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猖会这样写的mpacc写作用什么书是什么

&无猖会>的读书卡片_百度知道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钱理群: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文学习》2008年第11期
一、引言:文章的“纲”在哪里?
鲁迅《朝花夕拾》的标题,或以人为题:《藤野先生》、《范爱农》,或以事为题:《父亲的病》,或以民间庙会、戏剧角色为题:《无猖会》、《无常》,或以熟悉的小动物命题:《猫·狗·鼠》,比较特别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以一个人与一本书为题。还有就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童年的两个空间。“从……到……”的结构,自然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过程,而且形成了一个对照,还隐含了一个心理过程。
于是,就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神来之笔。
鲁迅的散文里常有神来之笔,就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喷发,情之所至,就会出现不合常规的句法或表现手法。
有时,这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收“先声夺人”之效。如《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阻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防害白话者。
有时,神来之笔出现在结尾处,把文章的情感、意味、气势、境界,陡然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如《阿长与〈山海经〉》——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样的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我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而且还是“们”!而且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而且鲁迅自己也就这么用过一次。这是不可重复的灵感的创造。但童年的“我”,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为朋友的亲密无间的感情,那失去百草园的“乐园”的沮丧,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及成年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这一灾变所感到的愤激与无奈,都尽在其中了:这真是神妙极了。
这样的神来之笔,是必须抓住的:某种意义上,这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抓住它,整篇文章就都拎起来了。我们的阅读和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先简单提出问题,引发阅读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又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会全篇后,也还要回到这里: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把其背后的情感体会透了,这篇文章就读懂了,读进去了。
二、“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现在,我们依照文章题目的提示,先来读第一板块,可命名为“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部分有四个层次,可以分别采取四不同的读法。
文章开头这一段的词语,可辨者有二。
首先,自然是命名。一是“相传叫做百草园”,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称呼。二是“那时”的“我的乐园”,是童年的“我”心里的爱称。其实,在后文回忆雪地捕鸟那一段里,还有一个命名:“荒园”,这大概是接近园子的实际状况的,或者说是成年人眼里的园子:“人迹罕至”,谁也不去关心,今天的人们也早已忘却了。它只存活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这样,“百草园”——“荒园”——“乐园”三个词语,就有了说不出的意味和韵味。
还有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前半句的“相见”一般指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言辞中充满了对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但后半句却告诉我们:急欲“相见”的是“百草园”,而且“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尤耐寻味的,是作者用了“似乎”和“确凿”这样的含义相反的词。“确凿”是肯定,而且是容置疑的肯定:就是“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却是一个含糊的、游移的判断:好像是、又好像不仅是“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的学生甚至会问:这是不是“病句”。
应该说,这样的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在我们所熟悉的《孔乙己》里,就用过一回:“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已经”自然是肯定的:孔乙己确凿死了;“大约”却又游移了:推想起来,他大概死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怎么死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这传递出来的言外之意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研读时认真体味的。
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似乎确凿”的言外之意,也是我们应该琢磨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写实,是和“荒园”命名相应的。“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也是写实,更是写意,就是说,在“我”的观察与感觉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野草”从里还有别的生命,看下文就知道;而且“野草”本身,也有着引发“我”的想象的别样趣味。这就自然引出下一句:“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请注意,作者在两句之间用了一个分号,就是要强调“似乎确凿”句和“乐园”句的紧密联系:有了前句的意思,后句就水到渠成了。“乐园”正是全段折关键词,全文的点晴之笔。
这同时就激发一个好奇心:“百草园”仅仅是些“野草”吗?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阅读是需要不断引发好奇心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文章第二段是一个经典段落,已经有不少分析文章。这里姑且换一种读法:当年和鲁迅同时在百草园嬉戏的,还有他的二弟周作人——一位著名的、和鲁迅风格迥异的散文家。他晚年写了一本回忆散文集《鲁迅的故家》,其中第一部分就专谈“百草园”,对“园里的植物”,“园里的动物”都要描述,却和鲁迅的记忆大异其趣。将兄弟俩的回忆文字对照起来读,是很有意思的。
鲁迅对百草园的描述是我们所熟知的:他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感觉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在鲁迅的眼里,百草园的动植物都是鲜活的生命,有鲜艳的色彩,有迷人的音响:这显然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察与记忆。
而周作人,则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和趣味去进行精细的辨析和考证。他这样谈到“蟋蟀”和鲁迅说的“弹琴”:
蟋蟀是蛐蛐的官名,它单独时名为叫,在雌雄相对,低声吟唱的时候则云弹琴。……普通的蛐蛐之外,还有一种头如梅花瓣的,俗名棺材头蛐蛐,看见就打杀,不知道它会不会叫。又有一种油唧蛉,北方叫做油壶芦,似蟋蟀而肥大,……它们只会嘘嘘的直声叫,弹琴的本领我可以保证它们是没有的。
他这样描述“油蛉”——
油蛉这种东西不知道在绍兴以外的地方叫做什么,如果解说,只能说是一种大蚂蚁似的鸣虫吧。好几年前写过一首打油诗,其词云:“辣茄蓬里听油蛉,小罩扪来掌上擎,瞥见长须红项颈,居然名贵过金蛉”。注云:“油蛉状如金蛉子而细长,色黑,名声瞿瞿,纸细耐听,以须长颈赤者为良,云寿命更长。畜之者以明角为笼,丝线结络,寒天着衣襟内,可以经冬,但入春以后便难持久,或有养至清明时节,于上坟船中闻其鸣声者,则绝无而仅有。”
我们依然可以从周作人的这些娓娓道来中,感受到一种意趣和兴味:他也是和乃兄一样,沉迷于百草园的“乐园”里的;但他感受和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趣味,是所谓的“理趣”,和鲁迅的艺术家的“情趣”,既相异,又相通。
我们再回过来看鲁迅记忆里的百草园的植物——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这里充溢着神话想象和追寻热情,也是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年鲁迅的。
而周作人的兴趣,却在园里的植物的食用价值。这是他眼里的“木莲藤”和“何首乌”——
木莲藤——结的莲房似的果实,可以用井水揉搓,做成凉粉一类的东西,叫做木莲豆腐,不过容易坏肚,所以不大有人敢吃。
(何首乌)《野菜博录》中说它可以救荒,以竹刀切成片,米泔浸经宿,换水煮去苦味,大抵也只当土豆吃罢了。
他自然不相信吃了何首乌可以“成仙”之说,而是另有说法——
据医书上说,有一个姓何的老人因为常吃一种块根,头发不白而黑,因此被称为何首乌,当初不一定要像人形的。
这就更显示了一个爱智者的实用理性,也自有其乐趣。
同时听周家兄弟“摆古”,由童年记忆的差异,而想起他们以后思想和文学的不同发展,听其言而识其人,这都是饶有兴味的。
朗读中体验“听长妈妈讲传说故事”的趣味
百草园显然不只有野草,它更有活泼的大自然(动、植物)生命,构成了“乐园”之第一章;此外,还有神秘而美丽的民间传说:此即“乐园”乐事之二。鲁迅在下文中写到的“白颊的‘张飞鸟’”,据周作人讲,就有一个凄厉的传说:这是“被后母或薄情的丈夫推落清水茅坑淹死的女人所化”,所以又叫“清水鸟”,其“性子急”就是因为急于求生和复仇。
鲁迅这里写的传说故事,是由“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起的。周作人也回忆说:“赤练蛇只是传说中有,不曾见过,俗名火练蛇,虽然样子可怕,却还不及乌梢蛇,因为那是说要追人的。”赤练蛇是一种无毒蛇。因此鲁迅在他写的打油诗《我的失恋》里,就把它送给“我的新爱”了:“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同时回赠的还有“猫头鹰”。据说这都是鲁迅所珍爱的,是他的某种性格、精神的外化。——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以后有机会再详加讨论吧。
由赤练蛇引发的“美女蛇”的传说故事,它的意义,孙绍振、王富仁先生已有很好的阐释。或许我们更要关心的,不是故事“讲了什么”,而是“如何讲故事”。细分起来,又有三个层面:当年长妈妈如何讲故事?当年(童年)的“我”又如何听故事?还有今天(写文章时)成年的“我”又怎样复述这个故事?这也是鲁迅在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叙述上所要解决的难题。应该说,作为文章高手,鲁迅处理得可谓得心应手。
鲁迅的叙述方法有二。从总体上说,是采用模拟的手法,复现当时长妈妈讲故事的情景,当然,也有加工,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民间说书人的叙述语气和语调,这是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的。比如——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这里,拟声词(“沙沙沙”、“豁”)的灵活运用,“抖”——“飞出”——“飞回”——“敛”这些动词的连用,以及长短句的配合,从三字(“到半夜”)开始,到五字(“敛在盒子里”)结束,整个叙述过程,形成“三——四——三——七——七——七——九——十——八——五”这样的“短——长——短”的句式结构,造成了一种张、弛、急、重、轻、轻有序的语气,而且也从中隐现出讲述者的神态。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一切,又是无须像我们这样分析的,只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读者、学生引入类似当年小鲁迅听故事的情景中,感受那样一种紧张,一种惊异、神秘,一种好奇、满足,就行了。
高明的作者,又忙里偷闲,在叙述中不失时地插话,以显示叙述者和听者的存在。比如——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这里,“当然睡不着的”,显然是复述者成年鲁迅的突然出现。这在叙述节奏上会取得舒缓效果,更增添几分幽默感。
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才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这里,“后来呢?”显然是听故事者童年鲁迅迫不及待的插话和心情的再现。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朗读的语气的不同处理,同时呈现三个角色:长妈妈(讲故事人)、童年鲁迅(听故事者)和成年鲁迅(叙述者),既进入,又走出历史现场。这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回忆和叙述。
这一大段的最后一节,补述当年听了故事以后的感想、感觉与心情,还谈到“直到现在”的反应,全然是作者(即成年鲁迅)的语气,是一种当下叙述,就更有幽默感。而“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就更是鲁迅的杂文语调,其言外之意更多,学生一时弄不清楚,可以含糊处理,为以后的阅读留下余地。
这一段,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领悟、体验小鲁迅当年听长妈妈讲民间传说故事的无穷乐趣,体会到这也是“乐园”的百草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行了。
通过朗读,体会雪地捕鸟的心情和乐趣
雪地捕鸟,自是百草园里的一大趣事、乐事。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领悟其中的兴味。特别要细心体会的是捕鸟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充满着期待,心情何其紧张!)跑去一看(何其兴奋),却什么也没有(又是何其沮丧!)。”而捕鸟的乐趣也就尽在这期待、紧张、兴奋、失望与沮丧之中呢!“我”于是颇为佩服“闰土的父亲”了:他可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单是这“叫着撞着”的鸟雀,就足以吸引“我”羡慕的眼光了!当“我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就这“静静地”一“笑”,活画出一个有见识的和蔼老农的形象,他的指点更让“我”五体投地,就像在《故乡》里闰土让“我”羡慕不已一样:“闰土的心思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闰土的父亲不是也给“我”打开了一新的“天空”吗?
原来,百草园之所以成为“我的乐园”,还因为那里有趣味无穷的“雪地捕鸟”的游戏,更有教“我”游戏的“人”,有见识、有本领的山野的农人:此为“乐园”之第三乐趣。有此三乐,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三、如何酣酿神来之笔?
正因为“我的乐园——百草园”部分已经将其中的乐趣泻染得淋漓尽致,过渡段情绪的急转直下,就有一种特殊效果。而我们说的那段“神来之笔”又非突如其来,却是自有铺垫。这就是先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连续三个“也许是因为——”的猜测性排比句,把“我”的情急、惶惑、悔恨等,又是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才逼出神来之笔里的连声呼唤,将留恋不舍的感情推向高潮。这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自然是德语“Ade”的突然出现。本来,“Ade”这样的德语显然是成年鲁迅才能说出的,但用在这里,读者却毫无怀疑,这是小鲁迅喊出的:这也是我们(包括今天的中学生)的经验,人在情急中是会喊出平时用熟了某个外语单词的,这就是所谓“慌不择言”。——以上这些,教师自己领悟了以后,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及情感的酝酿及暴发过程。
四、“‘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给了“我”什么?
现在,我们来读文章的第二板块,姑且命名为“‘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
第一印象:“调侃”的出现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叙述语调的变化。如果说,写“百草园”用的是深情而幽默的笔调,那么,写“三味书屋”,一开始,就出现了调侃。要理解第一段的调侃,先要作一点注释。“三味书屋”:“古代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作三种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蔬菜,子书是酱油肉末等调料”,“书中自有千种黍”也。“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树中也”。弄懂这两个意思,就能读出下面这一句的味道了:“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本来,一群孩子对着一个木匾、一幅画跪拜行礼,就已经够可笑的了:想想是怎样一番情境!现在,还要“算是”(这两个字很耐寻味)拜孔子,拜先生——神圣的孔夫子,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这就更荒诞不经了。但细想细想来,可不是么:读书本来就是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了。——这里的调侃味是十足的。
“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显在和潜在的对照
围绕“怪哉”一问而展开的这一段,是一个重点,关键是这样两个短语、短句:“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只要读书”,“不应该问”,也不应该有“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扼杀求知欲,不允许独思考,以追求高官厚禄为唯一目的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这就是“三味书屋”的教育。作者强调的是,这样的教育在“我”心灵上的反应:“我就只读书”,“就”与“只”两个词写尽“我”的厌烦、反感和无奈。
小鲁迅还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怪哉”,究竟是谁“怪”?!
而且还有调侃。这样的调侃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的:先生“和蔼”而面“有怒色”,号称“渊博”而“不愿意”、不屑于回答学生“怪哉”的问题,并置一起,是有几分可笑的。
而且还有潜在的对比:是的,“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但她却会绘声绘色地讲那么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同样是对“我”的疑问,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和“渊博”的老师的“怒色”,又形成了多鲜明的对比!——在童年和成年鲁迅的心目中,民间的“百草园”永远是正规学校“三味书屋”的对照物。
“后园”里偷得的乐趣
但即使在三味书屋里“也有一个园”,即所谓“后园”:那里也有大自然的生命。与其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如说这更是小鲁迅和他的同学们的发现;天性接近大自然的孩子,几乎在任何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
于是就有了“折腊梅花”、“寻蝉蜕”和“喂蚂蚁”的乐趣。但这却是偷的,只能“静悄悄”地玩,而且随时会被老师“大叫”回去。而且比起在百草园里看“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视野开阔,后园里的天地还是太狭窄了。
“读书”的趣味
随着老师“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们读者就与童年和成年鲁迅一起进入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里了。需要提醒的是,“读书”是贯穿“三味书屋”这一板块描写的关键词,前后重复了六次(“读书”“读一阵书”“朗读”),但其间的语气、情感却有微妙的变化。如前所分析,当“我”叙说到“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时,是充满怨愤的,连同对只要自己读书的老师,也是多有不满的。但从老师瞪眼喝令“读书”开始,就有了由隐到显的变化。
首先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语气里依然充满了调侃的意味。接着又将“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严正,和“狗窦大开”的戏谑、“潜龙勿用”的神秘、“厥土下五上上错”的难解,混在一起,形成荒谬的并置,自然让人忍俊不禁。但我们同时可以感觉到,包括小鲁迅在内的私塾里的这些顽童,实际上是将读书游戏化了,并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以致成年鲁迅回述这段生活时仍然流露出一丝温馨。
自然,最动人的,还是对老师“读书入神”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里的观察、描写也都“入神”了。而“拗过去”,更是典型的鲁迅句式,本文的前一段:“(我们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也是这样的句式,这是能够造成一种动律感的。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描写百草园的文字里特有的幽默感,调侃的语气消失了。
童年鲁迅显然多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的;但这却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终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或许他正是在这个瞬间,蒙胧地感悟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读书和写作。因此,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于是,我们也就注意到,其实一开始,就提到了先生的口碑:“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小鲁迅对先生的教育或有不满,但最终还是认可这样的评价的。
因此,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评价、情感,也必然是复杂的。于是,在最后一段,写到课堂上的“做戏”、“画画儿”,“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读书期间所培养的艺术趣味,鲁迅其实是受益终生的。但童年最初的成绩却卖给了“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文章戛然而止,但那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对失去的童年的惆怅之情,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和体会的。
五、回到神来之笔处:掩卷后的反思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神来之笔”处:我们说过,那既是对失去的百草园生活的留恋,也是对即将开始的三味书屋生活的恐惧和不安。尽管如前所分析,最终小鲁迅依然在三味书屋时大白菜到了另一种乐趣,但他对于百草园的依恋可能是更深厚、更根本的。
实际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而学校教育却根本忽略了人的生命的自由成长、健全发展,变成一个“只要读书”的封闭空间,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却被隔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天性受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蚕食,只被引导去一味追求“读书致仕”的道路:这都是“反教育”的。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所提出的,正是一个“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问题。鲁迅通过对自己童年的生命成长的回忆,对这一教育学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文本的讨论具体化为这样一个题目:中国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鲁迅,是怎样成长的?他的童年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许可以以本文为中心,将鲁迅的其他回忆性散文、小说,如《社戏》、《无常》、《女吊》、《故乡》、《风筝》、《我的种痘》、《我的第一个师傅》、《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猫·狗·鼠》等一起进行对比,研读,那将是饶有兴味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重读这篇我们读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它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引发许多感慨。因为,今天中国的“百草园”(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已经完全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在逐渐消失之中;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走出“三味书屋”的“只要读书”的教育模式,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以至今天校园里连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先生的身影,也已经很少见到了。
我们于2008年读1926年所写、回忆1892年童年生活的散文,还如此强烈地感到,116年前发生、82年前所写的事情,它依然具有现实性,不能不有惊心动魄之感。
&&&&&&&&&&&&&&&&&&&&&&&&&&&&&&&&&&&&&&&&&&&&&&&&&&&
2008年3月23、24、27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引言:文章的“纲”在哪里?琢磨标题鲁迅《朝花夕拾》的标题,或以人为题:《藤野先生》、《范爱农》,或以事为题:《父亲的病》,或以民间庙会、戏剧角色为题:《无猖会》、《无常》,或以熟悉的小动物命题:《猫·狗·鼠》,比较特别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以一个人与一本书为题。还有就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童年的两个空间。“从……到……”的结构,自然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过程,而且形成了一个对照,还隐含了一个心理过程。神来之笔于是,就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神来之笔。鲁迅的散文里常有神来之笔,就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喷发,情之所至,就会出现不合常规的句法或表现手法。有时,这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收“先声夺人”之效。如《二十四孝图》——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阻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防害白话者。有时,神来之笔出现在结尾处,把文章的情感、意味、气势、境界,陡然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如《阿长与〈山海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样的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而且还是“们”!而且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而且鲁迅自己也就这么用过一次。这是不可重复的灵感的创造。但童年的“我”,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为朋友的亲密无间的感情,那失去百草园的“乐园”的沮丧,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及成年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这一灾变所感到的愤激与无奈,都尽在其中了:这真是神妙极了。这样的神来之笔,是必须抓住的:某种意义上,这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抓住它,整篇文章就都拎起来了。我们的阅读和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先简单提出问题,引发阅读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又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会全篇后,也还要回到这里: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把其背后的情感体会透了,这篇文章就读懂了,读进去了。二、“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现在,我们依照文章题目的提示,先来读第一板块,可命名为“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部分有四个层次,可以分别采取四不同的读法。辨析词语文章开头这一段的词语,可辨者有二。首先,自然是命名。一是“相传叫做百草园”,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称呼。二是“那时”的“我的乐园”,是童年的“我”心里的爱称。其实,在后文回忆雪地捕鸟那一段里,还有一个命名:“荒园”,这大概是接近园子的实际状况的,或者说是成年人眼里的园子:“人迹罕至”,谁也不去关心,今天的人们也早已忘却了。它只存活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这样,“百草园”——“荒园”——“乐园”三个词语,就有了说不出的意味和韵味。还有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前半句的“相见”一般指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言辞中充满了对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但后半句却告诉我们:急欲“相见”的是“百草园”,而且“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尤耐寻味的,是作者用了“似乎”和“确凿”这样的含义相反的词。“确凿”是肯定,而且是容置疑的肯定:就是“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却是一个含糊的、游移的判断:好像是、又好像不仅是“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的学生甚至会问:这是不是“病句”。应该说,这样的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在我们所熟悉的《孔乙己》里,就用过一回:“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已经”自然是肯定的:孔乙己确凿死了;“大约”却又游移了:推想起来,他大概死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怎么死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这传递出来的言外之意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研读时认真体味的。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似乎确凿”的言外之意,也是我们应该琢磨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写实,是和“荒园”命名相应的。“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也是写实,更是写意,就是说,在“我”的观察与感觉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野草”从里还有别的生命,看下文就知道;而且“野草”本身,也有着引发“我”的想象的别样趣味。这就自然引出下一句:“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请注意,作者在两句之间用了一个分号,就是要强调“似乎确凿”句和“乐园”句的紧密联系:有了前句的意思,后句就水到渠成了。“乐园”正是全段折关键词,全文的点晴之笔。这同时就激发一个好奇心:“百草园”仅仅是些“野草”吗?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阅读是需要不断引发好奇心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对照阅读文章第二段是一个经典段落,已经有不少分析文章。这里姑且换一种读法:当年和鲁迅同时在百草园嬉戏的,还有他的二弟周作人——一位著名的、和鲁迅风格迥异的散文家。他晚年写了一本回忆散文集《鲁迅的故家》,其中第一部分就专谈“百草园”,对“园里的植物”,“园里的动物”都要描述,却和鲁迅的记忆大异其趣。将兄弟俩的回忆文字对照起来读,是很有意思的。鲁迅对百草园的描述是我们所熟知的:他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感觉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在鲁迅的眼里,百草园的动植物都是鲜活的生命,有鲜艳的色彩,有迷人的音响:这显然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察与记忆。而周作人,则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和趣味去进行精细的辨析和考证。他这样谈到“蟋蟀”和鲁迅说的“弹琴”:蟋蟀是蛐蛐的官名,它单独时名为叫,在雌雄相对,低声吟唱的时候则云弹琴。……普通的蛐蛐之外,还有一种头如梅花瓣的,俗名棺材头蛐蛐,看见就打杀,不知道它会不会叫。又有一种油唧蛉,北方叫做油壶芦,似蟋蟀而肥大,……它们只会嘘嘘的直声叫,弹琴的本领我可以保证它们是没有的。他这样描述“油蛉”——油蛉这种东西不知道在绍兴以外的地方叫做什么,如果解说,只能说是一种大蚂蚁似的鸣虫吧。好几年前写过一首打油诗,其词云:“辣茄蓬里听油蛉,小罩扪来掌上擎,瞥见长须红项颈,居然名贵过金蛉”。注云:“油蛉状如金蛉子而细长,色黑,名声瞿瞿,纸细耐听,以须长颈赤者为良,云寿命更长。畜之者以明角为笼,丝线结络,寒天着衣襟内,可以经冬,但入春以后便难持久,或有养至清明时节,于上坟船中闻其鸣声者,则绝无而仅有。”我们依然可以从周作人的这些娓娓道来中,感受到一种意趣和兴味:他也是和乃兄一样,沉迷于百草园的“乐园”里的;但他感受和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趣味,是所谓的“理趣”,和鲁迅的艺术家的“情趣”,既相异,又相通。我们再回过来看鲁迅记忆里的百草园的植物——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这里充溢着神话想象和追寻热情,也是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年鲁迅的。而周作人的兴趣,却在园里的植物的食用价值。这是他眼里的“木莲藤”和“何首乌”——木莲藤——结的莲房似的果实,可以用井水揉搓,做成凉粉一类的东西,叫做木莲豆腐,不过容易坏肚,所以不大有人敢吃。(何首乌)《野菜博录》中说它可以救荒,以竹刀切成片,米泔浸经宿,换水煮去苦味,大抵也只当土豆吃罢了。他自然不相信吃了何首乌可以“成仙”之说,而是另有说法——据医书上说,有一个姓何的老人因为常吃一种块根,头发不白而黑,因此被称为何首乌,当初不一定要像人形的。这就更显示了一个爱智者的实用理性,也自有其乐趣。同时听周家兄弟“摆古”,由童年记忆的差异,而想起他们以后思想和文学的不同发展,听其言而识其人,这都是饶有兴味的。朗读中体验“听长妈妈讲传说故事”的趣味百草园显然不只有野草,它更有活泼的大自然(动、植物)生命,构成了“乐园”之第一章;此外,还有神秘而美丽的民间传说:此即“乐园”乐事之二。鲁迅在下文中写到的“白颊的‘张飞鸟’”,据周作人讲,就有一个凄厉的传说:这是“被后母或薄情的丈夫推落清水茅坑淹死的女人所化”,所以又叫“清水鸟”,其“性子急”就是因为急于求生和复仇。鲁迅这里写的传说故事,是由“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起的。周作人也回忆说:“赤练蛇只是传说中有,不曾见过,俗名火练蛇,虽然样子可怕,却还不及乌梢蛇,因为那是说要追人的。”赤练蛇是一种无毒蛇。因此鲁迅在他写的打油诗《我的失恋》里,就把它送给“我的新爱”了:“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同时回赠的还有“猫头鹰”。据说这都是鲁迅所珍爱的,是他的某种性格、精神的外化。——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以后有机会再详加讨论吧。由赤练蛇引发的“美女蛇”的传说故事,它的意义,孙绍振、王富仁先生已有很好的阐释。或许我们更要关心的,不是故事“讲了什么”,而是“如何讲故事”。细分起来,又有三个层面:当年长妈妈如何讲故事?当年(童年)的“我”又如何听故事?还有今天(写文章时)成年的“我”又怎样复述这个故事?这也是鲁迅在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叙述上所要解决的难题。应该说,作为文章高手,鲁迅处理得可谓得心应手。鲁迅的叙述方法有二。从总体上说,是采用模拟的手法,复现当时长妈妈讲故事的情景,当然,也有加工,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民间说书人的叙述语气和语调,这是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的。比如——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这里,拟声词(“沙沙沙”、“豁”)的灵活运用,“抖”——“飞出”——“飞回”——“敛”这些动词的连用,以及长短句的配合,从三字(“到半夜”)开始,到五字(“敛在盒子里”)结束,整个叙述过程,形成“三——四——三——七——七——七——九——十——八——五”这样的“短——长——短”的句式结构,造成了一种张、弛、急、重、轻、轻有序的语气,而且也从中隐现出讲述者的神态。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一切,又是无须像我们这样分析的,只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读者、学生引入类似当年小鲁迅听故事的情景中,感受那样一种紧张,一种惊异、神秘,一种好奇、满足,就行了。高明的作者,又忙里偷闲,在叙述中不失时地插话,以显示叙述者和听者的存在。比如——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这里,“当然睡不着的”,显然是复述者成年鲁迅的突然出现。这在叙述节奏上会取得舒缓效果,更增添几分幽默感。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才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里,“后来呢?”显然是听故事者童年鲁迅迫不及待的插话和心情的再现。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朗读的语气的不同处理,同时呈现三个角色:长妈妈(讲故事人)、童年鲁迅(听故事者)和成年鲁迅(叙述者),既进入,又走出历史现场。这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回忆和叙述。这一大段的最后一节,补述当年听了故事以后的感想、感觉与心情,还谈到“直到现在”的反应,全然是作者(即成年鲁迅)的语气,是一种当下叙述,就更有幽默感。而“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就更是鲁迅的杂文语调,其言外之意更多,学生一时弄不清楚,可以含糊处理,为以后的阅读留下余地。这一段,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领悟、体验小鲁迅当年听长妈妈讲民间传说故事的无穷乐趣,体会到这也是“乐园”的百草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行了。通过朗读,体会雪地捕鸟的心情和乐趣雪地捕鸟,自是百草园里的一大趣事、乐事。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领悟其中的兴味。特别要细心体会的是捕鸟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充满着期待,心情何其紧张!)跑去一看(何其兴奋),却什么也没有(又是何其沮丧!)。”而捕鸟的乐趣也就尽在这期待、紧张、兴奋、失望与沮丧之中呢!“我”于是颇为佩服“闰土的父亲”了:他可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单是这“叫着撞着”的鸟雀,就足以吸引“我”羡慕的眼光了!当“我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就这“静静地”一“笑”,活画出一个有见识的和蔼老农的形象,他的指点更让“我”五体投地,就像在《故乡》里闰土让“我”羡慕不已一样:“闰土的心思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闰土的父亲不是也给“我”打开了一新的“天空”吗?原来,百草园之所以成为“我的乐园”,还因为那里有趣味无穷的“雪地捕鸟”的游戏,更有教“我”游戏的“人”,有见识、有本领的山野的农人:此为“乐园”之第三乐趣。有此三乐,不亦快哉,不亦快哉!三、如何酣酿神来之笔?正因为“我的乐园——百草园”部分已经将其中的乐趣泻染得淋漓尽致,过渡段情绪的急转直下,就有一种特殊效果。而我们说的那段“神来之笔”又非突如其来,却是自有铺垫。这就是先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连续三个“也许是因为——”的猜测性排比句,把“我”的情急、惶惑、悔恨等,又是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才逼出神来之笔里的连声呼唤,将留恋不舍的感情推向高潮。这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自然是德语“Ade”的突然出现。本来,“Ade”这样的德语显然是成年鲁迅才能说出的,但用在这里,读者却毫无怀疑,这是小鲁迅喊出的:这也是我们(包括今天的中学生)的经验,人在情急中是会喊出平时用熟了某个外语单词的,这就是所谓“慌不择言”。——以上这些,教师自己领悟了以后,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及情感的酝酿及暴发过程。四、“‘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给了“我”什么?现在,我们来读文章的第二板块,姑且命名为“‘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第一印象:“调侃”的出现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叙述语调的变化。如果说,写“百草园”用的是深情而幽默的笔调,那么,写“三味书屋”,一开始,就出现了调侃。要理解第一段的调侃,先要作一点注释。“三味书屋”:“古代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作三种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蔬菜,子书是酱油肉末等调料”,“书中自有千种黍”也。“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树中也”。弄懂这两个意思,就能读出下面这一句的味道了:“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本来,一群孩子对着一个木匾、一幅画跪拜行礼,就已经够可笑的了:想想是怎样一番情境!现在,还要“算是”(这两个字很耐寻味)拜孔子,拜先生——神圣的孔夫子,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这就更荒诞不经了。但细想细想来,可不是么:读书本来就是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了。——这里的调侃味是十足的。“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显在和潜在的对照围绕“怪哉”一问而展开的这一段,是一个重点,关键是这样两个短语、短句:“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只要读书”,“不应该问”,也不应该有“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扼杀求知欲,不允许独思考,以追求高官厚禄为唯一目的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这就是“三味书屋”的教育。作者强调的是,这样的教育在“我”心灵上的反应:“我就只读书”,“就”与“只”两个词写尽“我”的厌烦、反感和无奈。小鲁迅还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怪哉”,究竟是谁“怪”?!而且还有调侃。这样的调侃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的:先生“和蔼”而面“有怒色”,号称“渊博”而“不愿意”、不屑于回答学生“怪哉”的问题,并置一起,是有几分可笑的。而且还有潜在的对比:是的,“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但她却会绘声绘色地讲那么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同样是对“我”的疑问,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和“渊博”的老师的“怒色”,又形成了多鲜明的对比!——在童年和成年鲁迅的心目中,民间的“百草园”永远是正规学校“三味书屋”的对照物。“后园”里偷得的乐趣但即使在三味书屋里“也有一个园”,即所谓“后园”:那里也有大自然的生命。与其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如说这更是小鲁迅和他的同学们的发现;天性接近大自然的孩子,几乎在任何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于是就有了“折腊梅花”、“寻蝉蜕”和“喂蚂蚁”的乐趣。但这却是偷的,只能“静悄悄”地玩,而且随时会被老师“大叫”回去。而且比起在百草园里看“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视野开阔,后园里的天地还是太狭窄了。“读书”的趣味随着老师“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们读者就与童年和成年鲁迅一起进入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里了。需要提醒的是,“读书”是贯穿“三味书屋”这一板块描写的关键词,前后重复了六次(“读书”“读一阵书”“朗读”),但其间的语气、情感却有微妙的变化。如前所分析,当“我”叙说到“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时,是充满怨愤的,连同对只要自己读书的老师,也是多有不满的。但从老师瞪眼喝令“读书”开始,就有了由隐到显的变化。首先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语气里依然充满了调侃的意味。接着又将“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严正,和“狗窦大开”的戏谑、“潜龙勿用”的神秘、“厥土下五上上错”的难解,混在一起,形成荒谬的并置,自然让人忍俊不禁。但我们同时可以感觉到,包括小鲁迅在内的私塾里的这些顽童,实际上是将读书游戏化了,并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以致成年鲁迅回述这段生活时仍然流露出一丝温馨。自然,最动人的,还是对老师“读书入神”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里的观察、描写也都“入神”了。而“拗过去”,更是典型的鲁迅句式,本文的前一段:“(我们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也是这样的句式,这是能够造成一种动律感的。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描写百草园的文字里特有的幽默感,调侃的语气消失了。童年鲁迅显然多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的;但这却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终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或许他正是在这个瞬间,蒙胧地感悟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读书和写作。因此,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于是,我们也就注意到,其实一开始,就提到了先生的口碑:“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小鲁迅对先生的教育或有不满,但最终还是认可这样的评价的。因此,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评价、情感,也必然是复杂的。于是,在最后一段,写到课堂上的“做戏”、“画画儿”,“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读书期间所培养的艺术趣味,鲁迅其实是受益终生的。但童年最初的成绩却卖给了“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文章戛然而止,但那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对失去的童年的惆怅之情,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和体会的。五、回到神来之笔处:掩卷后的反思最后,我们还是回到“神来之笔”处:我们说过,那既是对失去的百草园生活的留恋,也是对即将开始的三味书屋生活的恐惧和不安。尽管如前所分析,最终小鲁迅依然在三味书屋时大白菜到了另一种乐趣,但他对于百草园的依恋可能是更深厚、更根本的。实际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而学校教育却根本忽略了人的生命的自由成长、健全发展,变成一个“只要读书”的封闭空间,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却被隔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天性受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蚕食,只被引导去一味追求“读书致仕”的道路:这都是“反教育”的。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所提出的,正是一个“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问题。鲁迅通过对自己童年的生命成长的回忆,对这一教育学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文本的讨论具体化为这样一个题目:中国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鲁迅,是怎样成长的?他的童年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许可以以本文为中心,将鲁迅的其他回忆性散文、小说,如《社戏》、《无常》、《女吊》、《故乡》、《风筝》、《我的种痘》、《我的第一个师傅》、《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猫·狗·鼠》等一起进行对比,研读,那将是饶有兴味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重读这篇我们读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它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引发许多感慨。因为,今天中国的“百草园”(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已经完全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在逐渐消失之中;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走出“三味书屋”的“只要读书”的教育模式,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以至今天校园里连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先生的身影,也已经很少见到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pacc写作用什么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