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毛丰美干字铸就的丰碑碑里面有多少个字

1.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由于衣服单薄而被冻死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新词。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1.理解课文的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理解文章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7个生宇,学习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练习读熟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分段,概括段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碑&是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边说边板书:碑)。所说的&丰碑&(边说边在&碑&前板书&丰&)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们这课所说的&丰碑&是一块高大的石头吗?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大声朗读课题。
(板书:丰碑)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出本课生字和自己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二)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准自己不认识的字及生字的读音。其中,老师特别要指导如下几个字音:劣,读li8(列),不要读成l{8(略);润,读r)n,不能读成y)n(晕);覆,应读f)(负),不能读成f(。
3.记清字形。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碑&右半部的笔顺是 ;&豹&是&豸&(zh@,意思是没有脚的虫)部,不能错写成& &;&润&字右半边是&王&,不能写成&玉&;&覆&是& &部,不能写成&西&。
出示幻灯片练习判断。学生刚学会的字,印象是最清晰的。多加练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牢记正确字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冰坨:冰块。坨,成块或成堆的。
装备:配备的机械、器材、武器、被服等。
开辟:开创,打开新的境界、通路。
恶劣:(环境、态度等)很坏。
残酷:凶狠无情。
袭击:军事上出其不意的进攻。本课指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们的部队。
严峻:严厉,严肃。
倚靠:身体靠在物体上。
神态:精神态度。
镇定:不慌张,沉着。
安详:指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
抽动:本课指脸上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颤抖。
军需: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备等。
湿润:潮湿而滋润(多指土壤、空气等)。本课指眼睛被泪水打湿。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业绩、精神等。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艰难(艰苦) 率领(带领) 辨认(辨别)
覆盖(遮盖) 装备(配备)
开辟(开拓) 思索(思考) 抖动(颤动)
严峻(严肃)
严寒(酷暑) 镇定(惊慌) 湿润(干燥)
6.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分段和归纳段意。
学生先各自读课文,读完后,左右两人一组,互相听取意见,商量如何分段及概括段意。讨论出结果后,举手发言。
7.明确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是本课的难点。要教给学生分段的步骤:
(1)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看看是怎样安排材料的,找找分段的依据。本文记叙的是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文章先介绍行军途上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又介绍了还将遇到的更多的困难,然后介绍了军队中被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这篇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2)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与各段的关系。比如,第2自然段讲的是红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将军的思索,与第一段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的实际描写不能合为一段。
(3)确定分几段。按这个步骤给本文分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第二段(第2自然段):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第四段(14自然段):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8.学生按分好的段读熟课文。
自由组合4人小组,每人读一段,一个同学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的好与差的地方,提高对方的熟练程度。同时,了解、感受文章四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详略之分,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读熟课文,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军需处长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二)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二)为何称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丰碑&正是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他是因为没有棉衣而被冻死的。可军需处长自己就是负责发棉衣的工作的啊。大家又为何称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一段。请一位同学来读。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告诉我们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学生大致说出类似&冰天雪地&、&艰难&的词即可。
(板书:冰天雪地)
请同学们轻声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冰天雪地&的词句,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一个大冰坨。&冰坨&的意思是成堆的冰块,云中山成了大冰坨,意思就是整个云中山被冰雪覆盖,像一个巨大的冰块,战士的周围、脚下都是冰,用这个比喻句说明天气非常寒冷。再加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呼啸&的意思是发出又高又长的声音,说明狂风不停地刮;还有&纷飞的大雪&,说明天气不仅非常寒冷,而且十分恶劣,使得队伍行军极端困难。)
分析这一段的天气描写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
请大家朗读这一段,重点分析的词要大声读或重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一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时的恶劣环境,理解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分发给战士,关心、爱护战士的心情。为下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打下基础。
(三)学习第二段。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这句话,说明将军关心爱护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可以讨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解将军把马让给重伤员是说明将军关心爱护士兵,这种讲解可以渗透军需处长也是关心爱护士兵,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士兵自己才被冻死,这一点对分析为何称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有帮助。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接着连用四个&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吃不上饭。冰雪封山,没有烧饭的柴火,没法做饭。带的粮食路上吃完了,又不可能找到野菜和野果。
第二种&可能&是睡雪窝。茫茫风雪路,脚下一走一滑,一天不可能走出雪山,过夜是自然而然的事。战士们又累又饿,一停下来,马上就会睡着。连棉衣都很缺乏的情况下,上哪儿去弄棉被呢?只好睡在雪窝里。
第三种&可能&是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以稍加计算:每天走10小时,每天走100里,每分钟得走80多米的风雪山路,实际上,不止一百里,还要加几十里,我们可以体会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之难。
第四种&可能&是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红军在长征路上,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敌人的追兵随时都可能到来。
还可能有的战士不小心滑倒摔伤,还可能有的战士不小心滑倒掉进山涧,还有可能遇到雪崩。)
是的。这支队伍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足以摧毁我们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更何况是几种&可能&一齐出现呢!在这种情况下,将军不得不考虑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正在将军凝神思索时,发生了一件事。
(四)学习第三段。
前面队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一名同学读3~6自然段后回答。
(有人冻死了,队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
将军看到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马上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因为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又累又饿,如果忽然停下来,很容易被冻死。
此处要给学生介绍清楚,否则,学生不明白军长为什么要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冻僵的军需处长什么样?请大家画出他的动作、神态、穿着(用不同符号),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可以小组讨论。
(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这&倚靠&、&坐&说明老战士实在没有一点力气再往前走了;坐着的样子是&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说明已经冻僵不短的时间了;但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还拿着旱烟,说明老战士对死亡是早已预料到的。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死亡,他身上&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将军看到这里立刻明白了这名老战士冻死的原因,他的衣服穿得又少又破,并且&紧紧地&&贴&在身上,一定是感到非常寒冷,很显然是被冻死的。如此安详的神态,说明他非常乐意把自己的衣服让给士兵穿,这充分体现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学生在分析时,只要抓住几个重点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就行了,不够周到和不够深刻的地方,老师可以及时提醒或指导。
这段中有3层意思:动作、神态、穿着,可让学生看图练习,朗读背诵。
将军看到这里,&脸色&&严峻&,嘴角的肌肉&抽动&,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同时也是气愤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8~11自然段,体会军长的感情。
(板书:军需处长)
军长的话声音要大,他的话要重读,体现他发怒的样子和急切的心情;小声说话的人的语句声音要轻、速度稍慢。
当军长知道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时,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通过重读句、重点词体会。
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请同学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当将军知道了这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这句话描写的是将军的神态。说明将军一下子感到很意外,原来这位没有穿上棉衣而被冰雪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原来这位军需处长将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只穿着一身破旧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说明将军面对这样一位克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冻僵的军需处长,心情很不平静,不愿意离开。
&眼睛湿润了&,说明将军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时,也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十分伤心。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表明他尽力地压制住内心的悲伤和激动。
&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是对将军动作的描写。&缓缓地&,表明将军内心很沉痛,动作很庄重。&敬了一个军礼&,表明将军对这位军需处长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而&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句话,既写出将军对军需处长那如山般伟岸的精神。)
学生能够理解&愣住了&和&敬军礼&更好,如不能理解,老师应适当地点拨,能让学生体会到将军的感情,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感情代表了活着的广大战士对军需处长的感情,也正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应有的感情。这句话应让学生多读,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先体会军长对军需处长的感情,再读出自己的感情。只有学生自己动了情,这篇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文章的作用才会发挥得好,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边分析一边朗读,在读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背诵。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从样子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光亮透明,坐着的样子的确像一座晶莹的碑。深一层意思是,军需处长那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板书:晶莹的丰碑)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同时练习背诵。
(五)练习造句。
湿润的意思是潮湿润泽,课文中说将军的眼睛湿润了;晶莹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课文中形容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谁来用&湿润&、&晶莹&造句?
(湿润&&看到乔安山受了委屈之后,到雷锋墓前默默地坐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晶莹&&清晨的野外空气清新,太阳一出来就看到草上的露珠晶莹发亮。)
(六)学习第四段。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和笔墨,重点写了军需处长被风雪冻死在雪地里的情形,深深地感动了我们。那座晶莹的丰碑,永远竖立在战士们的心里,它对这支队伍起到什么作用呢?(出示投影片)
(&那声音&指的是上一句所说的&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样的脚步声说明战士们既为军需处长的死感到悲痛,又为他的精神所鼓舞。他的精神就是一心为公、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意志,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文章用了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地说明胜利一定属于红军队伍。)
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并指导学生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七)分析中心,弄清详略。
长征途中,红军某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而自己却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同学们都很清楚了,围绕着描写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课文有些地方写得详,有些地方写得略,用以突出这个中心。你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吗?
(第一、二、四段是略写,第三段是详写,它既感动人心,又让人体味到故事的内涵。)
(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该背诵的地方背诵。
(九)作业。
2.背诵第7、12、13、14自然段。
云中山 位于山西省北部,吕梁山脉北段分支,呈东北&&西南走向,长达百余里。因山中云雾缭绕,山峰隐现于云雾之中而得名。主峰老君洞位于原平县西北部,海拔2393米。
上一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丰碑中心思想.doc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丰碑中心思想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丰碑中心思想
丰碑中心思想
丰碑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丰碑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允晓雯581mMg
《丰碑》讲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进,军需处长把棉衣全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云中山冻死了.
歌颂了红军战士们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在最后一自然段中,“那声音”表面指的是“沉重的脚步声”,实际上指的是革命队伍中的那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和团结一致的钢铁般的意志.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意志,任何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 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 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主要内容: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 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中心思想:赞扬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主要内容: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 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中心思想:赞扬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主要内容: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抗战丰碑上,有个大“侨”字
记者&&杨子岩
日09:37&&&来源:
海外侨胞捐款凭证
1945年,英国侨胞欢庆抗战胜利。
组织动员有侨
日本侵占菲律宾的那5年,改变了李康希的一生。
作为菲律宾华侨支队的成员,那些打游击、做地下工作的日子虽然危险、残酷、艰苦,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一生的财富。至今,李康希还时常梦见打鬼子的情景。
1941年12月,日本进攻菲律宾。月底,美军撤出马尼拉。李康希所在的华侨劳工组织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300多名20岁左右的青年或在日占区开展地下抗日斗争,或加入游击队。李康希选择了后者。
据史料记载,抗战时期,中国在海外的华侨总数有800万-850万人,其分布区可分为欧洲、美洲和东南亚三大块,其中绝大部分分布于东南亚,约占总数的95%。
“九一八”事变后,海外华侨便积极地展开了抗日救国运动,并成立了不少抗日团体。其中最早建立者为“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1936年9月于巴黎宣告成立。
“七七”事变后,华侨的爱国热情更为高涨,各种抗日团体纷纷建立。“七七”事变发生当天,纽约华侨便成立了救济总委员会,选举司徒美堂等为执行委员,负责协调美洲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8月,美洲的华侨团体联合成立了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该会有直属分会47个,其活动遍及美国、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300多处大小城镇。
据《南侨回忆录》记载,在华侨人口最为集中的东南亚,救亡运动的规模最大。如在菲律宾,“七七”事变后的半个月内,各地华侨便成立了爱国团体376个。为协调各国各地的活动,1938年10月,来自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等地的45个华侨团体的164名代表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
至此,海外华侨继欧洲、美洲之后,又组建了一个跨国家、跨地区的联合抗日团体,从而最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三大组织网络,奠定了华侨抗日阵线的基本格局。
捐款捐物有侨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回顾抗日战争时,曾经提到过海外华侨的作用:“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
“输财助战”是华侨抗战最主要的形式。
据侨史专家提供的统计数据,抗战前3年华侨捐款额达20亿元,占当时中国军费开支的85%。
这其中,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缅甸仰光女侨胞叶秋莲,把自己一座两层楼房及全部财产变卖,将所得钱款捐助祖国,而自己则削发为尼,过着清贫的生活。
菲律宾马尼拉一名5岁儿童叶秀荫,也在祖母的陪同下走进华侨妇女慰劳会,将自己一年节省下的糖果钱约国币800元全部捐出。
据相关人士梳理,抗战期间,海外侨胞为筹措战费,捐款名目十分繁多,有月捐、特别捐、献金或以各种节日纪念日发动侨众捐款。
战时,华侨在开展捐献活动的同时,还“增寄家费以益外汇”,侨汇数额由1936年的3.44386亿元国币猛增至1937年的4.73502亿元国币,此后连年居高不下。
不仅如此,从1937年下半年至1940年,海外侨胞为中国抗战捐献各种物资总数达3000批次以上,平均每月100批次,有坦克车、救护车、卡车及飞机,还有生产生活及医药物资。
另外,还有不少华侨移资国内尤其是西南大后方的工矿、垦殖、金融等行业,创办了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的侨资企业,从而增强了祖国的经济实力。据统计,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华侨总投资额达16亿元国币;此后直至抗战胜利,投资额为2亿―3亿元。
奋起抗战有侨
全面抗战期间,回国效力的华侨数量很多,仅粤籍侨胞就有4万余人;其中,南洋各地约4万人,美洲和澳洲等地约1000人。他们或组团编队回国服务,或三五成群投效军旅,情形十分感人。
在日军占领的东南亚,广大华侨勇敢地拿起武器,与日寇展开殊死的斗争。&新加坡沦陷后,当地华侨包括星华义勇军的战士们纷纷深入敌后,组织抗日武装。
在美洲、澳洲大陆,广大华侨也积极行动起来,直接间接地投身于抗日战争。美国华侨参战人数最巨。据美国征兵局的统计,当时在美华侨男性总数不过59803人,但在陆军中服役的人数就有13311名,占华侨男性总数的1/5以上。
不仅如此,侨胞在团结自身的同时,积极“撮合”国内各党派团结合作抗日,有力地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了宣传中国的抗战形势,海外侨胞还纷纷创办抗日报刊,举办抗日画展,演出救亡戏剧,创作抗战文学等。
事实上,在日军铁蹄踏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海外侨胞奋起反击的身影,死伤者也不在少数。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9周年了。战后69年来,海外华侨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作为当年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侨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并不因岁月的流逝而逊色,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与称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丰碑在丰碑这篇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黎约践踏EGOPNB
丰碑原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课文中指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种精神, 一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或者说 共产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仰
丰碑就是一块石头刻几个字
扫描下载二维码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今年2月19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令人无限缅怀的时刻到来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丰碑》于近日在全国各地陆续公映。这部影片以纪实手法,再现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93年的人生轨迹,使我们有机会重温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重新感受他的高尚人格,进一步领会他的伟大思想。为方便广大读者观看,从今天起,本报连载《丰碑》一片的解说词,以表达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字幕:日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云头底村)这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郭金梅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日这一天,她起得特别早,带领全家人在院子里搭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按照太行山的习俗纪念一位已经去世的老人93岁的生日。50多年前,当郭金梅还是个小媳妇的时候,就与在这里领导抗日斗争的邓小平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和许多农村妇女一样,郭金梅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但她却牢牢地记住了邓小平的生日。岁月如梭,83岁的郭金梅如今已是耳聋眼花,但在她的心中,邓政委依然那样年轻,就如同巍巍太行,他是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片名:丰碑———江泽民题)(字幕:日)深秋的一天,我们走进了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五号一所院落,这是邓小平最后20年居住的地方。芳草萋萋,似乎还依稀可觅老人最后的足迹;池苑依旧,鱼儿仿佛还在期盼着老人再来观赏喂食;绽开的红石榴,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老人前来摘取。半年过去了,书房里的摆设依然如故。这些孙辈们送的礼物,爷爷生前最为心爱,曾经陪伴着日夜操劳的老人。桌上的台历,却永远地停留在日这个悲伤的日子。(深夜,长安街、天安门、301医院)播音员画外音:“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日21时零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就在这所医院里,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夫人卓琳携全家来向亲人做最后的告别。这些年轻的医务人员和警卫战士,伴护着邓小平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历程。此时此刻,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巨星陨落,九州同悲。在这春寒料峭的2月里,亿万中华儿女都在心中呼唤着同一个名字,这是一个属于长江、属于黄河、属于中国的伟大的名字。(渠江,牌坊村)渠江呜咽,哀思绵绵。77年前,邓小平从这里离家而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今天,牌坊村的乡亲们扶老携幼来到邓家老院子,悼念亲人。小平,家乡人民想念您,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您能够回来,再看一眼家乡的山山水水。小平,今天,乡亲们等着您,祈盼您老人家早日魂归故里。日,邓小平就诞生在这张床上。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走出巴蜀壶中之地,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半生戎马,战功卓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进行了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他为人民军队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93年的风雨历程,犹如一部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壮丽辉煌的史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对新疆维吾尔族著名舞蹈家玛丽耶娜来说,1988年是难忘的。她来北京参加第五次全国文代会,见到了邓小平,并且亲手为他戴上了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维吾尔族舞蹈家玛丽耶娜:“正好我们后面的书记对我说,邓小平主席从前面来,看见邓小平来的时候,你就往前冲,给他戴个帽子。当时我木住了,书记在后面说,你跑啊,跑啊。我就跑到了邓小平前面,用我们维族话说了一句,祝福您。邓小平主席对我说,好、好,谢谢。我一看我已经哭了,我工作38年,第一次非常非常的高兴。”(广西右江)67年前,红七军老战士牙美元就是从这里护送邓小平去河池领导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今天,这位94岁的老人来到了红水河边,慢慢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说:“在行军途中,邓政委一边走,一边给我讲革命道理,他还教我学会了一首红军歌。这首歌我一直唱了70多年。”“谁是革命主力军,我们工农兵;工农和士兵,原来一家人……”(全国各地悼念邓小平场景)如山的鲜花,止不住的泪水,诉不完人们对老人家的感激与爱戴;跪拜苍天,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让老人家与我们一起续唱那首《春天的故事》,共享那“万紫千红的春天”。国旗低垂,悲恸浓浓地笼罩着天空,泪雨洒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在这个寒冷的2月里,一个伟人的逝世,把12亿颗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2月24日,是邓小平遗体火化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人们就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从五棵松到八宝山不足3000米的道路两旁,凛冽的寒风中伫立着10多万悲伤的群众,静静地等待着为敬爱的小平同志送上最后一程。在人民心中,邓小平这三个字所显示的内容与包含的意蕴,此时此刻在十里长街得到了最好的验证。他走了,他的遗爱洒满了这条长街,点点滴滴注入了人民的心头。和着灵车内的阵阵哀乐,小平同志过来了。他过来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爱,他踏上了在中华大地的最后一段路程。花山人海哀思重,群情默默以当歌。“再道一声,小平您好。”13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以床单作纸,布头代笔,向着全世界展示了这条不朽的横幅:“小平您好”。这承载着历史经典的精彩一幕,深深地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永远地印记在中国人的心间。(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13年过去了,长安街又一次记下了历史的一幕:“小平走好”。在这春天的早晨我们送您上路,祝您老人家一路平安。这是共和国举行的葬礼,这是人民举行的葬礼!这是人民给予自己领袖的最高荣誉。一个人只有把他的全部生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死才会给中国人民留下一个悲伤的日子。(八宝山告别)代表12亿中国人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敬爱的小平同志作最后的诀别。安息吧,小平同志!(人民大会堂迎骨灰场面)小平同志,您没有走。伴着这浓浓的夜色您又回到了人民中间,回到了您曾经日理万机的老地方———人民大会堂,这是您最熟悉的工作场所。这里的每一块红地毯,都印记着您永不磨灭的足迹。这里的每一间会见厅,都回荡着您的朗朗笑语。您那熟悉的身影,永远地留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盖上一面鲜红的党旗,这是您终身的伴侣。无论您走到哪里,这面旗帜上都将永远镌刻着您的名字。邓小平的逝世,震惊了整个世界。各国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悼念文章,缅怀他对世界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盛赞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史诗般的英雄。2月20日,联合国大厦前海蓝色的联合国旗帜半悬在中央旗杆上,表达着185个会员国对一代伟人的敬意。安理会举行正式会议,全体人员起立默哀一分钟。世界政界要人纷纷撰文或发表演讲,高度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邓小平的逝世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国际社会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没有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就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重大作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我认为,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我相信,历史将记载这位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邓小平为改善中国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使中国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同时,他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设计师。”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此时此刻,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多次见过邓小平,他敏锐的头脑、致力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的决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曾饱受欺凌,邓小平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贡献了一生。”(莫斯科郊外“邓小平街”)莫斯科,是邓小平一生中到过最多的一个外国城市。为了表达对这位伟人永恒的纪念,莫斯科人把在郊外60公里处新建的斯拉维诺小区的街道正式命名为“邓小平街”。邓小平街一号的户主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唯一的用邓小平名字命名的街道。邓小平是一位伟人,他的全部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中国公民生活富裕自由。我们是邓小平主义者,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因此,我们把这个小区中的主要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邓小平的杰出思想,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也为俄罗斯人所理解。我的意思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现代化道路非常合理,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我们为中国人民感到高兴。”日,鉴于邓小平同志的特殊功绩和全国人民的愿望,万人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民大会堂,邓小平追悼大会)江泽民:“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一组场外收看镜头)江泽民:“中国人民爱戴邓小平同志,感谢邓小平同志,哀悼邓小平同志,怀念邓小平同志,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邓小平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的心中。”“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日,一架银色的专机载着邓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了祖国辽阔的大海。81岁的卓琳老人手捧着骨灰,久久不愿松开,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小平的名字。她怎能忘记,是抗日的烽火把他们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她怎能忘记,她与小平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一起度过的58个春秋。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苍天动容,大海呜咽。邓小平一生迷恋大海,这里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这里是他人生旅途的归宿。93年,如同一朵生命的浪花,从故乡的渠江流入嘉陵江、长江,穿云雾,过三峡,奔腾而下,在无垠的大海中,他获得了永生!(连载一)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中共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李城外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陈培永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三年来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于社会而言,文化是由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得以享有的公共品。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碑读后感5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