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中毛笔字怎么写写和字

冯大中 冯大中访谈录
客服热线:010-
/13241-fengdazhong/
冯大中 冯大中访谈录
冯大中 冯大中访谈录
冯大中 冯大中访谈录  相关链接:  冯大中访谈   时间: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地点:辽宁本溪“伏虎草堂&  采访者: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中国当代画家》主编杨晓明  受访者:辽宁省美协副主席、著名国画家冯大中  杨:我很高兴能在您的“伏虎草堂&采访您。您是中国画虎的大家,据我所知,您并非学院出身,能讲述一下您的从艺历程吗?  冯:小时候画画当然是出于兴趣,不知道什么崇高远大的理想。少年时候喜欢看小人书,还玩打“小拍儿&。不知道您玩过打“小拍儿&没有?全部是古代英雄人物: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周瑜、黄盖,个个画得活灵活现,英气逼人。我特别喜欢这些人物,所以开始认真临摹,画上圆圈,勾上线,上上水彩,用浆糊一糊,也挺像那么回事。那时我家穷,兄弟又多,家里拿不出钱供我买纸、水彩、画笔,我就自己捡破烂儿卖,拿卖的几毛钱去买画纸、水彩。直到中学我才知道还有宣纸、毛笔、墨、砚台,才明白国画。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十五岁那年立志要学习中国画,将来要出名,比如要出本书、发表一幅画什么的,那就是当时我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一九六五年我初中毕业,想以后进美院深造,便报考了美院附中,但是名落孙山。不是我笨,是政治原因。当时老师对我说:“你家里成分高,想直接考,永远进不了大学的门槛。只有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思想,与家庭成分划清界限,才有希望进入大学之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报名下了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九六五年八月我下乡,成为文革前的一名知青。转年的春天我就开始请假复习功课,又画了大量的写生,准备报考美院。就在我报名不久,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什么高校都不招生了,我的学院之梦破灭了。这对我刺激很大,但是我对绘画的热情并未扼杀,我坚信少年的标杆与理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天天讲阶级斗争,公社广播站广播批判文章,公社墙上贴满了文革漫画,每人要表态,所以我也写批判文章,也画政治漫画。白天参加运动与干农活,业余时间我仍坚持画画。我受中学美术老师李笑如的影响,从宋人绘画入手,同时也学李笑如老师的老虎,画得很逼真,几可乱真,我之所以喜欢宋人的绘画,因为它严谨,高度概括,有发现与创造的精神。但为了不与时代相悖,我也画了很多工农兵的画,也带上红卫兵袖章。  杨:冯先生,听了您的青少年成长经历,知道了您的学艺之路非常艰辛,尽管您没进入美院系统深造,但是我在观赏您的作品时,强烈感受到了学院绘画精神:尊重传统,写实结合。笔墨所在,道法自然。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如何达到这一高度?  冯:没有进入美院学习,也许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但是同时也少了很多束缚思想的框框。按照教学大纲教出来的学生,五十个学生都按照那个去学,我的个性是不适合的。我希望学哪个就学哪个,今天看这个好就学这个,不好的我连看也不看,不浪费时间。比如美院强调石膏素描,我就没有这段基本训练,但是我有画线条那段练习,我把画石膏那种科学理念借鉴过来,否则我的画就不会再提高。画家画到一定的时候就是一个修养,要不你拔不了高度。所以我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特别生动、真实,有了生命力才能有力量,我如果画松树再像古人画一个个圈,那很概念化,这样的大树干有看头吗?肯定不好看。在我的作品中,画进去我对它的理解,用我的那种笔法,穿插、点染、勾勒,它就丰富,很接近生活的本体,但又不是照相。所以说作品不能像照片,像照片的东西绝无出路。包括意大利的郎士宁。为什么学他的人非常少呢?郎士宁的马,马晋先生学他,傅佐也学他,后来就非常少了。你记住一个规律,追学者多的画保证是受人喜欢的作品。郎士宁的画太写真,连树洞里一些小的东西都不放过,逼真表现出来,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念,中国画是讲究虚实结合,表现诗意意境。白石老人讲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中国画的艺术评判标准。  我不但学习古人的创作手法,也借鉴西方的绘画理论。比如我画树干的光,或者是立体面,就是素描关系。实际上我也没画过素描,但是我读过很多素描的东西。它为什么要那样画?比如说我画面上的东西(指着墙上刚创作完成巨幅松树题材作品《高山景行》),你看四面周围不要很多线,需要线的地方才要用,那个树根就用线来表达,表现它深抓大地的力量。树枝我用线表现,但是主干上我的线却刻画的不那么多,有的地方有线有的地方不需要线,全有线就显得很僵,如果周围的边缘都用线锁住了,这个物体就不饱满,很薄。该需要有线的地方要强调,这样会产生力量和美感,这是一种美学思考和修养。  尽管我没进美院深造,但是我花了极大精力和时间研习宋元明清诸大家的山水经典作品,尤其是对范宽、李成、董源、马远、黄公望、沈石田、文征明等作品反复揣摹,心摩手追,几十年如此。又欣赏古人提倡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生活理念,游历名山大川,与自然对话交流,所以落笔要自得规矩,而又自出机杼,在法度中吟咏情性,作品自然就严谨而不失灵动,这需要长期的修养与善思的悟性。悟性对于一个有修为的艺术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功的干锤百练,每个艺术家都能做到,但是悟性的开智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艺术家之大成。今天讲悟性,曹俊的悟性就挺好,所以年轻人就画得进步挺快。我也是点拨他悟性的东西,我不讲一招一式。我也是在悟道后的一种创作体验,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想法,与别人的创作方法自然拉开了距离。曹俊说更多的是我一种美学理念和修养对他的启发,这个说法是非常正确的。  杨:其实冯先生您的山水画是非常出色的,但是目前画坛提到您的大名,往往联想到是“天下第一画虎国手&美誉,您认为您的老虎作品过人之处在哪儿?  冯:过去讲事为心生,那么画也是为心生。因为作品表现出来的是画家本人心里所想的,心智通过他的笔墨表现出来的结果,这就是画如其人。我既想表现虎的威猛一面,又想表现它的温柔一面。二十年前我就说了,老虎肯定有它的语言它的感情,只是我们无法去探索它们的那个领域及它的语言情感世界。那怎么办?我表达我自己吧,用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吧。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探索表现,大家终于认可了。记得1986年全国美展的时候,全部的画就我一个人画的老虎。我表现老虎母子俩贴脸亲昵,通过拟人手法表达友爱与和平,猛兽如此何况人乎?后来我就多多侧重一些人性化,把人文的关怀注入作品之中,这种方式被社会认可,所以才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与喜欢。如果说一开始就很模式化,一律是老虎回头张着大嘴,就没意思了。画有了概念化,人们就会不喜欢,也就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我现在画山水也是这种理念。我在一九八四年的获奖作品《苏醒》就是山水画,是与宋雨桂先生合作的。从那以后我们俩合作了两年。两人合作就搞研究,这对我人生的绘画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两个人的智慧通过沟通,比一个人在那里读书要事半功倍。我山水花卉什么都画,但因画老虎出名,把所有的东西都淹没了。我亦喜诗词歌赋,于书法和篆刻都下过功夫,后来时间不够我就把它们偏淡了。因为随着社会的需求,随着家庭的需求,我自己生活的需求,为了我自己的事业更有成就,那么就想这段时间去攻画虎。后来发现因为社会需求太多,我也画不出来,再说满屋子都是老虎的话人们也会很讨厌的。所以我想把老题材重新挖掘一下,看看到底能表现到什么水平。去年我画了兰花,今天我又画了竹子,上个月又画了梅花,这个月又把松树画完了,我觉得我还发现点新意来,大家看了都觉得是纯水墨,是文人画追求的那种题材。目前这段时间创作山水,因为山水能表达自己的性情,老虎让人陷入一种形体当中。但是今年年初我画了一幅老虎,自己觉得还挺满意。画是表现一种哲理,不是简单表达单纯的老虎,所以说我要把我二十几年前的老虎与十几年前的老虎和现在的老虎,放在同一个展厅观看,这种前后的语言表现手法、表现理念、表现思想有所区别才好,如果画得和以往一样,就没有意思了。我想通过这些作品来展示我的艺术思想与美学思想心路历程,还有我内心的追求。  在近代中国画老虎的画家中,以张善仔、高剑父为代表,后者吸收日本绘画元素较多,表现形式相对也是日本的。张善仔表现题材相对深一些,用传统表现手法以工笔画狮子。后来我看到了我老师(李笑如)的画区别于张善仔和日本的画之间。我在七十年代画的老虎和老师一样,色彩表现手法绝对一样,教我临摹几遍我全会了,后来我就觉得这么画下去是绝对没有出息的,又吸收了刘继卣的画法。刘继卣父子是五六十年代表现走兽最杰出的画家,他们的色彩很典雅,但他画的虎狮是一种渲染丝毛。我把老师的画法和刘继卣的渲染结合起来,追求画面的轻松,这需要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精湛。刘奎龄是走兽画大家,他的作品无一不精,我很佩服他们父子俩。后来在香港看到了刘奎龄的孙女刘葵,刘葵问我:“冯先生你为什么不拜我爸爸为师呢?&我说,“你爸现健在,我就拜他为师,但是那时我是一个穷困的学生,你们家是中国画名家,住北京四合院高门,即使我去你们家你们也不会理我,现在出了一点名了,有了一点成就,那我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走过来的。& 我主张画老虎的时候,有的地方是用意笔的手法画工笔,工笔画像过去完全的勾线,那是不行的,一定要多种手段,就像表现色彩,色彩要吸收西洋的东西,既要有主观的色彩又要有客观的色彩,把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使画的品味高起来,否则的话品味不会高,画最重要的就是品味与意境,那么对笔墨的要求也就要精到。古人讲“神品、逸品、能品&,我想追求那种神品、逸品的境界。你想追求这些品质,你就得抛去物欲这些东西,我就是要为我的艺术而画,这才能画好,能保留我们这种风骨气质的一定是要保留,绝不能因为这些东西而失落了人文精神。当下媒体宣传,有正规的有民间的,现在官方的媒体,一些杂志、一些地区电视台都来找我,每一个地区的画家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就利用媒体宣传造势,杂志今天登出十大杰出画家,明天又来五个大师,这些极不严肃,胡吹,是对艺术的亵渎,又严重扰乱市场,是对每一个有良知艺术家的伤害。有些年青人急于成功,急于被市场认可,必然借助于媒体力量和能量。我建议年轻的画家还是要从学养、从古人精神上吸收一些东西,否则等到时过境迁之后才感到什么都没有追求到,因为那都是暂时的,太杂乱了。现在画家的作品也是五花八门,标新立异,真心立住精神的不多,现在又崇尚复古,我最不崇尚复古。我认为古人的精神、古人的东西,我们要吸收,我们要借鉴,但是方向还是要看好,画古人的东西还没有古人画得好,那种山水画毫无生气,不是我们时代需要的那种感觉。要从生活中学习吸取,每个人的修养不同,体现出来的东西也不同,每个人的美学理念不一样,体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才有意义。  ','  杨:听了冯先生的一番话,使我感到冯先生主张,一个好的中国画家需要全方位艺术修养与人品的修为,那您平时如何做好这些必修课呢?  冯:我一天的时间,一年的时间,除了画画,再就是外出。外出有写生也有开会与会友。在家里头我每天边画画边看书,书是每天必读。古人说“开卷有益&,有益于我心胸打开,眼界提高,思维活跃。我不会跳舞不会唱歌,不会打扑克打麻将,唯一爱好就是游名山大川和读经典著述,也喜收藏青铜器、瓷器、名人书画。收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受古老文化的陶冶,使文化精神回归。比如青铜器第一是金文,金文演变到大篆,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文字都不一样,到了秦汉就是小篆了。从古代青铜器可以看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变。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冶炼、铸造和造型艺术,那时候能够造的这么精美,让我十分惊叹,我还喜欢收藏宣纸、砚台、墨、古画。有人说“玩物丧志&,我不这样认为,一个画家如果有传统文化的滋养,那他落墨就不俗。以前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吴湖帆等,不但是大画家,同时也是大藏家与鉴赏家。  杨:冯先生,我注意到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有一种现象,即出身名门望族的后裔,绘画的风格都较传统、典雅,如吴湖帆先生,而出生清贫的学子,往往会创造出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如傅抱石先生。这是为什么呢?  冯:我没有认真去想。是的,吴湖帆先生家学渊源,收藏巨富,傅抱石出身很清贫,这种因人而异的学术成果很难说清楚。于志学早年家也很清贫,后来他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开宗立派。我不赞成他去教徒弟了,我也不刻意去教别人画老虎。  你说我像吴湖帆先生,他功力深厚,家学渊源,他的画有的画得很好,有些画还不符合我的审美要求。虽然他用色典雅,很美,但是我不会这么画,这当然是美学理论或个人审美趋向不一样,因人而异。比如说范曾先生是以“诗为魂,书为骨&,我认为在范先生的作品中体现得很统一。我的画虽然不是明确的诗为魂,但是书法还是融合在里面的,我的画中不一定每一笔都要讲究书法,而是要求为艺术效果服务。有的地方就是书法的线,有的地方就不能,因为它需要质感,光是单纯的线条还不够。表达整幅画面的通体效果,需要更多的手段;这手段包括中西结合,古今相容,同时代的借鉴,书法、水彩,雕塑等等。比如说雕塑,魏晋时期的很概括,而西方雕塑很写实。我们形象不准,我们各个历史时期包括汉唐的雕塑,虽然线条很概括,但是都是比例不准确。你看西方雕塑那么准,那是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作品,用科学的手段去塑造人体,所以非常准。两种文化的对比,不能说谁优谁劣,各有各的文化色彩,西方的雕塑,包括衣饰的流畅、写实、人体的健硕丰美,它都和东方的雕塑不一样,我们应该有选择有借鉴地把东西文化融合起来。你说我的画里有院派的东西,院派的东西就是科学手段,科学的这种美学方式,去画或塑造这东西,都很严谨。文人画那就是简练的笔墨,抒写画家自身的胸怀,像八大、石涛、倪云林等,我把他们的绘画精神借鉴过来,慢慢浸染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就好像吃饭,不能光吃馒头,要全面地吃。土的也好,洋的也好,这样作品内涵就丰富饱满了。  杨:刚才您谈到了您不愿带学生,可是目前在国画市场上到处能看到“冯大中式&的老虎作品,您对这样现象如何看待呢?  冯:我的老师学画从宋元入手,我也是从宋元入手,因为跟老师学画,他的一切都影响着我。当时我画虎的时候,天下没几个人画,那么现在画老虎已经成了过江之鲫,太多了。上月我参加全国当代第七届美展工笔画评选,五千多张作品就有二百多张老虎,我一看老虎就很反感。想当初我的虎入选画展时,那些老先生当评委,看到我的画,感到很亲切,为什么呢?它少呀,一看冯大中的老虎那么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有冲击感,大家都投了我的票。现在年轻人也画得不错,有的比我获奖时的作品还好,但是为什么评不上呢?因为他们是踩着我的脚印过来的,没有跳出我的表现语言,都是在模仿我的图式。我画画最终表现的语言是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经过反复摸索研究出来的,那个时候我连相机也没有,参考书也没有这么多,上公园里去画速写,什么颜色毛感呀都要记住感受,回来后认真整理,对创作稿子反复推敲,一点点一步步积累起来,朝着自己的标杆迈进,不为物质所动。物质匮乏与物质发达都需要人有精神定力,当年如果物质发达我也不会只是画画卖钱而已,我直到现在也没有主动去卖画,因为我连创作还画不过来,所以说现在有人向我定画一概不定,这也需要有精神上的定力。社会上现在画画的人太多了,要想画出点成就来,被人肯定是非常难的,所以当下的年青人都想急功近利,追风追得紧,只要那个好卖,只要哪个获奖,马上第二次展览就有一大批,这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画家,他必须有独立审美眼光和独立的人格魄力。  今年八月份我应中宣部部长下达的指示,随中宣部欧阳坚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副主席、中国美协刘大为主席去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去指导他们画虎,全村一千三百人口有五百人在画画,有很多人在专攻画虎,这个村成了画虎村,画画成了文化产业,画虎画出了新天地,画虎画出了新农村,放下锄头拿起笔杆,解决了就业。刘大为对我说:“你太了不起了,这么多人都学了你的画。&我那些画册被他们买了都翻烂了,他们又分四大虎王呀四小虎王,又带徒弟流水作业。他们问我看了有什么感想,我说他们临摹我的画能有饭吃,成为文化产业,我感觉我作了一点贡献,从佛家的观点来讲叫“普渡众生&。这么多人能靠画虎吃饭,变成小康生活,这不是我也有功德吗?过去看到造我的假画我很生气,那是因为我没修炼到家,现在我看他们临摹我的画,我感觉很高兴,可能我修成正果了,毫不生气,还要指导指导,但农民画就是农民画。从自己的成功到影响社会,我都首先感恩我的启蒙老师李笑如。  杨:冯先生那么您对绘画艺术最终追求是什么呢?  冯:我现在想朝着“神品&与“逸品&情调发展,“逸品&是最高境界。但是我强调是面对现代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比如我表现松树,我表现它气象万千,生命力强盛,所以要求笔墨精到传神,表现松树岁寒不凋的昂扬精神,但是表现的时候不能概念化,它必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张躁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既要求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又要有创造的想像力,所以我对每棵树都有选择的写生,整个一段就是一个现实,一个固定的场景,组合起来,使它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感、庄严感,从而产生出松树伟岸与力量的视觉感,这是我将山水画理念引进到了树木创作上来,故而生动传神。我在画画的时候从小就是这样,老师给我引到这条路上,但是我和我的老师绝不能用同样创作手法。我把老师做人的认真态度,艺术上的一丝不苟继承过来。在艺术上老实不行,不老实也不行,既有老实的一面,又有不老实的一面。不老实是思想绝对不能老实,老实一面是指我绝不胡来,一定要遵照艺术规律来创作,这就是艺术的辩证关系。  因为我没进过学院,所以我强调自我的修炼,吸收学院的东西,包括吸收西方的绘画。我去卢浮宫、凡尔赛宫、大都会博物馆,看他们收藏的经典作品。西方人画人物,人体是暖调、显得很阳光灿烂,我也尝试用油画暖调的色彩感来画虎,画出了老虎温情又高雅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西方的绘画有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按照中国画的传统,原色、主观色彩,还有就是物体的本来色彩,比如说岩石是赭石色,其实岩石不都是赭石色,也有青色、绿色微妙地过渡,但是统一地把它变成赭石色,这就是概念,或者是概括。花青赭石,我们这个时代再用这种表现方法去画,就觉得不行了,就觉得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了。所以我就把外来东西都融入进来,从理性上加以认识,产生自我的作品。我认为既要有传统,又要有熟炼的技巧,现代的理念,文人的那种典雅,学院派扎实的表现功力,这就是我创作与审美的指导思想。对于绘画探索我还会坚持走下去,老虎作品我肯定会要画,但是我想着变,这变不是表现在时髦上,而是向着它的极致推进,追求画面的立意高标,这是我们需探索的。山水画它表达的语言更丰富,我要画出一种既不是宋人但有宋人之神韵的作品,那种意境既来之于现实又来自于自我心源,绝不是纯客观的翻版。山水画客观不行,但是纯臆造更不行。现在一些人学黄宾虹,既没有达到黄老的学养,又没有达到黄老的功力,作品缺少生活的感受,看起来感觉不到亲切,不感人。  杨:谢谢冯先生接受央视的采访,最后请问冯先生对画坛有什么进言?  冯:我昨天跟朋友们讲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唤回古人的那种精神,古人那种诚信,现在很少。我看到一篇文章谈及此事,我很赞同。现在世界上金融海啸,人们在大谈金融危机,却很少有人谈“精神危机&、诚信危机。现在很少有人相互信赖,你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瞎忽悠。这个时代没有相信,这是可悲的事。人世间需要相信,朋友们需要真情,这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东西,所以要呼唤,不然越需求的东西就越缺失,我们都不愿看到它长此以往。您好,欢迎访问博宝艺术网!
客服热线:010-
冯大中 冯大中的画虎情缘文字实录
共计次阅读
&<em id="num_num_
冯大中 冯大中的画虎情缘文字实录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邀请著名艺术家冯大中老师做客雅昌直播室。  我们知道冯老师非常忙,他同时还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今天非常高兴冯老师做客我们雅昌演播室!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喜欢虎的国家,民间有很多关于老虎的传说,对它赋予了很丰富迹象的寓意,冯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对虎这个形象感兴趣,想从事这个方面的学习和创作的呢?  冯大中:东化包括东南亚都喜欢虎,所有的动物当中老虎是第一位,东方文化还喜欢马、牛,因为有一种象征意义,老虎象征着力量、权威、勇猛、不可战胜,牛象征着勤劳无怨无悔为人们工作。马象征着一种吉祥、奋进,东方文化都是取一种内在的含义。画老虎这个开始确切地讲我是在上中学一年级,我是从小学一年画画。  记者:您从小就喜欢画画。  冯大中:小学画画我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因为和同桌(女同学)比我还比不过她,我就不服气,放学我做完作业就开始画画,到了一年级下半年我就把他们都超过了。  真正的画虎是从62年,刚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非常钦佩我的美术老师(我在少年时候看见过他画画),这是我们当地的一个老先生,名叫李笑如,他原名叫李春山,后来他老师说“春山如笑”所以他就改为李笑如。  我和他学习完全是把他的衣钵继承过来,他是画老虎,山水,花卉里面的。所以受老师的启发才把我引到画虎这条路上。  记者:等于您正式接受比较正规的学习是从李笑如先生开始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您也是从初中开始学习画画,您不是说像正规的科班出身,主要是自学成才。  我们也知道像花鸟题材需要非常强的基本功或者说技法方面的功夫,您这方面的训练是怎么完成的?  冯大中:我的艺术道路是自学,为什么自学呢?  因为种种原因,从拜李笑如老师为师之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中学毕业后来就准备考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也报考了,那个时候我的自信心也很强认为能考上,我那个时候学习专业我觉得还是挺上进的,文化课没问题,但是62年、65年讲究政治背景,阶级斗争,一切为成分论,我们家是中农,我的母亲成分高,老爷成分高,我们那个时候小孩不懂,我们都得填上什么成分,老师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那个时候心地无邪。  由于自己很诚实,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做交代,当时我记得我们的教务主任找我谈话,说冯大中你今年考试要做好思想准备,你够呛能考得上,主要不是因为学习成绩问题,你的政审过不了关,我说我妈大字不识,家里很穷凭什么成分不行。  他说那也不行,结果上去第一轮我就被淘汰下来了,淘汰下来之后心情很沮丧,我们班去的女同学全场都走完了,我第一轮就刷下来了。  后来我一两天都没有上学,我住在宿舍里头不高兴,到李老师家,老师那时候五十多岁我才十多岁,老师说复习考别的吧,当时的去向就是高中和技校、卫校、电校,这些学校都不是我所向往的没有兴趣,对于数理化厌烦透了,高中我也落了半年课没有考上,因为专业复习美术去了,专业课后习的时候我就没参加,所以说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  没考上之后我一赌气就下乡,当时下乡是65年8月份。  记者:您是主动下乡的?  冯大中:那个时候还没有号召大批下乡,那个时候只是号召知识青年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老师给我做思想工作,说我的唯一出路是走政治这条路,唯一的出路是到农村当知青,当知青由于你的革命行动可以把家里的父母成分高这个条件给它消化了,变成革命知识青年。  我说那好我就学习董加耕、邢、侯隽,当时我就报名下乡,我的老师、母亲都不知道。  记者:您自己决定下乡?  冯大中:我就自己决定下乡当时是十七岁,下乡明年再考试,那时是65年8月份,到现在记得老师写一首歌赠给我们:决心革命别家园,八月八日入深山,待到他年复今日,桃花园里话当年。  记者:对您还是寄予了厚望。  冯大中:寄予了希望,我就开始头一年夏天去,转过来就是秋收,那个时候把我们累的,因为农民赶上秋收割地的时候有技巧,我们技巧也不行,体力也不行,农村的小伙子二十来岁干长了特别快,农村割苞米、,我们这面是到头来人家都休息半天起来继续干。  但是过了一个多礼拜我就没问题了,我基本上成劳动力了。  ','  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劳动。  冯大中:刚开始不行,转过来冬天、春天我又开始复习功课了,65年的冬天、66年的春天我又开始请假,那个时候得向队长请假,向青年点集体请假,他们就同意我考试复习,结果我复习了三个月,文史地速写就报考了,五月份说不报考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就开始大家都白忙活了一阵子,这样把自己愤怒拼搏一下,到底是不是能念书,到底能不能画画。  结果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我们就随着城市的知青造反,整个少年时候的艺术理想彻底的破灭了。  记者:您就一直在农村劳动吗?  冯大中:66年开始就摇旗呐喊贴标语,斗地主,分田分地,我是管宣传,我到现在记得我拿着墨纸、蜡纸刻最新指示并且印刷,那个时候没有打字机就刻仿宋体,毛笔写大宣传。  反正文革动荡时期那几年我没有去干别的,就跟着宣传队宣传思想,画画连环画、宣传画,  到70年我就回城当了工人,当工人后来有一个机会给我调到政工组借用搞宣传,这样一个机会我不能失去所以拼命地干,领导非常满意,那个时候干部现在都是借用也没有什么后门,大家觉得同志关系不错,工作态度好任劳任怨这就是本钱。  开始当工人、干部,后来就留在政工组,从那以后我的业余绘画就有了时间,一直到八四年、八三年我还在工厂机关里头,那个时候有个大企业机关,地方企业(冶金局)工会工作,这个时候虽然是工作很多,但是我能够有时间到礼拜天那时候没有长假礼拜天就是一个礼拜天,赶紧画画,节假日画画,一切时间都用起来。  记者:那个时候您就一直画老虎吗?  冯大中:我是画山水和老虎,山水和老虎的时间分配各占50%,一半画老虎、一半画山水,到名去写生,由于在机关里头当干部和领导关系处得好了,有时候和领导说一说,领导就同意了去名山写生体验生活。  到了84年整党,我记得清清楚楚每天下午在那里坐着讨论党员的党性问题,自己要斗私批修,对不起组织上的要把自己的心里话向党敞开心扉向组织诉说一下。  讲完了之后我们很单纯,二十来岁也没有什么反党、走资派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挣工资三十多块钱家里几口人省吃俭用,后来组织上刚刚改革开放需要我们进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外引内联需要靠我们作品作为礼品,那个时候画的价值也没有,名气也没有,后来领导对我很满意就说不要去整党了回家画画,给组织上多做些贡献就行了,这是我自学真正的集中时间开始投入创作了。  从自学业余时间到创作,从84年开始我第一次就构思了一幅山水画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当时我和先生合作。我为什么要和他合作?那时我觉得自己力量不强,他力量也不强,我们哥俩就担心想单打独斗不行。我们俩不是说哪个画哪部分,可能全部通过纸笔,我们俩的构思、合计、色彩、意义什么样,怎么表现,有可能他出的理论主意多一些,我把思想统一起来直接制作很多东西,那个时候我们两个的智慧一加一大于二,我说咱俩必须这么做。果然我们俩这么做成功了。  那次和贾又福先生的《太行丰碑》、吴冠中的《春雪》,我们俩的《苏醒》,杨力舟他们的《太行铁壁》,整个那一次是学术性很强的美展。那个时候因为刚改革开放以后十几年都没有搞美展了,我们为什么叫“苏醒”,我们觉得从政治、经济、文化都开始解冻了,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感觉所以我们就叫“苏醒”。  为什么画冰河开化?尖冰已经熔化春天快来了。  记者:您在山水画方面的起步非常高,第一次出手《苏醒》获得全国美展的银奖,为什么后来山水好象不太被大家所了解,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画虎上面。  冯大中:84年在画《苏醒》的同时我还画了一幅《初雪》老虎,由于很多种原因(选画),当时我们是任人宰割的时代,画可以任人宰割,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我画得老虎由于当时美术界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谁和谁哪一面都影响到你的作品,像政治一样你是我这一派我是你这一派,评委是对立派就把你选下去。  当时说这种画不图政治,画老虎选掉了。  记者:等于是您送了两幅作品?  冯大中:选掉了《初雪》把《苏醒》拿过来获了银奖,后来八五年又赶上“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当时的年龄卡在三十五岁,我正好是三十五岁,我真是全身心地去和画展拼搏。  因为那个时候画展规模主题性很强,“前进中的中国青年”描写的都是刚刚改革开放全社会(工农兵学)。  ','  记者:那个时候展览特别少,机会很难得。  冯大中:在中国美术馆几年一次,这次展览也就一百多幅画(油画、国画、雕塑)全算上才这么多。我当时就把去年没选上的画又按照构图重新画一遍,把那重新完善一下结果就选上了。  记者:换了一批评委?  冯大中:在辽宁选取之后不是获奖只是入选,辽宁选出来十张画,我这张画只是备选,别的画叫候补,别的画审掉了这张画往上顶。  记者:先省里面选再到北京来?  冯大中:那个时候都是以省、市为单位往上报送,我这张画就作为侯选送上来连个照片都没有。  送到北京之后(后来组委会告诉我的)说冯大中你那张画拿来以后连个底片都没有,大家评上了二等奖第一名,三个一等奖,十个二等奖,二三十个三等奖 当时我这张画为什么有好几个人都给我争一等奖,这张画太新了,一切打破了很多评委的评审观念、印象,以前画老虎都是那种凶猛、表现没有新意的东西,而表现在雪地里头两只虎情意绵绵的那种感觉,大家都评一等奖,后来说一等奖这次是“前进中的中国青年”主题性很强,这个不能作为主题。  记者:是因为题材的关系。  冯大中:因为题材评了二等奖。从那以后八六年又搞了一次“国际和平美展”,那时候的全国美展是五年一次,中间又插着其它专题的展览,我们都是认真对待,八六年又有一个“国际和平年美展”,我画了一个《爱》,表现寄托人类的和平,画两个虎顶脑门。这预示什么呢?微小到草里虫庞大到老虎猛兽都有爱,猛兽都有爱何况人世间还有什么战争,所以就用这个寓意一下子选上了,挂在中国美术馆最中间的厅,那天晚上我很高兴,因为给这幅画十几秒的镜头,这幅画也都收藏了这是八六年。八七年我和宋雨桂我们俩又联袂搞了个展览。  记者:山水的吗?他是专门画山水?  冯大中:山水老虎都有,他是山水花卉,我是山水和老虎,这次展览轰动了中国画坛。  记者:那次展览是在北京吗?  冯大中:是在中国美术馆,当时是、中国美术馆主办,王任重副委员长剪彩,王任重、赵朴初这些领导人出来剪彩当时规格很高。八八年又搞全国工笔画大展,我画了一个《早春》,《早春》一亮相评委第一个评得是我的金奖,我记得当时参加画展都快要公布获奖了,我还不知道我获什么奖了。展览都挂上了之后在美术馆圆厅摆上桌子,评委在前面桌子,我们是获奖者在头一排坐着,我记得问我能得什么奖,我说我的画要论获奖我说应该得奖,但是我估计肯定得三等奖。  他说为什么得三等奖?我说这个画不能突出政治,只是从欣赏和技巧上来评能获奖,三等奖我觉得这就是很厚爱了。  结果公布第一个名单公布的时候念“辽宁本溪”那就是我了,给个金牌,我当时非常高兴,终于我能够登上领奖台这是八八年。  从那以后画老虎的时候就把画山水的时间给占掉了,为什么呢?一个是展览,一个是社会需求。  记者:从您的个人感情上来讲您也是更偏爱老虎吗?  冯大中:我从创作上来说山水更有欲望。  记者: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  冯大中:因为社会的需求老虎的时间占多,原来我学画的时候是各占50%的时间分配,后来是70%的老虎30%的山水,到后来是百分之百的老虎还不够用。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在历次展览当中也是您画老虎方面的技艺非常重要,我们印象当中画老虎熟悉的用工笔线描画得很细,您的技法比较特别您在生宣上面画,您在最初创作的时候怎么有这个想法呢?想用生宣画工笔呢?  冯大中:这个也是受老师的影响,当时老师教我们的时候说他画、花鸟全用熟宣来画,惟独老虎用生宣来画,我就问老师为什么生宣画工笔不好掌握呢?为什么不用生宣呢?  他说画老虎的斑纹需要宣纸那种韵味,毛茸茸的韵味,泼墨的韵味只有生宣才能出来,所以你要把这个掌握住才能够去画好,有别于熟宣的效果,但是很难掌握。  记者:细部是不是很难解决呀?  冯大中:细部还可以,我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六二年一直到八五年二十多年时间摸索,我终于摸索出了成功,这种像搞科学实验一样,怎么用水,泼墨,实验成功之后现在画虎的技法是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在我画老虎的时候整个中国画坛上刘继卣、父子俩,还有画写意的胡爽盫,再就其它的各个省有一个半个都是画写意的,他们那个时候的写意和我画得写意不一样,全国画虎的没有超过五十来个人,自从我这种画法表现成功以后获了几次大奖,天下画虎的人太多了。  ','  记者:您没有在熟宣上试过吗?  冯大中:我试过,我觉得不如用生宣的效果好。  记者:这样整个颠覆了大家习惯中对工笔的认识,工笔一般都会觉得是那样的,包括一般的人会觉得虎这个形象,一是在民间本来是很流行的题材,二来觉得工笔都是那个样子的,然后觉得比较匠气,这是一个传统的看法,也是受大家习见的影响。对于传统方面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冯大中:我对于虎的研究突破技巧的同时,还要突破老虎这种表现程式化的东西。这种程式化的东西就是中国话讲的传统习惯,我在表现这个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表现跟着老师后边走,老师怎么画我也怎么画,画了二十年老也选不上,我心情也不快乐。  记者:在之前您还参加过别的展览吗?  冯大中:我参加都没选上,省里选也选不上,市里选也没有选上,说老虎是老一套。所以我就决心要突破这个范例,老师教的时候我又反复尝试,我现在清楚地记住老师批评我,老师说画得什么东西,非驴、非马,我这么教你的吗?挖苦、严厉的批评,师母(老太太)瞅着我头在冒汗。  记者:您是不照他那个路子来画,您想突破?  冯大中:我要从生宣突破熟宣打破这个常规,那么在技巧上也要打破,不打破我的老师表现的东西特别匠,我就想怎么从技巧上画出来之后又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又让人感觉特微妙,这个过程是从一个由简到扼漫长的蜕变过程。  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给予我批评,说我没有忠实于老师原来教的画法,我总得要蜕变,我总得要和老师不一样。  比如说爬山就在老师后面爬,踩着老师脚印走永远走不到顶端,我就得打破常规从无人的小道上跑也许就超过他了,也许成功了,也许失败了。  成功和失败我都不管,我就想另辟一条路来走,结果我就被社会所认定。  记者:您对老虎这个形象比较感兴趣,经常去动物园观察虎的形象,对虎写生吗?  冯大中:那是少年时候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天一蒙蒙亮就跑到动物园去,动物园就两条虎懒洋洋的,饲养员就告诉我早晨天一亮那个时候它出来比较灵活,我们就每天天一亮去观察,那个时候也没有相机,相机也没有只能看,画动态的爪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颜色怎么过渡都标上。  九十年代初到了黑龙江野生动物园,使我的更拓展了、平台更广阔了,当时那么多老虎,我又可以有相机去照,拍了很多瞬间我认为很美的动态,原来只能看速写记,我八八年获全国工笔画大展金牌那就是我们完全靠速写画出来的,还有八六年国际和平年美展《爱》都是靠我写生的动态记下来的,当时写生的动态是一只狮子而不是老虎。  记者:您把动态转换过来。  冯大中:是一只狮子的动作我把它变为老虎的,当时我一种强记忆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画画马上有摄像机、录像机、画册很多。  记者:但是情感没有以前那么深了?  冯大中:以前和现在完全是两种感觉,自己去捕捉、自己去设想,我为什么从传统的题材转化到现在这种状态,我在想传统的题材表现老虎,表现威猛、上山、下山表现凶猛的一面。  记者:您一定要突破这个程式化的东西。  冯大中:我又想老虎有凶猛的一面给人们正常认识的一面,另外它情感的一面也有,但是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面,我就想从另一个面假设我把它做人来比喻肯定有感情的一面,有高兴、哀伤、有思念之情,推而广之我想是有很多丰富的情感,我就把它的情感用我的情感来寄托一下。  所以说这一下子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是获得成功的一面。  记者:您想要表现虎温情的一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冯大中:从八十年代。《梦乡》、《早春》、《惊梦》都是那时的作品。  记者:您从最开始学画虎和山水是并重的,而且您在虎的创作中还是非常追求笔墨的味道和虚伪,您认为山水的创作和虎的创作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冯大中:它们两个是必须都得解决,如果我只会画老虎,无法去补山水环境,对老虎环境的表演、表现、烘托,我如果不会画山水这肯定是个不足,那么我要请别人代理又不很和谐,想当年张善孖和张大千哥俩,张善孖画老虎有很多都是张大千补,那是亲哥俩,我们这代人不会走这条路必须自己解决自己。  我由于得益于老师画山水,我也学画山水,山水最早是从宋代绘画开始,比较严谨,各种皴法、构图。像范宽、李成、董源,南宋的马远、夏圭到元代的黄公望,明朝的沈石田。我记得我临摹的手卷那是在六八年,我记得六八年是中国和苏联打仗的时候。  ','  记者:那个时候您能临到那些作品确实很难?  冯大中:那个时候从老师的手里借到印刷品,认真揣摩笔墨浓淡。  记者:对山水的创作包括笔墨的理解对画虎也是非常大的帮助作用,除了补充背景之外我觉得对笔墨的理解也是有利于对虎的表现力。  冯大中:相辅相成必须有,如果我要是不会画山水,肯定老虎也没有今天的成就,因为山水的用笔很复杂变化多端,把技巧用在老虎身上,我在画老虎环境的时候,因为得益于山水画,我随意地画很轻松。  记者:我们知道您在山水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包括您首创的冰裂纹法,这种和东北的山水环境有关?  冯大中:冰裂纹法的出现是我八四年和宋雨桂先生在合作《苏醒》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总想要变法突破传统的技巧,突破传统的技巧如果说皴插怎么想变也逃脱不了老祖宗给留下的现成东西。我们想怎么办?在做肌理效果的时候我们想点什么法子、想点什么招,画出来之后要和别人不一样,首先第一视觉感到这幅画画法很新达到这个效果,第二看新的效果画得很微妙,意境很好,旁边的驾驭又完美,这就是能够成功获奖。  记者:这个技法是第一次用在《苏醒》中吗?  冯大中:这种技巧是先做一些局部效果,完了构图先考虑好,每一个局部效果可以用,但不能全幅用这个东西显得有点工艺化了,所以我们就利用“冰裂纹法”自然的状态,结构自然的状态在自然当中把它收拾成更理性的东西,既微妙又法度森严。  我经过传统的一些技巧、理性的东西再整理、规范化,这样产生微妙与严谨之中达到很新的状态,这是技巧的应用。所以冰裂纹皴有人说是他们创造的,我说这个在我们画之前别人还没有看到过这么画。  记者:那是很早了在八四年。  冯大中:后来有的人说是他们创造的也有点可笑,我们俩在画的时候问他冰裂纹皴怎么画,画一个我看看,我们现在不用它,宋雨桂先生画画也不用冰裂纹皴,那只是一个历史阶段,完成了那个历史阶段我觉得再去这么画就觉得又低能了,回过头来再进行传统的修炼加上现代的理念。  记者:我们看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发现,尤其是很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他们形成了比较被市场认可、大众接受的风格之后,很难不敢有所突破,因为怕大家不接受或者很难有很大突破取得成功。您现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之后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冯大中:取得成就之后不要作茧自缚,自己也不要刻意地追求暂时的蜕变,因为你在实践当中有新的感受、新的体会,你会不自觉地去变,这种变是很微妙的,这个不是刻意的。  刻意的追求这件东西我非得变形,我把老虎变形了夸张,其它东西都得夸张,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几十年形成的风格和几十年形成的艺术符号,我这种老虎表现语言评论家给我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艺术符号。  一个艺术家最难的是创造自己的艺术符号,我之所以创造了老虎的艺术符号,使天下画虎之人都来模仿、这么画,可以说在中国画虎的人比真虎还多,华南虎才七十几只,动物园养的有几只虎,我说中国何止有几千个画虎的,艺术符号力比感染力和震撼力更大。  我想中国的哪一个画种、哪一个大师后面的追随者都没有老虎粉丝多,徐悲鸿的马几个人,没有说都画徐悲鸿的马,的牛、山水也就是李家山水几个人在学,这是牛、马、山水。  胡爽盫的老虎也就那么几个学生在画,刘继卣的老虎也就一两个人在画没有形成一种到处都是那种画法,通过这种画法延伸到画豹子、狮子、猴子、熊猫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他们画动物的时候,大家说我为美术界画动物开创了先河,给大家带来了致富的本领和道路,他们都感谢我。  他们由于画老虎都买上汽车、房子了,我说这个好。画假画的人也很多,一开始我在十五年前看到我的假画很生气。  记者:九十年代初期?  冯大中:看到我的假画很生气,我说这个人自个的画要提上我的名字为什么,刚有艺术市场的时候就有我的假画,我记得当时在展览会上就往下撕。  那个时候我觉得很气愤,现在回过头来看应该高兴,你的艺术符号被社会认可、被社会所追捧,另外被社会所效仿,我到一个城市里看到说是我的学生,我看到(我的学生)正在画,我说我没来过这个城市哪来的学生,结果去到他家里他正在画也不好意思,正在临摹我的画册,后来我就慢慢比较自然了。  我说你们画得也不错,但是尽量写自己的名字,不要用我的名字,用你们的名字把你自己的名字发扬光大,他们说用我的名字卖不出去,这样我就讲从佛家的角度来讲他们用我的名字去发财致富、养家糊口,全国,包括加拿大、德国、美国画廊都有我的假画朋友们也都向我反馈,从佛家的角度来讲叫“普渡众生”。儒家来讲仁者爱仁,道家来讲大道自然随他们去,所以我也不生气了,原来生气是因为我没有修炼到家,现在证明我修炼成正果了。  原来我说哪个拍卖行有我都去参加更正,后来我说算了谁爱拍谁拍,这是一种理性的生活。  ','  记者:刚才您提到假画的泛滥,从九十年代上半期到后半期艺术市场越来越繁荣,艺术作品的价格不断地攀升,导致整个艺术社会、艺术家的创作处于非常浮躁的状态,现在艺术市场上的情况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您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冯大中:假画别人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说无所谓,他们造假没有一个像的,这是造假,我说在中国画坛里面画老虎还真没有一个让我感觉到害怕的(画的太好了比我厉害),只是模仿画的东西从客观的老虎到主观上的老虎这个过程的转变有的还没有解决。  所以说画讲:眼中的竹,胸中的竹,手中的竹。我们眼中的虎、胸中的虎、笔下的虎这是一个过程,所以我说中国现在画虎还没有使我害怕的,我原来曾经保持五年、十年不败纪录就可以了,各领风骚几百年,我说各领风骚三五年就行,现在一看二三十年都没事,我觉得现在还没有另我害怕的。  记者:自己画的不好才要仿冒别人。  现在艺术市场这么红火,很多艺术家忙于筹办自己的各种展览,组织自己的研讨会,属于为自己造势,这样对艺术创作必然会导致影响,导致自己心态上的变化,您觉得这方面对您有影响吗?  冯大中:现在从整个社会各个领域来说人们心里都很浮躁,浮躁有很多原因是社会的原因,我曾经也很慌张过,我觉得我快点干快点办展览。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  冯大中:九十年代刚刚开始,那个时候我也频繁参加国内、国外的展览,也曾经想出国,这些想法很快就都通过我的思考解决了,第一我不想出国,第二我也不想浮躁,别人爱怎么宣传怎么宣传,我画我自己的画,我就感觉到年轻的时候都画工农兵的时候,我那时的心态你们画你们的工农兵,我画我的山水、老虎。  记者:那个时候大家画工农兵您也在画老虎?  冯大中:全国都在画工农兵的时候,表面上我的工作画工农兵,工农兵我就照着画工作需要画,回到家里我就不画了,我画我的老虎,想到那个时候的心态是心如止水很平静。  我想看谁笑到最后,后来时机到了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功夫练硬了,现在仍然是这种思想,现在都这么浮躁的时候我也曾经着急过,后来慢慢的我想解决了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我就专心画我自己的画心无挂碍、心如止水。  我恨不得买点时间,别人打麻将的时间、跳舞的时间,他们愿意出钱卖我就想买过来。  这样的话他们得到了钱我得到了时间,这是我可笑的想法,也是一种可爱的想法。  关于时间我在想什么呢?现在我又感觉一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是有限的,比如说追求有房子、车(有名车),有存款又买这买那都有了,通过一段努力都可以达到,但是精神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所以我想我还是追求精神,真正做到留给后人再来评论。  再过很多年评论今天那个时候我们能够成为中流砥柱才行,如果随波逐流有可能就把这个东西放弃了,光追求物质,物质是有限的,广厦万间不也就一张床,每天山珍海味还得富贵病,所以我就这方面比较淡了。  记者:我们大家可以知道您取得这么大的艺术成就和您沉静的心态有关系,现在回过头来看您作为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中国画作为传统画种尤其走兽、花鸟这样的题材,我觉得相对更需要沉静的心态、耐得住寂寞。  冯大中:我没有更多的贪欲,我还是认真做我的学问,中国人历来强调先修身、,最后修炼自己的本领,把自己的道德立定,不去为纷杂的俗事所左右。旁边人怎么宣传我也不介意,旁边人怎么闹腾我也不嫉妒,别人对我说长论短我也随他说。这是我心中的立定精神!  记者:冯老师这种创作的心态非常好,也祝您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非常感谢您做客雅昌演播室。
博明:文中出现的数据均来自博宝艺术网数据中心,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转载请标明出处。
延伸阅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9月21日,河南省VR旅游产业联盟成立暨暴风集团河南VR旅游项目发布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
黄华:字.晓清.号清风堂.祖籍山东济宁.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一九九三年入中央美院.从师著名雕塑家隋建国教授学习雕塑...
因认为电影《九层妖塔》未经授权使用自己创作的毛笔行书字体侵犯其著作权,向佳红将梦想者电影(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环球艺动影...
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著名工笔花鸟花画家——秦跃强
【一折专场】强势来袭...
随着博宝免费赠画活动的火热进行,已经有不少小伙伴收到了他们的的“意中画”...
推荐艺术家
田希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当代水墨艺术研究。师从于陈辉、邓维东教授等。作品《吐峪沟圣境》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中获铜奖,作品《苍山揽胜图》在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2014年在山东青州王朝画廊举办田希军水墨作品个展。先后出版个人画册《学院派精英--田希军》、《田希军水墨作品集》等,作品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报》、《画院》、《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等报纸刊物。...
1976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祖籍山东省滨州市,先后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赤峰市美协会员,太行山水画院特聘画家,博宝艺术网签约画家!...
孙峰,1985年生于山东,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专业 获硕士学位,师从华其敏教授
2014年 入选山东美协“第十八届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
2014年 参加“阅墨——水墨五人展” 798艺原社
2013年 中国画作品《迎春》被中央军委办公厅珍藏
2013年 入选中国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办的“中国百家条屏艺术邀请展”
2013年 入选山东省美协“第十七届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
2013年 作品发表在《中国书画》杂志主办的《点击实力——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学术作品集》(人物卷)
2012年 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足迹﹣青春”主题创作展
2012年 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魅力北京”书画展...
田希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当代水墨艺术研究师从于陈辉、邓维东教授等作品《吐峪沟圣境》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
赵雷 又名如觉,斋号虚无斋张志民先生入室弟子曾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山水画方向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首届高研
王子江的作品雨夜的巴黎、雨中情旅与雨中曲的图片有所不同的是,他从城市的一个视角中来进行描绘的,而不是像雨中曲一样的直接去
何三宝,1960年生,现居北京,河南焦作市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从事绘画四十余年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水
只说艺术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大中写意虎作品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