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加三级管怎么接能导电连接方式

三极管放大电路电容(下图3个电容)正负极该怎么接?请高手详细说明
fenger10046
图示电路正确.电路中三极管是PNP管,Vcc接的是负电源.
请问这3个电容正负极为什么要这样接啊,请大神详细点
极性电容标示+ 的一端要接电位相对高的一侧。这个电路接地端电位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8050三极管封装SOT-23
您当前的位置: &
& 8050三极管封装SOT-23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8050三极管封装SOT-23&
0.30元/PCS&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5:26:27&&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3904三极管厂家直销,专业的三极管生产厂家,东莞市恒顺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我公司生产优质的三极管,欢迎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你们服务,3904三极管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三极管,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上沙工业区,我司的三极管销售热线: &8 &陈先生 &业务QQ:
& 3904三极管是现在电路中比较常用的三极管型号,我公司生产优质的三极管,常用的三极管型号有:8550三极管、8050三极管、9012三极管、9014三极管、9016三极管、9018三极管、3906三极管、0904三极管、13001三极管、13002三极管、13003三极管、13004三极管、13005三极管、13006三极管、13007三极管等
&&IR(In)---反向直流电流(反向漏电流)。在测反向特性时,给定的反向电流;硅堆在正弦半波电阻性负载电路中,加反向电压规定值时,所通过的电流;硅开关二极管两端加反向工作电压VR时所通过的电流;稳压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产生的漏电流;整流管在正弦半波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下的漏电流。
IRM---反向峰值电流
IRR---晶闸管反向重复平均电流
IDR---晶闸管断态平均重复电流
IRRM---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IRSM---反向不重复峰值电流(反向浪涌电流)
Irp---反向恢复电流
Iz---稳定电压电流(反向测试电流)。测试反向电参数时,给定的反向电流
Izk---稳压管膝点电流
IOM---最大正向(整流)电流。在规定条件下,能承受的正向最大瞬时电流;在电阻性负荷的正弦半波整流电路中允许连续通过锗检波二极管的最大工作电流
IZSM---稳压二极管浪涌电流
IZM---最大稳压电流。在最大耗散功率下稳压二极管允许通过的电流
iF---正向总瞬时电流
iR---反向总瞬时电流
ir---反向恢复电流
Iop---工作电流
Is---稳流二极管稳定电流
n---电容变化指数;电容比
Q---优值(品质因素)
&vz---稳压管电压漂移
di/dt---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dv/dt---通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PB---承受脉冲烧毁功率
PFT(AV)---正向导通平均耗散功率
PFTM---正向峰值耗散功率
PFT---正向导通总瞬时耗散功率
Pd---耗散功率
PG---门极平均功率
PGM---门极峰值功率
PC---控制极平均功率或集电极耗散功率
Pi---输入功率
PK---最大开关功率
PM---额定功率。硅二极管结温不高于150度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PMP---最大漏过脉冲功率
PMS---最大承受脉冲功率
Po---输出功率
PR---反向浪涌功率
Ptot---总耗散功率
Pomax---最大输出功率
Psc---连续输出功率
PSM---不重复浪涌功率
PZM---最大耗散功率。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稳压二极管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RF(r)---正向微分电阻。在正向导通时,电流随电压指数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在某一正向电压下,电压增加微小量△V,正向电流相应增加△I,则△V/△I称微分电阻
RBB---双基极晶体管的基极间电阻
RE---射频电阻
RL---负载电阻
Rs(rs)----串联电阻
Rth----热阻
R(th)ja----结到环境的热阻
Rz(ru)---动态电阻
R(th)jc---结到壳的热阻
r&;&---衰减电阻
r(th)---瞬态电阻
Ta---环境温度
td---延迟时间
tf---下降时间
tfr---正向恢复时间
tg---电路换向关断时间
tgt---门极控制极开通时间
Tjm---最高结温
ton---开通时间
toff---关断时间
tr---上升时间
trr---反向恢复时间
ts---存储时间
tstg---温度补偿二极管的贮成温度
a---温度系数
&p---发光峰值波长
△&;&---光谱半宽度
&---单结晶体管分压比或效率
VB---反向峰值击穿电压
Vc---整流输入电压
VB2B1---基极间电压
VBE10---发射极与第一基极反向电压
VEB---饱和压降
VFM---最大正向压降(正向峰值电压)
VF---正向压降(正向直流电压)
△VF---正向压降差
V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
VGT---门极触发电压
VGD---门极不触发电压
VGFM---门极正向峰值电压
VGRM---门极反向峰值电压
VF(AV)---正向平均电压
Vo---交流输入电压
VOM---最大输出平均电压
Vop---工作电压
Vn---中心电压
Vp---峰点电压
VR---反向工作电压(反向直流电压)
VRM---反向峰值电压(最高测试电压)
V(BR)---击穿电压
Vth---阀电压(门限电压、死区电压)
VR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反向浪涌电压)
VRWM---反向工作峰值电压
V&v---谷点电压
Vz---稳定电压
△Vz---稳压范围电压增量
Vs---通向电压(信号电压)或稳流管稳定电流电压
av---电压温度系数
Vk---膝点电压(稳流二极管)
VL&---极限电压
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半导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它不像导体一样能够完全导电,又不像绝缘体那样不能导电,它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最重要的两种元素是硅(读&gui&)和锗(读&zhe&)。我们常听说的美国硅谷,就是因为起先那里有好多家半导体厂商。
二极管应该算是半导体器件家族中的元老了。很久以前,人们热衷于装配一种矿石收音机来收听无线电广播,这种矿石后来就被做成了晶体二极管。
14发光分类
1.按发光管发光颜色分
按发光管发光颜色分,可分成红色、橙色、绿色(又细分黄绿、标准绿和纯绿)、蓝光等。另外,有的发光二极管中包含二种或三种颜色的芯片。根据发光二极管出光处掺或不掺散射剂、有色还是无色,上述各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还可分成有色透明、无色透明、有色散射和无色散射四种类型。散射型发光二极管和达于做指示灯用。
2.按发光管出光面特征分
按发光管出光面特征分圆灯、方灯、矩形、面发光管、侧向管、表面安装用微型管等。
圆形灯按直径分为&2mm、&4.4mm、&5mm、&8mm、&10mm及&20mm等。国外通常把&3mm的发光二极管记作T-1;把&;&5mm的记作T-1(3/4);把&4.4mm的记作T-1(1/4)。由半值角大小可以估计圆形发光强度角分布情况。从发光强度角分布图来分有三类:
⑴高指向性。一般为尖头环氧封装,或是带金属反射腔封装,且不加散射剂。半值角为5&~20&或更小,具有很高的指向性,可作局部照明光源用,或与光检出器联用以组成自动检测系统。
⑵标准型。通常作指示灯用,其半值角为20&~45&。
⑶散射型。这是视角较大的指示灯,半值角为45&~90&或更大,散射剂的量较大。
15命名方法
二极管的型号命名规定由五个部分组成
二极管的正负二个端子。正端A称为阳极,负端K&;称为阴极。电流只能从阳极向阴极方向移动。一些初学者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半导体的一&半&是一半的&半&;而二极管也是只有一&半&电流流动(这是错误的),所有二极管就是半导体&;&。其实二极管与半导体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只能说二极管是由半导体组成的器件。半导体无论那个方向都能流动电流。
17测试好坏
一)普通二极管的检测(包括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阻尼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特性。通过用万用表检测其正、反向电阻值,可以判别出二极管的电极,还可估测出二极管是否损坏。
1.极性的判别将万用表置于R&100档或R&1k档,两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出一个结果后,对调两表笔,再测出一个结果。两次测量的结果中,有一次测量出的阻值较大(为反向电阻),一次测量出的阻值较小(为正向电阻)。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2.单负导电性能的检测及好坏的判断通常,锗材料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1k&O左右,反向电阻值为300左右。硅材料二极管的电阻值为5&k&O左右,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正、反向电阻值相差越悬殊,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越好。 若测得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0或阻值较小,则说明该二极管内部已击穿短路或漏电损坏。若测得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二极管已开路损坏。
3.反向击穿电压的检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耐压值)可以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测量。其方法是:测量二极管时,应将测试表的&NPN/PNP&选择键设置为NPN状态,再将被测二极管的正极接测试表的&C&插孔内,负极插入测试表的&e&插孔,然后按下&V(BR)&键,测试表即可指示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值。 也可用兆欧表和万用表来测量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测量时被测二极管的负极与兆欧表的正极相接,将二极管的正极与兆欧表的负极相连,同时用万用表(置于合适的直流电压档)监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如图4-71所示,摇动兆欧表手柄(应由慢逐渐加快),待二极管两端电压稳定而不再上升时,此电压值即是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稳压的检测
1.正、负电极的判别从外形上看,金属封装稳压二极管管体的正极一端为平面形,负极一端为半圆面形。塑封稳压二极管管体上印有彩色标记的一端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对标志不清楚的稳压二极管,也可以用万用表判别其极性,测量的方法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即用万用表R&1k档,将两表笔分别接稳压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出一个结果后,再对调两表笔进行测量。在两次测量结果中,阻值较小那一次,黑表笔接的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若测得稳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均很小或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二极管已击穿或开路损坏。&2.稳压值的测量用0~30V连续可调直流电源,对于13V以下的稳压二极管,可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至15V,将电源正极串接1只1.5k&O限流电阻后与被测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电源负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接,再用万用表测量稳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值,所测的读数即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若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高于15V,则应将稳压电源调至20V以上。 也可用低于1000V的兆欧表为稳压二极管提供测试电源。其方法是:将兆欧表正端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接,兆欧表的负端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接后,按规定匀速摇动兆欧表手柄,同时用万用表监测稳压二极管两端电压值(万用表的电压档应视稳定电压值的大小而定),待万用表的指示电压指示稳定时,此电压值便是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值。 若测量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值忽高忽低,则说明该二极管的性不稳定。 图4-72是稳压二极管稳压值的测量方法。
双向触发的检测
1.正、反向电阻值的测量用万用表R&1k或R&10k档,测量双向触发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其正、反向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很小或为0,则说明该二极管已击穿损坏。 &2.测量转折电压测量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转折电压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将兆欧表的正极(E)和负极(L)分别接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两端,用兆欧表提供击穿电压,同时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出电压值,将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两极对调后再测量一次。比较一下两次测量的电压值的偏差(一般为3~6V)。此偏差值越小,说明此二极管的性能越好。 第二种方法是:先用万用表测出市电电压U,然后将被测双向触发二极管串入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测量回路后,接入市电电压,读出电压值U1,再将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两极对调连接后并读出电压值U2。 若U1与U2的电压值相同,但与U的电压值不同,则说明该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导通性能对称性良好。若U1与U2的电压值相差较大时,则说明该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导通性不对称。若U1、U2电压值均与市电U相同时,则说明该双向触发二极管内部已短路损坏。若U1、U2的电压值均为0V,则说明该双向触发二极管内部已开路损坏。 第三种方法是:用0~50V连续可调直流电源,将电源的正极串接1只20k&O电阻器后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一端相接,将电源的负极串接万用表电流档(将其置于1mA档)后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另一端相接。逐渐增加电源电压,当电流表指针有较明显摆动时(几十微安以上),则说明此双向触发二极管已导通,此时电源的电压值即是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转折电压。 图4-73是双向触发二极管转折电压的检测方法。
发光的检测
1.正、负极的判别将发光二极管放在一个光源下,观察两个金属片的大小,通常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极,金属片小的一端为正极。&2.性能好坏的判断 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10~20k&O,反向电阻值为250k&O~&(无穷大)。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在测量正向电阻值时,管内会发微光。若用万用表R&1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则会发现其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大于1.6V(高于万用表R&1k档内电池的电压值1.5V)的缘故 用万用表的R&10k档对一只220&F/25V电解电容器充电(黑表笔接电容器正极,红表笔接电容器负极),再将充电后的电容器正极接发光二极管正极、电容器负极接发光二极管负极,若发光二极管有很亮的闪光,则说明该发光二极管完好。 也可用3V直流电源,在电源的正极串接1只33&O电阻后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将电源的负极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见图4-74),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或将1节1.5V电池串接在万用表的黑表笔(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等于与表内的1.5V电池串联),将电池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
红外发光的检测
1.正、负极性的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多采用透明树脂封装,管心下部有一个浅盘,管内电极宽大的为负极,而电极窄小的为正极。也可从管身形状和引脚的长短来判断。通常,靠近管身侧向小平面的电极为负极,另一端引脚为正极。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2.性能好坏的测量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红外发光管有正、反向电阻。正常时,正向电阻值约为15~40k&O(此值越小越好);反向电阻大于500k&O(用R&10k档测量,反向电阻大于200&k&O)。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零,则说明该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已击穿损坏。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二极管已开路损坏。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值远远小于500k&O,则说明该二极管已漏电损坏。Rac电子资料网
红外光敏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k档,测量红外光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正极)为3~10&k&O左右,反向电阻值为500&k&O以上。若测得其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或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光敏二极管已击穿或开路损坏。 在测量红外光敏二极管反向电阻值的同时,用电视机遥控器对着被测红外光敏二极管的接收窗口(见图4-75)。正常的红外光敏二极管,在按动遥控器上按键时,其反向电阻值会由500&k&O以上减小至50~100&k&O之间。阻值下降越多,说明红外光敏二极管的灵敏度越高。
其他光敏的检测
1.电阻测量法用黑纸或黑布遮住光敏二极管的光信号接收窗口,然后用万用表R&1k档测量光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在10~20k&O之间,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很小或均为无穷大,则是该光敏二极管漏电或开路损坏。 再去掉黑纸或黑布,使光敏二极管的光信号接收窗口对准光源,然后观察其正、反向电阻值的变化。正常时,正、反向电阻值均应变小,阻值变化越大,说明该光敏二极管的灵敏度越高。 2.电压测量法将万用表置于1V直流电压档,黑表笔接光敏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光敏二极管的正极、将光敏二极管的光信号接收窗口对准光源。正常时应有0.2~0.4V电压(其电压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3.电流测量法将万用表置于50&A或500&A电流档,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正常的光敏二极管在白炽灯光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电流从几微安增大至几百微安。本产品网址:/b2b/yusundz/sell/itemid-.html西西软件下载最安全的下载网站、值得信赖的软件下载站!
→ 三极管的使用方法和判别
三极管最基本的作用是放大作用,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罢了。1.三极管有哪几种类型?从PN结构看类型2.有哪几种用途?从工作在特性曲线的什么区域看用途3.每一种用途的三个脚的电压关系如何?如果三个脚的电压关系不遵守查阅的资料,或者说换脚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因为三极管的类型不同,用途不同,三个脚的电压关系也会不同,即电路不同,所以会有很多个电路,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电路实验。4.每一种用途怎样配置三个脚的电压电流?因为三极管的类型不同,用途不同,决定了三个脚的电压关系,每一种电压关系又会有很多个电路可以实现。请配置这些电路,并分析这些电路各有什么特点?过程查阅资料,准备好实验工具、材料和仪表,做好数据记录工作。一、阅读理解与分析总结过程1.三极管有哪几种类型?分 PNP &NPN二种类型2.有哪几种用途?可以分为 工作在放大区的放大用途 &和 &工作在饱和区的开关用途 二种类型&3.每一种用途的三个脚的电压关系如何?对于放大用途:PNP管相对于E极,B极-0.6伏(指常用的硅管,锗管0.2伏不考虑,以下相同),C极超过-1.5伏以上。NPN管相对于E极,B极0.6伏,C极超过1.5伏以上。对于开关用途:PNP管相对于E极,B极-0.7伏,C极少于-0.5伏以下。NPN管相对于E极,B极0.7伏,C极少于0.5伏以下。用三极管做无触点开关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电路如下图。二、准备实验查阅资料:1.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教材查阅;2.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查阅。实验工具:1.电烙铁;2.剪线钳(剪刀);3.镊子;4.可调节电阻器。实验材料:1.万能电路板;2.助焊松香;3.焊锡丝;4.光身焊接线(可用花线中的细铜丝);5.三极管(各种类型常用的型号);6.电阻准备好各种阴值1/16W或者1/8W;7.电容器准备1、4.7、10、47、100UF耐压16伏以上的每种若干只。实验仪表:万能表,0-12伏可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与分析总结过程对于放大用途:PNP管(如下图)相对于E极,如果B极-0.5伏-0.4-0.3-0.2或者0伏或者变+电压,C极等于负电源电压,即C极流出的电流为0,这一状态称为截止状态。如果B极流出电流慢慢增加,C极流出电流也增加,即C极电压从负电源电压慢慢接近0伏,这一状态称为放大状态。此时C极电流相对B极电流的倍数称为电流放大倍数。通常控制B极电流使C极电流工作在饱和电流的一半,即在C极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约为电源电压的一半,以便放大交变信号(相当于交流电)时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减少失真,这时的C极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电流。如果B极流出电流慢慢继续增加,C极流出电流受C极电阻限流不能增加,即C极电压接近0伏不变,这一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如果CE极互换,也可以使用,只是放大能力差。如果CB极互换,任何时候都相当于饱和。如果是EB极互换,相当于截止状态。如果三个脚互换,因为CE极相似可互换,这状态相当于以上的互换状态。& &NPN管(如下图)相对于E极,如果B极0.5伏以下甚至为负电压,C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这一状态称为截止状态。如果B极流入电流慢慢增加,C极流入电流也增加,即C极电压从正电源电压慢慢接近0伏,这一状态称为放大状态。此时C极电流相对B极电流的倍数称为电流放大倍数。通常控制B极电流使C极电流工作在饱和电流的一半,即在C极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约为电源电压的一半,以便放大交变信号(相当于交流电)时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减少失真,这时的C极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电流。如果B极流入电流慢慢继续增加,C极流入电流受C极电阻限流不能减少,即C极电压接近0伏不变,这一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如果CE极互换,也可以使用,只是放大能力差。如果CB极互换,任何时候都相当于饱和。如果是EB极互换,相当于截止状态。如果三个脚互换,因为CE极相似可互换,这状态相当于以上的互换状态。对于开关用途:PNP管相对于E极,在开关接通的时候,B极流出电流应该尽可能大,确保工作于饱和状态。如果B极流出电流不够大,三极管工作退出饱和状态进入放大状态,三极管会降低电路电压,起不到开关的作用,还有可能会烧坏。在开关切断的时候,B极流出电流应该为0甚至B极为正电压有少少电流流入,确保工作于截止状态。如果B极正电压过高,有可能会烧坏三极管。NPN管相对于E极,在开关接通的时候,B极流入电流应该尽可能大,确保工作于饱和状态。如果B极流入电流不够大,三极管工作退出饱和状态进入放大状态,三极管会降低电路电压,起不到开关的作用,还有可能会烧坏。在开关切断的时候,B极流入电流应该为0甚至B极为负电压有少少电流流出,确保工作于截止状态。如果B极负电压过高,有可能会烧坏三极管。附三极管引脚测试(记住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挡电流方向由黑色表笔经被元件流入红色表笔):假设一个引脚为B极,查找符合该脚为B脚的测试结果,再测试CE极,再查找符合该CE脚的测试结果(放大倍数较大时符合),如下图。&& && & &四、每一种用途电路配置对于放大用途:1.简单放大电路 特点:简单,具有自动稳定工作点作用 & &2.射极输出电路(又叫驱动器) &特点:电压不放大,电流放大,起到加强负载驱动能力作用,可以接阻值更少的电阻为负载。 3.分压配置电路 特点:复杂,自动稳定工作点,失真少 对于开关用途: 三极管应用实例:交替闪光灯实际电路的配置(Vcc=5伏)结论   &三极管虽然比二极管多个脚,功能却多了很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困难,开始,学者不适应三极管的使用方法,因为不象电阻电容那样可以独立使用,需要电阻电容的配置形成一个专用电路,才能实现放大交流或者直流信号,才能当无触点开关切断与接通电路。相信学员通过对三极管的资料查找、理论学习和动手实验,对于三极管是一个什么元件,怎么使用,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结论:&1.三极管要工作于放大状态,发射结要工作于正向偏置,集电结要工作于反向偏置,集电极电流比基极电流大一个常数倍数(制造三极管时决定的)关系,这叫直流电电流放大作用。& &2.用来放大交流电流时,交流电流一定要与直流电流叠加,而且交流电流峰值一定要少于直流电流,实际上是直流电流按交流电流的频率和幅度变化,导致集电极电流放大后也跟着变化,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叠加方法通常用电容隔离交流电流,所以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都接有电容。& &3.为了能放大输出较大的交流电,即不失真,通常三极管的配置电路(也叫偏置电路)要确保集电极电压增加和减少的幅度一样,即对称(交流电要求对称),所以集电极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叫静态工作点。& &4.为了确保长年有稳定的工作点,常常采用工作点电压或者电流来控制基极静态电流,使得工作点电压或者电流保持不变(叫负反馈),所以配置的电路是要考虑重要问题。& &5.发射结输入电压电流关系特性与二极管相当,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关系曲线叫输出特性曲线。& &6.放大电路的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即输出特性曲线族中间,开关电路工作在放大区的两边,在接近Ic为0的边缘叫截止区,三极管开关处于关断状态。在接近Ic最大值的边缘或者接近Vc为0伏附近叫饱和区,三极管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7.三极管开关控制的电路一定是直流电路,而且电流方向一定要符合三极管的工作电流方向,即NPN管是C脚流向E脚,PNP管是E脚流向C脚。& &8.当要用三极管开关交流电路时,可以用4只二极管桥式转换为直流后再由三极管接通或者关断。& &9.一种特殊的放大电路是B脚输入信号,E脚输出信号,C直接接电源电压。由于E脚电压与B脚电压在放大状态时始终保持在约0.6伏左右,所以放大电路不能放大电压,但可以放大电流,故此又称这种电路为射极驱动器。& &10.另一种特殊的放大电路是E脚输入信号,C脚输出信号,B脚经电容直接接地。这种电路的特点是输出阻抗很大,故此常常接振荡线圈。三极管电极和管型的判别 (1) 目测法 ① 管型的判别 一般,管型是NPN还是PNP应从管壳上标注的型号来辨别。依照部颁标准,三极管型号的第二位(字母),A、C表示PNP管,B、D表示NPN管,例如: 3AX 为PNP型低频小功率管 3BX 为NPN型低频小功率管 3CG 为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DG 为NPN型高频小功率管 3AD 为PNP型低频大功率管 3DD 为NPN型低频大功率管 3CA 为PNP型高频大功率管 3DA 为NPN型高频大功率管 此外有国际流行的系列高频小功率管,除为PNP管外,其余均为NPN型管。 ② 管极的判别 常用中小功率三极管有金属圆壳和塑料封装(半柱型)等外型,图T305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外形和管极排列方式。2) 用万用表电阻档判别
三极管内部有两个PN结,可用万用表电阻档分辨e、b、c三个极。在型号标注模糊的情况下,也可用此法判别管型。
① 基极的判别 判别管极时应首先确认基极。对于NPN管,用黑表笔接假定的基极,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极,若测得电阻都小,约为几百欧~几千欧;而将黑、红两表笔对调,测得电阻均较大,在几百千欧以上,此时黑表笔接的就是基极。PNP管,情况正相反,测量时两个PN结都正偏的情况下,红表笔接基极。 实际上,小功率管的基极一般排列在三个管脚的中间,可用上述方法,分别将黑、红表笔接基极,既可测定三极管的两个PN结是否完好(与二极管PN结的测量方法一样),又可确认管型。
② 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 确定基极后,假设余下管脚之一为集电极c,另一为发射极e,用手指分别捏住c极与b极(即用手指代替基极电阻Rb)。同时,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与c、e接触,若被测管为NPN,则用黑表笔接触c极、用红表笔接e极(PNP管相反),观察指针偏转角度;然后再设另一管脚为c极,重复以上过程,比较两次测量指针的偏转角度,大的一次表明IC大,管子处于放大状态,相三极管知识简介& 3.三极管性能的简易测量
(1)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ICEO和β
基极开路,万用表黑表笔接NPN管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发射极e(PNP管相反),此时c、e间电阻值大则表明ICEO小,电阻值小则表明ICEO大。 用手指代替基极电阻Rb,用上法测c、e间电阻,若阻值比基极开路时小得多则表明 β值大。
(2) 用万用表hFE档测β 有的万用表有hFE档,按表上规定的极型插入三极管即可测得电流放大系数β,若β很小或为零,表明三极管己损坏,可用电阻档分别测两个PN结,确认是否有击穿或断路。
4.半导体三极管的选用
选用晶体管一要符合设备及电路的要求,二要符合节约的原则。根据用途的不同,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作频率、集电极电流、耗散功率、电流放大系数、反向击穿电压、稳定性及饱和压降等。这些因素又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选管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因素。 低频管的特征频率fT一般在2.5MHz以下,而高频管的fT都从几十兆赫到几百兆赫甚至更高。选管时应使fT为工作频率的3~10倍。原则上讲,高频管可以代换低频管,但是高频管的功率一般都比较小,动态范围窄,在代换时应注意功率条件。 一般希望β选大一些,但也不是越大越好。β太高了容易引起自激振荡,何况一般β高的管子工作多不稳定,受温度影响大。通常β多选40~100之间,但低噪声高β值的管子(如~9015等),β值达数百时温度稳定性仍较好。另外,对整个电路来说还应该从各级的配合来选择β。例如前级用β高的,后级就可以用β较低的管子;反之,前级用β较低的,后级就可以用β较高的管子。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UCEO应选得大于电源电压。穿透电流越小,对温度的稳定性越好。普通硅管的稳定性比锗管好得多,但普通硅管的饱和压降较锗管为大,在某些电路中会影响电路的性能,应根据电路的具体情况选用,选用晶体管的耗散功率时应根据不同电路的要求留有一定的余量。 对高频放大、中频放大、振荡器等电路用的晶体管,应选用特征频率fT高、极间电容较小的晶体管,以保证在高频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功率增益和稳定性应假设的c、e极正确。
05-1101-2201-1701-1701-1701-1701-1701-1401-1301-12
阅读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23人给出评价!
名称大小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瓷电容导电铜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