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反思果实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

查看: 62224|回复: 1
小班科学活动 《认识水果》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 &&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 &&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师:“宝贝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师:“那你们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好吃的吗?”(不知道)
师:“老师也忘了里边装的什么啦?我来……(老师假装往出拿)诶,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谁愿意来?”
师:“***、***你俩来摸一摸”(请幼儿过来,先摸一摸,提醒幼儿只能摸一个)“***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呀?”“宝贝,那你摸到了什么呀?”(幼儿进行猜测,是哪种水果之后再拿出验证)
师:“那我们拿出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
(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例如,苹果)
师:“呀,这是什么啊?苹果。那***猜对了没有?拍拍手吧。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呀?它长什么样子的?”(如幼儿说不来提醒是圆圆的还是长长的)。
运用此方法,逐个拿出认识苹果,香蕉。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 && && && &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 && && && &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 & 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 && && && &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
(1) 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
(2) 在“神秘袋”“闻一闻”两个环节中,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一点长,应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其他幼儿更好的参与。
(3) 整节活动,可变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将幼儿分组,每人一个水果实物,让幼儿亲自感知两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学法来进行,教师直接贯穿给幼儿正确的概念。这样可以让整节活动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更加有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4) 可再加深一点难度,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可用两种不同感觉的水果来进行,对比更加的强烈,明显。例如:苹果和猕猴桃,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
通过这节活动,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学习提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法,让幼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将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生动有效。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您的位置: &
大班优质课科学丰收的果实教案 正文
大班优质课科学丰收的果实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大班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
水果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巩固对分和符号的认识。 2、提高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果树、水果图片、 2、皮皮、阿美、叮当、胖仔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你们看一看,果树上都有哪些水果?教师出 示果树 幼:苹果、梨、香蕉、桃子 2、 师:今天呀!阿美、皮皮、还有叮当,胖仔,他们去果园摘水果了,我们一起去看 看他们摘了什么水果?教师出示小朋友及水果图片。 二、 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1、 师:阿美摘得是什么水果?摘了几个? 幼:阿美摘得是苹果,他摘了2个苹果。 师:阿美想把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 怎么分呢? 幼:一个盘子里放一个苹果。 师:没错,那把它们合起来是几个苹果呢? 幼:两个苹果。 师:对了,谁会用分解组成式来表示呢? 幼: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就是2。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2、 师:我们再来看看皮皮摘得是什么水果,摘了几个呢? 幼:皮皮摘得是香蕉,他摘了3个。 师:皮皮摘了3个香蕉,怎样把它们放在两个盘子里呢? 幼儿动手分1个和2个。 师:两个盘子里的香蕉合起来还是几个? 幼:3个。 师:没错,谁会用分解组成式来表示呢? 幼:3可以分成1合2,1和2合起来就是3.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师: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呢? 幼:第一个盘子放2个,第二个盘子放一个。 师:真棒啊!谁会用分解组成式表示呢? 幼: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3、 师:瞧!叮当摘的是什么水果?他摘了几个? 幼:桃子。他摘了4个桃子。 (1)、师:叮当也要把这4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1个,第二个盘子里放3个。师:分对了。谁会根据他分的情况来列分解组成式呢? 幼:4可以分成分1和3合起来就是4.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2)、师:谁还有其他的办法呢?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2个第二个盘子里也放2个。 师:你的办法也不错!谁会根据刚才分得列分解组成式呢? 幼: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就是4.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3)师:想一想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幼: 第一个盘子里放3个,第二个盘子里放1个。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列个分解组成式吧! 幼: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就是4.教师板书。 4、 师:我们再来看看胖仔摘得是什么水果?它摘了几个? 幼:梨,他摘了5个梨。 师:胖仔也想把5个梨放在两个盘子里,怎么分呢? (1)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1个,第二个盘子里放4个。 师:你的办法很正确,谁会来列分解组成式呢? 幼:5可以分成1和4,1和4 合起来就是5,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2)、师:谁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2个第二个盘子里也放3个。 师:你的办法也很好,谁会列分解组成式? 幼: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就是5.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3)、师: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3个,第二个盘子里放2个. 师:你可真聪明啊!谁回来咧分解组成式呢? 幼: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来就是5,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4)、师;还有办法吗? 幼:第一个盘子里放4个第二个盘子里也放1个。 师:你表现得可真不错啊!谁会列分解组成是啊? 幼: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来就是5.教师板书,师幼齐读。 三、 游戏《猜一猜》 师:阿美、皮皮、叮当、胖仔他们摘完了水果,开始做游戏了,我们也来做游戏好吗? 幼:好。 师:瞧!这里有4个玻璃球,分别藏在我的两只手里,一只手1个,另一只手有几个呢? 幼:3个。 (变换数目,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设计环节清晰、较为合理,制作的教具图片直观形象吸引了孩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学的很开心。幼儿因为有了前面学习数的分解组成,因此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幼儿学得很透彻,他们的分析能力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效果很好。篇二:大班打击乐:丰收的果实 大班打击乐:丰收的果实
大班打击乐:丰收的果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能随歌曲学唱“嘿哟嘿哟吼”。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表现音乐中说白部分xx 、xxx 、x的节奏。 3.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并能感受秋天丰收季节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实物蔬菜、水果、乐器、音乐三种、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唱“嘿哟嘿哟吼”
1.金色的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田野里的稻谷熟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会喊什么呀?
2.学唱“嘿哟嘿哟吼”。
3.跟着音乐一起唱。
二、不同方位摘果子,学习xx 、xxx 、x的节奏
1.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那跟着我的小火车一起去摘果子吧。
2.都坐上我的小火车吗?好长的小火车啊,那我们这次分两组,可以从不同方向摘。 3.快来看看,果园里好多果子啊!看看,我们采到了什么呀?
4.这么多的蔬果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想买,你告诉我,你们卖的是什么?5.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出蔬果的名字。
三、乐器演奏,完整欣赏音乐
1.自己选择喜欢的乐器。
2.有节奏的介绍一下自己选择的乐器。
3.用乐器演奏蔬菜、水果xx 、xxx 、x这节奏。
3.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拿掉一个,用乐器演奏xx 、xxx 、x、0的节奏。 4.完整听音乐,乐器演奏。
四、难点延伸,结束活动
1.真厉害,客人们听到我们在卖水果,喊得这么大声,他们也想来买了,我们来问问,他们想买什么?
2.教师再次拿掉几个水果。难度加深,掌控好几处休止的地方。
3.把我们的蔬果放到十里美食街或者给厨房阿姨,作为我们今天的午餐,好吗?篇三:丰收的果园公开课教案 丰收的果园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丰收的果园” 二、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2.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小朋友去参观“丰收的果园” 2、 制作“丰收的果园”主题图课件、扁豆博士电脑动画、小萝卜、番茄、小动物等头饰若干、评比表一张、红花若干等。 3、 情境模拟一个“丰收的果园”的场景(苹果数5棵、梨树4棵)、算式水果、水果篮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趣: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园”里可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去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好吗?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课始创设情境,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初步交流,学习新知 1、创设“动态情境”揭题,获取新知 ①(播放课件:丰收的果园主题图,并揭题)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光临“丰收的果园”。你们瞧,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一队运水果的车队,它们都是谁呀?(课件依次播放小动物车队)请学生回答。 ②小朋友们观察地仔细,回答扁豆博士提出的问题:①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学生回答)②运苹果的车有〔〕辆,是哪几辆?苹果一共有〔〕筐?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算式,
教师板书:3+3+3=9 ③运梨子的车有〔〕辆?是哪几辆?梨子一共有〔〕筐?请学生上台数给大家看,并列式:2+2+2+2=8 [通过电教媒体,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巧妙地揭示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情境表演:认识方位 1.由两位学生扮演小萝卜、番茄进行表演 (学生甲扮演小萝卜哭着从左边上台):果园太大了,我辨不清方向了,怎么办呀?呜呜呜?? (学生乙扮演番茄跳着从右边上台):我知道,我知道,从这边看,我的右边是苹果树(右手举起一棵小苹果树)我的左边是梨树。(左手举小梨树) 小萝卜:哦,我明白了,从这里看,我的左边是苹果树(左手举苹果树)我的右边是梨树。(右手举梨树。)咦?番茄哥哥,你的右边是什么树?(苹果树)我的右边是梨树,真奇怪,都是右边怎么会是不一样的树呢? 2.质疑: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小萝卜为什么都是右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树呢?(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原来站的方向不同,看到的情况也不同。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三、讨论交流,自主探索 1、看一看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咱们一起到果园四周走一走,看一看吧!小朋友们可以看投影仪上的主题图,也可以翻开课本第66~67页插图。学生观察,交流 2、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看到了什么?(请学生上台充分地说一说,并奖励他一颗“观察星”) 3、议一议小朋友们的小眼睛真亮,你能根据看到的提出问题来考考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时指导 4、提一提 教师:请小朋友把在“丰收的果园”里看到的、想到的提出问题来考考大家,比一比哪一组获得的红花最多?(出示动物评比表) ①各组派代表戴着头饰上台提问题 a小兔组,你想请那一组回答? b熊猫组,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c小狗组你的问题提得真是与众不同?? d哪一组能回答小猴组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你满意吗???[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优化] ②谁还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为自己的小组获得更多的红花? [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③结束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表扬一下自己:(one two three four very very good !) [这一环节通过“看、说、议、提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小组合作,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质疑中发展自我。给学生创造了宽松,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学生在收集信息,组织信息中,使教学内容的再创造,并成为教育资源。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达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主体的,开放的思维方法。]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①游戏“摘果子”(学生在模拟的“丰收的果园”的情境场景中进行游戏) 教师: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果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瞧,果园里的水果真多呀!小动物们忙都忙不过来,扁豆博士想请小朋友帮忙,愿意吗?(愿意)不过摘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先看看你的小组水果篮上要摘得数是几的水果,那么你就摘得数是几的水果,可不能乱摘哟!比一比哪一组摘的水果又对又多,开始,出发吧!(播放“摘果子”的音乐) ②小组商量、交流、摘果子③畅谈收获,组织评价 [这一层次的活动具有开放性,将已学过的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人人参与,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合作中享受丰收的喜悦与成功,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把活动推向高潮。〕 (五)全课总结,回归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在这“丰收的果园”里玩得开心吗?总结一下,自己有那些出色的表现,还有那些遗憾?(请学生谈一谈) 2.老师小结及课外延伸 教师: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有趣的问题?? 课外延伸:外面“丰收的果园”更美,老师想请小朋友的家人带小朋友们去玩玩,看看谁能用数学的眼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注心灵,渗透评价。再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篇四:大班音乐《丰收的果实》 大班音乐《丰收的果实》
大班音乐《丰收的果实》
活动目标:
1.回顾摘水果的律动,达到上下左右方位的肢体协调运动练习。
2.感应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 2.蔬菜水果模型 3.铃鼓8个 4.小背篓1个 5.丰收的果实背景图 6.圆舞板若干 7.三角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律动表演进场: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表演摘果子进场。
2.围着圆圈重复一遍。
教师: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来休息一下。
二、一唱一和的形式表演
1.教师出示“丰收的果实”背景图,幼儿说说都收获了哪些水果。
教师:看看我们都摘了哪些水果?我请☆☆指一下告诉我们。
2.教师摘果子,幼儿给教师加油。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回应“嘿呦嘿呦嗬??” 教师:你看我们的果园里还有好多果子, 我觉得我们摘的果子还不够,我再去摘点,小朋友给我喊劳动号子好不好?
3.幼儿唱领唱的部分,教师回应“嘿呦嘿呦嗬??” 教师:我觉得一的力量太小了,采的还不够,下面请小朋友来采,我给你们喊劳动号子。
三、节奏探索
1.出示水果套餐,幼儿跟着教师拍手打节奏。
教师:辛苦了一上午,想不想品尝一下我们收获的果实?
教师:老师给你们发盘子,跟着老师拍手数数有几个盘子??真聪明,有四个盘子??看看我们收获了哪些果子??教师依次把水果拿出来,幼儿给予回应。
教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拍手念念我们的水果套餐。
教师: ☆☆你想先吃哪样水果,上来摆一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吃的。教师拍鼓,幼儿拍手打节奏。
教师:王老师想这样吃,小朋友念念我是怎么吃的。
2. 教师出示蔬菜套餐, 幼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
教师:我们还收获了好多蔬菜,看看都有什么?教师拍鼓,幼儿拍手打节奏。
教师: ☆☆你想先吃哪样蔬菜,上来摆一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吃的。教师拍鼓,幼儿拍手打节奏。
教师:王老师想这样吃,小朋友念念我是怎么吃的。
教师:老师在你们的小椅子下放了餐具,小朋友轻轻的把你的餐具拿出来.两个套餐的餐具不一样,没关系,我们待会可以交换套餐。
教师:蔬菜套餐的小朋友拿好餐具,我们先品尝一下蔬菜套餐??1、2、3起??“青菜-茄子-黄瓜-胡萝卜”
教师:水果套餐的小朋友拿好餐具,我们再品尝一下水果套餐??1、2、3起??“香蕉-苹果-桔子-梨”
教师:现在交换套餐,交换餐具,小朋友同时享用自己的套餐??1、2、3起?? 3. 跟着伴奏律动表演,并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
教师:小朋友把餐具放下来,我们跟着徐老师的伴奏从头来一遍。 教师:水果套餐的小朋友准备好了, 1、2、3起??“香蕉-苹果-桔子-梨”(4遍) 。 蔬菜套餐的小朋友准备好了, 1、2、3起??“青菜-茄子-黄瓜-胡萝卜”(4遍) 。两个套餐的小朋友一起, 1、2、3起??
教师: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
四、结束部分
1.跟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退场。
教师:小朋友把手中的餐具轻轻放到小椅子底下,全体起立,跟着音乐律动表演。篇五:丰收的果园教案及反思 丰收的果园 一、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0~81页“丰收的果园”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准备 1、制作“丰收的果园”主题图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 上面拍拍手,下面拍拍腿,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前面点点头,后面捶捶腰。 【设计说明:通过游戏复习方位的有关知识,同时将学生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老师很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会有很多很多果实成熟,尤其是果园,秋天的果园是非常漂亮的。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想)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参观果园,搜集信息,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果园全景图) 1、引导学生观察果园全景图 提问:看看,果园都有些什么呀? 引导:用学过的数字说一说?(果园里有5棵苹果树,4棵梨树......)
果园真热闹呀,看得老师眼花缭乱的,下面我们慢慢参观果园好不好? 2、观察苹果园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呀?从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四道数学算式吗?(学生在课堂本上练习,老师巡视,并请学生起来回答) 【设计说明:能根据一幅图写出4道算式。】 3、观察局部图 谈话:果子成熟了,一支运输队来帮忙摘果子了,我们去看看都有谁呀? 提问:(1)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2)小狗的前面有几辆车?后面有几辆车? (3)从前往后数小猴排第几?从后往前数小猴排第几? (4)从后往前数排第2的是谁?排第5的呢?(5)数一数运苹果的车有( 3 )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 4 )辆?是哪几辆? (6)数一数梨一共有(
)筐,苹果一共有(
)筐。 【设计说明:复习数一数,方位以及几和第几的相关知识】 小游戏:休息一下,齐唱数鸭子 【设计说明:缓解学生听课疲劳,活跃课堂气氛。】 4、观察梨树局部图 谈话:同学们都休息好了吗?我们继续参观果园吧。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梨园) 提问:在梨园你都看到了什么?(小兔,小猴,小鸟.....) (1)小猴在哪?小兔在哪? (2)你能根据小鸟和小兔的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小鸟图)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算式:4+3=7。追问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 (小兔图)原来有4只小兔,走了1只,还剩几只?算式:4-1=3
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小兔采梨)第一只小兔采了( 3 )个梨,第二只小兔采了( 2 )个梨,第三只小兔采了( 4 )个梨,它们一共采了( 9 )个梨。 3+2+4=9。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设计说明:“分清上下”,“说话训练”和“列式解决问题”是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说话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训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说”得完整、准确、简练、有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训练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参观了丰收的果园,参观的途中用到了很多我们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你能说说都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丰收的果园》教学反思 丰收的果园这种类型的课是比较灵活的一类课,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为此,我创设游果园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节课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认位置知识、认数、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用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一个汇总复习。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我把整幅图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复习看图列式,第二部分是复习位置,几和第几,第三部分是让孩子从场景图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孩子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始提问果园里有什么,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仔细看、充分说果园里有什么,能为接下来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自己感觉不足的地方有:1、语言上不够严谨,自己是新老师,在语言组织上还比较欠缺,有的语言比较随意化,口语化。2、在位置中“左右”是一个重难点,在教学中对辨别左右的练习太少。3、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已很强,但仍有少数学生还不会提问题,这方面需多多加强,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个别后进生。4、在教学中我的板书比较凌乱,只有几个算式,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比较抽象没有起到预设的效果。5、在孩子提问的过程中,没有将问题展示出来,仅凭孩子大脑里面残留的数学问题,让孩子列式解决问题时比较困难。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很多知识,各位老师给我的评课我都认真聆听,也从中找出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向老教师学习,多问,多学,多思考,多专研。
大班优质课科学丰收的果实教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中班语言《果实分类》教案与反思
  设计背景
  本班全是维吾尔族幼儿,他们只有八个小时在幼儿园学习汉语的环境,其他时间无法学习汉语,所以,他们的汉语学习环境较少,汉语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我结合本土化教育的原则,让幼儿在语言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激发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 能够区分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统计。
  3、 培养幼儿互相协调、合作能力,体验秋天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重点难点
  重点:用汉语各种水果、蔬菜、粮食的名称。
  难点:用汉语正确说出字、词、句的发音。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实物。
  2、 操作小卡片(画有各种农产品),分类统计表(六大张的分别贴在班级各处强上。)
  3、 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或农作物的外形特点及作用。
  2、实物分类操作活动。
  幼儿分组讨论,将桌上的实物进行分类操作,并且引导幼儿比较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
  ⑴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收集了这么多的水果和农作物,它们堆在一起显得太杂乱了,我们一起给它们分一分家,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⑵每组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类统计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特性来进行分类统计。
  (1)向幼儿介绍分类统计表的记录方法。
  (2)幼儿6人一组,每组一张分类统计表,小组成员协调合作共同统计,
  (3)展示幼儿小组统计结果,并请幼儿介绍小组统计内容。
  4、庆祝丰收活动。
  律动《摘果子》,让幼儿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基本用汉语流利说出各种物品的名称,少数幼儿还需加强练习。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我的教学方法更活泼一点,效果相应的也会好很多!
《中班语言“果实分类”教案与反思》摘要:平低,在这种情况下我结合本土化教育的原则,让幼儿在语言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激发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 能够区分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并按一定...: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则在哪里教学反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