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与侵染性酶的意义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茶蚜的侵染性研究---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学学,生物,研究,蜡蚧轮枝菌,学及其,性的研究,红蜡蚧,日本龟蜡蚧,龟蜡蚧,褐盔蜡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茶蚜的侵染性研究---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日期: 13:39:27.0
  中文名: 油白菜
  英文名:baby bokchoi
  拉丁学名:Brassica chinensis L.
别名: 、、青江菜、青菜、上海青、胡菜、、苔芥、、、。
  又名、胡菜、。
  油菜按其颜色不同有白梗菜和两种。白梗菜,叶绿色,叶柄白色,直立,质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带甜味。青梗菜,叶绿色,叶柄淡绿色,扁平微凹,肥壮直立,植株矮小,叶片肥厚。质地脆嫩,略有苦味。油菜又叫青菜,颜色深绿。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cm。叶互生,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椭圆形,长10-20cm,有叶柄。
  营养价值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2.6克,0.4克,2.0克,0.5克,钙140毫克,磷30毫克,铁l.4毫克,维生素A3.15毫克,B10.08毫克,B20.11毫克,维生素C51毫克,0.9毫克,3.15毫克。所含的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1.鸡油炒芸苔:油菜500克,鲜蘑菇IO0克。将油菜去老叶,切成6厘米长后,洗净;锅烧热,放鸡油100克,待油烧至五成热时,将油菜倒入煸炒。再加、鲜汤,至八成热时,放细盐、糖、、蘑菇;再烧1分钟后,用水淀粉勾芡,浇上鸡油,装盆即成。此菜具有宽肠通便,解毒消肿的作用。适宜于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等病症,亦可作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食疗蔬菜。
  2.清炒油菜:油菜500克,洗净切成3厘米长段。锅烧热,下菜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时,下油菜旺火煸炒,酌加,菜熟后起锅装盘。本菜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作用,适宜于、高血脂等患者食之。
  3.油菜炒虾仁:对虾肉50克,油菜250克,姜、葱适量。将虾肉洗净切成薄片,虾片用。、淀粉拌好;油菜梗叶分开,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段;锅中加入食油,烧热后先下虾片煸几下即起出,再把油锅熬热加盐,先煸炒油菜梗,再煸油菜叶,至半熟时倒入虾片,并加入姜、葱等,用旺火快炒几下即可起锅装盘。此菜具有营养强壮身体的作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老年体弱者可常食。
  4.凉拌油菜:嫩油菜500克。将油菜梗。叶分开后洗净,切3厘米长段,沥干水,人滚水中煮熟,捞出沥水装盘,以、精盐拌食。此菜鲜腴爽口,具有宽肠通便,降糖之功,、便秘患者均应常食。
  域: 真核域 Eukarya
Magnoliophyta
Magnoliopsida
  目: 十字花目 Brassicales
Brassicaceae/Cruciferae
  种: 油菜种 Brassica chinensis L.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cm。叶互生,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椭圆形,长10-20cm,有叶柄,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琴状裂片5对,密被刺毛,有蜡粉。茎生叶和分枝叶无叶柄,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有硬毛和缘毛;上部茎生时提琴形或,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技状细齿。总状,着生于主茎或分枝顶端。花黄色,花瓣4,为典型的十字型。6枚,为4强雄蕊。长角果条形,长3-8cm,宽2-3mm,先端有长9-24mm的喙,果梗长3—15mm。种子球形,紫褐色。染色体:2n=20。
北方小油菜原产我国西部,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内蒙古及各省(区)世界各地也广泛分布。
  油菜不是一个单一的物种,它包括芸苔属中许多种,根据我国油菜的植物形态特征,遗传亲缘关系,结合农艺性状。栽培利用特点等,将油菜分为三个类型,即白菜型油菜、型油菜和型油菜,每个类型中又包括若干个种。白菜型油菜:主要有两个种,一是小油菜的原始科(B.camPestis) 一是普通白菜的油用变种(B.chinensis var.oleifera Mak.)。
  白菜型油菜生育期变幅较大。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油菜的阶段发育比较明显,冬性型油菜,要求0—10℃,需经过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间,对温度要求不甚明显。油菜为,每天日照时数为 12—14小时,能满足日照要求,开花结实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开花结实。反之,则延缓发育。
  油菜依生育特点和栽培管理不同,可分为苗期、蕾苔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苗期时间长,一般为60—90天。春性强的油菜,苗期较短。这个时期主要是叶片生长和建成。蕾苔期是从植株露出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这个时期是和生殖生长两旺阶段。应适时喷洒强化油菜生长机能,使营养生长较快,每天植株增高2—3cm,叶片面积增大,茎生叶生长并开始分枝。蕾苔期受类型、品种、温度及栽培管理条件诸因素的影响,一般为30天左右。油菜有25%的植株花时,即为初花期,75%植株开花为盛花期,花期约30天左右。油菜的开花顺序:主茎先开,分枝后开;上部分枝先开,下部分枝后开;同一花序,则下部先开,依次陆续向上开放。油菜的开花期对和肥料要求迫切,特别是磷、硼元素尤为敏感。油菜的子实期是从终花至种子成熟,一般为1个月左右。这个时期对矿物质营养的需要逐渐减少,特别是不宜太多,氮肥过多会贪青晚熟,对油分积累不利。油菜是根深、枝叶繁茂、生长期长的作物。要求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水分适宜的土壤中。土壤PH在5—8,以弱酸或最为适宜。较耐盐碱,据营口市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资料,在含盐量为0.2—0.26%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
  油菜是猪、禽的优良青绿。茎杆和果壳含2.1—3.1%,2.3—4.7%,粉碎后可做家畜的饲料。榨油后的饼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有多种和矿物质营养,是畜禽的优良饲料(表125)菜子饼含有硫代葡萄糖甙(芥子毒素) 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遇到芥子酶时,就会发生水解,产生咧坐烷硫酮和异硫氢酸盐和腈类等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可变成促甲状腺素物质,使单胃家畜发生甲状腺肿大,受损,但对反刍类家畜无毒害。用菜子饼做饲料时,应先打碎,用温水浸泡8—12小时,除去浸泡水,加清水煮一小时,并经常搅动,使毒素蒸发后即可与其池饲料搭配们用。国外已选育出不含或少含硫代葡萄糖甙的油菜品种.油菜的花期长,也是良好的。 功效:清热润燥、舒张血管、行血破气,消肿散结、和血补身。常用于肝胆系统病变患者及者,疗疮热疖患者食之相宜。
  种植油菜的方法有商种,即直播或育苗。北方多采用直播,南方则以育苗为主。大面积种植多用直播,小面积多为育苗。油菜种子较小,千粒重2.5-4g。要求整地精细,施足底肥,根据利用目的,选择不同的行距。做青饲用2.5-40cm行距,播量0.3-0.4kg/亩,若收子用则加大行距,减少播种量。饲用的油菜可条播,也可撒播。育苗的油菜,要先做,整地更精细,施肥、灌水条件较好,苗床撒播,待长到1-2片真叶时,即可移入大田。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施肥、灌水,保证苗壮。北方冬季要覆盖一层以保温.防冻。
  早春露地油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主要因为温度过高),降低经济收入。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一、选择良种
  要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小青翠、华冠、京绿二号等。
  二、施足基肥
  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45%的三元复混肥40~50公斤。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3~4个小时,然后把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种20~30分钟,再在20℃~30℃水中浸种2~3小时,晾干后可直接播种;或置于15℃~20℃条件下进行催芽,24小时出齐芽进行播种。
  四、精细播种
  一般于3月下旬播种,亩用种约350克。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水造墒,待水渗后播种。播种时,1米宽的畦开5条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
  五、田间管护
  当两片真叶展开时(2叶1心)第一次间苗,苗距3~4厘米;4叶1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苗距8~10厘米,每亩留苗4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3~4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收获前15天左右追1次肥,亩施尿素20~25公斤或硫酸铵20公斤。
  六、防治病虫
  1.防治病害。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等。防治病害,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凡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农药进行防治。常用农药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每亩喷施药液50~75公斤,一般用药2次,每次间隔5~7天。
  2.防治虫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若发现蚜虫,要及时用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2.5%扑虱蚜1800倍液喷洒。在刚出现潜叶蝇幼虫为害的蛀道时,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50~70克,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
  七、及时收获
  春茬露地油菜一般播后约60天可收获上市。过早上市则影响产量,过晚会影响产品质量。
  A.特点
  1。 此病主要为害茎杆,亦为害叶片、花和荚果。茎上的病斑初为淡褐色,略凹陷,后变灰白,湿度大时,病部变软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的菌丝体)。病茎皮层腐烂,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内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状如鼠粪,有时茎表也长有菌核。此病在油菜开花期开始发生,并一直为害至成熟期。引致植株早枯,种子皱瘪,减产减收。
  2。 此病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引致叶片枯死,花序肥肿畸形,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和荚果。其症状是在被害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
  3。 油菜花叶病的症状特点是感病后,在嫩叶上产生明脉症状,全部或部分叶脉呈淡黄色(对光观看略透明),随后产生花叶症状(即黄绿与浓绿相间)。少数叶片变畸形,植株矮化,结实少,不实粒增多。发病较重的,全株矮缩畸形。茎上往往产生水渍状、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条斑。病荚弯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4。油菜缺硼萎缩不实 油菜萎缩不实是甘蓝型油菜因缺硼而引致的,严重缺硼时,油菜从苗期至抽苔期均可发病,病株萎缩死亡。中轻度缺硼时,植株在花期出现症状,荚果不实。其症状特点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表皮变褐,有的根部肿大;叶片变暗绿色,叶形变小,叶质增厚,甚至凹凸皱缩,后变和蓝紫色,叶脉褪绿变黄;生长点和花序顶端过早褪绿发白,萎缩干枯;荚果停止发育,结实少或不结实,荚果和茎部表皮也变紫色或蓝紫色,或紫蓝色的条斑。
  B.综防技术
  1。选用抗病良种与。因地制宜选用甘蓝型杂交抗病丰产良种,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播种前可采用筛选、溜选等办法清除秕粒和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2。合理轮作。采用轮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实行、油菜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麦等隔年种植,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3.狠抓苗期治蚜防病。蚜虫是的传毒介体,而油菜最易感染病毒病,预防油菜幼苗感病非常防治。在油菜未播种前,应对其它寄主上的蚜虫普治1次,以消灭传毒的介体。油菜在未移栽前,要勤查虫,当发现有蚜虫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每667平方米用50%抗蚜威20克,或48%乐斯本乳油20毫升,对水50千克常规喷雾。
  4.加强栽培管理。①选好苗床,培育壮苗。选前作为非十字花科蔬菜地并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并清理田块四周杂草。适期播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②消灭菌源。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深埋菌核,早春结合中耕培土破坏子囊盘。结合苗床管理,拔除病苗、劣苗。油菜开花前摘除老黄病叶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③,施足底肥,增施,增强植株抗病力。④深沟高畦,合理密植。雨水过多时,及时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⑤根据土壤缺硼的实际情况,在苗床和本田喷施硼砂或硼酸1-2次。可有效治疗因缺硼引起的“萎缩不实病”、“花而不实病”。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尤其是油菜进入抽苔开花期发病,必须及时施药,以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的扩展为害。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人肝、脾、肺经。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主治游风,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
蛋白质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维生素0.5克,钙140毫克,磷30毫克,铁l.4毫克, 3.15毫克,B1 0.08毫克,B2 0.11毫克,维生素C 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萝卜素3.15毫克。
  【食疗作用】
  1.降低血脂 油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及甘油三酯结合,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故可用来降血脂。中医认为油菜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疖肿、丹毒。
  2.解毒消肿 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够增加酶的形成,对进人人体内的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油菜还能增强的排毒机制,对皮肤疮疖。乳痈有治疗作用。
  3.宽肠通便 油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缩短粪便在肠腔停留的时间,从而治疗多种便秘,预防肠道。
  4.强身健体 油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油菜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为最高,一个成年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其所含钙、铁。维生素A和C即可满足生理需求。
  油菜味辛、性温、无毒,入肝、肺、脾经
  茎、叶可以消肿解毒,治丹毒、血痢、劳伤吐血
  种子可行滞活血,治产后心、腹诸疾及恶露不下、蛔虫肠梗阻。
  1.鸡油炒芸苔 油菜500克,鲜蘑菇IO0克。将油菜去老叶,切成6厘米长后,洗净;锅烧热,放鸡油100克,待油烧至五成热时,将油菜倒入煸炒。再加黄油、鲜汤,至八成热时,放细盐、糖、味精、蘑菇;再烧1分钟后,用水勾芡,浇上鸡油,装盆即成。此菜具有宽肠通便,解毒消肿的作用。适宜于习惯性便秘,痔疮干结等病症,亦可作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食疗蔬菜。
  2.清炒油菜 油菜500克,洗净切成3厘米长段。锅烧热,下菜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时,下油菜旺火煸炒,酌加精盐,菜熟后起锅装盘。本菜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作用,适宜于高血压、等患者食之。
  3.油菜炒虾仁 对虾肉50克,油菜250克,姜、葱适量。将虾肉洗净切成
  薄片,虾片用酱油。料酒、淀粉拌好;油菜梗叶分开,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段;锅中加入食油,烧热后先下虾片煸几下即起出,再把油锅熬热加盐,先煸炒油菜梗,再煸油菜叶,至半熟时倒入虾片,并加入佐料姜、葱等,用旺火快炒几下即可起锅装盘。此菜具有营养强壮身体的作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老年体弱者可常食。
  4.凉拌油菜 嫩油菜500克。将油菜梗。叶分开后洗净,切3厘米长段,沥干水,人滚水中煮熟,捞出沥水装盘,以麻油、精盐拌食。此菜鲜腴爽口,具有宽肠通便,降糖之功,糖尿病、便秘患者均应常食。
  油菜在多种本草书上均载本品为发物,产后。痧痘和有慢性病者应少食。
  【文献选录】
  《》“蜀芥、芸台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地欲粪熟。蜀芥一亩,用于一升,芸苔一亩,用于四升。种法与芜箐同。既生,亦不锄之。十月收芜箐讫时,收蜀芥。芸苔,足霜乃收。”
  《》:‘芸苔,若先患腰膝,不可多食,必加极。又,极损阳气,发口疮,齿痛。又,能生腹中诸虫。道家特忌。”
  《》:‘芸苔:寒菜,胡菜,苔菜,油菜。此菜易起苔,须采苔食,则分枝必多,故名全苔;而淮人谓之苔芥,即少油菜,为其子可榨油也。”
  《本草从新》:“炼形家以小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大蒜、芸苔、胡荽为荤。”
  《》:“芸苔,辛滑甘温。烹食可口。散血消肿,破结通肠。子可榨油,故一名油菜。形似菘而本削,茎狭叶锐,俗呼青菜,以色较深也。”
  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和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从我国陕西省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约有年。印度公元前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关于“沙逊”油菜的记载。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有两个:亚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地中海地区是甘蓝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油菜是多源发生的,我国是其原产地之一。
  我国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昌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现在的、甘肃、、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历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长江流域推广,并以胜利油菜为基础逐渐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产甘蓝型品种。70年代初,甘蓝型油菜引入,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区大面积推广。
  宋·韩驹。《顺老寄菜花干》:“道人禅余自锄菜,小摘日中晒,峨嵋洒脯久不来,曲掺姜丝典刑在。封题寄我纸作囊,中有斋厨香。起炊晓甑八月白,配此春盘一掬黄。”
  元·吕诚。《谢惠菜》:“江乡正月尾,菜苔味胜肉。茎同牛奶腴,叶映翠纹绿。每辱邻家赠,颇慰老夫腹。囊中留百钱,一日买一束。”
  清·《清稗类钞》:“武昌之,产芸薹菜甚佳,公嗜之,督直时,曾令人取洪山之土,运以至津,种之。盖以易地种植,即失本味,如橘之瑜淮而为枳也。”
  历史典故:南齐江泌仁,不吃生,有孝名。且吃油菜不吃菜心,只吃旁边老叶,有人奇怪,问他原因,他说:“恐怕伤了这颗菜的生命。”一时引为趣谈。
  民间故事:古代吴江有一名叫芸香的姑娘,聪明,清秀可爱。可是不幸患上,身上疖疮累累,痛痒流脓,久治不愈,只得闭门在家。一天夜里,梦见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十分诱人。梦醒之后,独自思考,莫非公苔可治愈我身上的病么?于是到菜地里,摘取新鲜带有花蕾之嫩苗,洗净后,炒食之,果然味道鲜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肤上的疮疖也逐渐缓解。于是,她坚持炒食芸苔,在没有芸苔的季节,则将晒干腌好的芸苔炒食。数月后,姑娘全身皮肤光亮平滑,甚至疤痕也没落下,脸庞却比以前更漂亮了。此后用芸苔治疮疖、乳痈一类疾患的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历史传说:唐名医曾记叙,贞观七年三月,曾因多饮,至夜觉身体骨肉疼痛,至晓头痛,额角有丹如弹丸,肿痛,目不能开,痛苦几毙。此时,忽然想想本草有芸苔治风游丹肿的记载,遂取叶捣敷,随手即消,其验如神。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特别适宜患口腔溃疡、口角湿白、齿龈出血、牙齿松动、淤血腹痛、患者
  2. 痧痘、孕早期妇女、目疾患者、小儿麻疹后期、疥疮、狐臭等慢性病患者要少食。
  1. 油菜的食用方法较多,可炒、烧、炝、扒、油菜心可做配料,如“油菜”、“扒菜心”、“”等。
  2. 食用油菜时要现做现切,并用旺火爆炒,这样既可保持鲜脆,又可使其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3. 吃剩的熟油菜过夜后就不要再吃,以免造成沉积,易引发癌症。
  什么是冬油菜、春油菜?在种植上各有何不同特点?
  油菜本是一年生或越年生(冬作)作物,世界上许多国家以种植冬油菜为主,作为冬季唯一的,与粮食和其他实行轮作。这种种植制度对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安排轮作布局,发展粮食、油料作物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因而种植极为广泛,遍及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南迄,西起新疆维吾尔族,东抵沿海各省,从到海拔4600多米的都有油菜种植。
  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因而在全国范围内的油菜播种期和收获期都有很大不同,从而构成了我国油菜品种、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的多样性。从全国范围来说,一年四季都有油菜在田里生长,自3 月至10月均有油菜播种和收获。一般按油菜的生长季节不同,可将我国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⑴冬油菜区 我国冬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90%,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近几年我国冬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有显著增长,特别是黄淮流域广大地区,充分利用冬闲地扩大复种面积,油菜有了很大的发展。油菜种植在苏北、的发展也很快,本区冬季温度适于油菜秋播夏收,油菜经历一个冬季后,正好满足了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冬油菜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成熟,全生育期较长,甘蓝型油菜品种均在200天以上,冬油菜一般为冬性型和半冬性型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较低的温度条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期。如冬油菜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对低温要求严格,大约需要在0~5℃的低温下经15~45天以上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否则,只长叶不能开花。另外,中熟和早中熟品种对低温的要求虽不及晚熟品种严格,但仍需要有一段低温条件才能完成过程,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
  冬油菜种植形式有:①水稻、油菜两熟制,包括中稻、油菜两熟和晚稻、油菜两熟两种方式;②双季稻、油菜三熟制;③一水一旱、油菜(或一旱一水、油菜)三熟制;④旱作棉花(或、高梁、、烟草等)油菜两熟制。
  ⑵春油菜区 春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高原各省,比较集中分布在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等省区,东北平原和西北部为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春油菜区。
  本区的特点是冬季严寒,生长季节短,降水量少,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大,且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对油菜种子发育有利,籽粒大,千粒重高。本区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10 ~ —20℃或更低些,因此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因而只能春播(或夏播)秋收。油菜生长季节短,白菜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一般为60~100天左右,其中甘蓝型油菜生育虽长,但亦只有95~120天左右。春油菜品种一般以白菜型、芥菜型油菜为主。如
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的白菜型小油菜,是我国历史上栽培最早的白菜型春油菜;新疆和是我国芥菜型油菜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两个类型品种春性强,可以在1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很快进行发育,因而全生育期短。
  春油菜种植制度一般均为一年一熟制,大都以麦类生产为中心,主要是青稞、春小麦、燕麦、次之。种植的白菜型小油菜一般分布在海拔米地区,当地无霜期短,夏季雨量只有300~500毫米,油菜与青稞(裸大麦)轮作倒茬,一年一熟。内蒙古新疆地区是我国干旱草区和影响较大的地区,仅200毫米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干燥,油菜品种大都选用植株高大、抗旱耐瘠性强的芥菜型油菜,多为春播夏末初获秋收的一年一熟制。
  油菜分哪几个类型?各类型油菜的特点怎样?
  目前我国栽培的油菜品种,主要有三大类型,即白菜类型、芥菜类型和甘蓝类型。
  ⑴白菜类型 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白菜型油菜有两种,一是北方小油菜,一是南方油白菜。北方小油菜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称为芸薹,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各省。主要特征是株型矮小,分枝少,茎秆
细,基叶不发达,匍伏生长,叶形,有明显的琴状裂片,具刺毛,多被有一层薄蜡粉。南方油白菜,我国南方各省均有种植,与北方小油菜比较,株型较大,茎杆较粗壮,叶肉组织疏松,基叶发达,叶柄宽,中肋肥厚,叶主缘或有浅缺刻,绝大多数不具蜡粉。
  白菜型油菜,一般幼苗生长较快,多。花瓣中等大小,淡黄或黄色,开花时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呈褐色,黄色或结五花子等。种皮表面网纹较线,种子大小不一,千粒重2~3克,有的可达4克以上。含油量一般在35%~38%,但也有高达45%以上,甚至50%左右的品种,白菜型油菜,生育期短,能迟播早熟,适于稻、稻、油三熟制地区种植,但其抗病力差,,产量较低,增产潜力不大,且产量不稳定。
  ⑵芥菜类型 又称为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各省。栽培历史悠久。其主要特点是,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窄狭,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有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深裂,并有明显锯齿。薹茎叶具短叶柄,叶面多有皱缩。花瓣较小,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子粒一般较小,千粒重2克左右。种子有黄、红、褐色或黑色,种皮表面有明显的网纹。含油量一般在30%~35%,但也有高达40%以上的品种。有辛辣味,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贮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均强。
  ⑶甘蓝类型 这类油菜的特性是:植株高大,枝叶繁茂。苗期叶色较深,叶质似甘蓝,叶肉组织较致密,叶有明显裂片,叶面积前端较大的称顶裂片,后面短小的称侧裂片。叶面被有蜡粉,边缘呈锯齿状或波状,基叶有明显的叶柄。幼苗多为半直立或匍匐。薹茎叶半抱茎,茎秆被蜡粉。花瓣大,花瓣平滑重叠呈复互状,种子较大,自交结实率较高,角果较长,多与果轴呈直角着生,也有斜生和倒生的。种子黑色或黑褐色,,粒大饱满,千粒重3~4克,高的达5克以上。含油量较高,一般在42%左右,高的达50%以上。成熟迟,生育期长,抗寒和抗病毒能力较强,比较耐肥,产量较高且较稳定,增产潜力大。
  什么是单低油菜、双低油菜?
  种油菜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较多的菜油。而油菜种子的油分是由多种脂肪酸组成的,主要有棕榈酸(16:0,为16碳饱和脂肪酸),硬脂酸(18:0,为18碳饱和脂肪酸),油酸(18:1,为18碳一烯酸),(18:2,为18碳二烯酸),亚麻酸(18:3,为18碳三烯酸),花生烯酸(20:1,为20碳一烯酸),(22:1,为22碳一烯酸)。我国油菜原有品种的菜油中含棕榈酸3%,硬脂酸1.5%,油酸16.6%,亚油酸14.3%,亚麻酸7.3%,花生烯酸8.9%,芥酸45%,而低芥酸油菜品种或双低油菜品种的菜油中仅含芥酸3%以下。在各种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油酸和芥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75,因此,降低芥酸的含量,就能提高油酸的含量。
  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单低油菜品种,就是菜油中芥酸含量低的品种,或者是菜子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的品种。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同时菜子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也低的品种。
  我国原有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在45%左右,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占菜子饼干重的4%~7%。而单低或双低油菜菜油的芥酸含量已降至3%以下,菜子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仅为菜饼干重的0.3%以下。
  为什么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品种?
  双低油菜品种的菜油芥酸含量由原来的45%左右降低到5%以下,因而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比原有油
菜提高了一倍。亚油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对降低人体胆固醇、软化血管有益。因而发展双低油菜品种能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进一步加工成、酥油和糕点等食品
  目前国际贸易中,已把芥酸含量高低作为菜油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要求食用油的芥酸含量不得超过5%,因此发展双低油菜能提高菜油品质,使我国菜油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成为可能,也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
  菜子榨油后的菜子饼含粗40%左右。菜子饼中的蛋白质与大豆饼中的蛋白质含量大致相等。其中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很好的和人类蛋白质来源。由于过去常规油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可达4%~7%,这种物质在水和芥子酶作用下,即水解为异硫氰酸盐、?唑烷硫酮和腈等有毒物质,使动物甲状腺肿大并出现多种中毒症,因而限制了油菜饼(粕)直接作饲料的用途。
  目前虽有多种菜子饼脱毒方法,但成本高,并使菜饼品质降低,脱毒也不彻底,因此最根本的方法是选用低硫代葡萄糖甙的油菜品种。这种品种的菜饼中含硫代葡萄糖甙仅为饼干重的0.3%以下,称为无毒菜饼,不需脱毒处理,便可直接作饲料。因此发展双低油菜品种,有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可将菜饼进一步加工成精蛋白。
  单、双低油菜有哪些特性?
  我国育成的单、双低油菜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除少数与我国原有常规品种相同外,大多数品种与原有品种有一定差异。它们的特性是:
  ⑴苗期生长缓慢 由于单、双低油菜苗期生长慢,冬前苗势比常规油菜弱,冬发不足,累积的物质少,有效花芽数相对较少,而春后生殖生长期短,又遇高温逼熟,导致种子产量和种子含油量不高。因此,必须适当早播,对其加强冬前培管,促进冬发,才能获高产。
  ⑵冬前营养生长期长 我国现有育成的品种,一般是用的油菜品种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而育成的品种。而加拿大油菜属强光类型,每天需15小时以上的光照才有利于发育因此这些品种对长光照的感应性也较强,在作冬油菜栽培的条件下,花前所经历的日照时数,每天仅11小时左右。由于不能满足对长光照的要求,油菜营养期延长,开花期推迟,开花天数缩短。
  ⑶对敏感 单、双低油菜对硼表现敏感。在缺硼土壤条件下种植,花而不实现象比常规油菜严重的
多。缺硼时,苗期发生红叶病后,症状出现早,且死苗严重。单、双油菜增施硼肥能促进苗期生长,延长开花期,增加单株角果数,施硼后的增产效果比常规品种大有提高。
  ⑷薹花期糖氮代谢的特点 单、双低油菜在薹花期含糖量高,含氮量低,糖氮代谢类似白菜型油菜。
  ⑸抗逆性较差 单、双低油菜有些品种茎杆较软弱,抗倒性差。特别是病毒病和菌核病发病较重,在盛发年份,双低油菜苗期受害程度大于常规品种。
  构成油菜产量有哪几个因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油菜的产量是由每亩角果数,每个角果粒数和粒重构成的,计算公式如下:
  千粒重(克)
  油菜产量(千克/亩)=每亩角果数╳每角粒数╳1000(克)╳1000
  油菜种植,如每亩10000株,每株平均结角300个,每个角果平均结17粒菜籽,菜籽千粒重为3克,则每亩产量可达150千克。
  以上三个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亩角果数,它的变异范围最大,有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常能相差1~5倍,而每角粒数和粒重则变异很小,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最多不超过0.3倍。有目前生产条件下,一般品种的每角粒数和粒重变化较小,而结角数变化较大,因而在产量构成中,角果数成为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取得每亩最大限度的角果数,同时保证有一定的每角粒数和粒重,才能获得油菜高产。
  油菜每亩角果数来自每亩株数和单株角果数,因此栽培上必须合理密植,即提高种植密度,以达到增株的目的。增加单株角果数,主要是要增加主茎上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每个花序上的角果数。
  油菜角果数,粒数和粒重是在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依次逐步形成的,然而这三个产量因素形成的时期没有截然的界限,其形成过程是先形成角果数,继而形成粒数,最后形成粒重。由于油菜生长发育的过程是前后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角果数是粒数的基础,角果数、粒数又是粒重的基础,有角才有粒,有角、有粒才有粒重。所以生产油菜的籽要先争角,继争粒,在此基础上争取粒重,才能获得
  油菜角果籽粒的生长是以营养生长为基础的,要获得全田最大限度的角果数和每角一定的粒数和粒重,必须在栽培上采取相应的促控措施。除了应抓好冬前培育管理外,春后应看苗施用薹肥,加强春后田间管理,养根保叶,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确保油菜高产稳产。
  油菜的特性与生育过程
  油菜一生有哪几个生长发育阶段?
  油菜一生生活时间较长,在它的一生中,随着生长发育变化,一般可把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⑴苗期 油菜从出苗至这段时间称为苗期。油菜苗期主茎一般不伸长或略有伸长,且茎部着生的叶片节距很短,整个株型呈莲座状。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即出苗至花芽分化为苗前期,花芽分化至现蕾为苗后期。苗前期全为营养生长,苗后期除营养生长外,还进行生殖生长。
  ⑵蕾薹期 油菜从现蕾至始花称为蕾薹期,所谓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油菜一般先现蕾后,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5~30天。
  ⑶开花期 油菜从初花始到终花止,又可分为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⑷角果成熟期 从终花到籽粒成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油菜产品加工利用
  作食用油营养价值怎样?
  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常规的油菜品种由于高含芥酸,而亚油酸和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导致高芥酸菜籽油的营养
价值低于大豆油等,但菜籽油在人体中的消化率平均能达99%,为所有植物油中最高者。随着低芥酸育种的发展,现在的低芥酸或“双低”油菜品种芥酸含量降到3%左右,油酸含量已由20%左右上升到60%左右,亚油酸含量也上升到20%左右,至使低芥酸菜油的脂肪酸组成与、花生油相似。近几年低亚麻酸油菜的培育成功,使得极易氧化变质且妨碍亚油酸代谢的亚麻酸含量降低到了3%左右,这样原始的常规菜油存在的芥酸和亚麻酸含量过高的弊端被完全克服,菜油90%以上的脂肪酸是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油酸。
  菜油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是人体的重要来源。菜油中维生素E含量丰富,达60毫克/100克油,尤其是甲型维生素E含量高达13毫克/100克油,为大豆油的2.6倍,而且在长期储存和加热后减少不多,可作为食品中维生素E的来源。菜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也较豆油等常见植物油为高,且种类繁多,有些甾醇还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由于常规油菜品种的种子中含有较高的硫代,未精炼的菜油中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等含高,长期食用这类菜油对人体具有不良影响。精炼菜油或由低硫苷和“双低”油菜品种的油菜籽加工的菜油硫化物含量低,对人体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菜油品质,一方面要推广低芥酸低硫苷和低亚麻酸含量品种,另一方面要实行理化精炼加工。
  菜油除食用外,在工业上还有哪些用途?
  菜油除食用外,在工业上还有着广泛的用途(见图23)。随着石油产品的短缺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过剩,菜油的工业利用更加受到重视。过去工业上利用菜油,主要是依据其高含芥酸这一特性,现在由于的长足进步,已可从遗传上操纵菜籽油的化学组成,使得菜籽油更加符合工业应用的需要,如正在种植的高月桂酸油菜就是为了获得高月桂酸菜油用于洗涤剂生产。
  菜油直接作为工业用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润滑油与脱模剂 菜油在高温下不易挥发,是良好的润滑油和脱模剂;而且芥酸含量越高,润滑性能越好,使用寿命愈长。原因是高芥酸油中含有链型聚甲烯,有显著的润滑特性。一般每1000万亩铸钢需1400吨高芥酸油
  ⑵淬火油 淬火油是使金属迅速散热而得到一定结构的加工方法。菜油宜作为金属热处理的淬火油和淬火油的添加剂,因为高芥酸菜油沸点、闪点高。热容量大,淬火冷却速度为160℃/秒,而矿物油仅为100℃/秒。
  ⑶燃料油 目前世界上能源短缺,利用菜油作燃料油已在很多国家进行了试验,如用菜油与矿物混合(50:50)作拖拉机燃料油,其功率不变,又无其他不良影响。但菜油作柴油机油在长期使用中,喷油器容易积碳,润滑油易被燃烧产物污染,引起零件损坏,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也很丰富,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
  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脾益。爱美人士不妨多摄入一些油菜,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油菜还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现,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的危险。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蛋白质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维生素0.5克,钙140毫克,磷30毫克,铁l.4毫克,维生素A 3.15毫克,B1 0.08毫克,B2 0.11毫克,维生素C 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萝卜素3.15毫克。
  油菜=有才
  (有才来源于的小品,例:“你太(有才)油菜了”。
  引申用法:油菜地——比如:博客上的文章被推荐到网站的油菜地。
  主料:油菜 大蒜
  调味料:食用油
  做法:
  1. 用大蒜爆锅,不用葱。食用油可多放,放少了菜太清淡。
  2. 油菜洗净整棵或简单分棵扔进锅,翻炒。
  3. 大蒜切片或者切成沫。七八瓣即可。放进锅里一起翻炒。
  4. 放盐,出锅。
  注意:翻炒时间不宜过长,你观察油菜一变色就行了,另外由于油菜不吃盐,盐可以多放一点。
  用料:油菜(青菜)500克,香菇10朵,高汤半碗,水淀粉、盐、糖、味精各适量。
  制法:
  1.青菜洗净切段,香菇浸软去蒂一切为二。
  2.炒锅入油先放入香菇炒香,再放入青菜、盐、糖、味精,加入高汤加盖焖2分钟,淋水淀粉勾芡装盘。
  功效:降脂,抗衰,补血,通便。
  配 料: 嫩油菜500克、芝麻酱、面酱各少许、酱油、醋、各适量。
  操 作:
  1.将嫩油菜摘去根,洗净,顶刀切成1寸长段。再竖切一、二刀,用凉开水洗净,控去水分,放入汤盘。
  2.将芝麻酱、面酱倒在碗中,搅拌均匀,浇在油菜上。再把酱油、醋、香油浇上即成。
  营养价值: 油菜 - 青菜虽然很普通,可是营养价值却不凡,新鲜绿色蔬菜中的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的量相对较高。
  材料:油菜200克,鸡脯50克
  调味品:料酒25克,蛋清半个,淀料3克,精盐2.5 克,味精1.5克。
  做法:先把油菜洗净,切成段;把鸡脯肉切成薄片,用蛋清、料酒、淀料、少许盐拌好。油锅熬热,将鸡片倒入旺火急炒至近熟时,取出待用。再把油锅熬热加盐,煸油菜,最后将鸡肉和余下的作料一起倒入,快速拌匀即成。
  效用:适用体型肥胖者及高血压、、脑血管病、骨质软化等患者食用。
  小油菜500克,海米40克,盐、、淀粉、鸡粉适量。
  1.海米洗净后用温水炮软。
  2.锅中适量放油,烧热,放入油菜和海米煸炒一下,再加水、鸡粉、盐、胡椒粉烧开。
  3.油菜烧透后,捞出放在盘中,海米放在油菜上。
  4.锅中水再烧开,加入淀粉和少量水调好的汁,淋在海米和油菜上即可。
  提醒: 此菜做法简单,色泽清新。如果有,可以用它来炒油菜,但别放太多,以免感觉油腻。油菜如果太大,可以用刀从根部中间破开。
  原料:小油菜500克,豆瓣酱15克,糖25克,醋20克,酱油10克,葱、姜、蒜共50克,盐、鸡粉、淀粉适量。
  制作: 1.油菜切成3-4公分段,葱姜蒜切末。
  2.糖、醋、酱油、鸡粉、盐、淀粉兑成汁待用。
  3.锅中放油烧热,油菜下锅,稍炒,倒在盘中待用。
  4.锅中放油烧热,把豆瓣酱与葱姜蒜一同下锅煸炒,待出后,加入刚才兑好的汁炒熟,油菜下锅炒匀即可。[1]
  种植等级:4 级 成熟时间:17 小时 再次成熟:0 小时 预计产量:23 个 最高产量:28 个 果实售价:24 金币/个
  发芽需时:4 小时 小叶子需时:4 小时 大叶子需时:5 小时 成熟需时:4 小时 总共需时:17 小时 收获
  作物类型:1 季 每季收获:29 经验 播种和翻土:5 经验 总计收获:34 经验 平均收获:2.00 经验/小时 预计
  种子数量:1 个 种子总价:194 金币 收入总计:552 金币 利润总计:358 金币 平均利润:21.06 金币/小时
  最小总收入:331 金币 最小利润:137 金币 最小平均利润:8.06 金币/小时
  最大总收入:672 ~ 690 金币 最大利润:478 ~ 496 金币 最大平均利润:28.12 ~ 29.18 金币/小时
  1.用油菜煮汁食 或捣烂绞汁温服一小杯 (约三十毫升) 一日三次 疗程三天; 并用鲜油菜叶捣烂敷患处 一日更换三次 治痈疽 丹毒 乳痈 无名肿毒等症.
  2.生油菜子、炙甘草各15克 共捣为散 每次6克 用水一杯煎至五分 食前温服 治大肠风毒和下血不止.
  3.油菜子研细末 调香油敷患处 或用油菜叶捣汁涂擦 治小儿丹毒.
  4.油菜叶搓烂擦患处 治荨麻疹、带状疱疹.
  5.油菜子炒香 加肉桂各等分 共研细末 用醋煮面粉 糊为丸如龙眼核大 每次服一二丸 一日两次 用温黄酒送服 治产后恶露不下 血气刺痛.
  6.生油菜30克饮服 若加生香葱同服更佳 治小儿蛔虫肠梗阻.——责任编辑:钱峻——信息来源:百度
——信息所属: 六盘水 六枝特区 落别布依族彝族乡
CopyRight 2008 www. All Rights Reserved.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贵州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联系电话:(5 E-mail: 建议使用 IE 6.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最佳显示800*600 黔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细胞毒素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