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有多少张帖画6的二年级乘法口诀表儿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张粘贴画教案
崽子崽子47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问题探究 1、模拟两人默词比赛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默的情况编制6的乘法口诀. 三、体验感悟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3、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3的第1题、第4题. 2、
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方格,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到移动方格的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学生在小组同伴的合作交流、互动游戏中增进彼此的感情,体会合作学生的快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小学课件初中课件
小升初卷 中考试题
学习方法 试卷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来说,我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堂密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就连中下的学生都能够动起来大胆回答问题,大胆上台板演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有效。《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以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我根据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让学生从加法的算式引人教学主要学习内容,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在已有学过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探索、自主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并能熟练掌握口诀,熟练应用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理解要求的编写意图。因此,我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加以掌握口诀。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主题图,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补充填表完整。 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根据口诀找出规律。设计多层的练习。为让学生更快的熟练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把填表补充完整,对口令、开火车,采蘑菇,拓展题等学习活动,将几种记忆方法进行归纳,以求学生更好的掌握口诀,同时,通过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均匀,达标测评练习学生时间少,教学课件与教学过程不够协调,某些学习环节落实不够到位,某些知识点没有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克服,不断完善,不断加强、不断提高。总之,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真正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力,让教学成为学生充满智慧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课堂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网友最近关注
教学设计推荐内容
教学设计热门排行榜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粘贴画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粘贴画教学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
&&&&&&&&&&&&&&&&&&&&&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
引导学生描述这一情境,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你知道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哪些知识?
二、问题探究
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边总结,边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及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1时、1分的时间概念。以及时分间的联系。
3、借助钟面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感悟
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①认读整时。通过几组整时的图片的认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
②、认读几时几分。(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③、两种记时方法:
师先把学生认出的时间用汉字记时法写在黑板上,再问:你还有不同的记时方法吗?
注意:几个较难的时刻记录:
9:05、10:00、8:12等。
四、实践应用
巩固,并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
1、CAI出示:P65—1、
&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认读时间,并说出小朋友在做什么。
& 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
2、P65—2、找朋友游戏。
& 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并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宣布游戏开始。
1、指导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同学一人拨钟面,其他人说时间,或写时间,再轮换角色。
2、教师设疑:
有几种情况,如: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两数之间。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第2课时&& 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
2、在实际情景中初步体会分、秒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和引导把握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体验1分钟。播放课件。
2、集体活动——数心跳:规则:
1、小组合作;
2、时间为一分;
3、看电视上,红色填满一格时,就是一分钟,同学们数心跳;
4、全班汇报:
二、问题探究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一)研究“一分钟能干什么?
1、每组根据要求,看看一分钟能干些什么事?
第一组:朗读一篇,记录一分钟大约能读多少个字?
第二组:做口算,记录一分钟大约计算多少道口算题?
第三组:写字,记录一分钟能写几个字?
第四组:画五星,记录一分钟能画几个五角星?
2、组长根据各自的要求负责分工和指导。
3、小组同学配合活动并进行统计。
三、体验感悟
1、全组交流,统一结论。
2、各组依次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几组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实践应用
师:做一件你喜欢的事:估计一分钟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
找出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演示课件:
1、女生注意看分针走的情况,听男生数数。
2、男生不仅要注意看秒针走的情况,还要数数和感受时间的长短。男女生角色互换。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你们发现分针走了一小格表示一分钟,秒针同时走了一圈表示60秒,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4、学生看书并读书。
“一分钟”时间固然很短,但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钟进了一球,从而得了冠军。这件事告诉我们要……
六、布置作业
&&&&&&&&&&&&&&&&&&&&&&&&
第3课时&&&
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
2、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
&&&&&&&&&&
3、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深化对时、分、秒的认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
教学难点: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旅行过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他们可能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在学校上半天的主要活动及时间。
引出作息时间表。
二、问题探究
制作作息时间表。
1、制作上午4节课的作息时间表:
要求:先调查准确,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这里老师可先拔出第一节课的起始、终止时刻,让学生算出1节课用了多长时间。再拔出第2节上课的时刻,让学生算出课间休息用了多长时间,后面的让学生自己制作。
2、组织学生交流。
通过观察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我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说一说书中提出的问题,再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进行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交流,说一说谁的时间利用的好,谁是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三、体验感悟
说出经过的时间。
1、不要求列出算式。
2、先认时间,再回答问题。
3、可以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注意:这里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说出是“早上”的事情。
四、实践应用
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
1、引导学生估计大致的时间。
2、实际记录出发时间、到校时间
3、引导学生交流经过的时间。
愉快的月球旅行结束了,在这次旅行中,你有什么收获?给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
1号门&&&&&&&&&&&&&&&&&
一组:8&3=24(元)&&&&&&&&&
10+6&2=22(元)
二组:8&3=24(元)&&&&&&&&&
10+6&2=22(元)
三组:8&3=24(元)&&&&&&&&&
6&2=12(元)
&&&&&&&&&&&&&&&&&&&&&&&&&&&&
第4课时& 月球旅行
教学目标:1、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出示课题:你想去月球旅行吗?
2、叫学生说一说,对月球的了解。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说出图中的故事。
二、问题探究
小组学习: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吗?
2、 交流:各组汇报问题,并叙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3、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4、师生讨论:
&& 我在月球上的体重怎么轻了?
教师对学生的叙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再给出正确的解释。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复习有关方位的知识。
2、分组进行设计:
提出要求或设计步骤。
&& 3、组织交流。
四、实践应用
师:我们长大了也可以到月球上去,现在大家各自设计一所月球学校,利用学具剪好的图片将来戴上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师: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小组成员听,注意说清楚各处景物的位置,请最佳设计师到前边来讲给大家庭
这一节课你学生懂了什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