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生,原本英语基础很好听的歌,分科后换了老师,他听不进

网友对此文的评论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高中分科分班问题 ,求救_百度知道好讨厌英语老师,偏心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而且讲得听不懂。我不想上学了。_百度知道高中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如何抓好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摘要:近几年,虽然我们高考成绩捷报频传,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常有家长反映学生进入高一以后听不懂课,英语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学生在初中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中考成绩也很优异,到了高中后英语甚至考不及格。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了。找出问题所在,并探索出一条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一、我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授课用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每学期均周时为21周,除去报名时间、节假日、运动会、期中期末考试,实际授课时间每学期只有18个周左右。高一英语周课时为5节课,一学期英语大约90课时。每一学期英语有两个模块共10个单元。每个单元按新课标要求不低于8课时,完成学期任务需用时至少80课时。以一个单元为例;英语每个单元有Warming up,Reading,Using
language,grammar,
Listing,Speaking and Writing
四个环节,怎么分配教学时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什么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决定了学生成绩的好坏。如果是一节公开课(赛教课)Warming up 和 Reading
部分一个课时就能讲授完。但是我们都知道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要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设计的严谨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激情。教师如同表演艺术家,双方都陶醉在这片活跃的氛围中。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在公开课前我们需要学生花很多时间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在公开课后老师还得做一定的补充讲解(尤其是对于课文里的重点句型结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就Reading部分老师至少需要三个课时讲授。所以,讲授内容多、时间紧,容易造成知识讲授粗枝大叶、不精髓,学生学习囫囵吞枣、很肤浅。教与学缺少信息反馈和知识的复习巩固。随着内容的累增,更容易造成学生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结果。如同猴子搬包谷,搬一个掉一个,到头来一无所获。
(二)授课语言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进入高一以后,三分之二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讲课(教学语法时英语使用略少)。有的老师语速快,学生反应不过来、听力跟不上。有的老师语速慢,但是学生英语听力差,因此又听不懂。还有少许老师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其英语发音不太标准,也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问题二:初中阶段老师讲课用语情况的分析。尽管小学从三年级已开设了英语,但是,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对英语的重视力度不够,造成学生误认为小学的英语是一门副课。所以说,进入初一学生才真正意义上正式接受英语课。由于学生英语词汇量少,平时听力训练得不够,学生很难适应老师使用英语讲课。也逐渐使得老师用英语讲课变得越发困难。如果,初一不加强英语授课,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延续到初二,到了初三就更谈不上用英语讲课了。因为在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老师复习时一般多采用汉语讲课。综上所述,学生一进入高一很难适应英语授课方式。根据调查,在高一几乎有65%的学生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调查对象为英语水平中等程度的高一学生)。
(三)英语检测试题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翻阅我们近几年高一所使用的英语资料及试题。其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甚至包括基础知识应用部分,几乎大部分是全国或各省份历年高考真题或相同难度的模拟题或试题。记得在高三毕业班,有一次我给学生讲一篇很熟悉的阅读理解。我问学生“这篇阅读理解我们做过吗?”一部分学生稍加回忆便异口同声地答道:“在高一做过。”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这样的现象不仅令人啼笑皆非,更让我们这些英语教学者感到可怕,准确地说是可悲!所以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英语这门课程,学生不是学不进去,也不是学不好,而是一进入高中就被大量的难题怪题吓到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知识点的考查相对简单、直观.一般记住知识点就能答好题。对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也是如此,一般考查对文章句意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初中英语从初一到初三其难度是由浅及深。而高中阶段的英语更侧重考查对文章篇章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高中英语考查的特点是生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试想,学生中考结束到高中开学短短一个多月的假期后,英语考查难度的跨度如此之大,和初三根本没有平稳的过渡和衔接。此外,高中三年的英语考查的特点是高考模式化、题型单一、变化小、无梯次。实际上,学生在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是做了三年的高考模拟题。所以说,学生高中毕业后除了能做几道英语题外,别无其他英语能力。
二、对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关于新课的讲授。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很难完成教学任务。200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部分编纂成员在我市培训时,我们曾问过这些专家如何安排好如此庞大的知识点。专家的建议是删减部分内容,所删节的知识点可放在后面讲授。专家的建议自然是好的,我们也只能这样去做。但是,专家的建议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哪些知识点可以删哪些知识点应该留?这对于有经验的老师来说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刚刚分配来的老师还存在问题。二是从高一到高三由于文、理分科,我们的学生在变动、老师也在调动,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到被删减后补讲的知识点,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知识点就衔接不上了。对于此,我认为一要加强新教师的培训;二要加强备课组工作,群策群力,统筹安排。统一删减内容(可根据重点班、平行班、加强班分别统一)。并对被删减的内容作好记录。我的教学原则是高一阶段要加强听和说的教学;高二阶段要加强读和写的教学。
(二)关于使用英语授课。
由于学科的特征,英语课堂应该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这是毫无异议的。但是作为高中的起始阶段,我们要注意学生获取语言的的适应性、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弱性、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以及学生获知的特点性(有的学生是通过聪慧获知、有的是靠死记硬背获知)。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其接受和反应能力有快有慢。所以老师在使用英语授课时,一要控制好语速。并注意重度(强读)、停顿和重复。同时注意学生的听课表情所发出的暗示。二要注意用浅显的英语进行补充解释。三要适当使用母语。更重要的是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老师不宜整节课全部使用英语,必须有一个过渡。让学生逐步的适应英语教学,并渴望英语。而不是一开始时就被听力给吓死了,其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在这样一个紧张的语言环境里被扼杀了。最后一点要加强学生的听、说锻炼。这样,我们不但着眼于学生的现在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也符合语言学习的目的。
(三)关于英语检测试题。
只要老师把好了课堂教学关,学生在摄取新知识上就不存在问题。如果我们能再挤出一点时间做好所学知识的巩固,那么学生消化知识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这就涉及到检测的方式。我认为,在高一起始阶段,英语检测题不宜按照高考的模式设计。应该先严格按照中考的模式去设计,其难度应该与中考的难度持平或低于中考的难度。随着高中学习的深入再逐渐改变其模式并增加难度。那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题库。如:陕西省中考的完形填空设10个空,高一的英语检测卷也应该设10个空,然后在第二学期增加到15个空,到高二时再增加到20个空,其词汇量及生词量必须严格控制。句子也应以简单句为主。对于基础知识应用部分,其考查点及句干应按照所学的句型结构和词汇来设计。简单不是坏事,由浅及深才符合语言学习的原则,也能使初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有机的衔接起来。这不仅可以培养基础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加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也能使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高中后期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听和说或者补习其他薄弱学科。
以上是我对于近几年我们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个人看法,其解决措施也可能只是一种设想,但是这种设想是值得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当然,把任何好的设想变为现实会有一定困难也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要做好这一点,仅凭某一个老师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我们要集学校、学校教研机构及全校老师的力量,甚至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支持才能顺利完成这一光荣而重大的任务。我希望在不久,我们能够做到!因为那不仅是一项任务,那更是每一位英语老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国一首很好听的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