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p三条纬线上的地点,护国运动发动的地点一周的时间是什么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分析:(1)根据数轴表示出MP和MN的长度,再根据等量关系可得x+1=3×3,再解即可;(2)①首先表示出当t=1时,M表示的数是-3,N表示的数是3,P表示的数是12,再表示PN-MN可得答案;当t=2时,M表示的数是-5,N表示的数是4,P表示的数是16,再表示PN-MN可得答案;②根据题意表示出PN=8+4t-(2+t)=6+3t,MN=|1+2t|+2+t=3+3t,然后再表示出PN-MN可得答案.
解答:解:(1)∵MP=3MN,∴x+1=3×3,解得:x=8;(2)①当t=1时,M表示的数是-3,N表示的数是3,P表示的数是12,PN-MN=(12-3)-(3+3)=9-6=3;当t=2时,M表示的数是-5,N表示的数是4,P表示的数是16,PN-MN=12-9=3;故答案为:3;3.②PN-MN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运动时间为t(t>0)秒,∴PN=8+4t-(2+t)=6+3t,MN=|1+2t|+2+t=3+3t,∴PN-MN=6+3t-(3+3t)=6-3=3,∴PN-MN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数学
科目:初中数学
计算:(π-3.14)0-2-1-(-1)2015.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所示,BD是∠ABC的平分线,点P在射线BD上,PM⊥AD于M,PN⊥CD于N,PM=PN,求证:AB=CB.
科目:初中数学
先化简,再求值:2-4x-1÷(x+1-),其中x满足方程:3x2-8x+4=0.
科目:初中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2<x<5B、2.5<x<4.5C、1<x<6D、3<x<5
科目:初中数学
化简求值:(1)已知x+=3,则x2+2=(2)若=,求2+y2xy的值.
科目:初中数学
若n是正整数,则[1-(-1)n]n的值一定是(  )
A、零B、偶数C、奇数D、是零或奇数
科目:初中数学
如果x=是关于x的方程2x+m=2的解,那么m的值是(  )
A、1B、C、-1D、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夜晚&&白天&&短&&&&&&
(2)清晨&&&&&&
(3)M& P& N
试题分析:(1)根据图中昼夜阴影示意图,A运动到B的过程中处于阴影,所以处于夜晚,从B运动到C过程中处于白天,根据图中弧线长度。夜弧长度短于昼弧长度,所以夜晚比白天短。(2)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B点此刻正处于晨线上,所以B点时刻是清晨。(3)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白天比夜晚长,赤道上白天和夜晚一样长,所以白天比夜晚长的是M,白天比夜晚短的是P,白天和夜晚一样长的是N。
考点:地球自转的方向;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大,地球运动是中学地理较难理解的内容,平时学习过程可以加大此类试题的训练力度,加强理解。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地理
读“北半球夏至日地球日照图”,完成下列问题.(1)A地的经纬度是,;D地的经纬度是,.ABCD四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2)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3)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运动产生的,C地此时正处于(昼、夜)、半球.此图中,CD两地白昼较长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地球运动有关.图示C地在季节上属于季.(4)从纬度位置判断,ABC三地可作为我国北极科考队建考察站的是地区,图中所示时间(适合/不适合)在该地科学考察,下图所示的这一天,该考察站的白昼时间是小时.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自转的证明
  古时候的人每天看见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这么一个圆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围不停地转动着。因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主张:“天动地静”的“地心说”,认为天体永远围绕地球这一宇宙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直到16世纪,波兰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动说”,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东出西没,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地球自转时,任何时候只有一半面对太阳。面对太阳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自转,令另一面朝向太阳,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变成白天。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所以大部分地区,从黑夜变成白昼,再从白昼变成黑夜需要24小时。
  据说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让一物体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响,落下的方向应该是垂直的。但是当地球自转时,塔顶绕行的圆弧比较大,而塔基绕行的圆弧比较小。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里塔顶走的路程较远,而塔基的路程较短,所以就转动得较慢。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从转动得比较快的塔顶落下来时,仍然保持着随塔顶转动时的速度,因此,与转动得比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时间里它向东面就要走得远一点,所以物体并不是从塔顶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东一点的地方,如下图所示。从很深的枯井口丢下的物体,也能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高斯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他在美国塔里马拉克的矿井中释放物体,下落5000英尺(合为1524米),向东偏大约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也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有名的傅科摆试验。他在巴黎万神庙的圆形屋顶的长平架上,用一根长度为67米的金属丝,悬挂着一个质量为28千克的铁球做成一个摆子。在重力和铁丝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动。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这就是简单的单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使摆的摆动平面作顺时针偏转。但是这个转动很缓慢。为了观测这一效果,必须使摆做长时间摆动。这就要求其悬挂点几乎没有摩擦,摆锤也必须很重以便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又因为按单摆的规律要求摆的摆动偏角应很小,为了便于观测,所以摆的悬线就必须很长。
  证明地球自转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地球形状,知道地球是南北两极有些扁平,而赤道则稍许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
北极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经度0°
(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假如地球自转时,地轴不倾斜,而是同公转轨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区还会出现季节变化吗?为什么?
科目:初中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自转的证明
  古时候的人每天看见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这么一个圆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围不停地转动着。因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主张:“天动地静”的“地心说”,认为天体永远围绕地球这一宇宙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直到16世纪,波兰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动说”,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东出西没,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地球自转时,任何时候只有一半面对太阳。面对太阳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自转,令另一面朝向太阳,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变成白天。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所以大部分地区,从黑夜变成白昼,再从白昼变成黑夜需要24小时。
  据说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让一物体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响,落下的方向应该是垂直的。但是当地球自转时,塔顶绕行的圆弧比较大,而塔基绕行的圆弧比较小。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里塔顶走的路程较远,而塔基的路程较短,所以就转动得较慢。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从转动得比较快的塔顶落下来时,仍然保持着随塔顶转动时的速度,因此,与转动得比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时间里它向东面就要走得远一点,所以物体并不是从塔顶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东一点的地方,如下图所示。从很深的枯井口丢下的物体,也能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高斯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他在美国塔里马拉克的矿井中释放物体,下落5000英尺(合为1524米),向东偏大约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也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有名的傅科摆试验。他在巴黎万神庙的圆形屋顶的长平架上,用一根长度为67米的金属丝,悬挂着一个质量为28千克的铁球做成一个摆子。在重力和铁丝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动。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这就是简单的单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使摆的摆动平面作顺时针偏转。但是这个转动很缓慢。为了观测这一效果,必须使摆做长时间摆动。这就要求其悬挂点几乎没有摩擦,摆锤也必须很重以便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又因为按单摆的规律要求摆的摆动偏角应很小,为了便于观测,所以摆的悬线就必须很长。
  证明地球自转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地球形状,知道地球是南北两极有些扁平,而赤道则稍许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
北极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经度0°
(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假如地球自转时,地轴不倾斜,而是同公转轨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区还会出现季节变化吗?为什么?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北半球水平运动会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什么是水平运动?赤道上水平运动无偏向是沿着纬线运动吗
会影响,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转;南半球反之.地转偏向力在极地处最明显,在赤道完全消失. 水平运动(horizontal movement)是指沿着地球球面切线方向发生的地壳运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一地理运动的地球习题.doc6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高一地理运动的地球习题.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球运动练习题 山西省祁县中学 陶泽供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轴心及轨道
1 轨道为赤道
2 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
1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1 恒星日,自转分4秒,是真正周期
2 太阳日,自转3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1 恒星年,公转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
2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1 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 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1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2 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
3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
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0.09.08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视运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10.09.08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视运动》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5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