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料华容道故事的故事简介

您的位置: &
罗贯中的个人事迹 正文
罗贯中的个人事迹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四大名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事迹
四大名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事迹
《三国演义》:罗贯中
关羽DD忠、义、勇、刚毅。
忠: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义:华容道义释曹操
勇: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
刚毅:刮骨疗毒
张飞DD勇猛、鲁莽、忠诚、义气、好酒、豪爽、暴躁。
怒气鞭打督邮、意气欲杀董卓、虎牢关挑吕布、长坂拒曹操、葭萌战马超。
诸葛亮DD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谋过人,是智慧的化身。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祭东风、智料华容道、三气周瑜、巧摆八卦阵、空城计、制作木牛流马。
《水浒传》:施耐庵
鲁智深DD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豁达明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浙江坐化。
林冲DD先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后来果断勇敢、不卑不亢、武艺超群。
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
武松DD一身虎胆,武艺高强,疾恶如仇,行侠仗义。
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夜捉吴淞岭、武松醉打蒋门神、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
《西游记》:吴承恩
唐玄奘DD取经队伍的领导人,他身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对取经事业的虔诚心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不放弃,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食色名利诱惑,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献身精神。
孙悟空DD勇敢乐观,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熄灭火焰山等。
猪八戒DD性情憨直、资质愚钝、好懒馋滑;常怀退缩之心,又专能奉承谄媚。
沙和尚DD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沉默少言,不发牢骚,服从安排,听命师尊长兄,不计名利,美色不能动其心,妖魔也未能乱其志。
《红楼梦》:曹雪芹
贾宝玉DD追求平等自由,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封建制度。 林黛玉DD她貌美多才,多愁善感。她天真纯洁,热烈执着,渴望美好的爱情,追求光明理想,具有叛逆性格,是贾宝玉艰难的人生途中至死不渝的红颜知己。
黛玉葬花篇二: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1. 炎帝――华夏之祖。
2. 黄帝――华夏之祖、人文初祖。
3. 禹――治理黄河、建立夏朝、废除禅让制。
4. 启――建立世袭制。
5. 桀――因残暴被商汤灭亡。
6. 汤――建立商朝。
7. 盘庚――迁都至殷。
8. 纣――因残暴被周武王灭亡。
9. 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10. 姜尚――辅佐周武王建立西周。
11.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民被戎族灭亡。
12. 周平王――迁都之洛,东周开始。
13. 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14. 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
15. 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称霸。
16. 楚庄王――问鼎中原称霸。
17. 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立儒家,提出“仁”、“为政以德”。言论收录在弟子编著的《论语》中。从汉武帝时起,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学说。教育方面,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18. 老子――大思想家,创立道家。言论收录在弟子编著的《道德经》中。
19. 孙武――兵家创始人,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
20. 墨子――墨家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
21.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提出“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可持续发展。
22.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提出“无为而治”。
23. 韩非――法家创始人,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24.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著《离骚》,端午节为纪念他。
25.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建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6.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7. 商鞅――在秦孝公主持下进行变法: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8. 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创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为巩固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为统一岭南越族,修建灵渠。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他的统治,非常残暴。
29. 李斯――为加强思想控制,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
30. 蒙恬――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31. 汉高祖――灭亡秦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约法三章,取信于民。
32.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西汉达到鼎盛时期。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
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和削减侯国;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文化教育上,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司马迁编著纪传体史书《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33. 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削弱和削减侯国。
34.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5. 张骞――受汉武帝派遣,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36. 司马迁――编著纪传体史书《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37. 蔡伦――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8.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医圣”,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39. 张陵――东汉末年创立道教,主张炼制丹药,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
40.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奠定统一
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打败,奠定三足鼎立的基础。
41.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宋四家、赵孟\、董其昌。
42. 顾恺之――东晋画家,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3.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改革家,迁都洛阳,其改革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4.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采用分科考试方法录用官员。
45.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在江都被杀。
46. 李春――隋朝工匠,主持设计修建的赵州桥(河北)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
的石拱桥。历史名桥:河北赵州桥、四川的泸定桥、北京的卢沟桥、湖北的贺胜桥、汀泗桥、武汉长江大桥。
47. 展子虔――隋朝画家,《游春图》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轴画。
48. 唐高祖――李渊,起兵山西太原,建立唐朝。
49.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统治史称“贞观之治”。善于纳谏,重用魏
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新疆。嫁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玄奘西游天竺。扩大国学,进士科第一称状元。
50. 魏征――唐太宗时著名谏臣,“以人为鉴”。
51. 文成公主――唐太宗时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52.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时娶文成公主。
53. 玄奘――唐太宗时西游天竺,游学那烂陀寺,归国后著《大唐西域记》。
54.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改国号为周。人称“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首开武举和殿试。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
55. 唐玄宗――统治前期史称“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将金城公主嫁
尺带珠丹。鉴真东渡日本。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促进了唐诗
56. 金城公主――唐玄宗时,嫁尺带珠丹。
57. 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娶金城公主,上书称唐蕃“和同为一家”。
58. 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到第六次才成功,不懈传播唐文化,设计唐
招提寺成为日本的艺术明珠。
59. 李白――“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60. 杜甫――“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61. 白居易――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等。
62. 颜真卿――唐朝书法家,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63. 柳公权――唐朝书法家,代表作《玄秘塔碑》。
64. 阎立本――唐朝画家,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65. 吴道子――唐朝画家,“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66.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67. 毕升――北宋发明家,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
传播。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68. 苏轼――北宋书法家、豪放派词人。
69. 黄庭坚――“宋四家”之一。
70. 米芾――“宋四家”之一。
71. 蔡襄――“宋四家”之一。
72.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著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到五代
73. 张择端――北宋画家,代表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
74.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和秦桧以“谋反”罪杀害岳飞。
75. 李清照――两宋之间婉约派词人。
76.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77. 成吉思汗――铁木真,“一代天骄”,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国。
78. 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灭南宋,杀文天祥。开凿会
通河和通惠河,开辟海运。任用马可波罗。建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79. 文天祥――抗元英雄。
80.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华,《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东方见闻。
81. 关汉卿――元朝剧作家,代表作《窦娥冤》。
82. 赵孟\――元朝书画家,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被誉为“神品”。
83. 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
中央的三司;废丞相、废中书省;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成为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规定,规定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
84.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增设东厂为特务机构。
派遣郑和下西洋。
85. 郑和――受明成祖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和海外的联系。
86. 戚继光――明朝中期抗倭名将,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后进入闽粤,荡平
87. 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编著《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著作。
88. 宋应星――明朝医科学家,编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
科全书”,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
89.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90.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91.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民间传说和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92. 董其昌――明朝书法家,人称“颜筋柳骨”。
93. 徐渭――明朝画家,善于泼墨,代表作《墨葡萄图》。
94.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洲。
95. 顺治帝――在位时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册封“达赖喇嘛”。
96. 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尼布楚条约》
以法律形式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以后历世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大兴文字狱。
97.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98.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达到顶峰。设立驻藏大臣,代
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大兴文字狱。
99. 乾隆帝――废除议政王会议。大兴文字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立
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100. 大小和卓――发动新疆回部叛乱,被乾隆帝平定。
101. 渥巴锡――率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妥善安置。 102. 曹雪芹――清朝小说家,著《红楼梦》达到古典文学的高峰。 103.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兰竹图》。 104. 林则徐――虎门销烟。
105.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收复新疆,建议设立新疆省。
106.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签署《马关条约》。 107.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108.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建议废除科举制。 109. 伊藤博文――发动甲午战争,签署《马关条约》。
110. 邓世昌――民族英雄,黄海大战指挥致远舰被击壮烈牺牲。中国历史上
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郑和、郑成功、康熙帝、渥巴锡、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黄继光、邱少云等。
111. 康有为――维新派代表,组织公车上书,发动戊戌变法。
112. 梁启超――维新派代表,组织公车上书,发动戊戌变法。
113. 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戊戌政变被囚禁。
114. 谭嗣同――维新派代表,戊戌政变被杀害。
115. 慈禧太后――顽固派总代表,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谭嗣同。 116. 孙中山――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在《民报》发刊
词中阐述“三民主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117.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中共一
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118. 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代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发表《庶民
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领导五四运动。 119. 鲁迅――新文化运动代表,发表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20. 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
121.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中共一大代表之一。领导秋收起义,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任红四军党代表。遵义会议后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领导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领导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
122. 蒋介石――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担任北伐军总司令;1927
年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西安事变被囚禁后释放。1945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9年败退台湾。
123. 周恩来――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打
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1935年遵义会议后协助毛泽东指挥军事;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45年陪同毛泽东重庆谈判。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2年会见尼克松。
124. 吴佩孚――北洋军阀,盘踞两湖,北伐战争被打败。
125. 孙传芳――北洋军阀,盘踞华东,北伐战争在江西被打败。
126. 张作霖――北洋军阀,盘踞东北,1928年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127. 叶挺――北伐名将,率独立团英勇作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128. 朱德――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任红四军军长,后
任红军总司令;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期间任解放军总司令。 129. 陈毅――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抗战期间后期任
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期间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30. 博古――由于错误指挥致使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被取消指挥权。篇三:试论罗贯中对三国人物的塑造
试论罗贯中对三国人物的塑造
指导老师:吴明贤
作者:刘强
准考证号: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其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故事情节基本据于史实。但文学作品并不等同于史传作品,其间加上作者的观点立场的影响,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完全忠实于历史本身。本文试图对罗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表达技法,思想认识作一分析,并从历史角度来客观看待这一现象,以发展角度予以阐释。
[关键词] 罗贯中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由题目可知,这部
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属古典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文学性和艺术性更强。 三国演义同时又是一部史传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
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 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罗贯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乱,他怀才不遇而专心著述历史故事,藉
以抒发胸中不快。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盗匪蜂起,三国鼎立时,争战连年,那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佳话频传,有许多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后世、活跃于民间。
三国演义小说的主旨,不外乎“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义方面特别
力宣扬。自王莽篡汉,经东汉刘秀到三国,忠的道德挫折而义抬头、被标榜,作行为标准。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 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文言跟白话相差无几,文字简洁流畅,章法严
密紧凑;虽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东风、诸葛装神、木牛流马,但仍对一般群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又“叙事说理委婉动听,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资料取舍精微切当,情节发展高潮叠起”,颇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不仅故事精彩,其更大的价值是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这部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得与失。
一、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就:
(一)、罗贯中三国人物塑造的表达技法:
1、白描: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
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时,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 - 1 -
性格。如 “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2、对比:罗贯中在塑造人物时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塑造不同性格的人
物形像。为了表达作者汉室正统的历史观,刘备被塑造成为“仁爱”的代表,作者在小说中不惜笔墨,以大量篇幅来刻画刘备之“仁”,比如,第四十一回中,曹操杀向樊城,孔明知其不敌,劝刘备弃城而走,这种时候,本应轻装而行,刘备久经战事,不会不知,但“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刘备携民渡江之时,只见“两县之民,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由于刘备的“仁爱”,所以才有“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在这里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而对于小说中的“奸臣”曹操,作者又夸大了他多疑、残忍、奸诈的一面,如在小说第四回中,曹操与陈宫逃至吕伯奢家,吕伯奢为款等曹操,出门沽酒去了,因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遂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后吕伯奢沽酒回家,也被曹操砍死途中,陈宫说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成了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与刘备的“仁爱”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3、陪衬、烘托:《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
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
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为了“状诸葛之多智”,作者还以多物加以陪衬和烘托,如徐庶本已是大智之人,其向刘备推荐孔明之时,“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再如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罗贯中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因此也才有小说中的“孔明三气周公瑾”和“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 - 2 -
人又折兵”的经典故事。
4、夸张: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大量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目的也是为了
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第四十二回中,子龙将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刘备摔婴儿这一情节刻画得十分传神,既表现了他对良将的“爱”,也间接显示了他的“伪”。
5、张冠李戴:书中第四十六回,周瑜见诸葛亮识破了他的反间之计,决意
杀之,于是找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诸葛亮去做,叫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枝箭,而诸葛亮则说只消三日,便可交纳十万枝箭,否则甘当重罚。于是便有了脍炙人口的“草船借箭”。作者这一段无非也是为了“状诸葛之多智”,但事实上,据《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那么借箭的主人公应该是孙权而非诸葛亮,但三国演义中的主角是诸葛亮,所以聪明全到了孔明一个人身上。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还不止一处,比如第九十五回中,蜀军失了街亭,司马懿杀向西城,诸葛亮此时手中无兵,乃大开城门,使二十余百姓在城门内外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自己却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让生平谨慎的司马懿疑有伏兵,不但不敢进城,反而退兵而去,演绎了一出千古传奇,然而历史却并非如此,真正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梁国天监二年,魏国遣将攻打梁国阜陵,当时的阜陵守将冯道根正在修建城墙防御工事,不仅城基未牢,而且城内兵乏。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军,阜陵守军大惊失色。这时,冯道根显示出了武将必须具备的沉着冷静。他下令广开城门,并换上轻便的服装登上城楼。然后再派遣城内仅有的两百精锐士兵出城迎战,将魏军的先头部队打败。魏军看到冯道根气定神闲的端坐在城门大开的城楼上,并且首战失利,竟就此退走。这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空城计”,诸葛亮空城退兵,只不是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而又一次张冠李戴罢了。
(二)、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贡献:
1、用文学形式记录历史,突破了枯燥的史实记录,引起广泛的阅读兴趣。
在中国古代,除了士大夫阶层,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社会的原因和自身文化水
平的局限,对历史的了解,无外乎戏剧、评话和民间传说等。三国演义这种史传小说的出现无疑又增加了一个为广大民众了解历史,增强历史知识的渠道。三国演义以文学的形式记录历史,让枯燥的历史变得有声有色,加以白话写史,以加工过的历史故事和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让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喜闻乐见,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文学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以主观感情演绎历史,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三国群英形象。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
《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 - 3 -
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因此,小说塑造的一系列的个性鲜明的三国群英一方面符合小说的需要,也符合读者的需要。
3、以个人情感及民间的角度解读历史,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诉求。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
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
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所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成了“乱世之奸雄”。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汉正统”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
4、形象丰满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忠厚老实”的刘备,“鞠躬尽瘁、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勇”当先的关公,勇谋兼备的赵云,粗中有细的张飞,勇武过人但朝秦暮楚的吕布,奸诈、多疑的曹操,疾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等等,他们的形象和故事都已为广大人民所津津乐道。
二、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不足及其原因
① 未能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朝代更替的合理性及其演进方向
三国演义在描写历史事件时信奉历史的宿命循环论,强调“天下大势,合久
必分,分久必合”, 作者极端蔑视黄巾军起义,称之为“流寇”“反贼”,突出
了作者的封建思想局限性,把“王道正统”看成天经地义,对于社会的进步
和朝代的更替没有正确的认识。
② 保守的思想,使重点集中在“蜀”的角度上
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作者把曹操统一全国的战争看成是“造反”,只
有“蜀汉”之道才是“王道”,因此,小说就透露出一个倾向性,“尊刘贬曹”,作者把重点集中在“刘”这一边,不管是对事件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塑造,都是浓墨重彩,而对于曹、孙一边,则轻描淡写,即便是写曹孙两家,也是为了突出“刘”这一家,比如写颜良、文丑、典韦、于禁是为了写关羽,写周瑜、司马懿是为了突出诸葛亮,写曹操的奸诈狡猾是为了写刘备的长厚仁爱。总之,小说 - 4 -
的一切描写都是为了写蜀汉,写王道正统,这样的写法也注定了小说的历史局限性。
③ 人物塑造脸谱化,性格单一
对人物塑造的脸谱化是小说的一大缺陷,这表现在描写人物时,相同类型的
人物都是一个形象,不管是长相,还是语言都没有太大区别。人物的性格固定,缺少发展变化,人物从出场一直到最后,一成不变,人物塑造有简单化、肤浅化倾向。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
智而近妖”,正是小说人物塑造脸谱化的写照,比如写曹操,作者重点突出其奸诈残忍的一面,比如杀吕伯奢一家,梦杀卫士等等,然而对曹操“横槊赋诗”的文学才能,取文姬归汉,让铜雀妓分香卖履和其唯才是用,对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重大贡献以及在内政方面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等这些正面的东西不是鲜有涉及,便是
潦草塞责。也许这是封建史家或世俗说话人和罗贯中这些小说作者的局限性吧。
2、本源探究:
罗贯中这样塑造人物,究其本源,一方面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强调
名正言顺,另一方面,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和明初的动荡,主观上渴望统一、安定的生活。
《三国演义》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以刘备为汉室
正统,以曹操为朝廷之贼。《三国演义》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正反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其实“尊刘贬曹”这种汉本位思想在南宋时期即已形成。当时,南宋的统治阶级软弱无能,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于半壁江山的现状,情况与三国时期处于西南一隅的蜀汉有些类似。金人占领的北方地区人民渴望统一,但不是金的统一,而是宋的统一,时刻都在“南望王师”,南宋的广大人民又无时不在渴望北伐,希望能天下一统。南宋朝廷为了使统治下的人民安于现状,就尊作为汉室苗裔的刘备为先主,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国贼,以消除人民心中光复山河的愿望。
在这部名著中,罗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
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以上原因。
但是瑕不掩瑜。一方面固然有不完善之处,另一方面作者出发点不在于树碑
立传,不在于传载历史,只是以文学角度来娱乐民众,反刍历史,表达普通人对战乱的厌弃和对和平的向往,对统一、安定的永恒追求。它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思想表达,更体现了普通民众的历史感喟,更是为世人奉献了一本好书,塑造了一群战乱年代的英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
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也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
罗贯中的个人事迹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华容道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