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县人民政府网化子坪镇高考成绩最高者

历史上的今天
化子坪镇天气预报10/10 01:45更新 数据合作:
间歇性多云
能见度:6公里
紫外线:最弱
降水量:0.0毫米
化子坪镇天气预报一周
化子坪镇今日天气星期一3℃~16℃晴间多云南风
化子坪镇明日天气星期二6℃~17℃多云东南偏东风
化子坪镇后天天气星期三5℃~14℃多云转晴南风
化子坪镇13日天气星期四6℃~16℃晴间多云东南偏南风
化子坪镇14日天气星期五10℃~14℃多云转阴东南偏南风
化子坪镇15日天气星期六11℃~16℃多云转阴南风
化子坪镇16日天气星期日6℃~17℃多云转阴西风
今日白天天气晴间多云
今日晚上天气多云转阴到多云间晴
今日白天风向风力南风
今日晚上风向风力东南偏南风
日出日落上午6:47
~ 下午6:13
气压102kPa
24小时天气预报
今天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化子坪镇未来一周天气气温走势图
较适宜晨练,某些气象条件会对晨练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夹衣或西服套装加薄羊毛衫
紫外线指数
属弱紫外线辐射天气,无需特别防护。若长期在户外,建议涂擦SPF在8-12之间的防晒护肤品。
较易发生感冒,体质较弱的朋友请注意适当防护。
降水概率很低,因此您在出门的时候无须带雨伞。
空气污染指数
对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无明显影响,易感人群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时间。
较适宜洗车,未来一天无雨,风力较小,较适合擦洗汽车。
较适宜在户内低强度运动,户外运动需防晒避风。
气象要素对晾晒有影响,不太适宜晾晒。若非晾晒不可,请尽量选择通风的地点。
舒适度指数
白天不太热也不太冷,风力不大,会感到比较清爽和舒适。
较适合垂钓,气象条件对垂钓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虽然会多云或有风,但仍是出行游玩的好时机,较适宜旅游。
温度不高,其他各项气象条件适宜,中暑机率极低。
空调开启指数
您将感到很舒适,一般不需要开启空调。
长期在户外,建议涂擦SPF在8-12之间的防晒护肤品。
天气条件不适宜逛街,应尽量避免外出逛街。
较适宜划船,有些气象因素对划船会产生些影响,但影响不大。
交通气象条件良好,车辆可以正常行驶。
路面比较干燥,路况较好。
各项气象条件都适宜美发,这为您的头发创造一个健康、洁净的生长环境。
夜生活指数
虽然有风或有雨雪天气出现,但只要提前有所准备,您仍然可以享受夜生活的乐趣。
天气比较凉爽,建议饮用常温啤酒,并少量饮用为好。
放风筝指数
气象条件不适宜放风筝。
皮肤易缺水,用保湿型霜类化妆品,使用润唇膏。
温度未达到风寒所需的低温,稍作防寒准备即可。
天气阴沉或有雾,会感觉莫名的压抑,情绪低落。
天气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你仍然可以有一个愉快的约会。
陕西各地区天气预报(含乡镇)
安塞周边地区今日天气预报
今日化子坪镇天气概述
陕西化子坪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今天白天天气晴间多云,晚间多云转阴到多云间晴,最高温度16,最低温度3。 结合气压湿度等因素,今日体感最高温度为16,最低为3。明天体感最高温度为17,最低为6。 陕西化子坪镇今日日出时间上午6:47 ,日落时间下午6:13
化子坪镇天气分享给好友:点此复制
安塞生活网站
全国各省天气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村民委员会-1024商务网
您好, 欢迎来到1024商务网 & [请]& [免费]
当前位置:
> 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村民委员会
单位二维码
最新供应产品
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村民委员会
浏览次数: 1033
实名认证:未认证
信息来源:不详
单位基本信息:
主营项目:村民自治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未填
法人代表:
单位注册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
单位注册时间:不详
立即分享此信息有机会获得本网赠送的神秘礼物哦!
联系人:负责人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
邮编:717407 &&
商务指数:4119
最新发布产品:
暂未发布产品信息!
单位介绍:
安塞县化子坪镇曹渠村民委员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网友印象:
本单位刚刚开通了商铺,欢迎大家访问留言哦!
友好提示:
1、该单位可能发布了其他信息,如产品、新闻、招聘等,您可以进入他的网站查看详细,
2、如果您要对该单位留言或对以上资料有异议,可直接留言
本站信息由会员自主添加,如信息涉及隐私等,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 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安塞地情网 >>
&您现在的位置:&
栏 目 导 航
地情资料库查询
站 内 搜 索
友 情 链 接
  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市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东经108°5'44"至109°26'18",北纬36°30'45"至37°19'3",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境南北直线距离92公里,东西直线距离36公里,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占延安市总面积的8.04%,其中耕地106.4万亩,95%属于山地。全县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委会,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9万人。人口密度为55人/平方公里。
  安塞县境内外交通便捷,砂石路通村,黑色路通乡,包茂高速穿境而过,省道303、206贯通全县,距离延安市区20分钟路程,到省府西安也只需4小时。
  安塞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一块充满活力的的开发热土,衷心欢迎一切有发展意愿的企业家到安塞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县境内发现有仰韶文化遗址12处,楼坪乡楼坪村对面山、楼坪乡小南沟、王家湾乡阳克郎湾、真武洞镇熟地沟等处特征尤为明显。龙山文化遗址多达160余处,仅郝家坪乡普查出的文物点达22处。沿河湾镇方家河村等地发现细石器时代的刮削器、砍砸器石刀、石斧及陶器等器物很多,证明了远在万年之前,境内便有先民在此生活和生产。
  进入奴隶社会后,陕北曾是雍州之一部,安塞当属雍州之地,少数民族猃犹在此生活。
  商朝建立后,安塞为少数民族鬼方之地,居住着羌族等游牧民族,系商朝的势力范围。
  约在公元前1227年周武王联合诸侯国灭商建周,本县遂为周朝势力范围。境内猃犹、大戎等少数民族在活动。
  春秋时期,本县属晋国版图,为少数民族白翟(音狄)所居。
  公元前367年韩、赵、魏三国分晋,本地属魏国。至公元前328年,魏国之河西领地尽被秦国统治,安塞境内属秦国之上郡。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称帝统一六国,划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地属上郡(榆林鱼河堡为郡治所)的高奴县。《元和郡县志》云:~上及甘泉、临镇、安塞皆高奴地。《安塞县志》载:高奴故城在今坪桥乡,倚山为城。《延安府志》、《读史方与》均说,高奴县城在安塞境内。西汉王朝建立后,复设高奴县。安塞县境内为项羽所立秦降将翟王董翳辖地,史称“王上郡,都高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定翟国,董翳以国降,本县遂纳入汉朝版图。
  西汉后期,王莽新朝,改高奴称利平县。北方草原民族匈奴强盛,南下陕北,安塞遂为匈奴牧马之地。
  灵帝中平六年(189),延安境内被匈奴占踞,群雄割据,郡县遂废,安塞境内遂为匈奴领地。
  三国时,本县为少数民族林胡族所居。至西晋后,南匈奴南下,势力日盛,皇室失控,安塞仍为匈奴境域。公元407年,后秦属将、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反秦自立“大夏国”,本县遂为夏国之域。
  北魏灭夏国,于太延五年(436)统一了北方,置州设郡。本县境内,于真君十年(449)置广洛县;十一年(450)置金明郡,其境与汉高奴县大致相同,即今延安市北和安塞县境。另有因城县(470年前后置),其境在安塞县西南和甘泉县西北部。另有永丰、启宁二县,为北魏金明郡的属县(《魏书》l06年《地形志》),到北周撤销。隋仁寿元年(601),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名讳,改广洛为金明县。又于大业三年(607),撤州制,置上郡和延安郡,辖金明县,即前朝之广洛县。大业十三年(617),撤金明县治,并入肤施县。
  唐武德二年(619)从肤施县析出,复置金明县。唐初,在安塞境内还建立过全义、崇德、永安、定义和新昌县。前四县后并入金明县(《新唐书》、《地理志》),其故城在现沿河湾镇的碟子沟。
  唐贞观十年(636),置罢交县,取城北罢交谷(现化子坪镇城峁村)为名。天宝元年(742),更名延昌县(有史记载在金明县北130里,其县城疑在今化子坪镇的城峁村,残址尚存)。熙宁五年(1072)废金明县,疆域并入肤施县,割西南部为敷政县。
  宋时与西夏在长城一带对峙,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为行政建置),属绥德军辖。
  宋淳v壬子年(1252),撤堡立县,安塞县始设,治城在今碟子沟。公元l268年,省敷政县入安塞县,属延安路辖。
  公元l369,明王朝朱元璋攻占延安,改延安路为延安府,安塞是其所辖十一县之一。明成化九年(1473)设榆林堡,下辖东、西、中三道,本县属西路靖边道辖。后又废堡、道建置,设府、州,安塞属延安府辖。
  清沿明建制,延安府仍辖三县,安塞为其一县。
  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设道。安塞属榆林道,道治所在榆林。时不久,废道,本县归陕西省直辖。
  公元l919年,洪水毁坏碟子沟县城,县治所迁至黄崖根村对面的新乐寨。
  1934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安塞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在本县南部洛河川的安家坪(现属甘泉县辖)成立。1935年6月,安塞县的北部地区与安定县南区,在安塞县北部的白庙岔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子长县。
  1935年5月16日至22日,刘志丹率领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在本县游击队和赤卫军的配合下,先后和平解放了高桥寨,歼灭了新乐寨、李家塌寨子上的国民党民团,铲除了国民党县政府。至此,安塞全境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安塞的统治。
  1937年9月12日,按照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将安塞县和安定县区域按国民党时代县界区划,从此安塞县南北合并。
  1958年12月,根据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和中共延安地委关于合并县的决定,撤销了安塞县建置。将安塞县北部的王家湾、坪桥、肖官驿、真武洞、谭家营、化子坪、镰刀湾等人民公社划归子长县辖,其余皆归延安县辖。1961年9月,恢复了安塞县建置。1968年9月10日,“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安塞县人民委员会”。1980年12月,改称“安塞县人民政府”,至今称谓未变。
  1942年前,共产党建立的县级政权均无固定住址。l938年由李家塌迁徐家沟。1942年由徐家沟迁至真武洞,至此县城再未变动。 &
  1934年7月,安塞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属陕甘宁边临时政府革命委员会领导。1935年6月,安塞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安塞县苏维埃政府。同年11月,改属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1935年6月子长县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属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1937年9月,安塞县南北合并后,成立了安塞县政府。l937年9月至1942年12月,安塞县政府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942年12月至l949年2月,改属延属分区专员督察公置领导。1950年2月1 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5月1日,陕北行署撤消,成立了延安专署,安塞归延安专署领导。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安塞属延安市领导。
  地质:安塞县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鄂尔多斯地台亦称陕北构造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地台区。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中生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其上为沉积深厚的中生代陆相碎屑物。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使盆地全面的抬升,地层未受到明显的断裂和褶皱构造的影响,地层均显水平状或微倾斜,岩层稳定。到了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运动在陕北盆地表现明显,使之再次抬升,三趾马红土部分地受到侵蚀剥蚀。
  境内未有中生代以前的老岩出露,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系。出露基岩地层有侏罗纪青灰色砂岩,白垩纪的紫红色厚层粗砂岩(下白垩纪)和薄层细砂岩(上白垩纪)。侏罗纪砂岩见于王窑、招安、砖窑湾一带。该砂岩中夹薄层页岩和泥岩,岩层倾向北面,倾角l至2度,均出露在河道与沟道的谷底与谷坡。白垩纪地层形状与侏罗纪相似。唯其结构较松散,极易受风化,成为松散物质,易受流水侵蚀,成为粗砂的主要来源地层之一。
  地貌:安塞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全县有4条大川道,1公里以上的沟道1802条。其中积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沟5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沟ll条;10至50平方公里的沟69条;l至10平方公里的支沟439条;沟长1至2公里的支毛沟l278条。沟壑密度为4.7万条/平方公里。有大小峁3169个,平均海拔l371.9米,最高海拔为1731.1米(镰刀湾乡高峁山),最低海拔为l012米(沿河湾镇罗家沟)。本县由南向北组成梁、峁、塌、湾、坪、川等复杂地貌。地势除王家湾乡南高北低外,其它地区多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郝家坪、谭家营、招安、西河口等乡镇以东为丘陵沟壑区,约占总面积的40%,相对高度l50米,其余地区属梁峁沟壑地形。地貌特点是山高、坡陡、沟深,相对高度约200米至300米。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鸦行山、白猪山、天泽山、玉皇庙岭、神岭山等。
  境内有黄土梁涧、黄土峁梁状丘陵、黄土梁峁状丘陵和沟谷阶地四种地貌类型。杏子河以北多为地形破碎的峁状丘陵,只有王家湾乡大理河流域的小块地区为梁涧地带,坪桥白庙岔一带有较平缓的梁峁状丘陵。杏子河以南多为梁峁状丘陵,但王窑水库以上局部地区为峁状丘陵。河流阶地主要分布在延河及杏子河、西川河两岸,为基座阶地,河床较为稳定。一般有三级阶地,其中一、二级阶地为良好的川、台地。
  水文:本县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王家湾乡属大理河水系,坪桥镇东4个村委会和王家湾杨嘴村委会属清涧河水系,其余均为延河水系。其中延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9.8%;大理河、清涧河分别占5.7%和4.5%。水资源总量为15572万立方米,地表径流量11781万立方米,过境客水量3791万立方米。
  可供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属前第四系含水岩系,一般贮存在地表30米左右的风化带内。风化带以下的裂隙潜水和承压水一般水质不好或贮量太少。地下水年补给量为4.711万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昼夜出水59.26吨。浅层裂隙泉水分布广泛,共有泉1010多处,年总出水量为154万吨,昼夜出水3至5吨。最大出水量117.6吨(沿河湾侯家沟村园子沟),最少0.6吨,基本能满足人畜饮水。
  气候: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大陆度为64.6,年湿润度0.53,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春季气候回升较快,变化大,多风沙,有霜冻,雨量少,有春旱;夏季温暖,有伏旱、暴雨、冻雹和阵性大风出现;秋季温凉,气温下降快而有霜冻;冬季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无霜期157天。按张宝业姆旨痉郑咀畛174&天,降水量13.70毫米,占年均降水量3%;春季71天,降水量74.9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5%;秋季66天,降水量134.3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26%;夏季最短54天,降水量282.4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56%。但当地习惯将3至5月称为春季,6至8月称为夏季,9至11月称为秋季,12至2月称为冬季。
全县土地总面积亩:①农用地亩。其中:耕地亩,园地亩,林地亩,牧草地亩,其它农用地19762.4亩;②建设用地91168.4亩。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72815.5亩,交通用地11222.3亩,水利设施用地7130.6亩;③未利用地49238.9亩。其中:未利用土地8233.0亩,其它土地41005.9亩。
全县有7个土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71个土种。主要土类黄土性土,包括黄绵土、绵沙土、灰绵土3个亚类。面积达391万多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8.36%,是本县主要耕作土壤。
安塞县北部的化子坪、坪桥、镰刀湾、王家湾4乡(镇)为梁峁状丘陵沟壑区,接近毛乌素沙漠边缘,受西北风影响,主要分布绵沙土、轻黑垆土;中部的谭家营、真武洞、沿河湾、招安、王窑5乡(镇)为峁梁丘陵,主要是黄土性土、普通黑垆土;南部的西河口、砖窑湾、高桥、楼坪4乡(镇)为黄土梁状丘陵,土壤为灰褐土、黄绵土、灰绵土。河谷地带土壤类型有黄土性土、淤土、少量潮土、锈黑垆土等。
安塞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07年9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4亿元(按新口径计算),财政总收入13.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5亿元。预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56.2亿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
以棚栽、林果、草畜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建成了高标准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大棚累计发展到3.66万棚(其中弓棚1万棚),苹果面积达到16万亩;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舍饲标准化养殖转变。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3.0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1.56万亩),兑现国家补助4.72亿元。五年新修基本农田14万亩,建成沼气池5050座。以白于山区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实施扶贫重点村112个,异地搬迁1093户、5285人。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十办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以石油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顺利完成了石油开采秩序整顿和石油企业上划重组工作,积极协调资源,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石油工业在体制转换、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发展。2006年生产原油58.8万吨。全县财政收入的94%来自于石油工业,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撑全局的作用更加凸显。
  城镇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开发建设了城北区,完成了县城一道街、步行街、环城路改造和县城“五渠六巷”硬化亮化工程,启动了城西区休闲公园和环城山体公园建设工程,城镇化率达到32%。天然气输配工程、县城供水工程、屠宰场迁建工程建成投用,县城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力度,五年新增住房面积23.33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26平方米。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延靖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南北,建成了坪王、枣贾、楼下等5条三级油路,实施了通村油路工程。五年累计新增油路385公里,四级以上砂砾石公路466公里。安塞县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农村供水、供电、通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面推行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建立完善了会计集中结算、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国有资产管理等制度,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顺利完成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了县级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安塞县紧紧抓住作为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这一重要机遇。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思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变压力为动力,大力开展工业突破年、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年、载体建设年“四个年”活动,狠抓落实,锐意进取,攻克时艰,努力在新形势下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
  集中精力开展“工业突破年”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为彻底破解经济结构单一这一发展难题。今年,安塞县启动建设了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一期启动1.2平方公里。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招商的原则下,工业园利用所在地在石油资源、交通运输及地区辐射上的优势,重点发展了石油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生物医药、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目前,一期已经有七个重点项目进驻园区,包括延长石油装备制造项目、陕西声威集团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陕西益佳尔生物制药项目、寿光――安塞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项目、张家港纸箱包装和配电柜等项目、LNG天然气液化项目以及油井清洁酶项目,总23.3亿元。这些项目预计在2010年10月底全部竣工投产,年销售可达40亿元以上,利税6亿元左右。另外,总投资18亿元的天津无缝钢管石油管材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江苏格林保尔6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也已形成投资意向,有望落户工业园区。
  该县还积极做好入驻企业的服务协调工作,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需求,真正做到“尊商、亲商、安商、扶商”。高度关注杏子川采油厂运行状况,协调好企业生产计划的落实。1―11月份,杏子川采油厂共打新井380口,完成旧井改造146口,生产原油59.5万吨,占年计划任务66万吨的90.2%。
  抢抓机遇开展“项目推进年”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该县强化项目生成,项目推进,项目保障。进一步创新重点项目管理机制,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力争通过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该县根据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群众急盼解决的热难点问题,确定启动实施新建重点项目20个,续建项目12个,中小项目10个,总投资17.37亿元,涉及农业基础,工业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以及民生等各方面。是历年来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目前20个新建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建设。
  狠抓计划质量,再细量化目标。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全县重点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计划,进一步提升对全县项目推进工作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细化重点项目月度计划和重大前期项目季度目标,为年终考核提供准确的量化指标。该县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及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会议,通过层层发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单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比、学、赶、帮”的工作氛围。
  狠抓协调服务,再促推进速度。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鼓励工作人员深入到项目推进过程中去,充分了解项目困难,做好上下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完善县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加大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力度。
  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督查制度、细化督查内容。充分发挥县内各方力量的作用,鼓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县内各界人士到重点项目现场开展调研、视察、评议和督查活动,促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年度考核工作。对重点项目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问题严重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迎难而上开展“招商引资年”
  2009年,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考评激励办法》,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1―11月份,全县累计推出招商引资项目110多个,签定招商引资项目50个,引资额达57.7亿元。 其中合同项目34个,引资额达23.7亿元,协议项目16个,引资额达34亿元。
  狠抓会展招商。在今年第十三届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上,该县先后推出涉及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开发、开发、地产开发、商贸流通、市场配套等领域招商项目34个,总投资额达55.2亿元,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与引资额均为38.5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6个,总投资额为10.65亿元。签定协议项目6个,总投资额为27.93亿元。
  深入开展扣门招商。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多次到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水利部、科技部以及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得到了中、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主动赴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对接、争取、推荐项目,先后与天津无缝钢管厂、尚德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洽谈,并达成了投资意向,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走出去”的目标。
  大力推行以亲招商。充分利用在该县挂职的孙吉海、陆崇珉两位副县长在山东、江苏的人缘、地缘关系,先后10多次邀请张家港、寿光等市的相关部门、企业来安塞考察、洽谈,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请进来”战略。
  突出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县企业的主动性,积极与大企业、大公司缔结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西洽会上,先后有安塞中远油田服务工程公司和安塞众鑫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与太平洋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杏子川采油厂、安塞县蔬菜经销公司和安塞增盛房地产公司参加了国际融资租赁促进西部发展,安塞圣源特色农业开发公司与陕西科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达成了总投资为3500万元的特色农业开发协议。
  坚持服务安商。该县进一步完善项目帮办服务制度,全力推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帮办服务,增强“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严格规范帮办服务工作。对2009年即将开工、竣工的项目进行逐一梳理,实现每个项目都有帮办领导、每项工作都有责任人,负责项目开工建设、手续协调解决等服务工作,让客商来得舒心,投得放心,生活舒心,创业安心。
  高点定位开展“载体建设年”
  该县把载体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来抓,确立大环境理念,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加快道路、供电、供气、给排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推进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水利部支持建设的四大水利水保项目进展顺利,6.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全县基本实现了饮水安全目标;雨水集蓄利用果蔬灌溉工程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实施山地苹果灌溉面积2650亩,山地大棚蔬菜灌溉150棚。完成了原中央军委二局旧址恢复工程;总投资9896万元的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已完成地下一层建设任务,计划2010年投用。投资10429万元,完成了镰王、碟枣2条、34公里三级油路改造工程,16条、84.4公里四级油路和24条、150.9公里四级砂砾石路建设工程。幼儿园迁建工程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安装;1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全部开工建设,拐峁区路网配套工程全面完成。
  加快民生类项目建设。体育场改造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延河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完成了地质勘测、初步设计、防洪评价、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和场地“三通一平”。中心街拆迁安居工程2号楼主体已封顶,1号楼已完成主体3层施工任务。城南区开发土地征用收储和路网设计等前期工作全部就绪。河堤建设工程已完工。投资1.4亿元启动实施了城乡电网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36个村、1836户农村电气化改造任务;110KV输变电工程、县城电网和10KV配网改造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已完成投资4400多万元。砖窑湾、化子坪两个敬老院已建成投入使用。粮贸大厦已完成了拆迁任务,县城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正在设计规划。快速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和项目承载能力。
安塞地情网首页尾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 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承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子坪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