作室”由镇江市教育局2008年12月授牌后正式成立和运作。工作室成立以来,成绩斐然。丹阳市侯建成名师工作室在江苏省地理教育教学界成就斐然。
在名师工作室的沃土上,名优特教师层出不穷。朱禾勤、李本松、陈大庆、侯建成等评为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朱禾勤被评为江苏省第二届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杨阳洋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赵竹林、赵守拙、陈静、张翰等成长为镇江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名师扬名校
学校一贯注重用科研促发展,以江苏省“十五”规划办重点课题“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为主课题,统领着12个省、市级研究课题,形成了教研组、备课组有子课题,教师有专题的教科研网络;许多名师以课题为抓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新模式,如问题中心式、有效阅读式、探究发现式等近10种,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教师的个性得到了彰显。陈玉兵、王伟、朱满华等老师摸索形成了简明流畅的“五步有效教学法”。2000—2010年高考或市统考,五中语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人均成绩远远超出同类学校。
名师出名著
近十年里,五中人主编或参编了具有五中特色的校本教材45部和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图书达百部。
朱禾勤、丁双六主编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一书由北京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陈玉兵老师主编的《有效教学的语文新课程导读》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侯建成主编的《地理诗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获江苏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还有丁双六、李本松主编的《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三)有效教学的实验使学生的发展性越来越强
&学生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厚实
分层教学、差异教学、有效教学,异彩纷呈,奇光异彩,百花齐放。有效教学的实施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同时也奠定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仅高一年级就开设了62个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五中,是学子们科学思维的摇篮;五中,是学子们不断创新的绿洲。
学生发展的个性越来越突出
在科技、体育和艺术等领域,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除此,学生的各科学习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进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数每年突破千人;近十年来,学生参加市以上科技竞赛,有102人次获奖,其中获省级以上大奖的就有75人次。学生去科技园演示遐想,到生物园亲身体验,到因特网搜素资料,上图书馆博览群书,尽情地展开科学思维的翅膀,在自由的世界里翱翔。
学生的个性成就得到了彰显,潜在的能力得到了挖掘。近十年来,市级以上学科竞赛有178人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9人,省级奖56人,学校为国家输送空军飞行员4名。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富有个性特长的优秀人才和合格新生。
校男篮队、足球队是镇江市冠军队。男子篮球班和田径班是丹阳市基地班,也分别是南京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的体育生源基地班。学子常到运动场上一展身手,到篮球场、运动场上去驰骋去拼搏,让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变为现实!五中,成为丹阳市篮球训练基地;五中,成为江苏省青少年活动五星级俱乐部;五中,以篮球为品牌的体育传统项目成为江苏省“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学生发展的动力越来越持久
有效教学就是活力教学,有效教学就是生命教学,享受有效教学就会产生对教学的热爱,使发展的动力越来越持久。爱学、乐学、想学、会学成为五中学子的时尚。
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中,秦林萍、杜玉等“才子佳人”们把一等奖的证书一代代薪火相传;CCTV杯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张洁榜上有名;全国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中,&&&&&&&&&
贺刚、戎刚等同学喜获嘉奖;郑晓婷、陈任珏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学科科学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施丹晖为国家举重运动员并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孙家杰为江苏省击剑运动员;研究性学习的热潮迭起,怦然心动的莘莘学子们走街串巷,访问、实践、体验、参与,使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生辉添彩;体育竞赛的活力迸发,江苏省级普通高中青少年篮球联赛第一名的奖杯捧回,全国协作城市青少年篮球联赛第五名收入囊中……
在2004年江苏省文艺会演中,合唱节目《闲聊波尔卡》获得江苏省二等奖,并参加了省2005年元旦音乐会演;2009年,合唱《爱的世纪》获得江苏省一等奖。近年来,刘蓓、高雪珍等多位同学参加镇江市以上声乐或美术比赛获得大奖,黄茜等许多优秀毕业生走进了像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校园。
学生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强大
有效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剂、润滑剂和推进剂。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全人”发展、全面发展、后续发展、制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保障。走出五中校门的学子个个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有效教学的践行,激励了学生成绩的彰显。在丹阳这块并不大的沃土上,五中的生源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但是五中人由于高举有效教学大旗发扬团结拼搏和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艰苦地科学地奋斗,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莘莘学子满怀豪情地走进了高等学府继续深造,高考的录取率成为镇江市同类学校之首。
有效教学的践行,成就了学生的未来天地。五中的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智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五中毕业的有志青年成长在祖国的广阔天地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五中走出去的学生成千上万,有的成长为公务员、科研工作者。
九、主要问题和展望
1.由于时间比较紧,使原先提出的出版《高中教师个性化案例集》等设想落空。
2.本课题力图构建适合学生素质个性化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一种言语表达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便于评价的流程与细则,因而是一项具有较强创新性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完善细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确定等级评价的关键指标有一定争议,尚未出炉。
3.因为本学期事物较多,导致推广课题实验成果大型现场会的设想往后推迟。
回首以往:
一群人,有志于有效教学的五中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懈追求,继往开来,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一件事,江苏省丹阳五中十年来有效教学的探究之路,成就了一所学校,成就了一批梨园新秀,成就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梦想之路。
一句话,江苏省丹阳五中十年来有效教学的研究之路,使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教师的个性化越来越优,学生的发展性越来越强。
展望未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今,五中人正在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多元提升,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谱写着更加崭新的篇章!&&&&&&&&&&&&&&&&&&&&&&&&&&&&&&&&&&&&&&&&&&&&&
&&&&&&&&&&&&&&&&&&&&&&&&&&&&&&&
执笔人:侯建成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