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亚欧大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模的冲撞是

帖子主题:唐朝战俘第一次记录欧洲:见证最强两大帝国碰撞
共&0&个阅读者&
军号:5779373 工分:252023
/ 排名:41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唐朝战俘第一次记录欧洲:见证最强两大帝国碰撞
张骞、甘英经营西域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名叫杜环。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国跨亚欧大陆的东罗马帝国。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写下有关欧洲大陆的景象。最强两大帝国间的碰撞:怛罗斯之战公元750年。中国被称为“天宝年间”,整个社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里。在李隆基统治的时期里,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也进行了多次的对外用兵。尽管此时李隆基已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繁荣的社会表面下也隐伏着严重的危机,但大唐至少在那时还是“大”唐,当时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强国。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统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几个部落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揽入囊中,地中海成为了阿拉伯人的内湖。阿拉伯帝国成为中国、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强力量。对汉民族而言,中原江南以外的“蛮荒之地”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这些土地不能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而汉族的“扩张”多是因为不堪周边民族为争夺过去属于自己的领土而进行的屠杀、劫掠和骚扰,出于稳定本国疆土、以绝后患的目的才大举兴兵。阿拉伯帝国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唐军主力这个时期在青海与吐蕃国大打出手,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地体现出来,西域诸国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等自己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东进感到不安,更畏惧彪悍的穆斯林战士,于是不少国家向唐朝求援。起初唐朝并不以为意,直到“石国事件”的发生,才把战火燃烧起来。公元750年,唐朝统治者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由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捋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俘虏石国国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唐玄宗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趣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700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决战。葛逻禄部雇佣兵见事不妙突然叛变,唐军阵脚顿时大乱。阿拉伯联军乘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高仙芝在夜色掩护下单骑逃脱。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千余人得以生还,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而杜环正是这俘虏中的一位。云与山的彼端这一战不仅是唐朝在西域开始丧失影响力的转折点,也是唐朝国运的转折。战后4年,安禄山称乱,诗人们开始诅咒起“开边”和“远略”。唐军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俘虏中的一员来到了大食(即阿拉伯帝国),被俘之后流离大食12年,遍游黑衣大食全境,并由此开始其传奇的游历生涯,成为第一个到过北非并有著作的中国人。杜环直到公元762年才回国,尽管不是自愿和主动,他的“经行”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惜的是,《经行记》早已亡佚,并没能全部留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杜环的叔叔(或者伯父)杜佑在自己的书中保留的片段。杜佑是唐朝的一位政治家,著有《通典》。在当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里,杜环不但发现那里已有来自中国的绫绢机杼,还亲眼目睹一些中国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人员)在当地工作,例如京兆人樊淑、刘泚为“汉匠起作画者”,河东人乐陵、吕礼为“织络者”。杜环看到的摩邻国人是肤色黝黑、以椰枣为主食的厄立特里亚沿海居民。他在访问埃及时,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基督教医生最善于治疗眼病和痢疾,许多病都能有预防的办法,而脑外科手术尤其惊人。当时阿拉伯医学中心在埃及和叙利亚,基督教徒的医生,主宰着阿拉伯医术,杜环称他们是大秦医生,说他们秉存着拜占庭的医疗传统。他在《经行记》这样写道:“其大秦,善医眼与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这也反映了当时地中海地区高度的医术。他对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记载道:“一日五时礼天……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贫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升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生动地描写了伊斯兰教的文化,而“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无问贵贱”,更是真实地描述了阿拉伯世界的标志性风情。阿拉伯的繁荣经济也给杜环流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内,里闬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秀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钵,盖不可数算。梗米白面不异中华。”杜环的这些记叙,已经脱离了传闻,完全是他亲自所见的事情,完全没有虚幻的成分。值得指出的是,史籍所记载大食使者来唐有36次,唐朝却没有使者到过大食。真正身历这个大国,并且留下记载的唐人,恐怕就只有杜环这个怛罗斯之战的俘虏了。更西的西方杜环的足迹所到之处,已经跟“拂菻”接近了,这些地方的文化中,或多或少也沾染了拂菻的文化气息。而且当时大食和拂菻也征战连年,在大食也一定会有拂菻战俘,而且更有可能和杜环有所接触。这个拂菻,就是和大唐、大食同样雄伟的帝国——东罗马。杜环的《经行记》里的拂菻国“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好饮酒,尚干饼……其俗每七日一假,不买卖,不出纳,唯饮酒谑浪终日。”如实记载了东罗马人肤色白里透红,男人穿单色衣服,妇女爱好服饰,喜欢喝酒,吃面包,每七天有一天休息娱乐的实际情况。杜环的经历说明,人们只有互相接近,才能了解彼此。可惜他身不由己,未能继续向西到达欧洲,留下了和张骞、甘英一样的遗憾。《经行记》翔实地记载了拔汗那国、康国、师子国、波斯国、碎叶、石国、大食等国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土产风物、生活风俗、宗教、节日娱乐等诸方面的情况,为我们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如杜环曾随高仙芝转战西域各地,对西域各地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如碎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朝曾在此设立碎叶镇,为安西四镇之一。据杜环记载,天宝七年(748年)碎叶城屡遭战火摧毁,邑居零落,但在原来交河公主的居止之处所建大云寺犹存,清楚地反映了唐朝对碎叶的管辖和经营。《经行记》是中国记载伊斯兰教的最早汉文典籍,杜环也成为第一位准确理解伊斯兰教的中国人。杜环被俘期间正是伊斯兰教“率土禀化,从之如流”的兴盛和繁荣时期,他客观准确地记录了伊斯兰教的信仰、礼拜、斋戒以及行为规范、饮食、衣饰、禁忌等教义、教法。杜环还记载了袄教、基督教、佛教的情况,这对研究世界宗教的演变发展和传播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唐朝战俘第一次记录欧洲:见证最强两大帝国碰撞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唐朝战俘第一次记录欧洲:见证最强两大帝国碰撞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历史习题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武力的冲撞、武力征服得以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武力的冲撞、武力征服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帝国的扩张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题库_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试题_解析_答案_大全-跟谁学题库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英语”搜索吉安
&&&分类:初中历史试题热门6热门10热门4热门21热门4热门8热门8热门39热门4热门8热门3热门7热门6热门4热门4热门3热门5热门4热门5热门4...共 28 页,去第= 1 && parseInt(page, 10) 页课程推荐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相关知识点热门推荐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你的位置:&&
站内搜索:
谁发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古代官员日益腐败淫逸
09:56&&来源:网易
谁发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古代官员日益腐败淫逸,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谁发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内设官妓,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妓院如此繁盛,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当时的文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暗娼(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如今所谓&小姐&者,亦复如是。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难怪有人说明朝&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明代中后期,花榜也流行开来。
花榜兴起于宋朝,到了元代和明初已不多见,但明代中期以后,花榜又再次盛行起来。所谓&花榜&,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品评妓女的形体容貌和风情才艺。这和现在的选美有相似之处。
后来,还出现了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成为当时的狎妓指南。由此看来,明朝人开青楼则是一种主流文化了。到了明朝中叶娼妓越来越盛,妓女满布天下,大都会有数以千计之多,就是穷乡僻壤,也不乏其人。
娼妓业的发达,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这个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朱瞻基称帝时,国家政纲松弛,官员日益腐败淫逸,终日纸醉金迷,纵情享乐。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公元1429年,朱瞻基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但对民间娼妓业却没有什么限制。
当时朱瞻基的扫黄主旨,是为了巩固帝业不被颠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谓&父母官&的形象更为正面。因此,此次扫黄只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却没有真正禁止娼妓业。
让朱瞻基没有料到的是,针对他的扫黄运动,官吏们也想好了对策,他们根据官职大小,开始娶妻纳妾,以解决性的需求问题。这样,明宣宗的扫黄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国史上最具杀伤力荡妇非她莫属,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狼似虎,可见这个年...
吴三桂是什么样的人和陈圆圆什么关系?吴三桂最后怎么死的。在影视剧中,吴三桂基本上...
盘点史上最出名出轨女子 不甘寂寞勾引男人。性是人天生的需要,女子也不例外。尽管中...
古代让男人把持不住的妖艳美女都有谁?美色诱惑让男人心痒难耐。若是在古代看到这十位...
太平公主简介 和李隆基什么关系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十大帝国都有哪些?为什么灭亡?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和征服学案 人教版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上&&&&&&传:第二教育网
E&&&&&&&币:2
大&&&&&&小:141.71KB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和征服  名师指路  一、目标聚焦  1.掌握希波战争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根据地图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和成果,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重大影响。  3.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基本情况,客观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4.从整体把握古代战争在造成灾难的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战争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  二、知识梳理  1.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形成——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出征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得了胜利——这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大冲突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控制了希腊——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最远到达印度  3.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2世纪拜占庭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帝国建立后的200年间经济、文化繁荣  点评:本课首先要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的基本史实,重点是掌握这三次战争的双重影响即灾难的产生和文明的传播。  三、教材详解  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希腊城邦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大冲突。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王国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大帝继位。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罗马帝国的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与此同时,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也空前繁荣。  4.罗马文化的传播: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一方面给被侵略地区带来了血腥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同时,在罗马强盛时期,它与北欧、印度和中国都有往来。  点评:  1.希波战争是希腊反抗波斯入侵的正义战争。希腊人为保卫疆土、捍卫自由,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光辉典型。其中马拉松战役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也是奥运会马拉松项目的历史渊源。  2.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可以看出,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希腊文明、波斯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由此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这些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3.罗马扩张对文化的传播表现在:罗马建筑形式影响了欧洲和西亚建筑风格;拉丁语也随着征服和扩张不断向外传播,使之成为现在世界上最统一的字母、罗马历法也广为传播,今天的公历就是起源于罗马;在罗马帝国的支持下,基督教成为世界性大宗教,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巨大。   4.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在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是战争影响的两个方面。在古代,强国与弱国、不同文明之间都存在着碰撞和交流,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5.古代史部分涉及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四、图片点拨  1.P36页安葬马拉松战役中牺牲的希腊战士坟墓遗址:注意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马拉松长跑与此事有关。  2.P37页亚历山大大帝铜像和亚历山大帝国:在认知亚历山大大帝的同时,注意亚历山大帝国欧亚非三洲的领域,知道它是一个跨三洲的大帝国。  3.P38页罗马的扩张地图:注意地中海是其内湖的含义,同时可以与亚历山大帝国疆域进行对比,知道相互重叠的部分。  4.P39页名言:“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反映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方面说明罗马交通的发达和便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罗马疆域的辽阔和盛世辉煌的繁荣景象。  点评:掌握这些图片和地图时,首先要注意联系课本知识,以地图和插图内容来验证课本知识、其次,应适当联系当时中国的对应朝代和概况。  五、典型试题  1.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武力的 冲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