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教就会,但是自学无能?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3:16: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大学宿舍里普遍让一个专业乃至一个班级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哪些好处和弊端?为什么很少看到学校不这样做呢?
我本来是来找答案的,既然来了,就简单扯两句。首先,我不喜欢跟自己专业的同学住在一起。原因如下。我今年大四,原来我们一直是8人宿舍,今年改成了4人,我们室友8人亲如兄弟,无论什么事情一致对外,关系特别好。可是,问题就出在我们是同一个专业,每天做的一些事情都一样,甚至很多时候作业都互相应付(你当然可以说无论我住在哪里作业想抄袭都可以,但是客观的说,如果一份写好的作业放在你面前,而大家都在抄,诱惑力是不是很大...)然后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几乎什么都一样,平均分差不多,期末考差不多,犯错记录差不多,但是很明显,这些差不多并没有很多好处,相反,这些差不多正是消灭我们斗志,让我们随波逐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个性方面,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而且爱好唱歌,喜欢电影,艺术,等等很多东西。当我在某一个领域比如说计算机,或者哲学,这些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提出来,大家都不会,要么是没听过,要么还有冷嘲热讽等着你...但是试想如果我们8个人来自不同的专业,那我们能做的优势互补的事情是不是要多出来很多?那些我们平时没想明白的问题就不会不了了之。(当然你也可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可以去问老师,查资料什么的,但是,人对一件事物的兴趣是暂时的,可能过了那一段时间我们也懒得去弄明白)说说朋友圈。现在肯定有很多大学生交友的朋友圈只限于自己的系或者只限于自己的二级学院,不信你看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但是如果我们的室友来自不同专业,我们在跟室友交流的同时肯定会认识至少大于等于3个他的朋友,而每个人的交友范围如果都是如此的话,你很可能从一个朋友那里能找到任意一个你学校里面你想找到的人。但是现实是,我们所认识的朋友聊聊无几,还局限于本专业的居多。心理上面。首先大家都是20多岁的成年人,大多都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小有成就的人,谁能真正的打心眼里佩服谁?但是我说一个例子,曾经去我同学的学校里面去玩,看到他们学校的排水系统,想到我们学校的排水系统,我就随便跟他们室友聊了几句,当然他们跟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结果是他们非常惊讶,而且对我的话很信服。自然这件事情让我很骄傲,回去自己还做了一个小总结。那这种正面的评价绝对会对我们的自信很有帮助,想想看如果你们在寝室开夜谈会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发表意见,那么我们每个人了解到的知识是不是涵盖面也广了呢?也是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一种肯定。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时期叫春秋时期,那时候我们无论是思想境界上,礼仪制度上,可能都比现代人要好,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不是来自单一的思想和单一的领域,而是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各种领域各种制度交织在一起行成的。所以我相信,我们需要不同,我们需要多一点交流,少一点差不多。当然,就像楼上回答的那样,好处肯定也是有的,比如作息时间相同什么的,但是这些和个人成长和思想,心理比起来,显得次要一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欢的可以骂...
好处:1.统一的课程,统一的作息时间,有利于学生学习上的相互交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减少因为作息时间不统一带来的摩擦。2.便于学院的管理,比如说同一个班的同学住在一起,班长或者辅导员就容易管理自己学院的学生的生活起居,比如制定统一的熄灯时间,还有管理好自己学院宿舍的卫生情况。如果某个同学失踪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毕竟这名同学周围的舍友都是一个老师的学生,老师也比较容易了解情况。弊端:只是对自己的专业学生很了解,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情况一无所知,容易形成比较片面的思维,比如听学长吹了自己专业很好,就觉得自己专业很棒,唯自己专业独尊,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它辉煌的一面,都有那个领域的牛人;或者听同学说这个专业很垃圾,找不到好工作什么的,于是就自爆自弃,丧失了对专业的兴趣,殊不知,这个专业在某些名牌学校就业特别好,待遇很高。中国学校安排宿舍是经过长期实际管理得出的经验,它有自己的一些原因,原因如下:1、不同专业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会影响休息。大一时被分到英语高级班,宿舍的同学和自己同一个班级但课程安排不一样,导致每次都是我去上课,宿舍的人在睡懒觉,然后我没课了,宿舍的同学又早早起来上课了,这样相互之间影响休息,甚至刚开始上课时连个一起陪我去教室的人都没,那份孤独感真是太强烈了,后来才渐渐认识几个离自己宿舍较近的同学,可以一起上下课了。所以说不同专业的同学分在一起肯定会影响休息的。2、不同年级的同学在一起也会影响休息。最极端的例子是我上大二那会,我们班同学(学的大类电气)不幸被安排在了管理学院楼上,而且旁边好多都是大四毕业生,期末考试阶段正好是世界杯开始了,我们宿舍同学每天早出晚归复习功课,隔壁宿舍大四学长白天睡觉,晚上起来边看世界杯边打麻将,第二天就要考试了(重量级考试《电路》,影响到分专业),半夜12点刚睡着了,突然间整个楼道都是进球的欢呼声,我们几个宿舍的学生根本没法睡觉,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呀,好几次敲门未果,最后只能求助楼管帮忙。你想想要是这帮学长和你一个宿舍的话那会是什么后果?能对你有多大的帮助?而且当时管理学院卫生极差,我们搬进去时宿舍有蟑螂,我甚至看到有的宿舍里垃圾堆成山,因为学生比较混乱,没法统一管理。虽然我们没事了可以和管理学院的同学友好交流,了解下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情况,发现这个学院的学生头脑比较灵活,普遍会做生意,很多在外面打工的,而且这个楼对面女生特别多,便于谈恋爱!而我们专业当时是就业环境不错,而且是技术型,所以要一心学习,很少有时间关注做生意,谈恋爱的人也相对较少。最后也酿成了有很多单身狗的悲剧!但毫无疑问,不同年级的人混住,肯定对学习和生活弊大于利!3、同一个专业在一起是学校长期积累的经验,便于管理。我们经历了大一大二后,大三是铁了心要搬到电气学院宿舍,为此班长们找了辅导员很多次,不停的反应我们同学在管理学院被骚扰的问题。最后终于实现了,一个班的同学终于住在一起了,大家没事了逛逛宿舍,有说有笑,金工实习也是成群结队的出去。卫生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学院给我们宿舍打了好几次药,消灭了蟑螂。4、中国现有国情与欧美不同。一些欧美国家的学生公寓就像我们的单元楼一样,每个人有独立的卧室,公用一个公共的客厅和卫生间,这样就不会存在休息相互干扰的问题;而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分宿舍都是六人间八人间,四人间还很少,舍友之间没有多少隐私可言。这个归根到底还是看物质条件是否丰富啊。5、中国意识形态与国外不同。欧美国家宣扬民主和个性,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泥马个人都牺牲了还享受什么集体利益),这样的思想背景之下,中国就会产生类似军队营房一样的大学宿舍,让大学生也感受一下集体的关怀,而欧美则是尽量创造学生个体自由的空间。
我就说一下我的真是经历吧呢。今年大三,从大一一开学就被分到别的专业去了,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上的公共基础课,还没什么不同,但到了大三,专业课不同,回到宿舍之后感觉已经没有共同语言可说了。在其他方面来说,也会有很多不方便,比如我们宿舍就我一个人是不同专业的,平常上课逛街也没一块的,其他宿舍都是一个宿舍一块,我都是一个人听挺孤单的。在作息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早起上课我一般都是悄悄地洗刷,不影响他们睡懒觉,而他们呢一起来就又喊又叫,完全不估计还在睡觉的我。因为我只有一个人,势单力薄在遇见分歧的时候,不管谁对谁错,他们几个肯定是先报抱成一团,结果你就可想而知了。而且我不和我们专业的女生住,平常交流也不多,就感觉很生疏,造成了一个跟谁都不太熟,没有知心朋友的现象,还有就是班级里的一些消息也没法及时知道,感觉自己像是被与世隔绝了一样。说的有的啰嗦,希望你能明白那种感受吧。
我不知道统一分配的感受,只说说自己现在混合专业的感觉吧。我们学校整个是打乱专业排宿舍,我们宿舍3个人不仅不是一个专业,而且不是一个学院,甚至有工科有文科!简直是对立体啊~一开始大家都有新鲜的人生故事,所以还有的聊。后来,我们变得各忙各的,完全找不到共同语言。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毕竟三个天南海北的人放在一起就很够呛,这下子还是完全有不同奋斗的三个人了!文科就要读英语,工科却有高数算;文科每天一节课,工科上课到半夜……作息时间相互打扰实在是问题。我个人觉得我们关系其实是很不错的,很多其他宿舍都因为作息时间展开大战了。中国不采用外国的模式,是因为个人空间太小(如前几位答主),本来人和人离近了就会有矛盾,你还把一群没共同点,没共同语言,迥然不同的人放那么近,这不是药丸吗?不过这样分宿舍的好处也很多:大家的交际面都宽了不少,一段时间下来就能认识很多不同专业的人,以后到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会有朋友,对于学生们的自我发展确实利大于弊。最后吐槽一句:专业不同的人在一间宿舍极度容易导致自己错过考试!!!我差点错过了高数期末考试(后怕啊)
中国学校是出于管理者角度出发,这种同年级同班级分配到一起的方式,首先是便于管理和人员组织。想想宿管能在一个时间清空一层甚至一栋楼,安排新生入住。对于学生来说,我觉得也不一定比混住优点少,至少作息相近,上课时间互相提醒,缺点就是圈子小,在这种公共空间缺乏的宿舍,基本很难和其它专业的同学相遇交友。国外的混住有自己的历史成因,不是导致他们优良教学的必要条件。国外混住追溯到英国的学院制,大学形成的过程就伴随着居住与休息在一个尺度不大的学院里。又由众多学院构成一个大学。学院制和导师制共同形成了他们居住和休息的体系。从管理上就不存在按学生专业和年级分门别类的模式,空间上也就更自由。再看中国的模式,大学产生于近代,其模式又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更多将学生作为一个被管理者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宿舍设计。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中国高校解决了基本上所有学生的居住问题,而欧美是鲜有这种做法的。在这样人口大基数的校园,解决居住资源分配,第一原则就是资源高效分配,人员高效管理。我们喜闻乐见的兵列式住宅、同班级同住就是这么个高效原则指导下的产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我想注册个一起作业的学生账号来自学,但是没有老师的ID怎么办? 如果不能注册,可不可以注册老师账号?_百度知道如果没有一个老师是能教全部科目的,那为什么要一个学生学全部科目?
笑话推荐History一套试卷的价值有多大?——用一套试卷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11期
一套试卷的价值有多大?——用一套试卷教会学生自学语文
【摘要】:正"孩子们,老师要出门半个月,但是语文课照常,没有老师讲课,你们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半个月的学习任务。"这是我外出前留给学生的嘱咐。本学年,我曾两次因事外出较长时间,但这并没有影响我高三两个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我所实践的"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的做法,已见成效。在此,我就从遵循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孩子们,老师要出门半个月,但是语文课照 下面我就以一套试卷——“2015年新课标全国常,没有老师讲课,你们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半个月 卷1”为例,谈谈如何教会学生自学语文。的学习任务。”这是我外出前留给学生的嘱咐。本 第一步:教学生知道“是什么"学年,我曾两次因事外出较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财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曾令辉;[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李和平;[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3期
勾景云;[J];黑龙江教育;2000年06期
庞光辉 ,秦锡纯;[J];黑龙江教育;2000年09期
黄克勤;[J];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杜洁琼;[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陈妙兴,林月娥;[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刘海清;[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2期
张凤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海秋;王海冬;;[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刘立凤;;[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尤志华;;[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陈玉鸿;;[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赵俊;;[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邓柏林;;[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姚洁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王宗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陈江;;[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党一博;;[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陕西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蒋周德;[N];自贡日报;2007年
;[N];本溪日报;2008年
河南省西平县柏城中学
赵冠福;[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杨道忠;[N];学知报;2011年
王庆祥;[N];中国教育报;2011年
河北省邯郸县第6中学
安红娟;[N];学知报;2011年
洛阳市龙门第五小学
张继峰;[N];学知报;2011年
河南省扶沟县练寺中学
桑红侠;[N];学知报;2011年
乐安县山砀中心小学
兰奕轩;[N];抚州日报;2013年
兴义市顶效镇新联小学 贺克花;[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晓静;[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侯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张玉国;[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于汇芳;[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阎秋;[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康海荣;[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单武雄;[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王曙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崔小苗;[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黄坤;[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