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嘉*丽是不是有很多有名的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教授?

今年2月份在国内某高校入职以来,实现了从phd到faculty的转变。一路走来,感慨很多。最近又和几个学生以及想要做博后的同学联系,有了一些关于套磁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套磁,也让大家和教授交流更顺畅更愉快。本文的主要目标读者,是科研经历较为丰富,希望能够通过套磁得到进入课题组机会的同学,特别是理工科phd申请者。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07年的秋天我也曾经试着套磁过。套磁的学生的心理我都懂,无非是想让教授多了解自己,然后希望教授能够拉自己一把。等到你拿到offer了,那个时候还应该继续套磁,目的是希望能够进入心仪的课题组。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样的教授会在意套磁。并不是每个教授都会希望收到很多学生来信询问能否加入课题组。看这些信件确实需要功夫,而大多数信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或者不令人感兴趣。因而据我所知大多数教授看到套磁信,会直接删掉或者根本不打开。基本上,会在意套磁邮件的教授是两类人:1. 刚刚作faculty的AP;2.刚刚组里有人毕业,有项目急需人接手,或者刚刚拿到了一个funding,但是人手不够的教授。总而言之,是缺人的组。所以,你套磁的第一个目的是弄清楚对方需不需要招人。对方有可能不需要,或者需要但是没钱。如果这样,你就别费力气了。年轻的AP是套磁信受众主体。我现在也是其中一员。这个人群基本是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招人来开展课题,因而会比较乐意阅读套磁邮件,也乐于和套磁同学交流。版上见到的那种和老板能够套磁一来一回的,多数是这种情况。这不能说明老板的个性等等,只能说明他们有这样的需求。我记得之前有个网友说,老板很快就回复了套磁信,会不会很push啊。我觉得你多虑了。。。这只能说明老板有快速回复邮件的好习惯。等他成了你的advisor,你就会知道一个email responsive的老板是多么可贵了。另外,如果老师在套磁信里面能够为你考虑,并且真诚的和你分析利弊,那这个老师的人品这的不错。老师也是人,email里面能够看出一些这个老师做人做advisor的一些东西。以我看套磁信的经历,给大家总结以下几点我认为套磁信中常见的问题:忌:东拉西扯没逻辑不要洋洋洒洒说一大堆你的故事,你的爱好,你的性格等等不相关的话题。也不要太和老板套关系。另外,老板时间有限,看到很长的信就失去了细读的勇气,更别提看了几段还没到正题的。忌:信中对于老板科研内容完全不提有的信只是说XX老师你好,我是XXX,我做了XXX,我对你的科研很感兴趣,以下是我的CV,盼回复等等。这明显就是态度不端正,根本就是海套,没有针对老师的科研做一番功课,也没有思考学生和老师的科研相关性如何。任你信里说的心潮澎湃,或者讲自己多么优秀,这种态度是很难让老师认真考虑你的。忌:信中只是简单摘抄老板科研方向,并和自己科研生硬拉上关系这个是上面那条的进阶版。有的同学看了老师的科研介绍,就说“我对您XXX”方向很感兴趣,然后XXX这里就是老师主页上面某一段的摘抄。然后接着说“我做了YYY,和您科研非常的相关”等等。但是XXX和YYY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种套磁太牵强,老师不会认真看的。总结一下,大忌是让老师觉得你根本不用心,或者你是在千篇一律的套磁。忌:语法错误,用词诡异如果不确定用什么词,尽量用简单的。如果某句话不知道怎么表达,换个自己会说的说法。实在对英语写作掌握不好,那就先写一个中文的,推敲一下用词,然后翻译成你所知的最简单的英文版本。如果一封信让老师看的云里雾里,老师应该会认为这个学生的交流能力有问题吧。不过话说回来,比起语法和用词不行,还是逻辑不通顺更让人抓狂。忌:过于谄媚,过于委婉,过于冷漠等美国的教授一般都比较喜欢直接的,不大喜欢看到什么your precious time啊,it's my great honor啊这种拍马屁的话,也不愿意看到学生小心翼翼的感觉。所以想说什么直说。但是也要注意基本的礼貌,不要直呼教授的名字,信末尾也要写best wishes这种话,然后不要让教授觉得你在逼他做决定,或者觉得你牛气哄哄,或者你根本不care他是否愿意收你等等。这些有的时候只是我们无心的结果,但是一定要尽量避免。说了一些忌讳,再总结一下一封好的套磁信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吧。宜:简单直接直接表明目的,就是希望看看老师招不招生,哪个项目招生,希望要什么方面的学生,能否给自己一个机会。不要东拉西扯。如果你套磁的时间很早,可以试试从讨论学术问题出发。但是如果时间上已经比较晚了,或者你没有那个金刚钻,还是直接一点好。宜【!!重要!!】:说明自己的科研背景如何和老师的课题match这个是整个套磁信的核心,也是老板最关心的部分。要在信里清晰的说明自己之前的科研背景,做过哪些项目,发表情况简单介绍(详细的放在resume或者CV里面),掌握什么技术,申请到美国后希望从事什么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对老师的科研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知道老师现在关心的是什么科研内容,有哪些project,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如果不清楚,可以问。然后结合自己和老师的情况,说明为什么自己是一个good match,自己能够为老师提供什么方面的帮助。老师对于你们是否match当然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如果你真的对老师的课题感兴趣,并且知道自己做过什么,想要什么,应该能够清晰的讲明白这中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够向老师解释为什么我们是good match。老师看到你的说明和介绍能够了解你对于你自己和老师的课题了解程度,因而不要停留在“我觉得你A好,我做过B,你看是不是很match?”这种层次。好的套磁者,要善于推销自己。最后,要简单但清楚的说明一下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性格好,交流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英文好,肯吃苦,写文章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如果能够说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说明如何提高,那就更好了。在简历里面,以上自己的科研背景和文章情况更是要写清楚的。对于简历老板主要看的就是这个部分。其他关注的还有修过的课程,以及会的技能(特指科研相关技能)等。宜:简单的讲讲你和老师的connection,如果有的话。比如你们都来自一个学校,都在某杂志发表过类似的工作,都认识某个人等等。但是不要牵强,也不要在这部分花太多功夫。毕竟最重要的是你科研的match程度,至于你们是不是同一个高中毕业的实在是一个次要的考虑因素。如果面对两个其他条件差不多的申请人,老师可能会稍稍给你一些感情分,但是仅此而已吧。宜:精干利落,该把球交给老师的时候不要啰嗦。当你在第一封套磁信里面把该问的都问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就利落结语吧。接下来就是看老师如何考虑了。其他注意的问题:1. 你不需要科研是大牛,或者对于老师的科研理解的很清晰也可以套磁。套磁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你和老师的课题组match。你可以科研成果不多,或者老师做的东西你不大懂,但是只要你明白老师课题组大概是什么方向的,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你又对这些技术比较熟悉,或者曾经研究过老师感兴趣的研究内容,甚至你只是对老师的研究内容充满兴趣,这些都是你的selling point。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这是优点,说明你真的感兴趣想要了解老师的科研。老师一般都很乐意介绍。老师其实也并不指望能够招收到一个perfect
candidate,科研背景和课题组的需求完全吻合。更多的情况下,是看看是不是大致吻合,然后学生有没有培养的潜力,是否对老师想要进行的课题感兴趣等等。所以有的同学一想到套磁就害怕,觉得需要看很多paper,提出有见地的问题才有资格去和老板套磁。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套磁其实就和相亲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把基本条件大家在心里默默的评价一番,然后通过交流一来二去看看是否对路。没见谁相亲之前还探访对方祖宗八代再到人人微博等等人肉一番吧。。。2. 不要忽视了科研背景学习成绩之外的软条件。我前面提到,可以简单提一提自己的性格等等特点。其实老师招人对这点还是很在意的。我前一阵找博后的时候,有个同学应征。我拿不准,就给一个我认识的美国的有名教授写信征求他的意见。他和我说,找博后当然match很重要,但是在这个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怎么样。即便是perfect match进组以后也是需要训练和学习的。如果这个博后交流能力强,性格好,学习能力强,那就会很快上手,你也会因为招了他很高兴。反之,你会很后悔。这段话让我很受启发。对于各位申请phd的同学其实更是这样,你现在的科研背景、学术成绩等等,老师固然在意,但同样重要的是你的成长潜力和你进入组后迅速成熟有产出的能力。说这些,不光是套磁,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以及到了美国后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也注意给老师和同组的同学留一个这方面的好印象。虽然美国人崇拜强者,但是如果你是个怪人,低情商,在组内也是寸步难行。3. 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进入这个组,或者希望老师拉你一把,你就要表现出来你足够的诚意。举个栗子。最近有个同学联系我,想要到我这里来做博后。我对他的背景有些感兴趣,他做的课题和我今后的一些想法有关联,而且他掌握的一些合成的技术我也多少能用的上。但是他远远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perfect match。而且他在套磁过程刚开始还犯了上面我提到的一些错误,包括让老师觉得是模板套,对老师的课题只是泛泛的知道个名字,而且也没有尽力去说明自己和老师的科研如何match。但是这个学生的优点就是特别顽强,心很诚。我们几封邮件下来,我能感觉到他愿意为了打动我花一些功夫去思考,而且也对我的课题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了,并且也说明了进入我的组之后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虽然我也和他讲了我们的课题不是特别match,但是他愿意解释,愿意改变,愿意学习。至少这份诚心还是能够打动老师的。4. 如果老师回复了套磁信,这通常是很好的迹象。如果老师愿意和你一来一回聊几次,那更好。相信我,老师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如果不是对你感兴趣,是不会和你网聊的。这个时候要首先感谢老师对你的兴趣,愿意给你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其次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打消老师的顾虑,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如果老师提出了问题,要做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诚实的想法。这些问题也许是学术上的,比如老师让你介绍一下你过去的课题的一些细节,或者问问你是否熟悉老师某个方向的研究内容等等。一般不会问太详细太深入的问题,毕竟
老师也知道你只是个本科生或者硕士生。问题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比如你的性格,你的优缺点,或者针对老师的一些情况问问你是否能够接受(比如暂时没钱,比如老板实验室缺仪器设备,比如老师某个时间段会不在国内,比如组里学生普遍毕业时间长)。你的回答是很重要的。一来是展示诚意,二来是给老师一个积极思考并且有学习能力的印象,三来也是给老师更多评价自己是否match的机会。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老师基本满意,那拿到面试的机会是很大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套磁的核心就是七个字:我不错,咱俩很搭。你仔细想想如何能够精炼准确清晰礼貌的把这七个字表达清楚就好。祝各位都成为瓷器大师!新版APP已经上线啦!亦鸥90题这么腻害的大招!快去APP Store上下载好评哟~文章分享如果你也觉得小O还不错的话,那么请把小O分享给你的朋友吧!点击右上角来分享文章吧!(≧▽≦)/发送“help”给我即可查询机经哟!亦鸥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练口语!快去APP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搜索“亦鸥托福口语”吧!亦鸥yeeaoo(yeeaoo)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今天分享一位亦鸥大神,@亦鸥用户Hong_Bu的分享;每一位亦鸥托福大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值得我们认真去品;扫描二维码【亦鸥托福】在订阅号内回复:公开课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我们是谁?!我们是亦鸥网【写作小分队简介】*亦鸥用数据说话写作小分队为期12天,从2月16日-2月26日,专为27/【阅读小分队简介】*亦鸥用数据说话阅读小分队为期10天从2月17日-2月26日专为27/28考试的小鸥准备本【口语小分队简介】*亦鸥用数据说话口语小分队为期10天从2月17日-2月26日专为27/28考试的小鸥准备本【听力小分队简介】*亦鸥用数据说话听力小分队为期10天从2月16日-2月25日专为27/28考试的小鸥准备本第六期|小分队与您温暖相约1什么是亦鸥小分队?1. 亦鸥小分队是市面上唯一结合学生的反馈设计课程内容、帮助学亦鸥直播公开课堂,16点开始!在这个offer收获多多的季节,我们采访到了亦鸥史上ID最长的huangyiranmaomao12138,恭内容来自亦鸥托福晨读团第二天学习资料。【第五期报名中】亦鸥写作小分队带给你更多的提分惊喜!1月11日开班!我特别喜欢圣诞节,因为圣诞节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节日!托福备考中阅读部分常常被认为是比较容易取得高分的部分。每一位亦鸥托福大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值得我们认真去品;@亦鸥用户tuzhizhi的分享;我们欢迎每一位亦鸥用户来分享你的经验。托福血拼之战!11月/28/29,12月/05/12/13/19/20最后一次冲刺的小鸥们.
亦鸥特意为大家献上诚意满满的备考帮助哈!来自小分队的组队的亦鸥分享,欢迎大家说出你的碎碎念!亦鸥小分队第三期开始报名了
电话:400-亦鸥小分队第三期开始报名了
电话:400-每一位亦鸥托福大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值得我们认真去品;每一位托福大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值得我们认真去品;亦鸥会基于每次托福考试出分日来分享他们在亦鸥的点点滴滴。来自亦鸥用户leavebody的经验分享。11月托福小分队还有7天就开课啦....队长Pt,口号:Pt就是破题,跟着Pt学破题,T就算个P!!每周二晚八点,Erin老师与你不见不散哦!亦鸥史上最欢乐的讲师:Pt又来啦!
本晚8点将和我们聊聊独立写作这件小事!
预计会有一大波Pt粉赶来!快来占座!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刀子嘴的亦鸥逗比写作队长Erin:亦鸥最受欢迎的老师。拥有100%专业的指导经验,2年+的全英文授课给歪国大学生哦!5年+的专业托福口语、听力教课经验。多去亦鸥各个板块溜达溜达,你就一定知道Erin老师多受欢迎啦!
8月20日周四下午14点,我在群里等你!亦鸥史上最欢乐的讲师:Pt来啦!
本周四将和我们聊聊独立写作这件小事!
预计会有一大波Pt粉赶来!快来占座!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刀子嘴的亦鸥逗比写作队长照片中的美女学霸来啦!
瑞典留学归来,金融+英语双学位!
讲一讲如何让文章丰富立体的实用技巧吧!
本周五亦鸥微信群见!Daisy刚刚在UCLA刚读完大一,托福口语26分。写作29分,点评经验炒鸡丰富哦。想听她的经验心得分享咩~快来参加吧!亦鸥答疑小组第8期——独立写作欢迎作文成绩从20一路爬到29的李奕琛分享独立写作经验和心得!主讲人:李奕琛—哈喽各位小伙伴,给大家介绍下亦鸥网的新成员—亦鸥托福写作,也可以称他为“小zuo”
各位小伙伴相信你们已经亦鸥答疑小组第7期——阅读欢迎阅读满分的美女博士俞好运分享阅读经验和心得!主讲人:叫我俞好运——亦鸥Tuto亦鸥答疑小组第6期——Task1-2
欢迎每一条录音都超级有料+地道的sunsangdi老师分享Task1-2经验和心得!#分类练习是应对所有考试最高效的备考方法#因此‘分类突破’的idea大家应该不陌生:按学科突破听力,按意群背上期是亦鸥答疑小组第5期——独立写作我们请来微课被观看7W次的Alyssa_Li分享她的独立写作经验和心得!亦鸥答疑小组第5期——独立写作欢迎微课被观看7W次的Alyssa_Li和我们分享她的独立写作经验和心得!【主caicai即将去加拿大排名第一的McGill读本科啦!
她的托福从73提升到103,其中听力从14提升到28。
没有人比她尝试过更多听力练习方法!相信她一定会了解有同样处境的你!
关于托福听力的一切问题,caicai帮你搞定!上一期我们邀请了来自UCLA写作29分的Dasiy讲作文。Daisy刚刚在UCLA刚读完大一,托福口语26分亦鸥答疑小组第三期——口语专场欢迎总分117,口语29分的Annie和我们分享她的口语经验和心得!主讲人:A亦鸥答疑小组第三期——口语专场欢迎总分117,口语29分的Annie和我们分享她的口语经验和心得!Daisy刚刚在UCLA刚读完大一,托福口语26分。写作29分,点评经验炒鸡丰富哦。想听她的经验心得分享咩~快来参加吧!Daisy刚刚在UCLA刚读完大一,托福口语26分。写作29分,点评经验炒鸡丰富哦。想听她的经验心得分享咩~快来参加吧!亦鸥托福丨亦鸥打败托福答疑小组为你解答一切关于托福的问题~参加就有奖品咯~~~感谢#kaleo# 同学提供手绘板真题!转载请标明出处:亦鸥网ETS要改革!口语惊现图表&视频类题目!目前全球只有100个小伙伴被加试!怎么破?!!!yeeaoo亦鸥网,唯一一个免费最全的托福真题素材库,在线模拟练习,数以万计的网友答题录音,30万考生的共同选择,依托亦鸥网功能强大的真题库,亦鸥微信帐号为大家提供托福机经查询功能,快来使用托福机经查询神器吧!热门文章最新文章yeeaoo亦鸥网,唯一一个免费最全的托福真题素材库,在线模拟练习,数以万计的网友答题录音,30万考生的共同选择,依托亦鸥网功能强大的真题库,亦鸥微信帐号为大家提供托福机经查询功能,快来使用托福机经查询神器吧!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影响我一生的几个清华人
影响我一生的几个清华人
在本周我主持的一个百年清华研讨会上,一个记者问演讲者,“清华出了这么多的贤能,是不是有一种清华基因?”&&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的本科不是在清华读的。但是,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个人都是在清华开始他们的本科教育。也许,清华的基因源自清华大学的本科教育。
1978年我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系主任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陈嘉教授。陈嘉1929年在清华学堂念书,由庚子赔款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回国后先后任教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南京大学)。
我到南京大学报到上课后,一直盼望着看到陈嘉这位学术泰斗。终于在一个雨天,同学们聚在教室门口,看到一辆浅色的上海牌轿车停在外文系二层小楼门口,车门打开,这位71岁的老人,脚穿胶靴,一边打开雨扇,一边从车上走下来。从此以后,这位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给我们整整上了一年的《英语文学选读》和《英美概况》两门课。陈嘉教授在文革前起草的已接近完成的《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史选读》手稿因文革被抄家抄掉了。我们上课使用的教材是陈嘉教授重新动笔伏案工作到到深夜,为我们重新编写并油印的。
&& 陈嘉教授对文革后恢复高考后招进来的77级和78级大学生厚爱有加。他亲自给我们这些一年级本科生上课。对我们的期末考试还分为口试、笔试两种。笔试他亲自阅卷。口试三人一组。我们77级和78级两届学生近八十个学生,整整考了两天。
据我当年南大的室友王雪飞回忆,《英美概况》的期终考试前下了一场夜雪,原定是上午八点钟开考的,同学们七点半左右赶到系办公室时,嘴里还在说“老先生今天是来不了啦”。谁知话音刚落,只听“嘟嘟”两声,一部上海牌轿车把陈教授给接来了。
王雪飞回忆说,“当我们被叫进去时,只见陈先生戴着助听器,笑眯眯地看了同学们一眼,就让我们抽签,然后根据签上内容叫我们回答问题。我们由于平时听课认真,加之采取了‘抢说、多说、大声说’的应考‘对策’,从陈老先生手中夺得满意的考分。走出考场时,三人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碰到如此开心的考试了!”&&&
&&&王雪飞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道,“陈嘉先生虽然离世,但我耳边还会响起当年回荡在202
大教室的几个发音特别、被陈先生一读则更为与众不同的词语:Armada(西班牙无敌舰队), Magna
Carta(英国大宪章),还有Renaissance(文艺复兴)。这几个词,分别出自西班牙语、拉丁语和法语,我是第一次遇到,但正是由于陈嘉先生振聋发聩般的读音,使我从此印在脑海,记在心扉了。&
还记得,他把莎士比亚的英文Shakespeare拆开,说是“挥舞鱼叉”的意思……我们的思路,跟随他那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和引人入胜的叙述,穿越时空,恣意纵横。如今,斯人虽逝,言犹在耳,陈嘉教授的音容笑貌并没有消失,仿佛就留在我的书架上,留在他的英文著作《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之中。
据陈嘉教授的女儿后来回忆,考试完登记分数时,分数登记纸上的格子很小,女儿让上中学的孙女帮他誊写,但他还是叫孙女把登记好的分数再报一遍由他校对。他说:“这是学生辛辛苦苦学的分数,可不能把它搞错了啊!”他的心里总是想着学生们。
&& 我来清华大学教书12年,一直以陈嘉教授作为我的榜样,给清华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是我最爱上的,也是花时间最多的课。2004年,顾秉林校长动员30名教授给本科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给清华本科生开设的《新闻采访写作》是最早获得国家精品课的课程之一。
1982年,南京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工作。在北京下火车后,到处问理论物理所在哪里?结果发现这所世界瞩目的研究所坐落在中关村一小对面的木板房小院里。到了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报到后,发现那里的一半研究员过去都是从事秘密工作的——研究核武器的。所长周光召、副所长何祚庥都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生。
“你在文革期间,当过红卫兵吗?”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走进我办公室,问我。
”文革开始,小李刚上小学,不可能参加过红卫兵,“所人事处长替我回答。这位女人事处长是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和蔼可亲。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光召教授,今后你主要是为他做外事秘书,“人事处长说。
周光召教授离开我办公室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他为什么要问这句话?多年后,我终于发现,中国虽然文革早已结束了,但是由于中原文化的遗产,红卫兵式的人物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这种红卫兵式的人总是要利用各种政治动向和政治运动兴风作浪,搞暴民政治。正如一位学者把今天的网络社会形容为“新媒体+大字报”。我们要时刻警惕红卫兵以各种时髦的旗号或好听的标签再现。
我在理论物理所工作了3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周光召、何祚庥、郝柏林、戴元本这些学部委员带着研究生围着小黑板开头脑风暴会议,有的时候也看到杨振宁和李政道来这里参加讨论会。
这听起来十分荒谬,英美文学毕业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助理工作。但是,这份工作虽然是给周光召所长和何祚庥副所长做秘书工作,却让我学习了一种清华人特有的理性的、科学的和宽阔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也包括看媒体。在这几位大科学家身边工作,他们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留给我终生难忘的教益。周光召刚当理论物理所所长的时候,我常在黄庄302汽车站看见他排队等公共汽车。一次因工作需要,去他塔园的家汇报工作,发现他住的就是两间小房子,坐在厨房里,一边吃湖南人爱吃的辣椒拌面,一边跟我谈话。在理论物理所的三年里,我接触最多的是何祚庥院士。他每天来所里取报纸,一来就到我办公室跟我聊天,谈的都是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和经济学方面的事情。
我在这群清华毕业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做人的高贵品质、远大志向和创新精神。当时,李政道教授通过CUSPIA项目,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本科生去美国的名牌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但是,周光召和李政道也同时担心,这批博士回国后的工作问题。在理论物理所的木板房里,周光召一连几天跟李政道教授思考这个问题。几天后,他们找到了答案,在中国设立博士后制度。由李政道亲笔给邓小平的信,提议在理论物理所试点博士后制度。没想到,邓小平很快就同意了,几年后,博士后制度在中国全面实行。
在理论物理所工作期间,正值中国开始对外开放,每年要为周光召所长起草上百封英文信件,接待无数的西方科学家。自以为英语交流水平很高了。但是,有一次,中科院在科学会堂举行Yang-Mills规范场国际研讨会,杨振宁先生和Mills的报告要现场分别翻译成中英文。我自以为没问题,结果,杨先生和Mills教授一开口讲话,我就呆住了:全是我没有听说过的和听不懂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前沿新名词。这个难堪的经历促使我在后来的研究生院新闻系读书的时候,决定做一名科学记者,培养自己尊敬科学权威的态度,不可以做一个自以为是,动不动就挑战权威的记者。
1984年,中国知识界异常活跃。那年,北京举行了四次文代会,我那天在《人民日报》上读了王若望在第四次作协的讲话,跟他一样也心潮澎湃,深夜也学着他独自一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散步,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带着这样一种激情的理想主义,我那年冬天偷偷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要去当记者。没想到,竟然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英语成绩高达98分(满分100分)。周光召院长知道后,开始不同意,跟我商量,让我一边在中科院工作,一边在北大刚刚成立的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读何祚庥和龚育之联合培养的在职研究生。我坚持说,我要读新闻学。光召院长又打电话给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温济泽院长,希望我作为在职研究生去读书,毕业后还回中科院。但是,由于我坚持毕业要当记者,光召院长最后对我说,“就放你走了吧”。
临走前,我向光召院长告辞,并向他保证,一定要做一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好记者。研究生院毕业后,我做了长达10年的科学记者。
已投稿到:而无法同夫人问题热天_百度知道方东美_百度百科
方东美(),一代哲学宗师,也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1]
、现代著名哲学家,八大家之一。[2]
1920年毕业于哲学系(1952年并入)[1]
。1921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省县今桐城市人方东美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方东美简介
与哲学家方以智、派始祖有旁系宗亲关系(并非、方苞直系后裔)。
方东美年幼丧父母,依赖兄长抚养成人。
十六岁毕业于。
1920年毕业于。
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3]
1924年通过博士学位[3]
考试后回国,任职于武昌大学(前身)。
1925年应聘(前身)教授,学校几经更名,几易校长,方东美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
1948年任哲学系主任。
如果仅以治学方向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的话,方东美大体上
走过了3个阶段:1936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走向对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3]
1966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就的著作是《哲学三慧》;
1966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其主要代表著作为《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方东美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
方东美不同意所强调的“道统论”。他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
方东美人物经历
方东美接受教育
日 方东美先生生于安徽省桐城县。[3]
1902年 3岁 始读《》,在“儒家的家庭气氛中长大”。[3]
1913年 14岁 入。与后来在、文学批评方面成家的先生同学。
1917年 18岁 考入金陵大学预科第一部。
1918年 19岁 升入文科哲学系。在校期间曾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学报《》总编辑、学生学术团体“中国哲学会”主席。
方东美参加五四
1919年20岁与北京南下的学生代表、周炳琳、陈宝锷接洽,参与发动
了南京的。
11月初加入“”,为南京“少中”分会发起人之一。先生晚年致秦贤次先生的信中就南京“少中”会发起一事写道:“少中会员最早为、方东美、。民国七年七月,少中在北京筹备成立后,、陈愚生经曾慕韩之敦促,南来至南京会晤、。盖曾、左、黄、李(动椿)旧为上海震旦大学同学。因此之故,王光祈、抵南京后,左舜生(时在黄仲苏家教书)、黄钟苏即约方东美、赵叔愚至其家集议筹组少年南京分会。”(引自秦贤次《方东美先生与“少年中国学会”》,见杨士毅编《方东美先生纪念集》,台湾正中书局1982年12月版,第36—37页。)
当年,先生于“少中”所办杂志《少年中国》上发表《柏格森“生之哲学”》(一卷七期)、《唯实主义的生之哲学》(一卷十一期)等文。
注:“少年中国学会”于日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慕韩)、王光祈(若愚)、周无(太玄)、陈*(愚生)、张梦九、雷眉生、。“少中”受启于“少年意大利”、“少年土耳其”运动,立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标举“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的作风。“少中”存在期间,先后有120余人入会,诸如、高君宇、邓中夏、、刘仁静、、等,都曾是“少中”会员。
1920年 21岁 1月,“少中”会另创《》月刊,由南京分会编辑,先生任该刊总编辑。是年,在《少年中国》月刊发文《詹姆士底宗教哲学》(二卷十一期),在《少年世界》发文《美国群学会的年会》(一卷三期)、《国际间两大学术团体》(一卷十二期)及译文《一九一九年之俄罗斯》(一卷四期)、《罗素眼中苏维埃的俄罗斯——一九二〇年》(一卷十期)。
6月,译成《实验主义》(D.L.Murray著)一书;12月,由出版,署名“方东英”。
1921年 22岁 7月1—4日,参加“少中”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会上,在讨论“学会宗旨及主义问题”时指出:“我的意思,亦只赞成能有一个明确的宗旨便好了。我们对于学会,最初只是非理智的爱悦,那是学会诗的时代。其次各就已见,对学会宗旨加以悬想的解说,那便是学会旧哲学时代。从今以后,要入学会的科学时代。学会宗旨与事业,均须有个明确合理的解释,我信原定学会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规定得很好。这已指出学术不能分开,而且果有益于社会,为学亦活动之一种。少年中国是纯洁而多方的。学会但能为她有一点一滴的贡献,便无愧创造少年中国的话。”(见《方东美先生纪念集》第41页)
方东美赴美留学
日,搭乘“中国号”海轮赴美留学。赴美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当研究生。
1922年 23岁 夏,以论文《柏格森生命哲学之评述》获硕士学位。秋,为研究转学至俄亥俄州立大学。
1923年 24岁 春夏之交,加入“中华教育改进社”。该社以调查教育实况,研究
教育学术,力谋教育改进为宗旨。校友、赵叔愚是其中骨干,“少中”同人多有参加。
秋,回威斯康辛大学修博士学位课程。
1924年 25岁 夏,以论文《英国与美国唯实主义的比较研究》通过博士学位考试。因仓促回国,未依规定将论文正式出版,没有取得正式博士学位证书。
回国后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现前身)副教授,主授。十月,曾琦、张梦九、左舜生、等创办《醒狮周报》,鼓吹国家主义。方东美依其在“少中”一届年会上的主张,婉言拒绝加入“醒狮社”。
1925 年 26岁 初春,与同在武昌师大任教的应左舜生之邀赴沪,在“醒狮社”社址与“少中”部分同人聚会。会上,主张共产主义的恽代英、邓中夏、、沈泽民等人与提倡国家主义的曾琦、李璜、左舜生、陈启天、杨效春等争辩激烈,终至不欢而散。当时,先生与王崇植二人为中立者。后先生在《苦忆左舜生先生》一文述及这次辩论,其中写道:“双方争至激烈时,拳不停挥,口沫四溅,各以杀头相威胁,当时如有手枪,恐已血流成河矣。在座者王崇植与余向主少中系一学会,其根本立场应超然独立于一切政治权力斗争范围之外,目睹此情此景,心已破碎,因起坐哀求双方平心静气,暂时恢复友悌情分,握手言和,了却少年中国一段公案。……迟之又久,双方始悻悻散去,只余舜生、崇植及余相对欷*而已。”(见《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5月版,第303页。)
是年9月,任哲学教授,至1927年。时与李证刚先生、宗白华先生、先生等为同事。
1927年 28岁 是年春,先生自国立北京大学转学至,与程石泉先生同为先生弟子。不久先生转任中央党务学校(后易名为中央政校、中央政治大学)哲学教授至1929年。从是年起兼任哲学教授。
方东美文学生涯
《科学哲学与人生》一书前五章竟稿。
与、段书贻等抬着前一天被下令开枪打死的学生袁大煦棺材游行请愿,致使李被迫下台。
1928年 29岁 与高芙初女士结婚。
1929年 30岁 任哲学教授、哲学系主任至1948年,其中先后有十二年时间为中央政治学校兼课。10月14日长子方天华出生。
1931年 32岁 论文《生命情调与美感》发表于文艺丛刊第一卷第一期。
1932年 33岁 2月2日次子及三子方天觉、方天倪生。
1933年 34岁 8月31日,女方天心生。
1936年 37岁 论文《生命悲剧之二重奏》(希腊与近代欧洲生命悲剧之讨论)在中国哲学会南京分会成立会上宣读。2月,《科学哲学与人生》一书由印行。此书是对希腊及近代欧洲思想发展流变趋势的探索与批评,《生命悲剧之二重奏》作为该书的第六章发表。
1937年 38岁 4月8、10、13、15、17、20、22、24日应国民政府教育部之邀,在分八次为全国青年演讲中国,后辑为《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一书。是年任中国哲学会理事,并于中国哲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宣读论文《哲学三慧》。
9月,先生的博士论文原稿及藏书俱毁于战火,10月,随迁居四川重庆沙坪坝。
1938年 39岁 以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系主任职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至1948年。在中国哲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宣读论文《东西方智慧类型》。6月19日重庆版《》副刊《学灯》刊出《哲学三慧》。
1939年 40岁 研究《周易》,撰成《易之逻辑问题》一文,后收入《易学讨论集》,由长沙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印行。
1940年 41岁 先生早年弟子来中央大学任教。当时在中大哲学系任教的同事尚有宗白华、李证刚、何兆清、、熊伟、诸先生。
1941年 42岁 代中国哲学会题诗挽,后收入《坚白精舍诗集》中。
1942年 43岁 元旦作诗《自题小影》:乾坤等量含元气,日月齐光烛妙门。虚廓谷神成一我,怡情放志入真源。
是年左右,曾致函先生讨论佛学。
1943年 44岁 元旦发表《行香子》以抒怀。
早年弟子先生与谢廷光女士结婚,先生赋诗庆贺。
1947年 48岁 夏,先生赴台湾讲学,与、许恪士先生等游草山(后改称)。
1948年 49岁 9月任哲学教授、哲学系主任。1950年后不再任系主任,其哲学教授职任至1973年退休。
1949年 50岁 先生于年达五十并结婚廿周年时吟诗抒怀。先生(先生早年弟子陈康先生之父)援太白诗境书“龙抒山水”赠先生,先生赋长诗酬答。
1950年 51岁 元旦题诗抒达胸臆。
1951年 52岁 约在是年,在氏设宴招待部分大学教授的席上发表题为《黑格尔哲学的当前难题与历史背景》的论文。该文后来收入1956年由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出版的《黑格尔哲学论文集》中。
1953年 54岁 台湾重组哲学学会,先生任理事(至1958年)。
1955年 56岁 兼任教授(至1957年)及台湾教授(至1959年)。
1956年 57岁 获台湾方面教育部颁赠的优良教授服务绩优奖状。
1957年 58岁 由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中国人的人生观》。
1959年 60岁 应邀赴美讲学。9月应美国南达科州州立大学之聘为该校哲学访问教授。
台湾虹桥书局重印《科学哲学与人生》。
1960年 61岁 2-6月,应聘为美国访问教授。
在美国奥柏林大学演说《从比较哲学旷观中国文化里的人与自然》,并继续在美国各处大学演讲中国哲学。
1961年 62岁 题诗祝贺中央政治大学三十四周年校庆。
1964年 65岁 6月至8月8日,出席由美国主办的第四届东西哲学家会议。6月30日在会上宣读论文《中国形上学中的宇宙与个人》。论文引出各国学者对先生的极高评价。大会发起人、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查理摩尔教授说:“我今天才知道谁真正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中国明代思想史研究专家麦克慕兰教授说:“真未想到一位东方人,以英文著述,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思想,其英文之造诣如此优美典雅,求之于当世之英美学者亦不多见。”日本禅学大师、年逾九旬的品评先生的论文“冠绝一时,允称独步,不愧精心结撰,压卷之作。”(孙智燊:《言有尽,愿无穷》,转引自杨士毅编《方东美先生纪念集》第83页)。
是年秋,美国密西根大学聘先生为,主讲《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东西比较哲学》等研究院专题讨论课程。
同年,获台湾方面教育部颁赠的优良教授服务40年绩优奖。
1965年 66岁 美国密西根大学坚请先生续任客座教授一年。《科学哲学与人生》由台湾虹桥书局再版。是年任校外评审委员(至逝世)。
1966年 67岁 密西根大学客座教授期满,离校时该校校长设宴饯行并赠以“最杰出的客座教授”衔。
哲学系以年薪近两万美金聘先生讲学,先生固辞。遂东归讲学于。有感于岛内中国哲学教育之不足及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诸多误解与隔阂,在台大专开《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讲座,并着手以英文撰写专书。
自是年10月起,在台大哲学系讲授的课程有“魏晋玄学及隋唐大乘佛学”、“宋、明、清新儒家哲学”、“中国大乘佛学”、“科学与哲学”等课,直至1973年退休专授中国哲学。
1967年 68岁 由“原始儒家”开始,继续以英文撰写《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
第四届东西哲学家《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收入《中国心灵》一书,由夏威夷大学出版。该文由孙智*先生中译刊于《哲学与文化》。
1969年 70岁 七十诞辰(夏历二月初九)时,作诗《寒梅不花》。6月22日,在夏威夷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东西哲学家会议上宣读论文《在哲学、宗教与哲学人类学中之人之疏离问题》。次年,该文由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
1970年 71岁 教师节时应邀在孔孟学会演讲《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袭及创造》,后由郭文夫先生整理发表于《哲学与文化》第廿二期。
1971年 72岁 10月15日及20日在台大文学院宣讲《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后由郭文夫整理发表。
是年先生讲述源流,倡“一源、一支、二本、三流、六派”之说。
1972年 73岁 6月14日在夏威夷大学主办的诞辰五百周年纪念会上宣读论文《从历史透视看王阳明哲学精义》,后刊于夏威夷大学出版的《东西哲学季刊》1973年第1期及第2期。另,该文由孙智*先生译成中文,刊于日及25日的《中央日报·文史周刊》。
在台北耕莘文教院演讲《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11月中旬,以台北举办的第二届演讲《诗与生命》,刊于《亚洲文化季刊》第2卷第1期。后由孙智燊先生译成中文,刊于日《青年战士报》的“方东美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上。
1973年 74岁 6月8日从台大退休,恰是先生从教讲学五十周年。是日晚先生各期弟子集聚台北耕莘文教院举行纪念茶会。会上,先生手持蜡烛分传弟子并作即席演讲。演讲词后经整理,以《传灯微言》为题收入先生逝世后出版的《》中。
9月,应台湾之邀,担任该校哲学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
1974年 75岁 元宵作咏梅诗,诗云:“浩渺晶莹造化新,无云无霰亦无尘,一心璀璨花千树,六合飘香天地春。”
7月,应国学研究会之邀演讲《儒家哲学——孔子哲学》。讲词经整理收入六年后出版的《方东美先生演讲集》。
1976年 77岁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一书经长达十年之久的精心结撰终于竟搞。原拟是年秋赴美洽商出书事宜,后因考虑到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的课程,将行期推到寒假之后。这时身体忽感不适,迟迟未能启程。
1977年 78岁 (虚龄79岁)1月18日进割治疝气并作全面体检,两天后得知检查结果:左右肺部均发现癌肿,并且已经扩散。鉴于癌细胞已扩散于肺脏及淋巴,割治与照射都已无法施行,医师建议试请中医治疗。2月22日出院回家疗养。
3月,发表《病中示问疾者并谢亲友盛意》:“众生未病吾斯病,我病众生病亦痊。病病惟因真不病,重玄妙法洽天然。”刊于是年《哲学与文化》5月号。
6月口述遗嘱,捐赠全部藏书,并嘱家人及弟子:“不发讣闻,不发丧,不收礼。没有任何形式的事体”,“从家里换着衣服,送到火葬场把它烧掉,烧成的灰……(洒)到台湾海峡与之间……一切都清清爽爽的结束。”
日8时40分病逝于台北邮政医院。遗体火化后,长子方天华及早年弟子王升遵遗嘱携先生骨灰葬于金门海域。
1978年先生逝世周年前夕,为纪念先生而建于金门沙美镇的“东美亭”落成。其子弟王*为之撰写碑铭。铭曰:“岳岳大武,金海汤汤,沉潜高明,象德斯藏。于皇先生,有受自天,敦厚淳懿,明道通元。孰是纲维,大易厥旨,如海如山,贯穿百氏。讲学中外,五十三年,沿圣垂文,四百万言。嗟乎!为国为族,再创再造,惟我军民,是则是效。”
方东美学术思想
成中英先生(方东美弟子)
日,、金风致爽。海内外哲学界的专家、学者相聚在美丽的磬苑宾馆,高朋满座,群贤雅集,共同见证了我们安徽籍的杰出先贤、“一代诗哲”方东美研究所落成典礼暨方东美学术报告会的胜利召开。
安徽大学“方东美研究所”乃全国首家,成立大会由安大哲学系主任、方东美研究所所长教授主持,安大副校长、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为以这位皖籍著名思想家名字命名的研究机构揭了牌。哲学系教授、方东美先生高足郭文夫,文学院教授、哲学研究会会长刘鹗培,教授白欲晓,副主任束永东等,与全国部分方东美学术研究者等一起出席了方研所落成仪式。华裔学者、新儒家第三代传人、方东美得意门生先生,美国方东美研究所所长孙智燊先生等都发来贺信。
大会上安大副校长吴春梅发表致辞。她说,安徽是方东美的家乡,安徽大学作为安徽省的高等学府成立方东美研究所,不仅在推进方东美学术研究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交流、促进中西文化会通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钟茂森、郭文夫分别发表讲话,高度评价方东美为中国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郭文夫还特别指出,在方东美的家乡建立方东美研究所,对消解海峡两岸的隔阂、加强两岸学术交流有着重大意义。
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哲学系教授、台湾师大艺研所教授、东美先生晚年高足郭文夫先生主持。与会专家围绕着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形成、价值、研究现状等议题纷纷发表见解,一致肯定方东美“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思想为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的钟茂森教授在题为《从方东美华严思想谈构建和谐世界》的报告中,追述了方东美在华严经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剖析了这些成就的现实价值。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从弘扬徽学、两岸及、新儒家研究等方面揭示了方东美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国内首位方东美研究专著作者,山西大学哲学社科学院教授,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等也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安大副校长教授作了总结讲话。他说,成立方东美研究所、开展方东美哲学思想研究,有利于促进我校学科建设、提升我校学术水平,对我校哲学系的发展意义尤其重要。他希望新成立的研究所团结吸引海内外的学术力量,坚持开放办所,把方东美研究做深、做强。
安徽桐城大沙河
方东美先生(),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出生在安徽省县(今杨湾乡大)一个书香赓续的名门望族。曾先后在安徽、、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1924年博士毕业后归国,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吴大学等。方东美先生是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位学贯中西、成就斐然、自成体系的大家,其哲学思想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饮誉海内外。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查理摩尔教授曾认为方先生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日本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先生也称赞方先生的哲学著述“冠绝一时,允称独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方东美先生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引起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哲学的重视。他毕生致力于学术事业,圆融佛儒道,会通中西哲学与文化,建构了以生命为本体、统摄万有、兼容并包的宏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达到了前人未有的理论高度。
同时,方先生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撰有《坚白精舍诗集》,存诗一千余首,并享有“诗人哲学家”之美誉。其“诗哲相兼”的学术气象,情理交融的著述风格,都是现代学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文遗产。在方东美先生的学术世界中,诗意的叙述与逻辑的体系,形上的理境与形下的灿烂,华美的文采与宏阔的构思,完美地统一在他的著作之中。“讲学中外,五十三年,沿圣垂文,四百万言”,方先生的学术思想与艺术世界如华严慧海,广大圆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和弘扬。
方东美研究所由方东美的高足、澳洲净宗学院院长资助成立。研究所
为筹办刊物、聘请海内外专家做研究员、促成方东美全集在大陆出版任务,并预备在以方东美诞辰110周年为契机举办东美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方东美主要著作
⒈《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⒉《科学哲学与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
⒊《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
⒋《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
⒌《生生之德》,方东美先生全集编纂委员会编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⒍《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4版,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
⒏《哲学三慧》,台北三民书局,1984
⒐《坚白精舍诗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⒑《实验主义》,(英)莫越(D.Murray)著,方东美译,上海中华书局,1920
⒒《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上),孙智燊 译,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全书由匡钊译出,2009年5月出版。)
⒓《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
⒔《中国人的人生观》(中文),台北幼狮文化,1980。
⒕《方东美先生全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5。
⒖《生生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方东美人物评价
在中国现代哲学家中,方东美是一位独具一格的人物。他的独特贡献,在于为的现代转折指点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他深入中西哲学的堂奥,融汇百家,又最终回归于中国文化本位,并创造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哲学系统。他的整个哲学体系可谓《》的创造性诠释与发展。方东美以生命为中心建构他的本体哲学架构,是与《易经》“生生之谓易”的原理相契合的。方东美在《哲学三慧》里,由“无名之指”衍生出“情理二仪”,此由“太极无名”而显现的“情理二仪”实为本体所涵泳,两者各自体现了本体系统的原始意象。“无名之指”作为生命与世界的根源可彰显为不同的本体观念,换言之,人类心灵中蕴涵一种本体智慧,世界各民族的哲学创造与文化精神即为此种智慧所范导。他重点论述了中国、希腊与欧洲三种文化类型,加之后来论到的印度,他基本上把世界文化剖分为这四大传统,并断认世界文化的前途在于诸种文化多途并进和浑融互洽的演进中。方东美欣慕于所臻至的完美与高度,力主中国哲学与文化应回复先秦儒家道家健康饱满的生命精神。他吸纳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思想,又揉合现代西方、怀特海哲学,乃至古代华严哲学,并以儒家的《易经》哲学贯通之。
方东美弟子追忆
读者好奇,欲知其故,按史即得。略言之,方氏家族之辉煌史,历时四千七百余年﹕孙、始祖方雷氏,联军轩辕,共破,让帝位不居,功封而得名;黄帝后纳雷女(缧祖)为妃,生少昊;周贤臣之后,代出人杰,昭在史册,历历可考。《方氏血脉谱》东晋成帝咸康二年(西元336)御题为“名家盛典”;大宋状元宰相序《方氏族谱》曰﹕“方氏之显于周、汉,以达我朝,声光显赫,流泽及后者,何其盛哉!”至于方氏,台湾先生与大陆先生均异口同辞,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仅次于曲阜孔氏”!言不虚美,足透消息。
据安徽省枞阳县先生最新考证,先生为桐城桂林方第二十三世,中三房七世嫡祖(字廷辅)之后。佑有明代“真御史”之美称,惜性,忤宦,遭廷杖,谪迁湘桂。然“桂林方”之得名,固因“五子登科”,然佑首中进士,实居主要关键。终于“”任,盖因缘前定耶?此层发现证实,于正确了解先生先世谱系传承,至关紧要。
据安徽省枞阳县陈靖先生最新考证,先生原名德怀,长名珣、字东美;二十五年(1899)农历二月初九日生;父鉴周,字新荣,号续堂;母,杨太君;先生早孤(二岁前父母双亡),赖兄长抚育成人;长兄道怀,务农;次兄义怀,名琛,字意瑰,毕生从事教育,曾任桐中校长,教育局长。复据光绪六年1880《桐城桂林方氏宗谱》,由方义怀(琛),经方鉴周,从流溯源,直接桂林方一世祖方德益,历历可考。其纵贯式世系表如次:
一世方德益,二世方秀实,三世(士源),四世方圆(茂才);五世方法(伯通),六世方懋(自勉),七世方佑(廷辅,方氏自此分房下,方佑为中三房),八世方隆,九世方淑,十世方正,十一世方学勤,十二世方大来,十三世方若嵋,十四世方元本,十五世方思孝,十六世方荫寿,十七世方根桂,十八世方明玉,十九世方悠葵,二十世方凤仪,二十一世方元谱,二十二世方鉴周,二十三世﹕方道怀、方义怀、方德怀(东美)。
此表既出,对半世纪来外界有关先生家世一切讹传,一举廓清!例如向谓先生为以智后裔、或望溪嫡脉,今查皆谬。前者出中一房,后者出中六房,分别为先生之十四世、十六世族祖,三者同宗而不同房。中一房以智传承桐城派易学四百年;中六房望溪主盟桐城派文学二百载。先生出中三房,得乎其中道,文采哲慧,竟二美兼之,亦天数也。
然而,举凡“好学、兴教、尚节、忠诚、勇敢、实践、力行”等诸,皆方氏共同祖风,堪称家族徽志。先世,代有达人。例如桂林方初世始祖方德益,捐地修建文庙;十一世族祖,阳明四传弟子,为学折衷,尚博综统会,以布衣而主讲坛二十余年,创“桐川会馆”,开讲习研讨集会结社风气之先;十四世族祖,尤声华最茂,为提倡“学习西方科学”之第一人;继武“东林”,领袖“复社”,痛击阉党;拜相西南,力挽残明,策应反攻南京不果,终于身殉,自沉而逝。及先生之世,弱冠之年,即中坚“少中”(“少年中国学会”),策应“五四”,震动东南,复一生实践“少中”理想,献身大学教育,弘扬中国哲学精神“广大和谐”,嘉惠全人;立身处世,挺挺大节,坚持要以文化理想主导现实政治。这一切,不正是桐城方氏祖风家学的具体弘扬和展现吗?
1913年,先生14岁,入;1917年,18岁毕业,入南京预科,次年升哲学系本科。金大为基督教会在华所创最进步高等学府之一。在校四年,跌荡超彰,卓尔不群,几被开除!晚年回忆起来,笑谓“那是一件荒唐之至的事”引起的。
方东美桐城文化
方东美基本介绍
(安徽 撰)
1964年6月至8月8日,美国夏威夷大学正在主办第四届东西哲学家会议,6月30日方东美先生在会上用典雅、地道的英文宣读论文《中国形上学中的宇宙与个人》,该论文引出各国学者对先生的极高评价。日本禅学大师、年逾九旬的铃木大拙品评方先生的论文是“冠绝一时,允称独步,不愧精心结撰,压卷之作。”(:《言有尽,愿无穷》,引自杨士毅:《方东美先生纪念集》P83)。
方东美(),名珣,字东英,后改为东美,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方东美出生于桐城书香世家。方东美先生系出,中二房,是中一房。东美二哥、号义怀(意槐),是有名的教育家,曾任校长,桐城教育局长,一生多在桐城。方东美的《年谱初稿》记载:1899年,他生于中国安徽大杨树湾,他父亲是续堂公。孙先生还说,今天公认方先生是“民国以来,中国在哲学上真正学贯东西的第一人”!孙智燊先生称道:“他学问真好。不在中文系,可中文比中文系教授好;不在外文系,可外文比外文系教授好;不在西洋,可西洋哲学比西洋人好;不在和尚庙,可佛学比和尚好。”
孙先生感叹曰,方东美先生本人二十五岁离开家乡之后,没有再回去过。恐怕家乡记得他、知道他、认识他的乡亲朋友已经不多了。其实不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对方东美哲学的关注与研究逐渐热起来,来大有形成“显学”之势。《方东美集》、《方东美思想研究》的付梓,系列论文的刊出,博硕论文的研究等等,方东美及其生命形上学在华人学术界、甚至西方学界逐渐有了继承人和研究者。
方东美人文环境
方东美出生于桐城。说到桐城,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在1949年建国之前,桐城的地理面积包括今日桐城、两县区,应该将二者看做是一个“桐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本文探讨的“桐城”文化,是包含桐、枞两地在内的桐城文化圈。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桐城”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叛唐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桐城最高山峰为华崖山,海拔1065米;桐城最大湖泊是,约35平方公里。在自然风景方面,有所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暮雪,夕照,枞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山水形胜与人文底蕴相得益彰。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刘大櫆、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享有“天下文章,归于桐城”之美誉。
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农工民主党创建人,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先生创办的已是百年名校,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享有“文都”盛誉。毛主席接见苏联大使时说:“桐城出了,让他三尺又何妨。”宽阔的襟怀开放的视野,是江淮长廊文化为江河湖海文化造就的结果。“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家园”典型山区的,成为文化大省安徽的重要文化版图。桐城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桐城是“桐城派”的发祥地和大本营。该地明清两朝读书风气极盛,整个桐城境内,书院多、私塾多、家学多,读书人更多,“通衢曲巷,夜半诵书声不绝”。《桐城耆旧传》记载,桐城人科举应试,明代自永乐到年间,中进士者80人,中举人者165人;清代中进士者154人,中举人者628人。可谓人才荟萃。是桐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重视读书进阶的象征。
方东美先生
一般认为,曾经因“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而的是桐城文化勃兴的发源地。至于文化勃兴的原因,有人提出,是因为桐城距当时的京畿(南京)较近,近水楼台,流风所及;同时兼有水陆码头为当时商旅云集之地,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云云。也许这些是文化勃兴的成因(或曰条件)之一,但据此立论则似乎缺少应有的说服力。须知当时的南京周围、沿江两岸,条件优于桐城的当有许多(比如扬州),为什么都没有出现桐城现象?我认为要分析桐城文化兴起的原因,应首先从所谓的“桐城文化”本身入手。需要是存在的理由,更是发展的基础。桐城文化真正兆起,与明末的复社有一定的渊源。、辈或以其学识或以其“骨气”为时人崇仰,多少与当时的民族情绪有关,包括清初的戴南山。它反映了明末特别是清初大部分汉人的一种民族(种族)情怀,这从“南山案”中可以看出端倪。桐城的民间传说中,南山(戴名世)的声望比灵皋()的声望要高出许多,这多少也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但的真正立宗是从姚鼐始,始祖推至灵皋,并不包括成就很高的方密之(以智)和戴南山(名世),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治学的路径和成就的方面不同,更重要的是因为社会需要的思想内容有了改变。(启超)曾在《》一书中对戴南山的史识和文章的组织力大加赞赏,称“南山之于文章有天才,善于组织最能驾驭资料而鎔冶之,有浓挚之情感而寄之于所记之事,且蕴且泄,恰如其分,使读者移情而不自知”。照理说,谈桐城文章不说戴南山应该是没有道理的,唯一的解释是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在同一书中,对方密之也是赞赏有加,并用惋惜的语气称后来的桐城学风不循密之的路走而循灵皋的路走是很可惜的事。后来的桐城派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直至被推为,固然与桐城诸杰的成就有关,也与统治者为统治需要而着力提携有密切的关系。、张廷玉父子分据文华殿大学士,前后掌礼部、户部等多年,张廷玉更是历仕三朝(康、雍、乾),生前爵至,死后得,开清朝立国入关以来诸多的先例,其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很令人寻味。从这个意义上看,桐城文化应该是在官僚文化与读书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特色。
另外,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群落,若要兴盛还要有相当的群众文化基础。老百姓最需要的是生计,是活路。桐城西部是大别山的余脉,土地贫瘠,物产困乏;东部濒临长江,水灾频仍,人口稠密,仅从有限的土地里刨食,显然难以自给。因此,桐城的乡间从古以来手艺人特多,民间有“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一说。封建时代的,使士子一夜成名,张英父子、程芳朝、等成功的典型,读书致仕,给乡人提供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希望之路。于是乡校、私塾大兴,向学求功名者日众,渐渐演变为地方乡风。读书人多了,文化的积淀自然也就厚了,知书识礼便被乡民们奉为雅事,所谓“桐城文化”一脉便慢慢地被承继下来。“桐城文化”让乡间后人受益的也许就是这些。桐城有这样一个传统,家里再穷,也要供孩子读书。即使是封建时代桐城乡间的男人,很少有不能识文断字的文盲,老师在桐城也一直享有较高的地望。
1.起步桐中的方东美
有百年历史的真可谓是桐城近代文化教育与人才成长的摇篮,近代以来桐城籍的文化名流大多出自这所晚清名士创办的中学。、方东美、等都曾在桐城中学读书。这所南麓的不大校园,于今仍然学子如流,古色古香。
吴汝伦为桐城中学题有一联曰:“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横批是“”。上联是时间上的目标展望,下联是空间上的中西贯通。百年树人,中西贯通,在朱光潜、方东美等是师身上得到最显著的体现,后来的人才实绩不断印证了这个教育理念。
与庄子、一样,方东美也被称为“诗人哲学家”,诗意的语言与哲学的体系,形上的理境与形下的灿烂,华美的章法与宏阔的构思,是那样完美的统一在他的讲演、著作中。这与他的先天气质有关,也与从小受到严格的与艺术思维训练有关。1902年,3岁的方东美开始读《》,在“儒家的家庭气氛中长大”。1913年14岁的方东美进入读书,直到1917年考入预科,他在桐城中学度过了四载的少年时光。方东美在桐中时与后来在美学、文学批评方面成家的先生同学。方东美童年即酷嗜庄子等典籍,在中学时对古文也有深究,大他遗憾于桐城文章长于叙事言事,短于谈玄说理。因此他后来没有象朱光潜那样走向文学批评与美学研究,而是走向了哲学与形而上学的一途。庄子的诗意深深影响了方东美以后的致思路径,而传统文化、国学根基以及桐城古文的训练也形成了他华美丰赡的哲学著述风格。
1916年,方东美从桐城中学毕业,考入金陵大学攻读哲学,在校参加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主编该会机关刊物《少年世界》,发起成立“中国哲学社”,并任社长。1921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写出《柏格森人生哲学述评》,获好评。后转入俄亥俄州大学师事莱森,研究黑格尔哲学,完成博士论文《英美新实在论之比较研究》。1924年学成归国,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中央大学到重庆,任该校所导师,教学之余从事佛学研究,写出《华严宗哲学》、《哲学三慧》等著作。1934年,被推为中国哲学会第四后理事会理事。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返回南京。1948年去台湾,受聘为、辅仁大学教授,继续致力于哲学教学和研究。1961年应邀访问美国,先后任南达柯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访问教授。1964年参加东家会议,其论文《中国形而上学中之世界与个人》受到极高评价。1973年6月退休。1977年逝世,根据他生前遗嘱,将其骨灰沉入台湾靠大陆一侧的海湾中。
方东美从事哲学研究与哲学教学50余年,熔铸东西、古今文化于一炉,在海外有“一代大哲“之称。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他主要讲授《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魏晋三玄及隋唐大乘佛学》、《科学哲学与宗教》、《中国大乘佛学》。他认为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有四大主潮: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四者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三大通性:其一,旁通统贯或叫做‘一以贯之”;其二,不拘于知识而重由知识成智慧;其三,人格的。他把佛洛依德以前重在揭示人的理性行为的心理学称为“浅层心理学”;把佛洛依德重在揭示人的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称为“深层心理学”;而把他自己不断提高生命价值的学说称为“高度心理学”。1987年,方东美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召开“国际方东美哲学研讨会”。中国大陆曾将“研究方东美哲学思想”列为国家七五计划中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项目,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亦相继成立了研究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学术机构。其主要著作有《科学哲学与人生》、华严宗哲学》、《哲学三慧》、《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学18讲》、《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袭及创作》、《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坚白精舍诗集》等。
一代诗哲方东美殁后,他的不少弟子或后学如成中英、、等都接连撰文、演讲,由衷地赞叹其师的人格、德行和哲学思想,并表示绍传其学。当代著名思想家,新儒学的巨擘推许其为“哲学家的风骨”。台湾学者沈清松更称其在真正贯通中西学术的现代学人中,“唯方先生一人”,可见推崇备至。而在九十年代两次由大陆学者编纂的当代新儒家的学术辑要中(分别由方克立、主编),方东美的名字都赫然列入其中。对于一位终生究心于中华学术文化的学人来说,他的身后殊遇,足以说明其平生志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理解和接纳。哲人泉下有知,或可含笑于九泉矣。
1974年元宵节,75岁的方东美先生作咏梅诗一首,诗云:
浩渺晶莹造化新,无云无霞亦无尘。
一心璀璨花千树,六合飘香天地春。
在方东美看来,宇宙大化,生生不已。天地间万物各张其性,一草一木,生香活意,均秉造化之至理,出妙然之天真。就梅花而言,一种平淡无奇的花,并无峥嵘之气象,却几乎集天地之美于一身。她在严寒的世界中孕结生命,在冰雪的天地里商兑姿容,待其千数璀璨,暗香飘溢,寒冬过后,春意无边,似乎能将整个世界过滤。因为宇宙间充满盎然的春意、创造的精神、精进的魄力,哲人诗家,若能禀承天地造化之理,奉持一颗璀璨的心灵,便能化枯朽为生机,达到境界的超越。晚年的方东美,可谓达到了这样的。
五、东方诗哲方东美与南大情缘
方东美是一代哲学宗师,亦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从求学,到就职,和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2.台代讲崭露头角
方东美是清初古文大师的十六世嫡孙,成长于,自小便熟读国学经典。1917年,十八岁的方东美考入今日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哲学系预科第一部。金陵大学成立于1910年,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之一,素有“江东之雄”的美誉。
在金大,中国经史典籍的课程虽是必修课程,但因为当时教国文的教师大多没有出过洋,在金大的地位和待遇不高,而校方又难以聘到有名的学者,国学教学质量并不高。方东美因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师生中威望颇高。有一次,一位国文教授在课堂上讲授《》,方东美觉得老师有些地方讲得不妥,便提出疑问。老师听他说得有道理,就请他上台代讲。方东美自五岁起便熟读《诗经》,上台后他毫不紧张,从注释、分析到评点讲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全班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从此方东美名声大振。
金陵大学一向重视英语教学,各系科除国文、中国经史等课程采用中文课本外,其余课程一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用英语讲授。因此,受过系统新式教育的方东美英语造诣也很高。当时哲学系“”这门课的主讲是位曾留学的博士,但这位老师上课刻板,没有新意,台下这群年少气盛又聪明好学的青年学生常常窃窃私语,甚至会有小小骚动出现,让老师十分生气。他不禁质问学生,“你们觉得哪里讲得不好,就上讲台来说。”结果,学生们又一致推举出英文阅读听写能力都不错的方东美。没有任何准备的方东美走上三尺讲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赢得了全班同学由衷的赞叹。
方东美在大学里以富正义感闻名,被同学戏称为“方怒美”。在金大期间,能力极强的方东美同时担任了学生团体“中国哲学会”主席、学生自治会会长和学报《》总编辑。作为金陵大学首份学术刊物,《金陵光》秉承保存国粹,灌输学术的思想,刊登学术论文、时评文章和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国内学术界重要刊物。而其博采中西之长的办刊宗旨也深刻影响了方东美以后的治学道路。
北京爆发五四学生运动后的第二天,北方学生代表、陈宝锷、周柄林、刘仁静等纷纷来到南方。而川鄂青年如王光祁、陈愚生、恽代英、,留日学生、郑伯奇等人也来到南京、上海。这批青年学生计划在宁沪响应北京“五四”运动,方东美很自然地成为当时南京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与南下的北方学生代表段锡朋、、陈宝锷接洽,参与发动南京的五四运动。当时南方的政界、新闻界和教育界关系良好,要发动学生运动响应北京“五四”运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如果南京不发动,上海、广州和武汉就更难激发响应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方东美等“少中”会员计划,要把有着外国背景的金陵大学当作运动的大本营。
此时,金陵大学的校方也觉察到这一情况。在几个有着留洋背景、但思想狭隘的教授鼓动下,学校宣布,因时局不稳,从即日起开始放假。如果是这样,方东美等人就只能四散回家。在这一关键时刻,方东美带着一大批同学来到一位只懂洋文的教授家里,要他向校长处要求取消放假决定,否则就要打人。方东美的“怒美”把这位教授吓得不轻,连忙答应。由此,南京“五四”运动的大本营稳定了下来。随后,方东美找到数学系的一位同学负责纠察大队,农学院的一位同学负责宣传大队,把学生组织起来,控制了南京鼓楼到的交通。第二日运动发动后,南京其他高校的学生也纷纷加入,于是五四的风潮在南京激烈地鼓荡起来。
和同时代的青年学子一样,方东美受到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巨大冲击,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1920年,美国哲学家来到南京讲学,方东美代表中国哲学会南京分会向杜威博士致欢迎词。杜威的演讲给方东美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杜威博士在金陵大学教授《西洋哲学史——上古部分》,方东美也正式成为杜威的。
金陵大学的求学经历不仅夯实了方东美的哲学基础,也开拓了他的学术视野。1921年8月,方东美获金陵大学推荐,来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求学,师从该校研究柏格森和怀德海的权威学者、同时也对黑格尔哲学有着深刻研究的知名教授麦奇威,后又追随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雷敦教授,专修黑格尔哲学。1924年夏,方东美以论文《英国与美国唯实主义的比较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3.自称“毛头小教授”
1924年夏,方东美学成归国。1925年,方东美来到的前身——(后更名为国立),担任哲学教授,与李证刚、宗白华、何兆清等人共事。与方东美一起在国立东南大学授课的有、、韩香梅、、等人。方东美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时,只有二十几岁,年轻气盛,自嘲为“我这毛头小教授”。此后,方东美的二十年少壮岁月都在这所大学度过。
1929年,方东美以哲学教授的身份兼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方东美教授,为学生开设了“科学哲学与人生”、“西洋哲学史”等课程。据中大哲学系的学生回忆,方东美上课时从不带提纲,但每次讲完都是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方东美上课从来都面目森严、不苟言笑,不讲半句题外话,因而课上也无什么幽默笑话可以放松,但每堂课上下来都让人感到受益匪浅。解放后整理原中大藏书的时候,还发现哲学系资料室所藏的英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空白处都有方东美留下的铅笔眉批,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但方东美也并非是一个了无情趣的人,他喜作旧体诗,常和当时中大的文科教授们唱和调侃:、胡小石、宗白华诸人都是方东美诗间好友。
更为重要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国立中央大学,方东美逐步确立自己的哲学中心,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富有原创性的哲学慧解渐次发露。1931年到1937年间,方东美发表一系列重要哲学论著。在这些著述中,诗意的抒发与哲学的沉思彼此融合,显示了方东美对中西文化的体验与妙悟,标志着方东美以比较文化学、比较哲学为视角的“方氏”文化哲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4.八次演讲纵论人生哲学
1937年4月,日本侵华势急。七七全面抗战前夕,方东美应国民政府教育部之邀,通过南京首都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大中学生“倾心谈论中国人生哲学”,希望以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来鼓舞全国青年,与日寇作生死搏斗。方东美一共做了八次演讲,每次二十分钟,连续一个多礼拜。讲稿随即由中央广播月刊刊布,并于同年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题名《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免费分赠全国中学生。在方东美的八次讲演中,他追怀中国先哲,疾呼:“他们(中国先哲)遭遇民族的大难,总是要发挥伟大深厚的思想,培养博沈雄的情绪,促我们振作精神,努力提高品德;他们抵死为我们推敲生命意义,确定生命价值,使我们在天壤间脚跟站立得住。”方东美的慷慨呼声,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振奋民心,鼓舞青年热爱国家、民族和中华文化精神,有着极大的影响。
1937年9月,日寇攻陷南京,侵占了方东美的寓所。方东美的藏书和他的博士论文原稿毁于战火,残存典籍被日寇以斤两论,贱卖于人。在这之前,他在《生命情调与美感》基础上写成的书稿也在寄往上海书局刊印时,因沪淞会战爆发而尽成灰烬。多年积潜用功的文字,一朝灰飞烟灭,方东美欲哭无泪,唯有唏嘘而已。
1937年10月,方东美随迁居四川重庆沙坪坝畔,居住在中央大学教职员宿舍的乐家院。“方圆人自为规矩,坚白谁能辨异同”,方东美为“泥墙陋屋”的新家取名曰“坚白精舍”,以表其国难当头、不改初衷的心愿。
抗战八年,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方东美饱尝忧患,备历艰苦,与国家共危难。方东美的幼女天煦在迁往重庆的途中病故,他在《蜀中梦亡女天煦》中沉痛写到:“前春寂寞,娇痴稚女独眠愔。花间应有鹃声乱,为报愁亲惨淡新。”日寇侵华对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方东美可谓感同身受。本着“此心安处即成家”的泰然,方东美平日除上课外,多隐居重庆乡间农舍,在附近破庙中借读佛经,入夜则写诗抒愤。可谓生活越苦,研读愈勤,诗情愈浓。
八年的重庆生活,在方东美的学术生涯中,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当时中央大学的哲学系物质条件简陋,只有一间小办公室和一间地板经常晃的教室,另外还有一个长廊用来摆放各种藏书,算是资料室。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方东美陶养了自己研究中西哲学的博大心境。
抗战胜利后,1945年秋,方东美返回南京,仍在中央大学任哲学教授、哲学系主任,直至迁居台北。回到南京后,方东美再次让中大的师生见识到什么叫“怒美”。那时许多人都有 “以胜利者回到沦陷区”的心理,纷纷指责留在南京和上海的伪中央大学的学生是日本的顺民。方东美先生听了极其愤慨,怒斥道:“当撤退时,你无飞机、无轮船可坐、无火车可乘,所以才留下来,在沦陷区便深受日本人的蹂躏。我们在后方每逢遇到日本飞机来空袭,我们并不悬念自己的安全。因为我们在后方,不管贵州也好,云南也好,都有安全的地洞可躲轰炸。表面看来好像很危险,其实我们却很安全。但是我们在防空洞里面所悬念的就是以后,连带了在各沦陷区里面留下来的同胞在遭受日本人的蹂躏。所以我们怎么能忍心叫他们‘伪民’!他们在沦陷区里面为民族苦撑而忍受这一种灾难。天下只有伪政府、伪币制,哪有伪人民,伪学生的!”
方东美返回南京,寓于第宅。其时,新进诸人如许永璋、陈孝候、卞孝萱多以论著求教,每与论学忘倦。直至1948年方东美赴台,接长台大哲学系及研究所,方东美才离开了于他有近30年情缘的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引用日期]
.西东网[引用日期]
.安徽文化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有名的整形主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