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实验的方法突破肾小球肾炎落在弹簧上的题型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066052试题类型:单选题 知识点:形变和弹性形变,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更新日期:
一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小球落到弹簧上,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A.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B.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C.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小球与弹簧的总机械能逐渐减小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形变: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弹性形变:按照能否恢复原状分类,形变可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撤去外力后,可以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塑性形变又称范性形变)。 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去掉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弹性限度: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达到某一限度时,即使撤去外力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 (1)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出来;对于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 (2)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其形变量(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式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F为弹力。胡克定律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式中形变量是指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量x是弹簧在原长基础上的改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0的差:x=|L—L0|,不能将x当做弹簧的长度。 ②胡克定律中劲度系数k的单位是N/m,由弹簧自身的条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弹簧做好后,劲度系数是确定的。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不同。 ③劲度系数k的两种求法 a.由胡克定律F=kx知:k=F/x b.由F一x图像知:
判定弹力的有无及其方向的方法: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k=1,上式简化为F合=ma。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kg·m/s2=N)。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模型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质点模型或可看成质点模型的物体。②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矢量性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变,加速度方向变,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其实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就是矢量式。④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⑤同一性(同体性)中各物理量均指同一个研究对象。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⑥相对性在中,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而不是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即a是相对于没有加速度参照系的。⑦独立性F合产生的加速度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根据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则有物体在x方向的加速度ax;物体在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ay。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为:。⑧局限性(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与微观粒子。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质点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作为研究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质点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表示出来。 (3)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小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2.两种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1)合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 ①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沿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时更简单。具体问题中要分解力还是分解加速度需要具体分析,要以尽量减少被分解的量,尽量不分解待求的量为原则。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流程图如下: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图如下:可以看出,在这两类基本问题中,应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而它们中间联系的纽带是加速度,所以求解这两类问题必须先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知识扩展: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2.关于a、△v、v与F的关系 (1)a与F有必然的瞬时的关系F为0,则a为0; F不为0,则a不为0,且大小为a=F/m。F改变,则a 立即改变,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2)△v(速度的改变量)与F有必然的但不是瞬时的联系 F为0,则△v为0;F不,0,并不能说明△v就一定不为0,因为,F不为0,而t=0,则△v=0,物体受合外力作用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速度改变。 (3)v(瞬时速度)与F无必然的联系 F为0时,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v不为0;F不为0时,v可以为0,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3.条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3)其他力做功,但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判定机械能守恒的方法:
&(1)条件分析法: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分析物体或系统的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 (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能量转化分析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内能),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增减情况分析法:直接从机械能的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增减情况进行分析。若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的动能不变,而势能发生了变化,或系统的势能不变,而动能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与机械能守恒问题的解法:
在自然界中,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肯定是不能够发生的,而不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也不一定能够发生,因为一个过程的进行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能量守恒只是这个过程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如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模型中,无支撑物的情况下,物体要到达圆周的最高点,从能量角度来看,要求物体在最低点动能不小于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重力势能差值。但只满足此条件物体并不一定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到圆弧最高点。因为在沿圆弧轨道运动时还需满足动力学条件:所需向心力不小于重力,由此可以推知,在物体从圆弧轨道最低点开始运动时,若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时所能上升的高度满足时,物体可在轨道上速度减小到零,即动能可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在,物体上升到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时,物体可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在时,物体将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与圆周最高点之间某处脱离轨道,之后物体做斜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动能不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实际上升的高度满足。故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单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考虑。
相关试题推荐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能说清楚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不多。。。“小球落到弹簧上”。。。_物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6,018贴子:
能说清楚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不多。。。“小球落到弹簧上”。。。收藏
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到一根弹簧上,压缩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小球经历了哪几个运动过程?
物理化学来精锐,针对学科薄弱点,1对1突破,量身定制辅导课程,补习效果好;物理化学1对1/1对3,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精锐教育&众多学生家长的选择.
自由落体过程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过程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过程
难道就是这三个过程吗?有没有弹力等于重力的那个状态?
你问的不是过程吗,弹力与重力相等只是个瞬间状态
不是弹力等于重力势能啊亲....
瞬间难道不是短暂的过程吗?
额~状态也是过程。
所以经过了四个过程,自由落体--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匀速--减速
匀速:任意相同时间的位移相等就一个时间点,谈匀速不是太牵强了吗
Lz的问题总是那么犀利
老师说:平衡状态包含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无其他状态。很显然,小球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吧。
如果不是匀速运动状态,那是什么状态呢???
加速运动,只是时间极短
瞬间平衡状态不能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要求至少存在一个时间区间[t1,t2],其中t2>t1,在这个时间区间内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分析过程的时候的确可以把瞬间状态算进来,但只能说是瞬间平衡,而不能说是匀速运动。
lz显然钻牛角尖了啊、、、明显2楼正解 就三个状态
平衡状态也就是合力为零的状态,它包含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无其他状态。弹力等于重力的时候,显然是平衡状态,既然是平衡状态,就一定属于静止或匀速运动两种状态之一。难道平衡状态还有第三种状态??????????????
回复16楼:你就没有想过你的判据是有条件成立的?只有在平衡状态持续的时间不为零时你所说的才成立。
那不是平衡状态啊亲,加速运动!
既然是平衡状态了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它加速度突然有改变了?
按照你的意思,老师在讲解什么是平衡状态时,应该这么说,“平衡状态包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瞬间合力为零三种状态”。。。难道我有错了?错在哪里呢?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如果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平衡状态,那么这段时间内它不是保持静止就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瞬间合力为零
难道就不是平衡状态????????如果属于平衡状态,,那么属于平衡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老师为什么不讲,,悲催啊?
回复22楼:瞬间合力为零可以算是是瞬间平衡,只不过没必要再做个分类而已。
讨论这个有意思?
从开始落下到接触弹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加速运动,从接触弹簧到最低点,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减速运动
到最低点后是加速运动。弹力势能转化小球动能
从接触弹簧到最低点,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减速运动???????????错了把,兄弟,应该是先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接着重力势能和动能全转化为弹性势能。。。
速度减小为零,此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上升,从开始上升到刚好离开弹簧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加速向上,离开弹簧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速上升
落在弹簧上有段时间弹力小于重力,应该是继续相下加速,初三来说是自由下落,在弹簧上加速再减速,原谅初三党没学运动方向
照楼主的说法,乃还漏了个最后的静止吧,所以是五个过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物理实验都考啥?看这里就明白了!
物理实验都考啥?看这里就明白了!
物理实验不太好的要来看看了!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O /N-2r)即可。?OM+m2?OP=m1?由于v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 /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m1注意事项: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要知道为什么?⑵入射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3)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4)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目的:进上步明确,平抛是水平方向和竖直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运动,会用轨迹计算物体的初速度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x和y,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此实验关健:如何得到物体的轨迹(讨论)该试验的注意事项有:⑴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 &⑵用重锤线检验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⑶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4)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y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⑴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⑵用刻度尺量出从0点到1、2、3、4、5各点的距离h1、h2、h3、h4、h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2、v3、v4,验证与2、3、4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增加量是否相等。⑶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⑷本实验不需要在打下的点中取计数点。也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注意事项:1、先通电源,侍打点计时器正掌工作后才放纸带2、保证打出的第一个占是清晰的点3、测量下落高度必须从起点开始算 & & & & &4、由于有阻力,所以稍小于5、此实验不用测物体的质量(无须天平)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可以与各种运动相结合考查本实验用到刻度尺、卡尺、秒表的读数(生物表脉膊),1米长的单摆称秒摆,周期为2秒摆长的测量:让单摆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读到0.1mm),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直径(读到0. 1mm)算出半径r,则摆长L=L/+r开始摆动时需注意:摆角要小于5°(保证做简谐运动);摆动时悬点要固定,不要使摆动成为圆锥摆。必须从摆球通过最低点(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倒数法),测出单摆做30至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算出周期的平均值T。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若没有足够长的刻度尺测摆长,可否靠改变摆长的方法求得加速度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①实验前应预先计算出每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实际体积:先了解配好的油酸溶液的浓度,再用量筒和滴管测出每滴溶液的体积,由此算出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②油膜面积的测量:油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25px边长的正方形为单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数出油膜面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目的:用恒定电流场(直流电源接在圆柱形电极板上)模拟静电场(等量异种电荷)描绘等势线方法.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是阻值大的电阻,r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该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与电池正极相连的A电极相当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B相当于负点电荷。白纸应放在最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复写纸则放在中间。电源6v:两极相距250px并分为6等分,选好基准点,并找出与基准点电势相等的点。(电流表不偏转时这两点的电势相等)注意事项:1、电极与导电纸接触应良好,实验过程中电极位置不能变运动。2、导电纸中的导电物质应均匀,不能折叠。3、若用电压表来确定电势的基准点时,要选高内阻电压表1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被测电阻丝的电阻(一般为几欧)较小,所以选用电流表外接法;可确定电源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均不宜太大。本实验不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可选用限流电路。因此选用下面左图的电路。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该在右端。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长度2、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也可用积累法测),并算出横截面积。3、用外接、限流测出金属丝电阻4、设计实验表格计录数据(难点)注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1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器材:电源(4-6v)、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4v,0.6A &3.8V,0.3A)灯座、单刀开关,导线若干注意事项:①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②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低电压时温度随电压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在低电压区域内,电压电流应多取几组,所以得出的U-I曲线不是直线。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③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电压变化范围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调压接法。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上面右面的那个图,④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最小分压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图,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⑥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步骤:(1)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Rg;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2) 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3)弄清改装后表盘的读数(Ig为满偏电流,I为表盘电流的刻度值,U为改装表的最大量程,为改装表对应的刻度)(4)改装电压表的较准(电路图?)(5)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6)改为欧姆表的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 &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14.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 U=E原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电阻R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U-I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这条直线代表的U-I关系的误差是很小的。它在U轴上的截距就是电动势E(对应的I=0),它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内阻r。(特别要注意: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电池)15.用多用电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熟悉表盘和旋钮理解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的结构原理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和大小与指针的偏转关系红笔插“+”; & 黑笔插“一”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理解:半导体元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无穷大步骤:①、用直流电压档(并选适当量程)将两笔分别与A、B、C三点中的两点接触,从表盘上第二条刻度线读取测量结果,测量每两点间的电压,并设计出表格记录。②、用欧姆档(并选适当量程)将红、黑表笔分别与A、B、C三点中的两点接触,从表盘的欧姆标尺的刻度线读取测量结果,任两点间的正反电阻都要测量,并设计出表格记录。16.练习使用示波器&&(多看课本)17.传感器的简单应用传感器担负采集信息的任务,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如:自动报警器、电视摇控接收器、红外探测仪等都离不开传感器传感器是将所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声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工作过程: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利用的信号,转换后的信号经过相应的仪器进行处理,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等各种目的。热敏电阻,升温时阻值迅速减小.光敏电阻,光照时阻值减小, &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变化来达到自动控制光电计数器集成电路 &将晶体管,电阻,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及相应的元件制作在一块面积很小的半导体晶片上,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这就是集成电路。18.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经OO1后由O1B方向射出。作出法线NN1,则由折射定律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是光在波璃中的折射角的大小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减小误差:1、采用宽度适当大些的玻璃砖,以上。2、入射角在15至75范围内取值。3、在纸上画的两直线尽量准确,与两平行折射面重合,为了更好地定出入、出射点的位置。4、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玻璃砖。注意事项:手拿玻璃砖时,不准触摸光洁的光学面,只能接触毛面或棱,严禁把玻璃砖当尺画玻璃砖的界面; & &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一些,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造成的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少测量角度的误差。19.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器材: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相邻两条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用测量头测出a1、a2(用积累法)测出n条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a, &求出双缝干涉: 条件f相同,相位差恒定(即是两光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 & 当其反相时又如何?亮条纹位置: ΔS=nλ; &暗条纹位置: &(n=0,1,2,3,、、、);条纹间距: (ΔS :路程差(光程差);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补充实验:1.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有a、b两种接法,a叫(安培计)外接法,b叫(安培计)内接法。①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来判断内外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②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I和U/U)。 & & & & & & & & & & &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b两种常用的接法: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以小控大”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2)实物图连线技术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20α粒子散射实验全部装置放在真空中。荧光屏可以沿着图中虚线转动,用来统计向不同方向散射的粒子的数目。观察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球落在弹簧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