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的玉通辽的玉米种适合青岛种植吗?米种适合秦皇岛到青岛北火车票种吗

通辽市农科院2015年哪个玉米种子高产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
内蒙古通辽李亚芬:谷子种植致富路上追梦人
时间: 08:53 来源: 标签: 阅读:次
10年前,靠种粮糊口,一家艰难度日,贫困状况让人咋舌;10年后,靠种粮收粮,创办合作社,生活殷实富裕,致富故事惹人艳羡。十年光阴,一个女子的蜕变令人刮目相看。她,就是扎鲁特旗鲁北镇哈日宝楞村创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李亚芬。
今年48岁的李亚芬用勤劳和智慧,经风雨历坎坷,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阳光大道。
&那时候一家老小吃饭都成问题!&李亚芬回想起十多年前的情景,有些辛酸有些不忍,过去的贫苦生活既给她留下难忘的记忆也磨砺了她不甘服输的精神。2002年,李亚芬看到哈日宝楞村紧邻国道、省道,心里想,单靠种点地,没有大出息,可是做点什么呢?极具敏锐观察力和果敢决策力的李亚芬萌生了搞粮食收购的念头。就这样,她壮着胆子到附近村屯开始了收购杂粮杂豆。怎样挑选杂粮杂豆,怎样收购,成为当时她和收粮经纪人探讨最多的话题。善于总结经验的李亚芬发现一个人单打独斗赶不上联合实惠多,就与别人合伙搞收购。短短几年时间,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客户也越来越多。
2003年,李亚芬在黄花山镇租了一个粮食烘干设备,为辽大公司收购玉米,当年就收购玉米720吨,收入10多万元。10年来,经李亚芬手收购的粮食达上亿吨,分别销售到呼和浩特、锦州、赤峰等地。李亚芬因此也鼓起了钱袋子。
正当她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发现本村及附近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后,大量农田抛荒。她决心将抛荒地变成&金土地&。以每亩50元的价格签订承包了本村及附近几个村1100亩山坡地的合同,种植了&张杂谷&系列谷子。在春旱秋吊的情况下,仍获每亩250公斤的产量,总产达到27.5万公斤。
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考察后,她横下一条心,争取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张杂谷&系列杂交谷种子的授权代理,在鲁北镇建起了巡天农资销售网点。投资75万元购进了&张杂谷&系列种子,注册成立了创新粮食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刚成立,她一边四处筹集资金,一边加大宣传力度。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使先进技术得到了普遍推广。鸽子山村村民杨成是李亚芬树起的第一个示范户。今年杨成开始种植80亩地的&张杂谷&谷子,每到管理的重要时期,她就隔三差五地开着车,跑去一块地一块田地亲自指导,秋后杨成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80亩地亩产350公斤,总产达到了近3万公斤,按市场价1.6元计算,收入近10万元,比种大苞米还合算的多啦!丰厚的收入让杨成一家乐得合不拢嘴。杨成逢人便说:&是李亚芬领我们敲开了致富门,走上了发家路!&
为把谷子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她以&民办民管民收益&为宗旨,并向种植农户提供了&春季签订合同,提供种子化肥,秋季按市场价格高价回收&的入社服务,简化了办事手续。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供种供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购销&的四统一模式。先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监督执行章程和制度等几十条运行规则。服务范围已辐射到全旗15个苏木镇的几十个村,先后带动近百名妇女发展谷子种植。
&要想推广好的种植模式,就得让农民眼见为实。&李亚芬把一些深奥难懂的技术要领,编成浅显易懂的&张杂谷技术&,免费发放到种植户手中。今年8月,她请来河北省张家口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的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授课,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了100多农民来到自己种植的地块进行现场讲解、示范。此外,她还带领骨干社员去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并借助电脑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今年,她花了3万多元钱为农民&洗脑&培训,并发放&张杂谷技术&资料达上万份。
&谷子种植一定要上规模,才能有利润;不成规模,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赚钱还要多方努力。&谈起自己的种植经验,李亚芬说,&下一步要成立米业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将小米酿制成黄酒,通过订单等方式把农户与合作社紧密连接起来,让农民不再发愁卖,合作社都包了。&
李亚芬多方联系客商,帮助种植户寻找销路,重点帮助那些自销有困难的老乡尽可能卖上好价钱。去年,李长林在额日格图嘎查承包了1800亩旱地,种植了&张杂谷&谷子,李亚芬亲自开车来到额日格图坐镇指导,从天山找来老板收购。20多万公斤谷子以每公斤6元钱的价格卖了120多万元,纯收入50多万元。据合作社成员介绍,经李亚芬联系卖出的玉米、高粱、谷子等粮食就达500多吨。
一颗沉甸甸的谷穗里,饱含着李亚芬的浓情厚意。她的合作社放眼远方,全力打造绿色品牌,在丰收的田野上走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版权所有网站备案号:我这是东北地区通辽市 想知道 有什么经济作物 适合我这里种植 我这主要是玉米_百度知道《经济半小时》
深秋时节访玉米:通辽
扫一扫,立即关注!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微博
3·15投诉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
  内蒙古通辽市是玉米主要产区之一,每年的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的70%左右,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它也是国家重要的玉米商品粮基地。但是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要明显低于往年。这样的行情变化,会给市场和种植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收购价格低于往年,玉米堆放院落,农民卖粮&很纠结&。
  10月22日,记者来到内蒙古通辽市王家店村。在一位村民家,记者就看见院落里堆放的一大堆玉米。
  民林荫福院落里,玉米堆放了一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王家店村村民林荫福:这玉米也就是十七万斤左右,一百亩地左右。玉米价格下调将近3毛,玉米,我寻思放一放。
  52岁的林荫福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年的玉米价格一直不好,每斤只能卖到7毛钱,这样一来,17万斤的玉米收入减少2万多。
  更让林荫福发愁的是,眼看着入冬了,像这样露天简易堆放晾晒玉米,保存时间不能太长,如果一旦出现玉米发芽、霉变等情况,那损失就更大了。
  露天晾晒,如果出现发芽、霉变等情况,林荫福的损失就更大了。
  林荫福家的这堆玉米,都是10月初收割下来的,除少部分已经加工成玉米颗粒外,绝大部分还没来得及加工,都堆在这里。林荫福告诉记者,因为这几天温度较高,堆放在下面的玉米有少部分已经开始发芽、霉变。
  林荫福:这就捂坏了,捂坏更不愿意要了。都这个颜色了,这就上热了,这都发芽子了。
  玉米有少部分已经开始发芽、霉变。
  因为担心更多的玉米发霉变质,林荫福每过两三天,就在玉米堆上扒开一个口子,一点一点地翻晒。林荫福告诉记者。这十几万斤玉米,要整个轮流翻晒一遍,最少要花半个多月。更费劲的是,为了确保玉米质量和减少损耗,翻晒玉米的时候,还不能动用铲车等机械作业。
  在王家店村记者看到,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堆满玉米,不仅是王家店村,很多玉米种植户都有类似的遭遇。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王家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堆满玉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村村民李明学:我家里分的是,30多亩地。剩下我两个儿子,是承包的,承包200多亩地。三十五、六万斤。
  上世纪90年代,林荫福开始尝试租别人闲置的土地种植玉米,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就开始挣钱。1993年,他花13万多元,给老母亲翻修新房;农闲时,他还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自学国画和书法。2014年,林荫福的玉米卖出了20多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林荫福开始种植玉米,当年便赚了钱。
  林荫福:当时玉米价格是1块左右,我9.8毛卖的,心情特别好。
  玉米收购价格普遍走低,农民为卖好粮价东奔西走!
  但今年行情与往年大不一样,不仅价格低了不少,而且连中间商也不见踪影。林荫福告诉记者,他家玉米收割半个多月了,一个收购商都没有来过。10月23日上午,林荫福邀请每年都来他家收购玉米的一位中间商,一起看货、谈买卖。
  玉米收购商孙晓伟:这粮,能卖到七毛三、四左右,现在。
  林荫福:价太低。我放这么一堆无聊不,昨天我淘还有点捂粒子呢。&&&&
  虽然是熟人,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后,林荫福还是嫌收购价太低,总觉得不甘心,还是决定多看看、多了解下价格、行情后,再做打算。
  林荫福邀请了收购商孙晓伟来看货。收购价太低,林荫福有些不甘心。
  这边生意暂时没有谈成,而那边东风村村民李明学也在忙着找收购商试试。
  一番讨价还价,为了每斤相差5厘钱,买卖双方谁都不让步,回到家后,李明学才最终说出这里面的门道。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村村民李明学:然后按照他的产量,按照五厘钱一算,我这共计是40来万斤吧,那不就两万多块钱吗。李明学告诉记者,除了少卖2万块钱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对方不以现金方式结算,这也是让他不放心的一个因素。
  就这样,李明学最后还是没能把玉米卖出去。同样没有卖出去玉米的林荫福,在送走中间收购商后,决定改变过去坐等的办法,到附近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和国家粮库去走走。
  林荫福来到当地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询问玉米价格。
  内蒙古自治区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水分差的,最起码在粮队,卖到八毛,(中间商)给你七毛四、五。&&
  把各种成本开销一算,这里的玉米收购价和村里中间商出的价格,差不多是一个价,林荫福觉得不划算,他暂时还不能接受。半个多小时后,林荫福来到当地一家国家粮库基地,向一位负责人咨询了解。这位负责人的回答,多少让林荫福有点意外。
  内蒙古自治区华粮开鲁库负责人: 我们今年这个临储,还没开库呢,国家政策现在已经,有政策已经下来了,就是比每年,今年比每年可能一吨降了三百块左右。
  这位负责人说,玉米收购关键看质量,以质论价。林荫福听完后一比较,现在的玉米收购价,每斤比去年要低1角多,降了10%多。虽然比现在中间商开的价要高一些,但是,这个粮库开库收购玉米,具体时间是11月1日以后,还得再等上一段时间。
  一路上,林荫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2014年,他承包了20亩地,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承包费,总共20万元,都是给亲朋好友借的,每月利息一分五,如果不以合适的价格,尽快将17万多斤玉米卖出去,这20万元的借款,就是一笔沉甸甸的债务。
  除了担心玉米霉变,林荫福还承担着多达20万的土地流转承包费的债务。
  林荫福:买种子、化肥的,买地的将近20万,这里头。种子化肥是加上投入就6、7万,一共将近30万,利钱就是5、6万。
  粮库玉米储量充足,进出口倒挂,价格走低成为市场&必然&。
  这是内蒙通辽市的一家国家粮库,从粮仓一侧的外墙,爬上5米多高的简易楼梯,打开上面的小铁门,记者看到的是装得满满的玉米。
  内蒙古自治区华粮开鲁库仓储部赵杰:它是内径的话应该是47米,宽是17.2米。它高度大概是5.5米,能大致储存3500吨。我们这个是4个平方仓,8个浅圆仓。还有4个,去年是又新建了4个罩棚仓。大概所有的库,12万吨都在这里。
  赵杰说,在国内,谷物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通辽地区玉米已经连续三年丰收,这些2014年就已经装满玉米的粮仓,是按照国家储存粮食的标准来修建的,通常这类临储粮可保存2至3年。考虑到今年玉米丰收,他们正在建新的粮仓。
  考虑到今年玉米丰收,内蒙古自治区华粮开鲁库仓正在建新粮库。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粮食局副局长王敏峰:拿我们通辽市来说,2013年、2014年收的临储粮,现在在里面将近700万吨,几乎相当于我们通辽市一年的玉米的产量。
  除了玉米积压外,在调查时记者了解到,造成目前国内玉米价格低的另一原因是,这两年进口玉米普遍比国内粮价格低,不少玉米深加工企业,低价购进大量进口玉米。据海关统计,我国2013年进口谷物及谷物粉为1458万吨,2014年累计进口1951万吨,同比增长33.8%;而2013年我国出口谷物及谷物粉累计为478404吨,2014年全年累计出口419071吨,同比降12.4%。形成了倒挂。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副县长王国泉:从乌克兰进口,就是拉到厂区落地价,进入港口是1750元,而当时,当地的临储粮,拍卖的价格是2350元,差将近600元一吨。这样进口的玉米销售量,就削减,相应咱们国内玉米的销售量,导致这方面就是滞销滞存。
  国内加工生产企业大多选择了进口低价玉米,2014年进出口谷物形成的倒挂,这个连锁反应直接影响的2015年玉米产业链,整体疲软,需求少,有的企业开工不足,有的饲料企业改用或者多用更便宜的进口大豆,玉米需求进一步被削弱。
  2014年进出口谷物形成的倒挂,国内加工生产企业倾向选择进口玉米。
  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副总经理王治华:最低的时候,也就百分之四、五十,一些大的企业,小的企业全部关闭了,不敢开了。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采购处处长王海华:在2009年,2010年的时候,就开始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一直在一路上扬,一个是,已经开始根据供需,有下滑的趋势了。 所以今年会使国家,以及政府做出来,这么大的一个转变,就是由2260元每吨,一直到2000元每吨。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当地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减少农民的损失。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粮食局副局长王敏峰:一是在国家政策宣传加大力度,第二个来讲的话,让农民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第三个,要提醒农民朋友们,要注意,要关注国家政策的同时,要关注市场。
  而当地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变以往玉米收购付款滞后的结算方式,专门设立现金当面结算的绿色通道,不仅方便村民、经销商卖粮,也提高了粮农的卖粮积极性,对玉米价格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玉米深加工企业设立现金当面结算的绿色通道,提高了粮农的卖粮积极性。
  村民:现在就是方便一点,不像每年算账的时候,还要隔一天。但是今年结算方式,跟今年多少不一样。去年是今天卖完,明天才知道卖了多少钱。
  王海华:我们目前大概每天收两千吨的粮食,大概的一个现金结算量,在500万左右。
  半小时观察:价格下调是市场规律的回归
  本次玉米收储价,11年来首次下调,在情理之中,但是市场的反应却在意料之外。我们应该看到,自2007年玉米临储政策实施以来,8年的时间,农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对国家收储的依赖,认为无论市场需求怎么变,反正都有国家收。其实,按照政策设计初衷,临时收储重点是要体现&临时&的概念,国家收不收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定,而且收储价格也可以灵活调整。
  这个原本随市场而动的政策,在近几年的实际运行中,已经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价格基本只升不降,数量也从一开始设计的有限收购变成了敞开式收购。这必然造成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让下游企业、库存压力和财政资金,都不堪重负。
  客观地说,只涨不跌的临时收储价格,就像卡在玉米产销渠道中间的一根刺,让市场供应和需求很难合拍。而今年的价格下调,既是市场规律的回归,也是政策守住边界的必然,需要市场参与各方重新认识临时收储政策的真正内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玉米种植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