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读起来嘴角上扬的字不吃力的宋史书?

&主题:尝试翻译本书,剑桥中国远古史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1999年出版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不清楚为什么社科院历史所一直没有翻译。大概同期国内的有王玉哲中华远古史(2000),白寿彝中国通史2-4册(1994),读起来马列连篇实在有些味同嚼蜡;奇怪的是猿人突然四五万年前就进化成了智人,占主流意见的非洲说一个字都没提。
第一次尝试,不知道能否坚持下去。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694&&回帖:330 &&
泡网分: 35.826
帖子: 2034
注册: 2003年02月
坐等大作。。。。。。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剑桥中国远古史
从文明起源到公元前221年
魯惟一Michael Loewe,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
在剑桥中国史第一册(秦汉史)的总前言中,丛书主编费玉清John K. Fairbank和崔瑞德Denis C. Twitchett解释了在60年代开始策划时,他们为何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而以早期帝国为起点来编著这套丛书。在注意到了有关先秦变革的考古发现后,他们写到:
大量涌现的新资料正在不断修正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广为接受的整合这些新证据和传统文献的学说。尽管多次尝试计划和写作单册或多册本来总结现阶段我们对早期中国的认识,目前还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无论如何,当距离最初动议约20年后的1986年剑桥中国史第一册出版时,他们所提到的“大量涌现的新资料”已经重新兴起了中国远古史的研究。大量东亚和西方的学者同时被吸引其中研究这些新考古证据,并据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献和基于它们的多种历史学说。受到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心修补早前的缺憾,其结果就是现在这本剑桥中国远古史。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本书名想传递的信息是本卷能够并且确实应当作为更大的多卷本剑桥中国史的一部分,但同时又是独立于其外的。此独立给予了我们在组织和表达方面某种程度的灵活性,其因两个原因受到欢迎。第一,本书覆盖了比任何一个剑桥中国史单卷本都要长得多的时段,始于中国最早文字出现的商时期(约元前)直到秦统一战国(元前480-221)各独立王国(元前221),同时还有其他章节以介绍向更早及更晚时期的延伸过渡。第二,这种独立性使得我们能够以同样的重要性来对待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和文字资料。本书的体例显示了这种对物质文化的充分重视;不像不提供除地图之外插图的剑桥中国史各卷,本卷用了很多插图来展示已经显著地改变了本领域研究的新近的考古发现。但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仅是要求一种不同的书例安排,这些中国远古的考古发现更加呼唤一种历史研究的新路径,一种自我意识地寻求对物质文化和文字资料进行整合的路径。这种方法在中国远古史各方面,肯定也包括本书十四个章节所探讨的内容,的研究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感到非常有必要对其发展作一回顾,即使只是简要的回顾。
泡网分: 34.144
帖子: 13757
注册: 2006年04月
非常敬佩您的精神。
不过个人觉得您翻译地比较拗口,翻译至少要做到“信”和“达”两个要素,不“达”,可读性就变得很差。
泡网分: 1.228
注册: 2011年07月
泡网分: 0.752
帖子: 2033
注册: 2013年04月
英国人写得东西各种定语状语太多,如果直译不是很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建议改写一下。
泡网分: 0.99
注册: 2011年08月
支持一下。
俺也正在写中国早期历史,从新石器到夏商周的,看来等不上楼主的大作了。不过倒可以来插插队,哈哈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谢谢各位的意见,译文我也觉得拗口得很;才开头,试着慢慢提高中文水平,逐步改进。
1. 历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考古学在中国远古史研究中的影响[小标题前面的阿拉伯数字编号原文没有,是译者为方便起见加上的]
当馮秉正[Joseph de Mailla]两百年前写下第一本用西方语言完成的综合性中国史(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Chine, ou annales de cet empire, 1777-83)时,他依赖于《通鉴纲目》,实际上他的作品仅仅是简单地对后者进行了段落划分而成;而《通鉴纲目》也只是朱熹()利用其他原始资料拼凑编撰成书的。到了十九世纪西方汉学家们已经开始能够直接利用那些为朱熹及其他中国作者服务的原始资料了。接踵而至的是翻译成西方文字的早期中文著作,比如毕瓯[édouard Biot]的法文本《周礼》(Rituals of Zhou)(Le Tcheou-li ou rites des Tcheou, 1851)和理雅各[James Legge]最早于1861-72年间出版的里程碑式译作《中國古典典籍》(The Chinese Classics)中的其余绝大部分儒家经典。世纪末沙畹[édouard Chavannes]翻译的五十二章《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为这些工作写下了浓重的句号。即使是二十世纪尾声的今天,其中许多作品依然无法超越。
本帖最后由 ttyy 于
05:40 编辑
泡网分: 34.144
帖子: 13757
注册: 2006年04月
比如说这半句,“他们为何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而以早期帝国为起点来编著这套丛书。”,是否可以写成“他们编著这套丛书为何以早期帝国为起点,而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
“受到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心修补早前的缺憾,其结果就是现在这本剑桥中国远古史。”,是否可以“在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心修补早前的缺憾,于是诞生了现在这本《剑桥中国远古史》。”
“不像不提供除地图之外插图的剑桥中国史各卷,本卷用了很多插图来展示已经显著地改变了本领域研究的新近的考古发现。”是否可以“与插图仅有地图的其他剑桥中国史各卷不同,本卷用很多插图展示已经显著改变了本领域研究的新近考古发现。”
“他依赖于《通鉴纲目》”是否可以“他取材于《通鉴纲目》”
“其中许多作品依然无法超越。”是否可以“其中许多作品依然无法被超越。”
乱弹,莫怪。
泡网分: 20.401
注册: 2005年04月
丛书主编是费正清吧,费玉清是那个唱千里之外的
泡网分: 1.933
帖子: 8559
注册: 2012年05月
写远古史主要是靠想象力的。
泡网分: 2.224
帖子: 1895
注册: 2012年01月
ttyy 发表于
1999年出版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不清楚为什么社科院历史所一直没有翻译。大概同期国内的有王玉哲中华远古史(2000),白寿彝中国通史2-4册(1994),读起来马列连篇实在有些味同嚼蜡;奇怪的是猿人突然四五万年前就进化成了智人,占主流意见的非洲说一个字都没提。
第一次尝试,不知道能否坚持下去。这个必须支持。
lz想独立完成,还是利用无忌甚至网络集体创作呢?
泡网分: 19.28
帖子: 1231
注册: 2006年02月
楼主勇气可嘉,选书很有品位,不过相当担心最后是否能坚持下来。
这书1180页,部头太大,翻译又不算学术成果,也不像希罗多德的《历史》有前人功夫做铺垫:徐松岩从原文和英文版译出,参考了王以铸的商务版。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张光直撰写的第一章,历史前夜的中国,国内有全译,内部流通。
第一道初译可以不用字斟句酌,达意即可,二三译再慢慢推敲。 本帖最后由 泡蔡 于
12:54 编辑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齐速 发表于
比如说这半句,“他们为何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而以早期帝国为起点来编著这套丛书。”,是否可以写成“他们编著这套丛书为何以早期帝国为起点,而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
“受到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心修补早前的缺憾,其结果就是现在这本剑桥中国远古史。”,是否可以“在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心修补早前的缺憾,于是诞生了现在这本《剑桥中国远古史》。”
“不像不提供除地图之外插图的剑桥中国史各卷,本卷用了很多插图来展示已经显著地改变了本领域研究的新近的考古发现。”是否可以“与插图仅有地图的其他剑桥中国史各卷不同,本卷用很多插图展示已经显著改变了本领域研究的新近考古发现。”
“他依赖于《通鉴纲目》”是否可以“他取材于《通鉴纲目》”
“其中许多作品依然无法超越。”是否可以“其中许多作品依然无法被超越。”
乱弹,莫怪。万分感谢!
“他们为何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而以早期帝国为起点来编著这套丛书。”,是否可以写成“他们编著这套丛书为何以早期帝国为起点,而舍弃了更早期的历史发展。”&&这句我按着原文开始也是这样翻译的,后来糊里糊涂改错了。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weawea 发表于
丛书主编是费正清吧,费玉清是那个唱千里之外的谢谢!输入时没注意,下意识地打成了费玉清。看来还是歌星的影响大。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清醒的猞猁 发表于
这个必须支持。
lz想独立完成,还是利用无忌甚至网络集体创作呢?如果有多人协力当然好了,快很多。好像网上说有电子书格式,但不知道在哪里。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泡蔡 发表于
楼主勇气可嘉,选书很有品位,不过相当担心最后是否能坚持下来。
这书1180页,部头太大,翻译又不算学术成果,也不像希罗多德的《历史》有前人功夫做铺垫:徐松岩从原文和英文版译出,参考了王以铸的商务版。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张光直撰写的第一章,历史前夜的中国,国内有全译,内部流通。
第一道初译可以不用字斟句酌,达意即可,二三译再慢慢推敲。我也怀疑能否坚持下去,但想想反正是业余瞎搞,成固可喜败亦无忧,就走哪算哪吧。
这本书根据前言应该是列入了社科院的翻译计划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书。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伴随着沙畹(),西方中国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横贯十九世纪,西方历史学家们不断地拓宽着他们的兴趣范围,先是档案文献,后来物质器物也被纳入其中。到了上世纪末,汉学家已经多数为专业历史学学者充任,他们不仅具备正在发展中的历史学的专业素养,同时还拥有传统的中文文字学知识和在中国生活的第一手直观感知。沙畹充分利用了所有这些有利条件。他对《史记》的翻译源于早年对宗教,尤其是新王朝确立时泰山封(feng)禅(shan)典礼的兴趣;他的第一部学术出版物(6)就是对《史记》里有关内容的注释版译文。二十多年后,他以远为宽广的手笔再次专注于这个题目。其经典作品Le T'ai chan: Essai de monographie d'un culte chinois,(7)堪称一部对山东泰山祭祀历史的文化考古研究;他不仅通过梳理各种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来揭示这些仪式在形式上的变迁及它们在古代政治家、学者们内心世界里的沉浮起降,而且还对泰山的数百个献祭石碑进行了分类整理,年代断定,铭文翻译并探讨其重要性。
沙畹的著作完全称得上是西方汉学的第一个重大原创成果。这种把历史认知和考古发现综合运用的方法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在西方和中国本土它将同时成为中国远古史研究的主要潮流,并贯穿于下一世纪始终。毫无疑问,下一代汉学巨匠们也将遵循以此为特征性的研究取向;他们包括沙畹的学生伯希和[Paul Pelliot](),马伯乐[Henri Maspero](),葛蘭言[Marcel Granet]()和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以及法国以外的学者如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和劳费尔[Berthold Laufer]()。
6.&Le traité sut les sacrifices Fong et Chan de Se ma Ts'ien traduit en Franais par édouard Chavannes,& Journal of th e Peking Oriental Society (Peking : Typographie du Pei-T’ang, 1890) in-8 : xxxi-95
7. édouard Chavannes, Le T’ai chan : Essai de monographie d’un culte chinois (Paris : Annales du Musée Guimet, 1910).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这一代学者是幸运的,他们的成熟恰逢考古学开始对中国本土学者产生深远影响的时期,而那时考古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学科。两个世纪之交的重大发现有力地宣示了这个学科将在中国远古历史研究中发挥的巨大潜能。首当其冲的是镌刻在骨片上的远古中国文字,即所谓甲骨文,它们最终被证明来源于现在河南省的安阳Anyang,后者是商代一个王都所在的位置。这个发现以及其后一个世纪学者们的努力和后续相关发现将是本书第四章的内容,此处暂不赘述;不过也许很容易看到作为高居中国文字发展起点的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家们来说是无与伦比的重要,它比当时已知任何最早的资料还要提前到数以百年计。
距离甲骨文的发现仅仅数年后,中国的另一侧迎来另一个重大的发现。它位于现在甘肃省的绿洲城镇敦煌Dunhuang,在中世纪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徒聚居地。发现物中包括大批公元后五至十世纪的手稿抄本。这个发现地及其宝藏所处的年代要远远晚于本书关注的范围(8)。尽管如此,由于西方学者尤其是伯希和最初的关注,这个发现极大地触发了西方在中国进行考古活动的兴趣。随之而来的考古成就包括安特生[J.G.Andersson]1920年在河南渑池Mianchi仰韶Yangshao村对中国首个新石器遗址的发掘和数年后由一个中欧联合考察队在北京西南方的周口店Zhoukoudian发掘发现的北京猿人(Peking Man, Sinanthropus pekinensis)。上述两个发现都将在本书第一章进行讨论。
8. These documents have attracted a considerable output for a preliminary general appreciation, se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3: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Part 1, ed. Denis Twitch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46-7. The discoveries are due to be treated in greater detail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4.
泡网分: 6.414
注册: 2011年02月
ttyy 发表于
这一代学者是幸运的,他们的成熟恰逢考古学开始对中国本土学者产生深远影响的时期,而那时考古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学科。两个世纪之交的重大发现有力地宣示了这个学科将在中国远古历史研究中发挥的巨大潜能。首当其冲的是镌刻在骨片上的远古中国文字,即所谓甲骨文,它们最终被证明来源于现在河南省的安阳Anyang,后者是商代一个王都所在的位置。这个发现以及其后一个世纪学者们的努力和后续相关发现将是本书第四章的内容,此处暂不赘述;不过也许很容易看到作为高居中国文字发展起点的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家们来说是无与伦比的重要,它比当时已知任何最早的资料还要提前到数以百年计。
距离甲骨文的发现仅仅数年后,中国的另一侧迎来另一个重大的发现。它位于现在甘肃省的绿洲城镇敦煌Dunhuang,在中世纪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徒聚居地。发现物中包括大批公元后五至十世纪的手稿抄本。这个发现地及其宝藏所处的年代要远远晚于本书关注的范围(8)。尽管如此,由于西方学者尤其是伯希和最初的关注,这个发现极大地触发了西方在中国进行考古活动的兴趣。随之而来的考古成就包括安特生[J.G.Andersson]1920年在河南渑池Mianchi仰韶Yangshao村对中国首个新石器遗址的发掘和数年后由一个中欧联合 ...有才,支持、欣赏并期待! 本帖最后由 王不会休后 于
01:54 编辑
泡网分: 10.981
注册: 2008年07月
很多学者坚持中国文明独立起源论,在这一点上看看外国的权威(剑桥的算得上是权威了吧?)咋说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13年05月
泡网分: 0.016
注册: 2011年08月
剑桥中国史这套还有好几本没出中译本,翻译需要大量工作。建议lz,小玩即可。
泡网分: 33.146
帖子: 1437
注册: 2001年11月
支持,坐等大作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julius90 发表于
剑桥中国史这套还有好几本没出中译本,翻译需要大量工作。建议lz,小玩即可。剑桥的书既多且贵,想大玩也不可能。那套里面还没翻译出来的目前有2009出版的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上卷和2003的清代前期史上卷。没出版的有隋唐史下册,宋史下册,清前期史下册。
充分利用考古学来重新考量中国远古史的热忱并没有止步于西方学者。事实上1926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Academia Sinica's&&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安阳发掘。安阳考古成功验证了这种将历史考古结合运用的方法; 它将贯穿于其后的各项活动,并为迁到台湾的史语所及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所传承发扬。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后者实际上领导指引了二十世纪后半叶大陆所有的考古活动,而且本书每个章节都会引用其出版物。
同时文献历史学家们也开始利用这些新的考古发现,许多两千年来为历代中国史家接受的或多或少没经过批判的传统历史观念受到了质疑和冲击。《古史辩》(Discriminations on ancient history)刊登的系列文章代表了这种历史研究方法的革命。年间出版的《古史辩》绝大部分为顾颉刚()所编辑,包含了当时大多数活跃的年青历史学者的意见。应用了一种明显有意识地从考古学借鉴来的被他命名为地层学(Stratigraphy)的方法,顾提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历史资料已将被逐代复杂化。他是意见是只有通过逐层剥离这些被后代累加的文字,才有可能探索到这些历史资料的原始来源。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合作者们相信那些原始资料描述的情况会远远不如传统文字宣称的那般光荣伟大;他们争辩说事实上大部分远古传统文字是后代故意伪造拼凑的。这样一来,不仅是部分传统经典诸如《易经》(Classic of changes)、《书经》(Classic of documents, 也称《尚书》Venerated documents)的神圣性受到了质疑,它们的真实性也岌岌可危;许多传统地被认为是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著作同样也受到了怀疑。这种背离传统的新历史观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当时西方汉学家们的大力欢迎;平心而论,身处那个时代,他们自身也倾向于在任何情况下都怀疑一切教条,更不用说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字。 本帖最后由 ttyy 于
20:59 编辑
泡网分: 32.442
帖子: 4168
注册: 2008年07月
支持, 并收藏了
泡网分: 9.702
注册: 2009年03月
强人,英文很烂的路过,这种纯学术的大作翻译还是相当吃力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修正一个错误
第2帖&受到田野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教授的大力推动,&似乎应该译为&受到本领域研究进展的鼓励及崔瑞德的大力推动,&。
原文是&In the light of thes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and with the active encouragement of Denis Twitchett,&。
本帖最后由 ttyy 于
21:42 编辑
泡网分: 39.938
帖子: 8402
注册: 2002年04月
随着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政治方面的考虑开始约束中国学者的绝大部分历史著述;从年间,甚至考古报告也受到限制。时值文化大革命肆掠,当时正在设想《剑桥中国史》出版计划的费正清、崔瑞德的沮丧心情完全不难想象。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当1972年学术出版重新启动时,潮水般涌现的考古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地汉学家的注意。那段时间数量众多史无前例的发现实际上将在本书各章占据重要地位,此处暂时不必先行讨论。有必要指出的是,当1979年放宽的政治环境再一次允许中国学者出版原创研究时,前一二十年的大批考古发现为他们提供了充足及时的素材。其结果是由1979年从文化大革命复刊而来的三份杂志,《文物》(Cultural relics)《考古》(Archaeology)《考古学报》(Archaeological research)发展到今天超过六十种的期刊(9),来覆盖考古学的各种课题,其中大多数是各地区出版或是探讨某些特殊考古领域的。与此类似的是,在六十和七十年代还很少见的专著现在面世的数量之大,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进行书目控制。
9.For an overview of these journals, see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erials on Chinese Archaeology Publish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EC 17 (1992): 247-95.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公司新入职者适合读什么?这是跨界的书单,读起来不吃力还有益 - 今日头条()
公司新入职者适合读什么?这是跨界的书单,读起来不吃力还有益
文/陆新之猴年开始,开工大吉。经济寒冬之下,有朋友新入职到某大公司任中层,证明他是有竞争力的。事实上,他也真是一个不满足于卖糖水的人,有着改变世界的小小豪情,平素思慕上进,刚上班几天,就专程找我问计,希望推荐合适的书单。我想了想,给了他下面这一个跨界的阅读组合。这里面有历史类的,有时政类的,也有实用的财经书。要有可读性,还得有干货,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上手就能参考使用。客观认识今天时局正在发生的变化,适时把握舆论的趋势,已经是今时今日的领导力的一部分,对于政府机构以及商业组织都适用。因此职场中人,务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瞻前顾后,对于舆情的观察、解读与管理不可不知。《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值得放在案头常常翻阅。《你也可以引爆流行》,这本书以大量当下流行的热点和案例为基础,分析流行是如何兴起,如何引爆,如何由昙花一现变成持续不断的。书里面有理论,有总结,也有实操与干货。今天的公司人,如果不了解这些流行现象以及应对方法,怎么能够理解公司的年轻同事,怎么与外部的客户交流,怎么才能让企业保持活力呢?路演,是今天的流行词,也是公司人推介自己与推介项目的最后一步,非常关键,但是也非常难把握。《路演:最粗暴的融资》一书作者将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案例和和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剖析,为读者提供一套简单有效、接地气的操作指南。 而其中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思路,非常值得参考。《晚清席正甫:缔造金融家族的教父》一个半世纪之前,席老大如何从一个小小的“跑街”做到买办?如何成为汇丰银行的“摇钱树”并改变其长期面临“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困境?他又是如何获得李鸿章、左宗棠等政界大佬的赏识?作为胡雪岩的“死党好友”,为何他却成为“倒胡联盟”中的重要一员?席家的子孙们又是如何在父辈的基础上延续家族的辉煌?这不是成功学,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也是今天还在发生的历史。所以,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给新入职的公司人,你懂的。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作者陆新之的公众号:财经科技新知;id:luxinzhi2015
财经大势、资本市场、股票公司以及科技进步的每日独立观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起来好听的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