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分布函数公式为什么在原点的数值最小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径向分布函数解析
我做盐水溶液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分析径向分布函数时遇到一些问题,向大家求助
1、径向分布图中g(r)的量纲是什么?g(r)最高峰的高度代表什么意思?不同的体系可以通过比较峰的高度来说明相互作用的强弱吗?
2、两个溶液的个g(r)图进行比较时,在第一壳层中,A线峰的高度比B线高,但是相应的配位数却是B线对应的体系的大,着怎样解释?
谢谢:hand:
可以通过不同径向分布的峰高比较两种相互作用强度大小吗?
两条径向分布曲线中其中一条峰的高对比较高,但是相应的配位数却比第二条小,应该怎样理解?
两条径向分布曲线中其中一条峰的高对比较高,但是相应的配位数却比第二条小,应该怎样理解?
径向分布.gif
我不是刚说过吗?配位数是看面积的,不是峰高决定的。
嗯,我的意思是有时候峰高度很大,但是配位数却相应比较小,就像图中那条黑色的线,峰高是最高的但是对应第一壳层的配位数却是最小的,这两者之间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矛盾吗?
哦,原来你这是不同原子分数的体系来比较,Cl原子的数密度不一样。你看一下配位数计算的公式就明白了,公式里除了面积以外,还有个系数。
你好,想请教一下,我做表面吸附的想得到吸附分子中的某一原子比如(C)与吸附表面之间的径向分布 函数,怎么set?谢谢
这个不能单纯set就能实现吧,一个原子到一个平面的垂直距离,得编写脚本,我不会啊
您好,我做RDF的时候发现改变Interval的值,径向分布函数峰值也会有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晶胞的配位数是个定值吗?
峰值变化了多少呢?你的Interval又改变了多少呢?
不好意思啊,没有讲清楚。。。。Interval从0.05改成0.2,峰值从7变到了5.5
你interval变到0.2nm,点的间隔就是0.2nm,峰说不定在0.1到0.3之间了,就不显示了
您好!图上是我计算的径向分布函数,我做的是水与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相互作用,图是选择所有水中的H原子与金属氧化物中所有氧原子分析出来的径向分布函数,这个正常嘛,水分子有1240个,峰值特别小,而且峰特别多,不知道怎么分析,求指点一二,万分感谢:)
QQ截图19.jpg
请问这个现在会分析了吗?溶液中原子比较混乱,会出现峰低而多的情况,请问,你的这个图能说明说明情况?能反映H与金属氧化物中O的相互作用吗?
我重新算了,下图 分子数确实比较乱的,还是不怎么好
QQ截图22.jpg
你好!我想问一下,你的径向分布函数做归一化处理了吗?为什么我的峰值很大??
2_30atm.gif
你好!我做的径向分布函数峰值很高?怎么进行归一化处理啊?谢谢指教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您的位置: &
径向分布函数D(r)的概念及讨论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关于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
如图05、06是计算得到的两个径向分布函数图,怎么有好多峰,该怎么解释分析,还有最后为什么不是区域一个定值,如果是趋于一个定值,可以说明什么。下面是从其它帖子里贴出来的所以就不要再讲其它的基本知识,最好针对这个图说一下吧,谢谢了!:)
径向分布函数rdf是从一个原子出发, x轴表示离开这个原子的距离,y轴表示在某个距离上出现原子的个数或者可能性。
极端的情况是气体和理想晶体:
1. 如果是气体的话,RDF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气体分子或者原子是无序分布的,从某个原子出发,任何一个距离上都可能有原子。所以各个位置是等价的。
2. 如果是理想晶体,原子是彻底有序分布的,每个原子的位置是固定的。好比理想的BCC: 从某一个原子出发,到最近的相邻原子的最小距离是 sqrt(2)/2 *a。 以初始原子为球心,画一个半径为 sqrt(2)/2 *a的球,这个球
内部除了初始原子没有任何原子,所以在rdf的X轴 0 & r & sqrt(2)/2 *a 距离内 y 等于 0, 而球面上有8个原子,因为配位数等于8, 所以在x=sqrt(2)/2 *a的位置上y 等于 8,一条和x轴垂直的线段高度等于8。 到了第二相邻原子的位置,对bcc来说距离是 a/2,一共6个原子, 那么在 x=a/2 的地方一条于x轴垂直的线段高度等于6,而在
sqrt(2)/2 *a & r & a/2 的距离内没有原子 y=0 , 以此类推,第三第四 ...
那么为什么你测出的是峰不是某一点和x垂直的线段呢,因为你有温度,原子在活动,你测量的那个点原子可能刚好偏离平衡位置, 对bcc来说,第一相邻原子不会刚好在 sqrt(2)/2 *a 的位置,由于热运动稍微有点偏离,所以峰值会降低,宽度会变大,出现了峰的形状, 随着你温度的升高,原子热运动越来越厉害,离开平衡位置越来越远,峰高度会越来越小,峰会越来越宽, 液化了以后变成短程有序,很小的峰高,很宽的峰, 气化了以后完全无序了,就变成类似水平的直线。
是啊 我也疑惑 不过文献里计算得到的也没趋于1 但是是基本趋于一个定值0.9,是不是我算错了。
好的 第二点应该是靠谱的,文献中结果也是体系是各向异性的,MD之后由于受到表面的作用,体系也进行了重新分布,这样解释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受教了。另外是不是看距离的话就看第一个和第二个高峰就可以了?谢了:)
呵呵,惨愧!分析径向分布函数一般关注的是X轴的截距的意义:最短作用距离,或者是粒子的直径,第一峰值要解释,谷底的位置好像也有其物理意义,至于其他的位置见到的解释不太多。关键是你要想解释好RDF不能只看别人怎么说,还要真正的理解你所研究的体系,看看体系本身具有什么特性,然后我们模拟的数据都是这些本质特征的一个表像。个人认为:深刻理解模拟体系的本身有助于解释好这些模拟数据。
好的,万分感谢:D
您好,我用lammps计算rdf,但是x轴一直被限制在1nm,请问怎么扩大x轴的范围,有虫友说的力场文件里的cutoff限制,请问您了解吗
抱歉,我不了解这个软件,没用过。按你说的意思应该是在初始条件中调整X轴方向的区域宽度吧?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径向密度函数图与径向分布函数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径向分布函数,&(也叫做&对关联函数)&为相距参考粒子处粒子的密度。
对于均匀和各项同性体系,设参考粒子处于原点&O,粒子平均数密度为&,距离&O&&处局域时间平均密度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01:56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径向分布函数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